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名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桥》教案

《桥》教案

《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山洪暴发、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狞笑、拥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与洪水相关的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洪水灾害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洪水暴发的视频片段,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板书:《桥》。

提问:“桥”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座桥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预习中的问题。

教师随即板书关键词语,如:山洪暴发、狂奔而来、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洪水来临时,村民们是如何反应的?老共产党员又是怎样做的?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和英勇献身精神。

以下是一个示例:(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老汉比作山,表现了他坚定、沉稳的形象,以及在洪水面前的冷静和从容。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句话通过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老汉不徇私情、大公无私的品质,即使面对自己的亲人,也坚决要求他遵守纪律,排在后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

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

《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2.单元重点:(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在学习这三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起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成为创编生活故事的基础。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教案含反思

第13课《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桥”的象征意义,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难点: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对“桥”的看法和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桥,激发他们对桥的兴趣和认识,为后续课文的讲解做好铺垫。

2. 呈现: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同时,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扫清阅读障碍。

3. 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对“桥”的象征意义的阐述,让学生理解“桥”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象征。

同时,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光辉。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谈一谈对“桥”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归纳: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进行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授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 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相关图片和时代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 配合板书,将讲解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造句、连线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思考题,如“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撰写小论文或进行口头演讲。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小论文或口头演讲的质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谈歌,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洪水肆虐,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

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

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3.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二、设计理念《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

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联系课文理解“势不可当”、“狞笑”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难点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方法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着力渲染环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篇5【教材分析】本文涉及到绘画与人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品文,文章意蕴丰富,描写生动精彩,有很多新奇之处,适于鉴赏性朗读。

在朗读中贯穿对课文的把握、对课文美点的鉴赏、对课文意蕴的探究,实话美育渗透。

【学生分析】由于本文涉及到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不太符合常规,学生可能不会十分了解,加之本单元大多是一些说明文,而本文又带有一定的说明性,学生对于文体也会有一定的疑惑,所以要在课堂上多加解释。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直面生活中风波,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

了解作者的审美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说出,由这个圆可以想象到什么?导入词: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同是一个圆,众说纷纭,同是一棵树,画家想到的是它给人的美感;商人看到的是它能卖多少钱;木匠看到的能做成什么样的家具;而一只虫子看到的它的味道如何。

同是桥,普通人看到的是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作为桥梁专家的茅以升看到的是它有何特点,在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而一位画家会如何看待它呢?我们齐声朗读《桥之美》,看看画家吴冠中是如何看待桥的。

出示思考问题:1、课文的主要写什么?2、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以“桥之美,美在。

”的句式回答。

(教师指导:看了第二段后,我发现,桥之美,美在具有给画的形式美。

)明确: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美在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美在风雨桥形成形式独特;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美在它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总之,桥之美,美在与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呼应,注意到点、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桥之美,美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课文原文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谈歌,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信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年级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感悟能力, 但对自然灾害----山洪暴发,认识还是简单,不够深刻,与作者产生共鸣较难。

同时,学生对共产党员的认识不充分,因此我采取创设情境,播放山洪暴发视频类比说明,激发学生想象等教学手段来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3、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作业内容请你了解作者,并查阅关于小说文体的知识,了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初读了解梗概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出示前置作业请你了解作者,并查阅关于小说文体的知识,了解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

1、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出生于河北。

作家、记者,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

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

代表作品:散文集《一吐为快》等;小说《家园笔记》《大厂》《绝唱》等。

2、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桥》教学设计教案

《桥》教学设计教案

《桥》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桥》这篇美文,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同情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桥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桥梁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描述桥梁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引发学生对桥梁的思考。

2.引导学生讨论桥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2:阅读(15分钟)1.学生分小组阅读《桥》这篇美文。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文中涉及的桥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

3.学生阅读完毕后,小组内讨论并总结桥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作用。

Step 3:讲解(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桥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并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桥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桥梁的重要性。

Step 4: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他们熟悉的桥梁案例,并通过、采访等方式,了解该桥的设计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等相关情况。

2.学生利用获取到的信息,设计一个新的桥梁方案,并进行讨论。

3.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总结出设计桥梁所需考虑的因素以及桥的功能。

Step 5:表达(15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桥梁方案,并解释设计的理由和思路。

2.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评论,并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桥梁案例,并进行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2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1.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了解梗概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课件1、2:出示课题】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奠”等。

【课件3】生字:咆哮嗓党淌哑揪呻废词语:势不可当狞笑拥戴放肆跌跌撞撞呻吟搀扶祭奠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谈话导入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2.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三、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3.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课件4】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四、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名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名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名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桥》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洪水暴发时,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仍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语用法等还需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2.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3.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塑造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4.课文剧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洪水暴发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情色彩的把握。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如:共产党员有哪些品质让你感动?为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洪水暴发,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精神中汲取力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洪水暴发的资料,了解洪水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优秀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优秀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优秀教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桥》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座山上的木桥在洪水来临时,村民们勇敢、团结、互助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写作技巧为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然而,对于一些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难点: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写作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

4.写作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座桥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桥》。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3《桥》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桥》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洪水肆虐时,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本文通过讲述这位老共产党员在洪水来临时,坚决守卫桥梁,引导群众撤离,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对人民的深深关爱。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尤其是对老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主人公的崇高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老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老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主人公的崇高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准备课文PPT,用于呈现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准备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节奏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适时进行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时目标
1.会写“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2.通过情境创设,品味语言,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形象。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特点,使学生对小说的体裁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一)抓住人们的表现,体会群众内心的慌乱。
2.板书课题,感情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识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本课生字,正音、本课词语。
3.指名3名学生接龙读课文,结合预习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三、再读课文,感受环境描写
1.(课件出示词语)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为了谁》)导语:这首歌是1998年长江抗洪后写给人民子弟兵的,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课件出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图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汶川地震中共产党员无私无畏、抗震救灾的例子。每年我们国家都会评选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每年都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桥》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桥》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

2. 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老支书在危急关头为保护村民而做出的是非、判断和行动,进一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2. 学习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等。

2.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四、教学准备:小黑及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份资料,(配乐齐读)XX年XX月XX日凌晨,一场特大洪水袭击而来,xx镇xx小学的教师周xx为转移群众,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突如其来的洪水是这场灾难的祸福灾民们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今天,我们学习《桥》这篇课文。

结合揭示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自读课文,看看作者用哪些词句感动了你?再想想是什么让你流泪?用笔勾画出来。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指名汇报交流。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老汉的形象让你感动。

)在如此危急的关头,一个平时默默无言的老汉却果断地站在桥头指挥群众过桥,表现是那样沉着冷静坚毅果断。

)板书:老汉(镇定冷静、英勇无畏)师:用笔圈出表现老汉镇定冷静、英勇无畏的词语。

如果让你用一个关联词来概括老汉的精神品质你会用哪一个?(尽管……但……)为什么?你能用上这个关联词来表达你的理解吗?(尽管老汉平时话语不多,但到了危急时刻他却果断地站在桥头并用果敢的言行帮助乡亲们摆脱困境。

)——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3)“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环境的混乱让你感动。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东面、西面没有一处是安全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

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

【设计特色】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剖析第四单元小说的魅力单元导语小说之因此迷人,是由于我们能够在小说中创建无数个世界、无数种可能,也能够在小说中体验无数种遭受、无数种人生。

小说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充满了喜怒哀乐,映照出人间冷暖。

畅游在这个出色的天地里,那些鲜活的人物、波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感情老是那么令人着迷,让人恋恋不舍。

走进小说天地,感觉小说的魅力。

去看一看暴虐的洪水中,老支书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生命之桥;去看一看波浪轰鸣、暴风大吼中的海边小屋里,桑娜夫妻情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用爱心奏响一曲动人的赞歌;去看一看沉寂的火车车厢里,老兵夫妻被残忍的战争无情地摧残,用无声的抗议控告战争的罪恶。

品读小说,理解形象,感悟真情,总能给我们一些触动和启迪。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都有着出乎意外而动人至深的情节,既表现了小说构造、语言上的魅力,也表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品魅力。

因此在教课中,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觉人物形象,也要感觉小说语言的出色。

教材剖析分类内容课时教课重点课文桥2指引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人的地方,感觉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目所包含的深意。

穷人2掌握课文内容,感觉桑娜和渔夫的勤奋、朴实和和蔼,学习他们宁愿者经过环境描绘和人物心理、对话描绘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在柏林1品尝词句,理解作者包含在此中的感情;领悟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色口语社交请你支持我1说服他人时,先说想法,再把详细的原由讲清楚;要假想对方可能的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创编故事时要环绕主要人物睁开,情节要吸引人;写人物时注意心理语文园地沟通平台2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环境描绘等理造与情节设置的关系;感觉古诗表达出的久别回乡的复杂感情。

语句段运用与日俱增快乐念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灵活产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小说;跟从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生活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课方案及教课反省教课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责、舍己救人的尊贵质量。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桥》 word部编版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桥》 word部编版

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12.桥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叶秀英【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2.抓住情节中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感受他沉着镇定、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形象。

3.体会课文在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结尾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从而对小说的题材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忆内容,入情境1.师:一座桥跨越天堑,一座桥连接着生死。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小说《桥》,谁能结合小说的三大要素:环境、情节和人物,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山洪逼近、疏导过桥、桥塌人亡〕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桥之险、水之猛,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惊心动魄的场境。

2课件出示:〔图片、文字,配音朗读〕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突然,那桥轰地一声塌了。

师:多么可怕的洪水!慢一秒钟过桥都意味着多一份死亡的威胁,就在村民们疯狂逃生的时候,主人公“老汉〞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入环境、品读细节,感受老支书的伟大形象。

二、品细节、悟形象〔一〕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你觉得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画出相关依据,并结合相关情节批注你的理解。

〔二〕个人自读批画;〔三〕同伴倾听交流;〔求助、质疑、补充、总结、联想、评价〕〔四〕组间对话串联:〔汇报、质疑、补充、总结、联想、评价〕师生根据根据发言自主勾画、做笔记。

〔1〕小组代表交流。

〔2〕师顺势串联或追问:〔情感认同、引导倾听、补充、新的发现、穿针引线、点拨〕眼睛望向同伴,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和我一样吗?谁的想法最有新意呢?你的思考是依据刚刚A的发言,非常了不起,会听的孩子。

他有没不够有说得清楚的地方,谁来帮他补充一下?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等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三组词语贯穿全文,将洪水肆虐、人们惊慌失措与老汉镇定从容形教学目标成鲜明对比。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复印文字片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为了谁》):同学们,你们听,听过这首歌吗?它歌颂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歌颂的也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一个老汉,可是课题却是——《桥》,(板课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二、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本文分为四部分,怎样分?三、感悟文中表达的一大特色,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师:同学们,文中一次次地写到暴雨和山洪,(板书:山洪)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1、学生自主读文,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3、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句话,读后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场暴雨和山洪的特点?(大、猛、狂、急)4、作者是怎样表达,才让我们有这种感觉呢?(1)采用了拟人的手法(2)“跳舞”这个词多美啊!可是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分明感觉不到美,而是感到(害怕、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简直就是魔鬼在跳死亡之舞啊!(3)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狞笑”的意思就是凶恶的笑。

(4)“舔”和“爬”给你怎样的感觉?(可怕、恐怖、令人心惊胆寒)(5)用美好写恐怖,这又是一种表达特色!谁来读。

(6)哪一个句子是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该怎样读这句话?(7)师: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等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三组词语贯传文,将洪水肆虐、人们惊慌失措与老汉镇定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复印文字片段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为了谁》):同学们,你们听,听过这首歌吗?它歌颂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歌颂的也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一个老汉,可是课题却是——《桥》,(板课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二、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本文分为四部分,怎样分?三、感悟文中表达的一大特色,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师:同学们,文中一次次地写到暴雨和山洪,(板书:山洪)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1、学生自主读文,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3、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句话,读后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场暴雨和山洪的特点?(大、猛、狂、急)4、作者是怎样表达,才让我们有这种感觉呢?(1)采用了拟人的手法(2)“跳舞”这个词多美啊!可是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分明感觉不到美,而是感到(害怕、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简直就是魔鬼在跳死亡之舞啊!(3)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狞笑”的意思就是凶恶的笑。

(4)“舔”和“爬”给你怎样的感觉?(可怕、恐怖、令人心惊胆寒)(5)用美好写恐怖,这又是一种表达特色!谁来读。

(6)哪一个句子是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该怎样读这句话?(7)师: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

短而有力,这也是另一种表达特色。

四、学习第一部分,人们在洪水前的表现的段落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七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

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自由读。

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1、学生交流:(惊慌、疯了、恐惧、秩序很乱、求生的欲望强)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危急、恐怖、恐惧、担心)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踩死、淹死的人更多)(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2、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

他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下节课再讲。

《桥》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

幸好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一)、默读课文第5至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语言的句子,说说这些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说的,从中体现了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二)、下面请四人小组根据以上问题交流交流。

(三)、品析句子,体会人物品质。

1、学生自由读第一句后进行交流。

凶猛的洪水正在向人们示威,此时的水位已经来到人的膝盖,此时的人们慌了神,大乱方寸。

从老汉的话里,体现了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独特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谁来?创设情景引读第一句:看着这乱哄哄的人群,望着这汹涌而至的洪水,老汉怎么不着急啊,所以他用沙哑的声音大声喊到全班再读(第一个句子)。

2、请看第2句,自由读句再汇报。

(1)、这句话是在有人喊了一声的情况下说的。

(2)体会到老汉是个严格要求党员的人。

任何时候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配得上党员的光荣称号,然而这时却有人说“党员也是人。

”老汉的心情会怎样?(失望、生气、憎恨)3、第3句话,自由读第三句话。

(1)、这句话是在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着舔着人们的要的情况下说的。

刚才还是没腿深的洪水,眨眼的工夫就已经来到了腰际,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那危急的氛围吧!(2)、这句话是党员挤占逃生队伍的情况下说的。

(3)、他是一个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的人。

(4)、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联系下文我知道他揪出的是他的儿子,他并没有因为那是他的儿子而徇私。

(5)一个党员,在面临死的时候,丢下全村和老百姓,只顾自己逃生去了,老汉看到这一幕生气极了啊!所以他大声吼道:“引读句子3”,(指名读)这时的老汉简直像一只豹子。

难怪他的动作是那么迅速、那么的果断!你是从那两个动词看出来呢?(冲、揪)。

(6)请你读出老汉愤怒、毫不犹豫的感觉?指名读(3——4个)(7)排到后面去!排到后面去!越靠后越接近什么?(死亡)可这个小伙子是他的亲生儿子啊!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爱)5、第4句话。

(1)、他很爱他的儿子,因为他叫他儿子快走,还用力推了他一把。

(2)、从“吼”字看出老汉也是很爱孩子的,因为时间已不多,他很担心孩子的安全。

这时的洪水又在不经意间爬上了胸膛,就连木桥也开始发抖,发出痛苦的呻吟。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很快要倒塌,桥也不安全了)洪水越升越高,灾情越来越严重。

如果说第一次吼是极其生气的话,那这次吼就是极其(担心)(7)、一个“吼”一个“推”字,诠释了人间至爱——舐犊情深。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孩子推向生的彼岸。

请你用读帮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桥。

容不得多想,指名读“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请你再加点力气去推,容不得多想,……请大家竭尽全力去推当危难来临时,面对村民和儿子,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村民),当危难逼近时,剩下他和儿子时,他选择了(儿子)。

可就在这时,最悲惨的一幕发生了!(配桥塌、洪水声音响亮的配音)教师引读21——23自然段(六)学习21——23自然段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从眼前消失。

望着这无情的洪水,想着刚才还或活生生的站在这儿的儿子,老汉可能会喊些什么?他到底要喊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了,但我们相信那一定积蓄了父亲所有的爱,全部的愧疚。

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和他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七)、学习第24-27自然段(配乐)(1)感情引读24——27自然段,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2)、老汉和他的儿子离开了,惊慌失措的村民也获救了,发挥你们的想象,假如你就是当时那惊慌失措的村民之一,你会怎么说?这位可敬的老党员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镇定从容地指挥村民逃生,他为村民架起了一座什么桥?(生命之桥)灾难面前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了一座永不会塌的桥,老汉牺牲后,我们的党和群众也会义无返顾地帮助他的家属。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密切党和群众的桥梁啊!(板书:桥)(八)课外延伸:同学们,其实在与自然灾难的较量中,像老汉这样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他人生命之桥的,又何止是他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看看下面一组图片:1998年,我国南方和北方同时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

我们的党员……2008年1月,罕见的大雪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方,冰雪堵塞了群众们回家的路。

我们的党员……2008年5月12日历史上那场罕见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的党员……看完这些图片,我看见有些同学眼睛泛着泪光,你有什么话想说?拿出你们手中的笔,写吧!板书设计桥党=========== (老汉) ================群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教后感课堂教学展示:党照虎《桥》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自读课文师生问好!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生读师:大声点。

生再读。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桥!生:斜拉桥生:吊桥师:今天的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打开课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以见过什么样的桥导入,看似切题,可是这样的导入为下文起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不能起到导火索的作用,不如直接进入文本。

)生读。

一生没读完,师提示让学生读完。

(在这样的分秒必争的大赛上,老师让学生读完,从容镇静,关注学生。

)二、教学词串,概括大意读词: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正音师:这些词语在文中都表示什么?生:表示洪水。

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咆哮的洪水,都带有口字旁,张着大嘴,像什么?生:像狮子生:像魔鬼。

师:像猛兽,它发出的声音就生:咆哮师:能不能想象猛兽发出声音的样子读词。

生读几个词师:推想词的意思,再想画面,就能把词读得有滋有味了。

师:这组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

这是描写什么的?生读“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师:能不能再冷些生再读师:再冷些生读师:大家一起读。

齐读。

师:这个词是什么生读:祭奠师:什么意思?生说意思。

师:来纪念他,是吗。

看。

这是两个字的象形文字。

师解释两个字的象形意义。

右边是一个大酒坛子,形象不形象,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字发生了变化。

(出示汉字演变。

)师:汉字怎样?生:博大精深生:变化多端师:请端端正正地写写这个字。

注意坐姿与执笔。

生写字。

师:写字如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师:课文中是谁祭奠谁?生:是老太太祭奠丈夫与儿子。

师:文中的丈夫我们可以指他为老支书。

儿子是文中的小伙子。

生说。

师:还写了哪兴?生:乡亲们。

师:洪水来临之后,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写了什么事?生说。

师:说出了起因经过结果,如果加上时间地点,会更完整。

生再说。

三、紧扣关键,感悟课文师:概括能力提高就来源于不断的练习。

所有的人命运都和桥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怎样的桥?生:窄窄的桥?师:还是什么样的桥、生:血肉筑的桥?师:联系上文说说?生:挽救人生命的桥。

师:从哪看出来的?生说。

师:还从哪看出是‘救命的桥?生说。

师:这是救命的桥,一百多号人一起拥上窄窄的木桥,会怎样?生说后果。

师:那就成了?生:通向死亡之路的桥。

师:成了夺命桥。

是谁让它成了救命桥?生:老支书。

师:读书,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现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认真读,认真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学。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你划的哪里?生:请大家看第15小节。

生读第15小节。

我们知道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他爱儿子,更爱乡亲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