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与包头

合集下载

走西口的错误

走西口的错误

《走西口》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塞外李悦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是电视剧《闯关东》,我当时写评论批评它胡编乱造,指的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缺乏逻辑性。

例如,一个原本文静的弱女子,不明不白地成了土匪头子,劫刑场和狱中救死囚就如同逛商场一样轻松随便……200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是《走西口》,这部长达52集的电视剧不只是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缺乏逻辑性,编导甚至严重缺乏“走西口”方面的常识。

央视选这样的戏开年,只能唬弄与走西口无关地区的观众。

在我居住的呼和浩特,有一多半居民是当年走西口者的后代,他们很想看看自己的先人是怎样走西口,因此,这部电视剧在呼和浩特的收视率颇高。

遗憾的是,他们看后大失所望,没有一个人说好。

我听到的都是骂声。

许多人都希望我能写出批评文章。

我先发表此文,给这部开年大戏挑出六大常识性错误。

一、地理常识的错误《走西口》剧中描写田青等人走西口走到一叉路口,一条通沙虎口,另一条通张家口,只能靠扔鞋判断走哪条路。

这显然与地理常识不符,田青等人从祁县奔口外,最近的路就是到右玉过沙虎口,就到了口外,再去归绥或包头。

而张家口在河北省,从祁县走出来,先到河北的张家口,再走出张家口到塞外,多走一个省是舍近求远。

地理上没有一个叉路口能通往沙虎口,又能去张家口,编导只要看看中国地图就能明白,可惜没看地图!历史上,山西人称张家口为“东口”,沙虎口才是西口,走西口的人不必要在东口和西口之间做选择,祁县的祖祖辈辈人都知道直奔沙虎口就能到口外。

沙虎口是长城上的一个重要的关卡,明清两代和民国都有常年驻军看守,官兵强大,土匪不敢在附近出没。

然而,电视剧《走西口》却把沙虎口描绘成土匪聚集,绿林占山为王的黑窝子。

二、时间常识的错误袁世凯复辟称帝是在1915年12月13日,当时包头是一个镇。

袁世凯复辟前,田青受到包头县长的诬陷而入狱,显然是与史实不符的。

包头镇怎么会有县长了呢?包头成为县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了,这一点,编导只要看看包头的志史就能知道了。

晋商2走西口

晋商2走西口

西口是山西的右玉县杀虎口(时称小北京,由于清朝平定平西叛乱而在此驻兵。

)西口西部中原腹部,北临内蒙。

中原纺织品,内蒙畜牧商品双方进行交易。

乔家一代乔贵发到包头做苦力积攒一点钱之后做小买卖,但是买卖的成果不是很好。

于是回来家乡继续种田。

猴儿收购大量的低价粮食远到包头贩卖,生意才有一点的规模。

乔家在包头的票号,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贸易。

走西口因为土壤的贫瘠,种田不能致富,于是,许多穷汉开始走西口。

《走西口》无哀怨的成分,只有相思的成分。

男人走了,女人来当家。

一路上,土匪抢劫,寒冷,沙漠迷失方向饥饿,风沙气候。

极热天气,极冷天气。

山西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代代人不同沿着父辈的路走出山西。

常家张家界布料,曹家卖砂锅,乔贵发卖苦力。

商人和顾客进行很好交流,诚信待客。

学习范围非常广,针灸知识,中草药知识为了牧民犯病。

俄国和清朝签订协议在恰克图中俄两国进行贸易,山西商人是最早在俄国恰克图经商。

山西人头脑聪明,因为强盗所以在俄国铸银千金再运回国内,强盗看了也无措。

山西人肯吃苦,能坚持耐劳,奋斗到底。

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体位置现在的山西省右玉县,后来则改指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

但是由于走西口的人群极为庞大而繁杂,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确切所指其实并不相同,概乎言之,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各地至内蒙的各个通道隘口。

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动辄流移。

而自地理环境视之,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

于是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

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

民歌《走西口》的四个版本随着走西口电视剧的热播,走西口这首民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起来。

也正式拉开了这股“西口热”高潮的序幕。

人们对于那首经典的唱腔版本也就是胡月版本更是不绝于耳声在心头了。

尤其是南方的观众也对这首民歌是逐渐熟悉起来。

其实北方的观众可能都知道走西口版本众多,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衍生出了不同版本的曲调,各有特色,就象一个百味瓶一样能够调出不同的味道。

这众多版本整理一下,以便使更多的人通过走西口电视剧了解走西口文化以及通过它所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走西口音乐来加深对它的了解和渗透。

1 民歌走西口————流传最广的走西口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

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

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民歌《走西口》作者赵国柱:1966年开始编演文艺节目,共创作演唱作品上百个,作品在文艺刊物发表,区、市、电台播出,新疆话剧团等文艺团体演出。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要数胡月版本的走西口了。

广为传唱的还有《黄土高坡》、《热恋的故乡》等2 二人台版本————唱腔最为悲凉最能引起共鸣的走西口。

《走西口》最初为一段民歌。

清朝咸丰年间民间艺人将《走西口》改编成二人台,赋予它完整的故事情节。

走西口《走西口》观后感

走西口《走西口》观后感

走西口《走西口》观后感以前读书的时候老是写后感,自从进入大学后似乎把这些都忘了。

嘿嘿,牛年已经过了快半个月了,来到台州后的这几天没有什么事做,打开电脑,09央视52集大戏《走西口》进入我的视线,你还别说,长是长了点,我加班加点,终于在刚才把它看完了,你们想问我,看电视有什么后感,其实谈不上后感,只是我看后觉得里面的主角田青创业的故事对我有感触罢了。

一、田青在创业过程中的心态。

他来到包头后,首先是给裘老板打工,做销售,他做了两年左右吧,在这两年中他不断的学习蒙古语,俄语。

在这两年中他得到老板的重用,当然,其中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后来他自己开了衣服店,倒闭,再开贸易公司,倒闭再起的过程。

从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象他这样,在上班的时候,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便自己更好的应付工作。

特别是想创业的朋友了,在给人打工的日子里心态要好,不要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

再说到我,我在台州打工了两年了,今年想自己做点事。

嘿嘿,还真的象田青呢。

这点我深有感触的,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去年我原来的公司亏了很厉害,公司审计查帐时,面对他们,我一点不怕,因为我在业务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做我不应该的事。

两年了,现在原来一些合作的老总比较相信我,我想这个跟我的心态是有关系的。

总的来说,就是踏踏实实去做人。

做人,就要做田青这样有侠义之肠、宅厚之心、坦荡之躯的人,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都会有一番成就的。

二、田青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

他的衣服店倒闭后,去拉骆驼,一去就是几个月,嘿嘿,看过这电视的人可能说这有什么,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但是我个人就是在拉骆驼的过程中,他见到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很多东西,以致才有后面的故事。

我个人认为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有更大的收获,在创业过程中,自己要多学习,多接触一些新的东西,多接触一些人。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也许就是这样,田青在卖牛皮时,回来和老板说,最怕客户让他喝酒,现在一些老板何尝不是。

奥康集团在我们毕业生校园招聘宣讲中,就说,别以为你们的老爸开着宝马天天泡在酒里,那是在在享受,其实他就是为了那合同在付出辛苦的劳动。

“走西口”移民在推动包头城市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走西口”移民在推动包头城市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出 口外 , 的经商 、 的务农 、 的从事手 工业 , 们 有 有 有 人
引领 的作 用 , 特别 是 口外城 镇的形成 , 旅蒙 商起 到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 为城镇 居 民 的主 体。 包头 旧城 的 成
形成 最好地 诠释 了这一 特 征 。包 头 旧城 所在 地 区 ,
习惯 上将这一移 民现 象称 为 “ 西 口” 走 。但具 体 “ 西
和 内地 的不 同 , 开始允许 内地农 民到 口外 开垦种植 。
在《 口辨》 西 一文 中对 “ 口” 西 的理解 作 了详 细 的 归 纳 和总结 , 提 出 了 自己 的看 法 。 l 笔者 更 赞 并 J
成 “ 口” 指说 , 西 口” 西 泛 即“ 不是 某一 地 区的特 指 , 而是指 山西 以北 , 北 张家 口以西 , 河 内蒙古 与 山西 、 陕西交 界的长城 各 口。内地农 民从这 一 区域深 入绥
个普通 的黄 河 渡 口发 展 为 一 座 近代 化 的商 业 城 市, 以旅 蒙商为 主体 的“ 西 口” 民功不可没 。 走 移

水 沟搭帐 房居住 , 蒙 民戕 害投 诸河 。 呜于官 以达 被 政 府。此 后 商 民均 由政 府 发 给 龙 票 , 国 家保 护 由
之 。 ” … 地 此后 , 方 内地商 民持龙 票者 大量 涌入
口” 指什么地 方 , 同 的学者 有不 同 的观点 , 忠 和 不 刘
明后 期为 土默特 部右翼 部 落驻 牧 地 , 氏蒙古 族 以 巴 畜牧 业驻牧 于此 , 无农 业 定 居者 。清 初康 熙帝 亲征 葛尔丹 , 于康 熙三十 五年 (6 6年 ) 19 曾驻 扎 于昆都仑 地 区。史料记 载 当时包 头 旧城荒 草丛生 , 未成村落 。 然 而就 在这 次亲征 途 中 , 熙帝 看 到 了沿边( 7 7年 ) 由 于晋 、 、 、 13 , 冀 鲁

浅谈包头方言的特点

浅谈包头方言的特点

浅谈包头方言的特点我们包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它却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虽然现在包头是以普通话为主,但老包头那独具特色的方言,仍然活跃在人民群众中间,特别是各个旗县和东河区、九原区。

这些方言,是人民群众平日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包头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

包头方言是以山西方言为母体而脱胎发展形成的。

这要源于历史上的“走西口”。

发生在明末清初以来的山西民众“走西口”活动,是包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山西移民大量涌入包头地区,彻底地改变了包头的历史面貌,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而且也为包头方言的最终形成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包头方言深深地打上了山西方言的烙印。

但由于在包头地区定居的山西移民,来自山西省的各个地区,所以它的方言又不完全等同于山西方言,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在继承和发展了山西方言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后,融会贯通,最终形成的具有“西口”特色的新方言。

包头方言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首先,包头方言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

各地方言都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他们大多是以县市或地区为界,而包头方言的差异区域却要小得多。

比如在土默特右旗,黄河沿岸与沿山区之间,一个村与另一个村之间,都存在着语音与词汇的差异。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居民,其祖先来自山西的不同地区。

包头方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语和语音。

包头方言是以山西方言为母体而脱胎发展形成的,它不仅从早期的山西方言中继承了众多的古代汉语词语和语音现象,同时,由于山川阻隔和开发较晚,对这些古语词或古音现象的保留甚至还要超过现在的山西方言。

首先,在语音方面,包头方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分音词现象。

就是把一个表示意义的字或者词,读成两个音。

读法是按照反切的读音来表示。

比如:棒子的“棒”,木棒的“棒”,包头方言是“不浪”;麻杆的“杆”,麦杆的“杆”,包头方言是“圪榄”;大街小巷的“巷”,是“黑(he)浪”,等等。

包头人和山西地区的人在饮食习惯

包头人和山西地区的人在饮食习惯

包头人和山西地区的人在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甚至方言都很相似。

这主要是由于三百年前的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走西口。

一、走西口的原因与包头的形成清朝末年,经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

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

”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

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二、包头作为水旱码头在走西口中的的地位包头作为重要的水旱码头和交通要道, 成为西北地区的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大批内地移民到此经商贸易,包头自然地成为旅蒙商发家致富的风水宝地。

史料记载清雍正三年( 1725年), 内地商民来此贸易者在西水沟搭帐房居住, 被蒙民戕害投诸河。

鸣于官以达政府。

此后商民均由政府发给龙票, 由国家保护之。

此后,内地商民持龙票者大量涌入包头地区,他们以昆都仑、西脑包、井儿坪为中心,开始搭帐篷居住,后变帐篷为庐舍, 逐渐形成村落。

嘉庆十四年( 1809年) , 包头发展为水陆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商业日益兴盛,萨拉旗厅在包头设置巡检,改包头村为包头镇。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设于萨拉旗厅的包头镇巡检难以控制包头镇局面。

到光绪年间, 包头已成为我国西北皮毛集散地,市内商贾云集, 店铺林立, 成为典型的商业城市。

市内有以商号命名的街巷, 如长胜街、复成元巷、太平官巷、复兴玉巷等;有以集市形成的街巷名,如牛桥街、炭市街、草市街、车市街等等。

走西口历史背景

走西口历史背景

走西口历史背景 .这条路山西人走了三百年———“走西口”折射山西人的生存发展史那个年代山西青年的求生路张军“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呀走西口,小妹妹我送你走,怀抱你那梳头的匣,两眼泪双流……”这首《走西口》的民间小调广泛流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及河北省北部地区,特别是在晋、冀、蒙、陕的交界处家喻户晓、人人传唱。

其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和荡气回肠的唱腔,高亢、真切的词曲,反映了当年走西口的怆然、缠绵与悲壮。

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他们或沿黄河开垦荒地、或做生意,这就是走西口。

“口”指长城关口,对山西人来说,包头和河套地区位于他们的西北方向,关口也就自然被称为西口。

对于西口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它指的是山西、内蒙古相连的长城要塞———杀虎口;也有说它是山西河曲县的固城西口;而陕西佳县的人则说西口指的是陕北三边地区。

不过,走西口的人中大部分是山西青年农民,走西口的山西人或进入河套地区,或进入外蒙古,或沿丝绸古道向西,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辛、迷茫、苦难和辛酸的求生路,求富路。

春去秋来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用血泪唱出的《走西口》,凝结了多少离愁、多少别恨、多少牵挂、多少情,它是这片土地上久久不散的往事回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经典、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奇葩。

先人们走了,《走西口》流传下来了,直到今天,听到此歌,仍能让我们泪洒青衫。

为了发展这条路他们走了三百年“走西口”又叫“走口外”、“跑口外”或“走场子”。

它是长城以里的晋西北、雁北和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到长城以外的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活动。

山西人“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

清朝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曾痛心疾首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

包头新年民俗调查

包头新年民俗调查

包头新年民俗调查包头民俗风貌起源:包头市是个移民城市,居民主体来自华北和满洲。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走西口移民过程中,大批山西、陕西、河北的移民涌入包头,包头人口开始逐渐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发起“支援边疆建设运动”、流放右派分子等行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满洲、河北等地迁入包头,这些人及其后裔在包头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

包头市三区人口全部是由外来移民构成,其中的昆都仑区和青山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外来移民最多,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是包头的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聚集区,在昆都仑区主要使用东北话,而在青山区的普通话使用率最高,而东河区大多为走西口后裔,工商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以晋语居多。

明末清初山西、陕西大量移民涌入包头,带来了当地风俗民情,再加之包头地域特点,形成了包头地区蒙、汉杂居的风俗民情。

常规:农历腊月初八,老包头人从腊八以后开始准备年货。

男子还必须净发,俗曰“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蒙古族准备“羊背子”腊月二十三称之为“过小年”大年三十:汉——贴对联、贴福字、挂大字、挂灯笼、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吃年饭,子时,堆旺火,吃饺子(汆元宝),接喜神。

蒙——吃年饭、敬“辞岁酒”,吃饺子,耍“嘎拉卡”,还要听艺人说书。

初一:串亲戚家,给长辈拜年。

初二:早上拿香火结财神,有钱人和商号都要派专人代香火去东河财神庙接财神。

初四:晚上清扫厅堂、院落,将垃圾倒于门外,当地叫扫穷。

初五:早上放炮,破五。

初七:人气节,晚上整夜点灯。

正月初八,一说是祭八仙,另一说是“八”与“百”是包头方言谐音,因此这天人们都要上街“祛百病”。

初十:晚上点一蜡烛或灯瓜,放于犄角旮旯,意为老鼠娶媳妇。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闹花灯,放烟火,高跷队、秧歌队挨门串户或给商行,会馆百年。

二月二:龙抬头,包头在关帝庙前或泗店梁上抖活龙放烟火。

人们都要剪头发,有“二月二龙抬头,不剪头来死舅舅”的民谣。

具体解析:农历腊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时饿昏在地,有牧羊女用米豆野果粥给他吃,他吃后精神焕发,觉悟成佛。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课件资料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课件资料

论“走西口”对包头地区方言的影响清代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康雍乾三世的发展下,到了乾隆时期,全国的人口突破了三亿的大关。

由于人口的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的压力纷纷向外扩散。

因此,形成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三大移民浪潮。

其中的“走西口”,是包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包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1. 走西口与包头方言概述1.1 包头与走西口1.1.1 走西口相关概述“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造成“走西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农民考迁徙谋求生存。

山西多沙漠和贫瘠的土地,常年受自然灾害的困扰,迫于人口和土地的压力,许多农民开始向内蒙地区迁徙以谋求生计。

二是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促使了农民的贫困化,农民自身缺少土地无法耕作,贫困日益加剧。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三是内蒙古优渥的地域环境为“走西口”者提供了良好的谋生市场。

内蒙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且资源丰富且缺少政府的经济管制。

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吸引了一批劳动人民背井离乡去内蒙开荒。

1.1.2 走西口与包头阐述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各民族人们的认同感。

“走西口”这一移动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同时也促进内蒙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1)促进了包头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包括包头在内的内蒙地区一直以来的经济形式都很单一,而且游牧经济又带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对农耕经济的依赖性很大。

西口情的感悟

西口情的感悟

西口情的感悟走西口是山西人的一段发家史,也是一段血泪史。

至今内蒙包头一带,很容易就能听到山西口音,见到山西老乡,就是山西人走西口落地生根点缩影。

俗语“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但凡能守家在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迫不得已才抛家别子走西口,去口外闯出一条活路来。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比起曾经久久传唱的民歌《走西口》,这一首西口情更加大气磅礴,更能撼动人心引起共鸣。

“走西口的眼泪,流不尽祖辈的柔情”开唱传承着传统《走西口》的曲调和意境,角色换位成黄土坡上驼铃声远,口外的哥哥牵挂着故乡的亲亲。

然而情不至于此,还有更深更广的意义:“大黄风吹来流浪的沙蓬,吹断了归途吹不断大榆树的根。

”可以想象口外无亲无故,全靠一己之力去开疆拓土。

大漠流沙,夜风呼号,茫茫归途掩映在漫漫风沙中,但大黄风再疯再狂,也吹不断大榆树的根,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故乡的土地家中的亲人,那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根基。

歌曲第二段就有了在异地拼搏扎根的意境。

荞麦面的苦菜,有着倔强的个性,蒲公英落地生根,黄河水浇灌出金色的收成。

山西人吃苦耐劳,无论走到哪都能落地生根耕耘出一块好天地,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大商机。

明清时期晋商亨通四海,富甲一方,就是靠的这一股本色韧劲和诚实守信的禀赋。

走西口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通过勤劳和智慧照样在茫茫大草原闯出一番新天地,回家后买屋购田封妻荫子。

经过了多年打拼衣锦还乡,山丹花正红,飞天的梦回到了北方的怀中。

整首歌荡气回肠,抑扬顿挫。

歌者激情飞扬,听者如痴如醉。

唱出了山西人的柔情与豪迈,道出了祖祖辈辈山西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

每每乐声响起,总是让人身临其境热血沸腾。

一首山西新民歌《西口情》,感心趣的朋友不妨多听一听。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电视剧《走西口》中,出生于山西祁县的男主人公田青、梁满囤、王南瓜三人,背着包袱,离开家门,一步步向前走。

这就是“走西口”。

他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几代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西口?7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大学、哈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请他们介绍一下走西口的情况。

1、西口到底指哪里?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

电视剧中,田青等三人从山西祁县田家大院出发,来到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

而实际上,这里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西口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人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

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

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草原了。

2、走西口的路线电视剧《走西口》中,王南瓜问田青哪条路通往杀虎口,田青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走吧,管它哪一条呢,反正都能到口外,我们又不是去投奔什么人,走哪条路都一样。

”广义地说,明清时期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设置了关口,关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

从山西出发,经陕西、内蒙鄂尔多斯,再到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就是走西口的路线。

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固定地点进行,类似今天在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

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

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据说已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陕西,甚至更远一点儿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因为几百年来,当地的青壮年男丁几乎都走西口,为了抒发离乡愁、思乡苦,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走西口的男人和这些男人的亲人,都学会了唱这首民歌。

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52集电视剧走西口剧情梗概

52集电视剧走西口剧情梗概

52集电视剧走西口剧情梗概52集电视剧走西口剧情梗概52集电视剧《走西口》梗概二十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坂活命。

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

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

故土难离也得离,心爱的女人难舍难分也得舍也得分,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辛酸!祁县田家大院,祖上是靠走西口在口外发了财,回家乡置了产业的大户人家。

到了田耀祖这一代,他吃喝玩乐,更爱豪赌。

就在田家为小少爷田青举行抓周庆典之际,田耀祖却把家产连同自己的老婆淑贞一同输掉了。

田老太太被气死,田耀祖被逼无奈之下走了西口。

少奶奶淑贞幸得此前被她所救的革命党人、兴中会会员徐木匠挺身相救,才免于受到赢家夏三的污辱。

淑贞为了养活儿子田青,将九岁的女儿丹丹给了梁家当童养媳。

十年后,田青成了放羊娃。

从事革命活动回来后的徐木匠巧遇田青,并出钱供田青上了私塾,并教了他一身武艺。

徐木匠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一边接济淑贞和田青母子艰难度日。

淑贞感念徐木匠当年的相救和接济,对徐木匠磊落的为人也心生敬佩,渐渐对徐木匠产生了爱慕之情。

此事被田青发现,淑贞意欲自尽。

是丹丹对田青讲了事情的原委,田青才了解了他的身世。

时逢大旱,田青决定带着姐夫梁满囤去走西口。

路上被土匪刘一刀裹胁上黑土崖土匪窝。

刘一刀为笼络田青让他当了三当家并将肉票豆花赏给他为妻。

因此引起了二当家的嫉恨。

一次,刘一刀领全伙下山作案,田青乘机领着豆花、满囤、和“肉票们”逃出匪窟。

二当家栽赃陷害田青,说田青放火烧了黑土崖,杀害了风摆柳,招致刘一刀的刻骨仇恨和追杀。

田青等历尽艰辛到了包头,不料“肉票”之一裘老板却指认田青是匪首,被官府判斩。

豆花也因有失身之嫌被未婚夫家赶出。

她用回家盘缠买了两口棺材要为田青殉葬。

事后裘老板才得知误会了田青,找到县知事解释。

县知事吴玉昆拒不改判。

中国两次人口大迁徙初中课本

中国两次人口大迁徙初中课本

中国两次人口大迁徙初中课本其实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是有过几次大批量的迁徙移民之路的,这也是依据当时的状况而做出的选择,因为当时闹饥荒,为了活命,只得远离家乡去往他地,而这个迁移的过程就是一场逃荒的路程,这些逃荒者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也是被逼无奈,不过大家为了活命只能选择移民,比如曾经的山西人就选择了走西口,而山东人则选择闯关东。

不得不说这两次的移民在近代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首先咱们来讲非常著名的走西口,人群主要就是山西人的血和泪的历史,其实现在也留下了一些走西口的歌曲,这歌曲还是男女对唱的,这也是当时选择这条路的人民为了生存而选择谋生的手段,这是他们在经过杀虎口到口外谋生的历史。

其实之所以出现走西口的迹象,在明代中期就已经有了,高潮时期是在明末清初的阶段,等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选择这条路的人口变得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一场西行之旅也是经受了历史300年左右。

这部分人群除了山西人之外,还包括河北陕西之类的流民,之所以会选的这条路,就是因为山西这个地方土地过于贫瘠,而且经常发生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其实在光绪初年就有近代史上旱灾非常严重的一次灾害,在这场灾害发生之后应发了大饥荒,这个时候人们根本吃不饱肚子,只能挨饿,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也想为自己找出一条活路,于是不可计量的百姓们就开始选择走出家门,选择奔赴西口开始向内蒙古一带流动。

其实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民歌中也有代表当时人们内心哀怨的声音,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只得背井离乡,甚至连父母亲儿也只能挥手道别,远走他乡的日子并不好过,这种日子是非常艰辛而且孤苦的,所以心中也是充满了酸楚与不舍。

在那几百年的时光里,这部分人选择走西口也是一段苦难史,在这里面也有一批经受磨炼之后而变得强干精明的山西商人,其实内蒙古的包头,如今已经是他们草原上工业城市最大的了。

包头的居民人口有200万多,在很久之前这座城市只是一个小村子,根据这里的人所说,这是因为当时山西人选择到这里来发展,促进了贸易才让当初的包头变得繁荣起来,可以说包头也是非常感谢这群人来走西口的。

走西口与包头

走西口与包头

走西口与包头包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走西口”这一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包头形成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基础——农业与商业,正是在走西口这一社会活动的促进下发展而来的。

包头形成初期的人口结构、社会文化无一不深深打着西口文化的烙印。

一、西口之位置与走西口对于清代的西口,目前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先后指杀虎口(今山西朔州右玉县)和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

但对于走西口却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山西、陕西以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内陆人民通过西口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垦荒、经商的活动;另一种认为是内陆人民经过西口到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西部谋生的社会活动。

通过阅读作者较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走西口主要涉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即当时的土默特旗(包括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二市,土左、土右两旗,托县等地)、原伊克昭盟(辖境范围大体相当于今鄂尔多斯市全部及巴彦淖尔市南部县市如临河、五原、磴口的全部,杭锦后旗南部,乌拉特前旗南部,乌海市海勃湾区)、后套(今巴彦淖尔市大部分)以及阿拉善盟等地。

清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长期只居住着蒙古族,经济以单一的游牧业为主。

大量的中原人民进入这里,开垦土地、经营贸易。

包头的形成与城市发展也与走西口有着紧密的联系,包头地区的文化发展也与其有关。

不仅是包头,整个内蒙古中西部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草原文化与内陆文化的联系,内蒙古西部的文化与艺术与走西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走西口是“西口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于进一步了解内蒙古西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成因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代走西口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产生于晋北的河曲、保德、偏关、朔县、右玉以及陕北的府谷、神木、横山、榆林、靖边、定边等县。

这些地区的人民长期以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但迫于当地土地贫瘠、自然灾害严重、人地矛盾突出,不得不走西口。

同时,清代走西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仅雍正、乾隆时期涌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内陆人民就多达数十万。

循着晋商的足迹再走西口

循着晋商的足迹再走西口

循着晋商的足迹再走西口1、何谓走西口我们通常讲的“走西口”的“西口”即“杀胡口”,在现山西右玉县境内,出了此口就是现内蒙和林格尔地区。

清康熙帝平蒙古噶尔丹之乱返京时曾驻跸“杀胡口”,考虑到汉蒙各民族的和睦相融,康熙将此口更名为“杀虎口”,一字之改颇显康熙帝的睿智。

多少年来,山西人北出蒙地讨生活、做买卖多经此口而行。

之所以称其为“西口”,乃相对“东口”而言,“东口”即现在的张家口,与杀虎口对照,正好一东一西。

“走西口”就是走出杀虎口,去蒙地讨生活、做买卖。

“走西口”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讨生活”的,另一类是“做买卖”的。

讨生活的后来大多移居蒙地成为农民。

(当然其中也有做了买卖的)。

做买卖的就成了当地人称之的“旅蒙商”,而在旅蒙商中异军突起的就数“晋商”了。

2、走西口路线遗产廊道概况概况从大的走向来说,走西口可分为三条,即西线,陕北线;中线,晋西北线;东线,雁北线。

中线和东线为山西人的走西口路线,又可细分为六条线。

我所设计的走西口路线遗产廊道起始于山西省晋中市的祁县、平遥,终止于内蒙古包头市。

途径太原、雁门关、、山阴县岐道地、右玉县杀虎口、归化(呼和浩特)。

这条廊道对山西和内蒙古乃至中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1)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

(2)“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农耕并。

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2)太原——晋南人走西口的休息整理之地。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

黄河流域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

黄河流域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

黄河流域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唱起《走西口》,妹妹泪长流。

民歌《走西口》有多种演唱形式,二人台、对唱、独唱。

曲调各有变化,唱词也不尽相同,一百多年唱下来,长盛不衰。

许多人说,是听了《走西口》以后,才知道走西口这码事。

事实上,走西口民歌还有很多,收集起来,几乎就是一部史诗。

西口内外,民歌驰名全国。

在陕西是陕北民歌,在内蒙古是漫汉调,在山西是爬山调。

晋陕蒙交界处,三省区的民歌互相穿插,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一般人很难分辨开来,唯有当地的民歌手,能把三省区的民歌唱得纹丝不乱。

走西口民歌内容,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唱走西口艰难生活的;二是表达男女离别之情的,这一类最多,《走西口》是代表作;三是表现男人走西口之后,女人在家的相思之苦,以及为朋友打伙计的。

当年走西口,全靠步行。

西口路上人烟稀少,鸟雀不闻。

望一眼前方的漫漫黄沙,想一想留在家里的老婆孩子,心中那种寂寞、牵挂、忧伤、悲凉,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实在难受得憋不住了,就得吼上两嗓子,唱上两声,来排解一番。

正如民歌里唱的:“男人难活唱曲子,女人难活哭鼻子。

”“唱曲子容易得调子难,学会唱曲子解心宽。

”走西口年代地老天荒,不比现在,能从各类媒体上听歌,听会了,就可以随口而唱。

可以唱“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也可以唱“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那时候无处听歌,要唱,就得自己编。

曲调好找,有历代流传下来的那些,爬山调,漫汗调,信天游调,都可以用。

主要是编词,现编现唱,难度不小,民歌里说“哼调调容易编话话难,一句上不来就打烂船”。

于是众人东一句,西一句,你一句,我一句,自编自唱,慢慢就唱出了无数走西口的民歌,描述艰苦生活,表达喜怒哀乐。

有一首民歌,详细记录了走西口的路线和行程,成为研究河曲保德人走西口的主要依据:头一天住古城,走了七十里整,虽然那个路不远,我跨了它三个省;第二天住纳林,碰了个蒙古人,说了两句蒙古话,甚球也没听懂;第三天乌拉素,要了些烂朴布,坐在那个房檐下,补了补烂单裤;第四天翻坝梁,我两眼泪汪汪,想起了小妹妹,想起了我的娘;第五天沙蒿塔,拣了个烂瓜钵,拿起来啃了两口,打凉又解渴;第六天珊瑚弯,我碰了个大老板,说了两句蒙古话,吃了两个酸酪干;第七天那长牙店,我住店没店钱,叫一声长牙嫂子,你可怜一可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包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走西口”这一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包头形成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基础—农业与商业,正是在走西口这一社会活动的促进下发展而来的。

包头形成初期的人口结构、社会文化无一不深深打着西口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包头城市形成走西口西口文化一、西口之位置与走西口对于清代的西口,目前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先后指杀虎口(今山西朔州右玉县)和归化城(今呼和浩特)。

但对于走西口却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走西口是指长城以内的山西、陕西以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内地人民通过西口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垦荒、经商的活动;另一种认为是内地人民经过西口到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西部谋生的社会活动。

通过阅读我较赞同第二种观点⑴,认为走西口主要涉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即当时的土默特旗(包括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二市,土左、土右两旗,托县等地)、原伊克昭盟(辖境范围大体相当于今鄂尔多斯市全部及巴彦淖尔市南部县市如临河、五原、磴口的全部,杭锦后旗南部,乌拉特前旗南部,乌海市海勃湾区)、后套(今巴彦淖尔市大部分)以及阿拉善盟等地。

清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长期只居住着蒙古族,经济以单一的游牧业为主。

大量的中原人民进入这里,开垦土地、经营贸易。

包头的形成与城市发展也与走西口有着紧密的联系,包头地区的文化发展也与其有关。

不仅是包头,整个内蒙古中西部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草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联系,内蒙古西部的文化与艺术与走西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走西口是“西口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于进一步了解内蒙古西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成因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代走西口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产生于晋北的河曲、保德、偏关、朔县、右玉以及陕北的府谷、神木、横山、榆林、靖边、定边等县。

这些地区的人民长期以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但迫于当地土地贫瘠、自然灾害严重、人地矛盾突出,不得不走西口。

同时,清代走西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仅雍正、乾隆时期涌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内地人民就多达数十万。

内地人民历尽艰辛来到边外,除了垦荒种植,许多人还经营贸易。

他们或驮运深入草原、或建立货栈和商号,以品种繁多的中原地区的物品交换蒙古的畜牧产品。

既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加快了蒙古牧区与内地经济的一体化,也推动了内蒙古西部重要城镇的形成。

二、包头的形成与走西口明末阴山南麓为土默特部占据,已有定居的农民。

但就包头故城,现今包头市东河区管辖地并没有定居者,是土默特右翼六甲地。

蒙古族巴氏世族等是以畜牧业为主。

清初,政府严禁汉民流入边外。

顺治12年,明文规定:“各边口内旷土,听兵耕种,不得往口外开垦牧地。

”⑵到康熙年间,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包头故城仍是一片草地。

到康熙35年,康熙开辟归化、张家口、多伦诺尔等互市边域。

康熙46年“今巡行边外,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商,或力田,至数十万人之多。

”⑶从康熙年间到嘉庆年间,面对流入到蒙地的汉族、回族日渐增多,清政府也只好逐渐同意定居编甲入籍,这样包头城故城由无人定居到形成村也就成了事实。

从现存的包头回民古墓群的碑文来看,乾隆初年来包定居的有河北沦州王家射村人王修、其孙王大兴于乾隆32年生于包头。

山东武定县人白三木,其孙白可德生于乾隆35年。

白三木、白可德均葬于古墓。

回民古墓中有碑文可查的生于乾隆年间的达18人。

⑷汉族最早来包定居者有据可查是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姓,乔姓是乾隆元年来萨拉齐老官营村谋生的,后移居包头城西脑包。

这期间,山西、陕西、河北省等地的汉人从长城以内拥入包头一带,集居于今东河区的代州营子(东河村)、北梁、转龙藏、召梁一带,筑土房,建民宅。

还有一些人为给关内关外做生意的人提供方便,在今天的瓦窑沟南一带开起了车马大店和饮食摊铺。

雍正以后,清政府仍严厉推行“封禁令”,但又无法解决口内日趋严重的民地矛盾,流民违禁出边和违禁开垦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流民出边涌入蒙地的移民潮。

为此,清政府便采取了权宜之计,雍正时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下令内地灾民可往口外蒙地开垦土地谋生。

⑸乾隆年间又再次重申:“如有贫民出口者, 门上不必拦阻, 即时出发”。

⑹此令一开, 走西口的人数猛增, 嘉庆朝“出口垦荒者, 动辄以千万记”。

⑺促使走西口进入高潮阶段。

随着走西口的兴盛,内地农民大量流入口外开垦种植,并帮助许多牧民逐渐掌握了内地选种、施肥、开畦、培垄、兴修水利等精耕细作的技术,使内蒙古西部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雍正朝以后,来包头、萨拉齐县一带垦荒的人逐渐增多,并由“雁行”发展到定居。

乾隆、嘉庆时期,大多聚住今东河村,因山西代州人居多,故东河村又叫“代州营子”,其他分散在东脑包、西脑包、南龙王庙和南海子一带。

包头人口的激增,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会。

其中以皮毛业、旅蒙商等行业发展最为迅速。

包头地方戏二人台《走西口》中的这样的几句,“远离家乡忻代州,学会蒙话草地走。

换回皮毛赚大钱,千里迢迢奔包头”⑻充分说明当时包头商业的发达。

晋陕一带的旅蒙商人牵着长长的驮队来到包头,远一点的要去到大库伦(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他们带来了内地的手艺,各种商业行业如铁器行、酒米行、成衣行、棺材行等大量兴起。

后来渐渐形成了以地方名字称呼的行业,如代州社、河曲社、忻定社等。

随着托克托县河口官渡及土右旗毛岱官渡的废弃,南海子、二里半两处码头建成。

“皮毛一动百业兴”,从此以后,包头就成为“西北商业重镇”、“水旱码头”和粮食、皮毛、药材的集散地。

其时的包头,确实成了联接中原与大漠南北(蒙古)、华北与西北的枢纽。

1911年,包头一度改称包东州。

1923年,平(北京)绥(绥远即呼和浩特)铁路建成通车到包头,来自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的皮毛产品都要通过包头运往内地,运往天津口岸,而内地的布匹,绸缎、糖茶、酒烟类、大小百货也要经过包头再转往蒙古和大西北。

那时的南海子码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皮毛筏子停满黄河河道,山西陕西青海等地的各种方言交织成一片。

到1926年,包头人口已经增加到5万余人,九行十六社就成为包头的商号代表。

包头地理位置的日趋重要和商业的繁荣,也与中国近代史上经济社会的变迁有密切关系。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中国的原料与市场,并逐渐向内陆地区发展。

1892年,天津英商仁记洋行开始来包头收购大量皮毛,以后,英、德、俄、日等商人相继在包头成立洋行,共达十几家,形成了西北地区皮毛集散地,“皮毛一动百业兴”,大量皮毛经包头到天津出口,包头成为西北通衢。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历史上周边地区如乌盟、巴盟、伊盟等地区经济落后,物产单一,产品大多经包头外销,又经包头运回生产生活资料如布匹、日用百货、烟、茶、糖等,还有进口的洋布、洋油、洋火(火柴)等商品,大多在包头集散、中转,促使包头的商业、运输业两兴旺。

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下,包头开始了从建成以来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其中尤其是以山西的乔氏最为典型。

生活在包头的人们都熟悉一句话: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复盛公是包头最老的商号之一。

现在,东河区西脑包一代开发的贵发山庄据说就是当年乔贵发住过的地方。

据专家考证,贵发山庄是在1755年开设的广盛公基础上改名而来的。

复盛公创始者乔贵发,是山西“走西口”来的移民。

大约在1737年左右,乔贵发和一姓秦的伙伴来到了今天土右旗的老官村,不久,就迁来包头,开始经营草料、豆芽等小本生意。

后来以经营粮食为主。

在中国,饥饿是几千年的永恒主题,粮食是最好的挣钱资本。

后来,包头皮毛业一天天兴旺,交通要道位置一天天重要,复盛公的股东们审时度势,办起了金融产业,靠给皮毛商人贷款挣钱,成了金融资本家,办起了钱庄和典当行,这样复盛公一天天繁华起来,生意越做越红火,咸丰年间,增设复盛西,又购买了300亩菜地叫复盛园,一时间,复字号的商铺占据了包头的商业天下。

乔家人以财东身份坐镇山西老家,号令山西、内蒙的票号、字号。

在包头经营复字号商品流通企业的人都是他们聘请的职业经理——掌柜,这些经营方式和山西“晋商”的方式基本相同。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清政府的政策和当时口内的自然灾害导致灾年不断,是导致走西口的主要原因,而口外相对口内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存活的。

除此之外,口内人对于口外处女地的向往也是促成走西口的原因之一。

走西口给口外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及生产技术。

为口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包头这是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包头的发展与走西口是一种双向的互利的关系,一方面,走西口为包头提供发展的必需品,例如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在包头发展起来之后,吸引了更多的口内人,促使其来进行走西口这项活动。

王玉海先生在其论著《清代内蒙古农业村落的形成和特点》中论述了清代内蒙古农业村落形成类型,其中有由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农民私辟成村和由内地流入蒙古的商人或手工业者直接或间接建立起来的村落这两种类型,包头的这种发展模式这是属于这两种类型的结合。

三、走西口与包头文化走西口有着近三个世纪绵延不断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原汉族人民来到塞外,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风格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于是,蒙、汉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方面展开了广泛而直接的交流。

这不仅有利于内地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的融合,对内蒙古西部独特文化艺术形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以包头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为特色。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具有汉族地区特点的文化艺术也随之来到西部草原,给这里的传统文化艺术以深刻的影响在蒙汉文化艺术交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二人台”。

它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更是蒙汉两族音乐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

二人台分东西两个系统,西路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地区是它的发源地之一。

清同治年间,走西口的内地人民越来越多,在蒙汉人民杂居的土默特地区,内地人民带来的秧歌、道情、社火码头等曲调,结合这里蒙古曲儿及蒙古族民歌的音乐语言和戏剧化装等特长,产生了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二人台。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一般为一问一答的二人对唱或自拉自唱的单纯演唱,俗称“打坐腔”。

光绪初年,改为化装表演的拉场戏,剧中人物由原来的一旦一丑两个角色发展成为分别串演几个不同人物的表演形式,唱腔也出现了快、慢、流水等板式上的变化,从而实现了“二人台”由说唱向戏曲形式的转化。

实现这一转变的奠基人是蒙古族艺人云双羊,后经纪子玉、樊六等一批艺人的发展,向传入塞外的晋剧、秦腔等剧种学习了一些表情动作,使二人台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

二人台的唱腔十分丰富,既有内地民歌的韵味,又有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旋律。

它的剧目也很多,有的源于内地民歌如《卖饺子》、《小放牛》、《画扇面》,有的源于蒙古民歌如《阿拉奔花》、《马音杭盖》、《敏金杭盖》等,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仍是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人民最熟悉、最喜爱的艺术品种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