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习题
2.3《蚕长大了》(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3《蚕长大了》(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eb45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7.png)
3.蚕长大了【教材简析】第一节课学生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
本节课要对四龄的蚕进行观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领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这一段时间发现的蚕的生长、发育以及饮食、运动等行为的新变化以及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观察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行为特征,发现蚕宝宝的外部形态特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为五龄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通过前课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对蚕的饲养活动继续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观察欲,部分学生可能也拥有了一些初步的养蚕经验,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还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同学的发现交流,帮助学生解惑答疑。
养蚕活动是一个学生长期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引导,以帮助学生在这长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蚕的观察,了解蚕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发现它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分析幼蚕身体变化与生命活动变化的联系。
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蚕的身体结构与其生命活动相适应。
探究实践:能用尺子、放大镜等工具对蚕进行观察,利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幼蚕的形态特征,认识到蚕的结构特征及生命活动现象。
态度责任:通过饲养蚕,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前期养蚕观察记录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2a8e8011ca300a7c39034.png)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旧)2.蚕的生长变化-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旧)2.蚕的生长变化-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4223d302020740bf1e9b36.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蚕蜕了几次皮?()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
【解答】蚕的一生蜕四次皮,蜕一次皮长一个龄,当它长到五个龄的时候就会结成茧,所以前面刚好蜕四次皮。
2.【答题】蚕蜕一次皮一般需要用多长时间?()A.1-2天B.3-4天C.5-6天【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蚕蜕皮一次所需时间。
【解答】蚕幼虫从孵化到吐丝中间要经历4次蜕皮。
平均4-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从入眠到起眠时间一般在1-2天左右。
3.【答题】蚕的身上有多少对足?()A.6对B.8对C.10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身上有多少足。
【解答】蚕身上有8对足:分别是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
4.【答题】蚕是以桑叶为食物的,那么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A.咀嚼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嚼吸式口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口器。
【解答】咀嚼式口器是用来取食固体食物的,而蚕的食物是桑叶,属于固体,所以它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
5.【答题】蚕的呼吸器官在哪里?()A.在胸足B.在身体两侧两侧的小黑点C.在头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呼吸器官。
【解答】蚕的呼吸器官是身体两侧的小黑点,也叫气门,气门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6.【答题】蚕什么时候就要吐丝了?()A.蚕的身体白白胖胖的B.蚕的身体发黄发亮C.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吐丝前的外表。
【解答】当蚕开始不怎么吃叶子了,身体发黄发亮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了,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们叫做眠。
7.【答题】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就蜕皮。
换下旧皮长出新皮【答案】长出新皮换下旧皮【分析】本题考查蚕蜕皮的概念。
【解答】蚕蜕皮指的是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的过程。
8.【答题】蚕宝不吃不动且头抬高高的时候,叫做______。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8e24767c1cfad6195fa7e2.png)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cad844a7302768f993951.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蚕在二龄之后,身体呈()型,颜色为()。
2.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下方有咀嚼式()。
3.蚕的胸部有()对足,腹部有()对足。
二、判断题。
1.蚕在蜕皮前,食欲会大大增加。
()2.睡眠中的蚕,外表静止不动,体内也是静止不动的。
()3.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3次皮。
()4.蚕在生长变化过程中,身体颜色不会发生改变。
()5.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头部开始,然后经过胸部和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三、选择题。
1.当蚕出现( )的现象时,表示蚕要吐丝结茧了。
A.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B.食欲旺盛,食桑量上升C.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2.蚕到了( )(蜕皮四次以后5~8天),就逐渐表现出老熟的特征。
A.三龄期B.五龄末期 C四龄末期3.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即将吐丝B.即将蜕皮C.四龄结茧4.蚕要吐丝结茧了,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桑叶的数量 B.用纸板做格子房 C 、用稻草扎小架子 四、填图题五、综合分析下面是某同学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记录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生长时期 身体大小 它的样子 日期 卵 像小细沙子5月10日 蚁蚕 2毫米 身体呈黑色 5月11日 第一次蜕皮 6毫米 身体呈白色5月16日第二次蜕皮12毫米身体呈白色,有花纹5月20日 第三次蜕皮 24毫米 身上有皱纹 5月24日第四次蜕皮43毫米身体两侧有黑6月7日( )足( )足( )足( )( )( )部( )部( )部1.蚕在吐丝结茧前一共经历了()次蜕皮,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第()次蜕皮后。
2.蚕身体两侧的黑斑点可能是(),它是蚕的()器官的开口。
六、实验分析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
三年级下册科学2、3蚕长大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2、3蚕长大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实验报告单(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2788e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47.png)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观察蚕蚕宝宝长大了的身体。
实验器材
放大镜,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自己养的蚕。
实验过程
1.用直尺量蚕的身体长度,用天平称重量。
2.仔细观察奋的身体,看看头部、胸部、腹部、足各是什么样的?3把蚕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察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特点。
4.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什么?(气门)
观察到的现象: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结论:蚕蛾是( )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刚产下的卵是( )色的,后来又变成了( )色。
实验目的
观察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实验器材
蚕蛾。
实验过程
1.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2.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3.观察蚕蛾的行为,看看蚕蛾在干什么?
4.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5.观察蚕是怎样吃桑叶的?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足。捉蚕时,尽量小心轻拿,别把蚕弄伤。
结论:蚕的身体分为( )、( )、( )和(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用来( )的。蚕的口器是( )式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填空练习(分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填空练习(分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39c7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4c.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______。
2.蚕的生命是从_____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_____。
3.蚕卵的形状是_____ ,大小是_____,刚产下的蚕卵的颜色是_____或_____。
4.蚁蚕是由_____孵化出来的。
5.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_____和_____。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_____。
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_____繁殖后代的。
2.像鱼、蛇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_____。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动物的卵可以分成两类:有硬壳的有_____、_____、_____等,无硬壳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具有保护卵的作用,_____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_____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_____为卵孵化提供氧气。
第3课蚕长大了1.蚕卵孵化出的蚕宝宝是蚕的_____。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_____。
3.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_____。
4.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_____皮。
5.蚕的幼虫身体呈_____,分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身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与_____、_____、_____等功能相适应。
6.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的主要作用是_____。
7.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1.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_____。
2._____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习题及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b9c4984254b35effd345b.png)
2.1迎接蚕宝的到来一、填空题1、蚕的生命周期是从()[填“卵”或“蚁蚕”]开始的。
2、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即将孵化的卵呈现()[填“紫黑色”或“白色”]。
3、小蚕从卵中孵化出来,要及时用()或()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二、判断题。
1、蚕卵近似椭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
()2、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时,能看到它的中心处是凸起的。
()3、蚕卵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它正在孵化。
()4、为了保持桑叶干净卫生,可以先喷洒杀虫剂,再喂给小蚕。
()5、所有的蚕卵都可以孵出小蚕。
()三、选择题。
1、在用盒子给蚕造“房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盖紧盒盖B. 在盒盖上扎些小孔C. 在盒子里喷洒杀虫剂2、空气干燥时,我们可以( )来增大蚕卵生活环境的湿度。
A.把蚕放进水里B.用风扇吹蚕卵C.在蚕卵附近喷些水3、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是( )的。
A. 灰色B.褐色或黑褐色 C、黄色4、刚出生的小蚕,长约( ),样子像蚂蚁,因此叫蚁蚕。
A. 2~3厘米B.5~6毫米 C、2~3毫米5、下列选项中,蚕最喜爱的食物是( )。
A. 白菜B.苹果 C、桑叶6、在养蚕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将桑叶煮熟后再喂给小蚕B.娕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再喂给小蚕C、当桑叶变干变硬后要及时更换四、连线题把嫩桑叶切碎有利于空气流通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有利于蚕宝宝进食用羽毛把蚕宝宝移到桑叶上保持“房间”清洁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防止蚕宝宝受伤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提供适宜的湿度五、实验分析1、下面是某校的学习小组对蚕的孵化的观察记录,依据观察记录回答问题。
(1)蚕卵大约经过()天能卵化出来。
A. 5B.10 C、20(2)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湿度大约是()℃(3)蚕卵孵化的过程中,卵壳的颜色()发生变化。
[填“不会”或“会”](4)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刚刚孵化的蚕。
A.放大镜B.玻璃片 C、肉眼六、探究应用小明和小华得天蚕卵后非常高兴。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d8b49e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b.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第2课时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第3课时蚕长大了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研讨与拓展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研讨与拓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e4576700abb68a882fb32.png)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研讨与拓展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者紫黑色。
蚕卵的孵化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2、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
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果。
拓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第二课其他动物的卵1、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卵壳:具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层的保护结构;卵白:具有保护内部结构,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卵黄上面的小白点:是胚胎所在位置,叫做胚盘,是发育成小鸡的部位。
气室:卵壳附近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外面的空气能够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气室里,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氧气,供小鸡破壳前呼吸。
同时,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卵内液体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有了这个气室,卵内液体体积增大时,卵壳就不波胀破。
2、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小鸡由胚盘发育而来,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育的部分。
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未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深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拓展: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我们要坚持做好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的活动,这样的观察要持续到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结束。
要记得收集蚕生长变化的完整信息,养成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意识和习惯。
可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
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作为参考,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第三课蚕长大了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的光滑等。
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8f6dfa159ec3d5bbfc0a743e.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蚕变了新模样》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
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有适当调整,由原来的“观察蚕茧”的实物观察,改为通过观看短片观察,来了解蚕茧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既是观察课又是科学探究课。
本课内容主要分“观察蚕蛹”和“观察蚕茧和蚕丝”两部分,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蚕蛹与幼虫时期的蚕一样是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蚕蛹和蚕茧的观察、描述过程,用画图、文字记录观察结果并交流。
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蚕的兴趣和爱好。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能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蚕蛹、描述蚕蛹的特点,组织好学生的交流。
2、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并描述蚕蛹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成语“作茧自缚”的意思吗?说的就是蚕。
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蚕蛹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
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对蚕蛹的观察要按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其他发现。
2.3《蚕长大了》(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3《蚕长大了》(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0fea2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9.png)
1. 蚕的孵化过程:介绍蚕卵的孵化条件和时间,让学生观察蚕卵的孵化过程。
2. 蚕的幼虫阶段:讲解幼虫的生长特点,如吃桑叶、生长速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幼虫的生活习性。
3. 蚕的蛹阶段:介绍蛹的形成过程和蛹的特征,让学生观察蛹的形态变化。
4. 蚕的成虫阶段:讲解成虫的生长特点和繁殖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蚕的生长过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特点。
(2)实物展示:教师展示蚕的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蚕的各个阶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游戏和问答等方式,巩固对蚕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的掌握。
(4)分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蚕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A. 有翅膀,可以飞行
B. 无翅膀,不能飞行
C. 有触角,可以感知周围环境
D. 有口器,可以咀嚼食物
答案:A
(5)蚕丝的制作过程包括( )等步骤。
A. 取丝、晒干、络丝、缫丝、整理
B. 取丝、干燥、络丝、煮丝、整理
C. 取丝、干燥、煮丝、络丝、整理
D. 取丝、晒干、煮丝、络丝、整理
答案:A
3. 判断题
(4)蚕的成虫阶段:学生可能对成虫的生长特点和繁殖过程不够了解,难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掌握。
(5)观察和实践:学生可能对观察和实践的操作不够熟练,难以通过动手制作蚕丝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蚕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 蚕长大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 蚕长大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fd1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动物的繁殖》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第7课动物的繁殖,主要介绍动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动物的繁殖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并且认识到动物的生存与植物密切相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比较和分类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如何收集、分析和整理动物繁殖后代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2. 了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大多是卵生动物,而胎生动物一般都是通过哺乳喂养幼崽。
3. 了解动物的生存与植物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以植物为食和依赖植物筑巢繁殖后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知道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繁殖后代的信息。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对于植物与动物的依赖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学习。
学生的探究意识逐渐增强,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和分析动物繁殖的相关信息。
3.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获取动物繁殖的信息。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准备与动物繁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 实物或图片:准备一些常见动物的卵和胎儿的图片或模型,以便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4. 资料: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繁殖的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分析。
七、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资料或实物展示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动物繁殖的思考。
可以展示图片或视频,包括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繁殖方式,如蝴蝶产卵、鱼类产卵、鸟类孵化等。
《2.3蚕长大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2.3蚕长大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7a378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6.png)
《蚕长大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掌握蚕的饲养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家中选取一定数量的蚕,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情况,包括蚕的颜色、大小、食量等变化,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记录的辅助材料。
观察周期为一周,并在作业上标注日期和观察详情。
2. 饲养手册:学生需编写一份简单的蚕饲养手册,内容包括蚕的饲料选择、饲养环境、疾病防治等要点,旨在使学生更加了解蚕的饲养知识。
3. 实验操作:在课堂上,学生需参与蚕的解剖实验,了解蚕的内部结构,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功能。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和饲养心得,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发现,并讨论如何更好地照顾蚕宝宝。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详细,包括具体的时间、天气情况、蚕的形态变化等细节,照片或视频要清晰可见。
2. 饲养手册要简洁明了,内容要准确完整,能够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
3. 实验操作要认真仔细,注意安全,并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
4. 小组讨论要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做好记录和总结。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准确性和照片的质量进行评价。
2. 饲养手册的评价将关注内容的完整性和语言的表达。
3.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将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4. 小组讨论的评价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的作业,老师将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于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纠正。
2. 在课堂上,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对于优秀的作业,老师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的设计目标是巩固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蚕长大了》中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关于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惯和生长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aa5334960590c69fc37614.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小蚕孵出开始,小蚕的身体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2.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______________。
从3.蚕的一生一共蜕______________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______________次,蛹期蜕皮______________次。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
5.蚕身体呈___________形,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身上有______________,两侧的小黑点叫______________。
6.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为“______________”,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7.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蚕的幼虫的样子记录下来。
8.用______________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蚕的幼虫吃食物的细节。
9. 如图所示,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吐丝结______________。
10. 蚕蜕皮时,从______________部开始,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最后皮从______________部脱落。
二、判断题。
1.蚕的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2.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极细小、多细毛,像蚂蚁,所以称之为蚁蚕。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
()4.蚕蜕下来的皮是黑偏棕色。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f5fdb387c24028915fc3fc.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小蚕孵出开始,小蚕的身体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2.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______________。
从3.蚕的一生一共蜕______________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______________次,蛹期蜕皮______________次。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
5.蚕身体呈___________形,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身上有______________,两侧的小黑点叫______________。
6.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为“______________”,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7.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蚕的幼虫的样子记录下来。
8.用______________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蚕的幼虫吃食物的细节。
9. 如图所示,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吐丝结______________。
10. 蚕蜕皮时,从______________部开始,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最后皮从______________部脱落。
二、判断题。
1.蚕的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2.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极细小、多细毛,像蚂蚁,所以称之为蚁蚕。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
()4.蚕蜕下来的皮是黑偏棕色。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习题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c12b8af78a6529647d53be.png)
A.不再吃桑叶,躯体发黄发亮
B.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C.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6.蚕的呼吸器官是()。
A.鼻B.口器C.气门
7.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可多选)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分析】小蝌蚪是大自然中的生命,是存在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的,我们为了保护生命,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应该将小蝌蚪送回大自然。
4.我们吃的苹果叫()。
A.种子 B.果实 C.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解答】我们吃的苹果属于果实,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一般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我解剖了一朵油菜花,发现:________
(3)我还观察了整株油菜,还发现:________
【答案】(1)萼片;4;绿色;清香;花瓣;4;黄色;清香;雄蕊;6;黄色;清香;雌蕊;1;绿色;清香
A.刚买来的盒装鸡蛋 B.煮熟的鸡蛋 C.受精过的鸡蛋
【答案】C
【解析】【解答】受精过的鸡蛋才可以发育成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鸡蛋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白壳和蛋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蛋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 《蚕长大了》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 《蚕长大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0fa4bf111f18583d05ac3.png)
67
不吃食物
叶绿色,便软,潮湿
爬上爬下,摇头晃脑
新知讲解
1 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观察结果:蚕的生长需要食物,会排便,需要定期清理蚕沙,保持蚕盒的卫生。蚕在 生长过程中会经历蜕皮的过程,蜕去旧皮后,蚕进人新的龄期。 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 蚕会运动、进食、排便,这说明蚕还活着。 这一次看到的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这一次看到的蚕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颜色也变白了,蚕房里的丝更多了。
新知讲解
1
幼虫
幼虫是动物个体发有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 暂时性专有器官成构造、以适应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 此情形。通俗来讲就是“幼虫小时候”。
新知讲解
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 体的各个部分,看它 有什么反应。
2 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它用什么吃东西?
选择
1.观察蚕宝宝的外形,发现( B )。
A.身体分为头、腹两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环节
C.每个环节两侧都有小黑点
2.观察蚕宝宝的头部,发现( C )。
A.头比较大
B.有口器,像针一样,适于咀嚼桑叶
C.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
课堂总结
蚕长大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蚕的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 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且变得光滑,排出的粪便颗粒越来越大,吃的桑叶也越来越多,这些 变化表明我们的蚕在逐渐地长大。蜕皮4次后的5龄蚕,再经过半个月左右,就会结茧变蛹 。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称为蚕的幼虫阶段,是继蚕卵之后蚕生长发育的又一 个重要阶段。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3课时蚕长大了习题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3课时蚕长大了习题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684d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8.png)
5.蚕宝宝在吐丝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不再吃桑叶,躯体发黄发亮
B.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身体变小,潜伏在茧内
点拨:关注题目中的限定词“吐丝后”,A是吐丝前的现象,B是吐丝时的现象, C是吐丝后的现象。
二、填空题
1.蚕的幼虫胸部有 3 对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 4 对腹
厘米。
3.每个纸盒中放入12条蚕的目的是( A )。
A.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B.数量多才有趣
C.没有什么目的
A.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
B.用纸在蚕房中做些小格子
C.给蚕宝宝拍照
4.蚕为什么要蜕皮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蚕蜕皮很正常,没有特别作用 B.蚕皮老化后,需要蜕去旧皮才能换新皮 C.蚕的皮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蜕皮后蚕才能继续长大
点拨:蚕的皮是它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蚕要蜕去原来 限制生长的旧皮,身体才会继续长大。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3课时 蚕长大了
一、选择题
1.我们平时见到的蚕宝宝,其实是蚕的( A )时期。
A.幼虫
B.成虫
C.蛹
பைடு நூலகம்
2.下面( C )是蚕宝宝吃桑叶时留下的痕迹。
A.
B.
C.
点拨:蚕进食时,使用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从上到下啃食桑叶,桑叶上会留 下圆弧状的啃食痕迹。
3.【菏泽市期中】下列做法不属于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是( C )。
足,用于运动;身体两侧有一些小黑点,用于 呼吸 。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 。蚕蜕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观察蚕宝宝的头部,发现()。
A.头比较大
B.有口器,像针一样,适于咀嚼桑叶
C.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
3.观察蚕宝宝的胸部,发现有()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A.2 B.3 C.4
4.观察蚕宝宝腹部,发现有()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A.5 B.4 C.1
6.蚕身体呈______________形,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身上有______________,两侧的小黑点叫______________。
7.用______________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蚕的幼虫吃食物的细节。
参考答案:
一、
1.幼虫
2.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3.源自皮4.6 4 25.眠
6.长圆筒头胸腹环节气门
7.放大镜
8.画图(拍照)
9.头胸腹尾
10.茧
二、
1.√
2.√
3.√
4.√
5.×
6.√
7.×
8.√
9.√
三、
1.B
2.C
3.B
4.B
5.A C B
6.C
7.B D E
四、
1.C B D A
2.
五、
蚕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当蚕要长大时必须蜕掉原先的那层窄小的皮才能继续长大。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习题
1、填空题。
1.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______________。
2.如题所示,从小蚕孵出开始,小蚕的身体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_。
4.蚕的一生一共蜕______________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______________次,蛹期蜕皮______________次。
5.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为“______________”,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8.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蚕的幼虫的样子记录下来。
9.蚕蜕皮时,从______________部开始,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最后皮从______________部脱落。
10. 如图所示,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吐丝结______________。
5.蚕宝宝在吐丝前,观察到();在吐丝中,观察到();在吐丝后,观察到()。
A.不再吃桑叶,躯体发黄发亮
B.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C.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6.蚕的呼吸器官是()。
A.鼻B.口器C.气门
7.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可多选)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2、判断题。
1.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极细小、多细毛,像蚂蚁,所以称之为蚁蚕。()
2.蚕的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3.蚕蜕下来的皮是黑偏棕色。薄薄的,皱缩成团。()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
5.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但身体仍保持原来的颜色。()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4、填图题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ABC D
正确的顺序:()→()→()→()
2.在图中填写出蚕各部分的名称。
5、简答题。
蚕在生长过程中,为什么要脱皮呢?(提示:蚕蜕的皮其实是它的外骨骼)
6.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
7.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
8.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
9.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
3、选择题。
1.观察蚕宝宝的外形,发现()。
A.身体分为头、腹两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