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谋 予学 势胜学 荣枯鉴 解厄学 守弱学 观人经

合集下载

处世悬镜——精选推荐

处世悬镜——精选推荐

處世懸鏡目录处世悬镜[南北朝]傅昭 (1)度心术唐李义府 (5)守弱学西晋杜预 (8)解厄学北宋晏殊 (11)势胜学[北宋] 薛居正 (12)仕赢学[五代] 冯道 (14)予学东汉许劭 (23)权谋残卷明张居正 (26)韬晦术明杨慎 (29)挺经曾国藩著 (31)处世悬镜处世悬镜[南北朝]傅昭识之卷一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胜刚。

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

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

何以货利而少舛chuǎn?上之需也。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行之卷二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

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

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时者,机遇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故君子得道,小人求利。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

令行生威,威而有信,信则服众。

蓄不久则着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学贵有恒,勤能补拙。

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

精于理者,其言易而名,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

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

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上之人,亦有圣人。

----止之卷三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新三字经全文

新三字经全文

《新三字经》全文共计 236句1416字分13部分1开篇:春日暖,秋水长,与风吹,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

倡与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

2民篇: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

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历,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3尊师重道: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

燃红烛,化春泥,另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已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在互生。

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

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

私欲烈,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4学习: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

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

学女娲,补苍穹。

仿后惽,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

池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

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5讲礼仪:知荣辱,心礼仪,不知礼,无以立。

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

宠思辱,安思危,福者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已,树新风,从我起。

6五常:兴五常,正纲纪,处世训,应牢记。

仁者爱,民年喜,义者刚,民年宜。

礼者雅,民年需,智者明,民年依。

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

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

羊跪乳,乌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7真善美: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

真情在,善在心,美在意,形在神。

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的句子片段

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的句子片段

努力读书提升自己的句子片段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喜牧2、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乌皮特3、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

——福尔特尔4、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寇第斯5、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布尔沃6、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王夫之7、学如才识,不曰进,则曰退。

——(清、左宗棠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9、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华罗庚10、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11、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12、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富兰克林13、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

——斯迈尔斯1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15、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

——钦宁格16、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柯里叶尔17、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

——德纳姆18、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

——坎普腾的托马斯19、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

——马塞尔·普鲁斯特20、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

——忒伦提乌斯·摩尔。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读《三国演义》者应俯视百态人生、尽阅天下疮痍、以治愈、修正众生为志向!三书之治应势而生,顺势而为!不谋大道不足以谋全球,不谋全球不足以谋一国,不谋一国不足以谋一室!大势不谋焉能谋小势!不谋天下不足以谋一室!对“势”要务必见得透、把得准,顺势、造势雷厉风行!------雷厉风行本质就是对“势”的时机的把握!只有见得透,才能不被势所害!不谋势而取利者忘,先谋势而后谋利者易!再三思考而后行动!坚持用理念和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自然规律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一种势的描述!宁静、审势以致远!谋(谋:即策划;策划:即策略、规划)事在人为,成事在天!敬小慎微以养我性、以明我之见识、清澈我之耳目!(修身养性)雕琢自我心性、完善心性缺陷的目的:为了更清晰透彻的掌握、引导势的动态、变化;曹操领导属下的本领在于他对自己任何细微行为引起的后果都非常注重------也间接说明了他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大家!曹操用人的准则:唯才是用、不分亲疏;糜竺北海救孔融:孔融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方略非常可取------这是为自己积攒势的过程----佛学;刘备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刘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心机非常深沉;曹操以“对势之掌握、见得通透”而得天下众人“真英雄”之称,非真英雄也!所谓真英雄必“对势掌握通透且有反手正乾坤以弥补宇宙之疮痍之条件和行为!”-----今华夏世界尽皆纷扰、乱象频生,以何正之?何谓“势”?势者,被天地所生、被百姓所改变、被天地所决断其发展与否;------人势不如地势,地势不如天势,天势不如大道;某些势被众人所改变而变为有害亦有利众生之势----该势可延续数十年或数百年;----譬如:法西斯、满清王朝-----诸多势开始都生于自然,而后被人所利用再变质,变质之势而后被大道所纠正;军事依靠三点制胜:1、信息(用来判断势的潜在的发展趋势);2、科技(提升攻击力和保护力;3、对战争的感悟(感悟只是战争最原始的阶段,早就被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取代-----如:《孙子兵法》;-----对生活的感悟最终演化成哲学,哲学反过去指引生活---这也是《金融炼金术》的产生过程!运作经济依靠三点制胜:1、信息(用来判断势的过去缘由及现状和潜在的发展趋势);2、资本(提高对势潜在发展进行左右、干扰的筹码);3、对经济和金融运作的感悟(现状已经被大道哲学所取代----如:《金融炼金术》;-----我应该从先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改造自己:1、阅读《参考消息》养成国际化的、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思维方式;2、阅读《每日经济新闻》提取有利于判断经济中“势”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3、阅读地方政府的新闻,调整自己的投资形态;运作政治依靠三点制胜:1、信息用以判断人势(人势的运作依靠天时、地利、人和三点);2、资金、(作为人势运作的辅佐筹码);3、对人性的感悟(这点我做的很差-----有著作《人性的污点》);中国人自己尚且不能和谐,被外国人欺负也是不可避免的;-----台湾分裂、香港不诚、内部矛盾众多;------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做指导;思掘千载视通万里!-----读书百日,不如思考一分钟;闭门思过千载(闭门造车)不如读书百日;人生要随时随地的了解自己,我们困惑困惑在我们不了解自己!----孔子的本我思想!怎么对自我所在的势有一个清澈的认识?----用日记记录下重要的事儿、然后隔几天就翻阅一下以前的日记------这样就更能判断清澈自己所在的势------对势见得透,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为什么看《三国演义》我们能把其中的势判断得那么透切?----根本原因在于文字记录事件的连续性、几十年上百年的事儿我们都能够连贯起来思考------这就是根本原因!------所以:把自己的事儿用文字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就像看小说一样来翻阅一遍----这样就保持了自我所在的势在自我的心中的连续性----这为我们提供了改造自我的可能性;我应该做那类型的人?------避免在人性上动心思的活动我都可以参与;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最可怕:1、思想;2、刀枪;思想可以打败刀枪;----拿破仑易经的精髓:个人要与时俱进!人生的真实含义:想不浪费青春首先要弄清楚个人的人生追求是什么,自己的追求不是随口随便说说,而是根据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人生理念之后才弄清楚的个人的人生目标,再分阶段计划好,目标有了计划也有了再去做就好了,如果没有把个人追求弄清楚,就像一个埋头赶路的人,他不知道他是不是朝着家的方向赶,也不知道他走的那条路是不是近路。

最新版三字经全文

最新版三字经全文

最新版三字经全文最新版三字经全文《新三字经》是文化部前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最新推出的'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千字韵文。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最新版,更多三字经请关注文学网。

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

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厉,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

燃红烛,化春泥,呕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

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

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

学女娲,补苍穹,仿后羿,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

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知荣辱,习礼仪,不知礼,无以立。

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

宠思辱,安思危,福思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己,树新风,从我起。

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

真在情,善在心,美在意,形在神。

雾茫茫,雨纷纷,眼见事,未必真。

千里风,万里云,背后语,莫全信。

财试人,火试金,慎褒贬,善恶分。

良言出,冬亦温,恶语吐,箭穿心。

道不邪,有知音,德不孤,必有邻。

己不欲,勿施人,己欲立,而立人。

博爱心,宜长存,忠恕道,伴终身。

毁人者,必自损,玩火者,必自焚。

恶为疾,是孽根,善为宝,乃福音。

柔若水,义薄云,人心归,天下顺。

德智体,是三好,争三好,是目标。

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

登书山,善思考,游艺海,陶情操。

莫赌博,勿喧闹,远毒品,斥黄妖。

天道王阳明经典语录

天道王阳明经典语录

天道王阳明经典语录1、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2、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4、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5、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6、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8、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9、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0、思是良知之发用。

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1、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1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4、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15、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16、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8、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19、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20、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21、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

22、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2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4、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2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2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2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朱熹《朱子读书法》

朱熹《朱子读书法》

朱熹《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宋·朱熹)卷上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

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

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

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

至。

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

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

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

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佐。

学问,无贤愚,无小大,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

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

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

师友只是发明得。

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谦。

为学之道,圣贤教人,说得甚分晓。

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

「道问学」是大事。

要识得道理去做人。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

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

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椿。

今读书紧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处是如何。

如用药治病,须看这病是如何发,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药材,何者几两,何者几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

淳。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节。

做好将圣人书读,见得他意思如当面说话相似。

贺孙。

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方子。

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祖道。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

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

从周。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讨他第二重。

僩。

读书,须是看着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

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

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

植。

文字大节目痛理会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解。

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

荀子的“虚壹而静”

荀子的“虚壹而静”

荀子的“虚壹而静”《解蔽》原文:人何以知道?曰:心。

?曰:虚壹而静。

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

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

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

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

异也者,同时兼知之。

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未得道而求道,谓之虚壹而静。

从认识论上说,荀子注意到了认识展开的辩证过程的几个基本方面:1)虚与实、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关系。

认识不是从无知到知,而是从已知到新知。

一切现实的认识,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前见”——即拥有一定的已知内容,而不是白板一块。

有所知、有前见,就是认识展开之前具有一定的认识内容,荀子称为“藏”。

认识者尽力排除已有认识(已知)对于接受新知的妨碍,不以前见阻碍认知新对象。

能接受新知、能认识新对象,这就是“虚”。

已知作为藏或实,必须有其“虚”,才能获得新知。

所以,一方面认识者是虚实统一的,一方面是已知与未知的统一。

2)多和一的统一。

一切具体的认识,简单的,比如“这是桌子”的认识,总是置于一个与其他事物(椅子、地板、天花板等等)相区别的背景中被认知的。

认识一事物,就是将此物与彼物相区别。

此物与彼物是“两”或多;而具体现实的认识主体,对于差异性、多样性的事物的认识,又能统摄、主宰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认识归属于同一个认识主体(比如主体、原则、理念或境界),这又是“一”。

认识者的认识,就展开为差异性的“多”与统摄性的“一”的统一。

多不失其一,一不丧其多;多中有一,一兼有多,这也可以说是认识的丰富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3)梦觉与明觉的区别。

认识的起点上与认识的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心,没有一刻不处在活动状态中。

但是,心的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

一方面,心可能处于梦中状态和潜意识状态;一方面,心处于自觉自身的状态。

潘兴嗣《师道》全文翻译

潘兴嗣《师道》全文翻译

潘兴嗣《师道》全文翻译
潘兴嗣的《师道》是一首强调尊师重道、注重师德和学术精神的诗歌。

以下是对该诗的译文: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

译文:长久以来,师道已经丧失了应有的尊重,一些小儒之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追求个人独特的观点。

他们打破常规,只为了展示自己的新奇见解。

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

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
译文:自圣人离去已久,六经也因秦火而焚毁。

如果没有老师的传授教导,仅凭涉猎又如何能真正理解学术的真正含义呢?
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

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

译文:汉代的儒者坚守着传统的经典,众多学者纷纷跟随学习。

虽然传承尚未完善,但已经奠定了学术的基础。

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

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

译文:推荐有才德的士人进入朝廷,他们应对万机,言行皆有根据。

他们引经据典,言出必行,坚定不移。

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

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

译文:熟知事物的本质和根源,才能明辨是非,不被欺骗。

我希望设立专门负责经书的学官,每个学官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经典。

务尽道德业,不取章句辞。

庶几昔人风,炳然复在兹。

译文:专注于发展道德和学术事业,而非空洞的文字游戏。


望能恢复昔日的学术风范,让真正的学术精神再次焕发光芒。

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

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

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11、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王夫之2、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

3、原其学于夫子之时、年已过矣、习气已深而不易革矣;唯天资之高、故亦能以圣人为法则、而不陷于邪!——王夫之4、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5、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王夫之6、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7、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王夫之8、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9、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王夫之10、私欲之中、天理所寓!11、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12、教不严、师之惰!13、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14、力行而后知之真!15、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王夫之16、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17、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王夫之18、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19、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王夫之20、夫读书将以何为哉。

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类别:读书21、若以其形而下者言之、则彼此各有其事、各有其用、各有其时、各有其地、各有其功、各有其效、分致而不相为成、安得谓大且精者为小者之本乎哉。

22、物之有本末、本者必末之本、末者必本之末!——王夫之23、洒扫应对、形也!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24、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大而理一贯也!25、君子之不自欺、诚惮之也!——(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26、以此为功而不舍、则于仁之即吾身而具、即事理而显者、无不见焉!——王夫之27、博学而切问、则事之有其理者可得而见矣!28、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29、存者、存其理也、存学、问、思、志所得之理也!——王夫之30、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31、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王夫之32、求夫所谓忾乎有闻、惝然有见、洋洋如在而绥我思成、皇皇如有求而不得、充充如有所穷、往如慕而反如疑者、我有以知其必不能也!33、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王夫之34、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3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夫之2023年王夫之的名言2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明儒学案·崇仁学案·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明儒学案·崇仁学案·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明儒学案·崇仁学案·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胡居仁字叔心,饶之余干人也。

学者称为敬斋先生。

弱冠时奋志圣贤之学,往游康斋吴先生之门,遂绝意科举,筑室於梅溪山中,事亲讲学之外,不干人事。

久之,欲广闻见,适闽历浙、入金陵,从彭蠡而返。

所至访求问学之士,归而与乡人娄一斋、罗一峰、张东白为会於弋阳之龟峰、余干之应天寺。

提学李龄、锺城相继请主白鹿书院。

诸生又请讲学贵溪桐源书院。

淮王闻之,请讲《易》於其府。

王欲梓其诗文,先生辞曰:“尚需稍进。

”先生严毅清苦,左绳右矩,每日必立课程,详书得失以自考,虽器物之微,区别精审,没齿不乱。

父病,尝粪以验其深浅。

兄出则迎候於门,有疾则躬调药饮。

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柴毁骨立,非杖不能起,三年不入寝室,动依古礼。

不从流俗卜兆。

为里人所阨,不得已讼之,墨衰而入公门,人咸笑之。

家世为农,至先生而窭甚,鹑衣脱粟,萧然有自得之色,曰:“以仁义润身,以牙籤润屋,足矣。

”成化甲辰三月十二日卒,年五十一。

万历乙酉从祀孔庙。

先生一生得力於敬,故其持守可观。

周翠渠曰:“君学之所至兮,虽浅深予有未知。

观君学之所向兮,得正路抑又何疑。

倘岁月之少延兮,必曰跻乎远大。

痛寿命之弗永兮,若深造而未艾。

”此定案也。

其以有主言静中之涵养,尤为学者津梁。

然斯言也,即白沙所谓“静中养出端倪,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宜其同门冥契。

而先生必欲议白沙为禅,一编之中,三致意焉,盖先生近於狷,而白沙近於狂,不必以此而疑彼也。

先生之辨释氏尤力,谓其“想像道理,所见非真”,又谓“是空其心、死其心、制其心”。

此皆不足以服释氏之心。

释氏固未尝无真见,其心死之而后活,制之而后灵,所谓“真空即妙有也”,弥近理而大乱真者,皆不在此。

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此自其变者而观之,气也;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

关于读书唯美座右铭句子大全(精选100句)

关于读书唯美座右铭句子大全(精选100句)

关于读书唯美座右铭句子大全(精选100句)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3、读书使人智慧,实践使人作为。

4、闲有余日,正可学问。

——(明)陈继儒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6、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7、读书不专是务博,须是凑成一堆……有人力格数人。

问之,渠云:"力兼二人,便敌得十人;力兼三四人,则三四十人不足道也。

"以此见得,须是合并,若散开终是不济事。

——李光地8、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并不是为了读几本书,使自己的谈吐增加名词、字汇和时髦的术语。

——陈毅9、马援厘闻过,柳砒重行己。

吾家旧遗经,先德盛积累。

黾勉无异营,颇识剥复理。

中发偶行游,致汝业渐弛。

我无一顷田,经籍足耘耔。

义理尚能通,出处有根柢。

医药与货殖,困穷亦不倚。

吾生少失学,垂老方知悔。

辗转力就衰,炳烛思晓起。

努力爱景光,汝曹从此始。

10、理论书籍、历史书籍和文学书籍等等,这类书的特点是对人的思想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

热爱书,勤读书,是人的心灵丰富的折光,是人的精神向上的表现,因而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持久的普遍的习惯。

——吴欢章11、古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

倘说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学习的过程。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

——冯英子1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13、读书要保持经常性。

读一本总会得到一本书的益处的。

假使我们每天用一小时来读书,如果一小时读五千字,一个月也就可以读十五万字的书了。

——曹方14、古人把书籍称为"书田""经畲"之类是拿耕种来比读书,必须"三时不害",然后可望五谷丰登。

说明努力的读书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说明努力的读书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说明努力的读书重要性的名言警句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王夫之2、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清)左宗棠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4、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华罗庚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富兰克林8、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

——(宋)陆游10、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爱迪生1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12、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13、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科洛廖夫14、读书要玩味。

——(宋)程颢15、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清)章学诚16、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19、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增广贤文》2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南森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21、书是益友。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2、书是阶梯。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5、善读者日攻,日扫。

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6、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俞氏家训》

《俞氏家训》

《俞氏家训》展开全文处世良言一、治学略知世情才涉世,通晓人道方成人。

养儿不教父母过,教而不严师之惰。

孩童失教德才欠,及长杂染误前程。

德才俱进真学士,处世功业有高低。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集思广益出高见,不耻下问长智慧。

天生万物皆有用,尽力而为广求知。

孩童三岁须启蒙,八岁意识定基础。

二八意志已成型,再作矫正费时多。

教子首推忠与孝,艰苦勤俭成才路。

家教从严走正道,勿失良机早求学。

幼而学者如朝日,老而学者如秉烛。

学得好样日而上,恶习潜移流而下。

民族自尊爱国语,涉外须要习洋文。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贫莫贫于不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

学习须要闻时事,学成方能赋天下。

有田不种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先天不足读书补,读书不足经验补。

读书能使心智富,交谈能使天下知识无穷尽,骄傲自满难学成。

援得诗书作良友,心头自有浩然气。

日出能唤醒大地,读书可清醒心地。

学富五车有诀窍,循序渐进不贪多。

学问乃光明使者,无知是黑暗地狱,治学首要三原则,多闻多读多实践。

文章之善在思想,文章之美在词藻。

良玉不琢不成器,神童不学不成才。

劝君节约炒菜油,留与子孙夜读书。

坐吟食叶春蚕句,起听空山裂帛声。

德无常师善为师,求学之道严师难。

文行忠信子四教,长善救失教之本。

一卷诗书可教子,满箱遗金常作灾。

目睹一事于句中,反推三隅于字外。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未到头。

博观方能以约取,厚积薄发是常情。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读书切戒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君子之学须日新,为学大病在好名。

闻见广则聪明启,胜友多而学易成。

经验积累皆学问,刻苦忍耐称殊能。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效之。

食能愈饥人皆晓,学能愈愚少人知。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人生物事何谓贵,闭户开轩读我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唯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著书立论须待老,勤奋积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合作探究
1、 本文对梁任公及这次演讲作了精彩生动的描写, 勾画出这些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练习一,做旁注。 并说说这些句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梁启超。
2、这次演讲成功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文中的“热心肠”怎么理解?在文中找出佐证。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 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易经》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1873-1929)字卓如,号任 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资产 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学术大师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 亡日本。 1916年参加云南起义,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讨论探究:梁启超讲到《箜篌 引》,为何如此之悲? 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临刑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为理想而蹈死不顾的执着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 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南明王 朝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任由奸 臣余孽阮大铖、马士英兴风作浪,断
——运用外貌描写,“步履稳健”证明其人从容不迫;芒四射” 表明其人神采飞扬。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表达学生对 老师由衷的赞美。
———从身材、容貌、衣着、风度、神情刻画出任公先
生的肖像和气质,表现他沉着稳重、神采飞扬的个性。
人物描写的方法
对梁先生的肖像、神态、 语言、动作(细节)的描写
送大明江山,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
史,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 ,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

王阳明心学精华,每天读一遍,让你的内心更强大!

王阳明心学精华,每天读一遍,让你的内心更强大!

王阳明心学精华,每天读一遍,让你的内心更强大!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

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

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

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名言金句1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名言金句1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名言金句一1.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刘墉《逆风与顺风》2.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吴承恩《西游记》3.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施耐庵《水浒传》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5.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7.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

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上,有些是掉到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鲁迅《鲁迅全集》8.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半生缘》9.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送你一匹马》10.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汪国真《旅程》11.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还实在太少。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文化苦旅》12.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1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我们仨》14.天下只有两种人。

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传习录》名言积累

《传习录》名言积累

《传习录》名言积累一念开明,反身而诚——《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持志如心痛。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未有知而不行者。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不须外面添一分。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录》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卷上·徐爱录》至善是心之本体。

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

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以方录》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学东汉许劭得失卷一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

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

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

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

予非失,乃存也。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

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顺逆卷二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

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

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

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尊卑卷三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

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

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

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

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休戚卷四物有异也,理自通焉。

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

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

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荣辱卷五人强不辱,气傲无荣。

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

予人辱者,自辱也。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

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

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成败卷六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

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

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

亲者,予之可安也。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

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兴亡卷七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

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薄敛则民富,兴焉。

政苛则民怨,亡焉。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

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

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

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势胜学[北宋] 薛居正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

人无识,难明也。

君子之势,滞而不坠。

小人之势,强而必衰。

心不生恶,道未绝也。

未明之势,不可臆也。

彰显之势,不可逆耳。

无势不尊,无智非达。

迫人匪力,悦人必曲。

受于天,人难及也。

求于贤,人难谤也。

修于身,人难惑也。

奉上不以势。

驱众莫以慈。

正心勿以恕。

亲不言疏,忍焉。

疏不言亲,慎焉。

贵贱之别,势也。

用势者贵,用奸者贱。

势不凌民,民畏其廉。

势不慢士,士畏其诚。

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

上不疑下,下改逊焉。

不为势,在势也。

无形无失,势之极也。

无德无名,人之初也。

缺者,人难改也。

智者,人难弃也。

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

借于弱,予不可吝。

人足自足焉。

君子怜弱,不减其德。

小人倚强,不增其盛。

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

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

懦不成势,攻其弱也。

恶不长势,避其锋也。

善者不怨势劣,尽心也。

不善者无善行,惜力也。

察人而明势焉。

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也。

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也。

势者,利也。

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

上多伪,下乃媚。

义不张,情乃贱。

卑者侍尊,莫与其机。

怨者行险,仁人远避。

不附一人,其祸少焉。

君子自强,惟患不立也。

小人自贱,惟患无依也。

无心则无得也。

无谋则无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根。

厄多生智,其性乃和。

无困无厄,后必困厄也。

贱者无助,必倚贵也。

士者无逊,必随俗也。

勇者无惧,必抑情也。

守礼莫求势,礼束人也。

喜躁勿求功,躁乱心矣。

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

心有易而后行无善也。

善人善功,恶人恶绩。

善念善存,恶念恶运。

以恶敌善,亡焉。

人贱不可轻也。

特贵不可重也。

神远不可疏也。

势有终,早备也。

人有难,不溃也。

《荣枯鉴》圆通卷一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伤其身。

名利无咎,逐之无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

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

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名可易事难易也。

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闻达卷二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

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

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

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

福祸非命,其道乃察。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为奸行为耻。

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非仕,位非名也。

求官者莫名,得非荣也。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恶卷三无忧则患烈也。

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

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

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

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

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

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

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矣。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

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非止。

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

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

小人阴结,惟患阴不致的。

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义卷五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

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

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

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

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

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

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

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

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

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

天恩难测,惟财可恃。

以奸治奸,奸灭自安。

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计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攻其人忌,人难容也。

陷人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

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

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

设其恶言人弗辨,谤之成也。

谤而不辨,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

谤而强辨,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失于上者,下必毁之;失于下者,上必疑之。

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示伪卷八无伪则无真。

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辨。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

顺其上者,伪非过焉。

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

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

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

伏人摄心,其志无改矣。

上宠者弗明责,上怨者休暗结。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

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理不直言,谏非善辨,无嫌乃及焉。

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

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

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

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

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

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

臵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解厄学(北宋晏殊)藏锋卷一厄者,人之本也。

锋者,厄之厉也。

厄欲减,才莫显。

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

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

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

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

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

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

生之惟艰,何足道哉?译文: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

吐露锋芒,是困厄加剧的原因。

想要减少困厄,才学就不要轻易显摆。

当权者招揽贤士,一待功成他们就会改变心态。

地位低下的人求取富贵,目的达到了就容易骄傲气盛。

不懂得戒忌和警惕,上司和下属就难容。

仁德的人不务虚名,仁德才是最宝贵的。

明智的人不会贪恋权位,真正的明智是懂得放弃。

勇敢的人不会逞强斗狠,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内敛。

人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范蠡功成退江湖)隐智卷二用智者利,弄智者弊。

暗用无敌,彰显无功。

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

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

不怨智寡,忠义失焉。

上惟忠,能次之。

下为实,术次之。

不明其心,厄之难止。

愚者言智,愚也。

智者言智,祸也。

译文:活用智谋是有利的,玩弄智谋是有害的。

暗中使用智谋方有成效,公开卖弄智谋就毫无作用了。

不为自己谋划,这是君子的智慧。

不使自己吃眼前亏,这是小人的狡黠。

不要抱怨缺少智慧,要担忧忠义的丢失。

上司都希望下属忠诚,能力才华还是次要的。

做下属要注重诚心,权术还在其次。

不明白其心理,困厄就难以停止。

蠢笨的人炫耀智谋,这是愚蒙的行为。

智慧的人纵论计谋,只能给自己招祸。

(雍正查办年羹尧)戒欲卷三欲大无根,心宽无恨。

好之莫极,强之有咎。

君子修身,避祸也。

小人无忌,授首也。

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

治贪以严,莫以宽。

惩淫以辱,莫以隐。

伐恶以尽,莫以慈。

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

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译文:欲望强烈的人不能立根,心地宽广的人不会怨恨。

喜欢什么不要过度,强求什么定要招灾。

君子修身养性,是为了躲避祸根。

小人无所顾忌,是自寻死路。

一个念头的失误,就会造成生死之别。

整治贪欲要严苛,不要宽容放纵。

惩戒淫欲,要使其受辱,不要加以隐讳。

祛除恶欲要斩草除根,不要滥施仁慈。

制服欲望要求助于修德,务必诫勉牢记。

颖悟的人顺畅通达,迷惑的人困厄多难。

(金海陵纵欲亡身)省身卷四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人有异,命不同焉。

物有别,哀相近焉。

待己如人,大计不失。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人心多易,非思难度。

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

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译文:自知的人不会身陷窘境,看透世事的人是不会奢求。

人有等差,命运各异。

物有区别,情态相近。

对待自己像对待他人一样,大体不会失误。

智谋往往赶不上事情变化,不深入观察就无法正确把握。

人心容易发生改变,不深入思考就难以揣测。

对俗人不可以过于亲昵,不严守礼法就难以共处。

常怀惕励的人没有邪念,遵循正道,相安长久。

担忧良心有失的人没有愧疚,心灵安宁,永处吉祥。

(急流勇退曾国藩)求实卷五致远者实,近利者虚。

众趋者慎,己悦者进。

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

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

人无贱者,惟自弃也。

大智无诈,顺乎天也。

小智无德,背乎情也。

识察勿忧,忧弗学也。

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