又到流脑流行时

合集下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识介绍及防治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识介绍及防治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灾害影响各种自然灾害会破坏人的生存环境,打乱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

如出现旱灾时,干旱会引起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的皮肤粘膜受到损伤,为Nm侵入人体打开了门户。

气候干燥,尘土飞扬,有利于Nm在人群中散播。

在非洲脑膜炎带内,流脑流行就是发生在干旱季节,进入雨季后流行终止。

当发生洪涝灾害和地震时,大量的房屋倒塌,灾民居住条件拥挤以及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条件也差,这些都会促使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

此外,还有大批灾民向非灾区转移,大量人群流动,可能会传入流脑传染源,使易感人群被感染而发病。

1966~1967年在我国出现了空前的人群大流动,导致发生了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发病率为403/10万,死亡16万多人。

灾民的生活条件和卫生环境均很差,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这些疾病将会降低灾民对疾病的抵抗力,易被Nm感染而发病。

在流脑流行季节前对15岁以下儿童注射流脑菌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流脑的预防实践中国际上所用的菌苗是Nm A群或C群单价、(A+C)群双价、(A+C+Y+ W135)群4价荚膜多糖菌苗以及C群荚膜多糖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菌苗,目前我国仅有A群和C群Nm荚膜多糖菌苗。

1980年国内研究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准应用,共注射1 312万人,对其中的127 044人进行了流行病学效果考核,保护率为93.6%。

该菌苗在我国应用十几年已经控制了由A群Nm引起的流脑流行。

★流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一)流行前期的预防措施1.在流行前期有计划地开展几次群众性卫生运动,清扫周围环境和室内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勤晒衣被和儿童玩具,可以预防此病传播。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4月达到发病高峰,此病多见于6个月—15岁的少年儿童。

由于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给予高度的警惕,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

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会产生如下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小儿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

随之病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

早期皮肤表现出的症状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

实验室化验和脑膜炎症状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

这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患儿烦躁不安,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神志恍惚,往往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另外,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死亡。

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亲密接触是流脑重要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早期隔离病人。

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和健康带菌:恢复期带菌者大部分为病人,病后鼻咽部排菌不超过三周,约有10%一20%的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健康带菌者他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因为无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另外,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

流脑的诊断标准

流脑的诊断标准

流脑的诊断标准流脑的诊断标准:守护健康的神秘指南嘿,你知道吗?在健康的战场上,流脑就像一个狡猾的“小怪兽”,随时准备偷袭我们的身体。

而要打败这个“小怪兽”,就得了解流脑的诊断标准,这可是我们的“超级武器”,要是不清楚,小心被它打得措手不及哦!**“症状侦探:蛛丝马迹不放过”**在寻找流脑的踪迹时,症状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线索!“发热、头痛、呕吐,这仨家伙就像流脑派出的‘捣乱先锋队’,一旦出现,可别大意!”发热就像身体里燃起了一把火,温度节节攀升;头痛如同有个小锤子在脑袋里不停地敲;呕吐呢,感觉胃里在进行一场“翻江倒海大赛”。

比如说,小明突然感到身体发热,脑袋疼得厉害,还不停地呕吐。

这时候,医生就得警惕是不是流脑在作祟啦。

可别小看这些症状,它们可能是流脑露出的“马脚”!**“皮疹追踪:独特印记要认清”**皮疹可是流脑留下的独特“印记”哟!“皮疹出没,小心流脑!它们就像皮肤上的‘神秘图腾’,指引着诊断的方向。

”有些皮疹是瘀点或瘀斑,就好像皮肤上被调皮的小精灵偷偷画了紫色的小点点。

比如小李身上突然出现了这样的皮疹,那可就要引起重视啦。

医生通过观察这些皮疹的形态、分布,就能更接近流脑的真相。

**“实验室检查:科学神器显威力”**实验室检查就像是我们的“科学神器”!“脑脊液检查、细菌培养,这些高科技手段如同超级英雄的绝招,让流脑无处遁形。

”脑脊液检查就像是深入大脑的“探险队”,能发现流脑的蛛丝马迹。

而细菌培养呢,就像是在给细菌“安家”,看看到底是不是流脑的细菌在捣乱。

举个例子,小王做了脑脊液检查,发现了一些异常,再结合细菌培养的结果,医生就能更准确地诊断流脑。

**“流行病史:追根溯源找线索”**流行病史就像是流脑的“身世之谜”!“了解流行病史,就像翻开流脑的‘成长日记’,寻找它出现的源头。

”比如是否在流脑流行的地区待过,有没有和流脑患者密切接触过。

就像小赵前段时间去了流脑高发地区,回来后身体不舒服,这时候流行病史就成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流脑的隔离措施

流脑的隔离措施

流脑的隔离措施概述流脑,全名为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脊髓膜炎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脑脊髓膜炎球菌是一种潜伏在许多人的鼻咽部的细菌,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传播。

为了应对流脑疫情,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是必要的。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流脑隔离措施,以及个人和社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个人隔离措施个人隔离措施是每个人都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流脑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隔离措施: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钟,特别是在接触嘴、鼻子、眼睛和食物之前。

2.避免接触口鼻分泌物: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饮水杯和毛巾等物品。

3.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避免将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

4.避免拥挤场所: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是感染者较多的地区。

5.佩戴口罩: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尤其是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

医疗机构隔离措施医疗机构是最可能接触到流脑感染者的地方,因此严格的隔离措施对阻止疾病传播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医疗机构常用的隔离措施:1.单独隔离病房:将流脑患者单独隔离在特定的病房中,以减少与其他患者的接触。

2.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3.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源和接触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消毒措施:对医疗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社区隔离措施在出现流脑疫情时,社区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以遏制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区隔离措施:1.封锁措施: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实施封锁措施,限制进出人员和交通。

2.大规模检测:加强社区的流脑检测工作,尽早发现感染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教育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预防流脑的知识,如手卫生、咳嗽礼仪等。

4.社交距离:鼓励社区成员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总结流脑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为了减少其传播和保护公众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

流脑预防和控制

流脑预防和控制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黏膜出现一点或淤斑者为临床 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做为确 诊病例。
1、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氏阴性 肾行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检测 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
2、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
在本辖区内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应对病人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必要 时开展省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要派人对死亡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密切接触者调查
密切接触者指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 员、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 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
人群带菌率>20%,提示可能发生流行;流行期间人群带菌 率可达50%。
疾病简介
传播途径
带菌者和患者咳嗽、喷嚏等产生飞沫,经空气 传播。
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3月龄以上婴儿有发病者,6月2岁婴儿发病率较高。
内容提要
流脑疾病简介 流脑流行情况
流脑的监测 预防控制措施
内容提要
流脑疾病简介 流脑流行情况 流脑的监测 预防控制措施
瘀点(斑)组织液标本: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瘀点 (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 检。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分别采集2份脑脊液和血 液标本,其中1份供自行检测用,应开展涂片检测、 病原培养分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另1份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本检测
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监测内容
流行病学监测 1.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1)执行职务的医务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 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 情报告人。 (2)各级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流脑监 测病例时,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城市必须6小 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告。 (3)已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 网络质保工作。,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 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 卡,及时报出。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淤胆型肝炎患者显著增高的指标是?A、ALTB、ASTC、ALBD、GLOE、ALP和Y-GGT答案:E2、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B、持续发热、肝脾肿大、淤点、重脉、白细胞减少C、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增加D、弛张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E、以上都不是答案:A3、赵妹妹,12岁。

流脑流行期间,突起高热、反复惊厥4小时。

体温39.8℃,血压60/40mmHg,皮肤、黏膜发钳,有散在淤点、淤斑,尿量减少。

血白细胞13.5×10°/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普通型B、暴发型休克型C、脑膜脑炎型D、暴发型混合型E、慢性败血症型答案:B4、传染病的下列特征中最主要的是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地方性D、有季节性E、有感染后免疫答案:B5、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痴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 )A、降温B、肾上腺皮质激素C、呼吸兴奋剂D、脱水剂E、镇静剂答案:D6、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体温呈阶梯状上升B、常无明显畏寒寒战C、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D、相对患脉E、神经精神症状答案:C7、有关HIV感染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感染HIV后,血清中即可检测出HIV抗体B、有抗体的血清仍具有传染性C、HIV感染人体后能产生抗体,但中和抗体少,且抗病毒作用弱D、在血清中可以同时存在抗体与病毒E、HIV抗体阳性为感染的标志答案:A8、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A、菌群B、内毒素C、外毒素D、机体免疫E、细菌数量答案:B9、以下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重症化的指标?A、肝脏浊音界迅速缩小B、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C、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D、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E、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答案:C10、根据 2015版《艾滋病防治指南》,目前抗病毒治疗时机是?A、急性感染期B、无症状感染期C、艾滋病期D、潜伏期E、所有HIV感染者,发现即可接受抗病毒治疗答案:E11、预防流脑不恰当的措施是()A、流脑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B、流脑流行季节前进行预防接种C、流脑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D、接触者可服用复方磺胺甲嘎唑E、病人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体温正常答案:E12、某患者,食欲减退、乏力、黄痘进行性加深10天,神志欠清1天。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伤寒患者经正规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可能为( )A、再燃B、复发C、混合感染D、再感染E、重复感染答案:B2、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其重点接种对象是?A、急性乙型肝炎病人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D、母亲HBsAg阳性生下的新生儿E、接受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的病人答案:D3、华支睾吸虫后发病与否取决于( )A、成虫寄生部位B、华支睾吸虫的毒力C、虫的种类不同D、成虫寄生在胆管中的数量E、机体抵抗力答案:D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A、借飞沫呼吸道传染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C、苍蝇作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传染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传播E、经血液、体液传播答案:D5、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输血或血制品的途径B、粪-口途径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E、密切接触答案:B6、不符合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是(A、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B、各菌群之间无交叉免疫C、经口感染D、一年四季均可发病E、病后有持久免疫力答案:E7、赵妹妹,12岁。

流脑流行期间,突起高热、反复惊厥4小时。

体温39.8℃,血压60/40mmHg,皮肤、黏膜发钳,有散在淤点、淤斑,尿量减少。

血白细胞13.5×10°/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普通型B、暴发型休克型C、脑膜脑炎型D、暴发型混合型E、慢性败血症型答案:B8、持续发热6天的病人,疑为伤寒,最简便而阳性诊断率又高的检查是送()A、大便培养B、血培养C、骨髓培养D、肥达反应E、尿、粪培养答案:B9、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哪一部位()A、肝脏B、肠壁C、肺部D、肠系膜下静脉和门静脉系统E、肠系膜上静脉答案:D10、伤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中,哪项错误()A、持续发热B、相对缓脉C、玫瑰疹D、白细胞增加E、脾肿大答案:D11、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不包括?A、同性恋和异性恋者B、经常输血和血制品者C、静脉药瘾者D、同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者E、性乱交者答案:D12、疟疾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性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E、间接接触传播答案:D13、发现病原携带者,需做哪项检查A、病原学检查B、血清学检查C、皮肤试验D、血生化检查E、粪便常规检查答案:A14、流脑的传染源是( )A、人是唯一传染源B、人和感染的猪C、哺乳动物D、蚊子和苍蝇E、家禽、家畜答案:A15、除虫卵检查以外,下述哪些检查对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无意义?( )A、大便沉淀集卵法B、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C、肥达外斐反应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影像学检查答案:C16、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型肝炎多见于甲型肝炎B、HBV与HDV双重感染易致慢性化C、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D、孕妇患戊型肝炎病死率较高E、婴幼儿感染HBV易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答案:A17、甲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是?A、飞沫B、粪-口C、母-婴D、血液传播为主E、虫媒答案:B18、张先生,32岁,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入院后曾用利尿,纠酸等治疗未见好转,目前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脸潮红,BP170/90malg,心率120次/分,心律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填空(共5题)1、按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_______天。

(2~3)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流脑疑似病例报告后_______小时内,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4)3、发生流脑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时间为最后接触之日起至少______天。

(7)4、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______个月。

(3)5、流脑聚集性疫情病例为:当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现_______________流脑病例。

(2例或2例以上)二、单选题(共7题)1、流脑的临床诊断病例为_________。

(A)A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及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B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及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C 多在冬春季发病,1周内有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史D 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检测,在中性粒细胞内见到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2、以下关于流脑脑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 糖↓、氯化物↓、蛋白↑B 糖↓、氯化物↑、蛋白↑C 糖↑、氯化物↓、蛋白↑D 糖↑、氯化物↓、蛋白↓3、流脑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

(C)A 带菌者B 患者C 带菌者和患者D 隐性感染者4、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脑为_________类传染病。

(B)A 甲B 乙C 丙D 以上均不对5、最后一例流脑病例发病_______天后,没有出现续发疑似流脑病例可停止晨检和务工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B)A 5B 10C 15 D206、流脑密切接触者包括_________。

(D)A 看护者B 同住者C 同班同学D 以上都是7、根据流脑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脑病例后城市必须在____小时以内报告。

(A)A 6小时B 24小时C 12小时D 48小时三、多选题(共8题)1、流脑的普通型按病情可分为哪几期?(ABC)A 上呼吸道感染期B 败血症期C 脑膜炎期D 暴发期2、以下不可诊断为流脑确诊病例的为____________。

怎样预防传染病知识(干货)

怎样预防传染病知识(干货)

怎样预防传染病知识疾病预防宣传资料怎样预防传染病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谢聆听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感谢聆听1、流脑的预防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

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病例应急预案

流脑病例应急预案

流脑病例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流脑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扩散的特点,病情严重且病死率较高。

为了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流脑病例,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制定并实施流脑病例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案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尽快识别流脑病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提供流脑病例的快速诊断与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组织流脑疫苗的紧急供应和接种工作,预防疫情扩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脑的防控意识;•做好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

三、应急响应级别本预案按照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流脑的传播范围,划分为三个预警级别:1. 一级预警(严重)•确诊流脑病例数超过本地区历年同期的流脑病例数;•流脑病例已经出现人际传播;•疫情呈暴发态势。

2. 二级预警(较严重)•确诊流脑病例数超过本地区历年同期的流脑病例数的70%;•疫情扩散迅速,已经波及本地区的多个行政区域;•有人员密切接触史的流脑病例已出现。

3. 三级预警(一般)•确诊流脑病例数未达到二级预警指标,但疫情仍在扩散;•流脑病例已波及本地区的一个行政区域;•有人员密切接触史的流脑病例可能出现。

四、应急措施1. 一级预警1.将病例紧急送往指定医院,建立临时隔离病房;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3.开展广泛的流脑疫苗接种,加强疫苗供应;4.高风险人群的流脑疫苗接种工作优先进行;5.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脑的认识;6.加强卫生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

2. 二级预警1.给予二级流脑疫苗预防接种,防止疫情继续扩散;2.建立多个流脑疫苗接种点,分散接种压力;3.配合公安部门组织人员排查密切接触者;4.强化社区巡查和宣传力度,保障公众健康;5.建立流脑疫苗库存,及时补充疫苗供应。

3. 三级预警1.给予三级流脑疫苗预防接种;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并做好隔离工作;3.组织流脑疫苗的宣传和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4.加强流脑疫苗库存管理,做好疫苗供应工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测试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测试题

卫生应急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三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 流脑的传染源是()A. 流脑病人B. 流脑带菌者C. 流脑病人和带菌者2. 影响流脑流行和传播的因素是()A. 人群免疫水平状况B. 人群流脑带菌状况C. 人口流动频度D.以上都是3. 接种1针A群流脑后,应间隔多长时间接种A+C流脑疫苗A. 3个月B. 6个月C. 9个月D. 12个月4. 发生流脑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至少()天。

A5天B7天 C 9天D11天5. 流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A. 2例B. 3例C. 4例D. 5例二、判断题1. 采集流脑标本后,在运送样品和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温度处于20-36℃。

()2. 已接种过2剂次或2剂次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流脑疫苗与A群最后一针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3. 发生流脑聚集性病例时应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属于免费接种。

( )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无后遗症。

()5. 流脑作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三、填空题1. 脑脊液是用于分离和鉴定病原体最好的标本;取患者标本时注意操作。

2. 流脑的传播途径:带菌者和患者咳嗽、喷嚏等产生飞沫,经传播。

3. 同一流脑病例应至少报告次。

4. 流脑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每年自11月、12月发病开始上升,次年月达高峰,月开始下降,月至最低水平。

5.一般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个血清群,其中以三群常见。

四、问答题:1.流脑聚集性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判定标准是什么?2.发生聚集性流脑病例后疾控中心应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流脑

流脑

(二)监测
流脑的监测包括对病例的监测与主动搜索,
健康带菌者监测,病原学监测,特殊人群监测
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机构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前采集病人脑脊液、血液、咽拭子标本,及时 送实验室检测。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开展 流脑病原、血清学诊断和药敏实验。
2、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收集流脑病例的脑脊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防治指南(试行)
一、报告与监测
(一) 疫情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脑作为 乙类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 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 流脑责任疫情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当出现暴发或者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定义的疫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程序 逐级上报。
二、流行病学调查和预警预测
流脑是一种隐性感染率较高,病死率较高 的传染病。当出现一例流脑现症病人时,标志 着周围人群的带菌率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由 于病人一般病情较重,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和治 疗有一定困难。因此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监测资料分析结果,及时对流行和暴发预 警和控制疫情非常重要。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 括病例的核实诊断、病例的个案调查、流行病 学现场调查等内容。
武汉市1993~2004年流脑报告病例数
发病数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 93 年 19 94 年 19 95 年 19 96 年 19 97 年 19 98 年 19 99 年 20 00 年 20 01 年
103
17
22
25 17 15 13 16 7
20 02 年
7

如何及早发现小儿流脑?

如何及早发现小儿流脑?

“酸倒牙”是怎么回事?康医生:前几天我从冰箱拿出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苹果带出的那种冰冷一下子刺激得我的牙齿疼痛难耐,瞬间食欲全无。

我才30多岁,牙齿健康,但有时候在遇到冷、酸、甜的食物时,牙齿就会产生短暂尖锐的酸痛不适感,这是怎么回事?山东李女士李女士:你好!你这种情况民间称为“酸倒牙”现象。

有些人的牙齿看起来是健康的,并无龋齿和炎症,可碰到硬东西,刷牙或遇到冷、热、酸、甜等外界刺缴时,牙齿便会出现酸软疼痛甚至咀嚼无力的异常现象。

尤其是吃酸味水果或糖,不敢咀嚼的“倒牙”感觉就更为明显,如果马上漱口,将这些刺激物吐出来,酸痛之感就会随之消失。

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牙本质过敏症,俗称“过敏性牙痛”,主要是由于磨损或外伤,破坏了牙釉质造成的。

虽然牙齿无龋洞,但也可以看到敏感的部分牙面是淡黄色的,这说明外层釉质被磨去后,包裹在牙釉内的牙本质暴露了出来,牙本质小管中的神经末梢受到外界刺激,出现了牙本质过敏现象。

牙本质过敏现象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多见。

发生牙本质过敏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口腔科进行脱敏治疗,也可采用下面几个方法进行防治:1.纠正坏习惯。

平时习惯用一侧(左侧或右侧)的牙咀嚼食物,或有夜间磨牙的习惯,或者平时嗜好吃过于坚硬而韧性的食物,以及横向刷牙等都易造成牙本质过敏,所以这些习惯应当改正。

平时要注意口腔清洁,勤刷牙、勤漱口;早晚各叩齿10分钟;善待牙齿,勿咬过于坚硬之物,避免牙齿与牙龈损伤。

2.用温水刷牙、温茶水漱口。

牙髓神经对温度比较敏感,尤其是患有牙齿磨损、牙本质暴露的牙齿,一遇冷刺激就可引起牙痛,而温水对牙齿来说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剂,可防治过敏性牙痛。

茶水中含氟,常用温热茶水含漱,可护齿、防龋、治牙痛。

3.进食宜温热,勿吃过酸过甜的食品。

牙齿最适宜在35℃~36℃的口腔温度以及PH值为6.8左右的弱酸性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若吃过冷、过热的饮食或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品,都会引起牙痛。

4.常用脱敏或防酸牙膏刷牙。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以儿童多见。

流脑在我国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建国后曾发生了3次全国性大流行。

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几年来发病率一直徘徊在0.2/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但近两年来在局部地区仍存在暴发流行的隐患,流脑的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一些省份C群菌株引发的病例增多,流脑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为加强流脑的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流脑防控工作方案。

一、疫情报告与监测管理(一)疫情报告流脑作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类医疗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流脑病例和疑似病例时,遵循疫情报告属地化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时限报告。

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进行报告。

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认真、及时做好网络直报工作;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报出。

医疗机构还应负责流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流脑病例转归的核实。

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报告。

(二)流行病学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要对所有流脑病例和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情况、流脑疫苗接种史等(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流脑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怎样才能及时诊断流脑呢

怎样才能及时诊断流脑呢

怎样才能及时诊断流脑呢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从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均可受感染,而以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流脑主要发生在冬未春初,尤其是2~4月份。

原因是此期气候多变,日夜的气温变化相差很大,人们的鼻咽部抵抗力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加上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病菌借咳嗽飞沫传播,更增加传染机会。

病菌进入人体后,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与病菌斗争的谁胜水负。

如果人体健康,有免疫力,则不发病。

如体弱免疫力不足,病菌在人体的进程为开始停留在鼻咽部,继而进入血液,以后到达脑膜,那么怎样才能及时诊断流脑呢?病菌到脑膜后,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频频呕吐,颈项强直(脖子发硬),屈颈时下颔不能触到胸部。

由于病情发展往往迅速,抢救不及时会很快死亡。

第一,流脑早期诊断的最重要体证是出血点和淤斑,冬春季节,如遇病人突然高热,就应该及早在患者全身皮肤、口腔黏膜、眼结合膜上,仔细察看有没有出血点,如果发现,哪怕出血点只有一两个,小如针尖,电应警惕此病的可能,第二,流脑发病的最主要症状是头痛和呕吐,往往在发病不到24~48个小时即出现,头痛一般都较为剧烈,呕吐常是喷射状的。

第三,婴幼儿流脑的病证与成人有所不同,发病从发热开始之后,常表现为拒食、呕吐、嗜睡、烦躁、神志呆滞、双眼凝视,容易发生惊厥、昏迷,头顶部囟门往往会饱胀或隆起。

个别年老体弱者可能发热不高,如疏忽会延误诊断。

流脑病死亡率较高,直至20世纪初流脑在美国和德国发生大规模流行时,患者虽不能说九死一生,但病死率仍高达70%,令人触目惊心。

自使用磺胺药和抗生素以后,至今残废率下降至5%左右。

但此病对婴幼儿和老年人仍有较大危险性。

所以对流脑患者必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流脑课件_精品文档

流脑课件_精品文档

定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它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 ) 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 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三要素: 流脑的传染源是流脑病人和病菌携带者, 主要通过人与 人之间飞沫或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由于 Nm 对于外界环境反抗力弱, 普通经过密切与长期接触后感染机会较大。

人群普遍易感, 以 5 岁 以下儿童特别是 6 个月到 2 岁儿童发病率为最高。

Nm 为革兰氏阴性菌,根据荚膜表面特异性多糖的化学结构不同,可 分为 13 个血清群, 。

,国际上 95%以上流脑病例是有 A 、B 、C 、 W135、Y 群引起的,而其中90%又是 A 、B 、C 群引起的,常见致病 菌群中, C 群致病力最强, B 群次之, Y 群最弱。

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 及脑膜刺激征, 严重者有败血性休克及脑实质伤害, 脑脊液呈化脓性 改变。

因此在流脑流行时期,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脑膜炎球菌的致病性主要与4 种毒力因子有关--脂多糖(LPS)、 荚膜多糖(CPS)、外膜蛋白(OMP)和菌毛(pili )。

LPS 是脑膜炎球菌感染,尤其急性暴发型感染的主要致病物质; 也是型特异性抗原。

CPS 为构成脑膜炎球菌荚膜的多糖聚合物, 是细菌的主要侵袭性 毒力因子和分群依据。

Nm 导致人体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多种,主要的是菌体的荚膜、菌毛、菌体产生的IgA1 蛋白酶和菌体细胞壁外壁层的脂寡糖,诸多致病因素协同作用,完成对人体的入侵、繁殖、扩散、死亡的生命循环,同时对感染者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病理后果。

而导致流脑危害严重的致病因素当属脂寡糖,它是构成Nm 细胞壁外壁层的组分之一,是一种由亲水性糖类和疏水性脂质 A 组成的两亲份子,在菌体死亡、自溶以后才被释放出来。

实验证明Nm 的内毒素就是脂寡糖,其组分脂质A 是一种特殊的糖磷脂,亦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份。

春防流脑早知道

春防流脑早知道
^1
茂 长
X


春防 流脑 早知 道




春 天 又 到 了 流脑 ( 流 行 性脑 脊 髓 膜 炎 ) 的 发 病

高峰 期 为 了 有效 地 加 以预 防 以下 知 识 应 该 知 道



什 么是流脑?
流 脑 是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 的简 称 是 脑 膜 炎 双

轻 型 流脑 只 表 现 为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出现 咽 痛 咳

我 国 流 脑 的病 原 菌 以 A 群 为 主
由于 近 年来 采
状态

当这 些 人 说 话 咳 嗽 时 会 不 断地 从 咽 部 呼



取 对 儿 童 注 射 A 群 脑 膜 炎 双 球 菌 多糖 菌 苗 作 为 预 防
吸 道 向 空 气 中散 播 带 菌 的 飞 沫


健 康 的人 如 吸 入 了



约每隔

3

5
年 出现

次小流行

7


9
年 出现

不 明原 因 的 发热 乏 力 咽 喉 痛 等 症 状 应 提 高 警 惕
、 、

次大流行
在 感 染 的人 群 中 约 6 0 %
70%
的人 成

若 出现 高 热 不 退 剧 烈 头 痛 喷 射 状 呕 吐 等 应 立 即
、 、

为 带 菌 者 其 中 3 0 % 的人 表 现 为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仅

面 多糖 复 合 物 抗 原 性 的 不 同 国 际 上 将 脑 膜 炎 双 球

预防流脑5个方法

预防流脑5个方法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脑膜炎奈瑟氏菌有13种血清群,我国致病的血清群一直以A群为主,B、C、Y、W135群仅有散在发病,但近年来我国检出的B、C群所致病例有增多迹象。

流脑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

但从我国1982年制定并实施普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且随着人们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0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到0.2/10万以下。

流脑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它的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

健康人群中携带病菌的比例在10%-20%之间,流行时携带比例会更高一些。

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

当个体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居住生活环境拥挤时,人体容易发病。

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发病时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表现。

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在50%以上,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

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

本病传染性较低,病菌对抗生素敏感,一般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就不再有传染性。

预防流脑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不直接面对他人,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

●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

●接种疫苗。

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分别针对A群和A+C群,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效果也较好,可以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接种疫苗相关事宜。

>>>提醒只吃大蒜防流脑风险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出现临床症状后,即去医院就诊。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死亡。

●保护接触者。

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有发病迹象,如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窦 炎 、 耳 炎 、 胸 和 脑 脓 肿 ; 数 病 人 可 发 生 面 瘫 、 中 脓 少
耳聋 、 明 和 脑 积 水 等 后 遗 症 。 失
5 ~1 0毫 克 , 0 0 8小 时 一 次 , 般 静 脉 滴 注 2次 后 改 一
为 口 服 。用 药 后 多 数 病 人 的 体 温 在 1 2天 内 下 降 , ~
瘀 斑 和 脑 膜 刺 激 征 , 合 实 验 室检 查 可做 出诊 断 。 常 结 血
入 血 液 , 起 败 血 症 , 不 断 繁 殖 血 、 肿 , 量 纤 维 蛋 白 、 细 胞 下 的 软 组 织 也 可 受 累 ,形 成 脑 膜 引 并 水 大 白
释 放 强 烈 的 内毒 素 ,细 菌 可 通 过 和 血浆 外 渗 ,脑 脊 液 压 力 升 高并 脑 炎 ,引 起 一 系列 的 临 床 症 状 和




流 流 衙时
流 脑 ,是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
下 的 儿 童 , 成 人 也 可 患 病 。流 脑 但
者 的 鼻 咽 部 、 肤 瘀 斑 、 脊 液 和 皮 脑
的 简称 ,是 由脑 膜 炎 双 球 菌 引 起 流 行 于 冬 春 两 季 , 1 从 2月 开 始 到 血 液 中 。 细 菌 在 体 外 的 抵 抗 力 极

’ 流 脑 的 并 发 症 及 后 遗 症
在疾病的恢复期 , 并 发关节炎 、 肌 炎 、 炎 、 可 心 肺 副
时 , 同 时 服 用 等 量 碳 酸 氢 钠 。如 呕 吐 不 能 口服 药 需 时 改 为 2 %磺 胺 嘧 啶钠 , 释 成 5 0 稀 %的溶 液 进 行 静
脉 滴 注 , 人 首 次 剂 量 为 2 3克 , 童 每 千 克 体 重 成 ~ 儿
流脑 的发 病 年龄 多见 于 1 0岁 以
细 菌 在 体 外 的 抵 抗 力 极 弱 ,所 以
抽 取 脑 脊 液 后 应 及 时 化 验 ,不 宜 放 置 , 免 细菌 溶 解 。 以
病 原体 ,细 菌存 在 于患 者 或 带 菌
流脑的发病原理
脑 膜 炎 双 球 菌 通 过 鼻 咽 部 进 软 脑 膜 , 时 , 膜 血 管 充 血 、 此 脑 出 著 , 症 可 波 及 脊 神 经 后 根 , 膜 炎 脑
血 管 侵 入 脑 脊 髓 膜 , 引 起 化 脓 性 变 混 浊 。 因 重 力 关 系 , 出 物 集 中 渗 炎 症 。 病 变 部 位 主 要 在 蛛 网 膜 和 在 脑 底 ,在脊 髓 背 侧 沉 积 尤 为 显 体征 。

’ 流 脑 的 具体 临床 表 现
9 %的 流 脑 属 于 普 通 型 流 脑 , 0 态 多 为 星 状 ,大 的 瘀 斑 可 呈 地 图 天 , 约 4 % 的 病 人 在 口鼻 周 围 出 0 样 ,瘀 斑 也 可 见 于 结 膜 和 口腔 黏 现 疱 疹 。 还有极 少数的流脑 属于暴发
型 流 脑 ,暴 发 型 流 脑 起 病 更 加 急
其 潜 伏 期 大 约 为 2 3天 ,发 病 后 ~
表 现 为 突 然 寒 战 、 热 , 大 多 数 膜 等 处 。 高 绝
患 者 在 病 后 数 小 时 内皮 肤 出 现瘀 随 着 病 情 的 发 展 , 因脑 膜 的
点 或 瘀 斑 , 这 一 临 床 表 现 具 有 重

流 脑 的诊 断
根 据 突然 高 热 、 烈 头 痛 、 射 性 呕 吐 、 肤 瘀 点 剧 喷 皮
症 状 好 转 。 治 疗 中 应 经 常 化 验 尿 常 规 , 发 现 有 明 如 显 血 尿 时 应 停 药 ,尿 中 有 磺 胺 结 晶 时 要 多 饮 白 开
水 并 加 大 碳 酸 氢 钠 的 剂 量 。热 退 后 继 续 用 药 两 天
状 不 一 , 小 自针 尖 大 至 蚕 豆 , 可 形 2 4 中药 功效 谚语
且 高 热 持 续 不 退 。发 病 后 第 3 4 -
清 热解 毒野 菊花 , 内服 外洗疗 效佳 。
医 潮

・ , ・ ,来自牵 口 金 日 为 避 免 药 物 在 泌 尿 道 产 生 结 晶 ,使 用 磺 胺 类 药 物
潜伏 期 和发病 后都 具 有传 染性 ,
就 让 我 们 共 同 了 解 一 下 流 脑 的 相 消 灭 , 菌 死 亡后 菌体 自溶 。由 于 细
关 知识 。 脑 膜 炎 双 球 菌 是 引 起 流 脑 的
传染期约 为 l O天左 右 , 播 途 径 传
是细 菌通 过 飞沫经 呼 吸道传 染 。
的急 性 传 染 病 ,流 脑 患 者 或 带 菌
来 年 3月 都 是 流 脑 高 发 期 ,天 气 弱 , 日光 暴 晒 、 燥 、 般 消 毒 剂 干 一
由冷 转 暖 , 到 流 脑 流行 时 , 在 又 现 以及 5 ℃ 以上 的温 度 都 可 以将 其 5
者 是 流脑 的 主 要 传 染 源 ,患 者 在
多 , 色为鲜 红色 , 之有 结 节 , 颜 触
的 颈 项 强 直 使 整 个 身 体 向 背 后 弯 救 不 及 时 很 容 易 因 呼 吸及 循 环 衰
曲 似 弓 样 , 学 上 称 “ 弓 反 张 ” 医 角 ,
竭 而死 亡 。
压 之 不 退 色 。瘀 点 或 瘀 斑 大 小 形 患 者 常 有 嗜 睡 烦 躁 等 意 识 障 碍 ,
要 的早 期 诊 断 意 义 。瘀 点 或 瘀 斑
炎 症 刺 激 出 现 剧 烈 头 痛 、 因 颅 内
骤 , 势凶 险 , 展极 快 , 休克 病 发 以
压 升 高 引起 喷 射 性 呕 吐 、 因神 经 和 脑 水 肿 的 症 状 最 为 突 出 ,其 发
分 布 于 全 身 各 处 , 大 腿 内侧 , 根 受 到 刺 激 出现 颈 项 强 直 ,严 重 病 症 状 比普 通 型 流 脑 严 重 ,如 抢 以 会 阴部 及 肩 、肘 、臀 部 易 受 压 处 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