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 三大热点解读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经验及策略
4、抓好临届生的课后辅导,二轮开始复习后,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狠抓教材基础知识补缺,同时寻找 相关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专门进行习题讲解和方法指导。5、转变传统的复习方法:二轮复习训练过 程中,由原来的先讲后练转变为先做试题后讲解,针对性的学生的出错率会大大降低。考前训练回归教 材很关键,每轮复习结束之后,对知识点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及时巩固知识回归教材很重要。加 强巩固知识,防止知识遗忘。6、新旧高考过渡中的考试,侧重考查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体现在教材 中则是考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材知识体系。在2024年高考备考中,专题复习中注重以核心素养为线 索贯穿教材知识体系。以核心素养为线索来打通七本教材的教材体系复习,让学生横向把握教材知识结 构,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7、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课标,把握高考的命题范围、知识点、试 题类型,以及试题特点,指导2024年高考。2023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乙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关键 能力考查,通过创设真实典型的问题情境,夯实提能,引导学生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促进 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助推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试 卷延续了近年的命题风格和特色,保持结构、形式、难度的相对稳定,坚持“稳中求新”主基调。在把 握这个总体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备考复习工作。8、领导顶层设计,学校专业引领。学校领导结合最前 沿的信息,依据校情学情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高考备考计划。对整体高 三的复习备考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2023年6月9日下午,我校就召开了2024年高考动员大会,在思 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对后期的备考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4.关注时政热点,关心国家大事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地理、政治复习重点和提分关键分析(中)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地理、政治复习重点和提分关键分析(中)上周我们分析了一轮复习重点是什么,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如何落实,又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重视?本周,我们继续来分析,在一轮复习中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重点。
历史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考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题型固定;②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兼顾,政治史内容占比最高,其次是经济史和文化史;③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④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⑤题目包含热点和现实问题。
针对这一特性,就要求同学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全面复习。
时间概念是前提,可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做成时间轴的形式,把历史大事件放进去,进行总体把握。
此外,还可以提取历史背景关键词来帮助记忆,比如重文轻武,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宋朝。
第二,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可以通过摘记、阅读、简报、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展思路和知识面,同时加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尤其是历史考题的大题,考后必须总结和思考参考答案当中具体由材料当中的哪一条,哪个历史背景、常识等得出。
第三,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
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时政热点知识,结合历史知识和观点,将二者有机结合。
地理地理这个科目偏理科,也是很多同学不太喜欢的科目之一。
而且地理需要复习的内容多且杂,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覆盖了整个初高中教材,复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夯实基础必然不能脱离教材,所有的复习都应该以教材为载体。
但复习必须有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纵观近几年地理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重点包含了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气候、洋流、内外力作用与地壳变动、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分布规律;工农业区位因素;城镇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环境问题与可持续等等。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着重花时间在这些部分。
高三政治怎么提高成绩 怎么才能学好
高三政治怎么提高成绩怎么才能学好高三政治的学习主要是需要各位同学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很多同学高三成绩不好都是在这两点存在漏洞。
那么高三政治成绩差应该如何提高?不要着急,来帮你解决。
政治提升成绩方法一、夯实基础有所突破由于考试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在应对考试的时候,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能准确掌握,往往是只找那些认为重要的,这样就留下了知识的死角。
一轮复习,虽不是面面俱到,但却是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明确要求学生建立四本教材的体系框架,逐个落实知识的层次要求,做到“点”、“线”、“面”的统一。
1.点要“实”:每个知识点要求实实在在的理解,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知识一定要在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消化,能做到凡是老师提到的考点知识都能准确回忆,并准确到哪一本书哪一课哪一个知识点。
2.线要“清”:在点的基础上,理顺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线。
经济生活的市场线、文化生活的文化的作用线、政治生活的政府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论线等等,以线为串,串起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做到线线清晰,线线明确3.面要“广”:点和线所形成的面要广而宽,在学科范围内,要有经济面、政治面、文化面、德面、情感面、文学面等等。
二、哲学面;在学科范围外,也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例如,科学面、社会面、时政面、道构建方法提升能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能灵活的应用,要达到应用自如,除了储备雄厚的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方法。
1、“五多”的基本学科方法即多读、多问、多思、多看、多练。
2、高考题研究法:做好高考题,弄清考试知识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把握考查知识点的角度,研究出题人的出题策略和可能出现的变化;结合时事热点,找准知识结合点。
3、错题纠误法:把平时做的练习题以及考试所考查的错题整理归类,根据错题查找原因,纠正错误,及时发现,及时纠错,弥补缺陷。
(1)发散思维,扩展问题,形成对知识点的步步推进,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或者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结果。
高三政治政治事件知识点梳理
高三政治政治事件知识点梳理高三政治事件知识点梳理进入高三阶段,同学们在政治学科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愈发繁杂,特别是对于政治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梳理这些知识点,本文将详细解析高三政治事件的相关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我国政党制度与多党合作1.我国政党制度的内涵与特点我国政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
其主要特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可动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各政党之间实行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2.多党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党合作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政治决策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集中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与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其主要优越性为: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决策机制;实现了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调。
2.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与实践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基本原则,体现了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的统一。
在实践中,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确保国家政治稳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主备人:江苏省泗阳中学吴士东一、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学习,要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相关论述,从而明确强调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行自主创新的措施,并能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二、高考预测1、命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内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则靠的是扩大开放来引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这种“依赖引进”战略,在经济起步阶段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
但是,在经过20 多年的较快发展之后,我们不能再走“技术引进依赖”之路。
首先,由于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使我国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生产国”地位。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已严重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第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引进的技术永远不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更不是标志一国科技实力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科技弱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第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逐步达到这一目标。
这些因素决定自主创新必然成为2006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把握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观点和措施。
高考很有可能通过对数据或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考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经济政治意义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
在备考中,要重视结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从“为什么”、“怎么样”角度进行准备。
特别强调一点,要注意区分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创新能力三者的差异。
2、命题形式该热点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等热点紧密相连,可与其进行综合考查。
高三政治备考经验总结
高三政治备考经验总结高三政治备考经验总结1、夯实基础,做实知识复习。
政治要想答高分,没有扎实得基本功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第一轮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一轮复习的成功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授课。
在复习时,教师先给出复习思路,复习内容,将要复习的内容细分成几部分,不宜一下子给学生太多内容,否则难度太大,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将高考考点告诉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从教材中找详细的知识内容,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这么做虽然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是学生却熟悉了教材,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轮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完知识体系再在展示台上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容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和热点问题的链接,达到学生熟悉教材以及联系热点的目的,并真正构建起知识体系。
第三轮主要就是进行考前训练,主要讲授答题技巧与方法,并训练心理。
2、多授之以“渔”。
知识是无限的,在高三的题海中学生就更会很茫然,光凭教师给他们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高考中更多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非简单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时间短任务重,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就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考虑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也是不现实的,这项工作只能是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例如,要求学生至少要有两个本,一个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体系归纳整理本,其中不但有自己结合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归纳整理的知识体系,还要有在教师指导要求下让其归类整理的相似知识点,通过这项内容的整理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本就是习题纠错本,将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和做错的典型题整理下来,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还要有对每道题的详细分析,主要是要说明出错的原因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根源,防止下次再犯,另一个好处是为后期答疑阶段整理复习资料。
专题(四):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专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合肥厚德学校2011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热点解读】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仍将是2011年高考的热点。
【热点透视】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2010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强调,全党全国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眼下,高三政治复习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现阶段,各校一般情况下一轮复习业已结束。
随着二轮复习的全面展开,时政热点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把握时事政治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政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切入点纵观近几年文综试卷的政治科目,对社会执点、焦点问题的考核从来没有放松过,只不过是考查的切入点有“直接切入’和“间接切入”两种不同的方式。
找准重大时政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切入点,可以使时政问题的复习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整个政治学科的复习。
1.“直接切入”直接切入考点,是对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考查的明显特点。
直面热点,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比如,2012年安徽文综(新课标)第5、11题分别考查十八大和诺贝尔生理学奖问题,北京卷第39题考查对外关系问题,福建卷第39题考查”义利观”问题,山东文综(新课程卷)第38题考查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问题,广东政治(新课程卷)第41题考查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海卷第5题则直接以中国和菲律宾的海洋领土为切入点,直接考查维护海洋权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本年度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它们都具有常识性,即作为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们都应该也必须关心的问题。
因此,直接切入考点是高考政治试题对于基本知识考查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2.“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
由于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哲学生活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哲学生活高考高三是每个学生备战人生大考的关键阶段,政治、哲学和生活是高考高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政治和哲学知识,同时也要平衡自己的生活。
下面是对高考高三政治、哲学和生活三个方面的总结。
一、政治政治是高考高三的重要科目之一。
政治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备考政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理论知识:政治学习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相关法律和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要点。
2.历史知识:政治考试还会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历史。
学生需要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实际问题:政治考试还会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包括国际政治关系、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需要关注时事热点,积累相关的政治素材,能够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备考政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抓好基础:政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2.多做题:政治是一个较为理论性的学科,多做题能够检验自己的理解水平,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习要注重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联系,学生需要不断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政治活动,提高自己的政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哲学哲学是高考高三的另一门重要科目。
哲学考试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和哲学思想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备考哲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哲学基本概念:学生需要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如存在、本体、自由意志等。
同时还要掌握不同哲学流派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解释。
2.哲学思想史:学生需要了解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哲学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
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很多人都说政治好学,因为把知识点背下来就会得分,但随着教育改革,高考等考试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自主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不再像以前那样死记硬背就会得分,难度有所增加。
所以学好政治,除了记下必背的知识点外,还要讲究方法。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一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
有的人没有看到或不了解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简单的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政治课教学还是传统的灌输。
正是这些误解使政治课处在一个不利的氛围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因此,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许多学生一看见思想政治课就“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枯燥的事情,只要端正自己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把别人认为枯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乐趣,让自己的成绩出类拔萃。
实际上,高中的政治课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和价值,而且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已经大胆的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等都已经进入了课堂,并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普遍欢迎。
高三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大全二一、为什么难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思想的科学。
与初中思想政治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科化特点突出,理论性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更具有了学科化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目前,使用的教材是2004年新课改后的教材,全套共10本(其中必修4本、选修6本),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简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和哲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强。
高考政治总复习 长效热点讲座(九)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注重扶贫扶志扶智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长效热点讲座(九)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素材点击1.“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
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且发展不均衡3.“补短板”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兜底线”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差距”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4.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出台《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5.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热点解读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引导贫困农民家庭主动发展致富。
(1)必要性:文化教育落后是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
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和知识,发展就有了希望(2)重要性: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1)开办“教育扶贫班”(2)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热词 1.扶贫路上,教育先行金句3.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4.帮扶找对路,思想先脱贫5.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识盘点风向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满分解答(1)依据: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人的素质。
(2)国家的作为①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民素质。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材料主观题汇编之新医改与民生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材料主观题汇编之新医改与民生一、了解热点背景,解读、获取信息1、医改方向:(1)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
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2、医改热点:首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协同做好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进一步协调并规范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衔接,为参保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其次是要重点抓好病人选医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收支两条线、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等几项工作,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
第三要完成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妥善处理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开管理的有关政策性问题,落实好相关财税和价格政策,保证医疗机构的平稳过渡和长远发展。
第四进一步落实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第五要把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体制改革纳入到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分别实施。
二·(一)是什么(获取到哪些信息?)总体来说:政府关注民生,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具体来说:1、加强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2、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全民享有医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
(二)为什么(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依据?)政府关注民生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三)如何完善医药卫生制度?1、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增加财政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4.3 高考热点二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高考热点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途径: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哪点结合材料,意义类见以下要点)。
1.民主选举: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民主决策: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
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又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三、命题规律1。
高考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主观题多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等相关知识的运用2.结合近期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进行听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的事例,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内容、方式和途径3.结合国家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运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知识说明国家这些做法的政治依据及意义四、解题方法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1。
公民为什么要……【提示】必要性+重要性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四:坚持依法治国__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题思想解读
二、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4、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迫切要求。
教域 工自 作治 基制
基 层 群 众 自 治 制 度
人 大 科 学 立 法
政 府 依 法
司 法 机 关 公
行正
政司
监 察 机 关 严 格
公 民 遵 守 宪 法
、
法执和
民
、法法
主
严
律
立
格
法
执 法
教材知识整合
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根本要求。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法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5)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6)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7)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高三政治课件-高考政治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复习 最新
2.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们 必须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事情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 大的指导作用,2007的社会经济工作,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必将取得重大成就。 (3)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认识,由“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了我们要“科 学发展”。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 众路线。07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热点难点问题。 (5)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人民 群众的利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既符合事物 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6)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统筹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7)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
3.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人民 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 行者,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问题,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政府有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4)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为领导核心的执政 党共产党来说,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高三政治热点复习的有效方法
高三政治热点复习的有效方法顺德容山中学赖艳华 2011年12月2010年广东高考把3+X高考模式改革为3+文/理课综合考试后,高考政治试卷不再有单纯的时事题。
但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作为课程的第一条基本理念依然没有变化。
所以,广东高考政治试题依然不回避时政热点。
高考政治试题以大量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既加大了考生们的文字阅读量,又要求考生要能够迅速的解读信息、分析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同样大大了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如果考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是死搬教材,死背书本,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
为了突破时事热点的教学,以往大部分高三教师在政治复习的第二轮往往会进行热点专题复习。
笔者认为,我们对热点背景应该要有准确定位,认识到:热点只是载体,只是背景材料;学生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者,而不是研究时政热点问题的专家。
因此,在高考时政热点复习过程中,我们不应纠缠于微观,陷入为复习热点而复习的误区,而应强调对时政热点的宏观把握,致力于挖掘热点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三政治教师应该把时事热点贯穿到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第二轮的综合复习当中去。
一、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
传统的热点专题复习模式常采用热点背景—学科知识—典型例题的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前两个环节往往充斥着大量的、空洞的背景材料与学科知识的罗列,容易让学生产生困倦感,对知识点消化不良,最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失去实效。
高三各科目知识点摘要
高三各科目知识点摘要高三各科目知识点摘要高三政治知识点:经济学常识【摘要】:已经步入高三了,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三政治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高三政治知识点对大家有帮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股息,利息,农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2.揭示阶级剥削范畴有: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揭示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剥削的范畴有: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揭示三大阶级相互关系的范畴有:资本主义地租,3.掩盖资本主义剥削范畴的有: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4.高于平均利润的有: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
与平均利润相当的有:产业利润,商业利益,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所得的利润。
低于平均利润的有:借贷股息,资本主义地租与平均利润不可比5.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价值与生产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衡量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结】:高三政治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复习阶段不要紧张,认真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 > >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搜集的十种途径【摘要】店铺为高三考生整理的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高三考生!祝愿您2014高考能够榜中提名!新学期开始,进入了2014高考倒计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背景材料)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存在六方面差距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可以促使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命题视角:《经济生活》方面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央为什么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2)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老百姓生活水平整体改善的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持续存在并有所加剧。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合理界限已是不争的事实,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3)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1)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坚持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4)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做大蛋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5)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注重公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2)政府负有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这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责。
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尊重人、关心人,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成果。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要如何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维护社会公平?(1)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职能,加大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加强分配监管,规范分配秩序;(2)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特别是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央做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决策的依据。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凸显了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性。
中央做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正确决策,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能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1)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2)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国家财力一定的情况下,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热点二、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背景材料)材料一2010年6月5日,我们迎来第38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通过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命题视角:《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说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由。
(1)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存在着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2)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
(4)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2.说明我国怎样发展“低碳经济”?(1)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4)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3.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瞄准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
(2)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3)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消费者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1)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做理智的消费者。
(2)在“节能减排”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
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关注生态文明的建没的原因。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要履行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性质、地位、宗旨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4)是科学执政的表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坚持什么原则?(1)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该承担和履行义务,减排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公民选择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1)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2)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活》知识分析1.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念的意义。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有利于促进人们贯彻环保理念,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