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5.七律_长征【第2课时】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灯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

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

习作《记一次游戏》做游戏,增加感受。

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

重点是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爱国名句。

2.单元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革命历史离学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面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5.七律·长征【第2课时】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5.七律·长征【第2课时】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 七律·长征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 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5 七律·长征
七律知识知多少?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 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 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 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金沙江地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 急,敌人戒备森严,毛泽东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指挥红军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 终于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5 七律·长征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 方面军”。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 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5 七律·长征
课外作业
搜集毛泽东有关诗词。
5 七律·长征
课文结构
腾 五岭
只 等
走 暖
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英勇无畏 乐观向上
闲 寒 飞夺泸定桥
喜 过岷山
5 七律·长征
5 七律·长征
推荐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 山如海,残阳如血。
5 七律·长征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长征》课件共2课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长征》课件共2课时

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 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 性转移。中央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 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历尽 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 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给诗歌划分层次,并说出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2 句):藐视一切困难。 第二部分(第3-4 句):腾越五岭、疾跨乌蒙。 第三部分(第5-6 句):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第四部分(第7-8 句):喜踏岷山雪。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 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腾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喜踏岷山雪
——《忆秦娥·娄山关》
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念奴娇·昆仑》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趣识字——索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中间像一段绳 子,两边是两 只手,表示正 在用手搓绳子。
加上房 子,表 示在屋 下搓绳。
规 范 化
楷书
简 化
解词义
①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远征 ) ②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万水千山) ③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 绝的样子。 ( 逶迤 )
④(气势)盛大。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 磅礴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 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 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 是脚下滚动的泥球。
表现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英 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的赞颂之情。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中国革命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教师可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到陌生的时代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建议为了突破难点,可采取“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教学流程;也可采用“以诵读、研讨为主”,配合点拨、想象为辅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快乐乐的品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与高昂气概。

教学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2.准备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的影像。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交流阅读的收获。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律、崖”等4个字。

2.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背诵课文。

3.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背诵课文。

2.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毛泽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背诵课文。

2.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重温诗句,提炼主线1.读诗句,谈感受: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结合资料了解了长征。

长征和红军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长征:艰难险阻红军:不怕困难、豪迈、豁达)2.读诗引句:文有文心,诗有诗眼。

诗中的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顺势板书“远征难、只等闲”)3.理解诗眼,指导朗读。

(1)理解“等闲”:比如“我们绝非等闲之辈”,这句话中的“等闲”是一般、平常的意思,诗眼中的“等闲”也是平常的意思。

(2)理解“万水千山”: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万水千山)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五岭乌蒙岷山金沙江大渡河)(3)引发质疑:红军在长征途中仅仅经历了这几座山、这几条河吗?课件出示:资料袋1934年10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座座大山,跨过多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4)引导揣摩: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座座大山,跨过多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Hale Waihona Puke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xian)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wan)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han)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yan)
资料袋
强渡大渡河之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 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 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 根铁索,桥头还有敌人的 重兵把守,当时的情景叫 人看了心惊胆寒。但渡河 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 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 缘着铁索匍匐前进,不怕 流血牺牲,用自己的身躯 和鲜血铺路,终于夺下了 泸定桥。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áo)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抓住“远征难”“只等闲”等关键词,体会诗句描绘的典型画面,领悟“点面结合”的写法。

3.理解诗意,感受毛××及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全体同学大声朗读《七律·长征》这首诗,体会韵律和气势。

4.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律·长征》这首诗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感知了诗歌。

它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挥笔写下的一首壮丽的诗篇。

当时毛××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悟诗情,体验这场惊心动魄的行程。

板块二体会长征艰难,感悟红军精神1.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我们展示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学生再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用红笔圈画出诗中描写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险经历。

2.同桌间交流自己找到的关键诗句和词语,并在全班汇报。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学生范读,抓住关键词体会诗意,思考:红军在这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个词可以体会出来?从“万水千山”这个词可体会出来,说明红军长征路途中困难多、艰险多。

(2)指名读,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

(3)但是红军面对困难有退缩吗?抓住关键词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只等闲”是指把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红军不怕”“只等闲”说明红军在长征路途中虽然困难重重,历经艰险,但他们一点都不怕,只是把困难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4)指名读、齐读这两句诗,读出感受。

教师强调第一句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第二句后面轻读,读出把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5-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5-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背诵指导:将诗句读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 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时,可以先抓住每行诗的 关键词语,如“远征难”“只等闲”“五 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再一 边背一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一些情景,这样就能 提高背诵的速度。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 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 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诗人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腾细浪”与“走泥 丸”,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层次梳理
主旨概括
本诗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 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 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热情地歌颂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A、本诗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 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显长征精神;B、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 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直接抒 情除外)——“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 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相交融。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承接“万水”,写红军对水的征服。以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的典型事例,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英勇豪迈的英雄 气概。
开头用“不怕”,结尾用“更 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主旨。翻 越“千里雪”的岷山,由于胜利在望, “喜”由心生。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 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朗读时,语调高昂,“尽开颜”三个字 要一字一顿。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件第二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件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我们展示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 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腾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喜踏岷山雪
疾跨乌蒙
飞夺泸定桥
品读课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这两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中心句,请把它画出来。 ②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
《金色的鱼钩》
《丰碑》
《草地夜行》
拓展延伸
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 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 读一读。
拓展延伸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万水千山、远征难
红军不怕、只等闲
品读课文
③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④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画出 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画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 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品读课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这五岭是哪几座山?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
五岭: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指越城岭(湘桂间)、 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 (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
品读课文
面对着这样的泸定桥,你们的脑 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七律长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七律长征》
这两句诗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暖”字表达了红军巧 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诗歌赏析 颈联:上承“万水”二字
金沙/水/拍/云崖/暖,

名词渡/桥/横/铁索/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金沙水拍云崖暖
长征胜利的意义
《七律·长征》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革命英 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共产党 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长征锤炼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 长征扩大了党的影响,一路上播下革命的火
种。
长征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 党和红军在长征路上充分发扬不怕苦难、
“暖”字表现了什么?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 暖气蒸腾的实景;
•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 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分别表现了什么?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诗歌赏析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 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 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江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 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在树过了 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的 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分层作业(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分层作业(第二课时)

第5课 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阅读与鉴赏】1.补全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①照样子,补全诗中描写的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

②读资料,完成练习。

(2)根据资料可知,本诗中写的这五件事,仅仅是整个长征中的五个“点”,“ , ”(填诗句)描述的才是整个“面”。

这种写法叫“ ”。

(3)毛泽东作为诗人,在遣词造句上颇具匠心。

“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_ 和 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形象;云崖的“暖”和铁索的“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让我们体会到了 的喜悦和_的惊心动魄。

(4)“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5)下列对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红军尽开颜 翻岷山 抢大渡 过五岭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

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

红军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2.读一读,完成练习(1)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可以感受到山的绵延和高大。

(2)读“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可以感受到雨后关山的苍翠。

3.下列对两首诗词内容和表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七律.长征》中写了多处战斗的场面,《菩萨蛮.大柏地》中只写了大柏地这一-处战斗场面。

B.《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C.《菩萨蛮.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亦画亦诗,情景交融。

D.“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说明作者只喜欢今朝,不追忆往昔的情景。

4.结合《七律.长征》和《菩萨蛮·大柏地》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长征精神命精神”的理解。

示例①:红军长征途中历尽千辛万险,但他们始终保持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七律长征【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七律长征【创新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灯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

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

习作《记一次游戏》做游戏,增加感受。

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

重点是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爱国名句。

2.单元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革命历史离学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面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七律长征 教学课件(第2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七律长征 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乌蒙——千山的代表
夸张——极言山险——扬 比喻——言其藐小——抑 拟人化动态描写——化静为动
句段感知
大意:金沙江浊浪 滔天,拍击着高耸 入云的峭壁悬崖, 热气腾腾。大渡河 险桥横架,晃动着 凌空高悬的根根铁 索,寒意阵阵。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金沙、大渡——万水的代表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 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这两种感觉对比,表达了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以及 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句段感知
大意:更使红军欣 喜的是翻过了千里 皑皑白雪的岷山, 人人心情开朗,个 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的最后历程
更喜——过五岭、越乌蒙、 渡金沙、抢大渡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起句——不畏艰难险阻、勇往 直前的英雄气概。
不怕——毫无惧色 万水千山——艰难险阻 等闲——藐视困难、从容不迫
句段感知
大意:那绵延不断的 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 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 浪;那高大雄伟、气 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 军眼里就像在脚下滚 过的泥丸。
作者用“暖”“寒”两种感受进行对比,既表 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 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从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长 征的“难”,也能体会到红军的英勇无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暖”字温馨喜悦, “寒”字冷峻严酷,
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 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
激动;
的回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样的河红军并不是渡过 两条,而是二十多条,这里只 写了两处,属于什么描写?
“点面结合”中的“点”的描写。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险阻,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程——雪山。写这 首诗的时候,毛主席正率领部队越过 岷山,即将结束长征,这句诗中的哪 个字最能让你感受到毛主席的心情?
写作背景: 1932 年10 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
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 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的工作。1933 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 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 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细品全诗,感悟精神
思考:
1.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 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2. 从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可见红军具有什 么精神?
3. 作者如何运用点面结合来体现长征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 红军长征很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你从哪里看出红军不怕难?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5 七 律 ·长 征
第2课时
复习旧知,进入新课
这首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 泽东在长上征节即课将,胜我利们之新时学,了挥一笔种写下的 一诗首歌壮体丽裁的,诗是篇什。么全?诗描绘了在红军长 征途中最它让的人特难点忘是的什几么个?画面。这节课, 我们继续体验这场惊心动魄的行程,继 续去领略英雄们的豪迈气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七律 长征》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七律 长征》课件

激趣导入1
图片欣赏
同学们,几十年前,在我国的革命 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 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
激趣导入2
故事交流
回忆一下,你们都看过哪些红军长 征的故事?
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七律·长征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wēi yí
小练习
练习:“___”字,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 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A拍 B暖 C寒
诗句赏析
颈联画线字句写出了什么?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形象地状写出了大渡桥的环境险恶,令人胆站心寒,突出了战争的惊险悲 壮;反映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精神。
诗句赏析
尾联画线句写出了什么?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写长征的最后征程,是全诗的高潮。
诗句赏析
尾联画线字写出了什么?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 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诗中指山势高大、险峻。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形容山无数,水无数。 细浪:小浪花。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诗中指红军队伍。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小练习
练习:读句子,说说哪个词语与课题《七律·长征》相照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