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风险类型及防范
浅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讲 财政 风险 是一 种经 济风 险 、 治 风 险和社会 政 发展 和基础 设施建设 。 为 了解决 重 点项 目急 需 资金 的需 要 , 在地 风 险 , 一种 破坏 十 分剧烈 的 全局 风 险。影 响 是
方 财政安 排满 足不 了建 设需要 的情 况 下 , 建议 政 府职 能正 常运 转 和履 行 的可 能性 , 发社会 诱 地 方政 府 和 财政 部 门通 过 多渠 道 筹 集 建设 资 不 安定 因素 , 改变 地方 财政 的 分配 与再 分配 格 局, 制约地 方 经济 的发展 。因此 , 必须高度 重视 金 。在筹 集建设 资金和 融资行 为 中 , 地方 财政 就 承担 了一定 数 量的直 接债 务 、 间接 债 务和转 地 方政府 债务 负担 过重可 能引 发的财政 风 险 移 债务 , 以地方 政府 和财 政部 门对 债 务 的风 所 三、 防范 财政 风险的对 策
( 三)防 范财政 风 险和化 解 债务 负担 必颊 目 、 还债 能 力 、 险 因素 和风 险 系 数作 出全 面 风
实行 综 合 治 理
的分 析 评估 。在确 定 举债 时 , 即要考 虑 项 目经
要 防范 财 政 风 险 和化 解 债 务 负 担必 须 从 济 发 展 的实 际需 要 , 考虑 项 目的 效 益 , 又要 考
( ) 观 念 上 树 立 防 范 财 政 风 险 的 意 识 一 从 要 从 思 想 意 识 上深 刻认 识 财政 风 险 的危
险和财政 风 险必 须引起 高度 认识 , 并对 财政 风 险的防 范制定 相 应 的对 策 , 化解 财政 风 险 的矛
盾。
险性 , 固树 立 稳 固平 衡 财 政政 策 观 念 , 倡 牢 提
银行 、 国政府 和 国 内政 策性银 行 或 机构 的借 企业 制度 和公 共财 政 职能 的要 求 , 外 改变 政企 不 款, 一般 由政府 作 为借款 对象 , 政府 承担还 款 。 分 , 政事 不分 的现 状 。财政 部 门应 从竞 争性 领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分析
地方财政风险是在给定的不确定外部环境下 ,地方政府所拥 有 的公共资源无力履行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以至于给经济 、社会稳 定带来损害的一种可能性 。它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到期 债 务,突 }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有 限性与财政支 出需求的无限 f I
性 之 间 的矛 盾 , 同时 隐 藏 在地 方 经 济 生 活 的各 个 领 域 , 而 对 地 方 从
方 财政 收入 增 长 机 制 缺乏 稳 定 性 ; 另一 方 面 , 国地 方 财 政 收入 流 我
不同层次提 出了手段和措施 。本文通过以下 的思路对这些手段 和 措施 进行 梳理 。 财政风险好 比一个 “ 蓄水池 ”有进水 口和 出水 口。 , 池中水位越高 , 明财政风险越 大。 表 导致“ 蓄水池” 水位 升无非就 是进水 口流量多大于 水 口流量 。降低水位 的办法就是缩小甚至
理范 围偏大 ; }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 支 j J 支 管理松 弛; 预算管理 弱化使得支m不断膨胀 。 在举债 问题上 , 各级地方政府 风险意识淡 薄, 对债务 的固有风险认识不 足, 只管借债而忽视对借 来资金的使 用和管理 ,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偿 还债务问题上 , 部分地方政府 领导重视不够 , 债务能拖就拖 , 住就可以不还 的侥幸心 理 , 拖 使得
集 中转换为公共风险。为了将不断增 大的公共风险控制在可 以承
受 的水 平之 内 , 府 不 得 不 动用 财政 资 金 加 以 化 解 , 而 形 成 财 政 从 政风险 。
差距不断扩大 , 同性和地方性 突发事件增多引发社 会风险增多 ; 全
农 村 社 会 矛 盾 突 j , 民上访 事 件 成 倍 增 长 ; 外 邪 教 和 非 法 宗 教 }农 { 此 活动 屡 禁 不 止 。 解 决 影 响 社会 社 会 安 定 和 政 治 稳定 的矛 盾 , 照 要 按 公 共 风 险 由财 政 兜 底 的原 则来 说 ,这些 社 会 矛 盾 增 加 了地 方 财 政 的额 外 负 担 , 就 是 社 会 原 因 引起 的财 政 风 险 。 这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1. 引言1.1 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地方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职责。
地方财政是实现中央与地方权责对等和财力协调的重要方式。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转移支付和政府性资金等,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日常运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投资建设等需求。
地方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调整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可以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城乡发展均衡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地方财政还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提高民生福祉和幸福感。
地方财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地方财政存在的风险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地方财政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地方财政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财政存在收入不稳定的风险。
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其中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由于我国税制体系不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地方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地方债务风险是地方财政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着债务风险逐渐积累的问题。
如果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债务风险加剧,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地方财政存在支出不合理和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支出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方政府财政风险过度集中在某些领域,一旦这些领域出现问题,可能对地方财政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
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
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
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
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 市) 、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
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对策
是转变 政府 职能 。重新 界定政
府 的 职 能 范 同 ,发 挥公 共 财政 应 有 职 能 ,尽 可 能 地 保 障 民 生 领 域 支
,
现行 的分税制 财政 体制 在一 定程
度 上 调 动 了 地 方 各 级 政 府 理 财 的 积 极 性 ,但 从 地 方 的 角 度 看 , 国家 在 中 央 与 地 方 的 财 力 和 财 权 分 配 上有 很 多 不 合 理 的 地 方 ,严 重 挫 伤 了地 方 的 积 极 性 。首 先 , 国家 “ 上 划 下 放 ” 的 做 法 ,使 地 方 感 到 十 分 为 难 。 其 次 ,在 税 种 管 理 上 ,增 值 税 是 一 个 大 税 种 , 目前 约 占全 部 税 收 的4 0 % ,而 现 行 体 制 的 分 享 比例 是 中央7 5 %、地 方 2 5 %。特别 是随着 营 改 增 的 逐 步 实 施 ,原 来 本 属 地 方 的 税种 也将大 部分划 归 中央。此外 , 乡镇 财 税 机 构 的 设 置 也 不 配 套 , 财
理 学 院 责 编 :王 建 国
支 用 于 保 一 r资 的 部 分 已 接 近 7 0 %,而 县级 财政 必保 的支 ,如加
大 社 保 事 业 的 投 入 、加 大 对 农 业 基 础
设施 建设 、教 育支 等 却难 以得到应
有 的保 障 。 ( 四 )财 政 资 金 监 管 不 严 在 财 政 收 入 增 长 乏 力 、支 不 断
点!
’ . , 壤
工 作 研 究
带t
雌 , f 辨
口
郝 晓琛
地 方 财 政 是 国 家 财 政 的 基 础 。 当
吃饭 地方 财政 更增 加 了平 衡 的难度 , 结 果赤字数额越来越大。
地方财政风险类型及防范
1 国债 转贷 和地 方配套 资金风 险。实施积极 食采购和流通中的累积亏损 、欠发工资 、供销社系 . 的财政政策后中央增加 了向地方 的国债转贷规模 , 统及农村合作基金的坏账部分。 5 县与乡镇政 府债 务风险。一些 乡镇债 务规 . 对刺激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大大增 加了地方财政的债务压力 ,实际上是预支 了以后几 模早已远远超过财力规模 ,财政风险尤为突出。 年的建设资金。如果这些项 目无法产生效益或效益 ( 二)财政制度性风险
较差 ,势必挤掉后续几年的建设资金用于还债 ;有
的纯粹就是公益性项 目,直接需要财政承担债务,
收 稿 日期 :20 —1 —1 05 2 2
财政制度性风险表现在 :一方面 ,不规范收费 越来越多 ,预算外资金 占财政收入 比重越来越高。
作者简/ :银加峰 ( 6 一) r 1 3 ,男,河南新乡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财经金融系主任,副教授,从事经济学研究。 9
风险指危险或损 失发生 的可能性。财政风险
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政收支发生总量或结构失 衡 ,进而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造成损害 的可能性。 换言之 ,财政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政发生
债务危机和财政损失的可能性。由于现行财政体制 的划分 ,财政级别一般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 财政 , 地方财政一般指省级 以下 的各级财政 。因而,地方 财政风险主要指省级 以下的财政风险。其除了具有 财政风险的一般性和共性外 ,还有 不同的地方特 色,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针对不同种类的风险 ,采 取不同的切实可行 的措施来化解和防范。
洲 ~ 舢
团
维普资讯
边一经济与文化
2O 年 第 6 O6 期
财政金融
政府部 门通过收费形成越来越多的预算外收入 以解 决财政及经费困难 ,造成分配秩序的混乱,形成一 定社会稳定风险。另一方面 ,财政收入水分越来越 大。一 地区经济发展较慢 ,但税收任务很重 ,为
财政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
财政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管理机构之一,财政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国家财政政策、管理国家财政收支、调控经济发展等重大任务。
然而,财政部门的运行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在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需要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
一、财政风险评估财政风险评估是对财政收支状况、政策发展方向、影响财政的内外部经济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通过分析得出财政部门面临的风险类型、强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防范和处理提供依据。
(一)风险类型财政风险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政策风险:指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出现的失误或意外改变,导致对财政部门的影响。
如税收政策的调整、政府开支计划的变更等。
经济风险:指受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影响而导致的风险。
如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
信用风险:指由于信用评级失误、借贷方违约等因素导致债券违约或信用风险的出现。
流动性风险:指因资金投放周期不一致导致的资金周转不畅或者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
(二)风险评估方法对于财政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对政策、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财政风险类型和强度的过程。
定性分析可以以经验为基础,融合评论家、学者、分析者、政策制定者的判断和现实情况来得出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适合于没有足够的数据、经验、或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形下。
而定量分析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数据模型,量化风险因子和概率,从而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不断改进数据输入,可以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这种方法适合有足够数据可参考的情况下。
二、财政风险防范对策财政风险防范对策是对财政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特定领域风险的预警、分析和识别,并结合经验和先进的处理方法,制定出具体的理性防范措施。
(一)宏观政策引导国家宏观政策的方向和调控将是评估未来财政风险的重要参考。
政府应当给出清晰的大政方针,引导市场行为,对经济发展走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政策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增长,其面临的债务风险也逐渐加大。
为了有效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财政稳健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19.8万亿,其中隐性债务占比较高。
同时,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还不上债务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给当地政府和居民带来严重的财政和社会问题。
三、防范策略1.规范债务审批流程为了避免债务规模过大,地方政府需要对债务审批流程进行规范,并对债务的用途进行统一认定和审核。
同时,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的监管,防止其滥用融资平台进行债务融资,从而加强风险控制。
2.制定合理的债务限额政府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制定债务限额,严格控制其债务规模。
同时,应该建立债务限额公开制度和债务评估制度,监督地方政府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债务限额。
3.加强财政管理地方政府需要加强财政管理,增强财政自主性和稳健性。
应将政府预算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统一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及保证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同时,要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和财政负担机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债务风险,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债务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可以建立债务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和审核。
5.促进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为了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可以引导地方政府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如发行债券、PPP等,从而减轻对单一债务融资渠道的依赖,保证债务的可持续性。
四、结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是保障国家财政稳健发展的重要工作。
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债务审批流程,制定合理的债务限额,加强财政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促进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等,从而有效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政策,才能为地方政府和国家财政的稳健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论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要严格控 制地 方政府 新增 债务 ,将 地方 政 笔者认为 ,从 总体 上看 ,我 国政 府债 务 风
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 险不大 ,但从局部来 看 ,部 分地 方政 府 债务 风
险 已经非常严重 ;虽然相对量未超 出国际指标 ,
券) ; 欠 费( 0 广州 新 居 半 发工 如2 鸺年 立 社区 委会 年 欠 6余 责 0 多 元) 发1 人工 20 万 ; 0 食 损 账 如1 亿元9年天财 粮食 9 显 业 亏 挂 计126 19 央 政 补 部门 务; 性 粮 损 账 ( 9 —9除中 津市 企 公共 债 亏 挂 共 6 , 应未
一
、
我 国地 方 财 政 风 险 的 表 现 形 式
1 、地 方 财政 债 务 风 险
地方财政风险 的中心 问题是地方政 府债务 。 目前 ,我国地方 财政 债务 风 险是 指 以地 方各 级
政权 正常运 转及其 职能行 使 的可 能性 。具 体来 政府 主要包 括省 ( 以及 省 级政 府 ) 、地 ( 地 或
… …
臆 费 缺口( 性 社保 金 据有专 业人士估 21年。 融 构 资 埋 算。0 金 机 不良 产 0 负 即 计 保 我国 债 使不 失业 障, 社保资 缺口 为 金 至少 单已 万 元 ; 达5 亿 ) 1万 ) 0 亿。 国企 弥 亏 有 业 补 损;
对 销 统 农 供 社系 及 村
与经济学理解 的风险不 同 ,财政 风 险是 国 地方政府无力 承担社会 公共 风 险 ,但 最终 往往
家财政 出现资不抵 债 、无 力偿 债 的风 险 ,是政 集 中以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表现 出来 。
府面临 的一种重要 风 险 ,其大 小与政 府债 务 的 规模有关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地方 财政风险 , 是指在种种不 确定 因素 的影 响下 ,地方 财政 资 金遭 受损失 或财政 支 出出现 困难 ,而危 及地 方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分析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1. 债务规模快速增长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2019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达到25.6万亿元。
债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较大的偿债压力,也使得债务风险日趋凸显。
2. 债务结构复杂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复杂,既包括正式债务,也包括隐性债务,甚至一些非法债务。
债务的复杂结构增加了风险的不确定性,也给债务化解和防范带来了难度。
3.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部分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财政收支矛盾,支出较大而收入较少,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如何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下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为一项重要挑战。
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1. 完善债务监管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债务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预警债务风险。
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提高社会监督能力,减少不合理债务的产生。
2. 健全债务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债务预警机制,根据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等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债务风险。
3. 加强财政改革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和改革,建立健全的财政收支平衡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推动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和支出结构的合理化。
4. 拓宽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寻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引进社会资本、发行政府债券、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难题,减轻债务压力。
5. 加强危机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的债务危机处置机制,及时应对债务风险事件,避免因债务违约导致金融风险进一步扩大。
应在国家层面搭建起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危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的风险和债务及防范措施
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的风险和债务及防范措施财政风险问题贯穿于财政活动全过程中,是当前地方财政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提高各级财政风险意识,预先估计财政风险程度,做好防范规避风险准备,是财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的基本前提,是建立稳固平衡和强大的地方财政的重要保证。
为此,要加强财政风险意识,增强防范规避地方财政风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判别指标和潜在因素,探讨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方法,通过对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从而进一步为地方财政领导根据财政风险状况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一、现有融资平台转型和新形势下的融资政策。
(一)现有的融资平台及其特点。
现有的融资平台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刺激规划,地方政府筹集配套资金而设立的政府融资平台,面上看存在以下特点:1、融资缺乏一个政府独立的投融资机构作为依托。
2、投融资平台单一,不具有投资功能。
3、融资平台负债率过高,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4、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
(二)上级取消和允许的融资平台类型。
今年年初,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2009年底,银监会也下令银行放缓向地方投资工具发放贷款,城投债等其他市场融资工具也被实质性叫停。
最近,由财政部牵头研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办法正加快制定当中,内容涉及对平台举债进行新老划断,并分类清理和管理。
据了解,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地方政府和人大所开具的“担保函”无效。
目前文件尚在各部门之间征求意见,但地方政府和人大“担保函”应属无效这一大的原则应该不会变。
另外,监督办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分为公益性融资平台和经营性平台。
公益性融资平台就是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任务,项目本身不产生收益而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
目前地方政府对办法的分歧很大,对于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平台,未来或将被取消。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
所谓地方债务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债务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具有诱发空间广、传导性快、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
政府性债务包含三大部分:政府性债务包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一些其他相关债务,尤其是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
1994年实施分税制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并不明晰,很多地方政府无法仅依靠财政预算和转移支付承担所需的支出,加上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的严格限制,使得一些地方官员通过非正规渠道举债,以解决财政赤字。
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和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增加,导致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增加。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恢复经济采取大规模投融资,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增大量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如果不能化解,势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金融危机后发生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最近高利贷崩溃事件为我国地方债务问题敲响了警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幕,迪拜的债务危机又粉墨登场。
这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虚假繁荣的背后往往隐匿巨大风险,也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和全面检视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加强风险的预警和管理。
其中,我国地方政府现有各类债务所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尤为重要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成机理,而且有关预警信息取得困难,"财政危机"的表现模糊,这些问题给有效预警带来困难。
不仅如此,现有的预警研究在预警理论和预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及特征(一) 地方债务规模风险这是指由于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的到期债务无法支付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风险防范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风险防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不仅对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等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1.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26.5%。
加上政府性融资平台的债务,整个地方政府及其关联机构的债务规模更是高达40万亿元以上。
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类项目、城镇化建设等领域。
但由于许多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来发行债券,这些债券财政收入并未得到直接支持,更多是通过收回资本来扩大借款。
这就使得大量的负债对国家投资和消费造成影响,因为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都由债务驱动。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示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 债务隐性增长。
地方政府虽然出现了债务违约和乱借乱贷的情况,但主要风险仍然是不适当的隐性债务增长,尤其是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的情况。
2. 债券过度发行。
地方政府面临着需要大量资金的问题,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过于依赖债券的融资,导致债券过度发行,甚至出现“无成本”发行债券的情况。
3. 还款困难。
在经济增长放缓、税收减少、新债募集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压力不断增大,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还款的情况。
三、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分类管理债务制度。
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应建立分类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债务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和策略,确保债务风险得到合理控制和防范。
2.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审计。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违规债务应采取及时清理和处置措施,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债务增长。
财政所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财政所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1. 财政所廉政风险点
a. 资金管理风险
- 资金使用不透明
- 资金流向控制不力
- 财务数据篡改风险
b. 采购管理风险
- 采购程序违法违规
- 采购合同不公正
- 采购关系侵害商业机密
c.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 人事任免失察
- 贿赂行为产生人员安置
- 考核评价失公正
d. 执法执纪风险
- 不正当行为干涉执法执纪
- 权力滥用与腐败问题
- 执法执纪中的徇私舞弊
2. 防控措施
a. 强化内部控制
- 建立严密的资金管理制度
- 完善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
- 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
b. 加强采购管理
- 严格遵守采购程序与法规
- 强化供应商准入审查
- 加强采购合同管理
c.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事管理制度 -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 加强对人员行为的监督和惩处
d. 强化监督执纪力度
- 推进廉洁执纪责任制
- 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机制
- 加强对执法执纪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e. 增强风险意识和培训
- 加强廉政风险教育宣传
- 提高员工廉洁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 定期组织廉政风险培训
f.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 建立廉政文化氛围
- 倡导廉洁道德和职业道德
- 加强廉政文化的宣传与引导
3. 结语
上述所列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仅为一览表,对于财政所及相关单位来说,廉政风险管理是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只有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才能确保财政所的廉政建设和风清气正。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财政风险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加强财政局的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点意义。
本文将探讨财政局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措施,并提出实在建议。
一、财政风险的定义及类型1. 定义财政风险是指财政收支情形的变化,可能对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政治、社会及管理风险。
2. 类型(1)资金流动风险:指财政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资金流出与回收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2)信用风险:指因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3)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动等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
(4)管理风险:指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制度漏洞和行为不端等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
二、财政局风险防范策略1.提高财政局的基本素养财政局作为全球紧要机构,应当始终坚持自身职责,不断提升财政业务的专业、精密和高效。
2.完善生物安全银行制度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银行机制,对收入支出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确保相关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3.强化风险监测和分析紧密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行业动态和金融市场情况,适时进行风险监测和分析,发觉和解决风险问题。
4.适应和引领市场进展捉住市场机遇,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发挥财政业务优势,推动财政局业务拓展和改革。
5.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财政金融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财政局风险防范的实在措施1. 风险分类、评估和预警机制财政局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分级分类、评估和预警机制,适时把握风险情况,实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财政金融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工作。
3.风险防范技术手段采纳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财政局的风险防范本领。
如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以防范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4. 财政业务风险管理对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开支增长速度快,与高度服务式经济进展速度不匹配的现状。
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同 时 ,地 方 财政 为 刺 擞本 地 经 济 建 设 而 出 台的 各 种 优 惠政 策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也 减 少 了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在这 种形 势 下 , 方 为诈 卦财 地
从财 政 支 出来 看 ,一 是 随 着 经 济 建 设 的发 展和 各 项 改革 的深 入 . 方财 政 的 负担逐 步 加 大 , 地 相 应 的事 权和 财 政 主 出范 围也 随 之
增 加 . 原 本 一 些 属 于 企 业 、 人 而 私
上 级措 赦 甚 至 挪 用 专 项 资金 和 专 款 等方 式 ,以达 到 收 支平 衡 , 而这 些 实际 上都 是 赤字 。
.
有 些财政 状况 较差 的县市 ,
为 弥 补预 算 内 资金 不 足和 保 证 行 政 事 业 经 费按 时发 披 ,不 得 不 四 赴 借 债 。 有些 地 方 政 府 领 导 为求 政 绩 , 短期行 为 , 摘 由干 缺乏 风 睡
等 风 险 最 后 也都 将 有 可 能 转 移到
固
未 完善 ,地 方 财 政 维持 预 算 平 衡 更 多地 依 赖 于地 方 财源 发 展 和 财
政 收 入 的 增 长 , 而 相 应 的 地 方 财 政 收 入增 长 机 制 却 未 得 以形 成 。
方 财 政 风 险 的 表 现 是 多方 面 的 , 总 的 来看 ,一 是表 现 为财 政 赤 字 居 高不 下 ,财 政 收 支平 衡 难 度 年 年 增 加 , 巨额 的财政 赤 字造 成 资
财 政 部 ]坑 揽 政 府 部 门的 各
2 .各 种 借 款 形 成 的 沉 重 包 袱 . 大 大 增 加 了地 方 财 政 的 债 务 账 长 期难 以
防范地方财政风险之管见
政 收 入 增 长 受 阻 。国 有 盎 业 正 处 支 因 素 作 用 的 结 果 , 一 步 降 低 大 困难 。 进 于 改 制 转 轨 的 攻 坚 阶 段 , 金 短 了政 府 调 控 能 力 . 而 加 大 了 财 资 进 3政 府 违 规 担 保 过 多 , 有 . 或
缺 、 理 不 规 范 、 品 科 技 音 量 政 风 险 管 产 低 等 仍 旧 是 制 约 其 生 存 和 发 展
稳 定增 长的财 源体 系尚不健 全 ,
r
提 供 直 接 效 益 , 债 务 必 须 按 款 合 同提 供 担 保 或 承 诺 函 。 由 于 而
这 些 都 导 致 财 政 面 临 收 八 增 长 期 归 还 , 样 地 方 财 政 就 须 承 担 用 敏 单 位 在 市 场 调 查 、 论 证 分 这 乏 力 、 用 财 力 增 加 困 难 的 “ 还 奉 付 惠 的 责 任 。加 之 有 关 债 务 析 、 定 项 目 、 目蛀 苴 厦 投 资 可 尴 确 靖
各 单 位 在 履 行 或 代 行 政 府 职 能 过 程 中 收 取 的 , 收 其 支 括 动 体 现 政 府 行 为 , 映政 府 形 象 。因 此 , 过 规 反 通 范 和加 强 非 税收 入 管 理 。 仅 能 够 从 一 定 程 度 上 简 不 化 行 政 审 批 手 续 , 范 政 府 收 费 行 为 , 且 能 够 进 规 而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摘要】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入手,分析了地方财政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在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分析中,指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债务风险和预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在成因探究中,揭示了地方政府过度倚赖土地财政、财政调控不当等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监管和预警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收入水平等对策建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地方财政风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为解决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特点、成因、对策、财政监管、预警体系、支出结构、收入水平、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部门的支出压力较大,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民生保障支出持续增长;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逐渐加重,随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在逐渐积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不及支出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监管制度亟待改善,财政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研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探究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才能更好地应对财政风险,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的健康发展。
这一部分将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背景和现状入手,全面分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其特点独具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建议,探讨如何加强财政监管和预警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收入水平,从而有效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促进我国财政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风险
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财政支出风险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27.19%,1990年降到16.63%,1998年再降到12.11%,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却是不断上升的。
财政支出风险除了表现在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外,还表现在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上。一方面存在支出“越位”现象。目前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财政仍承担了应由市场承担的支出(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居民价格补贴、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形成了财政支出的“越位”;另一方面,存在支出“缺位”的现象。财政应承担的支出(如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农业、社会保障等),却因财力不足而无法予以保证,致使这些方面的发展一直滞后,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形成了财政支出的“缺位”。
改革支出管理体制。目前,地方财政面临支出刚性增长的压力,预算软约束现象比较普遍,造成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财力基础十分脆弱,为此要改革支出管理体制,调整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一是要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严肃性。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财政预算一经人代会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加和调整,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防止随意增加减收增支的口子;同时大力压缩预算暂付,增强预算执行的稳定性。二是重新界定和规范财政支出范围。坚持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需要,压缩一般性支出需求。杜绝赤字预算,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不为搞建设而给个人部分留下缺口,不允许乱上项目。各级财政要将超收财力优先用于弥补赤字,积极消化存量,同时严格控制增量。三是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改革预算管理体制。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存在预算资金浪费、预算编制时间短、资金分配交叉分散、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财政内部预算编制分散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和推广以部门预算、早编细编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为基本内容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增强预算刚性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政府预算的严肃性和宏观调控能力。
财政制度性风险
财政制度性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规范的收费越来越多,预算外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政府部门通过收费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预算外收入,以此解决财政及经费困难,造成了分配秩序的混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水分越来越大。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但税收任务很重,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一些征收部门采取了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方法,如“空转”寅吃卯粮、贷款交税以及包税等。以上两方面的问题都是因为制度上的漏洞而产生的,其造成的风险,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流失和财政秩序的混乱等经济风险,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法律的尊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是政府理财的部门,财政风险的最终承担者,财政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改革现行的财政收入征管机制。首先,要根据经济和税源的分布状况合理布局和健全税收征管机构,形成完整的税收征管网络。同时,在各级税务部门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其次,要建立税收控制和信息系统,准确、全面、及时掌握税源分布和增减变动情况,加强对税收源头控制和严密监督,做到及时足额把应纳税金收缴入库,杜绝纳税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再次,要强化税收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税收征管过程中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债务风险
目前来看,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形成原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很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型债务风险,又有或有型债务风险;既有外债风险,又有国债风险;既有粮食流通资金运行风险,又有社会保障资金运行风险。地方政府举债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1)举债规模较大,财政负担增加。目前,不少地方政府举债都已经超过了本级财政的承受能力,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到一定程度或一定时期,其中一些债务会要求“最后偿债机构”——财政部门来承担,这便使本来已经十分困难的地方财政雪上加霜。(2)地方政府信用降低,举债成本提高。随着各部门债务规模的扩大,其资产负债率和偿债率提高,举债成本也相应提高。从有关统计数据上看,政府债务较单一,以银行贷款为主,虽然可利用政府的权利来实现借款计划,但这会因发生暂时的拖欠而损害政府的信用。(3)省级政府调控难度增加。各市县政府债务的规模失控,当出现债务危机时,市县财务不能解决,就需要上级政府协调,从而加大了省级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各市县债务是省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若不加以控制,省级政府的调控难度将加大。
从长期来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所在。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在短期内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一环,是要完善制度保障。
正确认识地方财政风险,应首先了解风险的种类,辨别不同类型财政风险对地方社会带来隐患的大小,从而便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一般来说,地方财政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政收入风险
衡量财政收入风险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我国这一指标很不乐观。首先,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无力维持机关的正常运转,长此以往,势必对社会的长期稳定带来隐患。其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履行公共性支出责任力不从心,有的甚至连最低限度的资金需求也不能保证,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再次,随着国家财力集中度的下降,财政投资日益弱化。
——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与政府干预有效结合的、统一的运行模式,改革的目标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职能是规范、组织和完善市场,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要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监管,而不是直接参与,要重新界定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内容和方式,这包括干预范围的适当缩小,从“无所不管”转向“有限领域”,从“过度干预(越位)”转向“适度干预(定位)”,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的“缺少干预(缺位)”转向“加强干预(到位)”;同时实现干预手段从直接干预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干预由基于“人治”转向“法治”,提高干预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减少干预过程中的“寻租”现象,消除或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
地方财政风险类型及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类型及防范 2008-12-20 15:15:24
地方财政风险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财政领域的集中表现,是指由于财政运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变动,而导致政府无力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对法律所规定的政府支付责任的大规模违约(如政府债务违约、拖欠公务人员工资及养老金、失业补贴等等)的可能性。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要按照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尊重地区差异的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原则,普遍覆盖的原则,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相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劳动力市场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规范政府担保行为,使担保合约最小化。严格执行《担保法》,规范政府担保行为,严格控制担保的范围,控制担保事项的决策权,明确政府担保的原则、条件、范围、责任以及有效的政府担保的执行机制、控制机制和责任处理机制。
对于现阶段的地方政府担保而言,地方政府要对被担保地方的自有资金比例做出要求,对其融资额度进行限制,要求其实行偿债准备金制度,以及建立政府追索权制度等,减小地方政府担保所带来的风险。
——改革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债务问题、大规模下岗失业问题等,都需要政府加以解决,成为地方或有负债产生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通过有效的产权交易实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主体“虚位”的问题,形成新的、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格局,解决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和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