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景观功能

合集下载

第四讲 山岳景观

第四讲 山岳景观

北方石林
嵖岈山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 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东段,其主体主要由 距今1.23---1.39亿年的燕山期岩浆侵入 冷凝后形成的花岗岩组成。 其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嵖岈山花 岗岩体的断裂、构造节理发育的破碎阶段。 二是嵖岈山花岗岩的裸露风化剥蚀阶段。

中篇
第四讲 第五讲
自然景观
山岳景观 水体景观
第六讲
生物景观
第四讲
一、山岳景观的概念

山岳景观
山,通常是指由土石构成的显著高出地表的部 分。我国把海拔500米以上的由土石构成的地表 突起物称为山地,海拔500米以下的称为丘陵。

岳,通常指高大的山,如五岳。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河南山地面积
第二节 豫北山地
一、王屋山 王屋山依其山的形状而得名,它的形状如王 者住的屋子,所以称为王屋山 。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 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 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 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 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 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愚公挖山 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 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三)历史文化的吸引

历史文化与名山的形成关系也很密切。在我国, 不少山地的成名,除了得益于本身的自然美景和 宗教活动的影响外,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其成名 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某些山地曾是某重大历史事 件的发生地;某著名历史人物曾在某个山地居住、 生活、战斗、工作、学习过;某个山地曾是某位 历史名人的故居、墓地等;这些山地都有可能成 为名山。有些山地除了具有“正史”、“史实” 以外,还有某些被人们编造、臆造、想象、杜撰 的“野史”、“传说”、“掌故”乃至神话。

第四讲 美国的景观设计

第四讲   美国的景观设计
北京城市学院 城建学部《西方现代园林》课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第四讲 美国的景观设计
城建学部,杨帆,2014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
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事业的创 始人,他繁多的作品使户外空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设计正式成为一项专业。 1899年,美国景观规划设计 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成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哈佛革命 Harvard Revolution
• 1938.9埃克博《城市中的小花园》Small Gardens in the City • 1939~1941 三人共同合作 • 《城市环境中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 乡村环境中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In the rural environment • 原始环境中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in the primeval environment • 1939唐纳德来到了哈佛,与三人一起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旧者之间展开了论战。
哈佛革命 Harvard Revolution
• 从欧洲到美国的著名建筑师有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 布劳耶、纽特拉 、门德尔松 • 本土设计师赖特 • 1937德国 格罗皮乌斯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 • 格罗皮乌斯将包豪斯思想带入哈佛 • 受到影响的学生: • 罗斯James C.Rose 1910~1991 • 丹.凯利Dan Kiley 1912~ • 埃克博Garrett Eckbo 1910~200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同时受到以下等人的影响: • 特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 芒福德L.Mumford •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1885~1971 • 费拉Andre Vera 1919~1950的构图技巧

4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4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缀块的形态可以用长宽比、周长-面积比以 及分维数等方法来定量描述。

缀块长宽比或周长-面积比越接近方形或圆 形,其形状就越“紧密”;反之,越松散。

“紧密”利于保蓄能量、养分和生物

“松散”利于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园林规划设计中,确定缀块形状的原则是什么?
生境缀块大小和形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缀块空间格局的生态学效应
log S z log A log c dS (t ) I (s) E (s) dt

A.美国伊利诺斯 州东部当地繁殖 的鸟类种类与林 地面积的关系
B.美国伊利诺斯州 草原区繁殖鸟类种 数与草原面积的关 系

生境缀块面 积与其边缘 和内部生境 部分的关系
(2)缀块形状的生态学效应
(如人的日常活动和重大工程)在一系列尺度上
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如疾病、种间斗争)通
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成为格局的成因。

大尺度上的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地形、地 貌)为景观格局提供了物理模板,生物的和 人为的过程通常在此基础上相互作用而产生 空间格局。
不同因素在景观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随 尺度而异。例如,温度和降水量;种间关系。 园林建设是人为干扰主导的景观格局形成过 程

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景观的空间格局影响能量、物质以及生物在景
观中的运动,如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过程

5种媒介:风、水、飞动物、地面动物、人类 (尤其是利用交通工具)
Chapter 4 The landscape and the environment
Some species of bats prefer to fly along corridors. In these areas, many insects are hatched but corridors also tend to collect wind-driven ins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ridors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bats against predatory birds.

第四讲 景观形成因素

第四讲 景观形成因素

• 垂直地带性: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 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 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土壤类型也呈垂直分布带的现象。 •基带: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一致的土壤带。 • 建谱土带:垂直带中的主要土壤。 • 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 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2、 植被分布
• 植被在陆地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 件,特别是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组合情况。 • 植被分布:地带性分布与非地带性分布。
• 地带性分布: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 控制因素:热量、水分。
• 非地带性分布:受局部地区中小地形或土 壤等条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植被分布也 出现非地带性分布特征。一些植被类型, 不是固定在某一植被带内,而是出现在2个 以上的植被带内。
变质岩---石英岩
变 质 岩 -混 合 岩
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景观特征
海岸线为界
陆地地貌
海底地貌
陆地地貌
大平原
大高原
大盆地
大山地
海底地貌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
深海平原
陆地 地貌
基本形 态成因
绝对 高度
平原
台地
丘陵
山地
极高山
大于5000m 3500~5000m 1000~3500m
高山
中山
底山
气候
• 气候是某一地域多年某一时段内的大气统 计状态(某一地方大气的温度、降水、气 压、风、湿度等气象要素在较长时期内的 平均值或统计量及其年周期波动)。是天 气的综合表现。
• 实验分类法: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 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 为依据,结合自然界的植物分布、土壤水 分平衡、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因素对照 划分气候类型。 • 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带和气 候型。

景观的功能

景观的功能

景观的功能景观是指通过布置和设计自然和人工环境,形成具有美感和观赏价值的地方。

它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还具有丰富生活、净化空气、改善人们心理和社交交往等多种功能。

首先,景观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渴望一处可以放松身心、放松心情的地方。

景观的存在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感受美好的机会。

例如公园、花坛、湖泊等地方都能给人们带来舒适和生活愉悦感。

其次,景观有助于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

有研究表明,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在城市中,人口密集,空气质量普遍较差,而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化区域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一些特殊的景观设计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等,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

景观还对人们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绿色植物和自然景色对人们的心理有镇静、安抚、放松的效果。

医学研究表明,能够接触自然景色的人们,更容易恢复精力,减轻压力和焦虑。

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景观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个缓解压力的场所,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

此外,景观还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交和交往。

公园、广场、游乐场等地方是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

景观的布置和设计可以提供各种休闲和娱乐设施,如花坛、音乐喷泉、健身器材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增进互动和交流。

这对培养社会联系、增强社会连结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景观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还具有丰富生活、净化空气、改善人们心理和社交交往等多种功能。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景观的建设和保护,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健康、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第四讲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四讲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三讲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一、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岛屿生物地理学主要内容景观中缀块面积的大小、形状以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都会有影响。

例如,物种数量(S)与生境面积(A)之间的关系常表达为:S=CAZ式中c和z为常数,Z:0.18~0.35,平均值为0.263。

应用上述关系式时,须注意二个重要前提:①所研究生境中物种迁移与绝灭过程之间达到生态平衡态;②除面积之外,所研究生境的其它环境因素都相似。

(1)生境多样性假说(2)被动取样假说;(3)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平衡理论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数学模型dS/dt=I-E式中的S为物种数,t为时间,I为迁居速率(是种源与缀块间距离D的函数),E为绝灭速率(是缀块面积A的函数)。

模型成立的前提:I0、E0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可加性;I、E相互独立(援救效应、目标效应)(1)物种形成和演化过程暂时性的非相互作用平衡→相互作用平衡→选择平衡→演化平衡3、岛屿生物地理学的验证与应用考虑到景观缀块的不同特征,种与面积的一般关系可表达为:物种丰富度(或种数)= (生境多样性、干扰、缀块面积、演替阶段、基底特征缀块隔离程度)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把缀块的空间特征与物种数量巧妙地用一个理论公式联系在一起,这为此后的许多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复合种群理论1、复合种群的概念(metapopulation)(1)狭义概念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Levins在1970年创造了复合种群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

换言之,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亚种群(Subpopulation)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亚种群生存在生境缀块中,而复合种群的生存环境则对应于景观镶嵌体。

①亚种群尺度或缀块尺度。

在这一尺度上,生物个体通过日常采食和繁殖活动发生非常频繁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局部范围内的亚种群单元。

景观的美学功能

景观的美学功能

景观的美学功能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爱的奉献。

当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合于自然景观时,人的感情、精神、思想、道德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

自然景观是具有美学价值的景观客体,区别于周围环境,能吸引人们追求奇异。

自然景观具有以下美学特征:①合适的空间尺度②景观结构的适量有序化。

③多样性和变化性④清洁性⑤安静性⑥运动性⑦持续性和自然性时代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的青睐的人工景观到现在的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真实的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景观设计对设计者要求严格,景观设计者应该致力于寻求可理解性与新颖度之间的最佳点,才能充分体现景观美学功能。

(美学一出)长白山具备以上的景观美学特征。

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

泰晤士河伦敦的泰晤士河的滨河步行游览路线以多样的带状绿地、街头花园、雕塑灯柱与沿岸的高大建筑、桥梁相串联,组成伦敦特有的壮丽的滨河风景线海德公园是以简洁的大草坪、大水面、大乔木构成宽广的大众游憩健身空间,可以容纳大型露天文艺表演及节假日自由活动凡尔赛宫苑法国很重视继承、弘扬和发展本国文化特征。

法国学者认为,著名的凡尔赛宫苑属于几何式而非对称式园林,它强调的是园址的自然因素与建筑物的相互结合,表现自然与自我,并力图将几何理论与自然理论结合起来,体现一种理性思维。

自然景观的美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价值上,旅游价值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使得很多人在身心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状态,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回归自然。

有需求,就有市场,旅游业,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向往自然,走向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就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为20%~25%,发展中国家大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生态旅游的永久美丽,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和全球热点旅游项目。

城市园林景观的功效与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园林景观的功效与园林设计手法

10.16627/22-1215/s.2019.03.025城市园林景观不仅会促使城市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协调、自然,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内部居民的生活质量。

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园林的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在园林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合理的生态规划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美感和品位,增加园林景观的立体化和整体内涵,使生态环境多样化,提高观赏性。

1园林城市景观的功能与作用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首要功能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

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

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

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

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1.2美化人居环境功能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

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们在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

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ppt课件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ppt课件
基质连接度 景观阻力 孔隙度和斑块间的相互作用 影响范围 生态交错区 距离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1)基质连接度
基质连接度较高是指物体穿越基质时几乎不受屏障的阻拦。 为了保护那些不能穿越狭窄廊道的内部物种,有时又必须
2.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意义
①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 程之一。
②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给景观生 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干扰表现得更加脆弱。 ④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具有负面影响。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三、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关系
景观连通性测定景观的结构特征,景观连接度测定景观的 功能特征,反映了景观特征的2个不同方面。
景观连通性可从下述几个方面得到反映:斑块的大小、形 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不同类型树篱 之间相互交的频率和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而景 观连接度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徒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 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1.景观破碎化过程
(3)断开
断开一般可阻止物种沿廊道的迁移,而且其长度 是决定哪些物种受到影响的主导决定因素。

景观功能区划分

景观功能区划分

景观功能区划分景观功能区划分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的美观、舒适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观功能区划分是指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人文特点等因素,将城市分成不同的景观功能区,以便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景观功能区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城市总体功能区划分城市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是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城市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划分,为城市的发展定下大的方向。

例如,根据城市位置的远近和交通干线的分布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区和城市周边区域等。

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整体性的控制。

二、城市景观功能区划分城市景观功能区划分是根据城市的不同用途、景观特点、传统文化等因素来划分,以满足城市各种功能需求。

例如,根据用途可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教育区等,根据景观特点可划分为绿化带、文化广场、休闲公园等,根据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历史遗迹、古建筑等。

三、景观功能设施划分景观功能设施划分是根据城市可以提供的绿化、水系、公共设施等条件来划分。

例如,绿化设施可划分为草坪、花坛、树林等,水系设施可划分为喷泉、小溪、喷水池等,公共设施可划分为路灯、标志牌等。

四、地块景观划分地块景观划分是根据城市不同地块的用途、面积大小、位置等因素来进行细化的划分。

例如,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住宅、商业、公共服务等,按照面积大小可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地块等,按照位置可划分为角地、内部地块、边缘地块等。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景观功能区划分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通过对城市景观功能的科学划分,可以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城市的美观、舒适和发展。

美丽乡村庭院景观的功能

美丽乡村庭院景观的功能

美丽乡村庭院景观的功能
随着城乡联合发展,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深化落实,“美丽乡村建设”被提上日程。

美丽乡村,是指人居环境优良、农业经济水平高、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标准的乡村。

由此可知,“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协调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役。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设计浅谈一下美丽乡村庭院景观的功能,希望对您了解美丽乡村有帮助。

1、改善生态环境
建造乡村庭院的过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尤为关键。

部分地区的庭院绿地面积占乡村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较大,乡村块状庭院绿地在乡村道路和村庄其他绿地的影响下,显著改善了农村的空气和土壤环境!研究显示,庭院绿色植物一方面可净化水体、空气及土壤,另一方面也可起到降噪和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满足休闲娱乐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更为丰富了,村民也更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优良的庭院景观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关键。

庭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村民聚会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3、提升经济效益
现如今,在乡村庭院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改善乡村的庭院景观,还需为经济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部分山区农村可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

根据当地的自然特色及条件发展植物经济,在自家的庭院当中种植水果,在改良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居民的收入。

阐述景观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及规划

阐述景观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及规划

阐述景观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及规划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园林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景观是园林工程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板块,它对提升园林工程的品味和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园林工程;作用;规划1、景观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1.1、景观能增加园林工程的趣味性和魅力性现代园林中,单单依靠树木、草坪、鲜花等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在自然景色之外,利用好人工所创造的的景色,例如,各种造型的亭子、长廊、假山等等,如此才能充分的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创造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才能规划和建造出美丽的园林。

1.2、园林中的美丽景观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在当今社会人们面对忙碌的生活和压力巨大的工作,对于休闲放松愈加渴望,因此,很多人都选择到园林公园等地方欣赏园林风光,这就对园林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园林景观就园林风景塑造的重要元素,打造优秀的园林景观能提升园林的景色质量,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

2、园林工程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2.1、点、线、面相结合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对于景观的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

有的景观是一个个的点组成,然后由这些点汇成一条条的线,最后形成一个平面。

2.2、树立用植物造景的观念,讲究色彩、层次用植物来造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我国对于园林的设计就利用大量的植物,例如,《红楼梦》中描述的潇湘馆的景观,就重点描述了窗前的翠竹。

2.3、疏密有致,注意生态效益景观的设计要注意疏密度,过于疏或者过于密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过于疏会显得景观不够紧凑,而过密则会使的植物生长不够顺利,并且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

生态效益是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提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效益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景观的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以生态效益作为根本。

3、园林设计中的硬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是园林中一种重要的户外设施,以丰富的表现效果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第四讲 景观功能

第四讲 景观功能



干扰与景观异质性:低强度干扰增加景观异质性, 中高强度干扰降低景观异质性。 干扰与景观破碎化:小规模干扰导致景观破碎化, 强度干扰使景观趋于均质。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干扰与稳定相矛盾,但景观 对干扰的反映有一个阈值,大于阈值的干扰使景 观稳定性变化。 干扰与物种多样性:适度干扰下生态系统具有较 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较低和较高频率的干扰下, 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趋于下降。

干扰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


干扰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程度,取决于干扰的 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和形状。 过度频繁的干扰,可限制许多树种发生和生长。因 为在很短的干扰间隔期内,这些树种来不及完成生 命周期。如对新英格兰的森林研究发现,频繁的林 地火干扰,是限制加拿大铁杉更新的主要原因。 有的干扰虽然罕见,但对森林的形成和结构有决定 性的作用。只是由于树木寿命很长,而人的寿命相 对较短,结果对一些长间隔期的干扰了解的不多。 如:平均每个世纪发生1次的横跨新英格兰内陆的 飓风,决定该区许多林分的形成,但这种干扰的影 响作用很少被人们发现。
2、常见的干扰现象


火干扰 放牧 土壤物理干扰 土壤施肥 践踏 外来种入侵 人类干扰
3、干扰的性质



干扰具多重性 干扰具较大的相对性 干扰具明显的尺度性 干扰可看作是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 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广泛性
4、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景观类型与生态属性生态属性天然景观管理景观农田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水平结构对比度小曲线对比度大直线热力学性质相对闭合开放性强生物分布学粘滞性强流动性强引入外来种世界性的营养循环较快更快施肥污染净生产量接近于0正值显著增加负值种的对策变化不定抵抗性类型抗衰老抗干扰抗病虫害抗污染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加环境资源斑块是逐渐降低的这个趋势是与栽培农田和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发生的

第四讲_景观生态学的数学方法

第四讲_景观生态学的数学方法
景观生态学中,根据半方差图可判断景观是否 具有斑块性,斑块格局的规律,斑块大小及尺度 特征。
几种典型空间结构与其半方差图
边界明显 变化不规则,非 线性增加
突变在所有尺度上
空间梯度逐渐增加 周期性变化 无空间依赖性
具有多尺度特征的等级结构的半方差图
三、尺度方差分析 scale variance analysis
第五章 二节:空间统计方法 第三节:景观模型
数据来源
野外考察、大地测量、现有地图、航空照片、卫 星遥感图像、雷达图像等
景观格局分析基本步骤:
数据收集 -> 景观图数字化 -> 景观格局分析 ->分 析结果
景观图数字化的表达方式
地统计学强调在短距离之内的观察值比远距离的观察值要 更相似,即方差较小。
半方差分析的用途主要有2种,一是描述和识别空间格局, 二是用于局部优化差值(Kriging). 景观生态学常用其第一个 用途。
半方差是估计变量空间自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半方差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Z表示某一系统随机变量,x为空间位置,n为样本,VarZ(x) 为方差,h为配对抽样间隔距离,n(h)是抽样间距为h时的样点 对的总数,Z(xi)和Z(xi+h)分别是xi和xi+h点的取值。
景观层次的指标包括:聚合指标、分割指标、以及聚 集度指标(contagion)。 聚集度指标是对整体景观各类 型斑块聚集程度的描述,是景观生态学中引人注目的 一个景观指标。
聚合指标(aggregation index) 分割指标(landscape division index)
聚集度指标(contagion index)
连接度指标
连接度表示相同生境类型的斑块之间的连接性,与 很多景观功能密切相关。该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动物 对生境破碎化的反应。

园林中景观功能的机制与表现形式

园林中景观功能的机制与表现形式

园林中景观功能的机制与表现形式摘要:通过对景观功能的专题探讨,介绍了景观功能,通过对景观功能的基本机制(包括连个基本观点、三种作用力、四种功能流、五种常见媒介物)的理解,说明景观功能以媒体的运动格局为其表现形式,并分析了景观功能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景观功能;机制;表现形式;景观空间格局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landscape function of the topics discussed, introduction of the landscape function, through the landscape function of the basic mechanisms (including basic viewpoint, three forces, four kinds of function flow, five common medium ) understanding, description of landscape function to media movement pattern as its manifestations, and analyzed the landscape function and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Key words: landscape function; mechanism; forms;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1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系统对各种生态客体(物质、质量、信息、物种)时空过程的综合调控过程,具体表现为景观中的各种生态客体流。

景观是有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镶嵌体,这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思想。

各种景观要素之间不但都是景观(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并且它们之间起着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一个斑块与它周围的其它斑块或要素联系起来,理解一个立地的性质要与它周围发生的一切联系起来这是景观生态学的另一个核心思想。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功能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功能
结果正如所预料的那样,N的循环在河边林地 中(89%)远远高于在耕地中(8%),P也有相似的 调查结果,80%: 41%。
最有意义的是N、P通过景观的途径不同。地下 水流是林农地间N、P的主要转化途径,也是林 地N流失的主要渠道;地表水流则是其中P转化 的主要渠道。
上述结果显然能论证景观生态学的几个理 论假设:
显然,在景观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被认识前,首 先必须依有效途径量度并阐述景观格局。
本质上,景观生态学是在时空尺度两方 面区别于生态系统生态学。对景观生态 学家而言,景观一般是指包括一系列生 态系统类型的异质陆地地域,具有相应 生态系统类型的重复格局和数以公里计 的空间范围。其涉及的空间尺度远大于 生态系统生态学而与景观或区域规划的 尺度更为接近。
尽管景观生态学考虑的基本范围是所谓 的景观尺度,该学科同时认识到较之更 大和更小系统跨尺度关联的重要性。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河流体系中不同等级 支流间的特定关联,体现了一种连续的 跨尺度相关。
等级理论重在描述同时存在于多个尺度或层次 上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每一这种要素的功 能都贡献并受制于它嵌入其中的更大系统。
破碎化可以导致对栖息地有特殊需求的物种的减 少。
热带物种较温带物种对破碎化更为敏感。 随着破碎化速度的加快,动物迁移运动加强。
格局与过程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问题
景观结构与其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 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景 观格局的控制要素、景观格局对干扰扩散的影响、 利用景观格局指标量度其生态功能、利用模型模 拟预测景观变化、景观格局的尺度转化规律等。
内部流在一定程度决定单元的个体行为,空间 组合则影响整体景观的水平过程,认识这种相 互关系有助于对景观尺度生态过程的理解。

校园景观功能分析

校园景观功能分析

校园景观功能分析
校园景观是指校园内各种植物、建筑物、道路和其他自然或人工元素所组成的整体景观。

校园景观的功能是多元化的,具有重要的教育、休闲和美化作用。

下面将对校园景观
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校园景观具有教育功能。

校园景观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践教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了解植物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知识。


园景观中的建筑物和雕塑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元素,学生可以欣赏和学习不同形式的艺术
作品。

校园景观具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

校园景观中的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校园提供清新的氛围。

树木和草坪的生长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减少土壤侵蚀。

在城市中,校园景观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

校园景观具有休闲和娱乐功能。

学生可以在校园景观中进行散步、慢跑、读书等休闲
活动,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

校园景观中的花坛、草坪、湖泊和广场等还可以举办文
艺演出、运动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

校园景观还具有美化校园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校园景观中的花草树木和水体等自然元
素可以美化环境,营造美好的校园氛围。

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质量,改善室外和室内空气环境。

校园景观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休闲和娱乐功能,以及美化和空气净化功能。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景观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创造良好的校
园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场所和机会,满足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各类需求。

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及植物景观的发展

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及植物景观的发展

题目: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及植物景观的发展在对园林植物功能进行详细总结与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园林功能景观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表现而又体现出了在园林上的作用和具体应用途径植物造景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园林绿化景象,也是大自然的重要形成因素之一,没有植物则缺少大自然的灵气,缺少活力,因此园林植物是国家已久以来高度重视的,景观不论对城市,公园,野外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美化作用园林景观表现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搞得好与不好,不仅对一座城市及一个乡村的外表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对防风沙,涵养水泥、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有毒物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

园林景观表现对城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视觉效果上,园林景观表现在大地上作画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植物群落、水体、园林建筑、地形等要素的塑造来达到目的。

通过营造人性的、符合人类活动习惯的空间环境,从而营造出怡人的、舒适、安逸的景观表现环境。

净化空气作用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

1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

城市中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

这些烟灰和粉尘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受到污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净化水体作用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

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森林干扰

影响森林的干扰事件既有自然干扰又有人类干扰,自然干扰 中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
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干扰因素很多,如火、风、侵蚀、 淤积、滑坡、雪崩、暴风雨、火山爆发、冰川活动、动物、 微生物、病虫害等等。其中有的干扰因素频繁发生,持续期 短,间隔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火、灾害性风暴等,数十年 或几个世纪发生一次。而另一些干扰的间隔期长,持续期也 很长,如冰川的进退。有些干扰因素与特定地理区域的气候 和地形有关,如季节性冷风和暖风循环、山区地形的霜穴和 暖带现象等。崩塌、滑坡等只发生于特殊的坡地地形,风、 火、动物、病虫等干扰具有普遍性。



在对干扰尺度进行研究时,一定要注意干扰所作用的生 物系统水平和所侧重的研究方向。 同一个干扰事件对不同生物系统水平的作用可能是完全 不同的。如在个体水平上,火烧对典型草原区羊草的高 度、单枝干重等都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从种群水 平来看,由于火烧可以提高羊草的密度,因此对羊草种 群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此外,同一个干扰事件对同一生物系统水平的不同特征 的作用效应也可能是不同的。如从群落水平来看,火烧 对典型草原群落的地上总生物量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但 由于火烧增加羊草的重量,减少大针茅的生物量,从而 对群落的组成成分产生明显的影响。
景观的媒介物主要有5种: 风(传播种子、孢子、能量、污染物、尘埃颗粒、 小型动物和昆虫等) 水(传播养分、盐分、种子、昆虫、等) 飞行动物(应用翅膀等传播种子、孢子、花粉、 昆虫等) 地面动物(应用皮毛和肠道传播) 人(传播各种物质、能量和物种) 此外,重力、冻融变化、人类的运输工具和容器、 人类的种植、训养和放牧等活动。



一般说,小规模的干扰主要是影响个体的发育和种 群的发展,而大规模的干扰事件则会对较高层次的 生物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海陆变迁、造山运动 和冰盖的运动,对整个地球的总体景观都可产生重 要的影响。 在微观尺度上,自然和人类干扰可影响物种的定殖 和演替;在宏观尺度上,区域性气候变化可影响诸 如物种的迁移和生态系统替代的过程。 在全球性尺度上,板块构造、主要种群的进化及全 球性植被格局的发展都极为显著。

流与过程:

景观中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 种流——生态流。 但生态过程包含的内容要比流的含义更广, 如生态演替、风、火、地质和人为因素干扰、 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等。
一个景观过程往往伴随着许多种流的发生。





景观功能与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一体。 毗邻生态系统间的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 矿质养分的流动是景观功能的主要部分。 也就是说,景观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就是各种 形式的流:物流、能流、物种流、人口流、信 息流等。 这些流可以根据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作用和研 究目的进一步细分为:无机流、有机流、养分 流、食物流、气流、水流、土壤流等。
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格局影响着景观中的物质、能量和物种分布; 格局影响着景观中的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 格局影响着干扰的分布、扩散和发生频率; 格局影响着景观演变规律; 结构变化,生态过程也将发生变化; 总之:——结构和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演 变可导致产生新的功能; ——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也受功能影 响,功能改变则可导致其结构变化。

对于干扰特征的描述随干扰类型而异,一般 用干扰频率、恢复速率、干扰事件影响空间 范围和形状以及景观范围等说明干扰特征。 如有研究运用这些特征因子构建时间参数 (干扰频率/恢复频率)和空间参数(干扰影响 范围/景观范围),然后建立理论模型并依此 来描述干扰的强度和恢复速度等特征。

三、景观流的媒介物和作用力
第四讲
景 观 功 能
主要学习内容:




一、景观功能的内涵 二、干扰与景观格局变化 三、景观流的媒介物和作用力 四、景观的连接度和连通度 五、景观中的物种运动 六、景观中的无机流 七、景观元素的相互作用 八、景观中的人文与文化过程
一、景观功能的内涵

景观功能是指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 系,以及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关 系。 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
1、干扰的类型

按产生的来源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按干扰的功能分: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按形成的机制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
按传播的特征分:局部干扰、跨边界干扰

自然干扰:

自然干扰包括偶发性的破坏性事件和环境的波动。 偶发性的破坏性事件包括泥石流、雪崩、风暴、冰 暴、食草动物大爆发和洪涝灾害等。它们常常对事 件发生区的生物系统产生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影响。 非连续性的环境波动包括周期性的气候干湿变化与 冷热交替等过程,它们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 产生明显的影响。


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对资源的改造利用 等过程对自然生物系统造成的影响。 人为干扰的方式多种多样,影响的空间范围可大可 小,变化很大,而对某一生物系统的影响程度也有 很大差异。 如将一片森林或草地开垦为农田,就从根本上毁灭 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但轻度或中度放牧则只是改变 原有草原群落各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和比例,而对 群落的总体组成和基本性质影响较小。 至今,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多,但还需要作进 一步的概括和总结,找出其一般性的规律。



干扰的范围大小和空间形状,是森林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 因子。它们决定边缘效应区所占的比例,即决定森林内的 斑块镶嵌度。 如干扰的空间形状为圆形时,边缘效应区占比例最小。不 同的干扰,其范围和形状常有较大差别。如林火发生时, 常始于一个起点,然后顺风向坡上部扇形扩展。因此,山 谷受火干扰的程度较低;龙卷风多形成长而窄的干扰区; 在山区顶风方向树木生长较高的林分中;飓风常导致林木 发生风倒,而背风方向的林分,风倒较少。 同时,干扰的空间形状还影响种子扩散格局。干扰范围较 大时,树木种子扩散到干扰区中心的机会较低。
景观结构与景观功能的关系



景观结构:强调各景观要素的特征及要素间 的配臵关系。 景观功能:各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虽然目前人们对景观结构如何影响景观生态 过程并不十分清楚,但是,景观过程的变化 确实是许多重要生态现象的内因。 可以说,景观结构和格局只是各种景观生态 演变过程中的瞬间表现。




因研究者的着重点不同,干扰的定义基本上可分为 三类: 第一类强调机制。Grime定义为“通过部分或全部 的破坏,限制植物生物量的机制”。 第二类强调干扰起因,即环境改变。Forman等定 义为“引起生态系统偏离正常格局的明显变化的事 件”。然而,确定“正常格局”是很困难的。 第三类强调干扰的影响(有机体、种群、群落的反 应)。植被生态学家倾向于这类,定义为“导致幸存 者或新定居者做出反应的资源有效增加过程”。
干扰的尺度:


认识干扰特征必须以一定的尺度为前提。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生态系统 内中小尺度的干扰可以被大尺度的系统消化, 如一个林分中发生病害不可能导致整个森林 的毁灭。 大尺度的干扰往往掩盖小尺度的干扰事件。 干扰事件可以对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直至 较大的景观单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能量流 热能、生物能 2)养分流 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 3)物种流 各种类型的动植物以及遗传基因 景观的功能就是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 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 外一个景观元素。通过大量的“流”,一种景观 元素对另外一种景观元素施加控制作用。 关于景观要素间的流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是半 透膜观点,其二是关于源区和汇区的观点。



研究发现,不同干扰因子的时空组合,对森林生 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在欧洲半干旱稀树草原,降雨、火和放牧等干扰 因子的组合,对长期而稳定的树草共存格局有决 定性的作用。 1919年在美国落矶山地区中南部,不寻常的降 雨量格局与同时发生的过度放牧干扰的组合,是 促使该地区美国黄松成林的关键性干扰因素。

从已有的研究基础来看,大多数关于干扰的定义有 失全面和准确。 例如,对于天然草原群落来说,放牧是一种干扰事 件。放牧干扰常使草原群落形成与一定牧压水平相 应的放牧生态系统,阻断在自然条件下草原群落的 生态演替过程。但放牧干扰对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群 和个体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 放牧可以抑制或破坏羊草种群或个体发展,但对 冷蒿种群或个体来说,放牧则对其发展产生积极 的作用。 轻度或中度放牧主要是改变或重新分配了各种植 物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而不一定是破坏或毁灭 性的作用。



在生态学研究中,对于干扰的概念和内涵界定并 不统一,通常认为干扰是显著地改变系统正常格 局的事件。 在景观生态学中,认为干扰可改变景观格局,是 形成景观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干扰又受 制约于景观格局。 因此,作为适用于各种生物系统的一般化定义, 干扰似乎应该定义为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 程的非连续性事件,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 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 和环境状况。


干扰与景观异质性:低强度干扰增加景观异质性, 中高强度干扰降低景观异质性。 干扰与景观破碎化:小规模干扰导致景观破碎化, 强度干扰使景观趋于均质。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干扰与稳定相矛盾,但景观 对干扰的反映有一个阈值,大于阈值的干扰使景 观稳定性变化。 干扰与物种多样性:适度干扰下生态系统具有较 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较低和较高频率的干扰下, 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趋于下降。

认识景观功能的重要性


要点:将一个斑块(立地条件)与周围的其 它要素(环境)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要全 面认识一个区域的立地条件,就必须要把它 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弄清楚。 例如: 采矿厂厂址选择、鼠类洞穴选址 因此认为:认识环境甚至要比认识立地更为 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