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
七十年代百货公司服务员态度
七十年代百货公司服务员态度六七十年代的那些服务员,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为何还那样傲慢?商店和超市的服务员,在如今都属于职业社会的最底层。
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轻松,技术含量很低,从业者以低学历者居多,因此心里瞧不上他们。
不过,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国营和集体单位的“服务员”工作却非常吃香。
但是有网友表示,那个时期的服务员,态度非常傲慢,经常用鼻孔看人。
当年的服务员的学历,看上去还不及如今的超市工作人员,他们凭什么傲慢呢?其实这种现象和学历毫无关联。
当年的普通人没有关系,是不太容易挤进国营商店当“服务员”的。
一部分服务员的确有“狗眼看人低”的情况。
当然,这属于本身的素质问题,和学历无关。
另外,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市场化,商业竞争不激烈。
“服务员”的工资和绩效不挂钩,没有人督促、监督他们去提高服务质量,也是一个原因。
一、六、七十年代的服务员不“普通”说实话,本人出生的时间晚了一点,所以没机会见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服务员,只见过八十年代的服务员。
印象当中,中国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的。
在1984年以前,中国连个体户都没有。
可想而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人就业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普通人可以从事的,一般就五个工种,要么当工人,要么当农民,要么当教师,要么当公务员,再有一个就是“服务员”了。
这里的“服务员”,专指在国营、集体办的商店里面,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员。
前述五大类职业中,“服务员”是唯一的服务从业人员。
当时很少有人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去当服务员的,更多的人是通过合适的关系,“顶替”父母的工作,或者因为别的原因得到“照顾”,才去当“服务员”的。
假如有一个人,完全是凭自己考试当上了服务员,那么他一定非常优秀,绝对不是很多网友想象中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的学渣。
我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呢?这是因为,我有一个亲戚,就当过集体企业的“服务员”。
亲戚是一个中专生,因为家里人的关系,才通过“顶替”,进了水果店工作的。
关于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抢感悟作文
关于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抢感悟作文示例文章篇一:《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抢》哎呀,你们有没有发现,咱们中国人好像特别热衷于抢东西!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对吧?就说过年的时候,那超市里打折的年货,一上架就被大家抢个精光。
我和妈妈去买的时候,我都惊呆了!那场面,就跟打仗似的。
大家推着购物车,眼睛紧紧盯着货架,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立马伸手就拿,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别人抢走了。
我就问妈妈:“为啥大家都这么着急抢啊?”妈妈说:“宝贝,这便宜的东西不抢就没啦!” 可是,真的是不抢就没了吗?还有啊,每次新手机发布的时候,那店门口排的队老长了。
我同学的哥哥为了抢一部新手机,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去排队。
我就奇怪了,晚几天买难道不行吗?非得这么着急去抢?这新手机又不会跑掉!再想想那些热门景点,一到节假日,那简直是人挤人。
大家都抢着在这个时候去玩,结果看到的不是风景,而是别人的后脑勺。
这不是花钱找罪受吗?我就想问问大家,为啥不能换个时间去,非得在人最多的时候去抢着凑热闹呢?还有更夸张的,听说有的地方楼盘开盘,好多人半夜就去排队抢房子。
房子是很重要,可也不用这么拼命吧?难道晚一点就买不到合适的房子了?这让我想起了在学校里,每次老师发奖品,同学们也都抢着要。
其实奖品每个人都有份,只是有的好一点,有的稍微差一点,可大家还是抢着要最好的。
这是不是和大人们抢东西有点像呢?我觉得吧,中国人热衷于抢,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怕错过好机会。
就像在沙漠里行走,看到了水源,就赶紧去抢,生怕晚了就没水喝了。
可是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着急了,反而忽略了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呢?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总觉得不抢就会落后,不抢就会吃亏。
但这样抢来抢去,真的能让我们更快乐吗?我看未必!有时候,我们应该慢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地去抢。
反正我觉得,抢要有个度,不能啥都抢,也不能为了抢而抢。
不然,我们的生活就只剩下抢了,那多累啊!你们说呢?示例文章篇二:《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抢”》哎呀!你们有没有发现,咱们中国人好像特别热衷于“抢”!这到底是为啥呢?就说买东西吧,一到商场大促销,那场面,简直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大家都争着抢着去买那些打折的商品。
抢抢抢!中国人怎么就这么爱抢呢!
涂料十大品牌 抢抢抢!中国人怎么就这么爱抢呢!
抢抢抢!小到口罩,大到黄金,都曾经引发过抢购狂潮。
咱们国人怎么老是爱抢呢!跟着小美来回顾一下几十年来全国性的“抢购”事件吧!
抢口罩
2003年,一场非典让全国处于紧张状态。
机场、车站、学校……所有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发烧人员,立刻隔离!在这样的严峻的形势下,全国的口罩几乎一夜被卖光!
抢食盐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电站损毁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一条小道消息称海盐将被辐射,然后,然后盐就被抢没了……
抢黄金
2013年5月,金价疯长,中国大妈以1000亿人民币,瞬间扫空300吨黄金,完胜华尔街金融大鳄!什么钻石、翡翠,都弱爆了!那个时候只有穿金戴金,才叫品味!
抢油漆
2014年5月,美涂士官方旗舰店聚划算,引起了全网的抢漆狂潮,超高性价比的墙面漆被众多消费者热捧,热卖千桶,创造历史!
抢iPhone6
2014年9月,iPhone6新品发布,虽然没有把中国大陆列为首发区域,依然抵挡不住果粉的步伐,iPhone6在香港也一度被炒到10000元一台!并因此被网友戏称为“肾6”。
事过境迁……
那一年托尽关系买到的口罩,一天换一个,到今天还没用完;
那一年的核辐射还没漂到东海岸;
那一年抢来的矿泉水也没做几顿饭;
那一年350元1克买进的黄金,如今只卖250;
那一年卖个肾换的iPhone6,现在都tm可以充话费送了;
还好,那一年错过的抢漆,又回来了!
5月29日-6月2日,天猫年中大促家居总动员,美涂士刷新房子,我有1套!你怎么能不来一桶呢!。
抢购食盐时代回忆
抢购食盐时代回忆自2011年3月11日起,因为日本核电站泄露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盐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因此,引起一场抢盐风波。
17日中午,我午睡时隐隐约约听见同事们在校院议论什么盐的短缺。
我便起床,在院子里向厕所走去的途中,有人便问我, “你家有盐吗,给我留一袋……”(因为我家有一门市部)。
我边走边应: “可以,随便”,解手结束,我去和同事们唠嗑,才知四堵墙之外,大江南北、在城里、在乡村、在超市、在电话里时不时能听到买盐的话题。
网络上就诞生了“盐如玉”、“盐上爷”之类的话题。
我回到宿合给做买卖的妻子打电话,妻子说: “咱家就只有两三件盐,不到半个小时叫亲戚和熟人莫名其妙的抢购走,不过价钱还挺不错,我着忙就给咱家留了件。
”原来,如狂风过境般的“买盐潮”,也让细巷街上小摊点的盐在17日1上午八九点一扫而光,无盐一对。
下午,食盐代理商和转手倒卖的食盐已经涨到3元一袋,并传言可能要涨到10元一袋的“天价”。
下午放学,我在回家的路上就见用大车合载一半车一半车的、摩托超载往家运盐的好多人。
人们的脸上露出惊奇与紧张的表情。
自16日起,“抢盐”风潮洲在全国大中城市几乎被“通知”过一般上演。
人们感叹,连最普通的食盐都变成“盐王爷”了。
朋友过后才说,17日早晨,静宁城人们先把超市盐抢购一空后,就排队在盐业公司抢购盐。
午后,公司不知为什么,就干脆把门关了,停止营业。
18日早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与众多权威部门的解释和辟谣之后,兴风作浪的“盐王爷”咸昧变淡。
如今许多人从闹剧中恍然大悟。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已经从中获取了暴利。
见报上的分析师直言:完全是游资疯狂的炒作。
许多人盲目跟风,抱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上当,在谣言面前意无判断力,凸显出一些人的科学常识不足。
1。
七十年代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
七十年代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七十年代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开始走俏,进而成为人们告别传统棉布衣裤,提升时代形象的重要标志。
也有人说,“的确良”的出现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
据称“的确良”还是由广东人最先喊起来的,它是粤语的音译,原本叫“的确靓”,因为“靓”被广东人视为时尚和漂亮的含义。
北方人对粤语缺乏理解,便随其发音误将“的确靓”读成白话“的确凉”。
后发现这种布料并非凉快,就改写成“的确良”了。
其实,“的确良”是一种涤纶纺织物,化学成分叫聚酯,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有纯纺的也有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
它的最大特点是色彩纯正不褪色;耐磨易干不走样;挺括滑爽好清洗,所以对一贯身着粗布服装且色调灰暗单一的大众来说,“的确良”真是令人眼前一亮。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谁要穿一件的确良衬衫,立刻显得特有档次,特有派儿。
记得那时最早穿上“的确良”的都是些家境好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什么的,一开始见到这种服装时觉得非常新奇,周身没有一点“死褶”,还以为是天天拿熨斗熨的呢,以后才知道那是一种特殊面料。
最早是“的确良”军便服特别受宠,许多年轻人甚至就为了那身国防绿的“的确良”而当兵的。
战士的上衣是两个口袋;排级以上干部的上衣是四个口袋,因而人们对穿四个口袋军装的人都刮目相看。
军人在百姓心目中极为神圣,受到大批青少年的崇拜,很多适龄女青年择偶均以选择军人为荣,哪个姑娘要是与身穿“的确良”军装的军人逛街,肯定迎来一串串羡慕的眼神。
后来,高干子弟跟着抢风头。
“的确良”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买布必收布票的年代,“的确良”属于少有的非控制商品,只要有钱,穿得起,就可以享受这种特殊待遇,虽然它比传统棉布贵很多,但百姓们还是喜欢赶浪潮,感受新东西带来的变化。
尤其姑娘身着一件“棋子格”或小碎花儿的“的确良”衬衫别提多漂亮了,洋溢着不尽的青春活力。
见过“百货大楼”吗?七十年代购物经历
见过“百货大楼”吗?七十年代购物经历其实七十年代没有“商店”之称,小的门头都叫“门市部”,除了全县唯一的一家“百货大楼”外。
当时,城里的物资供应由“商业部门”负责,商业部门是国营的;农村的由“供销部门”负责,供销社是集体性质的;有食品站,专门买猪肉的,收购生猪,可能属于农业部门管理;公社只有一家饭店,也是供销系统的,买油条包子之类的食品,没有粮票的人买不出来。
这些商业部门,完全是垄断性经营,官商不分。
服务人员一般都是国家干部,也叫“售货员”,顾客一般进去都称“同志”,如“同志呀,给拿瓶酒吧!”他们就会懒洋洋地从高高的柜台后面把商品取出来给你。
当时的商店没有一家是开架的,如果像今天的超市一样开架,就会被哄抢,会被偷走换走。
那时的货物,如果出了柜台,一般是不可以更换的,如果买了劣质物,只能算你倒霉。
那时的食品也没有保质期。
那时售货员的服务态度根本不敢恭维,对顾客不理不睬。
售货员们常常聚在一起拉呱,顾客来了,他们不抬眼皮。
“顾客是上帝”这句名言好像还没有诞生。
顾客经常与售货员发生纠纷或吵架,售货员们往往互相帮腔,一起跟顾客吵架。
农村供销社的门市部里有很不丰富的几种商品,只是些生活必需品。
里面的售货员很有优越感,因为他们是挣工资的,尽管工资也不高,但地位要比“社员”们高出一大截子。
社员们买东西,要讨好他们。
如果跟他们比较熟悉,就会把一些紧缺物资,如暖瓶胆、自行车、缝纫机等物资给你留下。
买猪肉的食品站更是大爷,虽然猪肉经常断货,而且农民手中也没有肉票,但要买点能吃猪油的肥肉必须得找他们走关系。
饭店主要做包子油条之类的面食,也不经常供应。
他们用脚板合面的,面团用光脚板蹬出来的,今天看来严重违规的。
城里才有国营理发店,五分钟理一个头,用碱面给顾客洗头。
村里的门市部每个月都关门不营业,盘点一两天,也就是统计一下这个月卖了多少货物收了多少钱,两者必须核对起来,把结果向上级交差,工作效率很低。
那时,算账全部用珠算,珠算差的售货员很吃亏。
中国靠什么解决14亿人口的穿衣问题
中国靠什么解决14亿人口的穿衣问题作者:张国宝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5期从穿补丁到成为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毛主席曾专门打听“的确良”原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曾长期在纺织工业部工作。
他生前给我不止一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毛主席到地方视察都是乘火车专列,到了一个地方晚上也住宿在专列上,但允许身边工作人员进城观光购物,回来向他讲述见闻。
有一次,一位女工作人员回来较晩,毛主席问她为什么回来晚了?她说,今天遇到百货商店卖的确良裤子,她排队买了一条,买的人多,所以回来晚了。
毛主席问,的确良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她说,的确良洗了不发皱,裤缝不用熨就有,还耐磨耐穿。
毛主席回到北京后找周恩来总理说,听说有一种的确良的衣服,老百姓都喜欢买,为什么不多生产点?周总理回答,我们国家还不会生产。
毛主席问,买人家技术和设备来生产行不行?周总理说,那可以。
后来,国家集中了当时十分宝贵的外汇,进口了生产维尼龙化纤的设备,1972年开始了中国的化纤生产。
四川维尼龙厂、南京化纤厂等都是那个时期建设的项目。
陈锦华主任说,他没法核实这个故事的真伪,但很快纺织部收到了一份国务院文件,这个文件里很多篇幅谈到的确良,所以陈锦华主任认为,这个故事还是可信的。
后来陈锦华主任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国事记述”,书中记载了以上的故事。
这本书出版后他赠给我一本,我给他回信也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我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副司长。
有一次到安徽去,安徽省政府的一位秘书长跟我讲说,在80年代初,穿衣问题还十分困难,多数人都穿打补丁的衣服,纺织原料仍以棉麻天然纤维为主,化纤是紧俏的产品。
当时,从日本进口的化肥用完后,将尼龙的包装袋清洗一下,染成蓝色,做成劳动布裤子,由于尼龙耐磨,这样的裤子也只能是公社干部才能买到,8块一条。
农民有气,编了个顺口溜:“乡里大干部,八块买条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裤裆含氮百分百,屁股净重四十五。
”(尿素一袋45公斤,包装袋染后字迹仍依稀可见)这可能是个段子,但反映了当时穿衣问题的困难。
“价格闯关”:1988年全民抢购风潮的民间记忆
“价格闯关”:1988年全民抢购风潮的民间记忆“街坊二大妈一嗓子,把我没给急疯过去——过两天副食品要涨价啦!”老急一着急,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这是1989年的春节晚会上,姜昆、唐杰忠合说的相声《着急》里的台词,生动而又夸张地讲述了主人公老急在1988年国内发生的全民抢购风中的经历……抢购大量日用品“现在看起来荒唐,但那时候,人人都是老急啊!”已经60多岁的新疆乌鲁木齐公交公司退休调度员张凤仙说,“当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取钱、买大量东西,谁也不知道第二天物价会涨成啥样。
”1988年3月,“价格闯关”首先在上海开始,很快蔓延至全国范围,进而演变成疯狂的抢购风。
“从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三大件开始,盐、肥皂、毛线、卫生纸,大家基本上是见啥买啥,就怕今天不买明天涨价。
”张凤仙说。
那一年,正在南开大学上学的王新鹿,放暑假回家,惊讶地看到乌鲁木齐也出现了和北京、天津一样的抢购场面,“商场里都是人,货架上的东西都卖空了。
”王新鹿说,“当时,我哥刚满20岁,父母就为他抢购了一台雪莲牌电视机,说是给他以后结婚预备的。
”盐囤积上十几袋,毛线一买就是十几公斤,火柴整箱往家搬,缎子被面先买上几套放着,连卫生纸也会备上几大包……对经历过1988年抢购风潮的人来说,相声中的笑料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妈天天往家搬东西,”今年已40岁出头的郡霞回忆说,“那时候,我们还小,觉得很奇怪。
”“这些都是过日子必须的东西,吃的、穿的、盖的,以后反正要用,一时放着也坏不了,就多买一些。
”张凤仙说。
在这次抢购凤中,张凤仙下了“狠手”,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花3180元买了一台中意牌电冰箱。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100多元,”张凤仙说,“现在3000多块也能买个不错的电冰箱吧。
但那时候买这冰箱,还得托熟人帮忙,不然有钱也买不上。
”储存货用了多年在郡霞记忆中,1988年抢购风之后的两三年内,母亲卢玉琴还常常这样叮嘱她:“千万别买肥皂,用肥皂,就到妈家里来拿,妈的床底下堆的都是肥皂。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业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业检测(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业检测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课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今年59岁,……我正坐上喜送公粮的大车",回答下面问题。
1.张秉贵回忆在德昌厚当伙计时的遭遇有何作用?2.赏析下面的句子。
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
3.选文部分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请简要分析。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京人都把北京市百货大楼亲切地称为“大楼”。
北京人熟悉“大楼"。
20世纪50年代“大楼”开业时曾经拍了一部纪录片,北京市百货大楼展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北京人喜欢“大楼",几代人对这里都有着关于时尚的美好回忆。
不仅是北京人,在那个年代,外地人到了北京都会尽量挤出时间逛“大楼”。
从辽宁一个小城来到北京工作的夏先生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他小时候,邻居叔叔从北京市百货大楼买回一双皮鞋,每逢有人注意到叔叔的皮鞋,这位叔叔都会大声地告诉别人,这是从北京市百货大楼里买的!如今夏先生已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全家住到了北京。
虽然北京的高档商场很多,但夏先生每年拿到年终奖后,依然会到北京市百货大楼来购物,在他看来,把钱花在“大楼"放心,开心。
材料二:在北京市百货大楼一层有一个很安静的空间,这里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张秉贵纪念馆”,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段中的最繁华的商场内为一个售货员建纪念馆,这在全世界可能也是独一份的。
当然,这里纪念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他曾经在这个商场里工作30多年,接待400万人左右。
他不仅是全国劳模,而且做过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经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抓阄买年货
上世纪七十年代:抓阄买年货这是我的发小土弼士给我讲的,他对当下某些人天天都在喊改革开放怎么样不好,还不如回到某个时代的人很无语。
他说:虽然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不好,但比之于那个时代,还是有天壤之别。
不信,给你讲件小事你就明白了。
以下便是他讲的上世纪70年代一次买年货的故事:中国老百姓,遇上难以抉择又僵持不下的情况,通常采用的解决方式便是抓阄。
争执各方,无论绾袖子拍桌子脸红筋胀吵得有多凶,一旦说“抓阄”解决,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种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
在我短短的人生经历中,先后经历过许多次抓阄活动,其中包括少年时代与表兄弟们争锅里最后一个冷玉米馍;读书时代与同学争一张紧俏电影票;参加工作时,与同事们争“补休”;最后的一次,大概便是半年前与几位记者同事争上年度“文化宣传先进”。
这次我取得了有生唯一一次抓阄的胜利。
许是争的次数太多,争夺的场景和争夺的东西又太过于纷繁复杂了,许多抓阄的场面已随着岁月的远去,像生命中许多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故事一样远去了,独有一次,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太深,以至于我一想起“抓阄”这个词,便能想起……。
那是70年代初,具体哪一年,已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那时我的个头约半人高,与这段记忆相伴记入脑海的,是各种裤腰,有草绳扎棉袄的,有“反扫荡”扎裤腰的,也有“人造革”假军用皮带扎外面的撵时髦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的眼睛,就在这些裤腰之间。
我记得那天是春节前夕。
这一点记忆应该不令人怀疑,因为那是儿童们掰着手指倒计数的日子,估计在手指和脚指加在一起再掰一次就要过年了。
没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了,娘存在坛子里的干枣,藏在大立柜顶上笼屉里的花生,以及床背后坛子里的那几只盐蛋都该拿出来吃了。
娘以为放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这些东西早快被我的目光磨得光滑了,但我从小胆小,最多也只敢看看,除此之外便是掰手指头算日子。
这天,我掰手指头掰得无聊,又分别把干枣、花生和盐蛋巡视了一遍之后,村头的钟声响了。
买不起房子的百姓怀念一九四九上海米棉之战
买不起房子的百姓怀念一九四九上海米棉之战一解放初期上海市的抑制投机涨风之战解放初期的上海美蒋封锁口岸使存粮不足1亿斤,仅够半个月的消费,存棉只够纱厂开工1月。
投机商利用棉粮紧张,掀起“七月涨风”,使物价上涨1倍,其中7月11~16日的6天时间米价上涨96%。
上海市委通过行政机构采取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和配售平价米等三项措施,到7月底物价转向平稳。
“七月涨风”平抑后,只取得两、三个月的平稳时期。
10月投机商又以纱布掀起比7月更猛烈的“十月涨风”,这次以纱布和粮食为主,形成全面暴涨,范围遍及全国时间持续达50天,是上海解放后最严重的物价波动,10月上旬到11月下旬,棉纱上涨3.8倍,棉布上涨3.5倍,大米上涨3.3倍。
上海于11月25日在陈云直接指挥下与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大量抛售纱布,并且边抛售边降价,使投机商两面挨耳光,一面借的钱要付利息,一面物价下跌赔本。
1950年的春节抢购风,投机商认为农历新年“红盘”必涨,于是在春节前拼命抢购粮食和纱布,准备在春节开盘后大干,没想到充沛物资使市场开盘后保持原价投机商从此老实。
二目前房地产价值与价格的双背离房地产商的目的是谋求利润最大化即房地产收入超出房地产成本部分的最大化。
收入是出售房屋所获得的报酬量,成本包括土地等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工资成本和资金成本即贷款利息。
房地产商为获取最大利润无疑的都在两方面用尽心机:想尽一切可能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尽一切可能使成本最小化。
房地产商的销售收入即单位面积与价格的乘积,要提高单位面积价格就必须造市,造市只凭单个开发商不起作用,至少大开发商一起造,这里面就有不敢成文的默契协定,再利用各种机会渲染气氛,使房屋价格远远高脱离房屋价值。
随着市场制度健全房产生产所需土地由市场拍出、贷款利息也明确,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就是降低劳动力工资,压低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又使生产价格远远压脱离价值。
三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生产真过剩吗目前中国生产的钢铁、水泥无疑处于世界第一位,然而谈到人均拥有量显然落后。
六七十年代的“赶集”老照片,连逛五天都不带累的
六七十年代的“赶集”老照片,连逛五天都不带累的在许多60、70人的童年记忆里,“赶集”无疑是最高兴的事。
当时,公社每年三月十八过庙会,集市持续五天。
家里人带着孩子走十六里路赶到镇上,住在亲戚家,每天看“西洋景”、喝汽水、吃糖葫芦、看戏、买水枪... ...好不热闹!那时候的生活场景依稀回荡在眼前!当时的街头。
衣服大多数样式都是一样的,颜色也都是比较暗沉的深色,没有多的样色和色彩。
路途遥远,家长们想趁孩子还睡时出发。
正当出门时醒了,死缠着要去。
只能无耐,让孩子骑在驴背上,翻山越岭赶到集上。
造绳的卖绳,木匠卖扢杩卖犁耙老軳杆,四六軳杆,小軳杆。
洪洞柳编匠人卖簸萁榞子并修理的,叫缠柨罗簸萁的。
山里人卖耱片卖刺的卖柴的,卖锭子柴的。
杂货铺卖掃帚铁锅等日用品的。
修叉的,修辔具的。
等,早早地就来到集上,摆好摊,和左右的摊主闲聊的,抽烟的,静坐沉思的。
就等四乡的顾客来了。
卖羊汤的正给一位顾客舀菜,左手拿碗,右手拿片勺每从锅里往碗里舀一片肉,利索地往碗里一扔,片勺顺手在碗边一磕,一片肉又掉在了锅里,叫人好不心悬。
打饼子的左手揪来一块面团,右手已抓过小直型擀面杖擀去擀回,面成一长条面片,右手扔出擀面杖,擀面杖。
到集市上,吃一碗热乎乎的“大锅菜”,高兴极了!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是集市贸易的主角,买两只长毛兔养着,来年生一窝,也是家庭重要收入了。
早饭过后,通往集镇的大小道路上的人流,纷纷涌向集镇,不一会儿集上本不太宽的街道上就人头攥动摩肩接踵了。
你听吧,老朋友多日不见现在见了打招呼的,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胸前吊着摆满烧饼木盘在人群中叫卖的,推着小平板车卖切糕的,大人招呼小孩的呼朋唤友的,好不热闹···我最感兴趣的是山里人的柴担子或刺担子,七尺长的扁担插在两个捆子中间,两个捆子呈八字立在地上,扁担好像板凳,人坐在扁担上二郎腿,腰缠腰带,头系毛巾,嘴叼烟袋,悠闲地吸着烟。
柴捆怎成的八字呢?好长时间寻思不开。
六七十年代启东农忙三抢的作文
六七十年代启东农忙三抢的作文启东农忙三抢,那叫一个忙啊!
太阳底下,麦田里金黄一片,就像铺了层金子。
农民们忙得不
亦乐乎,镰刀“唰唰”地割着麦子,汗水跟下雨似的往下滴,可他
们脸上笑得跟花似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那稻田啊,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可转眼间稻穗就黄澄澄的了。
农民们赤着脚,一脚踩进泥里,双手一拔,一把稻谷就到手了。
那画面,简直美得像幅画!
说起抢收红薯,那可真是个技术活。
你看那红薯藤,密密麻麻的,红薯就藏在里面。
农民们拿着锄头,小心翼翼地挖,生怕弄破
了红薯皮。
挖出来的红薯,一个个跟胖娃娃似的,看着就让人高兴。
到了晚上,农民们也不休息。
月光下,他们还在忙活着,把白
天收来的粮食分分类、晒晒。
这活虽然累,可他们心里暖洋洋的,
觉得这日子有盼头。
三抢忙完了,家里都堆满了粮食。
这些都是农民们用汗水换来
的,他们看着这些粮食,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在启东这地儿,农忙三抢就是跟时间赛跑,也是跟大自然亲近的时候,那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好!。
描写70年代火车站的场景事的作文
描写70年代火车站场景
哎呀妈呀,你说那70年代的火车站啊,那可真是老鼻子热闹了!那时候,火车不像现在这高铁嗖嗖的,那时候慢得跟大爷散步似的,但人多啊,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
一到火车站,那家伙,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
拎包的,扛麻袋的,抱小孩的,还有那些个赶大鹅的(哈哈,别笑,真有这事儿),都一股脑儿往候车室里涌。
候车室里头,长条椅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人直接铺个报纸就地一躺,呼噜呼噜睡上了。
检票口那儿,检票员大哥拿个大钳子,“咔嚓咔嚓”地剪票,跟剪窗花似的。
你要是晚了那么一丢丢,嘿,对不起,您嘞,就等着下一趟吧。
火车一来,那动静儿,跟地震似的,“轰隆隆”地响。
人们就跟潮水一样,往火车门口挤,那场面,老壮观了。
车上车下,喊啥的都有:“哎,谁的包?”“孩子,你鞋掉了!”“慢点挤,别把老太太挤倒了!”
上了车,更是热闹。
车厢里头,卖瓜子花生的,卖茶叶蛋的,还有推着小车卖盒饭的,走来走去,跟走秀似的。
车厢连接处,抽烟的,聊天的,打牌的,那烟味儿、汗味儿、还有不知道啥味的味儿,混在一起,那味儿,啧啧,真够味儿!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心里头那个乐呵劲儿,别提多带劲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那时候的火车站,真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啊!。
被毙掉的老照片:市民抢购猪肉记
被毙掉的老照片:市民抢购猪肉记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
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早晨,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大肉组售货员按原价定量供应生肉。
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1988年5月15日,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引得市民排起长队。
市民纷纷涌入菜市场持北京市居民购货证和肉票排队抢购。
猪肉已经卖完,老百姓还在排队等待。
那年月买副食品需要要居民购货证和肉票等票证。
1988年的北京市7月份的居民猪肉票。
北京市居民购货证
售货员秤完肉,当顾客交了钱和肉票后,在居民购货本上填写购买数量。
售货员给顾客切猪肉。
猪肉已经卖完,市民排长队长时间等待商场上货。
北京市东城区区长(左)得知市民排起长队等待上货。
来到朝内菜市场与群众对话协调并调拨了一批猪肉安抚顾客。
买肉的人群中有老人,也有带孩子来的妇女。
朝阳菜市场除了排队抢购猪肉,抢购鸡蛋的人也不少。
一位白胡子老者求人,想加塞买鸡蛋。
这位老者加塞抢购到了鸡蛋。
1988年 抢购风潮
1988年抢购风潮1988年,国家推行“价格闯关”,放开商品价格,全国范围内物价出现大幅上涨。
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与此同时,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
物价的飞涨和货币的迅速贬值催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
抢购的主要商品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还有人一次性买了数十包火柴――每包10盒。
许多商店在一天之内被买空,8月21日,河南郑州市百贷大楼一天的营业额高达56.1万元,较平时的28万元增加了18万元。
大楼外面,到处都是排队的人,有的甚至一口气买下6台电风扇,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是当时最抢手的商品。
伴随着抢购风潮的是疯狂的银行挤兑,各地中国人民银行的储户们争相提取人民币现款,已使银库几乎告罄。
北京、广州、上海的形势还不算混乱,但武汉、南京、长沙等地,有些储蓄所几天之内就不得不关门暂停取款。
H这个小伙子的递进来的人民币,全部购买了金项链。
1988年9月初,武汉市友谊公司青山友谊商店从深圳购进一批24K纯金首饰,每克售价涨到140多元,前来购买的人拥挤不堪。
从柴米油盐到冰箱彩电,凡是能保值的,人们都抢购,一直发展到抢购黄金饰品。
据商店经理说,9月9日,由于抢购的人太多太拥挤,把柜台挤倒了。
所以在9月10日,商店只得在后院里隔着铁栅栏卖金首饰,应付这种抢手阵势。
图/CFP1988年5月15日,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引得市民排起长队。
老者加塞买到鸡蛋。
图/CFP1988年5月13日早8点50分,北京市朝内菜市场全天按原价供应生肉,引得市民排起长队。
猪肉已经卖完,老百姓还在排队等待。
当年的5月12日晚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四种副食品将调价的决定,之后几天内,市内各菜市场、肉店、副食店又出现了排队抢购的情况。
图/CFP这位在南京工作的工程师在当地没有买到电冰箱,就托人在北京市场上抢购了一台,于11月专程来到北京,准备把它托运到南京。
的确良地图印刷工艺介绍
的确良地图印刷工艺介绍
郭凌华;赵军
【期刊名称】《印刷技术》
【年(卷),期】2004(000)02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助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当步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地图就成了人们最直接、最方便的向导.并要求地图携带方便、耐折、耐洗.化纤材料地图便应运而生。
下文将简要介绍此类地图的印刷工艺过程及在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郭凌华;赵军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测绘局印刷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93
【相关文献】
1.的确良,“的确靓”
2.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
3.浅谈的确良布质地图印刷
4.3O年:化纤能否再造一个生物质纤维“的确良”?
5.四十年前,时髦莫过"的确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看热闹例子
中国人看热闹例子看热闹的心理在中国人的日常话语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现方式,比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闲人少管闲事”等。
这些话语流传至今,不仅是一种口头禅,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国文化中的心理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人看热闹心理的具体表现。
例一:街头小吃车深夜之火在中国,很多城市深夜还会有一些小吃贩卖车四处穿梭,向所有的夜游者和打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晚餐。
这些小吃车一般都会选择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段,因为无论是在哪里,只要这些小吃车在的区域被点亮,大家总是会来围观。
一些年轻人为了让自己的外卖顺利送达,甚至会在商区等待小吃车到来。
每到晚上,这些小吃车旁总是会聚集许多人,他们既看热闹,又享受美食带给自己的口感。
而近年来,小吃车因为其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问题而面临被取缔的风险。
然而,这样的危险并不能阻挡市民们的看热闹心理,他们仍旧会去找这些小吃车,或者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一起分享。
例二:学校门口嘈杂方舱房由于疫情的爆发,湖北省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迅速建起“方舱医院”,以安置大量患者。
数万名医疗队员自告奋勇来到武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但是,一些人在看到方舱房建成的同时,也在关注这些房子的“独特”装修风格,这些舱房在网上的轰动度自然不必多言。
一个学校在方舱医院的引导下充当临时“隔离”场所,学校大门外挂上“隔离区域禁止通行”的提示牌。
然而,这些提示牌并没有阻挡住学生和家长的好奇心。
他们下晚自习的时候,会在校门口聚集起来,围观“方舱”。
当然,家长们并不是真的嫌疑患者,只是出于对这个“隔离”场景的好奇心和八卦心而来看热闹的。
各种不同的例子,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看热闹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好的事件还是坏的事件,向来都是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声响。
当然,这个看热闹的心理,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很多的历史根基,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也许我们需要将这个想法留存下来。
【名师讲题】“张秉贵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经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材料一:张秉贵今年59岁,出身贫农家庭,从10岁起就在资本家的工厂当童工,17岁到私营的德昌厚食品店学徒,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凌辱。
新中国成立后,他翻了身,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毛主席。
1955年他刚到百货大楼时,认为只要为商店多销货、多卖钱,就是做好了本职工作,报答了党的恩情,因此他比较注意抓大号买卖。
一次,有位农民顾客来买两块桃酥,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让这位顾客等了很长时间。
顾客生气地质问他:“你是不是嫌我买得少,看不起我?”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张秉贵。
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对他说:“过去资本家做买卖,唯一的目的是赚钱。
我们社会主义商店做买卖,首先要为人民服务好。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
”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
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有时,当他累得额头渗满汗珠,顾客就按住秤盘说:“老同志,您先擦擦汗!”后边的也嚷道:“您喝口水,歇会儿再卖!”……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摘编自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材料二:张师傅在财贸大会的发言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这一段:“在旧社会,我十岁当童工,十七岁到商店学徒,那时候给资本家站柜台,是为了混碗饭吃。
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受剥削,人格上还要受污辱,整天低声下气,提心吊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十年代民众抢购“的确良”排队几小时挤碎柜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开始走俏,进而成为人们告别传统棉布衣裤,提升时代形象的重要标志。
也有人说,“的确良”的出现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
据称“的确良”还是由广东人最先喊起来的,它是粤语的音译,原本叫“的确靓”,因为“靓”被广东人视为时尚和漂亮的含义。
北方人对粤语缺乏理解,便随其发音误将“的确靓”读成白话“的确凉”。
后发现这种布料并非凉快,就改写成“的确良”了。
其实,“的确良”是一种涤纶纺织物,化学成分叫聚酯,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有纯纺的也有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
它的最大特点是色彩纯正不褪色;耐磨易干不走样;挺括滑爽好清洗,所以对一贯身着粗布服装且色调灰暗单一的大众来说,“的确良”真是令人眼前一亮。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谁要穿一件的确良衬衫,立刻显得特有档次,特有派儿。
记得那时最早穿上“的确良”的都是些家境好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什么的,一开始见到这种服装时觉得非常新奇,周身没有一点“死褶”,还以为是天天拿熨斗熨的呢,以后才知道那是一种特殊面料。
最早是“的确良”军便服特别受宠,许多年轻人甚至就为了那身国防绿的“的确良”而当兵的。
战士的上衣是两个口袋;排级以上干部的上衣是四个口袋,因而人们对穿四个口袋军装的人都刮目相看。
军人在百姓心目中极为神圣,受到大批青少年的崇拜,很多适龄女青年择偶均以选择军人为荣,哪个姑娘要是与身穿“的确良”军装的军人逛街,肯定迎来一串串羡慕的眼神。
后来,高干子弟跟着抢风头。
“的确良”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买布必收布票的年代,“的确良”属于少有的非控制商品,只要有钱,穿得起,就可以享受这种特殊待遇,虽然它比传统棉布贵很多,但百姓们还是喜欢赶浪潮,感受新东西带来的变化。
尤其姑娘身着一件“棋子格”或小碎花儿的“的确良”衬衫别提多漂亮了,洋溢着不尽的青春活力。
有一个阶段,新婚男女的服装必须添置“的确良”面料的衬衣,新郎是纯白色的,新娘是粉红色的,两个新人并肩站在一起,映衬得又水灵又白净。
“的确良”时兴初期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有的商店事先贴出告示,有的商店从内部透出风声,于是引来大批市民抢购,有时为买一块“的确良”得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长队,甚至发生挤碎柜台的险情。
有资料显示,1976年至1979年间,我国大量进口化纤生产设备,涤纶产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的确良”面料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