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第十一讲:小粒子大宇宙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知识点记忆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压力(F) 1、定义:物理学 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跟受压物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
3、水平面所受压力等于施压物所受重力。 4、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2)利用物体的形变来显示压力的作用 效果。(3)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P)
第九章 浮力 第一节 认识浮力
一、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 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解读:①浮力的施力物是液体或气体。②“浸在”指漂浮、悬浮、沉底 三种状态。③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④一般情况下气体浮力不计。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 的。 解读:浮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下表面必须要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即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时,物体不受浮力。 三、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 四、浮力的计算: ①称重法:F浮=G-F’ ②原因法:F浮= F向上- F向下
F2 S 2 F1 S1
即大活塞是小活塞面积的多少倍,则大活塞上产生的压力就是小活
塞上施加压力的多少倍。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规律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较大;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 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较大。 二、流体压强规律应用实例 1、飞机、机翼船等升力的产生。 2、火车站的安全线设置。 3、足球射门中的香蕉球成因。 F P 4、类似向两张中间吹气,纸张会靠拢的现象 …… S 三、用流体压强规律解释现象的要点 1、分析流体流速的情况,由流速决定压强。 2、进行相应压强的比较。 3、形成压强差,从而出现相应现象。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总结提升-沪科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解析] 打开香水瓶盖后, 能闻到香味, 是气体扩散现象, 说 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 绵物质之间的空隙缩小, 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铅笔笔芯 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是因为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流失。
物理
新课标(HK)·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章总结提升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本章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重点梳理 1. 物质的组成 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象的本质进行猜测并提出假说,这是一种 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物质结构的问题,由于物质微粒非 常微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因而曾用猜测——假 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和水、 火、土、气“四元素说”,就是古人对物质的组成进行猜想而 提出的两种假说。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针对训练】 1.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D )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 炒菜时,满屋飘香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2. 2015•济南中考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 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C ) 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 分子动理论 本类型题目涉及的内容多属于常识性了解知识, 通常以填空题 或选择题形式出现, 难度不高。 例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复习《小粒子与大宇宙》考点精讲课件
十天
二十天
在冷水和热水中滴入红墨水
三十天
结论:
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即扩散现象 越明显.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铅块
铅块
金块
金块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彼此扩 散一毫
米
铅块 金块
五年后
研究表明:
无论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的分子都在 永不停息地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快,即扩散现象越明显。
水 分 子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模型
电子显微镜下 看到的苯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细菌DNA分子
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其尺度相当 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的十万分之一, 质量只有10-27kg左右。
各种分子的直径都只有几万分之 一个纳米左右,据估计一只蚂蚁 一口水就吞下2×1010个水分子, 而10万个氧分子依次排列起来, 总长仅0.03mm。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 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中子结构图——中子是由夸克组成
【核心突破】考向 微观粒子的构成
【原型题】(2019·广东中考)如图所示,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探索的历程 1.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 定历法。
中国古代的星象图
2.地心说 在欧洲,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长期认为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
“地心说”的宇宙图像
观点:地球居于中心, 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 球转动。这种理论影响 人们的思想达千年之久。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考复习课件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靠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体——物体.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斥力使分子彼此 分离,使分子间有间隙;而引力使分子凝聚,使分子在某 些区域内维持平衡状态.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一定相等,就出现了只表现为
方法的讲解,如猜想、建立和检验物理模型、数学、观察
等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又如在探究分子动理论时, 包含的通过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 的间接研究方法.
2.通过复习物理学史,了解人类发现微观粒子和探索 宇宙的过程,强调: (1)两种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的组成; (2)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中用 到的科学方法:猜想、建立模型、观察等.
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典例2】(2011·黄石中考)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微观分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 间的区别.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很 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我们所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物
引力或斥力的现象.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其中斥力始终变化最大.
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但是我 们看到的只是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并没有直接看到分子的
运动,我们是由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来推断分子在运动 .这里
我们采用了“间接研究”的方法,即通过可以直接感知的 现象来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
间隙. 2.在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时,教材本章第二节的实验探究1
2021年河南省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4)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夸克组成的,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 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分子动理论 1.分子的热运动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⑧__进__入__对__方____的现象。 影响因素: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得越⑨___快___。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⑩__无__规__则__的__运__动____,这种无 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⑪___高___。
2.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⑫__引__力____和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表现为⑬ __斥__力____,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表现为⑭__引___力___,当分子相距很远时,分子间 的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了。
(2)物质三种状态的特性
性
微观特性
质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停地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明显。(3)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 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4)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020·百色)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 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__电___子___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 __核__式____结构模型。
分子热运动与宏观运动的区别 分子热运动
运动是无规则的,不能用运动定律研究 运动主体是分子 一般研究或描述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总体 表现 如:冰糖使整杯水变甜、空气弥漫花 香、压在一起的金属块渗入对方等
宏观运动 符合运动定律 运动主体是比分子大得多的物体
中考物理《小粒子大宇宙》 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小粒子大宇宙》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走进微观世界和看不见的运动是第十一章的关键点。
本节复习课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学生的积极擦参与,建构本章的知识体系,深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归纳本章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人们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本章知识的应用,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粒子的空间尺度2、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3、会判断分子间作用力难点: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的区别[课标分析]了解层面的有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地深入;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地深人;物质世界中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1、学生自主复习,自己归纳第十一章所学的知识。
2、查资料,了解纳米技术、加速器和我国已有的航天成就。
[教材分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
本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索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在呈现物理知识的同时,将人类探索微观、宇宙的过程展现出来,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沪科版总复习用】
【易错警示】(1)不同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的原子组成,有的分子
由多种原子组成。 (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被称为“行星模型”,其实验基 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行星模型”也并不是完美的,需要修正 和完善。 (3)夸克不是最小的微粒,而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典例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映,是分子运动最有力的证据。
【典例】(2012·贵阳中考)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
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
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缓”)。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关键点: 运动,
(选填“加剧”或“减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及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闻到 刺鼻的气味,是因为甲醛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说明甲醛分子在永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斥力使分子彼此分离, 使分子间有间隙;而引力使分子凝聚,使分子在某些区域内维持 平衡状态。 (2)当距离小于10-10m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阻碍 进一步接近;当距离等于10-10m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当距 离大于10-10m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阻碍进一步远
【典例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破镜不能重圆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
)
【思路导引】本题中各选项反映不同的物理规律,可以利用排
除法。
【精讲精析】选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
小于10-10m时,斥力起主要作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破 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倍,超 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了作用力,不能说明分 子间存在作用力;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能说明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不 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选A。
中考物理复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
链接中考►
1. (海南2012年)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D )
A. 黄金
B. 水银
C.水
D.空气
2. (徐州2021年)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 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D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3、分子间的作用力: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引__力___;物体很难 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斥__力__.
知识梳理►三:看不见的运动
4、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物质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图示
分子特点
分子间距小,分 子间力的作用比 较强
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力的作用较弱, 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
分子间距很远,分子间力的作 用很弱,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 方向运动
物体 运动
物体运动是宏观现象,飞扬的灰尘、液体和气体流动等 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人教版
考点聚焦► 类型一 粒子的空间尺度
【例1】 关下列粒子的尺度按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D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解析】春天即将到来时,漫山遍野的青梅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是扩散
现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分子热运 动,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点拨】 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 力。本题只是从分子热运动这个视角来考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 行考查。
最新中考复习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最新中考复习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一、中考热点本讲虽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在每年的中考试卷上都有考查的试题,多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考查内容为“知道”等级,难度以低档为主.对本讲的考查主要有: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模型,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预计2009年中考的命题热点是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二、考点精讲1.物质的组成(1)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对现象的本质进行猜测并提出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和水、火、土、气“四元素说”,是古代人对物质的构成进行猜想而提出的两种假说.对于物质结构的问题,由于物质微粒非常微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因而曾用猜测——假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2)分子及其大小:把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包含三层涵义:①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②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如果分子再继续分下去,得到的更小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有单原子分子,例如铜分子,它是由一个铜原子构成的;分子有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非常小,它的直径只有几十个纳米(nm).在1标准大气压下,1 cm3空气中的分子数约有2.7×1027个,1 cm3水中约有3.35×1022个水分子.(3)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着这个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4)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所带正电的电量和一个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的电量是相等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等.质子和中子之间依靠一种称为核力的作用力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原子核.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分子动理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假说,后来被许多实验事实所证明,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现象都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切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由于分子间间隙的扩大或缩小而形成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三、例题精讲考点一物质的微观结构考点二扩散现象考点三分子动理论四、课内练习题1、(淄博)(3分)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钻木取火的物理本质是。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百色五年中考命题规律(熟知考情)年份题号题型考查内容分值总分2019 13 填空宇宙和微观世界(物理学史、万有引力定律)2 22018 14 填空分子动理论 2 22017 13 填空宇宙和微观世界(物理学史、原子的组成)2 22016 3 选择分子动理论 3 32015 3 选择分子动理论 3 3命题导向本章知识点在百色中考中占2~3分,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高频考点是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本章知识点是百色中考的必考考点,考查分子动理论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可能性较大,试题比较简单走进微观1.物质的组成:通常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
2.微观粒子(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原子的存在。
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
(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3)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
【提示】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微观粒子大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图示大小(m) 10-8~10-9~10-10~10-15~10-15<10-19看不见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1)通常,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且分子之间有空隙: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
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根据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和液体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进一步研究表明,固体中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3)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提示】(1)分子是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灰尘、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走进微观
2.物理学史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
电子 。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
了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走进微观
1.常见的物质一般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也有进一 步的结构,它是由中心的 原子核 和核外的电子构成的。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
负电荷 。
走进微观
看不见的运动
2.分子无规则运动。
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无规则运动 。
证明:
扩散 现象。
温度越
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证明实验:
压紧铅块很难被拉开),同时分子之间还存在
斥力 (证明实验:固体和液体很难被紧缩)。
看不见的运动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B ) 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 核式 结构模 型, 电子 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在质子、分子、 电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大的是 分子 。
走进微观
3.“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 直径大约在0.001 μm~100 μm之间,能传播真菌和病毒, 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气溶胶”颗粒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走进微观
1.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叫 原子核 ,带
正 电;原子核外有带 负 电的 电 子在不 同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 质 子带正电,
中 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 更小的粒子组成。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知识点总结-2019-2020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知识点总结一、宇宙与物质的组成1.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之一;地球是太阳周围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和其他星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单个原子组成的是单原子分子,绝大多数分子是多原子分子。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单位是10-10m,因此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分子和原子。
(2)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后来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
(3)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核数数量上是相等的,所带电量相互抵消,因此原子通常情况下对外不显带电性质。
3.原子的结构(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
(2)1911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a粒子的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带正电,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3)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可以释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由此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4)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5)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
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A超子、∑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
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小复习)中考物理 八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件 沪科版
6.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发现还有 __8__大行星、__66__颗卫星、__2000__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 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__彗星__和__流星__。银河系中
有众多像__太阳__这样的恒星。比邻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 40万亿km,光从比邻星出发大约需要__4.2__年才能到达地 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期末复习卷第6题针对训练
4.如图11-3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 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 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 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C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期末复习卷第3题针对训练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速度小的物体的惯性大 C.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的惯性大
2.小明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看到车厢地 板上的箱子在火车急刹车时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当 时他产生了四种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方法点拨] 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 的核式模型。要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是中间有一个原子核,核 外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典例3:扩散现象和分子运动
例3 下面有四个可以用来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 动的例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为了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预防感冒,常在屋子里加热醋, 不久整个屋子都会嗅到醋味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中考题汇总
11.(中考吉林)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解:
12.(中考常州)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中考雅安)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
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
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
4.(中考扬州)“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5.(中考徐州)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 )
2.(中考盐城)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鸡蛋内,这一现象表明( )
A.色素分子间有间隙
B.色素分子间存在引力
C.色素分子间存在斥力
D.色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中考烟台)我们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许多赞美烟台景象的诗文.下列语句是我们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沪科版 教材系统复习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火星属于行行星星(选填“恒星”“行星”或“卫
星”).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 宙
考点 1:粒子与宇宙 物质的组成 通常物质是由分子或□1 原原子子组成的
原子的组成
空间 宏观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
尺度 微观 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
物理学史
汤姆孙发现□4 电电子子,卢瑟福提出原子□5 核核式式结结构模构型
考点 2:看不见的运动 分子间 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该现象表明:分 有空隙 子之间确实存在着□6 空空隙隙(扩散现象) 分子间 (1)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7 引引力力; 作用力 (2)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8 斥斥力力 分子动 (1)物质是由大量□9 分分子子组成的; 理论 (2)组成物质的分子相互之间存在□10作作用用力力(引(力引和力斥力和); 内容 (3)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11无无规规则则运斥动运力动)
命题点 2:粒子与宇宙
3.(2021·贵港 16 题 2 分)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汤汤姆姆孙发
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核式式结构模型.
孙
4.(2021·贵港 12 题第 1 空 1 分)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命题点 1:看不见的运动 1.(2022·贵港 13 题 2 分)贵港又称荷城,夏天满城荷花盛开,吸引八 方游客前来观赏,荷花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无规规则则运动; 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 存在引引力力(选填“引力”或“斥力”).
2.(2022·百色 14 题 2 分)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疫苗全民免费接 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小刚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能 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扩扩散散现象.封闭在注射 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斥力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4物理中考复习4(第七章:力与运动 第十一章:小粒子大宇宙)
物理中考复习(四)一、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例: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时现象。
3. 知道常见的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例: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4.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例: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5.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例: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
阅读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
6.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例: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设计图表,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序并标出大致尺度。
二、知识内容:考点一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___________,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___________。
由牛顿第一定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力,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它是的一种属性。
与物体的、均无关。
考点二3、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状态或状态。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体上,且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之间。
考点三(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构成的,其中又可分为和。
(2)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分子之间存在力和力。
(3)在固体中,分子的作用比较强,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和。
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所以液体没有一定的,但有一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膏皮
水 V2 V1 ) (
(V3 (密度大于1.0×103 kg/m3)、
一个弹簧秤、一个量杯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
证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 体受到的重力。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分析】 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是测量密度的变形题。
由题目中所给定的已知条件,无法用直接测质量、体积
的方法求密度。由此可想到利用浮力中的漂浮法,间接 求牙膏皮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求出密度。 【答案】 (1)①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 积V1;②将空牙膏皮放在量筒的水面上,使空牙膏皮漂
浮,测出空牙膏皮排水后的总体积V2;③将空牙膏皮捏
中考总复习第十一讲 小粒子大宇宙 及实验设计
授课老师:杨彩丹
一、微观世界: 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 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 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 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2、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 转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 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 行观察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
整个杯子里的水全部变红了
C.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士飞扬
D.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几
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
初二物理实验 设计题
1、 有一个空心的废金属牙膏皮、一大杯水 和一只量筒,请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 牙膏皮密度”的实验。 (1)写出实验步骤(也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 表示实验步骤); (2)用所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牙膏皮密度的 表达式。
三、探索宇宙: 1、探索的历程 (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 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 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 号”飞船进入太空。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 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 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 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 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同学们,小粒子大宇宙就复习到这儿了, 你掌握了吗?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学们别忘了完成课后的同步练习。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2、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 括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小行星和 彗星、流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 群体,宇宙中有很多象银河系这样的星 系。
典
例
1、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 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 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由于原子 核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河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带电。 答案:D
答案:D
4、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 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 地“粘”在黑板上 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 粉笔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 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 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解析:由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运动,所以物体和物体之间分子会发生扩散现 象,其中气体、液体分子扩散较快,固体之间分 子扩散较慢,所以时间久了,粉笔的分子就会进 入到黑板里面,这样就不容易擦掉了。 答案:B
【分析】 本题属于设计性开放题,关键在于将橡皮 泥做成碗状,使其能漂浮于水面。 【答案】 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出橡皮泥所受的重力 G物;②将橡皮泥捏成碗状,使其能漂浮在水面上;③ 在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处的刻度V1,再把 捏好的橡皮泥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 度V2. 算出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V2 - V1) ;④算出橡皮泥排 开水受的重力G排,比较G排与G物的大小. 得出结论: G物=G排,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 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微观粒子: (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 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 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 电。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4.分子的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模型相同
二、分子的运动: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 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 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 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