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以太网连接方式2009
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介绍

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介绍
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机器人、数
控机床、物流输送装置等自动化设备。
正确的控制器连接方式可以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将介绍控制器的几
种连接方式。
1. 串口连接
串口连接是控制器连接电脑的一种方式。
控制器通过串口与电脑通信,以达到控制设备的目的。
串口连接通常分为RS232串口连接和
RS485串口连接两种方式。
RS232串口一般用于短距离通信,速率较低;RS485串口则可以实现长距离通信,支持高速率,可以满足大多数应
用需求。
2. 以太网连接
以太网连接是指通过以太网线将控制器与电脑或其他设备连接在同
一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
以太网连接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3. USB连接
USB连接是指通过USB接口将控制器与电脑连接,实现数据传输
和控制。
USB连接常用于小型设备的连接,具有简单、方便、易用等
优点。
4. 无线连接
无线连接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连接方式,通过无线技术将控制器
与其他设备连接。
无线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工作效率。
但由于受到信号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
进一步提升。
总之,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可提高设
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在选择控制器连接方式时,应根据应用要求、设备规模、传输距离等多方面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连接方式。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串口通信、USB通信和以太网通信。
1. 串口通信:串口是最常用的单片机与PC机通信方式之一。
单片机通常具有UART模块,可以通过串口与PC机进行
通信。
通过串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单片机通
过串口发送数据时,需要将数据转换为串口通信所需的格
式(如ASCII码),PC机在接收到数据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解析和处理。
2. USB通信:USB是一种更快的通信方式,可以直接连接单片机和PC机,通过USB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这种
通信方式中,单片机需要支持USB接口,并通过USB协议与PC机进行通信。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单片机上实现
USB设备的功能,以及相应的USB驱动程序。
3. 以太网通信: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需要具备以太网接口,并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通信。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单片机可以作为TCP/IP客户端或服务器来连接PC机和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
无论使用何种通信方式,都需要在单片机和PC机上实现相应的软件和驱动程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可以参考相关的开发文档和资料。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与PC机通信1. 引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场景中,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常用的通信方式,以及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2. 通信原理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原理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的。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但占用的引脚少,适合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3. 通信方式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方式包括:- 串口通信:使用串口通信可以方便地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数据,PC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
- USB通信:通过USB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USB通信需要使用USB转串口模块或者USB转串口芯片来实现。
- 以太网通信: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单片机和PC机,可以实现远程的数据传输。
以太网通信需要使用以太网模块或者以太网芯片来实现。
4. 实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步骤下面将介绍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以串口通信为例,步骤如下:4.1. 硬件连接首先,需要通过串口线连接单片机和PC机。
单片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发送端和接收端,PC机的串口引脚连接到串口线的接收端和发送端。
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4.2. 单片机程序编写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发送数据给PC机。
根据单片机的型号和开发平台,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3. PC机程序编写在PC机上编写程序,使其能够通过串口接收来自单片机的数据。
根据PC机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选择相应的串口通信库或者使用底层的串口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4.4. 通信测试与调试编写完成的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可以进行通信测试与调试。
首先确保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连接没有问题,然后运行单片机程序和PC机程序,观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情况。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计算机等大型设备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嵌入式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尤其是在单片机领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通信技术原理在单片机中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一般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有线网络通信技术常用的有以太网、串口通信等,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则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
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通信,其基本原理都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有线通信技术中,以太网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传输,使用RJ45接口将单片机与网络连接,将数据以数据帧的形式传输。
串口通信则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一个一个地传输,常见的有RS232和RS485。
无线通信技术中,蓝牙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常用于手机与周边设备的连接。
Wi-Fi则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传输到局域网中的其他设备。
ZigBee 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等领域。
二、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应用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支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1. 传感器网络: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将传感器节点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这种应用在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 智能家居: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家居设备进行互联,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比如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等设备,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工业控制: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分布式控制和远程监测。
传感器节点和执行器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工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三、单片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演进。
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与应用

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增加,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了当下热门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
而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将单片机作为物联网终端设备中的核心控制部分,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控制。
具体而言,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WiFi模块: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支持WiFi连接的单片机模块,可以将单片机通过WiFi连接到互联网,并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2. 以太网模块:通过以太网模块,单片机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比如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数据通过以太网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3. 蓝牙模块: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实现单片机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传输。
4. LoRa模块:LoRa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通过LoRa模块,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适用于需要传输大数据量或距离较远的场景。
二、单片机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将单片机与物联网相结合,可以实现家中灯光、温度、门锁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家居的概念。
比如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家电设备,或者设置自动化规则,让设备按照预定的时间和条件执行相应的操作。
2. 工业自动化: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在工业自动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单片机嵌入到工业设备中,可以实现设备的监测、控制和远程管理。
工厂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农业领域:单片机与物联网的结合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农田中设置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光照、温度等信息,并通过物联网连接到农业管理平台,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状态,并进行精细化的农事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单片机和上位机协议

单片机和上位机协议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协议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协议类型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等。
二、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基本原理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是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而设计的。
协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约定,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解析。
常见的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包括串口通信、USB通信、以太网通信等。
其中,串口通信是最常见和简单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串口线将单片机与上位机连接起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通信。
串口通信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常见的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类型1.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是最常见和简单的通信方式。
它使用串口线将单片机与上位机连接起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通信。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包括RS232、RS485等。
RS232是一种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支持多个设备同时通信,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等应用场景。
2. USB通信协议USB通信协议是一种高速、可靠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USB接口将单片机与上位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USB通信协议具有带宽大、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外设设备、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常见的USB通信协议包括USB1.1、USB2.0、USB3.0等。
3. 以太网通信协议以太网通信协议是一种广域网通信协议,它通过以太网接口将单片机与上位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以太网通信协议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互联网等领域。
常见的以太网通信协议包括TCP/IP、UDP等。
四、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的应用场景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协议被用于监控系统、物联网等方面。
单片机中通信协议的定义与解析

单片机中的通信协议是指在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的方式、传输的速率、数据的校验方式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通信协议的定义和解析进行介绍。
定义:通信协议是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的方式、传输的速率、数据的校验方式等。
通信协议通常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层次。
解析:1. 物理层:物理层是通信协议的最底层,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硬件接口和传输介质,如串口、USB、以太网等。
物理层规定了信号的电平、传输速率、信号的编码方式等,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打包和拆包,并处理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它通常使用MAC地址来标识设备,并通过帧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并处理路由、寻址和数据包转发等问题。
它通常使用IP地址来标识设备,并通过IP数据包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并处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
它通常使用TCP或UDP协议来传输数据,并通过数据流或报文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5. 应用层:应用层是通信协议的最上层,它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和数据交换问题。
它通常使用特定的协议来传输数据,如MQTT、HTTP、蓝牙等。
在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有串口通信协议、USB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等。
其中,串口通信协议是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它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从一个单片机传输到另一个单片机。
USB通信协议则是一种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通常用于需要大量数据的场景。
而网络通信协议则可用于将单片机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交换。
总之,通信协议是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的方式、传输的速率、数据的校验方式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非常简单的单片机连接以太网的解决方式

⼀个⾮常简单的单⽚机连接以太⽹的解决⽅式
最近⼀直在看单⽚机联⽹相关的⽅案,简单了解了⼀下⼤部分⼈都是⽤的⽹络芯⽚去做
的,⽐如DM9000、CH395、W5100/W5500之类的。
这种⽅式需要做⼀定量的单⽚机⽹络开
发,虽然像CH395、W5100这类的芯⽚已经不需要考虑TCP/IP⽹络协议栈了,但单⽚机开发还
是需要做的。
今天在逛论坛的时候偶然发现⼀个⾮常简单的单⽚机联⽹⽅式,也是通过类似芯
⽚实现的,但是不同的,这是纯硬件的解决⽅案,不需要单⽚机开发,直接画图打板就能⽤。
后来查了⼀下,⽹上已有这种模块买,只不过是多颗芯⽚组合使⽤的,成本也较⾼。
这颗
芯⽚型号为CH9121,可以把串⼝的数据直接发送到以太⽹,实现以太⽹连接,⽆需编程,纯硬
件解决⽅案。
优点在于:⽆需开发即可让单⽚机联以太⽹,实现以太⽹数据传输,纯硬件电路,实现很
简单。
逆势在于:CH9121是将串⼝数据透传到⽹⼝,所以⽆法对数据格式进⾏重新打包,但不是
特殊应⽤都应该还好。
送上芯⽚资料,⼤家可以看⼀下: CH9121DS1.PDF (127.96 KB, 下载次数: 43)。
以太网网线连接方式

以太网网线制作方式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交叉线:
1、两台计算机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即所谓的双机直连)时;
2、以级联方式将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在一起时;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直通线:
1、计算机连接至集线器或交换机时;
2、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以Up-Link端口连接至另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口时;
3、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路由器的LAN端口连接时;
以下情况既可以使用直通线,也可使用交叉线:
1、集线器或交换机的RJ-45端口拥有极性识别功能,可以自动判断所连接的另一端设备,并自动实现MDI/MDI-II间的切换;
2、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特定端口MDI/MDI-II开关,可通过拨动该开关选择使用直通线或交叉线与其他集线设备连接。
一般应用场合下,我们一般采用交叉线进行制作网线,这样的网线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通讯效果更好。
单片机网络接口技术及协议分析

单片机网络接口技术及协议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单片机作为物联网设备的关键部件,其网络接口技术及协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单片机网络接口技术及协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单片机网络接口技术1.以太网接口技术以太网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其基于CSMA/CD协议,实现了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单片机通过添加以太网适配器,实现了与以太网的连接。
通过以太网接口,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和远程通信。
2.Wi-Fi接口技术Wi-Fi技术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接口连接设备与网络。
单片机通过添加硬件接口和驱动程序,可以连接到无线网络中,并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Wi-Fi接口技术为单片机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其可以实现无线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3.GSM/GPRS接口技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SIM卡与单片机进行连接,实现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访问。
通过GSM/GPRS接口技术,单片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手机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使其具备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如远程监控、物联网远程控制等。
二、单片机网络协议分析1.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联功能。
在单片机上实现TCP/IP协议栈,可以使其具备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能力。
通过TCP/IP协议,单片机可以使用网络套接字(socket)进行数据交换,并实现远程控制、传感数据上传等功能。
2.UDP协议UDP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与TCP协议不同,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不需要建立连接,适用于一些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在单片机上实现UDP协议,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监控、视频传输等应用。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与应用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与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通信成为了单片机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具有小巧、低功耗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在许多物联网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中常用的网络通信技术和相关应用。
一、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单片机中最常见且最简单的通信方式之一。
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通常使用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和TTL等。
1. RS232RS232通信协议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串口模块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
RS232通信具有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的特点,但缺点是通信距离较短。
2. RS485RS485通信协议是一种半双工的串行通信协议,适用于多节点通信。
在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RS485通信协议实现多个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相比RS232,RS485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3. TTL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是一种数字信号传输标准,常用于单片机与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通信。
TTL通信方式简单,通信距离较近,适用于较简单的单片机应用。
二、以太网通信以太网通信是物联网应用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基于以太网协议,可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1. 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是物联网中最常用的局域网通信协议之一,它定义了计算机在局域网中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单片机可以通过以太网模块与局域网相连,实现与其他网络设备的通信。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物联网中常用的一种网络协议,它是以太网协议的扩展。
TCP/IP协议是一种分层协议体系,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单片机中,使用TCP/IP协议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通信的各种应用。
三、无线通信除了有线通信,单片机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远程通信。
单片机以太网通信实现软硬件操作同步

o p e r a t i o n o f s o f t wa r e a n d h a r d w a r e i s d e s i g n e d b a s e d o n s i n g l e c h i p mi c r o c o mp u t e r E t h e r n e t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w i t h E NC2 8 J 6 0
ZHoU S h u - h u a
( Wi r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Of ic f e o f Xi ’ a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 O f H I - T e c h ,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z h o u 2 6 2 5 0 0, C h i n a )
N E T W 0 R K A N D C 0 M M U N I C A Ⅱ 0 N
网 络 与通 信
单片机 以太 网通信实现软硬件操作 同步
周淑 华
(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 院有线通信技术教研室 ,山东 青 州 2 6 2 5 0 0 )
摘 要 :阐述 了软硬件操作 同步的基 本概 念和 应用背景 ,分析 了两款 用于实现 单片机 以太网通信 的网卡芯 片,论证 了软硬件操作 同步通信协议的选择 ,以 E N C 2 8 J 6 0网卡芯片为例 ,设计 了基 于单片机 以太网通信 的软硬件操作 同步 方案 ,并给 出了实现该方案的关键程序代码 。 关键 词 :软硬件操作 Ac h i e v e S y n c h r o n o u s Op e r a t i o n o f S o f t wa r e a n d Ha r d wa r e wi t h S i n g l e Ch i p Mi c r o c o mp u t e r Et h e r n e t Co mmu n i c a t i o n
了解控制器的各种连接方式

了解控制器的各种连接方式控制器是一种电子设备,被广泛用于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
控制器的功能是接收输入信号,进行处理,驱动相关设备完成相应任务。
控制器的连接方式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控制器的各种连接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
一、串口连接方式串口连接方式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器连接方式。
串口连接方式需要使用串口线将控制器与电脑、传感器或其他设备相连接。
串口连接方式有如下特点:优点:1. 传输速度快,可达到115200bps;2. 支持双向通信;3. 兼容性好,适用于不同平台的设备。
缺点:1. 数据线长,容易受到干扰;2. 只能连接一个设备。
二、并口连接方式并口连接方式是一种传输速度较慢的连接方式,但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老式设备。
并口连接方式需要使用并口线将控制器与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相连接。
并口连接方式有如下特点:优点:1. 传输距离远,可达15米;2. 可连接多个设备。
缺点:1. 传输速度慢,一般为2Mbps;2. 设备兼容性差。
三、USB连接方式USB连接方式是一种普及度较高、使用方便的连接方式。
USB连接方式需要使用USB线将控制器与电脑、充电器等设备相连接。
USB连接方式有如下特点:优点:1. 传输速度快,可达480Mbps;2. 可同时连接多个设备;3. 插拔方便,使用方便。
缺点:1. 数据线较短,一般不能超过5米;2. 设备兼容性差。
四、以太网连接方式以太网连接方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控制器连接方式。
以太网连接方式需要使用网线将控制器与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相连接。
以太网连接方式有如下特点:优点:1. 传输速度快,可达1000Mbps;2. 传输距离远,可达100米;3. 可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缺点:1. 网线成本较高;2. 使用较为复杂。
五、无线连接方式无线连接方式是一种不需要物理连接的连接方式。
无线连接方式需要通过WiFi、Zigbee、蓝牙等技术实现。
以太网连接和设置方法

以太网连接和设置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以太网作为最常用的有线网络连接方式,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以太网连接和设置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以太网。
一、连接以太网连接以太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有线连接,另一种是通过无线连接。
首先我们来介绍有线连接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以太网线在连接以太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根合适的以太网线。
以太网线有不同的规格和类型,常见的有CAT5、CAT5e和CAT6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以太网线。
2. 连接以太网线将一端插入电脑或者路由器的以太网口,将另一端插入宽带猫或者网络交换机的以太网口。
确保插入牢固,连接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无线连接的方法。
1. 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的无线网络设置在电脑或者手机的设置中找到无线网络设置,点击打开。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任务栏或者设置菜单中找到无线网络设置选项。
2. 搜索可用的无线网络在无线网络设置界面中,点击搜索可用的无线网络。
系统会自动扫描附近的无线网络,并将搜索结果显示在界面上。
3. 选择并连接无线网络根据搜索结果,选择要连接的无线网络,并输入密码(如果有的话)。
点击连接按钮,等待连接成功。
二、设置以太网连接以太网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设置,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1. IP地址设置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IP地址:依次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
在适配器设置界面中,找到以太网适配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
在属性窗口中,找到“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点击“属性”。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
2. DNS服务器设置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DNS服务器:在上述的属性窗口中,点击“高级”按钮,在“DNS”选项卡中,点击“添加”按钮,输入首选DNS 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的IP地址。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转以太网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转以太网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嵌入式系统中集成以太网口实现与其它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以太网接口芯片W5500的主要特点、芯片引脚定义、内部寄存器使用说明,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芯片与W5500高速以太网控制芯片的嵌入式以太网系统,充分发挥了STM32 芯片的Cortex-M3 内核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同时该设计直接使用W5500固化的TCP/IP协议站,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以太网以太网接口W5500芯片随着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的密切关系和TCP-IP网络的迅速普及,TCP-IP网络在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过去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串行传输相比,TCP/IP连接器网络具有更宽的带宽、更快的传输速度、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广泛的通信服务等特点[1]。
由于TCP和IP通信环境的多样性,很难根据其基本IP环境自动纠正数据传输错误。
由于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容易受到普通模式的干扰,因此抗干扰能力差,传输容易出错。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超过最大传输长度,串行端口的最大传输速度为115200比特/秒[2]。
本文设计的以太网系统允许设备使用串口进行数据传输访问网络,包括串口通信、内置微控制器驱动程序、协议移植和服务器构建。
1系统硬件设计本系统设计采用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和W5500芯片搭建的网络系统,串口转网络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以太网控模块、电源模块、电平转换、网口设计等。
其中,以太网芯片W5500与微控制器芯片STM32F103C8T6之间采用SPI接口,电源电路包含了微控制器芯片STM32F103C8T6所引出的两个串口。
2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包含串口相关配置、TCP通信的实现、UDP通信的实现等。
由于W5500强化了协议,所以需要设计与套接字的接口。
这不仅简化了设计过程,还降低了微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和系统资源的使用。
一种基于单片机和W5100组合实现以太网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基于单片机和W5100组合实现以太网通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通信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很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利用IP协议的方式,将其作为基础制定完善的网络解决方案,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对数据通信进行全面的处理。
对于以太网而言,其具有成本低、集成容易等特点,可以全面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因此,应当利用单片机和W5100组合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系统的运行质量,全面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单片机和W5100组合;以太网通信;应用措施在使用单片机与IP协议硬解码网络的过程中,应当科学使用接口芯片W5100对其进行处理,主要因为其是现代化内部硬件协议芯片,可以减少接口工作量,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利用远程数据通信技术,完成安全检测工作、电力系统测量监控工作、音视频传输工作等。
一、硬件设计工作分析W5100是利用以太网接入方式的新型芯片,与传统的W3100芯片相较,具有一定的集成特点,可以将以太物理内核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集成目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W5100中,主要包括:IP网络协议、UDP网络协议、ARP网络协议、SHCP网络协议等,同时,还包含DLG以太网协议与MAC以太网协议。
其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总线,其中包括:并行类型的总线,就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总线接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SPI相互串行。
在芯片中含有16KB的数据缓冲双扣RAM,可以更好的对数据进行交换处理,建立自动化的识别传输模式,发挥全双工与半双工的优势,兼容100M的以太网。
对于W5100芯片而言,其中含有四个组成部分:其一为MCU接口部分,其二为网络协议引擎部分,其三为DPRAM部分,其四为以太网物理层接口部分。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与优势,可以全面体现相关功能,提升芯片的使用成效。
在使用W5100芯片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以太网控制方面的问题,对简单端口进行编程处理,利用外部存储器开展相关访问工作。
单片机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及通信原理

单片机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及通信原理在现代物联网时代,单片机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和通信原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外设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而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的通信协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和通信原理。
单片机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
硬件接口是将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直接连接,通过电气信号进行通信。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通过串行接口(如SPI、UART)与以太网控制器进行通信。
这种方式的接口速度相对较快,但需要专门的硬件电路支持。
另一种方式是软件接口,即通过软件模拟实现单片机与以太网的通信。
这种方式通常使用的是单片机的IO口模拟SPI或UART接口,通过软件控制通信过程。
软件接口相对较慢,但更加灵活,适用于一些对速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无论是硬件接口还是软件接口,单片机与以太网的通信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通信原理。
以太网通信采用的是CSMA/CD协议,即载波监听多址冲突检测。
这意味着在发送数据之前,单片机首先要监听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如果有,则需要等待。
如果没有冲突,则可以开始发送数据。
在发送过程中,单片机需要实时监听总线上是否有冲突发生,如果有冲突,则需要停止发送,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除了通信原理外,还需要考虑到单片机和以太网控制器的数据格式和协议。
单片机通常采用的是二进制数据格式,而以太网通信使用的是帧的方式。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单片机需要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成以太网帧,并加上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在接收数据时,单片机需要解析以太网帧,提取出所需的数据。
为了提高单片机与以太网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还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例如,使用硬件加速器来加速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使用缓冲区来缓存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使用中断方式来处理数据的传输等。
此外,这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并进行合适的阻抗匹配和保护措施。
poe单片机原理

poe单片机原理POE单片机原理POE单片机(Power Over Ethernet 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以太网控制器和微控制器功能的芯片。
它能够通过以太网线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信号,实现设备的远程供电和数据通信。
本文将介绍POE单片机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一、POE单片机的原理POE单片机的原理基于IEEE 802.3af和IEEE 802.3at标准,这两个标准定义了POE的工作原理和电气规范。
根据这些标准,POE单片机通过以太网线上的直流供电方式,将电力信号注入到其中,使得设备可以直接从以太网线上获取所需的电能。
POE单片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以太网控制器:负责处理网络通信的功能,包括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以及网络协议的处理。
2. 电力管理模块:负责将从以太网线上获取的电力信号进行处理和管理,以满足设备的电能需求。
3. 微控制器:负责设备的控制和运算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POE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 POE供电设备(PSE)将直流电源连接到以太网线上,通过电力管理模块将电力信号注入到线缆中。
2. POE供电设备检测到连接设备(PD)的存在后,会发送一定的电力信号给PD设备,以满足其电能需求。
3. PD设备通过电力管理模块接收并处理电力信号,将其转化为设备所需的电能。
4. PD设备同时与以太网控制器通信,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二、POE单片机的优势1. 简化布线:传统上,设备的供电需要独立的电源线路,而POE单片机可以通过以太网线实现数据和电力的传输,减少了线缆的布线工作,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和成本。
2. 灵活性:POE单片机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供电方案,满足不同设备的电能需求。
3. 远程供电:POE单片机可以在远程地点为设备供电,避免了设备安装位置受电源位置限制的问题。
4. 管理方便:POE单片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实现对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可管理性。
能联网的单片机原理

能联网的单片机原理联网的单片机原理是指单片机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与外部系统或其他单片机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其主要原理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硬件接口和相关软件开发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联网的单片机原理。
一、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是单片机进行网络通信的基础,主要包括TCP/IP协议栈和应用层协议。
其中,TCP/IP协议栈是指计算机在网络通信过程中,使用的一组协议,包括物理、数据链路、网络和传输层等。
而应用层协议则是在TCP/IP协议栈的基础上,为特定应用提供服务的协议,如HTTP、FTP、SMTP等。
在单片机中,可通过硬件或软件方式实现TCP/IP协议栈。
硬件方式包括使用专门的网络模块,如W5500芯片,该芯片集成了TCP/IP协议栈,通过SPI接口与单片机通信。
而软件方式则是在单片机中通过编程实现TCP/IP协议栈的各个层次功能。
应用层协议则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如HTTP协议用于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通信,MQTT协议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消息传输等。
二、网络硬件接口实现联网的单片机需具备相应的网络硬件接口,包括PHY芯片、以太网控制器和网络接口等。
PHY芯片是物理层芯片,负责将单片机处理的数据转换成符合网络传输规范的电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控制器发送到网络中。
以太网控制器则负责与PHY芯片通信,并实现MAC层的功能,如帧的封装和解封、以太网地址的管理等。
而网络接口则是单片机通过与外部网络连接的接口,可选用有线接口,如RJ45接口,或无线接口,如Wi-Fi或蓝牙等。
三、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实现联网的单片机的关键,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的处理、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应用层的开发等。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驱动程序主要负责对网络硬件接口的初始化和控制,如PHY芯片的配置和以太网控制器的驱动编程。
通过驱动程序,单片机能够实现与网络硬件的正常通信。
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主要通过网络通信协议来实现,根据具体的协议规范进行数据的封装和解封。
一种以太网与8位单片机的连接方法

首 先 , 由 于 主 机 用 的 是 8位 单 片 机 , 因此 要 求
所选的 以太 网控 制器 必须 支持 8位 工作模 式 。实际
上 , 只 有 部 分基 于 I A 总 线 的 以太 网 控 制 器 才 能 满 s 足 此 条件 , 所 以 基 于 P 总 线 的 以 太 网 控 制 器 不 在 CI 考 虑 之 列 。 其 次 , 要 考 虑 以 太 网 控 制 器 的 片 上 缓 存 。最 好选 用 具有 足够 片 上缓 存 的 以太 网控 制器 , 以简 化 系统 设 计 。 再 次 , 应 考 虑 以 太 网 控 制 器 与 主 机 的 数 据 交 换 形 式 。在 8位 模 式 下 , 有 的 以 太 网控 制 器 可 支 持 中 断 , 有 的 则 只 支 持 查 询 。 这 些 势 必 对 系 统 设 计 产生 一 定 的影 响 。最 后 , 根 据 与 NE 0 0的 20 兼 容 性 , 这 些 基 于 I A 总 线 的 以 太 网控 制 器 还 可 以 s 分 成兼 容 和非 兼容 两 类 。前 者一 般生 产 时 间较 长 , 可 供 借 鉴 的 资 料 较 多 ;后 者 则 多 为 近 期 产 品 , 性 能 更佳 。 根 据 上 述 分 析 , 表 1列 出 了 目 前 市 面 上 几 种 可 供 选用 的 以太 网控 制 器和 主 要特 性 。
式 系 统 发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趋 势 。 目前 , 以太 网作 为 局 域 网 的 骨 架 , 正 从 办 公 室 逐 步 延 伸 进 入 车 间 和 家 庭 。因此 ,研 究嵌 入 式 系统 与 以太 网的接 入方 法 , 可 为 新 一 代 网络 化 嵌 入 式 系统 的 设 计 提 供 必 要 的 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的以太网连接方式2009-08-27 10:48本博客页内容将与设计过程同步本设计将以VRS51L3074单片机为基础阐述一种单片机连接以太网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单片机成为计算网络中的一个终端,从而方便地扩展、高速地通讯。
设计计划:2009年8月25日前完成选型工作,读懂资料,并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2009年8月28日前完成网络连接模块的PCB板设计2009年9月7日前将单片机上基础软件部分调通2009年9月10日前完成该通讯模块的软硬件功能设计2009年9月20日前完成整体方案的性能测试,并提交相关测试文档本博客页内容将与设计过程同步本设计基于CP2200单芯片以太网微控制器及VRS51L3074高速8位单片机,以实现单片机访问以太网功能。
以太网作为现代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其高速性和很高的数据稳定性,已经从个人计算机到智能设备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作为现在用量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8位单片机,其加入以太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已经是大势所趋。
现代的新型1T8051类型的单片机,如RAMTRON公司的VRS51L3074单片机,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速度以应对以太网对硬件的需求,这为8位单片机参与到以太网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本次设计的核心控制基础,先介绍下VRS51L3074高性能51系列单片机。
VRS51L3074系列单片机是RAMTRON公司推出的一款1T的8051系列单片机。
该款单片机性能优越,因其每个时钟周期就是一个系统周期,故而其可以工作在40MIPS的指令速度下,从速度上说,该单片机是可以用于小规模数据处理;该款单片机有256B+4KB的RAM;值得一提的是,在单片机内还集成了8KB的FRAM(铁电存储器),这是其他系列单片机所不具备的,这能够大大提升单片机的数据静态存储效能;该款单片机拥有完整的JTAG接口,可用于在线编程和在线调试,给开发带来很大的方便;其具备SPIBUS和SMBUS(IIC)总线,可独立地进行单片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该单片机拥有丰富的外中断接口和时钟信号接口及PWM输出,在时间精度控制方面可以做到卓越的效果;其内部集成WatchDogTimer,加上其工业级的工作温度,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从单片机的资源和性能角度来说,该单片机是同类单片机中性能极高的,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应用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下面再介绍一下CP2200单芯片以太网微控制器。
CP2200以太网控制器是Silicon公司推出的专门服务8位/16位单片机的一种集成以太网络协议打包的芯片,其集成IEEE 802.3 MAC 和10 BASE-T PHY,完全兼容100/1000 BASE-T网络,自适应全/半双工网络,可适应大多数以太网络组织形式;其具有碰撞自动重发、自动填充和CRC生成、支持广播和多播MAC寻址等功能,大大减轻了后向通道中MCU的负荷。
该单片机网络通讯模块是本人现工作中一款产品设计项目的一部分,在项目主体MCU选型中已选择了VRS51L3074的3.3V供电单片机,并以CP2200作为网络控制芯片。
说下CP2200网络控制器的电路连接。
该网络控制芯片支持直接的INTEL或Motorola总线接口,所以能方便地与51系列带并行总线的单片机进行连接。
另外,CP2200与网络连接只需要简单的连线到一个RJ-45网络接口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下面是CP2200典型应用框图:该芯片实际应用中的连接: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芯片上D0~D7脚为8位数据总线引脚,接于VRS51L3074单片机(下称单片机)P0 A0~A7脚为8位地址总线引脚通过单片机总线扩展74HC574的A0~A7输出RD脚为数据输出控制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RD控制脚WR脚为数据输入控制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WR控制脚INT脚为终端输出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INT1中断源CS脚为片选脚,接于单片机P4.4脚ALE脚为地址/数据选择脚,接于单片机ALE脚与RJ-45网络接头连接的引脚RX+与RX-为网线接收数据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RDP、RDN引脚TX+与TX-为网线发送数据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TDP、TDN引脚ACT与LINK引脚为RJ-45接头的ACT、LINK灯的控制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D3、D1引脚芯片上的其他引脚XTAL1与XTAL2引脚为晶振引脚,外接一个20MHz晶振+起振电容MUXEN与MOTEN引脚为总线方式引脚,在INTEL总线连接方式下,两引脚接地VDD1、VDD2与DGND1、DGND2引脚为电源引脚,分别接3.3V和数字地RJ-45上的其他引脚D4、D2为ACT和LINK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于数字地RCT、TCT为网络线的去耦电容,分别接103电容对地下图为本人绘制的电路原理图供大家参考单片机硬件连接为了发挥该单片机的高速性能及其内部强大的资源应用,我们对CP2200网络芯片采用了并行总线+片选信号+中断的连接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以最高效的方式访问CP2200网络芯片。
本设计中,因系统还需通过串行UART接口与其他部分的机器进行连接,故而没有采用最高速度的晶体振荡器,而是用了22.1184MHz的晶振,以适应标准波特率方式的要求。
仅仅从单片机进行以太网通讯的设计来看,一片VRS51L3074单片机和一片CP2200网络已经足够,但为了调试方便,在设计中拟增加矩阵键盘接口和1602液晶显示接口以便调试使用。
为了与本人在做的项目匹配,本设计中也加入了频率信号测量、PWM调制输出以及RS-485通讯接口,经过评估,这些功能都可以由VRS51L3074来胜任。
同时,还应用到了VRS51L3074单片机内部集成的铁电存储器、大容量静态存储器以及看门狗等资源。
下面是整体设计框图软件方面,我采用原先比较熟悉的SMALL RTOS 51单片机操作系统作为构架平台,并在该平台下构建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
该操作系统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基于51系列单片机开发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因其简单易学,占代码空间小,支持软件资源多样等特点,受到很多单片机工程师的亲睐。
现该操作系统已被移植到ARM平台下,并在不断发展中。
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和在其它操作系统上一样设计是以任务为单位的设计方式,其中任务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信号量和消息队列进行传递。
另外,该操作系统还支持中断管理。
所以在做规模较大的程序时,应用SMALLRTOS51单片机操作系统是非常好的选择。
下面介绍一下本设计中SMALL RTOS 51操作系统(下称系统)的应用结构。
本设计以系统为核心,基于此扩展出多个任务,用于运行和运算及控制:时基任务:用于系统状态监控、系统工作指示灯、通信状况检查、喂狗等工作UART任务:用于接收UART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一些初级操作(如数据到任务的分配、数据到信号的对应等)工作网络通讯任务:用于将发送缓冲中的数据进行高级协议打包及发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初级操作液晶输出任务:按照将液晶控制输出消息队列中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对液晶屏进行显示输出键盘输入任务:进行矩阵键盘扫描,键盘动作数据的初级操作频率输入任务:与本网络通讯模块无关,暂不介绍核心运算调制输出任务:对各种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并得出结果供PWM输出运行数据存储任务:对需要存储的任务进行FRAM存储,以及在下次运行时进行数据恢复为了提高开发效率,节约部件开发成本,拟使用RAMTRON的VRS51L3074单片机开发板。
希望厂家能够予以支援,以便我们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谢谢!以太网作为现代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其高速性和很高的数据稳定性,已经从个人计算机到智能设备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作为现在用量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8位单片机,其加入以太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已经是大势所趋。
现代的新型1T8051类型的单片机,如RAMTRON公司的VRS51L3074单片机,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速度以应对以太网对硬件的需求,这为8位单片机参与到以太网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本次设计的核心控制基础,先介绍下VRS51L3074高性能51系列单片机。
VRS51L3074系列单片机是RAMTRON公司推出的一款1T的8051系列单片机。
该款单片机性能优越,因其每个时钟周期就是一个系统周期,故而其可以工作在40MIPS的指令速度下,从速度上说,该单片机是可以用于小规模数据处理;该款单片机有256B+4KB的RAM;值得一提的是,在单片机内还集成了8KB的FRAM(铁电存储器),这是其他系列单片机所不具备的,这能够大大提升单片机的数据静态存储效能;该款单片机拥有完整的JTAG接口,可用于在线编程和在线调试,给开发带来很大的方便;其具备SPIBUS和SMBUS(IIC)总线,可独立地进行单片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该单片机拥有丰富的外中断接口和时钟信号接口及PWM输出,在时间精度控制方面可以做到卓越的效果;其内部集成WatchDogTimer,加上其工业级的工作温度,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从单片机的资源和性能角度来说,该单片机是同类单片机中性能极高的,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应用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下面再介绍一下CP2200单芯片以太网微控制器。
CP2200以太网控制器是Silicon公司推出的专门服务8位/16位单片机的一种集成以太网络协议打包的芯片,其集成IEEE 802.3 MAC 和10 BASE-T PHY,完全兼容100/1000 BASE-T网络,自适应全/半双工网络,可适应大多数以太网络组织形式;其具有碰撞自动重发、自动填充和CRC生成、支持广播和多播MAC寻址等功能,大大减轻了后向通道中MCU的负荷。
该单片机网络通讯模块是本人现工作中一款产品设计项目的一部分,在项目主体MCU选型中已选择了VRS51L3074的3.3V供电单片机,并以CP2200作为网络控制芯片。
说下CP2200网络控制器的电路连接。
该网络控制芯片支持直接的INTEL或Motorola总线接口,所以能方便地与51系列带并行总线的单片机进行连接。
另外,CP2200与网络连接只需要简单的连线到一个RJ-45网络接口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下面是CP2200典型应用框图:该芯片实际应用中的连接: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芯片上D0~D7脚为8位数据总线引脚,接于VRS51L3074单片机(下称单片机)P0A0~A7脚为8位地址总线引脚通过单片机总线扩展74HC574的A0~A7输出RD脚为数据输出控制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RD控制脚WR脚为数据输入控制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WR控制脚INT脚为终端输出脚,低电平有效,接于单片机INT1中断源CS脚为片选脚,接于单片机P4.4脚ALE脚为地址/数据选择脚,接于单片机ALE脚与RJ-45网络接头连接的引脚RX+与RX-为网线接收数据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RDP、RDN引脚TX+与TX-为网线发送数据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TDP、TDN引脚ACT与LINK引脚为RJ-45接头的ACT、LINK灯的控制引脚,分别接于RJ-45的D3、D1引脚芯片上的其他引脚XTAL1与XTAL2引脚为晶振引脚,外接一个20MHz晶振+起振电容MUXEN与MOTEN引脚为总线方式引脚,在INTEL总线连接方式下,两引脚接地VDD1、VDD2与DGND1、DGND2引脚为电源引脚,分别接3.3V和数字地RJ-45上的其他引脚D4、D2为ACT和LINK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于数字地RCT、TCT为网络线的去耦电容,分别接103电容对地下图为本人绘制的电路原理图供大家参考单片机硬件连接为了发挥该单片机的高速性能及其内部强大的资源应用,我们对CP2200网络芯片采用了并行总线+片选信号+中断的连接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以最高效的方式访问CP2200网络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