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概述论文
分布式系统概述论文
分布式系统概述论文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个独立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这些节点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分布式系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大规模系统、云计算、区块链等。
本文将对分布式系统的概述进行探讨。
分布式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由不同的节点并行执行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与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和存储资源,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和用户请求。
此外,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因为即使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系统的通信和协调。
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进行,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分布式系统的节点数量通常很大,因此节点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技术,如一致性算法、分布式事务处理和数据复制等。
其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
由于数据被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节点之间的数据一致性是一个挑战。
在分布式系统中,往往需要使用复制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复制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上备份数据,并可以通过副本之间的协调来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然而,数据复制也带来了数据冗余和一致性维护的开销。
此外,分布式系统还需要考虑故障恢复和容错性。
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和计算是并行进行的,如果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如网络错误或服务器崩溃,那么其他节点需要能够感知到故障并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系统的容错性,需要进行一些故障检测和修复机制的设计。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
在大规模系统和云计算中,分布式系统被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处理任务和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
在区块链技术中,分布式系统被用于实现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交易和智能合约。
总之,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独立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分布式系统:分析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分布式系统:分析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引言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无论是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处理系统还是物联网应用,都离不开分布式系统的支撑。
本文将会对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布式系统。
1.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H2)1.1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H3)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自治的计算机节点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共同实现一个共享的目标。
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进行计算和处理,并通过消息传递等方式进行通信与协调。
1.2 分布式系统的特点(H3)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并行性: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个节点可以同时进行计算和处理,大大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和效率;•可扩展性:分布式系统可以通过增加节点的方式扩展其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容错性: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相互独立,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也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和重新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2.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H2)2.1 消息传递(H3)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通信和协作。
消息传递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同步消息传递:发送方将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等待接收方处理完毕后再继续执行,类似于函数调用;•异步消息传递:发送方将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后立即继续执行,不等待接收方处理完毕,类似于事件订阅和发布。
2.2 一致性协议(H3)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需要进行一致性协议的约定,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一致性协议有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和三阶段提交(Three-Phase Commit)等。
两阶段提交是指在进行分布式事务提交时,首先进行准备阶段,确认所有节点是否准备好提交事务,然后进行提交阶段,将事务提交到所有节点。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一、分布式系统概述分布式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将多个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实现共同完成任务的系统。
它将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机处理,最后将结果汇总起来。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
它能够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成本和维护难度。
二、分布式系统基础1.分布式系统的特点:分布式系统具有透明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透明性是指用户在使用分布式系统时感觉就像使用单个系统一样;可扩展性是指分布式系统可以方便地增加或减少节点来满足需求;可靠性是指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可以相互备份,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是指分布式系统可以方便地增加或删除节点,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2.分布式系统的组成:分布式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计算机或者一个独立的进程。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互联,共同完成任务。
3.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模型: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模型包括消息传递模型和远程过程调用模型。
消息传递模型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远程过程调用模型通过调用远程进程来完成任务。
三、分布式系统架构1.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是最常见的分布式系统架构之一。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
2.对等网络架构:对等网络架构中,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灵活性高,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如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等。
3.层次式架构:层次式架构将节点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可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管理,但存在通信开销大的问题。
4.分布式对象架构:分布式对象架构将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在不同的节点上运行。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如如何保证对象的一致性等。
分布式系统综述论文
计算机新技术讲座报告——分布式系统设计概述摘要:计算机诞生60多年以来,计算机技术发生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随着人们对计算速度、系统可靠性和成本实效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冯·诺依曼型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上述的要求,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分布式系统成为可能并得到飞速发展和应用。
本文从分布式系统定义、特性、拓扑结构、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并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的比较更深刻地阐述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关键字:分布式系统网络云计算一、前言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6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50年代,计算机是串行处理机,一次运行一个作业直至完成。
这些处理机通过一个操作员从控制台操纵,而对于普通用户则是不可访问的。
在60年代,需求相似的作业作为一个组以批处理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运行以减少计算机的空闲时间。
同一时期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技术,如利用缓冲、假脱机和多道程序等的脱机处理。
70年代产生了分时系统,不仅作为提高计算机利用率的手段,也使用户离计算机更近了。
分时是迈向分布式系统的第一步: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共享并访问资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技术领域中两方面的进步开始使得多台计算机连接成为可能。
第一项进步是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开发,第二项进步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的发明。
有了以上这些技术的使用,到了90年代,分布式系统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
当用户需要完成任何任务时,分布式计算提供对尽可能多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的透明访问,同时实现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目标。
在过去10多年里,无数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分布式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来开发利用其潜在的并行性和容错性。
二、分布式系统定义分布式系统是若干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对于用户来说就像是单个相关系统。
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硬件的:机器本身是独立的。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软件的:对用户来说他们就想在于单个系统打交道。
如果一个系统的部件局限在一个地方,它就是集中式的;如果它的部件在不同地方,部件之间要么不存在或仅存在有限的合作,要么存在紧密的合作,它是分散式的。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共同协作,共享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布式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单一计算机无法满足大规模计算需求,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基本概念在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前,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将一个大型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时进行计算,最后将结果进行合并。
这样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2. 节点:分布式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是一个进程。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3. 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是分布式系统的基础。
节点通过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等方式进行通信,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
4. 数据共享: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可以共享数据。
节点可以读取、写入和修改数据,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基本原理分布式系统的实现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原理。
1. 透明性:分布式系统应该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的实现细节。
透明性包括访问透明性、位置透明性、迁移透明性等。
2. 可靠性:分布式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即在组成系统的节点出现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自动接管。
为了实现可靠性,通常采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技术。
3. 一致性: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需要保持数据一致性。
一致性可以通过锁机制、事务处理等方式实现,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4. 并发控制: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同时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容易引发并发冲突。
并发控制技术可以解决节点之间的竞争关系,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 安全性: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下面以分布式文件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种将文件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文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特点。
分布式系统论文分布式操作系统论文
分布式系统论文分布式操作系统论文摘要: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多任务的分配以及任务调度、负载均衡是实现的难点,其中进程和线程是实现任务执行和分配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进程与线程的创建以及信息之间的交互是分布式系统设计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传统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线程的实现机理以及比较,进一步论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如何实现多任务分配,如何在不同主机的进程间进行分配以及进行负载均衡。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多任务调度;进程;线程;负载均衡multi-task assignment and process/thread adjustment in distribution systemyao do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distributed multi-task operating system distribution and task scheduling,load balancing is difficult to achieve,which processes and threads to achieve the task exec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s.how to implement a distributed system processes and threads created,and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distributed system design.on the traditional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es and threads and to compa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echanism,further discussed in the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how to multi-task allocation,how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among the host of the process as well as load balancing.keywords:distributed system;multi-task scheduling;process;thread;load balancing一、引言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目前云计算、云存储的概念已经逐渐落地,实际上云计算就是分布式系统的一种实现。
简述分布式系统的概念
简述分布式系统的概念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并协同工作的系统。
在分布式系统中,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并且节点之间可以共享资源、通信和协同处理任务。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点:分布式系统由多台计算机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网络连接: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3. 共享资源: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可以共享资源,如共享文件系统、共享数据库等,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
4.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系统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由不同的节点并行处理,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
5. 容错性:分布式系统具有容错能力,即当系统中的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接管任务并继续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扩展性:分布式系统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来扩展系统的性能和容量,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总之,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由多个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节点可以共享资源、通信和协同处理任务,具有容错性和扩展性的特点。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共享、任务调度等问题,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系统。
分布式 毕业论文
分布式毕业论文分布式系统是一种由多个独立计算机组成的网络,这些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协调它们的行为和共享资源,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系统。
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本文讨论了分布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分类、架构和应用。
并以分布式文件系统为例,阐述了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分布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分布式系统是指由若干个自治计算机组成的集合体,它们通过网络通信协议进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其中,自治计算机指的是在网络协作中不受其他成员控制的计算机,它们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进行相互合作。
与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可靠性高:分布式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备份,可以在其他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2. 性能优秀:分布式系统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可以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机,从而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
3. 可扩展性强:分布式系统可以通过添加节点来扩展其规模或容量,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4. 难度较大:分布式系统需要通过网络通信协议进行协调,需要解决诸如数据一致性、故障恢复和负载均衡等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分类根据计算机节点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任务分配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分布式系统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分布式系统,其中,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提供服务,多个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服务。
2. 对等网状系统:对等网状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作为服务的提供者或请求者。
这种系统通常用于文件共享、协作编辑和点对点通信等场景。
3. 集群系统:集群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一个实体,它们共享物理资源和任务。
集群系统通常用于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和分布式存储等场景。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包括以下组件:1. 网络:网络是分布式系统的基础设施,它负责在各个节点之间传递消息和请求。
2.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负责规定每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要遵循的规则和格式。
毕业设计-分布式系统
毕业设计-分布式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系统已成为当今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架构。
分布式系统通过将多个独立计算机或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负载均衡、高可用性等目标。
本文将介绍毕业设计中的分布式系统设计。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分布式系统来满足业务需求。
但是,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Spring Boot 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二、系统设计2.1 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基于Spring Boot的B/S架构,包括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通过RESTful API与前端进行交互。
2.2 功能设计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管理、权限控制等。
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系统,上传和下载文件,并对文件进行管理。
系统还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并提供了权限控制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3 数据库设计本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用户信息、文件信息和权限信息等。
数据库表的设计应满足第三范式,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三、系统实现3.1 前端实现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
页面布局采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分辨率的屏幕。
同时,使用JavaScript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功能,以及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
3.2 后端实现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实现。
首先,创建一个Spring Boot项目,并添加必要的依赖项。
然后,编写Controller层来处理前端请求,并调用Service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最后,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关注异常处理、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分布式体系结构范文
分布式体系结构范文分布式体系结构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多个计算机或处理器进行协同工作的体系结构。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定义和特点:1.节点自治: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处理能力和资源,可以独立地执行任务和决策。
2.通信协作: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被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决策和控制过程。
4.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节点数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
5.容错性:系统可以容忍节点故障或通信故障,并具备自愈能力。
二、优势和应用:1.性能提升:通过利用多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任务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2.资源利用率提高:每个节点可以独立地执行任务,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
3.可扩展性强: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节点数量,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
4.容错性强:系统可以容忍节点故障或通信故障,并具备自愈能力。
5.灵活性提高: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执行任务和决策,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分布式体系结构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
在云计算中,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提供弹性计算和资源共享的能力。
在大数据分析中,可以利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进行并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在物联网中,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作和数据共享。
三、挑战和解决方案:1.容错机制:通过使用冗余节点和数据备份等手段,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2.通信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等,可以减少通信延迟和带宽消耗。
3. 一致性协议:通过使用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如Paxos、Raft等,可以确保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
4.负载均衡:通过使用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将任务均匀地分配给各个节点,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浅谈分布式操作系统
浅谈分布式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操作系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这种操作系统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计算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的计算资源整体。
本文将围绕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优势、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源共享是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将不同节点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使得这些资源能够被整个系统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其次,任务分配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
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节点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和并行计算,加快了任务处理速度。
最后,数据备份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系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从而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分布式系统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为了解决大型机成本高昂、难以维护等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分布式系统。
第二个阶段是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分布式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个阶段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出现。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始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出现得益于多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比如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变化,分布式操作系统必将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可能会朝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管理和调度,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等。
综上所述,分布式操作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它具有资源共享、任务分配、数据备份等优势和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分布式操作系统必将进一步发展并面临更多挑战。
分布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分布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系统成为了数据处理和计算的重要形式。
本文将探讨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和应用研究,并介绍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分布式系统的概念所谓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某个任务。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并行处理、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计算机之间通过消息传递或远程过程调用(RPC)来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这些计算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分布式计算环境,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处理数据和计算任务,并且可以相互协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例如,当我们在使用多个计算机来运行一个复杂的任务时,每个计算机可以专门处理该任务的一个部分,在经过协作和通信之后,最终得到了该任务的结果。
二、分布式系统的应用分布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等等。
例如,在数据中心中,分布式系统可以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服务器,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
在物联网中,分布式系统可以将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更有用的结论和洞见。
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分布式系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式。
Hadoop、Spark、Flink等技术都是基于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可以处理PB级别的数据,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是大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
三、分布式系统的技术发展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分布式系统的相关技术:1.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种能够将文件和存储资源在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分布式存储和访问的系统。
常见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包括HDFS、Ceph、GlusterFS等等。
2. 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能够将数据库在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分布式部署和管理的系统。
常见的分布式数据库包括Cassandra、MongoDB、CockroachDB、TiDB等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分布式系统也因其能够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而成为设计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分布式系统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布式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一、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通过网络连接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
每个节点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
分布式系统可以是异构的,即节点间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硬件平台;也可以是同构的,即节点间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硬件平台。
二、分布式系统的特点1. 分布性: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并且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通信。
2. 并发性: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个节点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 独立性:分布式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具有独立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独立运行。
4. 故障容错性: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5. 透明性:用户不需要关心分布式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只需要关心其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三、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则1. 模块化设计:分布式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不同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2. 通信协议规范化: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规范,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平衡负载: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负载应该相对均衡,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处理能力。
4. 容错设计:分布式系统中应该采取容错措施,保证系统在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时仍能够正常运行。
5. 安全性设计: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数据应该使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以防止数据泄露。
四、分布式系统的实现方法1. 远程过程调用(RPC):RPC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方式,它使得分布式系统中的不同节点之间可以像调用本地过程一样调用远程过程。
分布式体系结构范文
分布式体系结构范文分布式体系结构(Distributed System Architecture)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架构,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网络互相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分布式体系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等。
分布式体系结构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高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满足现代计算需求。
在分布式体系结构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
节点可以是物理机或虚拟机,它们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服务器、客户端、中间件等。
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等方式进行通信,以实现任务的分配和协调。
通过将任务分散到各个节点上进行并行计算,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1.高可扩展性:分布式体系结构的设计可以支持随时增减节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横向扩展,从而满足不同规模的计算需求。
2.高可靠性:分布式体系结构中的节点是相互独立的,当一些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同时,可以通过冗余部署和备份机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高灵活性:分布式体系结构允许不同类型的节点协同工作,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配置不同的节点,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4.透明性:用户和应用程序对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存在是透明的,不需要关注底层的实现细节,可以像使用单一系统一样使用分布式系统。
5.数据共享和一致性: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分发,不同节点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并通过一致性协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6.安全性:分布式体系结构中的节点之间通过安全通信协议进行通信,保护数据和系统的安全,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漏。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协议和接口: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使用可靠的协议和接口,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正确传输。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CP/IP、HTTP、gRPC等。
2. 节点管理和监控:分布式体系结构中的节点需要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节点的注册、资源分配、任务调度等。
分布式系统论文 与分布式操作系统
集中式计算机系统:
处理和控制功能高度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所有的任务均由他
来完成。
一、分布式系统的定义
由多台分散的计算机经网络连接而成的系统,每台计算 机既高度自治,又协同工作,能够在系统范围内实现资源管
理和任务分配,能够并行运行分布式程序。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的图例
分布式系统
二、分布式系统的特性
一、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定义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指配置在分布式系统上的操作系统。它能 直接对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并能有效地控制和 协调分布式系统中各任务的并行执行,同时还向用户提供了一个方 便的、透明的使用整个分布式系统的界面。
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功能 分布式操作系统除了需要包括单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外,
(6)分布式操作系统为加强各处理机间的动态协作,借鉴了网络操作系统
中的消息传送协议技术,具体采取什么协议则根据系统的互连模式而定。
分布式操作系统
四、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透明性
透明性让用户感觉到面对的集群就和一台计算机一样是分布 式系统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设计透明性的系统,包括: ①位置透明性,使用户不需要关心所使用的系统资源的具体 位置是在哪台机器上; ②迁移透明性,使得系统资源可以在系统内任意移动却不影 响它们在全局名字空间的名字; ③复制透明性,允许系统在多个节点上复制使用频率很高的 文件并自动维护文件的一致性,而用户仅感觉到复制文件的存 在; ④并发透明性,使得多个用户同时并发请求某资源时可能感 觉到系统的迟钝但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 ⑤并行透明性,使得单个任务被系统并行处理,但用户仅仅 感觉到系统的响应比较快而不需要知道并行的存在。
分布式系统
三、分布式系统的优点 1、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便来配置信息资源; 2、有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 应变能力; 3、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结点一般不会影响其他结点的工 作;系统建设可以采取逐步扩展网络结点的渐进方式,以合理 使系统统开发所需资源; 4、系统的健壮性好(网络上一个结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全系 统痪)。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的论文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的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
当用户需要完成任何任务时,分布式计算提供对尽可能多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的透明访问,同时实现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目标。
文章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定义、应用、标准以及在如何构建基于志愿者计算的分布式系统上,给出了观点,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网络:志愿者计算一、前言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是串行处理机,一次运行一个作业直至完成。
这些处理机通过一个操作员从控制台操纵,而对于普通用户则是不可访问的。
在60年代,需求相似的作业作为一个组以批处理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运行以减少计算机的空闲时间。
同一时期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技术,如利用缓冲、假脱机和多道程序等的脱机处理。
70年代产生了分时系统,不仅作为提高计算机利用率的手段,也使用户离计算机更近了。
分时是迈向分布式系统的第一步: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共享并访问资源。
80年代是个人计算的10年;人们有了他们自己专用的机器。
随着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所提供的出色的性能/价格比和网络技术的稳步提高,一个新的梦想成为可能一分布式计算。
当用户需要完成任何任务时,分布式计算提供对尽可能多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的透明访问,同时实现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目标。
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对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兴趣迅猛发展。
有关分布式计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关于分布式硬件结构和分布式软件设计的各方面问题以开发利用其潜在的并行性和容错性。
二、分布式系统定义当讨论分布式系统时,我们面临许多以下这些形容词所描述的不同类型:分布式的、网络的、并行的、并发的和分散的。
分布式处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所以还没有一致的定义。
与顺序计算相比、并行的、并发的和分布式的计算包括多个pe间的集体协同动作。
这些术语在范围上相互覆盖,有时也交换使用。
●“并行的”意味着从一个单一控制线程对数据集的锁步(10ckstep)动作。
在并行计算机级别上,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lmd)计算机就是一个使用多个数据处理单元在许多数据项上同时进行相同或相似操作的例子。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设计论文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设计论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将数据库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的系统,以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的任务。
在现代大规模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特点。
本文将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探索其相关技术和应用。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方面,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分片和复制、一致性和容错机制、查询优化和分布式协调等。
首先,数据分片和复制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其目的是将数据划分为多个部分,并将其存储在不同的计算机节点上。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负载均衡能力。
同时,通过数据的复制和备份,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数据的可用性。
其次,在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容错性。
一致性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节点之间的数据是同步的。
容错性是指系统能够在一些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一致性和容错性,可以使用一些技术,如复制协议、主从复制、分布式事务和快照机制等。
最后,查询优化和分布式协调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查询优化是指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将查询作为一个分布式任务进行协调,以提高查询的效率和性能。
分布式协调是指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协调不同节点上的查询,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为了实现查询优化和分布式协调,可以使用一些技术,如查询优化器、查询重写和分布式锁机制等。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面,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架构、存储管理和查询处理等。
首先,系统架构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核心,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节点之间的通信机制和任务调度等。
系统架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其次,存储管理是指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存储管理的设计应考虑到数据的分片和复制、数据的均衡存储和数据的访问效率等。
为了提高存储管理的效果,可以使用一些技术,如数据压缩、数据索引和数据分区等。
分布式系统论文素材
分布式系统论文素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分布式系统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协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分布式系统论文的素材,以帮助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撰写。
1.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布式系统是由多个自治的计算机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目标通常包括高性能、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的协调和数据一致性是关键问题之一。
2.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和通信模型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集中式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对等网络架构等不同类型。
每种架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模型通常包括消息传递和远程过程调用等方式,通过网络实现节点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3. 分布式一致性和数据复制在分布式系统中,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副本复制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数据一致性的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通过将数据副本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4. 分布式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在分布式系统中,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分布式任务调度旨在合理地将任务分配给各个节点,并根据节点的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资源管理则负责监控和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如处理器、内存和磁盘等。
5. 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性和可恢复性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性是指系统在面对节点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能够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
容错机制主要包括故障检测、错误恢复、故障转移和冗余备份等。
分布式系统的可恢复性则是指系统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快速地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6. 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的计算模式,它通过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服务进行虚拟化和集中管理,提供给用户按需使用。
云计算的实现依赖于底层的分布式系统,如分布式存储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和分布式计算平台等。
分布式系统技术研究
分布式系统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分布式系统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并且可以提高可靠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优缺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第二章: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分布式系统是利用网络连接多台计算机,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特定的功能。
它是由多个独立计算机组成,这些计算机共享资源并进行协同工作,每台计算机只处理一部分数据,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其他计算机,从而完成整个任务。
分布式系统是与中心化的计算机系统相反的。
在中心化的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由一台服务器控制,而分布式系统中,没有中心节点,所有的节点都独立运行。
这种结构可以让系统更容易扩展,更具有可靠性,因为如果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其他节点可以接管其工作。
第三章:分布式系统的优缺点优点:1.高可靠性:分布式系统中的多台计算机可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当某个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其他计算机可以接管其工作,系统可靠性更高。
2.高性能:分布式系统能够利用多台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同时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3.易于扩展:分布式系统中,如果要增加计算机数量,只需要添加一台新的计算机并实现数据交换即可扩展系统。
4.灵活性: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计算机可以独立工作,当某个节点需要修改时,不会对其他节点造成影响。
缺点:1.复杂性:由于分布式系统中存在多个节点,系统的复杂性会增加。
包括数据同步、节点之间的通信和容错处理等。
2.安全性:由于分布式系统的各节点都是独立的,因此要保证节点间的通信安全,需要做出额外的安全性处理。
3.维护难度:分布式系统的维护难度相对于中心化系统更高。
第四章:分布式系统的应用1.云计算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分布式系统完成的,它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是指将数据库分成许多部分,并将这些部分存储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户能够同时访问这些数据库,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可靠性。
设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
设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分布式系统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已逐渐成为制约系统发展的瓶颈。
本篇论文主要从设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出发,探讨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常见问题,并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和经验来规避问题、优化系统性能,以期设计出高效、可靠、灵活、扩展性强的分布式系统。
一、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1、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互联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承担某些功能,使用户感觉到一个整体系统的表现形式。
分布式系统通过数据和任务的分布式处理,不仅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更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分布式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布式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节点:分布式系统的节点是指组成系统的每一台计算机。
每个节点都具有独立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且都能够启动、终止和故障恢复。
(2)通信: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实现的。
节点之间的通信形式可以是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或共享内存等方式。
(3)中间件:分布式系统中的中间件是指为分布式系统提供服务和管理的软件。
它通过抽象和封装底层实现细节,提供了一组高级接口,简化了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4)数据存储: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存储是指用于存储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缓存等。
二、设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的原则1、可扩展性分布式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扩展性。
分布式系统应该通过增加计算机节点、增加存储容量、调整网络带宽以适应系统的扩展。
系统设计的机制应该支持动态扩展,无需中止系统运行。
2、高可用性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高可用性。
分布式系统需要保证在单个节点出现故障或网络中存在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对用户提供服务的可靠性不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新技术讲座报告
——分布式系统设计概述
摘要:计算机诞生60多年以来,计算机技术发生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随着人们对计算速度、系统可靠性和成本实效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冯·诺依曼型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上述的要求,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分布式系统成为可能并得到飞速发展和应用。
本文从分布式系统定义、特性、拓扑结构、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并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的比较更深刻地阐述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关键字:分布式系统网络云计算
一、前言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6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50年代,计算机是串行处理机,一次运行一个作业直至完成。
这些处理机通过一个操作员从控制台操纵,而对于普通用户则是不可访问的。
在60年代,需求相似的作业作为一个组以批处理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运行以减少计算机的空闲时间。
同一时期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技术,如利用缓冲、假脱机和多道程序等的脱机处理。
70年代产生了分时系统,不仅作为提高计算机利用率的手段,也使用户离计算机更近了。
分时是迈向分布式系统的第一步: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共享并访问资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技术领域中两方面的进步开始使得多台计算机连接成为可能。
第一项进步是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开发,第二项进步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的发明。
有了以上这些技术的使用,到了90年代,分布式系统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
当用户需要完成任何任务时,分布式计算提供对尽可能多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的透明访问,同时实现高性能与高可靠性的目标。
在过去10多年里,无数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分布式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来开发利用其潜在的并行性和容错性。
二、分布式系统定义
分布式系统是若干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对于用户来说就像是单个相关系统。
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硬件的:机器本身是独立的。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软件的:对用户来说他们就想在于单个系统打交道。
如果一个系统的部件局限在一个地方,它就是集中式的;如果它的部件在不同地方,部件之间要么不存在或仅存在有限的合作,要么存在紧密的合作,它是分散式的。
当一个分散式系统不存在或仅存在有限的合作时,它就被称作网络的;否则它就被称作分布式的,表示在不同地方的部件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
在给出分布式系统具体定义的模型中,分布式系统可以用硬件、控制、数据这三个维度加以检验。
有人用一个公式来形容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硬件+分布式控制+分布式数据,这是最恰当的概括。
从狭义上分析,分布式计算就是在两个或多个软件互相共享信息,这些软件既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上运行。
从广义上讲,它研究
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分布式计算项目已经被用于使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位志愿者的计算机的闲置计算能力,这些项目都很庞大,需要惊人的计算量,仅仅由单个的电脑或是个人在一个能让人接受的时间内计算完成是决不可能的。
因此分布式计算比起其它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稀有资源可以共享。
2、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平衡计算负载。
3、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适合运行它的计算机上。
其中,共享稀有资源和平衡负载是计算机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思想之一。
三、分布式系统特性
分布式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有多个对等进程进行合作,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有个性化的控制方式(这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具有数据共享/消息传递的功能,系统设计考虑了网络通信的延迟,具有故障化解的能力。
概括地讲师具有分布式的、网络的、并行的、并发的和分散的五个特点。
“并行的”意味着从一个单一控制线程对数据集的锁步(10ckstep)动作。
在并行计算机级别上,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计算机就是一个使用多个数据处理单元在许多数据项上同时进行相同或相似操作的例子。
“并发的”意味着某些动作可以以任意次序执行。
例如,在更高级别上和在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并行计算机上进行部分独立的操作。
“分布式的”意味着计算的成本或性能取决于数据和控制的通信。
分布式系统一般具有以下4个关键目标,即分布式系统能够让用户方便地与资源连接;必须隐藏资源在一个网络上分布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可扩展的。
同时也要注意解决的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进程通信、命名、同步、一致性与复制、容错、安全等。
只有解决好上述几个关键目标和基本问题,这个分布式系统才会稳定、高效,真正的物有所值。
四、分布式系统与网络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分布式系统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然而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虽然关系密切,但在结构、工作方式和功能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在工作方式上,计算机网络为显式的方式,即对网络功能的调用是显式地进行的,需指出对象的标识(名/地址);分布式系统为隐式的方式,它以功能调用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各分布功能的使用过程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维护是由系统完成的,对用户透明。
在结构上的,两者在硬件和拓扑上无本质区别,在通信功能上也基本相同,然而在用户服务上存在本质差异:分布式系统涉及与应用有关的语义,而网络只涉及通信的语义。
(如FTP:网络服务;NFS:分布式系统服务)
在适应范围上,网络具有通用性,可为各种分布式系统提供实现基础;分布式系统只针对一类特定问题。
在标准化程度上,网络因为语义较弱而标准化程度高,分布式系统由于语义强而标准化程度差。
网络从通信出发(自底向上)解决/研究分布式的问题,分布式系统从应用出发(自顶向下)研究/解决分布式的问题。
五、分布式系统拓扑结构
分布式系统有着多样化的拓扑结构,分为规则和不规则的结构,常用的有如下几种静态
拓扑结构。
1.直线型:所有处理机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内部结点有2个连接,而边界结点只有1个;
2.环型:将直线型拓扑的边界结点相连所构成的拓扑;
3.树型:任意两个结点间只存在唯一的通路;
4.星型:N个结点所构成的一个2层的树,其中一个结点的度数为N-1,其余结点的度数均为1;
5.网格:由n维,每维均有K个单元整齐排列构成的;5.超立方:由一个n维立方体的顶点(结点)和棱(边)构成的拓扑。
每一种拓扑都有其特定的拓扑参数,结点度数:一个结点所连接的边的数量;直径:最大的任意两个结点间的最短路径;对分宽度:把拓扑分成2个最相等部分所切割的最少边的数目;链路数:一个拓扑所拥有的边的数目等。
还有其他很多度量参数如链路数和用于测量网络拥塞的狭窄性。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他们构成了特性和功能各异的分布式系统,要科学地决定最好的拓扑就如同评论一种动物比另一种动物更优越一样困难。
六、分布式算法及经典举例
分布式算法和集中式算法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原因在于分布式系统和集中式系统在系统模型和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集中式算法所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在分布式算法中,已经不复存在。
分布性和并发性是分布式算法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分布式系统的执行存在着许多非稳定性的因素。
由于这些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分布式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较之集中式算法来讲,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
一个经典的分布式算法如快照算法,也称Chandy-Lamport算法,它是分布式系统为记录一个一致性的全局状态而设计的算法。
它假设所有的通道都是F I F O并且有一套标志沿着这些通道传送。
在每个节点上有一个进程在运行,而发送方P和接收方Q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启动算法后,各个进程就按照规则完成自己的算法,从而捕捉一致性状态。
七、展望未来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
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这可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
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云计算的蓝图已经呼之欲出:在未来,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丁伟,分布式设计基础PPT,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特南鲍姆、范施特恩著,杨剑峰等译,《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吴杰著,高传善等译,《分布式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