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第一册第8课教案
汉语拼音8.zh ch sh r优秀教案
![汉语拼音8.zh ch sh r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4048c1ed9ad51f11df258.png)
龄特点出
们上节课认识的几个好朋
发,从复习
友,你还认识它们吗?
旧知入手,
zcs
谈话导入,
一、温故而
zi ci si
知新
2.生个人读,齐读。
指学生读 使学生翻开 思维,在轻
松愉快的学 开火车读 习气氛中,
3.z、c、s,它们有个共同
有条理、有
的名字,叫什么?〔平舌
目的地复
音〕zi、ci、si 我们叫?
习,为新课
〔整体认读音节〕
的学习奠定
根底。
zh、ch、sh、r。
〔1〕师:看来同学们对上 节课的知识已经掌握得 很好了,这节课,让我们 再次走进大森林,请同学 们看课本 P34 页上图,说 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 名说。
预设:①我看到这幅图 上有小猴子在织毛衣。
②我还看见了长颈鹿在 值日,它正在认真地擦黑 二、学习新 板,黑板上写着“日出〞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 zh ch sh r 四个声母,读 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会声母 zh、ch、sh、r 与单韵母 a、e、u 的拼音,以及三拼音节 zhuo, 能正确地直呼音节。要求发音正确、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调准确、声音响亮。 3.培养孩子通过拼音来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zh ch sh r 四个声母的读和写。
〔4〕比照练读,辨清平 舌音和翘舌音。
z—zh c—ch s—sh
请学生练读区别比拟, 掌握发音要领,记住带 “h〞的声母要翘舌。
〔5〕教师出示带有 zh、 ch、sh、r、z、c、s 的卡 片,学生开火车读,男女 生比赛读。
〔6〕师生共同做游戏: 听音猜声母。
〔7〕学生自编儿歌。
部编版小学语文《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雨点儿》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ef83ec5da50e2524d7f5c.png)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8课雨点儿(第一课时)(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雨点儿》是部编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本册中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所以需要重点指导。
课文中有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两个角色,它们的对话中既有陈述句,又有问句,主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同时,朗读时,还可以一些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朗读。
二、教学目标1.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
2.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3.学会句式:()从()。
初步了解雨点儿。
教学重点: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
教学难点: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
2.学会句式:()从()。
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朗读课文。
教师:PPT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暴雨……)课件出示图片。
3.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
齐读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022年9月浙美一年级上第8节奇妙的同心圆 教案
![2022年9月浙美一年级上第8节奇妙的同心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e3a1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e.png)
并发现所有的同心圆都是小圆外面套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圆。
教师活动:巧设疑问,及时肯定鼓励。教师语言过渡:同心圆是最喜欢捉迷藏的,总是藏起来让我们难以发现,你们想不想看看洋葱里有没有藏着同心圆?教师切割同心圆。
学生活动:观察发现洋葱里也有同心圆,并感受同心圆的奇妙之处。
学生活动: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表现了什么形状的同心圆?运用了哪些颜色?3.教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体验运用熟悉的绘画工具油画棒来表现色彩变化,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受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进一步渗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以生命的同心圆结题:一环套着一环,幸福连着心愿,生命是同心圆,宇宙是同心圆,爱是最美的同心圆,她是架起友情的长长彩虹,她是盛开的花朵,她是给我们温暖的太阳,她更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让我们紧紧套在一起,手拉手,肩并肩,围绕着爱的同心圆,不停旋转放飞梦想。
教材通过人民大会堂穹顶中央灯饰的作品赏析,发现生活中的同心圆纹样,体会生活之美。教材还选取了康定斯基的《方块与同心圆》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同心圆的色彩美。通过创作实践,体验同心圆的独特魅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之前《生活中的基本形》一课中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图形。已经对圆形有一定的认识,需要进一步了解同心圆,并且学习用色彩来表现同心圆,增强学生美术表现能力。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与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探索发现,在活动中创作实践。使美术学习活动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心圆,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来创作同心圆。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附学案)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0c92b03d8ce2f00662367.png)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知理解一、老子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
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3)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第8课《聆听丰收(片段)》教案
![第8课《聆听丰收(片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29c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b.png)
-节奏感的培养:学生对复杂节奏的把握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对乐曲节奏的感知和表现。
-歌曲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丰收喜悦的情感,教师需采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体验情感。
-音乐符号的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的起伏和节奏感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丰收》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创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5.学会简单的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通过聆听和学唱《丰收》,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美、旋律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增强音乐表现力: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丰收的喜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文化理解素养:让学生了解《丰收》背后的农耕文化,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编排舞蹈动作,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5.增进音乐创新能力: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作简单的音乐符号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分享成果时,有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后给他们布置一些口头表达作业,鼓励他们在家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第8课《丰收》教案
![第8课《丰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cba3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4.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描述的丰收景象。这个案例展示了丰收在文中的具体描绘,以及它如何让我们感受到农民伯伯的喜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语理解和朗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词语运用和情感体验,我会通过举例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理解词语“丰收”,及其在文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丰收的概念,并能够识别课文中描述丰收的词汇和句型。
-朗读技巧:学生需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对丰收景象的情感表达,提升朗读技巧。
-观察能力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词语理解和朗读技巧这两个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词语运用和情感体验这两个难点,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主题的聚焦。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活动效果的达成。
4.注重课堂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能让我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பைடு நூலகம்们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美丽的天空》教案
![《美丽的天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2735d27284b73f242506e.png)
课题:《美丽的天空》人美版小学第一册第八课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教学目标:1.尝试用彩纸、剪刀、胶水、吹塑纸、水粉等材料和工具用多种方法表现美丽的天空(如画、剪、粘贴、塑、撕、转印等)---知识与技能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过程与方法3.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对美术课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用绘画、剪贴或转印等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和富于情趣教学用具:视频、PPT、音乐、自制天空、水粉颜料、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盒、白纸等学生用具:各种手工材料教学过程:一、导课1.看视频听歌曲《美丽的天空》设问:视频里的动画和歌曲都在表现同样的一个内容,是什么?(兴趣导入)生答:美丽的天空板书:天空师总:在生活中,我们的天空随着日月星辰、白天晚上等自然现象的出现,天空也会变成非常神秘…(升华兴趣)同学们想知道天空是什么样的吗?跟老师一起来了解天空二、授新课1.设问: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初步感受并认识天空的颜色)生答PPT出示几组不同色彩的天空图片(感受天空的美丽)师总:天空不止是一片蔚蓝,天空也有绚丽的色彩…2 设问:你在天空都见到过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现像)生答PPT出示几组自然现象的天空(感受天空的美丽)师总:天空不止是一片蔚蓝,天空也有日、月、星辰…3.设问:你在天空都见到过哪些东西?生答PPT出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天空(感受天空的美丽)师总:天空不止是一片蔚蓝,天空也有朵朵伞花、银燕展翅…4.这些天空漂亮吗,如果我们要给这些神奇的天空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合适…生答:漂亮的天空板书:漂亮的5.美丽的天空时而变幻莫测、时而绚丽多姿…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美丽的天空的……6.PPT出示康定斯基的画《天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出幻想中的天空)设问:他们都像些什么呢?生答PPT出示荷兰画家梵高的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天空)设问:请你观察一下荷兰画家梵高是怎样表现天空中美丽的云朵的?生答7.设问:如果让我们来表现一个美丽的天空,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变现呢?生答:剪、粘贴、撕、绘画…PPT板书…8.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能很快的做出美丽的天空.9.教师演示 (转印法)【此步骤是除以上制作方法以外的一种新的方法,主要针对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学生可感知和尝试,属拓展部分】请个别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尝试这种方法10.学生小结这种方法的优点板书:转印法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天空,让我们把属于自己的天空表现出来吧…三、练习【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并保持教室的卫生】1.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可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提前做好的天空挂图上2.教师巡视,并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纠正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评价阶段1.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从内容和制作技巧上进行评价,其他学生也可对其作品提出自己的异议2.教师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五、教师总结在自然界中,天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科学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案)
![小学科学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3b8e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6.png)
小学科学第8课测试“过山车”(教案)过山车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乐设施,它不仅能给人带来刺激和快乐,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这节科学课,我们将讨论并测试有关过山车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将深入了解过山车如何工作,以及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过山车的一些基本知识。
过山车由一个或多个高低不平的坡道构成,上面铺满了特殊的轨道。
乘客坐在座舱里,由于重力的作用,他们在过山车上会经历加速、减速、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除了上升的斜坡和下降的坡道外,过山车还有许多弯道,使乘客体验到旋转和转向的感觉。
在测试中,我们将分析过山车所涉及的三个主要力量:重力、惯性和摩擦力。
首先是重力,它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乘客坐在过山车上时,他们被重力拉向地面。
在过山车上下行时,重力为其提供了加速度,使其获得速度和动能。
其次,是惯性的作用。
惯性是物体维持其目前状态的性质,也就是说,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在过山车上,当它通过弯道时,乘客会倾向于向外移动,这是因为惯性使他们保持原来的状态。
这时,座舱提供了一个向内的力,使乘客向中心位置靠拢。
最后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的阻力,它可以减慢物体的运动。
在过山车上,摩擦力的作用很重要,它能够减少过山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使过山车更顺利地通过轨道。
同时,在过山车上加速或减速时,摩擦力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的测试中,我们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过山车的运行原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过山车模型来展示它的基本原理。
我们可以使用纸板、纸杯或塑料管等材料制作坡道和轨道,并加入一些小球或小车模拟乘客。
通过调整坡道的角度和高度,我们可以观察小球或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
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重力、惯性和摩擦力对过山车运行的影响。
除了模型制作,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的过山车来深入了解它的运行原理。
我们可以观察过山车的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接触情况,并注意轨道的形状和坡度。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星空的联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星空的联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8857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4.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星空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星空之美、分析星空作品的艺术特点并尝试创作自己的星空主题作品。
-审美情趣的培养:强调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和描绘,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2.教学难点
-星空景象的观察与转换: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的星空景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这需要学生对星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将其抽象为美术作品中的元素。
-美术技巧的掌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联想是一个挑战。例如,如何通过色彩叠加来表现夜空的深邃,或者如何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星座的形状。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来表现星空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认识到,在教授美术技巧时,需要更加具体、细致地进行讲解和示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表现手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绘画练习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积极投入,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显得拘谨,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意。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星空的联想》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星空的联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星、星座、银河等;
2.观察和分析夜空中的星空,感受其美丽和神秘;
音乐教案-第8课 《如果你高兴》(小学第一册)
![音乐教案-第8课 《如果你高兴》(小学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a072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a.png)
音乐教案-第8课《如果你高兴》(小学第一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歌曲《如果你高兴》的歌词,并能较流利地唱出歌曲。
2. 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通过唱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器和《如果你高兴》的音乐。
2. 备有教师版和学生版的歌词手册。
3. 在教室中布置适合唱歌的氛围,可以准备一些简易乐器。
4.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小贴纸作为奖励。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先听一遍《如果你高兴》,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然后,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问他们这首歌给他们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如开心、快乐、愉快等。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如果你高兴》的歌词,与学生一起朗读歌词,重点介绍一些生词和句型。
然后,教师同时播放歌曲,学生可以跟着歌曲唱。
3.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轻轻地跟着歌词中的动作和节奏唱。
然后,教师分段指导学生唱歌,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简易乐器。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可以在唱歌的同时演奏乐器。
让学生自由选择歌词中的某个部分,并进行重复演唱和演奏。
可以让学生轮流试用不同的乐器。
5. 创作活动:教师提供一些情感描述词汇,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段简单的歌词,然后带着这种情感唱歌。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哪些乐器来伴奏。
6. 演出和奖励:每个小组轮流上台演唱和演奏他们自己的创作歌曲。
教师可以从技术表演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评价学生。
给予表现好的学生贴纸奖励。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展示对歌曲的学习和表达。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演唱和演奏,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跟着自己喜欢的歌曲演奏。
2. 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乐器伴奏《如果你高兴》,并改编出自己喜欢的版本。
3.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床单和洗澡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床单和洗澡](https://img.taocdn.com/s3/m/a6a87d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5.png)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床单和洗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洗床单和洗澡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操作洗床单和洗澡的步骤。
3. 学生能够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手绢或小毛巾。
2. 模拟床单和澡盆。
3. 水。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洗床单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讨论:教师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洗床单和洗澡,引导学生了解保持身体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3. 演示操作:教师演示正确的洗床单和洗澡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和卫生惯。
4. 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洗床单和洗澡的实践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5.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正确的洗床单和洗澡的步骤和要点。
四、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自觉参与洗床单和洗澡的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内容,如擦桌子、扫地等,培养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五、知识点梳理1. 洗床单的步骤和要点:将床单浸泡在水中,用肥皂搓洗,彻底清洗干净后晾干。
2. 洗澡的步骤和要点:准备好澡盆和水,用毛巾沾水擦拭身体,保持清洁卫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操作时的动作是否正确。
2. 检查学生对洗床单和洗澡步骤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洗床单和洗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强了学生对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日常劳动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地和洗澡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地和洗澡](https://img.taocdn.com/s3/m/6457dd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0.png)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地和洗澡引言本节课是三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第8课,重点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洗地和洗澡。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会学到正确的洗地和洗澡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掌握正确的洗地和洗澡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惯;-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洗地方法步骤:1. 准备工具:扫帚、拖把、水桶、洗洁精等;2. 扫地:先用扫帚将地面上的垃圾扫至一处;3. 拖地:将水倒入水桶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用拖把蘸取水和洗洁精的混合物,沿着地面的纹路拖动拖把,将地面彻底清洁;4. 用清水清洗:将地面用干净的水清洗干净,确保不留下洗洁精的残留;5. 打扫工具: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整理。
2. 洗澡方法步骤:1. 准备工具:毛巾、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等;2. 准备水温:将水温调到适合的温度,以确保舒适和安全;3. 入浴准备:脱去衣物,进入浴室,将身体湿润;4. 擦肥皂:将肥皂搓揉起泡,用肥皂沾水后,分别擦拭全身,特别注意擦洗脖子、腋下、脚趾等部位;5. 洗发:将适量的洗发水倒在手心,搓揉起泡,然后轻轻按摩头皮,彻底清洗;6. 沐浴:将适量的沐浴露倒在手心,搓揉起泡,然后用毛巾或手直接涂抹全身,彻底清洗;7. 用清水冲洗:将身体用干净的水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没有洗浴用品的残留;8. 用毛巾擦干: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身体,特别是头发;9. 更衣着装:穿上干净的衣物,保持整洁。
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将正确的洗地和洗澡方法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任务型研究:学生分小组进行洗地和洗澡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洗地和洗澡过程,增强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将采用以下方式:-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和总结。
参考资源- 《洗地与洗澡操作指南》以上是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8课洗地和洗澡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7ce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2.png)
一、教学内容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阅读并分析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学习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描绘和评价。
3.学习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举例:在分析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时,可以重点讲解《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强调其在描绘人物心理和社会现实方面的卓越技巧。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来加深理解。
-课文层次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把的识别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结构。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其作品深刻揭示了人类内心的矛盾和社会现实。他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对我们理解人性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他的两部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了解托尔斯泰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展现社会风貌。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和层次,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思考。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听力教案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听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8289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很高兴为大家介绍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的听力教案。
本课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听力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此教案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音调的区别;2.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增强音乐欣赏能力;3.通过参与听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准确性和集中注意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听到不同的音符,并能准确地区分音调的差异。
难点在于要通过听力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音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唱歌和听觉活动。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课程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加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唱歌首先运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本次课要学习的《小鸟在歌唱》这首歌曲。
带领学生一起唱,加强学生对歌曲旋律的记忆。
第二步:听觉活动接下来采用听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并帮助他们清晰地区分不同音符的发声。
将不同的音符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发声,比较不同音符的声音,直到学生清晰地区分出每个音符。
第三步:听音乐播放本次教学所选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并帮助他们区分出音乐中不同的音符。
让学生思考这些音符的差异,以及它们在歌曲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专注于音乐,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四步:游戏互动进行游戏互动,让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可以分小组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效果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唱歌和听觉活动,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并能够清晰地区分不同的音调。
他们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提高了自身的听觉感知能力,更好地欣赏了音乐。
此外,采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个优秀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来深入教授音乐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理论教案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fe7d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4.png)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的理论教案。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唱名弹唱,并且介绍了几个常见的音符和节拍。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
比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对音符和节拍有更据体验的理解。
第一部分:唱名弹唱唱名弹唱是本课的核心内容。
首先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唱名是指根据乐谱上的音符,根据唱名来确定音高。
让学生看到三线谱或五线谱上的音符时,能够清晰地读出音符名称,比如“do、re、mi、fa、sol、la、si”。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唱名弹唱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进行小组或者整体表演。
第二部分:理解音符和节拍在让学生掌握唱名弹唱的基础上,老师接着对音符和节拍进行了解释。
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音符,音符是由乐谱上的符号所表示的时间长度和音高两部分构成。
而另一部分节拍,则是对乐曲的节奏感进行划分,或者说是每拍的长度。
老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音符和节拍,比如如何让一段时间内语速和频率达到稳定等等。
第三部分:练习及小结在掌握了唱名弹唱和音符节拍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比如让学生用手拍节奏,并且根据这个节奏来确定节拍的长度和音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不能干扰别人,把握好节奏,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教师应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常见的音符和节拍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以此打下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唱名弹唱的方法,并且能够理解音符和节拍。
在授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学生也应该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为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演唱教案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演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089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5.png)
不好意思,作为,我不能为您提供带有生成痕迹的文章。
我可以基于该教案提供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为“演唱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从声音、音高、韵律等方面培养音乐感知和演唱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唱《儿歌三首》:《小白羊》、《小燕子》、《小白船》。
2.教唱技巧:指法、声音、语气、调整音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目标:1.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唱歌基本技能,如掌握唱歌姿势、发声技术、呼吸、调整音高等。
2.音乐素养:使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表演能力:培养学生演唱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在表演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4.合作意识:提高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三、教学策略本次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点: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采用声音、视觉、口型、手势、韵律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准确的表达方式。
2.个性化的训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教学效果。
3.积极互动的教学方法:以鼓励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深入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预备、热身、唱歌、总结。
1.预备(1)示范性演唱:教师带领学生用欢快的音乐氛围预热,先唱悠扬的歌曲,使学生放松解压,进入教学状态。
(2)导入唱歌主题: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唱歌的想法和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唱的积极性。
2.热身(1)口型练习:老师以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口型训练唱歌,做好口部准备。
(2)指法、声音练习:将体育跑跳等活动转化为音乐性动作的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体能和反应速度。
3.唱歌(1)教唱儿歌:根据学生的基础状态,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唱,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多种唱法。
(2)唱歌训练:在教唱的基础上,进行口感、呼吸等细节训练,逐步提高唱歌的质量。
二年级 第8课 交往乐趣多 心理教案
![二年级 第8课 交往乐趣多 心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ddee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1.png)
2.体验活动(10分钟)。
(1)你理想中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呢?老师给出了一些“佐料”,请在其中选出你们所喜爱的,拼出一盘美味可口的“大餐”。这也就代表了你心目中的“好朋友”所具有的优点。
“佐料”(最多5个):认真、勤奋、礼貌、路实、善良、活泼、大方、随和、健壮、可爱、幽默、宽容、热心、谦虚、诚实、开朗、豪爽、成熟。
(2)说一说:争吵了以后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之中,只要自己有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就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友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情境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提升交往能力。
4.总结回顾(5分钟)。
(1)谈一谈自己在某一次事件中,遇到了什么麻烦?谁向你伸出友谊之手?当时是什么情景?或者某一位同学遇到了困难,你给予帮助的情境。
【设计意图】欢乐的相处时光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经验,可以为以后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第8课 交往乐趣多
课堂观察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学会爱与被爱。
教学准备
1.音乐1首。
2.卡纸若干张(与学生人数相等)。
3.让学生带和小伙伴的合照。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1.热身导入(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吃上午餐的。(播放课件)
(2)故事很简单,谁来说一说?
(3)请几个学生来演一演。
心理健康二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
第8课 交往乐趣多
执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懂得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忧伤需要有人倾诉,与伙伴交往是释放情感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苹果屋|辽海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苹果屋|辽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9fbbc0c281e53a5902ffa9.png)
课题:第8课苹果屋课时:1课时课业类别:造型表现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苹果或其他水果造型与房屋设计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
2、能创作出富有儿童趣味的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和耐心细致的艺术创作习惯。
教学重点:苹果造型与房屋设计的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对水果造型大小的把握,房间的门窗、装饰的合理布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神奇的童话王国,在童话王国里有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今天他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就让我们给他们设计一个新奇漂亮的苹果屋好不好?板书课题《苹果屋》。
二、启发引导、感受新知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子上都有什么?(门、窗)课件展示一个苹果,我们怎么才能把苹果变成房子呢?(在苹果上加上门、窗。
)好,现在老师变出一个苹果屋,大家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大家看!你们说这个苹果屋漂亮吗,你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你们想知道这么漂亮的苹果屋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苹果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课件展示苹果和圆形。
在范画上画苹果:(演示)A、画苹果:画一个圆形,上边不封口,加上苹果把和叶子。
B、加门窗,可以加上烟囱,还可以给房子加上装饰,比如窗帘,楼梯。
C、添加背景:太阳、白云、小鸟、树、花草。
D、涂色:先涂苹果屋,要从左往右涂,一笔挨着一笔的涂,注意不要涂到外面,里边也不要留空隙。
并讲解色彩搭配。
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给小精灵们设计出了怎样的苹果屋吗?展示苹果屋图片。
除了用苹果做房子,你们还能用其他的蔬菜和水果帮他们设计房子吗?问大家喜欢用什么蔬菜和水果做房子?大家看看这些都是用什么蔬菜和水果做的房子?(展示其他水果屋,并让学生说出这个水果屋水果的基本型)菠萝:椭圆形草莓:三角形西瓜:圆形南瓜:椭圆形(南瓜是什么?蔬菜)你们想亲手为小精灵们设计一个漂亮神奇的水果屋吗?在设计之前呢,小精灵们对大家还有一点小要求:A、屋子不要设计的太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text
1. …joined hands with my most intimate friends… Key held hands with my closest friends ... join hands (with) — to hold (each other’s) hands Examples • We all joined hands and danced a round in a circle. • Before exchanging rings, the bride and groom joined hands with each other. 2. intimate — having an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hip Examples •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unhappy families can cause much stress.
教
案
大学外语教学部
Experiencing English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课程名称
College English I
授课对象
2013 级本科各专业
授课内容
Unit 8 Love and Friend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学目的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Solve the problems of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expressions. Mastery and understanding of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I. Understanding the text
1.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 Introduc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Explain and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 3. Guide students to the correct use of the words,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by doing the related exercises. 4. Lead discussions among students on friendship and love.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happy families can create much pleasure.
3. … we ended up on the lawn… Key the last place we spent together was on the lawn ... • end up • — finished up / wound up Examples • After dinner we ended up at the movie. • The tour group ended up at the hotel. 4. … spent that day together just being freshmen … Key …spent that day merely doing things freshmen typically do… Examples • We spent the day just walking in the park. • He spent the whole night watching TV. 5. try on to put on (a garment, hat, shoes, etc.) to test the fit, examine the appearance, etc Examples • It’s a good idea to try on a new pair of shoes before you buy them. • You don’t need to try this shirt on, it’s just like your other one. 6. … saying goodby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year can feel like saying goodbye forever … Key It’s never easy saying goodbye at the end of your first year. 7. acquaintance a person whom one knows, esp. through work or business, but who is not a close friend Examples • He has a wide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 We began the semester as acquaintances and ended up as friends. 8. Your freshman year moments are irreplaceable. Key You’re only a freshman once, so you should cherish this experience. 9. You may grow completely apart from the people you spent your first year with… Key You may drift apart from those you spent your first year with ...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Student-oriente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Free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on. 1. Warm-up activities 2. Understanding the text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text.) 3.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text 4. Grammar and exercises 5. Writing skills introduction Multimedia software 1.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the friends you have made in college. 2. Translation and after-class reading. 1. The American Dream 2. A Tale of Two Cities
10. grow apart from
3
— to gradually become less intimate Examples • We were freshman year roommates but moved to different dorms and gradually grew apart from one another. • He has grown apart from his old friends. 11. ... comparing them to siblings at the end of your junior year as I did … Key feeling like they wer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 compare ... to — 1) to examine or judge (one thing) in relation to another thing in order to show the points of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 2) to show that two things are alike Examples • When we won the local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we naturally compared ourselves to the NBA. • After the battle Napoleon compared himself to other successful generals from history such as Alexander the Great. 12. even if — no matter if Examples • I’ll love you even if you ignore me. • I’ll ignore you even if you give me a dozen of red roses. 13. barely — almost not; hardly Examples • I could barely understand my roommate’s jokes but I laughed anyhow. • The scar on her cheek is now barely noticeable. 14. Karen took her hometown boyfriend Kevin on a tour of campus. Key Karen showed her boyfriend Kevin around the campus. 15. take sb. on a tour of — to serve sb. as a tour guide, formally or informally Examples • He took his new foreign friend on a tour of the city. • She took her family on a tour of the park behind her dormitory. 16. motion — to make a signal to someone, usually with your hand or head Ex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