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新人教版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解析:选 C。老王在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给 私营企业做技术顾问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按技术要素分配;做私 营企业老板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按资本要素分配,C 正确。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真题透视】 (2014· 高考四川卷, T2)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 权属后,将 1 000 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 T 公司,用于种植蔬 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 850 斤大米(约 1 400 元)/亩· 年的标准领 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3.下表为 2017 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其中: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 绝对数(元) 38 529 22 207 6 589 4 337 5 396 增长(%) 8.4 7.5 6.6 6.3 16.7
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
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分配, 具体而言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的分配, C 符合题意; A、 B、 D 分配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知识点击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对应学生用书第264~265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生产决定分配 1 中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 易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4、5、6、13中、易、中、中、中促进收入分配公平7、8、9、10、14 中、中、中、中、难兼顾效率与公平11、12、13、14 易、易、中、难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
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
上述改革的依据是(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国有企业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联动,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这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③符合题意;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但是人们收入差距过小不利于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
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D 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的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③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属于初次分配,①不符合题意;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激励人们学技术,提能力,但不能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④说法错误。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7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7 个人收入的分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据此可以判断,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C )A.某国有企业中秋节给每位职工发一盒月饼B.集体企业通过改革创新获取的更多的利润C.国有企业的职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D.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C项属于按劳分配方式所得到的分配;A属于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集体企业的利润不属于按劳分配,B与题意不符;贾某在私营企业因工作质量优异所获得的奖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与题意不符。
2.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家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甲在该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当年工资、薪金收入为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分别为( B )A.4.44万元、0.96万元B.3万元、2.4万元C.3.66万元、1.74万元D.0.55万元、4.85万元解析:本题创设情境,以计算题形式考查分配方式的知识。
根据题意,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私营农业公司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6×1 100=6 600(元),甲在该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即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乙当年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为30 000元。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纲预览:1.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考点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客观必然性(1)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最终原因)(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以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为条件的。
这时,不仅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者,而且形成了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
因此,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否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运行。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性质及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那么。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名师指导备考正确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1)X围——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联产计酬都属于按劳分配)。
(2)对象——个人消费品。
(3)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
(4)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表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021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通过对国家分配政策的理解,明确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2.科学精神:通过对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认知,明确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和措施。
3.法治意识:通过对分配制度的认知,理解依法获取收入的意义。
4.公共参与:通过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解,为我国社会公平的维护提出相应建议。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知识体系考点一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必然性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作用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二、按要素分配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类别对应形式按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作出贡献从而参与分配的方式(1)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新人教版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类别
对应形式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 按劳动要素分配
津贴收入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
按资本要素分配 息、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返回导航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
返回导航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 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的收入; (2)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是平衡收入分配差 距,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国家机关人员的工资等。例如:最低工资 制度的调整属于初次分配,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
返回导航
4.分配公平 (1)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 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 (3)措施: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
②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返回导航
(3)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___生__产__资__料__公___有__制___。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__生___产__力____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_劳__动__的___性__质__和__特__点___。
返回导航
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相互影响,所以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 富,又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注意克服在二者关 系上的片面观点。 (2)正是由于公平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一定要重视收入分配的 公平,这是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之一。 (3)经济效率与利益激励直接相关,收入分配方式直接影响利益分配, 进而影响效率,再影响分配公平。收入分配方式的执行,直接形成收入分 配公平状况,进而影响效率。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把完善收入 分配方式作为重要抓手。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对应学生用书第264~265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生产决定分配 1 中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 易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4、5、6、13中、易、中、中、中促进收入分配公平7、8、9、10、14 中、中、中、中、难兼顾效率与公平11、12、13、14 易、易、中、难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
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
上述改革的依据是(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国有企业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联动,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这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③符合题意;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但是人们收入差距过小不利于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
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D 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的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③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属于初次分配,①不符合题意;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激励人们学技术,提能力,但不能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④说法错误。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7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柘木中学高三复习《经济生活》每课一练:第7讲个人收入的分配2.确立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我国经济成分中,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C.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落后,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D.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3.下列做法符合上述分配制度的有()①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调节获得个人额外收入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A.①②④B.①④C.②④D.①②4.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经济推进,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已成大势所趋。
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形式的依据在于()A.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元化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5.(13年南京模拟)某位国有企业技术员在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
此人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 10万元B. 9万元C. 8万元D. 7万元6.(13年苏州模拟)2013年2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3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农民可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A.按劳动取得的收入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7.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模块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含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制度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多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我国的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治意识依法保护各类产权,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参与复习集成块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基础自修快通关]1.我国的分配制度[1](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2]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怎么办: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按劳分配[3]阐释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公有制经济或者公有制性质的经济中,才存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内容要求[5]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必要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重要性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要素分配(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6]、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土地要素[7]。
2021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通过对国家分配政策的理解,明确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2.科学精神:通过对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认知,明确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和措施。
3.法治意识:通过对分配制度的认知,理解依法获取收入的意义。
4.公共参与:通过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解,为我国社会公平的维护提出相应建议。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知识体系考点一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形式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必然性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作用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1.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二、按要素分配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类别对应形式按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作出贡献从而参与分配的方式(1)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对应学生用书第264~265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生产决定分配 1 中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2 易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4、5、6、13中、易、中、中、中促进收入分配公平7、8、9、10、14 中、中、中、中、难兼顾效率与公平11、12、13、14 易、易、中、难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
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
上述改革的依据是(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国有企业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联动,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这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③符合题意;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但是人们收入差距过小不利于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①说法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
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
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D 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的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③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属于初次分配,①不符合题意;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激励人们学技术,提能力,但不能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④说法错误。
3.国家注重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
经单位同意,他们还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甚至可以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
此改革旨在( )①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兼顾效率和公平②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④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其劳动积极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C 按劳分配原则体现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和津贴上,承认科研人员的兼职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①说法错误;承认科研人员的兼职收入,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范畴,③说法错误;本次改革,表现出国家鼓励按要素分配,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同时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其劳动积极性,②④符合题意。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析:B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错误,B正确;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材料强调的是各类企业,C不符合题意;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说法错误。
5.如果你有一项技能,通过网站或APP就能找到为之付钱的用户,在全职工作之外,也新增了一项临时工作,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上门家政、饭店送餐、网络约车等新型用工方式。
这种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零工经济目的在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B.零工经济获得的收益属于按要素分配C.零工经济获得收益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D.零工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解析:B 通过网站或APP就能找到为之付钱的用户,在全职工作之外,也新增了一项临时工作,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上门家政、饭店送餐、网络约车等新型用工方式,这表明通过零工经济付出自己的劳动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这属于按要素分配,B正确;零工经济可以让“技能”创造价值,但并不能缩小收入差距,A错误;零工经济获得收益不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C错误;零工经济可以增加收入,但不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D错误。
6.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对该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②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分红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虽然在农村集体经济中一般采用按劳分配方式,但“股权和分红收入”则引入了股份制,属于按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①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股份制只是一种资产组织和运作方式,而不是所有制形式,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
7.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大众一样,理应追求和获得与他们的贡献所匹配的收入和报酬。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从5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由个人支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也分别上调50%。
这一调整( )①是国家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②有利于提高按要素分配的地位③有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激情④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 题干未涉及再分配,①不符合题意;此举体现了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并未提高按要素分配的地位,②说法错误;国家对作出重要科技成就的科技人员的重奖,体现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对人才的尊重,有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激情,③④符合题意。
8.上海人社局公布消息,从2019年4月1日起,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 420元调整为2 480元,为全国最高。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①体现了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是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重要举措③有利于增加全民收入,改善民生④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D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通过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是国家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强制性,②④正确,③错误;①强调效率对公平的重要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①与材料无关。
9.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
这一做法( )①将惠及每一位纳税人②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③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④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惠及中低收入者,并不惠及每一位纳税人,①错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额中扣除,这是一种减税政策,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体现,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不是强制性,③不符合题意。
10.国务院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绩效工资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使1亿多人受益;拖欠农民工工资将被列入“黑名单”;失业保险金标准上调……这一系列措施( )①有利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②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保护劳动所得③旨在通过初次分配,促进效率的提高④旨在通过分配政策调整,促进社会公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
材料中的一系列措施是政府保护人民劳动所得的体现,通过分配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②④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①与材料无关;材料举措并不完全是初次分配的体现且没有体现效率,排除③。
11.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A.提高效率是公平的保证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解析:C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A、D错误;材料主旨在于强调公平,而不强调效率,B不符合题意;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符合题意。
12.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著名的“漏桶实验”发现,从富人那里征税补贴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
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
这启示我们( )A.居民参与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C.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D.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解析:B 从富人那里征税补贴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
原因在于这一做法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
这说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居民参与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A错误;C、D 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某地2018年经济发展情况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目前,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1%。
②从2008年以来,该地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从国内收入结构看,我国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数,低收入者比重偏大。
而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大致为23%~25%,与发达国家同等发展水平时期比较,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也严重偏低。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18年我国该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2)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学生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小注等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不仅要看到变化,还要看到差距,提出存在的问题。
第(2)问原理范围大致固定,对所学知识要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根据设问要求,从多个角度作答。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具体举措上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