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三章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第五章 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二)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第五章 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二)

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明朝著名文学家。

他的作品除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外,还有一本《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祖上曾做过小官,到他父亲吴锐时,家道已中落,只能靠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活。

少年吴承恩天资聪颖、机智善辩,据说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吴锐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

首先,他很注意言传身教,虽然他是个小商人,但他酷爱读书,常用古代优秀人物的事迹鞭策自己,这给少年吴承恩以很大影响。

其次,吴锐做生意时力求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这种正直厚道的品德给了吴承恩最直接的人生教育。

少年吴承恩除了勤奋好学之外,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特点,就是他特别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一类的故事。

他经常瞒着父母看一些《玄怪录》之类的野史小说。

这些经历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变得狂放不羁轻世傲物,他因此而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非议。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大都要过科举这一关,少年时代被誉为神童的吴承恩在嘉靖十年和嘉靖十三年的连续两次乡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因此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

一再的科场失意,吴承恩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明显的不满情绪。

这时的吴承恩开始深刻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

他用自己的作品发表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或褒或贬,无不显出作者鲜明的爱憎。

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被淮安府呈为贡生,但进京选官又空手而归。

这样的情况下,吴承恩只得以贡生的资格进入太学读书,当上了一个年纪不轻的太学生。

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侵扰从元末明初时就已开始了。

嘉靖三十八年,倭寇逼近吴承恩的家乡淮安,淮安人民奋起抵抗。

吴承恩投笔从戎,协助沈坤组织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民兵乡勇,吴承恩是这支队伍的参谋。

他积极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出谋划策,设计布防,为抗倭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吴承恩曾作过两年的小官,后罢官回到淮安。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前言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前言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

在社会生活中,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必须从小要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要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语文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的好坏。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解其他学科的能力”。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大地和蓝天。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

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

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丛书,包括《青少年必知的语文与词语故事》《青少年必知的名著与诗词故事》《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3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第六章 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三)

青少年必知的文学与作家故事_第六章 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三)

张天翼张天翼,生于1906年,卒于1985年,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张元定,又名张一之。

祖籍湖南,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破落的世家。

张天翼读小学时就受到童话作品和中国古典小说的熏陶。

192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1926年到北京大学预科读书,一年后便走上社会,先后当过职员、教员和新闻记者,对社会生活和各阶层人物的广泛接触,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张天翼的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初,最早为《礼拜六》等旧刊物写过一些侦探、滑稽小说。

30年代初、中期,他就创作并出版了《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短篇小说集,以及中篇小说《清明时节》,长篇小说《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等大量作品,成为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学新人。

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尤以刻画城镇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而见长。

其中短篇小说《包氏父子》以幽默辛辣的笔调勾勒出小市民既卑微又拼命向上爬的矛盾、迂腐的悲剧心理,是张天翼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作。

抗战爆发后,张天翼积极投身救亡宣传工作,并以小说创作讽刺揭露了各种类型的打着“救国”旗号的投机分子,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收入短篇小说集《速写三篇》中的《华威先生》。

小说借华威这个假抗日真反共的国民党官僚、政客、党棍的丑恶形象,无情嘲讽、抨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他善于运用愤激而夸张的笔调,描写漫画式的戏剧性场面,因而使作品既有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又具有严肃冷峻的现实主义批判力量,使读者在笑声中得到深刻的省思。

此外,张天翼从30年代中期即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是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和《帝国主义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天翼担任过《人民文学》主编和《儿童文学》编委,并继续积极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了小说《去看电影》、《他们和我们》,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剧本《大灰狼》等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八章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八章

杨树达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

除语言文字学外,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

1885年6月1日生于湖南长沙,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

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

1924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教授。

1926年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

杨树达初治经书。

留学日本时,参考日语和英语语法著《中国语法纲要》。

后又成《高等国文法》一书,着重虚词和句读,揭示了文言语法的一些规律,是30年代的一部重要语法著作。

其后又加以改编,打破语法体系,以词为纲,以注音符号为次序,另成《词诠》一书,集《马氏文通》以来虚词研究之大成,至今还是检查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杨树达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早期研究,即古汉语语法方面,兼及修辞和其他。

二是他的后期研究,即文字学研究方面,兼及训诂、音韵和方言等。

在汉语语法方面,他著有《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国语法纲要》《高等国文法》《词诠》《马氏文通刊误》(商务印书馆,1931年)及《中国修辞学》等。

其中《中国语法纲要》是仿英语语法而写的一本白话文语法书,目的是为教学的需要而分析白话文的语法结构。

《高等国文法》是作者积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于20世纪30年代写成的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古汉语语法著作。

该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订正了《马氏文通》的一些错误,树立了以划分词类为中心的语法体系,揭示了文言语法的一些规律。

《词诠》是《高等国文法》的姊妹篇,是其另一部代表作。

该书仿《经传释词》的体例,解释了472个虚词,是当时同类著作中收词最多的一部。

克服了清代人讲虚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病,结合文法来讲解,从而使文言虚词的研究从清代的训诂学提高到科学的文法研究的高度。

该书集《马氏文通》以来虚词研究之大成,多有精辟见解,颇具学术价值。

研究文字学是起源于对章炳麟的“形声字声不含义”观点表示极大的怀疑。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六章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六章

章炳麟章太炎(1869~1936),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幼名学乘,浙江余姚人。

因敬慕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更为绛,号太炎。

章太炎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跟随外祖父读经,接受启蒙教育;后又在其长兄指导下“一意治经,文必法古”。

1890年,赴杭州入“诂经精舍”,师从经学大师俞樾,兼向黄以周、高学治、谭献等著名学者问学,深造七年。

甲午战争后,“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历览前史”,同时,开始涉足西学,觅取“学理”。

戊戌政变后,因参加维新运动遭通缉,逃到台湾,担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

成为在经学、史学、文学、文字音韵学各方面功力扎实的学者。

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后,章炳麟参加了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1897年1月,到上海梁启超等创办的《时务报》任编辑,并发表文章主张学习日本、联合日本,倡议变法维新。

他因在学术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存在着分歧,不久离开《时务报》。

1897年4月,他任《经世报》主编,该报以介绍国内外大事及新学术、新知识为主,并译载外商报纸文章,宣传西学,章炳麟曾著文强调教育、宣传对变法的作用,同时他又兼任《实学报》的总编辑、《译书公会报》的主笔,积极将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介绍给国人。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沙俄出兵占领旅顺港,章炳麟上书李鸿章,提出联日抗欧,挽救时局的主张,不久,受张之洞之邀到武昌,经办《正学报》,但张是个表面维新的洋务派官员,两者不容,章炳麟只得离开武昌,到上海担任《昌言报》编辑,他在报上介绍西学,宣传变法,并发文痛悼戊戌六君子,因清政府四处搜捕维新派骨干,他不得已逃往台湾,同年,他到日本,与孙中山相识,接受了革命排满的思想。

1900年他参加上海维新派的张园集会,曾一度加入唐才常发起的中国国会,后因不满于中国国会一面排满,一面要求光绪帝复辟的主张而退出了该会。

1901年,章炳麟赴苏洲东吴大学任教,因继续发表仇满文章遭到清政府当局追问,只得再次逃往日本。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五章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五章

刘师培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

是刘贵曾之子、刘文淇的曾孙。

在母亲李汝谖的教授下,他8岁就开始学《周易》变卦,12岁读完四书五经,并开始学习试帖试,有《水仙花赋》《凤仙花诗一百首》等。

1897年起开始研究《晏子春秋》。

19岁中举。

1904年春,刘师培参加开封会试。

临行前,作《留别扬州人士书》,呼吁创办新式学堂、鼓励出洋留学。

落第回乡后回扬州,创办师范学会和协助扬州乡人出洋留学社,发表《论留学生之非叛逆》,支持学生运动;又作《黄帝纪年论》,提出以黄帝纪年取代封建帝王纪年。

1904年秋,受王无生(字郁仁)的影响,到上海与章太炎、蔡元培、谢无量等一起参加反清革命,参与《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和《国粹学报》的编辑工作,积极为《中国白话报》撰稿,用通俗的语言,向民众宣传普及革命主张,作《中国民族志》《攘书》《中国民约精义》和《匪风集》,并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光复会、同盟会、国学保存会等进步组织,参与万福华行刺王之春行动,成为一名激进的革命党人。

他与何震结婚后,夫妇二人都参加革命活动,被上海革命党人比作普鲁东和索菲亚。

1905年,他参与编辑的《警钟日报》公开辱骂德国人遭通缉,化名金少甫,逃亡嘉兴,协助敖嘉熊处理同盟会温台处会馆事务。

1906年春至芜湖,与陈独秀在安徽公学组织岳王会和黄氏学校,宣传革命,发展党人,培养专门从事暗杀的人才。

同时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学教科书》《伦理学教科书》《经学教科书》和江苏、安徽、江宁《乡土历史教科书》等。

1907年春节,应章太炎等邀请,刘师培夫妇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黄兴、陶成章等革命党人,参加同盟会东京本部的工作,与章太炎等参与民起亚洲和亲会,先后发表了《普告汉人》《悲佃篇》《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等。

1907年6月,受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刘师培夫妇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和“社会主义讲习会”,创办《天义报》和《衡报》,宣传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提倡废除等级制度,实现人权平等,实行无政府主义。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四章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四章

陈澧陈澧字兰甫,一字兰浦,自号江南倦客,番禺(今广州)人。

因少时读书于东厢书塾,晚年自题著作为《东塾读书记》,故学者尊称“东塾先生”。

陈澧从小学习举业,十七岁考取了县学生。

之后几年颇为得意,先是得到学政翁心存的赏识,以廪贡生荐入粤秀书院肄业;读了三年便题了优贡,即是由学政与总督、巡抚联名向朝廷保举的本省优秀学生。

陈澧于1832年中了举人。

之后入京会试,省城舆论看好,以为他此行大有中一甲而点翰林的希望。

谁知道他一出了省境便交了霉运,十三年间考了五次,皆名落孙山。

陈澧并不灰心,又参加六年一轮的举人“大挑”,以为可选得县令,不料又考了个二等,只能做教官。

陈澧自谓:“以为不能治民,犹可以教士,天下治乱未有不由土习而起者。

”1849年实援广东河源县学训导,到任便发觉“乱”的不是士而是民,“盗贼遍地”,仅两个月便请假回家。

幸亏跑得快,不然就像河源县令一样,“为贼捉去矣”。

是年咸丰帝继位,例开恩科,陈潭第六次应会试,仍旧落第。

1856年陈澧获补选知县,但世道更乱了,太平军正兴,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开战,他只好放弃追求了二十年的“百里侯”,申请改授京官虚衔,得授国子监学录。

自此以后,陈澧便不再挂念功名,而专心于学术,会通汉宋之学,著述甚丰,广涉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字学、声律、音乐、地理学、数学、书法及诗词学等众多领域,成就卓越,成为晚清岭南学术最具影响的杰出人物,亦可谓因祸得福也。

道光十四年(1834),陈澧便入读学海堂,成为学海堂第一届的专课肄业生。

1840年补授为学海堂学长,其后一直任职。

1867年,陈澧受聘担任菊坡精舍的山长,所以菊坡精舍受学海堂的影响最多。

陈澧在《菊坡精舍记》中说:“始议为书院时,以书院多课时文,此当别为课。

澧既应聘,请如学海堂法,课以经史文笔。

学海堂一岁四课,精舍一岁三十课,可以佐之,吾不自立法也;每课期诸生来听讲,澧既命题而讲之,遂讲读书之法,取顾亭林说,大书‘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二语揭于前轩,吾不自立说也。

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

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

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很多名人都喜欢读书,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读书故事。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篇一:杨振宁的读书法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篇二:宋濂冒雪访师的故事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

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

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

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

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

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

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名人读书的短篇故事篇三:孟子刻苦学习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叫孟子。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 ”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 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二章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_第二章

颜师古颜师古(581~645),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父亲为颜思鲁。

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

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举荐,任安养县(今湖北襄樊)尉。

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其年少,问他:“安养剧县,子何以治之?”颜师古回答:“割鸡焉用牛刀。

”杨素惊其夸口。

后来果然以政绩突出闻名。

后因坐事免职居长安,十年不得官,家贫,以教授为业。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入关,颜师古从父至同州朝邑长春宫谒见,被授予朝散大夫之职。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拜颜师古为敦煌公府文学,转起居舍人,再迁中书舍人,掌机密,专典皇帝诏敕。

军国政务等重大诏令皆出于颜师古之手,其文才当时未有敢于与其相比者。

颜师古勤于政事,又擅长文辞,其所拟制诰册奏之工整美好,名冠当时。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颜师古被擢为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

后因坐事两次被贬。

颜师古聪敏好学,精于训诂。

太宗当朝,为了适应大一统政治的需要,也为了国子监经学教育之亟需,重视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因古籍久远,且辗转传抄,文多讹误,贞观四年(630),着手进行五经版本的统一和整理,“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旧唐书·儒学传》序),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五经文字从来未曾校定过,师法、家法各异,今文、古文不同。

东汉末的蔡邕曾“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奏请“正定六经文字”,但在乱世中除留下熹平残碑外,不可能做到“正定文字”。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更使经学呈各种变异形态。

官学体制繁杂,时开时停,各有师承,因袭旧说,在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形成了各有所本、各有所师的复杂情况。

当时,颜师古正坐事免官,闲居在家之际,奉唐太宗之命,潜心于五经的考定。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_第三章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_第三章

元帅发来紧急令老舍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经常会收到各家报刊的约稿信。

一次《青年界》杂志的主编赵景琛向他迫切诚恳地约写一篇文章,老舍先生应约,很快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

在给赵景琛寄稿时,附寄了这样一封信:景琛兄: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

得!马来!参见元帅。

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人,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

得令!这封信,老舍先生写得风趣形象,妙不可言,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朝有个叫朱庆馀的人,有一年他进京赶考,他先谒见了前辈诗人、水部郎中张籍,把自己的旧作和新篇都呈献给他过目,请求指教。

张籍一向重视提拔和奖掖后进之士,他读了朱庆馀的诗篇,非常满意。

考期临近了,一天,朱庆馀又把一首题为《闺意献张水部》的新作给张籍看。

张籍打开诗稿,琅琅有声地诵读起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

作者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

“新娘”对“新郎”说:“我刚才画好的眉毛,深浅合不合时样呢?”意思是说:我的诗文是不是合主考官的心意呢?比喻生动,句式活泼,含蓄蕴藉,耐人咀嚼。

不久举行了考试,朱庆馀果然考中了进士,做了朝廷中的秘书省校书郎。

“突然”与“突然之间”海明威的儿子在回忆录《爸爸教我写作》中写道:有一天早晨,爸爸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

”我坐在桌子边,苦思冥想。

用爸爸的打字机,满满地打出一篇故事,交给爸爸。

爸爸戴上眼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等着。

他读完之后,抬头看了我一眼。

“非常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写得好多了。

我看要改的就是这个地方。

”他指着稿子,“应把‘突然之间’改成‘突然’,用字越少越好——这可以保持动作的持续性。

”爸爸笑了起来:“你可以得奖了,孩子,你很有想像力。

”他相信我们家里又出了个优胜者,可以在学校短篇小说比赛中得头奖。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一代风流才子苏轼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一代风流才子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文坛领袖,诗词书画全才。

他于1037年出生在今四川眉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父亲苏洵是北宋颇有成就的、著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很多;母亲也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妇女。

他家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之美誉。

四川是文人荟萃之地,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美称。

苏轼的家乡眉山既有奔流不息的岷江,又有峥嵘的群山,是江山灵秀汇聚之地。

环山抱水,风景秀美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气氛,对苏轼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这不仅孕育了苏轼的聪慧和灵秀,而且也养成了他既洒脱、豪放,又稳重、热情的个性。

父母的引导使苏轼自幼喜爱读书学习。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亲自教他认字读书,还常给他讲故事。

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给他讲经论道。

因此苏轼七岁时就精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学诗,对欧阳修、范仲淹的文章十分崇拜;十岁能文,并且出口成章,一再得到亲朋好友们的夸奖。

有一次,在花园里,父亲吟了两句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轼听了说:“父亲,这真是好诗呀!”父亲说:“轼儿,这算不得好诗,要是在每句中加上一个很妙的字,那才会变成好诗呢!你想想,加上什么样的字好呢?”苏轼想了一下,就说:“前句加上一个‘摇’字,后一句加上一个‘映’字。

就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父亲摇摇头,说:“太一般了,不好。

”苏轼又想了想,很快说:“有了,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父亲听了说:“意思是出来了,不过用字太熟,也不好。

”苏轼又说:“父亲,那你说用什么字好呢?”父亲沉思了片刻,说:“这样吧,你晚上睡觉时好好想想,再想不出来,明天要打你屁股啦!”这天晚上,苏轼翻来覆去思索着,睡不着。

天亮了,苏轼老早就爬起来,跑到父亲的房间里对父亲说:“父亲,那两个字我想出来了。

一个是‘扶’字,一个是‘失’字。

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父亲说:“妙!这‘扶’字不只写了杨柳柔弱的形态,还写出了轻风绵绵的情意;这‘失’字更妙,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没法分辨的情景。

名人少年故事

名人少年故事

1、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3、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

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

”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4、映雪夜读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

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

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

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

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

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

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5、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快乐读书屋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快乐读书屋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表演或演讲的。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驿舍: 旅馆。 精炼: 精练;文章等简练、扼要。
字词乐园
不甘落后: 词语意指不愿意表现出自己 不如他人,做什么都有个不服 输的劲,希望超过他人或和他 人一样好。
精粹:精美纯粹。 一日千里:一天前进一千里路程。比喻马
跑得极快。
字词乐园
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资料宝袋
贾岛,唐代诗人,人称“诗囚”又被称 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 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 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下工夫。贾岛著有 《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 印明翻宋本。
资料宝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后人又将 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 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 文八大家”。
写法点拨
白描方法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白 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 墨,不加烘托地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如《欧阳修改文》中,在写欧阳修怎样修 改《醉翁亭记》时,没有任何的修辞,没 有任何的烘托,只是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 们怎样把句子写精炼。
拓展提升
《泊船瓜洲》这首诗的第三句是“春 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改了十多次,他 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 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 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 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 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 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
进步一日千里 僧敲月下门 有独到见解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相关资料)(2)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相关资料)(2)

贾岛贾岛(779~843年),字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

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中学生名家故事精选大全

中学生名家故事精选大全

中学生名家故事精选大全一个人应该有一个立场!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学生名家故事精选大全,方便大家学习中学生名家故事精选大全1汉斯给他的雇主做了七年的工,这会儿他对雇主说:“主人,我的工作期限到了,现在我想回家探望母亲,请您把工资付给我吧。

”雇主说:“你很忠诚,干得也挺不错,根据你的表现,我将付给你一笔可观的佣金。

”于是,他给了汉斯一大块金子,那块金子有汉斯的脑袋那么大,挺沉挺沉的。

汉斯掏出毛巾将金子包起来,扛在肩上,慢慢地上了回家的路。

他拖动着脚一步一步地走,显得非常吃力。

走着走着,迎面跑过来一匹神骏非凡的马,望着坐在马上的人,汉斯禁不住大声赞叹道:“啊哈!骑在马上可真是一件轻松欢快的事情,瞧他坐在上面就像是坐在家里的椅子上,既能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走路,又不担心跘着石头,连鞋子也不会磨损,不知不觉地就向前走了好远好远的路。

”马上的人听到他说的话,便勒住马,问道:“喂,汉斯,你为什么步行呢?”汉斯答道:“唉!我带着这个劳什子,尽管它是一块金子,但压得我连头也抬不起来,肩膀也痛得厉害。

”听到这话,骑马的人眼珠一转,说道:“你看我们换一换行吗?我把马给你,你把金子给我。

”汉斯连忙道:“正合我的心意,不过我得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你一个人扛着它是很吃力的哟!”骑马人马上跳下马来,接过汉斯的金子,又帮助他骑上马,然后把缰绳递到他的手里,说道:“要是你想跑快一点,只要咂着嘴喊两声‘喔驾,喔驾’就行了。

”汉斯骑在马上,一付心满意足的样子,走了一会儿,他嫌马走得太慢了,想让它快一点,于是,咂着嘴喊道:“喔驾,喔驾!”那马立即放开四蹄,全速奔驰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汉斯一个不留意,咚的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滚进了路边的一条泥沟里。

正在这时,一个农夫赶着一头母牛从旁边经过,看到了这情况,眼急手快地将汉斯的马拦住了,好不容易才没有让那马跑掉。

汉斯慢慢地从沟里爬起来,心里非常恼火,对那农夫说道:“骑了这样一匹马,真令人扫兴,它腿一蹬,就把我给掀了下来,连脖子似乎也摔断了,我可不想再骑它了。

关于语文家的故事

关于语文家的故事

关于语文家的故事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受宫刑,悲痛欲绝。

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他忍辱负重,在困厄潦倒之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

因《史记》对史实据实实录,在称赞汉武帝功德的同时,也斥责了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对此勃然大怒,将《史记》手稿付之一炬。

司马迁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因“戾太子事件”被斩。

狱吏在搜查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

信中告诉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后还顽强地活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

汉武帝见信后大怒,加上一伙对司马迁极为不满的宠臣的谗言,司马迁遭受迫害,不久死去。

据传说,悲痛中的司马迁夫人妻子柳倩娘、侍姬随清娱为了保住《史记》副稿,免遭满门抄斩之祸,便让两个儿子司马临字与仲、司马观字何求身藏《史记》副稿,逃回故乡韩城。

司马迁族人怕株连九族,连夜由族长司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

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

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定村名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为“徐村”。

“徐”、“续”同音,又有“余村双人”或说仅余二人寓意,暗指司马迁有两子,即长子司马临,次子司马观,以表明司马氏家族后继有人。

司马迁父子都是西汉太史官,后裔逃匿“徐村”后,为祭祀祖宗司马迁,合族兴建了“汉太史遗祠”。

如今,“汉太史遗祠”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

南宋乾道八年初春,夔州通判陆游应诏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经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蟠龙山时,忽闻山顶鞭炮震耳,锣鼓喧天。

循声而至,原来是当地官员和山民正在庆贺蟠龙桥落成。

但见这蟠龙桥像一条蛟龙飞跨山涧,又如雨后的彩虹横亘天际,如诗如画。

陆游不禁连连称赞。

当地官员得知来者是大诗人陆游,立刻捧出文房四宝,恭请他给蟠龙桥写一副对联。

陆游略思片刻,运腕挥毫,在桥头石壁上写下了:“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广森孔广森(1753~1787)清朝学者。

字众仲,一字撝约,号顨轩,堂名仪郑,以希追踪郑玄。

山东曲阜人。

孔子七十代孙。

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

孔广森出身望族,他的祖父孔传铎,是孔子的第六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

父亲孔继汾,官至户部主事。

孔广森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喜爱读书,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乡试中第,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十岁时进士及第,官拜翰林院检计。

孔广森不仅博学多闻,入了官,还是孔子的后裔。

这令许多人仰慕不已,一时受到大家的喜爱,都愿与他交往,但他生性淡泊名利,专注于著书立说,不喜欢与各方达官显贵应酬往来,遂以养病为由告回故乡,筑“仪郑堂”,闭门谢客,终日以读书著作为业。

孔广森一生博涉群经,曾问学于著名经学家戴震、姚鼐,创作了经学《春秋》和《大戴礼记》。

《春秋》,为孔子所作之鲁国编年史,儒家六经之一。

后来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相继为之作传,史称“三传”。

三传之后,历代经学家均有为之训解者。

孔广森通览诸家,认为“《左氏》旧学,湮于征南,《谷梁》本义汨于武子。

王祖游谓何休志通《公羊》,往往为《公羊》久病,其余炎助、赵匡之徒,又横生义例,无当于经,惟赵方最为近正。

”于是,旁通诸家训说,兼采《左传》、《谷梁传》,择善而从,著《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

是书以发明《公羊传》义例为主,对《公羊传》“公羊三世”、“三科九旨”等微言大义提出了不同于何休《春秋公羊解诂》的见解。

例如,何氏把《春秋》十二公分为三世:隐、桓、庄、闵、僖为“所传闻之世”,文、宣、成、襄为“所闻之世”,昭、定、哀为“所见之世”。

孔广森认为,《春秋》鲁襄公二十三年“云邾、畀我来奔”与鲁昭公二十七年云“邾、快来奔”,其文相同,宜划归同一世,故将孔子生后,即襄公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以断为“所见之世”。

再如,何氏以亲周故宋,以《春秋》当亲王为“一科三旨”,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为“二科六旨”,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为“三科九旨”。

孔广森则认为《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埋人情,此为“三科”,所谓天道,一指“时”,二指“月”,三指“日”;所谓“王法”,一指“讥”,二指“贬”,三指“绝”;所谓“人情”,一指“尊”,二指“亲”,三指“贤”,此九者为“九旨”。

此外,对何休《春秋公羊解诂》中的错失也做了许多裨损,以成一家之言。

《清史列传》称其“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故能融会贯通,使是非之旨不谬于圣人”。

孔广森在经学上的成就,除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外,还著有《大戴礼记补注》十四卷,《礼学·厄言》六卷,《经学·厄言》六卷,《诗声类》十三卷。

著名经学家姚鼐称“其将以孔子之裔传孔子之学,虽康成犹不足以限之”。

孔广森除了在经学上的成就外,还精通于数学和文学。

在数学上,他传戴震的“测算之学”,对古代数学中解“方田”及“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勾股”、“赢不足”等都颇为精通,著有《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

该书是专门研究商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的专著,对整理和发展中国传统数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孔广森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擅长写骈体文,《仪郑堂骈丽文》三卷著有其文对偶工整,词藻华丽,兼有汉、魏、六朝、初唐之胜,与袁格、孙星衍、洪亮吉、刘星炜、曾昱、邵齐焘、关锡麟一起被称为清代骈文八大家。

钱大昕钱大昕(1728~1804)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学者,诗文家。

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

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钱大昕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

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

十九年,中进士。

又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

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

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

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

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

嘉庆初,仁宗亲政,廷臣致书劝出,皆婉言报谢。

归田三十年,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千人。

钱大昕在晚年时,自称潜研老人。

其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虽主张从训诂以求义理,但不专治一经,亦不墨守汉儒家法。

同时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

自《史记》《汉书》,迄《金史》《元史》一一校勘,详为考证。

萃其平生之学,历时近五十年,撰成《二十二史考异》,纠举疏漏,校订讹误,驳正舛错,优于同时其他考史著作。

其治史范围广于同时诸家。

于正史、杂史而外,兼及舆地、金石、典制、天文、历算以及音韵等。

钱大昕对宋、辽、金、元四史,用功甚深,元史尤为专精。

他曾打算重修《元史》,未成。

著有《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宋学士年表》《元史氏族表》《元史艺文志》《元诗记事》《三史拾遗》《诸史拾遗》及《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

钱大昕不仅研究史学,还涉猎其他文学,多有成效。

《三统术衍》《四史朔闰考》为其研治天文历算学的代表作,深为同时学者推重。

“古无轻脣音”“古无舌上音”,更是其在音韵学上的卓见。

精心所荟,则有《十驾斋养新录》,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赞钱氏为“一代儒宗”。

钱大昕并非知古而不知今的考据学者,他往往以考史论学的形式,隐寓对清廷弊政的不满。

所著《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多所反映。

乾嘉时期,首重经学,力倡治史,既博且精,对转变一时学术趋向影响甚大。

一生著述甚富,后世辑为《潜研堂丛书》刊行。

钱大昕长期研究元史,精通蒙语。

史载清廷得元代蒙古碑文,无人可知,于是由国师章嘉多必吉译之。

后抄录成册之时,钱大昕独能指出其谬误所在。

博学强记,冠绝一时。

他的书法源于金石之学,善写汉隶,用笔古茂,奇趣纵生;楷行苍逸朴健,具有宋元的书法风致,脱胎于学问之厚养。

钱大昕可谓是博学多识的人,精于多方面的文学,还是伟大的书法家,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段玉裁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

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

江苏金坛市人。

生于雍正十三年,卒于嘉庆二十年。

中国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

段玉裁在京时,得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

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55岁时,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乾嘉时代汉学昌盛,段、王两家在音韵学、训诂学方面的贡献极大。

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

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

根基充实,深得体要,多有成绩。

其中《六书音均表》在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古韵标准》的基础上剖析加密,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段玉裁用了30余年时间完成了《说文解字注》,其体大思精,为前所未有。

他先为《说文解字读》,每字之下博引群书,详注出处,晚年才删去繁文,简约成《说文解字注》。

嘉庆二十年(1815)五月全书刻成,风行一时,大为学者所称赞,《说文》之学也由此而盛。

《说文》段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比勘二徐(徐铉、徐锴)本,刊正传写和刻本的谬误。

第二阐明许书著作的体例。

其三引证经传古籍,解释许说,推求许说所本。

第四在许慎训解之外,说明字义的引申和变迁;指出字有古今,义也有古今。

第五阐发音与义之间的关系,根据谐声声符说明音义相通之理。

与同时学者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注《说文》的成就极大。

他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尽管书中不免有偏执武断之处,可是其中精粹之处终不可没。

其后钮树玉作《段氏说文注订》,徐承庆作《说文段注匡谬》,王绍兰作《说文解字段注订补》,徐灏作《说文段注笺》,虽各有发明,然成就不大,且有以不谬为谬者,转增烦扰。

段玉裁不但在整理文献的实践中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同时他总结实践经验,又提出很多卓越的见解,诸如“改字”问题、误校问题、分别作者之是非与本子之是非等,卓识宏议,发人之所未发,至今为学者所称道。

其在《经韵楼集·与黄荛圃论孟子音义书》中有论:“凡宋版古书,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其疑不定者,则姑存以俟之。

不得勿论其是非,不敢改易一字,意欲存其真,适滋后来之惑。

”关于“改字”问题,总的说来,他是主张“勇改”的,认为当改则改,知错不改反而会留下后果。

但是他同时又反对妄改、擅改,因为妄改、擅改会造成更恶劣甚至难以挽回的后果。

他说:“转不若多存其未校订之本,使学者随其学之浅深以定其瑕瑜,而瑕瑜之真固在。

古书之坏于不校者固多,坏于校者尤多。

坏于不校者,以校治之;坏于校者,久而不可治。

”甘苦有得之言,发人深省!段玉裁校书不迷信古本,而是主张依靠自己的学识,善加判断。

他分析经书的“疏”与“经注”本来都是各自单行的,各家所守的“经注”以及单行的“疏”受授不同,其字其说龃龉者多,自《十三经》合刊注疏音释,学者能够识别其源流同异的并不多。

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古本来校勘经书的文字,已不能够解决问题,最后只有凭借自己的学识作出抉择。

《十三经注疏·释文校勘记序》指出:“顾自唐以来,而徒沾沾于宋本,抑末也。

”可见段玉裁不独鄙视俗本为不足据,就是通常以为的精善宋本,也亦去其积误而探其义理以定是非,这就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了。

其分析为:“读书有本子之是非,有作书者之是非(按当指立说),本子之是非,可雠校而定之,作书者之是非,则末易定也……仆以为定本子之是非,存乎淹博,定作书者之是非,则存乎识断、审定。

”这些议论,给校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段玉裁在校勘方面的绝诣,有很多校例已为当代发现的敦煌写本、阜阳汉简所证实,不能不令人叹服。

其所著《古文尚书撰异》勘正今本误字甚多,当时无别本可参,仅凭理校,今与敦煌写本对校,每多合者。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云:曾以《尚书》残卷《益稷》、《禹贡》两例“持与段氏《撰异》对读”,其中段氏所定“脞字从肉”、“繇字不从草”等例。

又如段玉裁在《诗经小学》中判断《诗经·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的“讯”为“谇”之误。

段玉裁高足弟子之中,长洲徐頲、嘉兴沈涛、女婿仁和龚丽正较为知名,长洲陈奂尤其得其学识真传。

段玉裁一生的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经韵楼集》、《毛诗故训传定本》、《诗经小学录》、《戴东原年谱》等。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文字音韵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郝懿行郝懿行(公元1757年~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