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百合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 主要从 目前 国 内外 百合 (iu p ) Ll m s . 的百合 育种 目标 、 i p 新品种培育、 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 究进行 了阐述 . 为 认
近年来在百合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 术方法等方面均有很 多创新 , 使百合育种 工作 呈现 出美好 的前景。 同时对 百合抗
性 、 色 、 期 育 种 等 方 面提 出几 点 建议 。 花 花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Ag . c B l2 1 ,8 0 ) A h i r Si u1 0 2 1 (9 i . .
百 合 育种 技术 研 究进 展
邱 日红 殷姝 媛 许 敏 赵文进
( 1德兴 市 林 业 局 , 西 德 兴 江 3 4 0 2江 西 财 经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园林 系 , 西 南 昌 3 0 3 3 20; 江 3 02)
花 期均有 商业价值 的优 良变异 植株 。 目前 , 过太 空诱 变 通 育 种 已培 育 出了在花 期 、 性 、 型 等 方 面具 有 优 良性 状 抗 株 的百合 突变体 , 诱 变 育种 试 验证 明根 尖分 生 组 织 、 太空 胚 性 细胞甚 至原生 质体 的诱 变效 果 比种 子更 好 。因此 , 百 在 合 的航天 诱变 育种 中可以利用 这些更 为有 效 的搭载 材料 , 以提高其诱 变频 率 。
关键词 : 百合 ; 种质资源 ; 育种技术 ; 究进展 研 中图分类号 Q4. 1 .3 9 97 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2 0 5 O 07— 7 1 2 1 )9— 6一 l
百合( iu p ) L i s . 是单子 叶植物亚纲百合科百合属 lm p
家, 也是世 界百 合 属植 物 的起 源 中心 。除 观 赏外 , 百合 属
假百合也是百合
假百合也是百合
刘华杰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当年我曾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讲"伪科学也是科学",令一些人颇不高兴,说我在搅混水.不过,今天说"假百合也是百合",却是认真的.rn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是百合科植物的一个种,这算是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正如知母、萱草、贝母、黄精等是百合科植物一样,假百合也是百合科植物,但显然它们都不是狭义的百合科百合属植物.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刘华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铺地区晚三叠世早期腕足类及其古生态环境——兼论海百合类和双壳类假浮游古生态 [J], 曾庆銮
2.中国假百合属亲缘关系及假百合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杨梅;周颂东;何兴金;彭昶
3.复合RT-PCR方法同步检测百合X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及百合斑驳病毒 [J], 黎昊雁;吴姗;张晓峰;方莹;施伟良
4.百合新病原菌假短孢弯孢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J], 李润根;卢其能;
何咪;颜德聪;李子奇;刘伟俊;肖世杰
5.假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J], 杨冰月;彭亮;胡本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合的研究进展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11级(1)班姓名:吕星星学号:1151702126百合的研究进展摘要:百合狭义上指百合属内的各个种,广义的百合涵盖范围更广,包括大百合属、豹子花属等百合种的所有种类。
其地下变态茎为众多肥厚鳞片组成。
因其具有实用与药用,以及很强观赏价值,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百合的生长环境,一般都要求有调和的季节周期,不耐干旱,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地下茎部分对土质的要求高。
土壤的酸碱度是关系到百合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壤中离子种类的浓度。
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百合不同种在其物种形成过程中,导致物种发展形成过程的种种适应性,这也给我们以启示,也就是可以通过人工生态环境对百合进行空间筛选、诱导,以期找出具有目的形状的品种,从而达到抢救濒危百合种,恢复、扩大种群分布范围,也可以对观赏价值极高的、适应性极强的品种,进行耐受性锻炼,以增强其耐受性,提高繁殖率,以满足花卉园艺应用上的需要。
关键词:百合引种驯化病虫害一.百合的研究概况早在17世纪欧洲的植物学家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对本地百合资源进行植物学分类,但这些分类的结果主要建立在花被片形态的基础上的。
Bara认为这种分类不能真实地反映其种间关系,以后科学工作者把百合原种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应用到百合系统中,从而完善对百合进行分类的系统。
Comber (1949)把百合原种分为7组,Micheel(1995)则更进一步对百合分类系统进行细化,把世界上的86种百合划分为7组和13个亚组。
中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我们对百合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原产百合43种以上,种类丰富,且特有种多,如黑龙江的毛百合,产于新疆的新疆百合,生长在台湾的台湾百合[]。
赵祥云(1994,1996)对中国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到47个种,18个变种。
周尧等(2002)在长白山对当地百合品种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发现分布在该地区的百合属植物共有9种以及2个变种。
金刚藤的研究进展
[18]罗晓清,郭小仪,俞学炜1RP 2HP LC 法测定枇杷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5):502511[19]唐丽琴,刘圣,李矗,等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提取物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1中国医药药学杂志,2004,24(12):7251[20]鞠建华,周亮,郑瑞霞,等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1中国药学杂志,2002,38(9):65726591[21]邹盛勤,陈武,李开泉1枇杷叶中乌索酸的制备及HP LC 分析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80828101[22]邹盛勤,刘传安,陈武1枇杷叶及其药渣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比较1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43724381[23]庄永峰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中苦杏仁苷含量1海峡药学,2002,14(5):642651[24]黄开颜,曹臣1蜜炙枇杷叶质量考察及标准初探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4):402411[25]周宁,颜红1枇杷叶不同炮制品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1广东药学,2005,15(3):3241[26]邹盛勤,陈武1枇杷叶及其药渣中醇提成分含量的比较1中国药房,2005,16(24):1916219171[27]薛健,张琪,张国良,等1枇杷叶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研究1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68026811[28]陈伟建1枇杷叶G AP 栽培的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1福建热作科技,2003,27(3):112131(2006-03-29收稿)金刚藤的研究进展马廷升,朱兰翠(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 本文对金刚藤的生药学、活性成分、药理学、药剂学、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金刚藤应用广泛,较多用于妇科炎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刚藤;活性成分;药理中图分类号:R28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54(2006)1021114203作者简介:马廷升(1967~),男,硕士,副教授。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摘要百合作为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百合种性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害,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
而百合育种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现主要就杂交亲本的选配、育种目标及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百合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指导百合的育种工作。
关键词百合;杂交育种;亲本选配;育种目标;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药食同源的食品,也可以作切花、盆景等观赏用。
但是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种球容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分子育种、体细胞杂交、倍性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百合的育种工作中,目前百合育种仍然以杂交育种为主。
1亲本选配19世纪后期,由于百合病毒病害的蔓延,使大多数栽培种与商品种都面临灭绝的危险;20世纪初,欧洲人发现并引种了原产于我国的岷江百合,立即用于杂交育种中,培育出许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从而掀起了百合育种的高潮。
Van Tuyl等认为[1]OA杂种(Oriental×Asiatic hybrids)是最有前景的杂交组合,两者均是商品种,但是商品种大多都是高度杂合的,其种间杂交未必有有利的基因组合,并提出利用野生种与商品种多代杂交以及回交,将野生百合的优良基因渐渗到商品种中,是完善商品种切实可行的育种之路,如细叶百合有较强的抗镰刀菌和抗叶枯病的能力,将其与欧洲百合杂交,将抗病基因渐渗入欧洲百合中,从而培育出新品种金橙花山丹[2]。
2育种目标百合杂交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观赏(如花色、花形、香味、株型等)及栽培性状(如抗病性,抗热、寒性,不同生长周期及无花粉型)的改良方面[3]。
2.1抗病育种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而随着百合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百合病害和衰退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给百合的种植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中药百合的研究进展
2 化 学 成 分 研 究
百合中主要含 有酚醛 甘油 酯 、 类、 苷 生物碱 及多糖 , 另外 还 含有一些磷脂 、 白质 和无 机元 素。 蛋
2 1 酚 醛甘 油 酯 .
1 中药 百合 的品种 考证
l 1 本 草 考证
日本学者 S i ̄ r 从麝 香 百合氧 仿 可溶性 部 分分得 hn mua 化合物 I、 结掏分别为 13 一二阿魏酰基革油 、 — Ⅱ, , —0 1 0一
一
培和收购的百合 属植物 不是 百合而 是卷丹 , 药理 结果 看 , 从 卷丹的药散优于百 合 , 卷丹应作为百合的首选药l 。 2 1
1 2 生药学鉴定 .
二阿魏酰 蔗糖 。此外还 分得 甾体糖 苷 . (s 一1—0 如 2) 一P 香豆酰基 一2—0 —D一吡 喃葡 萄糖基 一3 一乙酰 甘 一B —0
丰富的核骨架纤维可 能为染 色质 向染色体 转 变的拓扑 变化 过程提供一个空间支架 1 。这些对药材 原植物 的细胞 、 等 染 色体 、 核型等 的研 究 , 将为 中药 材 的质量研 究 及植物 的分类 鉴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同时也 为植 物细胞学研 究积累了资
料。
培和保健食 品开发等方面 l . _ 现在就对百合的研 究近况作 一 1
(s 一1 一P一香豆酰基 一3 —0 2 ) —0 —0 一D一毗喃葡 萄糖基甘 油 (ea s e ) (s 一1 一P一阿魏酰 基 一3 r l i A ,2 ) —0 god —0一日 一D一 பைடு நூலகம்喃葡萄糖甘油 (ea s e ) 其 中 r a s eD、 rgl i F , od e l i E是 日本 学 g od 者 S r ua 麝香百合 中新分 出的化台 物 ,ea e e Nr r 在  ̄n r l, F是 g ci d 从 卷丹 中新分出 的化合物 1 。虽近 , 阳药 科大学 的侯秀云 沈
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胡 悦1,2,杜运鹏2,田翠杰3,张秀海2,任建武1,*(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功能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 100097;3.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天津 300270)摘 要:百合属植物药食兼用、营养丰富,近年来已成为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百合的研究仍较薄弱,一方面已开展研究的种较少,仍有许多种未被研究;另一方面百合研究主要集中于验证生物活性阶段,后续功能成分的分离、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方面也应继续加强。
本文综述了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生物碱、酚类和甾类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食品和药品的传统用途及生物功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百合;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生物活性A Review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Bioactivities from the Genus LiliumHU Yue 1,2, DU Yunpeng 2, TIAN Cuijie 3, ZHANG Xiuhai 2, REN Jianwu 1,*(1.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 Beijing Agro-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Functional Fl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 China;3. Tianjin Beidagang Wetland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Center, Tianjin 300270, China)Abstract: Plants from the genus Lilium are used for both medicinal and culinary purposes as a rich source of nutrients.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aroused tremendous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However, to date, limited research effort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Lilium . Only a few Lilium species have been studied.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current studies concentrate on the validation of bioactivities, and thus more efforts are needed to study the separation of functional constituents and to develop functional foods and pharmaceuticals from Lilium .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nutrients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including polysaccharides, saponins, alkaloids, phenols and steroidal glycosides in Lilium as well as its traditional medicinal and culinary applications and bioactive functions. Moreove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proposed.Keywords: Lilium ; nutrient; bioactive substance; bioactivity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5047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8)15-0323-10引文格式:胡悦, 杜运鹏, 田翠杰, 等. 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8, 39(15): 323-33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15047. HU Yue, DU Yunpeng, TIAN Cuijie, et al. A review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bioactivities from the genus Lilium [J]. Food Science, 2018, 39(15): 323-33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815047. 收稿日期:2017-04-29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Z16110000091600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6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781);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20160109)第一作者简介:胡悦(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研究开发。
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___
收稿日期2011-09-09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有更多丰富多彩、健康美丽的园林花卉来装饰、美化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国被西方人士赞誉为“园林之母”,野生花卉资源及栽培种类极为丰富,多种世界名花都起源于我国。
欧美国家曾大量引种并加以选育,广泛应用于园林中,而作为百花故乡的我国,在园林花卉应用种类的多样性上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我国是世界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原产约49种(《中国植物志》收录39种,10个新发表种),约占全世界百合种类的1/2,国外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百合原始种类由我国引入,但目前我国百合资源应用很少,绝大多数仍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而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流失,某些种类已濒临灭绝。
如何保护、研究、利用我国宝贵的百合种质资源,加快我国百合育种的步伐,是我国花卉育种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1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利用我国丰富多样的百合种质资源是世界花卉种质库中的珍贵材料。
18世纪以后,我国原产的百合种相继被引入欧美各国,对世界百合育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按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 )、北美百合协会(NALS )对百合栽培品种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栽培百合分为8类栽培杂种系,其中的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喇叭型百合等4类百合杂种系均用到了原产于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
曾经在19世纪后期,欧洲百合的大多数品种大面积感染了病毒病,几乎濒临灭绝,但是自从我国的岷江百合(L.regale )引入欧洲后,作为亲本培育出了抗病的百合品种,才使欧洲的百合重放异彩[1]。
早在17世纪西方的植物学家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对本地百合资源进行植物学分类,Comber 把百合原种分为7组,Michae 则更进一步对百合分类系统进行细化,把世界上的86种百合划分为7组13个亚组。
我国野生百合资源丰富,但对百合资源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原产的百合有43种以上,占世界百合种类的1/2,且特有种类较多,如东北的毛百合、西部的新疆百合以及台湾百合(L.formosanum )等[2]。
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李晓玉1,张命军2(1.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吉林抚松 134500;2.白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白山 134300)摘要:百合为多年生球根类草本植物。
花朵漂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鲜切花,也可应用在园林中。
鳞茎含有较多淀粉,可食用有的种亦可入药,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对百合育种技术、食药用价值、观赏价值以及长白山区百合研究等进行综述,并对百合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百合、育种技术、食药用价值、观赏价值0 引言百合 (Lilium spp.)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所有植物的总称,多年生球根类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全世界现记载的种有115个,中国有55种[1],长白山区有9种,2个变种[2]。
百合花型较大、花色鲜艳,造型美观,鳞茎含有较多淀粉,可食用,有的种亦可入药或提取香料,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
1 百合育种技术研究日本在19世纪初选育出了栽植新品种,并在产业化上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荷兰、英国在20世纪初在新品种选育、杂交技术、观赏性状及抗性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国际上百合育种主要以荷兰、北美、日本为首,杂交育种主要是品种间或品种与原始种之间的杂交,主要在栽培、观赏性状改良,育种策略和技术的创新与完善等方面进行研究。
我国的百合研究起步较晚,1955年兰州大学郑国錩教授研究兰州百合(L.sutchuenense Franch)花粉母细胞中染色质在细胞间的转移及核新形成的过程。
80年代主要在组织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贾敬芬等对百合(L.davidii Var willmottiae)花药、花丝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进行诱导并细胞学进行了观察。
黄济明1985年选择麝香百合(L.longiflorum)和兰州百合(L.davidii Var unicolor)进行杂交,选育出麝兰百合,1990年进行了王百合(L.regale)和麝香百合(L.longiflorum)为母本与玫红百合(L.amoenum)的种间杂交试验。
假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68・现代中医药Mode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0年01月第30卷第1期Jan.2010V01.30No.1假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杨冰月彭亮胡本祥(陕西中医学院,陕西成阳712046)摘要: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综述了假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资源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8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571(20lO)Ol-0068一03百合科假百合属是介于百合属和贝母属之间的一个过度属,全世界仅发现有4种,分布于我国、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缅甸¨“1。
假百合属植物都以小鳞茎入药,具有宽胸理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胀等病症,并对胃癌、食道癌及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治疗胃病最具开发潜力的中药之一【3曲1。
但因为种群数量稀少,以及近年来随着药材价格高涨,过度采挖严重,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几近绝迹。
假百合(太白米)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列为珍惜濒危保护植物。
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及更好的保护该属资源,本文对该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生物学研究1.1假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四种,全部分布于亚洲。
我国有三种,分布于西南、西北。
此外,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缅甸也有分布,见表1。
表l我国假百合属植物的种类与分布1.2组织形态学研究吕居娴等o¨最早开展假百小鳞茎为它的顶芽。
合的组织形态药学研究。
随后,刘春生‘副在假百合1.3核型研究徐炳声¨驯等在19世纪80年代就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新型对假百合属植物做了核型研究,报道了假百合的染含晶淀粉粒,为假百合的药材鉴别提供了专属性较色体数目为24,做了核型分析,并与百合属Lilium强的依据。
百合属植物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百 合 属植 物 的种 间杂交 研 究 进 展
孙 晓 梅‘ 岁风 霞‘王 萍 , , , 董胜 君 祝鹏 芳 孙 龙 生‘ , ,
( 沈 阳农 业 大 学 园 林 系 . 宁 沈 阳 1 辽 10 6 ; 2 大 连 市 开 发 区绿 化 实 业有 限 公 司。 宁 沈 阳 1 60 111 辽 160 10 6 ) 1 1 1
育 都 是 异 常 的 , 呈 球 形 . 度 不 足 1mm, 胚 胚 长 有 乳 或 无 、 少 呈 被 态 [ ]差 异 小 的 种 间 杂 交 L j 或 8 ; 1 “ 能
的发育 成熟等 过程 , 只要 其 中一 个 环 节发 生障 碍 便可 导致不 育。杂 交不 亲和 的程 度在种 、 、 组 品种
百台 属 植 物 的 种 间 杂 交 早 在 2 0世 纪 2 ~3 O O
柱 头后生 长缓 慢 , 至 破 裂 l , ; 粉 管 虽 正 常 甚 4 花 0
生 长 , 由 于 长 度 不 够 等 原 因 而 不 能 达 到 子 但
年代 国外 就 有 研 究 。2 O世 纪 8 0年代 以 来, 国 我 亦开始 了百台 的种 间 杂交 育 种 工作 , 利用 远 缘 并 杂交 获得 了百 台种 间杂 种 。 目前 , 世界 上 百 台 花
零星的败 育种子 。
1 种 问 不 亲和 性及 其 原 因
种阃不 亲和 性指不 同种 的植 物 由于基 因型 的
差异和生理上 的不 协 调, 它 们 在相 互 传 粉 和受 使
精方面受到 障 碍, 导致 不 能 产 生 有生 活 力 的 杂种 后 代的 现象 。百 合属植 物种 间不 亲和性 的 原因较 为复杂 , 可发 生在不 同的 阶段。 在 正常情 况下, 百 台属植物从 开花 到产 生成熟 种 子 . 约 需 6 ~8 大 0 0 d 经 历 了授 粉、 粉 萌发 、 粉 管 生 长 、 . 花 花 花粉 管 穿
百合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百合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百合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种植和观赏。
它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包括许多种类和变种。
百合具有独特的花朵结构和华丽的花色,因此备受喜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百合的生理生态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深入探索了其生长、开花、适应环境的机制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百合的生理生态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百合的生长和开花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百合的生长习性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百合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力。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
研究发现,光照是百合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百合的生长和开花,而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则会抑制百合的生长和开花。
此外,温度和土壤湿度也对百合的生长和开花起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百合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较低或较高温度下生长,并通过调节水分摄取来适应不同湿度的土壤环境。
其次,百合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百合具有较强的自繁殖能力和生物防治作用。
研究表明,百合的花粉和花药中富含有丰富的花粉和花药所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对激发花粉的发芽和萌发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百合还能够吸收一定量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氨气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百合根系中的微生物群落也具有很强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能够保护百合免受土壤中的病原体的侵袭。
另外,对百合的繁殖机制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百合具有繁殖的多种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是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来进行的,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分株、离体培养和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的。
研究发现,百合的繁殖受到基因型、环境条件和生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百合的遗传多样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对百合种群的遗传分析,研究者发现不同百合品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并且百合的遗传多样性与其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密切相关。
百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百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百合为养阴清肺之良药,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免疫调节、镇咳祛痰、镇静催眠、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应以临床疗效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临床相关研究,以期加快百合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
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 )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单子叶植物[1],为卷丹百合、细叶百合等品种干燥后的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清肺、调理脾胃、清热止咳、益气调中等功效,百合鳞茎主要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淀粉、蛋白、脂肪等。
可以食用,亦可作药用,具有极高的营养学和药物学研究价值[2]。
因其丰富的活性化学物质成分带来的广泛的药理作用又能补充多种营养,也被誉为药食两用界的白娘子,既是强身健体的养生类食品,也是养阴润肺的一味中药药材。
1.化学成分然而,百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观赏性,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通过检索、查阅大量文献[3-5],深入探究了百合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发现药用部位的成分活跃度很高,这里重点选取多糖、黄酮、甾体皂苷、镇咳止痰,镇静催眠、调节免疫、抗氧化进行阐述。
1.1多糖百合中含有较多的多糖类物质,其中包括均杂两,大部分为杂混多糖。
百合多糖(Lily-polysaccharide)系从百合植物鳞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混合多糖[6],现已经分离出来有两种纯的百合多糖分别为Lpone和Lptwo。
One提炼出来的含量高达67.9%,是杂多糖中成分最多的物质,另还有较多的糖蛋白、葡萄糖,甘露糖等;two在杂多糖中混合的含量与one相比则较低,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外还有阿拉伯半糖,其中酸性较强的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高达12%。
1.2黄酮为更好地研究和开发天然百合,有业类前辈曾军英、李胜华[7]等对百合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钻研,从中得到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素及槲皮苷、芹菜素、二氢黄酮、甲氧基黄酮等等。
中药学_假百合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材:假百合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假百合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名称:假百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原始出处:《广西中草药》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药材基源: 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8~9月采 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木,高60~150厘米。鳞茎狭窄, 卵形,无鳞片,具淡褐色的膜被;须根多 数,根上长小鳞茎多个,卵形,两头尖。 基生叶5~10片,无柄,带形,长约30厘 米,宽约1.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绿 色,叶脉带紫色;花茎上叶较小,互生, 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有花 10~20余朵;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功能主治: 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治 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 小儿惊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研末,4~8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相关疾病症状: 反胃、风寒咳嗽、腹胀、健胃、惊风、宽 胸、利气、呕吐、胃痛、小儿惊风、胸闷、 镇痛、止呕。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应用举例:
①治胃痛腹胀:假百合七至八分,凉开水 或凉生姜冰冲服(生姜水必须放凉,否则 服后即呕吐)。
②治呕吐反胃:假百合一钱五分,朱砂七、 八爪龙、太羌活各二钱,祖师麻一钱,陈 皮三钱,水煎服。
③治风寒咳嗽:假百合七至八分,蜜炙, 姜水煎,放凉服。(功用主治以下出《陕 西中草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假百合
原始形态: 花紫蓝色;花被6片,长2.5~3厘米;雄 蕊6,花药背着于花丝之顶。蒴果倒卵状 长圆形,有钝棱,生态环境: 生于林缘、田野、草丛较潮湿处。分布陕 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百合连作障碍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百合连作障碍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作者:赵信林宁甲兴胡清湘肖六军龙松华邱财生高帅帅吴智敏邱化蛟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3年第06期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3.06.016摘要:百合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百合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威胁着百合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
绿色有效地防控连作障碍可降低百合生产成本并保证百合产品的安全利用,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百合种植连作障碍成因及相应的防控技术。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百合连作障碍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连作导致的土壤性质恶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病原菌化及百合自毒物质逐年积累是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应对百合连作障碍的方法主要涉及选用耐连作百合品种、轮作和间套作、土壤熏蒸消毒、土壤强还原处理、应用微生物制剂及其他绿色土壤调理剂等。
针对我国百合生产中存在的耐连作百合品种缺乏,各种新型连作障碍常规消减技术还需进一步验证安全性、提高效果及降低成本,以及当前百合生产受耕地资源限制严重等问题,提出培育耐连作百合品种、提高连作障碍防治技术效果和降低相关成本及实现治理技术安全无害化是未来应对百合连作障碍的主要攻关方向。
关键词:百合;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7.239;S6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23)06-1753-09Causes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lily: A reviewZHAO Xin-lin1, NING Jia-xing2, HU Qing-xiang2, XIAO Liu-jun3, LONG Song-hua1, QIU Cai-sheng1*, GAO Shuai-shuai4,WU Zhi-min1, QIU Hua-jiao1*(1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Center for Southern Economic Crop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2Longhui County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Shaoyang, Hunan 422200, China;3Guiyang County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Chenzhou, Hunan 424400,China;4Hunan Institute ofMicrobiology,Changsha, Hunan 410009, China)Abstract:Lily is an important cash crop with high edible,medicinal,and ornamental values,however,there are often serious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CRO) in lily cultivation,whichthreate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ily harvest. Green and effective preventing techniques of CRO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lily and ensure the safe use of lily products. Therefore,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CRO of lily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Herein, the rec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on CRO of lily were review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 in soil properties,soi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crease,and the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autotoxic substanc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CRO of lily. At present,the methods to deal with CRO of lily mainly involved the selection of CRO-resistant lily varieties,crop rotation and intercropping,soil fumigation and disinfection,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preparations,and other green soil conditioning agents. However,the CRO-resistant lily varieties are severely lacking in China,and the various new preventing techniques of CRO still need to further verify the safety,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duce the cost, and at present, lily cultivation is still restrained heavily by the lack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iming at such problem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should be cultivating CRO-resistant lily varieties,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preventing techniques of CRO,reducing the related cost,and realizing the safety and harmless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lily;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control techniques; review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2107018);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AS-ASTIP-IBFC)0 引言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植物的统称,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胡兆东等,2022;杜方,2023)(图1),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重要经济作物,如湖南的龙牙百合和甘肃的兰州百合。
生物技术改良百合品系
生物技术改良百合品系百合是一种优美高雅的花卉,也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的植物之一。
百合的栽培种类繁多,品质不尽相同,其中以白百合最为经典和典雅。
然而,在传统种植方法下,百合的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百合的繁殖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大量市场上对于百合的需求。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百合的品种改良也得以实现,百合的种植和栽培也发生了重大的革命。
生物技术在百合种植上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百合种植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百合自身的基因,使其能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和生长条件;二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百合植株繁殖。
基因工程改造百合品种基因工程是一种深入剖析基因、人工扩大或调整物种生长属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或者修饰某些对于百合种植不利的特性,同时提高百合的栽培效率和种植产量。
基因工程改良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将提取的百合基因进行传统基因改造和基因克隆;二是将基因在适合的植物系统内传递、表达和定位。
通过这两个步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改造百合基因,使其更加耐受环境,增强其生长和种植产量。
组织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在百合种植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指示植物品种应用生物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以达到快速繁殖和栽培目的。
组织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将百合中特定的部分选出进行培养,再用新的培养基使之生长起来,以达到大规模繁殖的目的。
在百合种植中,组织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百合的繁殖速度和生长效率,从而满足市场上对于百合品种的大规模需求。
百合品种改良的成果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尝试和实践,现代生物技术改良了许多百合品种,在百合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种植产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常用的是通过细胞培养技术,使百合植株大规模繁殖,不仅大大缩短了百合的生长周期,而且还提高了百合的种植产量和品质。
生物技术改良的百合品种不仅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产量和品质,逐步满足市场上对于百合品种的高品质需求。
生物技术催化百合改良
生物技术催化百合改良中国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
在这片土地上,原产百合有47个品种和18个变种,在世界百合品种改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应用于育种的百合原种不足一半,还有许多具备特殊优良性状的百合原种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我国的科研教学单位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百合的优势明显:毛百合、东北百合等花朵直立向上、植株高大,适宜培育切花品种,紫花百合、小百合、玫红百合、尖被百合、马唐百合、蒜头百合、藏百合等植株矮小,适宜培育微型盆栽品种;湖北百合、毛百合、山丹、岷江百合是抗病育种的重要亲本。
一些百合可用于抗寒育种,有的可用于抗热育种。
这些丰富多彩的原种是通过杂交育种,改善百合株型、抗性等状性的重要亲本。
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在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使百合育种工作前景广阔。
在育成的百合新品种中,绝大部分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远源杂交,育种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花色、花香、花型,是花卉育种的主要目标,百合虽花色多样,但缺乏鲜红、蓝紫色。
百合花型的直立喇叭型是花型改良的主要目标。
增加亚洲百合的香味,减少东方百合的香味则是香味育种的目标。
在花期上,主要选育早花、晚花品种,以延长花期和观赏期。
在株型上,切花品种要求植株高大,微型盆栽品种则要求植株矮小。
抗逆性也是育种的重要目标。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瓶插寿命、无花粉以及繁殖能力等因素。
专家介绍,将抗病的相关基因转入栽培品种中,从中筛选出既有优良的观赏价值,又具较强抗性的植株。
对乙烯敏感的种及品种,可通过基因工程控制乙烯代谢,延长瓶插寿命。
无花粉和雄性不育相关,导入雄性不育基因,有望解决百合花粉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百合杂种苗的快速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将大有作为。
中国假百合属亲缘关系及假百合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中国假百合属亲缘关系及假百合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杨梅;周颂东;何兴金;彭昶【摘要】利用7条ISSR引物对中国假百合属植物24个居群25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UPGMA聚类结果显示,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钟花假百合(N.campanulatum)与大叶假百合(N.macrophyllum)分别聚为三支,在分子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揭示三者是独立物种.(2)N.bulbuliferum×N.campanulatum与钟花假百合聚为一支,这可能与其母系遗传和极强的无性繁殖体系有关,但两者间基因流(Nm=0.216 0)很低,假百合与N.bulbuliferum×N.campanulatum的基因流(Nm=0.144 9)也极低,说明N.bulbuliferum×N.campanulatum正在分化.(3)假百合种下各居群间按照地理结构可明显分为4支,经Mantel检测表明存在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r=0.410,P=0.01).(4) AMOVA分析显示,假百合居群间遗传变异为77.12%(P<0.01),而居群内为22.88%(P<0.01),同样表明居群间遗传分化大于居群内.研究结果揭示了横断山区假百合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其鉴定提供了依据;并从遗传结构上为药用植物假百合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9页(P449-457)【关键词】遗传多样性;ISSR;假百合;钟花假百合;大叶假百合【作者】杨梅;周颂东;何兴金;彭昶【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46.+5;Q789假百合属是百合科百合族较为原始的类群[1-2],属下共有5种,其中大叶假百合(Notholirion macrophyllum)、钟花假百合(N.campanulatum)和假百合(N.bulbuliferum)等3种分布于中国西部横断山区及东喜马拉雅[3]。
假百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假百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百合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在园艺中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欣赏价值。
然而,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开始种植假百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假百合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正确鉴别和种植真正的百合。
正文:百合是一种受人喜爱的花卉,其优雅的外表和香气令人陶醉。
然而,随着其商品价值的不断攀升,一些不法商贩开始种植假百合以获利。
假百合不仅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使消费者难以辨识真假。
本文将介绍假百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提醒读者加强对百合的认知,避免上当受骗。
一、假百合的养殖方法1. 选择好的种苗:种植假百合前,必须选择好质量良好的种苗。
假百合的种子往往较小,形状不规则,颜色灰暗,而真正的百合种子大、圆润、坚实。
因此,在购买种苗时应注意观察种子的形态,选择焕发生机、颜色明亮、表面光滑的健康种子。
2. 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假百合对土壤酸碱度要求较低,土地湿度需保持在适中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土地的PH值应控制在6-7之间。
此外,假百合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因此,种植时需要选择光照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位置。
3. 做好浇水和施肥工作:假百合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通常情况下,每周一次左右的浇水频率较为合适。
施肥方面,既可以使用速效肥料,也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尽量避免使用过多化学肥料,以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二、假百合的注意事项1. 辨别真假百合:真正的百合花朵较大,姿态儒雅,香气浓郁,花瓣之间没有缝隙;而假百合花朵较小、形状不规则,花瓣之间通常会有一些缝隙。
此外,真百合的叶片厚实、鳞茎致密,而假百合的叶片则较薄、鳞茎松松散散。
2. 注意病虫害防治:在假百合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处理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百合斑点病、红蜘蛛等。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存在,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防止其扩散。
3. 防止过度采摘: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装饰材料和人工涂色来模仿真正的百合,使其表面看起来更为艳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现 代 中 医 药Moder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年01月第30卷第1期Jan.2010 Vol.30 No.1移植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探讨[J].天津中医药, 2005,22(4):320-322.[17]陈前军,司徒红林,陆德铭.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新中医,2008,40(6):100-101.[18]阙华发,陈红风,高尚璞.乳宁Ⅱ号防治乳腺癌MDA-MB-435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8):592-594.[19]陈前军,陆德铭,司徒红林.“乳宁Ⅱ号”抑制Ca761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及其对n m23、Cath.D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523-524.[20]Podsypanina K,Du YC,Jechlinger M,et al.Seeding andPr opagati on of Untransf or med Mouse M a mmary Cells in the Lung[J].Science,2008,321(5897):1841-1844.(收稿日期:2009-08-24)假百合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杨冰月 彭 亮 胡本祥(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 要: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综述了假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资源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571(2010)01-0068-03 百合科假百合属是介于百合属和贝母属之间的一个过度属,全世界仅发现有4种,分布于我国、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缅甸[1~2]。
假百合属植物都以小鳞茎入药,具有宽胸理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胀等病症,并对胃癌、食道癌及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治疗胃病最具开发潜力的中药之一[3~6]。
但因为种群数量稀少,以及近年来随着药材价格高涨,过度采挖严重,其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几近绝迹。
假百合(太白米)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列为珍惜濒危保护植物。
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及更好的保护该属资源,本文对该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生物学研究1.1 假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 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四种,全部分布于亚洲。
我国有三种,分布于西南、西北。
此外,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缅甸也有分布,见表1。
表1 我国假百合属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中文名 拉丁名 分布地假百合Notholiri on bulbilliferum(lingelsh.)Stearn.陕西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尼泊尔锡金不丹钟花假百合Notholiri on campanulatum Cott on et stearn.缅甸西藏云南四川大叶假百合Notholiri on macr ophyllum(D.Don)Boiss.尼泊尔锡金不丹西藏四川云南1.2 组织形态学研究 吕居娴等[7]最早开展假百合的组织形态药学研究。
随后,刘春生[8]在假百合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新型含晶淀粉粒,为假百合的药材鉴别提供了专属性较强的依据。
胡本祥[9]在对假百合能育须根和不育须根及叶的形态、组织进行研究后,证实假百合小鳞茎与鳞茎盘之间相连的能育须根的组织构造与根茎的构造相同,能育须根为茎的变态,其末端的小鳞茎为它的顶芽。
1.3 核型研究 徐炳声[10]等在19世纪80年代就对假百合属植物做了核型研究,报道了假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4,做了核型分析,并与百合属L ilium L.的核型作比较,为探讨这两属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细胞学资料。
王丽[11]等在百合科六属十五种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中发现假百合属渐起核为中央微粒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分裂中期体2010年01月第30卷第1期Jan.2010 Vol.30 No.1现 代 中 医 药Moder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69 ・细胞染色体为2n=24=2m(2S AT)+2s m+14st (2S AT)+6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
虞泓[12]等对云南假百合属的2种5个居群作了核型研究,得出假百合属植物染色体系统不稳定,种间分化比较明显,种内分化剧烈,居群内存在丰富的染色体多态性,居群间存在明显的核型多型性,假百合属植物的进化常通过染色体倍性变异和结构变异来实现。
1.4 分类学研究 百合科百合属植物主要含有酚酸类成分,贝母属植物主要含有甾体生物碱类成分,而假百合属植物既含有酚酸类成分,又含有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因此,认为假百合属植物在系统分类上可能介于百合属与贝母属之间。
1.5 栽培研究 假百合的栽培研究始于1994年。
经过10余年来,胡本祥[13]对假百合进行逐级栽培驯化,已成功地将其由海拔3000m左右移栽至海拔1500m左右的低山区,现已在太白林业局建成假百合栽培基地,该基地已有6年历史,第3代栽培假百合长势良好。
1.6 组织培养研究 20世纪80年代,郝玉蓉[14]等曾对假百合鳞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分化作了初步研究,发现在愈伤组织诱导中,生长素和激动素、生长素和玉米素配合使用较单一使用的效果好,其中NAA0.5mg L+ZT0.1mg L的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89%。
将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有I A A 0.1mg L+KT0.5mg 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培养40d左右,在愈伤组织表面就有芽形成,初步证明用组织培养法进行假百合无性繁殖是可能的。
王秀芝等把假百合小鳞茎0.1~0.5mm处切口,接种于M S+NAA1mg L+2.4-D1.0mg L+ZT0.1 mg L和M S+NAA0.5mg L+ZT0.1mg L培养基,至黑暗中培养,小鳞茎能脱分化产生大量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
赵银萍[15]等对假百合地下鳞茎在MS附加不同浓度KT、BA、I A A、NAA、2, 42D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中在MS附加NAA0.5mg L、KT0.1mg 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65%,且生长快;培养再生体系。
为了对假百合的组织培养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胡本祥[16]与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对假百合的组织培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果,用栽培的假百合鳞茎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可诱导生芽,再由不定根发育成新的小鳞茎,且幼苗长势良好。
1.7 遗传多样性 李军[17]等用CT AB法提取假百合DNA,经RAP D法扩增后进行琼脂糖电泳分析,结果在300~600bp分别出现清晰条谱同时用陕青茶、太白参、手儿参、绣线菊等做DNA对照扩增后不出现条谱,表明有明显种间差异、此方法可对假百合做分子标记。
2 化学成分研究情况邱方龙、徐文豪等[18~20]相继从假百合中分离出茄次碱、甙I、甙II、太白米甙和新太白米甙5种单体。
水解证明甙元均为茄次碱,糖部分为β-D -葡萄糖和α-L鼠李糖。
近年来,屠鹏飞[21]把假百合的干燥小鳞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 I R,HNMR,C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酚酸类成分,分别为对香豆酸甲酯(methyl p-coumarate, I)、对甲氧基肉桂酸(p-methoxy cinna m ic acid, II)、对香豆酸(p-cou maric acid,III)、阿魏酸(ferulic acid,I V)、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V)、1-O-咖啡酰甘油酯(1-O -caffeoyl glycer ol,V I);另外,从其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β-谷甾醇(V II)、β-谷甾醇葡萄糖苷(I X)和正二十八酸(V III)。
化合物V I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将对香豆酸甲酯与假百合药材乙醇提取物进行T LC比较,检出药材中含有该成分,因此该化合物为假百合药材的原生成分。
吴卫中[22]从假百合干燥小鳞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甾体生物碱苷,经I R、CNMR、MS等方法分别鉴定为茄次碱-3-O-β-D-吡喃葡萄糖苷(s olanidine-3-O-β-D-glucopyranoside,Ⅰ)、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 -β-D-吡喃葡萄糖苷(s olanidine-3-O-α-L -rha 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Ⅱ)、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 -〔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s olanidine-3-O-α-L-rha mnopyr2 anosyl-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Ⅲ),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分别与甙Ⅰ、甙Ⅱ为相同化合物。
3 药理研究假百合具有抗肿瘤、镇痛等药理作用,早在1975年张振杰[23]就对假百合醇提物作了毒性、镇痛、祛痰及平喘等项药理筛选,初步证明假百合乙醇提取物毒性低,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显著的祛痰作用。
曾升海、冯宗林[24~25]将假百合与其他药物配伍,对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都有较好疗效。
・70 ・现 代 中 医 药Modern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年01月第30卷第1期Jan.2010 Vol.30 No.1屠鹏飞[21]从假百合中分离鉴定的6个酚酸类成分,据报道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热、抗炎、镇痛等多方面活性,对于阐述其抗肿瘤、镇痛等药理活性有重要意义。
侯建平等对假百合做了抗炎镇痛和对胃肠运动作用的研究,证实假百合有显著的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肿胀和镇痛、促进胃肠运动作用。
胡本祥以假百合为主开发研制的胃力通胶囊,在临床上经过8年1000余例病人使用,证实假百合对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胀、胃痛等病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4 结语长期以来,假百合属假百合药材全部依赖于野生植物资源,因为假百合在治疗胃病方面的突出疗效,导致假百合采挖过度,野生资源量日渐减少,其资源分布由20世纪70年代的1800余米迁移至目前海拔2500~3500m的中高山地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