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本)阶段练习一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 答案

第一章 导论答案【思考与练习】1.1单选题1)货物贸易又称为( B )。
A. 服务贸易B. 有形贸易C. 无形贸易D. 过境贸易2)服务贸易一般又称为( C )。
A. 货物贸易B. 有形贸易C. 无形贸易D. 过境贸易3)《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国际货物分为( D )大类。
A. 五B. 六C. 八D. 十4)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0到4类商品称为( A )。
A. 初级产品B. 制成品C. 高科技产品D. 无形产品5)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5到8类商品称为( B )。
A. 初级产品B. 制成品C. 高科技产品D. 无形产品6)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 )。
A. 贸易顺差B. 贸易逆差C. 贸易平衡D. 贸易差额7)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B )。
A. 贸易顺差B. 贸易逆差C. 贸易平衡D. 贸易差额1.2多选题1)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 AC )。
A. 货物贸易B. 过境贸易C. 服务贸易D. 国际贸易2)初级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加工很少的( ABCD )和矿产品。
A. 农产品B. 林产品C. 牧产品D. 渔产品3)国境与关境的关系为( ABC )。
A. 国境等于关境B. 国境大于关境C. 国境小于关境D. 国境与关境无关4)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AB )。
A.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剩余产品的出现B. 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C. 科技的进步D. 工业革命5)服务贸易分为( BCD )。
A. 货物贸易B. 通讯服务C. 建筑服务D. 教育服务6)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 AB )。
A. 货物贸易B. 服务贸易C. 海外贸易D. 过境贸易7)国际贸易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可分为( BCD )。
A. 服务贸易B. 进口贸易C. 出口贸易D. 过境贸易1.3简答题(答案略)1)何谓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2)试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3)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1.4分析题贸易的好处—加纳和韩国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1.简述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各自独立的国家或政府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交换活动的总和。
2.论述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有相似之处,但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国际贸易属于开放经济的范畴,而国内贸易研究的是一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二,国际贸易受不同国家利益关系的制约,而国内贸易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进行,不涉及国家间利益的冲突。
第三,国际贸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国内贸易更难以进行。
第四,国际贸易比较复杂,涉及国际结算中的汇率问题、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运费和保险问题、国际贸易规则解释不一致等多重问题的影响。
第五,国际贸易整个交易时间较长,风险较国内贸易大。
3.论述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由于进出口贸易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贸易差额的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的贸易差额应该保持平衡,不要出现过大的顺差或过大的逆差。
如果一国顺差过大,或者还需时间较长,那么必然会遭到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报复甚至制裁。
顺差的长期存在还会使大量的国内资源通过出口的方式流出,不利于本国资源在国内的优化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过度使用。
一国长期的逆差对国内经济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因为贸易逆差必然会减少一国的国际储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从而阻碍了某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进而延缓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4.简述贸易条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
贸易条件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这种方法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贸易商品指数的比值来表示,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例。
5.简述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一,按照商品流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练习册答案

《国际贸易》练习册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他国市场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的国境,不经加工改制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
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如出口,即总出口。
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因为货物或商品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属性,因此称为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指国家和地区间进行的以无形商品作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GATS)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服务消费者通过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
一般包括四种提供方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对外贸易额:指的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事情内的进出口商品价值的总和,一般用美元表示。
国际贸易额:指的是一定时期之内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之和。
贸易差额:一定时期的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称为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外贸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思考题:1、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需具备哪些条件?有剩余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国家的产生。
2、在资本主义各个具体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有何不同?(1)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的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A、英国占据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
1870年,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达25%,几乎相相当于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总和。
B、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大宗商品的贸易比重已经下降,纺织品的贸易迅速增长,并占据优势地位。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1.doc

《国际贸易》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A5、B6、C7、D8、D9、D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M33、AD4、ABCD5、CDE三、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是国与国Z间在可交易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方而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2、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或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Z间的差额。
3、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莫迹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4、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壯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5、总贸易体系亦称-•般贸易体系,是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6、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和用现行壯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壯界齐国与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乂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丿IJ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 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屮的构成,即各类货物贸易额与壯界出口贸易总额Z比,以比重表示。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屮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岀口贸易总额Z比, 以份额表示。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小所占的地位,通常川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來表示,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淀时期内肚界各国、各地区、齐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屮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额占该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來表示。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的扩大与具有可供交换的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与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价格计算,进口额以价格计算。
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
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所占的比重。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与。
A.对外贸易额B.商品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的商品总金额。
A.关境B.保税区C.自由贸易区D.国境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D.直接贸易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与进口商品来源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与进口商品来源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T/T指的是()。
A、信用证B、票汇C、电汇D、信汇正确答案:C2、在国际贸易的纠纷解决过程中,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订有仲裁协议,则他们OA、应该先到仲裁机构去,如果一方不服裁决,可再到法院上诉B、既可以到法院,也可以到仲裁机构去解决纠纷C、只能通过法院解决纠纷D、只能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正确答案:D3、O是含佣价。
A、FOBSB、FOBTC、FOBCD、FOB正确答案:C4、发生(),违约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
A、战争B、货币贬值C、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过失D、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正确答案:A5、商检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进行检验后出具的是()A、卫生检验证书Bs品质检验证书C、重量检验证书D、数量检验证书正确答案:B6、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B、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C、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D、垄断国际市场正确答案:A7、中国某公司从法国的马赛港装运一批货物,到达中国上海港,经海关人员检查发现部分货物因受雨淋已霉变,另外还严重短量。
该运输合同中注明投保的是水渍险。
此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如何赔偿?OA、拒绝赔偿B、只赔偿霉变部分C、只赔短量部分D、全部赔偿正确答案:A8、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A、提供给厂商比其在国内销售货物时更优惠的运费B、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正确答案:D9、佣金的支付对象是()。
A、保险公司B、船方C、中间商D、买方正确答案:C10、在我国的进出口合同中,关于仲裁地点的规定,我们应力争()。
A、在被告国仲裁B、在双方同意的第三国仲裁C、在对买方有利的国家仲裁D、在中国仲裁正确答案:D11、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为“1000M/TWith5%moreor1essatSe11er*soption”则卖方交货数量应该是()A、950M/TB、1000M∕TC、1050M∕TD、950M/T到1050M∕T间任何数量正确答案:D1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关税惠待遇是()A、优惠关税B、特惠关税C、最惠国关税D、普惠关税正确答案:D13、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为火灾被焚烧,应该由()A、卖方负担货损B、买方负担货损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D、卖方负责向保险公司索赔.正确答案:C14、买方复验的期限就是OA、质量保证期限B、付款期限C、索赔期限D、退货期限正确答案:C15、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政府采购协议》,政府应遵守非歧视国民待遇原则采购( )。
A、武器B、军用物资C、办公设备 D 国家安全所需物资2、首次确立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协定是( )。
A、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议草案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关贸总协定D、服务贸易总协定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
A、海关税则B、海关编码C、海关统计D、海关年鉴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 )。
A、具有互补性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C、大致相等 D 无要求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 )A、热带产品B、服务贸易C、农产品D、补贴和反补贴措施2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和_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___。
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与修改是由()进行的。
A、国家行政机构B、海关C、国家执法机构D、国家立法机构7、1993年11月1日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生效并标志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条约是( )。
A、《罗马条约》B、《布鲁塞尔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单一文件》8、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设立的经济特区属于( )A、综合型经济特区B、自由边境区C、过境区D、科学工业园区9、阐述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的著作是()A、《国富沦》B、《对外贸易论》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24、日本教授小岛清在其著作__《对外贸易论》__中提出了协议国际分工理论。
10、歧视性政府采购一般是指政府优先购买( )。
A、外国产品B、合资产品C、名牌产品D、本国产品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
A、1992年8月12日B、1989年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6年11月18日12、承租人选定机器设备,由出租人购置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
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1.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__________表示对外贸易。
2.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__________。
3.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因此,从根上说,的发展和__________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________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依据,__________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由于各国一般按_______计算出口额,按__________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世界__________总额而言。
6.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__________。
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__;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__。
7.国际贸易按商品的形态不同,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国际贸易按商品移动方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境贸易。
9.国际贸易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口贸易。
10.__________ 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国际贸易要产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B.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C.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D.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2.从根本上说,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B.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货币的形成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3.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是由()提出来的A.马克斯B.亚当斯密C.罗伦特逊D.大卫•李嘉图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有形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显示在国际收支表上B.有形贸易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显示在国际收支表上C.无形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显示在国际收支表上,D.无形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不显示在国际收支表上5.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叫做(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运贸易D.过境贸易6.国际贸易额是由( )组成A.各国出口总额B.各国进口总额C.各国进出口总额D.各国总贸易额7.下列不属于专门进口的是( )A.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C.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的货物以及从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D.进入海关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8.下列不属于专门出口的是( )A.国产品出口B.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C.本国代商品出口D.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9.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形成()A.净出口B.净进口C.贸易顺差D.贸易逆差10.能反映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值B.对外贸易额C.对外贸易量D.对外贸易依存度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答案1.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货物的出口和进口,以及相应的支付和结算过程。
国际贸易是现代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什么?国际贸易的目的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生产出最高效的产品,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国际贸易还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各国的经济繁荣。
3.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流,包括出口和进口。
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换,如金融、旅游和咨询等。
4.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
国家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来促进贸易。
企业是实施国际贸易的主体,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来参与贸易。
个人则是贸易活动的最终消费者和参与者。
5.国际贸易的优势有哪些?国际贸易的优势主要包括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在一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某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从而在贸易中占有优势。
竞争优势则是指某国在某种商品生产中具有技术、品质或品牌方面的优势,从而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
6.国际贸易的限制有哪些?国际贸易的限制主要包括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政策。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措施,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通。
保护主义政策则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如补贴、反倾销和贸易限制等。
7.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由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各国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自由交换。
保护主义则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自由贸易鼓励国际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而保护主义则容易引发贸易战和经济衰退。
8.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国际贸易学(专升本)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承运人收到托运货物,但尚未装船时向托运人签发的提单是( )。
A、已装船提单B、舱面提单C、指示提单D、备运提单正确答案:D2、《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服务贸易的范围不包括( )。
A、资本流动B、商业存在C、境外消费D、跨境交付正确答案:A3、信用证规定的到期日为2006年5月31日,而未规定最迟装运期。
按UCP500的规定,可理解为()A、最迟装运期为2006年5月31日B、最迟装运期为2006年5月10日C、该信用证无效D、最迟装运期为2006年5月16日正确答案:A4、根据UCP600,银行不接受()。
A、背面空白的提单B、注明货物包装可能无法满足海运航程的提单C、注明货装舱面的提单D、简式提单正确答案:C5、卖方信贷是()。
A、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B、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D、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正确答案:B6、[]我公司按CIF条件出口棉花300包,货物在海运途中因货舱内水管渗漏,致使50包棉花遭水渍受损,在投保下列哪种险别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A、渗漏险B、平安险C、一切险D、水渍险正确答案:C7、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产品协议》规定,所有参加方必须将一切非关税壁垒先按规定方式全部予以关税化,然后进行削减。
发达国家必须平均削减()。
A、30%B、46%C、36%D、40%正确答案:C8、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是A、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B、超保护贸易政策C、保护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正确答案:D9、根据《2010年通则》的解释,按CFR术语成交,卖方无义务()。
A、取得出口许可证B、租船订舱C、办理货运保险D、提交货运单据正确答案:C10、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关税同盟B、经济同盟C、完全经济一体化D、共同市场正确答案:A11、在信用证的汇票条款中注明“Drawn on us”,出口商繕制汇票时,应将付款人做成()。
国际贸易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目前世界上最高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盟B、东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正确答案:A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规定的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A、提供运输B、提交官方批准文件C、提交合格的货物和单据D、风险界限问题正确答案:C3、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A、国际收支逆差B、对外贸易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国际收支顺差正确答案:B4、信用证项下的汇票的付款人是()。
A、出口人B、开证银行C、开证申请人D、议付银行正确答案:B5、绝对优势就是一国生产同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另一国。
A、等于B、高于C、低于D、不确定正确答案:B6、根据INCOTERMS2010的解释,以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风险责任)是()。
A、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以前B、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以前D、货物在目的港装上买方车辆以前正确答案:A7、不可抗力条款是一项()。
A、维护卖方权益的条款B、维护买方权益的条款C、无法免责的条款D、免责条款正确答案:D8、某外面公司出口茶叶5公吨,在海运途中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仓内,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属于()。
A、实际全损B、单独海损C、推定全损D、共同海损正确答案:B9、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的必要依据。
仲裁协议()达成。
A、只能在争议发生之后B、必须在争议发生的过程中C、既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前,也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后D、必须在争议发生之前正确答案:C10、()是指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实际投保和承保的金额。
A、赔款额B、保险费C、产品成交额D、保险金额正确答案:D11、《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大的术语是()。
A、CIFB、CIPC、DDPD、DAT正确答案:C12、()可以采取“以毛作净”的方式计算。
国际贸易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2、从世界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多国贸易D、双边贸易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A、欧元表示B、美元表示C、本国货币表示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A、3.3万亿美元B、 1.6万亿美元C、 1.7万亿美元D、 1.5万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A、无形商品贸易B、过境贸易C、总贸易体系D、国境贸易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某公司,该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而言称为()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易货贸易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对外贸易逆差D、对外贸易顺差11、 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A、 2%B、 4%C、 10% D 、20%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B、上层建筑C、资本流动D、自然条件2、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分工B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C 、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分工D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6分)1.( )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A 双边贸易B 直接贸易C 无形贸易D 有形贸易2.资本主义国家征收关税税率,一般是( )。
A.对原料的进口征收高关税B.对半成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C.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D.对消费性的奢侈品征收高关税3.( )是指将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向外国输出。
A 进口贸易B 出口贸易C 世界贸易D 过境贸易4.( )是以本币或国际通用的美元所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差额D.国际贸易额5.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来达到减少进口的目的,这种贸易保护政策是()。
A 进口关税B 进口配额C 自愿出口限制D 技术性贸易壁垒6.( )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A.进口税B.出口税C.过境税D.转口税7.出口直接补贴的形式是()。
A 提供给厂商低息贷款B 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C 超额退还间接税D 给予厂商现金补贴8.( )当某种国内生产的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工业和市场而征收的一种附加关税。
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 差额税D. 普通税9.征税方法又叫( )。
A 征税标准B 征税依据C 征税目标D 征税原则10.( )是指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C. 自动的出口限制D.绝对配额11.市场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C经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12.( )是出口国银行或金融机构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出口信贷。
A.买方信贷B.卖方信贷C.中期信贷D.双边信贷13.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的关境时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叫( )。
《国际贸易管理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页word文档

《国际贸易管理概论》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出现于我国的(汉朝)。
2.“郑和七下西洋”发生于(明朝)。
3.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是(专门贸易体系)。
4.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不记入出口贸易的货物是(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
5.重商主义主要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6.贸易差额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7.绝对利益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8.被后人称为贸易保护理论鼻祖的是(李斯特)。
9.全面论述了幼稚产业保护的思想的是(李斯特)。
10.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是(“地理大发现”)。
11.二次大战后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
1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13.世界市场形成于(20世纪初)。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并购)。
15.按照跨国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和内部结构,可以将跨国公司分为(水平型、垂直型和混合型三种)。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贸易?答:国际贸易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国际贸易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问有形商品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货物的交换;厂一义的国际贸易即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既包括有形商品交换,也包括无形商品及各类服务如金融、旅游、运输等的交换。
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2.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促进各国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3)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
(4)促进就业,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5)促进对外关系的发展。
3.简述绝对利益论的主要内容。
答: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政府采购协议》,政府应遵守非歧视国民待遇原则采购(C )。
A、武器B、军用物资C、办公设备 D 国家安全所需物资2、首次确立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协定是( D )。
A、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议草案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关贸总协定 D、服务贸易总协定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A )。
A、海关税则 B、海关编码 C、海关统计 D、海关年鉴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 C )。
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 无要求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B ) A、热带产品 B、服务贸易 C、农产品 D、补贴和反补贴措施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与修改是由(D )进行的。
A、国家行政机构 B、海关 C、国家执法机构 D、国家立法机构7、1993 年 11 月 1 日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生效并标志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条约是( C)。
A、《罗马条约》 B、《布鲁塞尔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单一文件》8、1979 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设立的经济特区属于(A ) A、综合型经济特区 B、自由边境区 C、过境区 D、科学工业园区9、阐述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的着作是(B ) A、《国富沦》 B、《对外贸易论》 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10、歧视性政府采购一般是指政府优先购买( D )。
A、外国产品 B、合资产品 C、名牌产品 D、本国产品 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C )。
A、1992 年 8 月 12 日 B、1989 年 1 月 1 日 C、1994 年 1 月 1 日 D、1996 年 11 月 18 日 12、承租人选定机器设备,由出租人购置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
国际贸易练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练习题答案国际贸易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练习题和相应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题目一:什么是国际贸易?答案: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涉及物品的进出口,而服务贸易则包括旅游、金融、咨询等服务领域的交换。
题目二:国际贸易的优势主要有哪些?答案:国际贸易的优势主要包括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有更低的成本或更高的效率。
竞争优势则是指某个企业或行业在市场上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有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题目三: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因素?答案: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决定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需求高于其本国产能,就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或服务来满足需求,从而促进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政策:不同国家对于国际贸易有着不同的政策和法规,如关税、非关税障碍等。
这些政策会对贸易流动和贸易规模产生直接影响。
3.国际汇率:汇率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影响贸易的成本和盈利。
4.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5.商业环境和政治稳定性:国际贸易需要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和政治氛围。
不同国家的商业环境和政治稳定性会对贸易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题目四:国际贸易的风险有哪些?答案:国际贸易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以及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对贸易活动的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练习一一、名词解释1、净出口:在一定时期里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
2、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3、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4、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5、复进口: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
6、无形贸易: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劳务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
7、水平贸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8、工艺专业化:各国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各道工序间的分工(如对进口中间产品的深加工和完成制造)。
9、绝对利益: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10、比较利益:利益比较的结果,在进行利益比较时,人们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1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12、机会成本: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13、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14、社会无差异曲线: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二、判断题1、对外贸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的产生。
(√)2、一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有害的。
(√)3、按照专门贸易标准,只有当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后才被列为进口。
(√)4、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5、国际间商品的价格差是形成国际分工的的动力。
(×)6、市场供给曲线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7、当国内价格高于格外价格时,进口会促使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升。
(×)8、没有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仍能够正常进行。
(×)9、比较利益学说能够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般规律。
(√)10、开放条件下一国的社会福利仍受限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填空题1、(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状况。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3、专门贸易是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4、当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呈(水平)型分工。
5、水平型国际分工即是在(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等方面的专业化。
6、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是使商品从(低价格国家)向(高价格国家)流动的动力。
7、在(自由贸易)和(供给弹性极大)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市场价格,该商品将被出口。
8、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9、在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首先是回收(初始投资),其次是追求(平均利润),最后是获取(超额利润)。
10、比较利益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四、简答题1、从事国际贸易需要具备那些条件?答:(1)要有较多的经济理论知识,特别是世界经济方面的知识;(2)要有国际贸易方面的专门知识,包括市场学知识,通晓外语,了解本国对外贸易规章及货运、报关、检验等手续,熟悉各国关税制度及非关税壁垒方面的规定,了解商品知识和国家汇兑方面的知识,具备丰富的法律、运输业务以及财会与统计方面的知识等;(3)要有及时、准确的商业情报;(4)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完善的组织机构等。
2、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
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的时期。
欧洲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产品大为丰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手段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起来。
在这种条件下,国际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不仅贸易额空前迅速增长,而且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商品结构不断变化,贸易方式也有进步,各种信贷关系随之发展起来,同时,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也纷纷建立并日益专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进一步推行殖民政策,使广大殖民地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宗主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的斗争也趋于激烈。
3、简述资本主义自垄断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时期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在帝国主义时期国际贸易发了的重大变化,并明显地带有垄断的特点。
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积聚和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不仅控制了国内贸易,而且控制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成了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不断扩大不等价交换;垄断组织把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直接结合起来,加重了殖民地、附属国的掠夺,同时殖民地、附属国不仅在国际贸易上,而且全部经济都卷入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措施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随着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更趋尖锐化,并引起世界大战的爆发;科学技术的革命也促成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4、简述“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
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受外资控制,也称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国直接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从事这种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贸易限制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5、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在推进国际分工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答:1、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
科技进步从而提出了向国外开辟市场,进行经济交流的要求,一国经济也因此具备了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和能力。
2、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了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它把原本是连贯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不同生产部门。
这种分工的深化,有利于各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某些部门的生产一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一情况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扩大。
3、因科学技术进步、先进机器设备的应用,生产规模必然扩大,这可能使本国原料和其他部门提供的中间产生质量、结构或数量上的不适应。
为了克服这种不适应,一国大多要从国际市场上寻找适宜的原料、中间产品,这件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某些国际也因而得以增加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
4、在新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飞机、巨轮、电子通讯等全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为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地球在变小,相对距离在缩短,过去在一个区域内完成的生产,现在完全可以分步到世界各地去完成而得到最佳的区位利益。
生产力因素对于国际分工起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在马克思的一段话中:“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6、简述某些厂商有时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商品的原因。
答:在实现过程中,无论是从逻辑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角度,首先总是要把初始投资收回,任何厂商在其投资活动中,最害怕的就是血本无归。
因此在销售时,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厂商不仅收回投资获得利润,而且要追求超额利润。
但当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时,为了维持运转(简单再生产),厂商不得不在能够保本的前提下就把商品通过国内或国际市场尽快售出,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损失。
7、简述经济矛盾通过国际贸易在国际间传导的过程。
答:一国经济陷入危机后进出口产生变化,致使国际价格变化,导致其他国家开放部门价格变化。
一国开放部门价格变化后国内非开放部门价格也随之变动,国内价格的变动最终导致产量、就业的变动。
8、简述比较利益理论的内容。
答:比较利益学说目的在于说明绝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标记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好处。
比较利益是利益比较的结果,在进行利益比较时,人们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一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品,提供生产率,参与交换国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从整体上看,比较利益学说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不足之处与缺陷:1、比较利益学说分析,揭示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
2、比较利益学说并没有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3、比较利益学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且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性。
4、比较利益学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三、论述题1、阐述均衡市场下的价格、供给、需求、进口、出口之间的关系。
答:当世界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均衡价格时,国内供给下降,国内需求则上升,这表明在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可于低价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国内生产量下降,国内消费量上升,所出现的缺口将由进口来弥补,即为进口量。
而当世界价格高于国内均衡价格时,国内供给受高价格刺激而增加,国内需求则因价格上升而下降,所出现的缺口将由出口来弥补,即为出口量。
2、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论述国际贸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国际贸易除了收回初始投资、实现增值价值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投资者还会得到部分超额利润。
在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个别厂商的超额利润会由于多数厂商的模仿行为而丧失,但作为厂商总体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得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