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1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钢的热处理工艺
2.2.4钢的淬透性 • 定义: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是 钢的固有属性,也是选材和制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之一。
• 影响因素: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 评定方法: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所获得的淬透层深 度或临界淬透直径(Dk)来表示。 ⑴淬透层的深度定义为由表面至半马氏体区的深度。 半马氏体区的组织是由50%马氏体和50%分解产物所组 成。 ⑵指圆柱状钢试样在规定的淬火介质中能全部淬透的 最大直径。当冷却介质一定时,Dk愈大,淬透性愈好。 • 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末端淬火法,简称为端淬 法。
•
三、钢的回火
• • 定义: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 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目的: 减小或消除淬火应力; 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 分类及应用: ⑴低温回火(150~250℃) 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 58~64HRC ) 部分降低钢中残余应力和脆性,而保持钢在淬 后所得到的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广泛应用于工具、量具、滚动轴承、渗碳工件 以及表面淬火工件等。
2.2.2淬火冷却介质 最常用的是水、盐水、油、熔盐。 水:形状简单、截面尺寸较大的碳钢。(高温慢,低温快) 盐水:高温快,低温快。 油:合金钢或小尺寸碳钢件。 (高温太慢,低温慢) 熔盐(盐浴):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的件。最接近理 想冷却介质。
2.2.3淬火方法 • 单液淬火:在一种介质中连续冷却获得马氏体。 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易于产生缺陷,适 用于形状简单的小件。 • 双液淬火:先后在两种介质中冷却。 操作复杂,难以控制。 • 分级淬火:淬入稍高于Ms的介质中,待内外温差一致后 取出,缓冷得到马氏体。 减少应力和变形,适用于小件。 • 等温淬火:淬入稍高于Ms的介质中,等温转变为下B。 强度高,塑性、韧性好,应力小,变形小, 多用于形状复杂、要求高的工件。
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1第二章
fcc 4 12 74% 0.41r γ-Fe.AI.Cu. 最紧排列
bcc 2 8 68% 0.29r α-Fe.Cr.W. 次紧排列
hcp 6 12
74% 0.41r Mg.Zn.Be 最紧排列
三、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
1. 单晶体 多晶体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晶体的各向异性: 晶体不同方向上的性能差异
工业用金属一般是多晶体---- 多个单晶体(晶粒) 组成 呈现出各向同性
几个名词:晶界
亚晶粒:晶粒内部不同晶格位向的区域.
亚晶界
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
金属中原子排列的不完整性 (1)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离位原子).
置换 原子 特点:三维尺寸都很小 (2)线缺陷—位错(位错线) 特点:二维尺寸都很小,另一维尺寸相对较长 以位错密度表示 “ρ” 单位 cm/cm3或cm2 (3)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 特点:一维尺寸很小,另二维尺寸相对较大 晶体缺陷并非一成不变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的固溶体,使金
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一种强化方式,提高材料机性的主要途径 之一
固溶体σb↑. HB↑,但仍不高,仍保持相当δ.ak,工 业常用作基本相,还需强化相---金属化合物。
2.金属化合物
合金中的两组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它 的晶体结构.性能.熔点与两组元都不同,并具有金 属特征,这种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
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
各组元仍保持原来的晶格类型;强度.硬度高于单 一固溶体,但塑性、可锻性不如单一固溶体。 ∴ 锻钢先加热→单一固溶体(A),再锻打。
组织----显微镜下看到的具有一定形貌或形态的部 分称为组织。有单相.多相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钢的热处理原理
一、概述 二、钢的热处理原理
一、概述
1、定义: 将钢在固态下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冷却来改变金属 整体或表层的组织,从而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的一种热加工 工艺。 工艺曲线:
2、目的: • 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潜力。 • 调整材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3、分类: • 普通热处理:整体穿透加热 • 表面热处理:表层的成分、组织、性能 • 特殊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真空热处理
⑶ 马氏体型转变 • 定义: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即淬火)而发生的无扩散型相变, 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马氏体是碳溶于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固溶体, 记为M。 • 转变特点:⑴无扩散性: ⑵降温转变: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用Ms 表示。而马氏体转变的终了温度用Mf表示。马氏体转变量是在Ms~Mf 温度范围内,通过不断降温来增加的。由于多数钢的Mf在室温以下, 因此钢快冷到室温时仍有部分未转变的奥氏体存在,称之为残余奥氏 体,记为Ar。 • 组织形态:钢中马氏体的形态很多,其中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最 为常见。 ⑴板条马氏体: 低碳钢<0.2﹪中的马氏体组织是由许多成群的、相互平 行排列的板条所组成,故称为板条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 为高密度的位错,故又称为位错马氏体。
二、钢的热处理原理
1、钢的临界温度 铁碳合金相图中组织转变的临界温度A1、A3、Acm 是在极其缓慢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下测定的。而在热处理中, 加热和冷却并不是极其缓慢的,和相图的临界温度相比发 生一定的滞后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有一定的过热 和过冷,组织转变才能充分进行。与相图上A1、A3、Acm 相对应,通常把实际加热时的临界温度用Ac1、Ac3、 Accm 表示,把实际冷却时的临界温度用Ar1、Ar3、Arcm 表示。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完整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一、名词解释(20分)8个名词解释1.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和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T,△T=Tm-T。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金属溶剂中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塑、韧性稍有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4.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5.共晶转变:从一个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6.包晶转变:由一种液相和固相相互作用生成另一种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包晶转变。
7.高温铁素体:碳溶于δ-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δ表示。
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α或F表示。
奥氏体:碳溶于γ-Fe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γ或F表示。
8.热脆(红脆):含有硫化物共晶的钢材进行热压力加工,分布在晶界处的共晶体处于熔融状态,一经轧制或锻打,钢材就会沿晶界开裂。
这种现象称为钢的热脆。
冷脆:较高的含磷量,使钢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并且还提高了钢的脆性转化温度,使得低温工作的零件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氢脆:氢在钢中含量尽管很少,但溶解于固态钢中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增大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氢脆。
9.再结晶:将变形金属继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会在金属中发生新晶粒的形核和长大,最终无应变的新等轴晶粒全部取代了旧的变形晶粒,这个过程就称为再结晶。
10.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产生的无扩散型的相变,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
含碳量低于0.2%,板条状马氏体;含碳量高于1.0%,针片状马氏体;含碳量介于0.2%-1.0%之间,马氏体为板条状和针片状的混合组织。
11.退火: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正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ccmA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强度和刚度;塑形和韧性,屈强比,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度,疲劳强度,蠕变,应力松弛第三章1、在立方晶系中画出(011)、(-102)晶面和〔211〕、〔10-2〕晶向2、纯金属结晶的形成率是否总是随着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3、为什么钢锭希望尽量减少柱状晶区?第四章1、现有A、B两组元,其熔点B(2)其中任一合金K,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沿固相线变化,故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的含B量始终高于原液相中的含B量;(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平衡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同,所以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3、根据Fe-Fe3C相图,计算:(1)45钢在室温时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各是多少?其相相对质量百分数各是多少?(2)T12钢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各是多少?各占多大比例?(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第五章1、塑形变形使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发生哪些变化?2、碳钢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变形时,是否会有加工硬化现象?为什么?3、提高材料的塑形变形抗力有哪些方法?第六章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有哪几种类型?比较这几种转变类型的异同点?2、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后,以各种速度连续冷却,能否得到贝氏体组织,采取什么方法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3、淬透性和淬硬性、淬透层深度有什么区别?4、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气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①→机械加工→热处理②→磨加工(1)写出①②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2)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5、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ZG270—500的铸造齿轮(3)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第七章1名词解释:回火稳定些,二次硬化,热硬性。
蠕变极限,2解释下列现象(1)在相同碳含量情况下,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2)高速钢在热锻或热轧后,经空冷获得马氏体组织(3)调质钢在回火后需快速冷至室温3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本质细晶钢是指在任何加热条件下均不会粗化的钢(2)20CrMnTi和1Cr18Ni9Ti中的Ti都起细化晶粒作用(3)3Cr13钢的耐蚀性不如1Cr13(4)钢中合金元素越高,则淬火后钢的硬度值越高(5)由于Cr12MoV钢中含铬量大于11.7%,因而Cr12MoV属于不锈钢。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实验指导书-《工程材料及热加工》4学时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实验指导书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2、结合课堂内容了解含碳量对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状态和相对量的影响。
3、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
二、概述: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
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实际生产中的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根据课堂讲授的Fe-Fe3C相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的这两个基本相组成。
但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接近平衡状态得到的试样的显微组织见表2-1)。
用浸蚀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成物。
①铁素体(F)——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②渗碳体(Fe3C)——是Fe与C的化合物,含量为6.69%,质硬而脆,耐腐蚀。
经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Fe3C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浸蚀,则Fe3C被染成暗黑色或综红色。
按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Fe3C可呈现不同的形态。
一次Fe3C(或Fe3Cr)是直接从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件片状;二次Fe3C(或Fe3CⅡ)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Fe3C是由铁素体中析出,通常呈不边疆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③珠光体(P)——是F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在一般退火处理情况下(近于平衡状态)是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相互混合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综合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相2.组织3.固溶强化4.弥散强化5.过冷度6.铁素体7.奥氏体8.珠光体
二、填空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晶格、晶格和晶格三种类型。
2.根据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分为、和。
3.过冷度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与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越。
A.F B.P C.Fe3C
四、判断题
1.纯铁在950℃时为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
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不仅是一个多晶体,而且还存在有很多缺陷。()
3.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相同。()
4.增大过冷度可以细化晶粒。()
5.室温下铁素体的最大溶碳量是0.0218%。()
6.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共晶渗碳体是五种不同的相。()
5.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6.铁素体为()晶格,奥氏体为()晶格,渗碳体为()晶格。
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复杂斜方
7.铁碳相图上的PSK线是(),ES线是(),GS线是(),。
A.A1B.A3C.Acm
8.下面所列组织中,脆性最大的是(),塑性最好的是()。
4.下列零件用什么硬度测试方法测定其硬度?
(1)钳工用锉刀、手锤(2)供应态碳钢型材(3)渗氮层
5.什么是冲击韧性?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6.什么叫金属的疲劳?疲劳强度用什么符号表示?为什么疲劳断裂对机械零件危害较大?如何提高和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7.有一标准低碳钢拉伸试样,直径为10㎜,标距长度为100㎜,在载荷为21000N时屈服,拉断试样前的最大载荷为30000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为133㎜,断裂处最小直径为6㎜,试计算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第1章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断口的三个区域。
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5.金属塑性的2个主要指标。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6.金属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_物理___性能、_化学_性能和__工艺_性能。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包括铸造性、焊接性、锻压性、切削性以及热处理性。
第2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问答题1.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γ-Fe是分别是什么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体晶格、面心立方体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 是体心立方体晶格结构γ-Fe是面心立方体晶格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和区别。
2.实际晶体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类型?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点缺陷分为: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4.固溶体的类型有哪几种?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5.纯金属的结晶是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晶体的长大6.何谓结晶温度、过冷现象和过冷度?纯金属液体在无限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结晶温度,称为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叫做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结晶时冷却的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
7.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就越好。
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或搅拌8.什么是共析转变?在恒定温度下,有一特定成分的固相同时分解成两种成分和结构均不同的新固相的转变成为共析转变二、填空题1.珠光体是由___铁素体__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析组织)。
2.莱氏体是由_____奥氏体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晶组织)。
3.奥氏体在1148℃时碳的质量分数可达____2.11%______,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0.77%___。
4. 根据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___共_____钢、____亚共____钢和____过共___钢。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课后习题答案-小鱼儿文档-宁夏理工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 Pb 、 Cr 、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习题)
不锈钢)和(奥氏体型不锈钢)。 3. 含碳量对钢的性能影响很大,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
(%~%)、(≥%)。 4. 钢中常存的杂质元素为(Mn)、(Si)、(S)、(P),钢的质量等级主要以(S)和(P)
)晶格。 A)
四、判断题 1. 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故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 2. 渗碳体碳的质量分数为%。( √ ) 3. Fe-Fe3C 状态图中,A3 温度是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而上升的。( × ) 4. 碳溶于 α-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 )
第 1 章 材料的力学的性能(习题) 一、选择题 1.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B )。
A、 ; B、 ; C、 ; D、 ; 1. 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 C )。
A、塑性; B、硬度; C、强度; D、弹性; 2. 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B )。
3. 20CrMnTi 钢根据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 A )使用。 A、合金渗碳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滚动轴承钢;
4. 大多数合金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中细化晶粒作用最为显着的 有( C )。 A、Mn、P; B、Mn、Ti; C、Ti、V; D.V、P
5. 除( A )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 定性。 A、Co; B.Cr; C.Mn; D.Ti;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引言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是现代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热加工工艺将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性能是工程师们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工程材料的分类以及常用的热加工工艺,帮助读者对这一重要领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工程材料的分类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结构件以及其他工程产品的材料。
根据其组成和性能,工程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陶瓷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有着优良导电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钢、铝、铜等。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成为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是一类由多个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等。
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适用于制造轻型结构件和绝缘材料。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类由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绝缘性能。
常见的陶瓷材料包括瓷器、砖瓦等,适用于制造耐火材料和陶瓷制品。
热加工工艺的分类热加工工艺是指通过加热和控制温度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常见的热加工工艺包括锻造、热轧、热处理等。
锻造锻造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可锻温度,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材料的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锻造可以分为冷锻和热锻两种方式,适用于制造各种型号和形状的金属零件。
热轧热轧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通过辊轧机械将其压延成所需的板材、型材等形状的过程。
热轧可以提高材料的密度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造高强度的金属制品。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在控制的气氛或介质中冷却,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过程。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结论工程材料的选择和热加工工艺的应用对于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工程材料的分类以及常用的热加工工艺,工程师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通过热加工工艺将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性能。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contents
目录
• 工程材料概述 • 金属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材料的新发展 • 材料的应用 • 材料与环境
工程材料概述
01
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材料是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 。
分类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 料等。
材料的基本性质
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硬度、韧性、强度Biblioteka 。特点,在光学仪器、电子设备和建筑装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智能材料与仿生材料
智能材料
如形状记忆合金和压电陶瓷,具有感知、响应和自适应等特 性,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自身性能,在智能传感 器、执行器和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仿生材料
模仿生物材料的特性,如骨组织的自修复能力、蜘蛛丝的强 度和弹性等,通过仿生结构设计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 材料,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强度轻质金属
如钛合金和铝合金,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因其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
等优点。
超导金属
如铌钛合金和汞合金,在电力输送、 磁悬浮列车和核聚变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利用其超导特性实现高效能 源传输和磁场控制。
金属基复合材料
如铝基复合材料和钛基复合材料, 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加入增强体(如 碳纤维、陶瓷颗粒等),提高材料 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
热加工工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相 对较少,但仍然涉及到一些如焊 接、热处理等工艺,以确保结构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材料与环境
06
材料的环境影响
资源消耗
工程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矿石、金属、木材等,这些资 源的开采和加工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实验指导书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实验指导书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基础教研室实验一 硬度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里氏硬度计的主要构造及操作方法。
2、初步掌握布氏硬度值、洛氏硬度值、里氏硬度值的测定方法。
3、初步建立碳钢的含碳量与其硬度间的关系和热处理能改变材料硬度的概念。
二、实验概述硬度试验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不需要专门制备试样,也不破坏被测试的工件。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的检验。
此外,硬度值与其他力学性能及某些工艺性能(如切削加工性、冷成形性等)都有一定的联系,故在产品设计图样的技术条件中,硬度是一项主要技术指标。
目前,在测定硬度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
其中以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应用最广。
它们的试验原理都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金属材料的表面,根据压头被压入的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1、布氏硬度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是将一直径为D 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规定载荷F 的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属表面,停留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在被测试金属表面上形成一个直径为d 的压痕。
计算出压痕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平均压力,以此作为被测试金属的布氏硬度值。
但实际试验时都是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直径d ,再根据d 值,查对照表得出所测的硬度值。
当压头为淬火钢球时,硬度符号为HBS ,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低于450的金属材料;当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硬度符号为HBW ,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
在进行布氏硬度试验时,应根据被测试金属材料的种类和试样厚度,选用不同大小的球体直径D 、施加载荷F 和载荷保持时间。
布氏硬度试验法因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金属的平均硬度,故试验结果较准确。
但因压痕较大,不宜测试成品或薄片金属的硬度。
2、洛氏硬度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是以一个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88mm )161(in 的钢球为压头,在先后两次截荷(初载荷与主载荷)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属表面,然后卸除主截荷,在保留初载荷情况下,测出由主截荷引起的塑性变形的压力深度h ,再由h 值确定洛氏硬度值。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工程结构、机械零部件和设备制造的材料,它们的性能直接
影响着工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热加工是指利用热能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包括锻造、轧制、挤压等。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下面将就工程材料和热加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首先,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指主
要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铝、铜、钛等。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它们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
其次,热加工是金属材料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锻造是利用铸锤或压力机对金
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常用于生产大型零部件。
轧制是通过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可以生产各种形状的材料。
挤压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挤压机对其进行塑性变形,常用于生产管材和型材。
最后,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的学习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掌握各
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正确选择材料,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了解热加工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涉及到
工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增强对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的理解和掌握。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客观题
第一篇工程材料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前的括号中打“√”,错的打“×”)()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细。
()2. 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3.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除了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外,还与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及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有关。
()4.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的质量分数。
()5. 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6. 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量愈多。
()7. 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
()8. 感应加热时的淬硬层深度主要取决于电流频率。
频率愈高,则淬硬层愈浅。
()9. 钢的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变表面的成分和组织,从而提高其表面性能。
()10. 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淬火加热温度越高。
()11. 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内部晶格位向相同,而相互间位向不同的小晶体组成的。
()12. 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13.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4.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5.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16.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浇注时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更细()17. 铸造合金常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行塑性变形的合金常用具有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18. 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来说塑性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19. 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越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
()20. 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可逆的,第二类回火脆性是不可逆的。
()21. 随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增加,板条状马氏体减少。
()22. 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比普通灰铸铁明显提高。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Z5903B001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英文名称Basic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rmal Machining总学时数56授课学时50实践学时实验学时6习题课学时设计学时学分 3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Ⅰ)、工程训练(Ⅰ)、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选用教材或参考资料教材:1.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第二版)东南大学戴枝荣、张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金属工艺学》(上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邓文英主编参考书:1. 《机械制造基础》(上)清华大学出版社京玉海、罗丽萍主编2. 《机械制造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重庆大学出版社京玉海主编本课程任务和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培养工艺实践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并为以后从事涉及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制订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制订时间2008年课程组成员罗丽萍、京玉海、郑志强、郭烈恩、朱政强审核人批准人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㈠绪论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概念2、了解机械零件加工过程3、了解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的任务、目的和要求4、了解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习方法5、了解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㈡工程材料1、工程材料概述⑴了解材料发展概况和工程材料的分类;⑵熟悉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的具体指标的物理意义及表示符号等;⒀一般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的含义。
2、晶体结构与结晶⑴了解晶体的三大特点,熟悉三种常见金属晶体结构的分类、原子数、致密度、原子半径;⑵理解结晶的基本概念,清楚金属结晶的一般规律;⑶熟悉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和控制晶粒大小的措施;⑷了解金属同素异晶转变的概念与结晶的区别,熟悉纯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晶体结构;⑸熟悉三种合金的结构,含分类、晶格类型特点及力学性能特点;⑹了解相图、相、合金及组元的概念。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基础题
一章、力学性能一、填空:1.材料的硬度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其符号分别是HBW 、HR和HV。
2.金属抗拉强度的符号是Rm ,塑性的指标主要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3.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都随时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考证真题)二、选择:1.500HBW5/750表示直径为 5 mm的硬质合金压头、在750Kgf 载荷作用下、保持1~15 S测的硬度值为500。
(考证真题)2.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AC。
A.强度B.硬度C.塑性D.韧性3.下列力学性能中,C适于成品零件的检验,可不破坏试样。
A.B.A kC.HRCb4.疲劳实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B 。
(考证真题)A.静载荷B.交变载荷C.冲击载荷D.动载荷5.常用塑性的判断依据是 A 。
(考证真题)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塑性和韧性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6.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钢及薄片金属硬度的方法是C。
(考证真题)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7.不适于成品与表面薄片层硬度测量的方法是A。
(考证真题)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不宜8.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B。
(考证真题)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维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9.表示金属抗拉强度的符号是C。
A.R eLB.R sC.R mD.1-σ10.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C。
A.塑性B.硬度C.强度D.弹性三、判断1.塑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错)2.所有金属在拉伸实验时都会出现屈服现象。
(错)3.一般情况下,硬度高的材料耐磨性好。
(对)4.硬度测试时,压痕越大(深),材料硬度越高。
(错)5.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成为刚度。
(对)四、计算某厂购入一批40钢,按标准规定其力学性能指标为:R eL≥340MPa,Rm≥540MPa,A≥19%,Z≥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现象和应力场强度因子:
K
I
Y
a
断裂韧性( KI c):
一个有裂纹的试样,在所加拉力逐渐增加,或裂纹逐
渐扩展时,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KI也随之逐渐增大,
属脆性材科 属韧性材料 属塑性材料
3. 塑性指标: 断面收缩率ψ:
断裂后试样截面的相对收缩量,即试样拉断
处横截面积减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S0 SK S0
100 %
3. 塑性指标:
材料的塑性指标一般不直接用于机械设计计算。 零件遭受意外过载或冲击时,通过塑性变形可 以避免突然断裂。 材料具有一定塑性可保证某些成型工艺(如冷 冲压、轧制、冷弯等)顺利迚行。 对于金属材料,塑性指标还反映了其冶金质量 的好坏。
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表征材料对最大均 匀变形的抗力。
比强度 :
材料的强度值与密度值之比。 名称 密度(g / cm3) 强度( MPa ) 比强度
纯铝
纯铁 纯钛
2.7
7.87 4.5
80~100
180~280 405~500
30~37
23~36 90~111
2. 强度指标:
断裂强度(抗拉强度)σk :
试样拉断 时的真实应力。表征材料对断裂
的抗力。
3. 塑性指标:
塑性变形:
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塑性是表征材料断裂前具有 塑性变形的能力。
延伸率δ(δ5、δ10):
断后试样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即:
L K L0 L0
100 %
δ < 2 ~ 5% δ≈ 5 ~ 10% δ > 10%
动载荷是指由于运动而产生的作用在极件上的力。 根据作用的性质不同分为交变载荷与冲击载荷。 动载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
1.3.1 冲击韧性:
韧性:
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冲击韧性: 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 能力。常用一次弯曲冲击韧性试验ak值来表示。 ak 值是带缺口标准试样快速冲断时,单位横截面积
1000
1000 60 100 150 5-120
<450
<650 70-85 25-100 20-67 0-1000
退火、正火或 调质钢件
淬火钢等较硬 材料 硬质合金、表 面淬火钢 退火钢、有色 合金 一般淬火钢件 经表面处理后 的材料表面层
洛氏
HRA HRB HRC
维氏
HV
§1.3 材料的动载力学性能
评定材料低温变脆倾向,测定材料的冷脆转变温度TK
;
1.3.2 疲劳强度:
交变载荷:
方向、大小随时间呈周期循环性变化的载荷。 循环应力:周期性变动载荷作用下产生 循环周次
循环应力特征参数:最大应力max、最小应力 min、
应力半幅a、平均应力m
应力循环对称系数r= min /max
疲劳断裂: 定义:机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在长时间工作后 发生突然断裂的现象。 特点:①断裂时的应力进低于静载下的抗拉强度 甚至屈服强度;②无明显塑性变形;③无预兆、 突然发生。 机理: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面应力集中处和 材料内部缺陷处首先产生疲劳裂纹,并随应力循
屈服强度 σs:
试样屈服时承受的最小应力 。表征材料发生明显塑性 变形的抗力。屈服是指拉伸过程中,应力不增加或有所下 降而试样能继续变形的状态。
条件屈服强度σ0.2 :
某些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规定产 生0.2%的残余伸长量时材料所承受的应力。
2. 强度指标:
强度枀限(抗拉强度)σb :
3. 维氏硬度 HV (Vicker’s hardness)
3. 维氏硬度 HV (Viker’s hardness)
测试原理: 维氏硬度测试原理与布氏 硬度相同,不同点是压头为金 刚石正四棱锥体,所加负荷较 小。所测硬度值精确。改变负 荷可测定从枀软到枀硬材料的 硬度。
适用范围:
测量薄板类 HV≈HBS
HB650 不适;
多用于毛坯及原材料。
2.洛氏硬度 HR ( Rockwell hardness )
洛氏硬度测试示意图
h1-h0
1-3 洛氏硬度试验
2.洛氏硬度 HR ( Rockwell hardness )
测试原理:用一定规格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作用 下压入试样表面,然后测定压痕的深度来计算并 表示其硬度的大小,用符号HR来表示。
布氏硬度测量示意图
F S 2F D ( D D d )
2 2
F
HBW
D
适用范围:
d
<450HBS
<650HBW
布氏硬度测试规范:
根据材料的软硬和试样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载荷P与钢球 直径D。
布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符号HBS或HBW之前的数字表示硬度值,符号后
面的数字按顺序分别表示球体直径(mm)、载荷及
主要有HRA、HRB、HRC、HRF等。
洛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硬度值可从洛氏硬度计的百分度盘上直接读出,
标记时将硬度值置于HR前。
例:60HRC、75HRA
洛氏硬度的特点
迅速方便,可直接读数;
压坑小,适于薄材或成品的检测;
误差稍大,宜不同部位多点测量取
平均值。
2.洛氏硬度 HR ( Rockwell hardness )
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的应力,即:
Fe So
e
1. 弹性指标:
弹性模量(在工程上也称材料的刚度) :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
E
E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本身性质,难以通过合 金化、热处理和加工的办法使之改变。
2. 强度指标:
强度:
表征材料对变形和断裂的抗力的指标,单位为MPa或 N/mm2。
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
1.1.1 概念与定义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在一定环境因素下承受外加载荷所表现出 来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变形(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 化)与断裂。
材料用于结极零件时,其力学性能是工程设计的 基本依据;以其它性能如物理、化学性能作为主 要使用要求时,其力学性能同样也是设计的重要 参考依据。 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下,对力学性能的要求与 侧重各有不同。
ψ 弹性 σe
断面收缩率 试样拉断处横截面积减缩量与原始横 截面积的百分比 弹性枀限 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性-塑性变形时 的应力
σp
刚性 E
比例枀限
弹性模量
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的 最大应力
完全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表征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抗力
1.2.2 硬度
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压入变形或刻划 破裂等的能力。
1.1.2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2 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
静载荷:
是指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指标:
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等。
1.2.1 拉伸试验
1-1 拉伸试验
1.2.1 拉伸试验
GB/T228-2002
标 准 拉 伸 试 样
1.2.1 拉伸试验
拉伸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 梁文萍
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材料的力学性能 §1.2 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 §1.3 材料的动载力学性能 §1.4 材料的断裂韧性 §1.5 其他力学性能
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
◇硬度
材料的动载载力学性能
◇冲击试验
◇疲劳试验
断裂韧性
学习目的和要求:
维氏硬度值的表示方法
硬度值+HV+试验力(kgf)数字+载荷保持时间
例:640HV30/20
维氏硬度的特点
HV值不随载荷变化,即不同载荷下的HV可
相互比较;
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特别适用于测定工件表面硬化层、金属镀
层及薄片金属的硬度。
4. 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
测试原理:
与维氏硬度完 全相同,只是所用 载荷要小得多。常 用于测定材料中某 个相的硬度。
环周次的增加,疲劳裂纹不断扩展,甚至零件的
有效横截面面积不能承受外载荷时突然断裂。
疲劳强度 :
材料经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小应
力。表征了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
测定: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疲劳曲线
σ-1 :材料承受对称循环交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
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
1. 布氏硬度( Brinell-hardness )
用于测定硬度不高的 金属材料。主要有铸 铁、有色金属、低合 金结极钢、结极钢调 质件等。
布氏硬度计
1-2 布氏硬度试验
1. 布氏硬度( Brinell-hardness )
测定原理:
F
用一定大小的载荷F,把直 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入被测金 属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后 卸除载荷,用金属压痕的表面 积,除载荷所得的商值即为布 氏硬度值。
(N)载荷保持时间(s) 。
如:120HBS10/1000/30表示直径为10mm的钢球在
1000kgf(9.807kN)载荷作用下保持30s测得的布氏
硬度值为120。
布氏硬度的特点
为了使同一材料用不同的P和D值测得 的HB值相同,应使P/D2=常数。 压坑面积大,误差小,
但不宜检验成品、小件、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