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和内地文人向香港的迁徙
《香港大营救》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
精心整理《香港大营救》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香港大营救》是一部由刘一君执导,成泰燊/颜丙燕/梁俊一主演的一部剧情/动作/悬疑/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大营救》影评(一):又一个糟蹋了的好题材最后,特别点名陈晓雪,戏份不少嘛,演得不错,继续努力,还颇适合民国戏的,争取演些抗日剧,我觉得比很多剧的女一女二都上镜而且有戏。
《香港大营救》影评(二):缺少必要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表现出来的性格魅力,更让人感慨。
比如以香港混混潘葆荃为首的本土帮派,从起初只看利益,到后来全力护送文化名人撤离,角色的转变合理且富有说服力,一个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汉子,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抉择,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很多情节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交待,男主角叶伟强和颜丙燕扮演的女主角白梦瑶的感情戏非常平淡,似乎只是为了有场感情戏才有的感情戏。
同时,男主角自带正义光环,走到哪里三两句话就能让对方折服,比如面对本应该对营救人员围追堵截的国民党特务人员,叶伟强只是来了一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多人为《香港大营救》影评(四):先看逃离德黑兰,再看香港大营救电影拍的稀松,不等于,那段历史平常。
对比2012年的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和2018年的中国大陆电影《香港大营救》,你才能真正体会,谁在历史中,更英勇无畏。
1.营救人数:逃离德黑兰,6名;香港大营救:800多。
2.被救人员知名度:逃离德黑兰,卖拖拉机的商人、普通使馆工作人员和他们的老婆。
香港大营救,矛盾、邹静之、夏衍......3.4.5.6.6名工作人员暂时逃离,躲在加拿大大使家里。
香港大营救,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其时大批左翼文化人、民主人士本因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紧张,避祸而转移至港,却遭此突变而身陷险境,人人自危。
这批文化精英正是日军诱降捕杀的对象。
但是,如果,你先看《逃离德黑兰》,再看《香港大营救》,你给这部本土主旋律商业片的打分,就会更低了,超不过4分。
《大风》与抗战时期香港的文艺救亡活动
一
、
《 风 》 撰 稿 人 大 之
社, 由建 华印务所 印刷 , 零售 价为 每册一 角 , 其
在香港 的社 址设 于香港 皇后 大道 中三 十三号三 楼( 大风社后社 址迁 移 , 中国文化协进 会 《 文化 通讯 》 1 第 9号 ( 国三 十年一月 ) 刊登 其迁 民 曾 地启事 。 《 ) 大风 》 为旬刊 , 改为半 月刊 , 本 后 在 首刊数月后 《 大风 》 曾出版过合订本 , 其广 告列 出“ 撰稿人一斑 ”, 中包括简 又文 、 其 谢冰莹 、 冯 自由 、 陈独秀 、 马国亮 、 陶亢德 、 老舍 、 杜衡 、 陆丹 林、 穆时英 、 苏雪林 、 蔚南 、 徐 施蛰存 、 叶恭 绰 、 孙 科、 朱朴 、 丁 ( 小 丁聪 ) , 等 售价每册 港币一元 。 《大风 》 的社 长 简又 文 ( 8 6 17 , 东 新 19 - 9 9) 广 会人, 太平天 国史 学家 , 字永 贞 , 号驭繁 , 名大 笔 华 烈士④(“ 大华 烈士 ”为俄文 “ 同志”一 词 音 译 ) 别署 工爻 、 , 兴汉剑生 郎、 谛牟 、 智 , 佟 室名斑 园、 至庐 、 百剑楼 、 猛进 书屋 。 岭南 学堂毕业 后 留
部 分 留在 香 港 的 会 员 ,和 其 他 一 切 文 化 艺 界 同
,
虽 然远离祖 国的烽烟 , 寄居 这个 没有炮 火和
血腥 的特殊环 境 中, 未曾有一时一 刻 , 却 自外于 战斗 的阵营 , 而不思 以本位的工作 , 自尽力于 勉 民族生存 自由的斗争 。 ( ” 南社 文人陆丹林作 为
守 四 方 ”云 : 大 风 起 兮 云 飞 扬 , 蔽 日兮 日无 “ 云
香港文化资料
粤剧在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 香港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 香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中秋节:团圆与祈福的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与意义
• 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
• 团圆与祈福的象征
• 中秋节在香港的传承与发展
中秋节在香港的庆祝活动
• 赏月、赏花等传统活动
• 中秋节主题的活动与表演
• 中秋节与香港的地方文化特色
中秋节在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01
香港摩天大楼的起源与发展
• 20世纪下半叶,香港摩天大楼的兴起
• 香港摩天大楼的普及与发展
• 香港摩天大楼在香港文化中的地位
02
香港摩天大楼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 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外观
• 丰富的功能与设施
• 香港摩天大楼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象征
03
香港摩天大楼在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
香港创意产业在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 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 香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交流与合作:香港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香港文化交流与合作在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 香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香港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与地位
香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文化交流活动与项目
• 文化合作与交流协议
• 香港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03
香港多元化的语言环境
• 多种语言共存与交融
• 香港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03
香港的艺术传统与节庆
粤剧:香港文化的瑰宝
粤剧的起源与发展
• 源于广东地区的地方戏
• 香港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
• 粤剧在香港的传承与创新
粤剧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历史趣谈:哪位爱国文人在英国办600场演讲介绍中国抗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哪位爱国文人在英国办600场演讲介绍中国抗日?导语:叶君健用一个人近600场的演讲,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不久,他的工作关系转到英国文化委员会并在叶君健用一个人近600场的演讲,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不久,他的工作关系转到英国文化委员会并在剑桥从事了五年的研究工作,直到1949年秋天启程回国。
“我们为有叶君健这样一位杰出校友感到自豪。
”刚从英国回来的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说,他21日参加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的“叶君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影像展开幕仪式,该展展现了叶君健在中英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方面,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传方面所作的贡献。
本次展览通过大量图片、手稿等史料介绍了叶君健当年在英宣传中国抗战,以及他与英国文艺界交往的情况。
当天,剑桥大学校长博里塞维奇、剑桥市市长罗伯特·德莱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叶君健儿子叶念伦及家人等参加了影像展开幕仪式。
在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斯西战争历史上,叶君健发挥个人外语专长所做出的努力堪称一部传奇,但并不为世人所熟知。
记者昨天通过武大档案馆查找了叶君健的相关资料。
因“思想危险”被日本遣返回国重回武汉结识进步友人1936年,叶君健从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导师兼朋友朱利安·贝尔的资助下,远赴日本教授英文,不久就因“有危险的思想倾向”而被捕入狱,并被遣送回国。
回到武汉后,此时,武汉已成为全国抗战中心,国共合作一致对外。
生活常识分享。
香港文学
2. 电视剧本:《七女性》《北斗星》《年青 人》《小时候》《狮子山下》《岁月河山》《烙印 》《霸王别姬》等。
3. 电影剧本:《父子情》《细圈仔》《窥情 》《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秦俑》等 ;舞剧作品《搜神》、《女色》。 4. 散文集:《白开水》《爆竹烟花》《红尘 》《青红皂白》《戏弄》《镜花》《绿腰》等。
抗战前期香港文学运动的特点:
1、复刊和新办的鼓吹抗战文艺和刊载抗战文学作品的文 艺杂志、报纸副刊,成为抗战文艺运动在香港开展的有力支柱 。 2、诗歌和戏剧运动蓬勃兴起。
3、在理论上大力促进文学与时代与战斗的人生紧密结合
。 4、从文学创作来看,形成了一支经常写稿的核心队伍, 杜埃、林焕平、袁水拍等便是台柱。
5、作品富有深厚的文学内涵,语言畅达明快,雅俗共赏; 6、作品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十分丰富;
7、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
二、梁羽生
梁羽生(1924-2009), 原名陈文统,著名武侠小说 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 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 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代表作有《白发魔女 传》、《七剑下天山》、 《萍踪侠影》等。
香港文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香港文学概说 香港小说创作及代表作家 香港诗歌创作及代表诗人
香港散文创作及其代表作家
第一节 香港文学概说
香港位于珠江口外侧,原 属广东省东莞县,后划归 宝安县。这个原来只有几 千人口的海岛渔村,现已 发展为包括香港岛、九龙 、新界,有1095平方公里 ,人口600多万高度现代的 商业大都会,有“东方之 珠”的美誉。
3、女性空间
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创作是香港文坛一道活跃 的风景。代表作家及作品: 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 钟玲玲:《爱莲说》《爱人》 辛其氏:《红格子酒铺》 黄碧云:《其后》、《温柔与暴烈》、《双世女子 维洛列嘉》
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和内地文人向香港的迁徙
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和内地文人向香港的迁徙作者:葛美荣来源:《档案天地》2010年第05期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的失利,很多城市变为沦陷区,居住在内地的文人曾大批集中向香港迁徙,他们在香港的文化活动,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以及进步文化在香港的发展。
一廖承志在香港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而特殊的贡献,他在港期间,根据党中央、周恩来的指示,成功地筹建了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并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成为团结国内外进步人士投入抗日洪流的中转站和活动中心,在香港期间他还负责安排中转和接待很多国内文化精英到香港,繁荣了香港文化和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
1941年初夏,夏衍、茅盾(第二次)、邹韬奋(第二次)、胡绳、张友渔、韩幽桐、宋之的、戈宝权、端木蕻良、章泯、萧军、萧红、胡考以及梅兰芳、胡蝶、王莹等大批知名人士陆续撤抵香港。
6月6日,随着长长的一声汽笛呜叫,一艘由德属广州湾始发的“宝石花”客轮缓缓停靠于香港码头。
又一名文化精英安全撤抵香港。
他,便是声震中国文坛的胡风。
早年的胡风,是“左联”的一名文化战士。
抗战爆发后,他由上海抵达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汉,成为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常务理事和研究部主任;不久,又逆江而上,来到战时的“陪都”重庆,经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的提名,成为由郭沫若、阳翰笙分任正副主任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中的十名专职委员之一。
从抗战一开始,胡风即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抗战文化事业。
他在由自己主编出版的《七月》杂志的发刊词中坦言:能有洞烛一切的巨眼和凸现万象的伟力,为文如喷泉四射,使自己成为民族的也是文苑的骄子,当然是可以慰人自慰的,但如果不能做到,退而为这文苑建设工程搬运一瓦一石,从搬运工作里面,寄付着对于民族解放战争的一瓣微忠,也应该是虽然微末,但却非毫无用处的罢……《七月》是战时重庆抗战文化中颇具影响的一份文学杂志,胡风从筹备创刊起,即投注了巨大的心血。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抗战期间商务印书馆迁港史事
2021年第11期文史春秋见证历史● 肖伊绯20世纪初以来,商务印书馆不但是我国近现代最大的出版社,同时也是重要的学术机构。
1924年,商务印书馆费银11万两多,在上海建成远东藏书最多的东方图书馆——一幢5层钢筋水泥的大楼,以庋藏日渐增多的各类书刊,并供公众查阅。
至1931年,馆藏普通中文书籍已达20多万册;外文书籍8万多册;各类善本古籍3万多册;中外版图表、照片5000多种;元明以来国内各地方志2000多种。
抗日战争爆发后,商务印书馆遭到日军的极大破坏,不得不将管理处从上海迁至重庆,设立香港办事处,将出版重心转移到香港。
商务印书馆的迁港史亦是一部沉重的国难史。
“一·二八”事变阻断发展路商务印书馆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系统,下设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各司其职,效率极高。
三所之中,编译所尤为世人瞩目,近现代各学术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各界名流有许多都曾在此工作,如夏曾佑、杜亚泉、蒋维乔、胡愈之等。
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王云五等人苦心经营之下,在译介新学、倡举新知与整理国故、传承古学方面,均取得卓越业绩,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推崇。
商务印书馆到20世纪30年代时,业务蒸蒸日上,业绩不断提升,呈现出迅猛且稳健的发展态势。
此时,商务印书馆不但在中小学教科书、普及读物方面优势明显,已经出版或正在出版的《四部丛刊》《万有文库》《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丛书以及《辞源》等工具书更是影响巨大。
正当商务印书馆全力发展之际,一场民族灾难打断了这一进程。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军队突然侵犯上海闸北地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奋起抵抗,史称“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随之爆发。
次日上午,位于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总厂和附属尚公小学因遭日机轰炸着火,最终焚毁。
2月1日,被火势殃及的编译所(包括附设的10多家杂志社)和东方图书馆又因日军有意纵火,大火再袭,全部焚毁。
从3月2日日军占领商务印书馆所在的闸北地区,到5月23日由上海撤兵区域接管委员会收回为止,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内,除机器修理部、浇版部等几处,其他庞大的建筑群均成废墟;所有的机2021年第11期文史春秋见证历史器设备、书稿纸张及藏版等均被付之一炬;东方图书馆藏书除5000册善本寄存金城银行,其余亦化为灰烬。
解放战争时期内地文化人在香港的活动及其作用
陇东学院学报
Jun lo o g o g Unvri o ra fL n d n i s y e t
Sp 0 1 e 2 1
V0. 2 No 5 12 .
解放战争时期内地文化人在香港的活动及其作用
尚 东 玲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0 2) 195
一
毁 与 中 共 签 订 的 停 战 协 定 和 政 协 协 议 , 动 发 - 中 国 历 史 上 规 模 空 前 的 内 战 。 内 战 前 后 , T 国 民 党 当 局 打 压 进 步 文 4; 思 想 , 狂 地 迫 4和 疯
害 先 进 文 化 人 ,大 批 内 地 文 化 人 被 迫 转 移 到
2万 份 , 了 在 港 澳 除
和 华 南 地 区 发 行 外 , 远 销 新 加 坡 、 来 西 亚 还 马 等 地 , 海 外 华 侨 中 也 有 巨 大 影 响 。 1 47 年 在 9 2月 , 庆 《 华 日报 》 迫 停 刊 后 , 重 新 被 《正 报 》 成
不 愿 卷 人 中 国 内 部 的 党 争 , 一 面 应 4 国 民 “ 9
委 员 、 盟 南 方 支 部 副 主 任 丘 哲 与 民 盟 南 方 民
支 部 同 4 在 香 港 创 办 了 中 央 机 关 报 《人 民 - -
用 香 港 政 治 和 地 理 环 境 的 优 势 , 文 化 活 动 对
进 行 指 导 , 辟 出 了 一 个 重 要 的 文 化 战 场 。 开 解 放 战 争 前 后 ,内 地 到 港 的 著 名 文 化 人
为 反 对 国 民 党 独 裁 统 治 和 宣 传 先 进 革 命 思 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
h
13
余光中曾说:“在许多诗歌中,母亲的形象是
和故乡内地的形象重叠在一起的。就我个人来 说,出生在南京,抗战的时候在四川,后来又 到了福建,我的心里有中国文化的胎记。这是 抹杀不掉的。在台湾几年后,我又到美国读书, 在美国待了好几年,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 和社会。这种文化上的对照感令我觉得:一个 人必须离开母亲才能有家的感觉,一个没有出 过国的人不会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h
9
白先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采取以形写神 的手法,在人物心理活动上采取意识流的手法 等;在结构上纵横交织,既有传统的纵剖,又 有西方的横端截取;语言上典雅精美、洗练明 快。
h
10
三、余光中的诗文
余光中(1928-): 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 故也自称“江南人”。
h
11
h
h
14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h
15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h
16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h
8
就是在那个王国里,他们过着为人唾弃、靠出卖肉体 为生的肮脏生活。然而,他们毕竟还生活在人间的边 缘,食着人间的烟火,在他们的世界里,我们毫无意 外地看到胜似人间的温情在荡漾。白先勇以全方位的 情感视角,辩证地描写孽子们的生活,既不隐讳他们 的堕落和放荡不羁,也不因为他们受到世俗的排斥就 一叶障目,而是把他们“不孽”的一面真切感人地表 现出来,从而呈献给读者一群鲜活、生动、立体的人 物形象。
香港文化的历史演化与传承
香港文化的历史演化与传承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香港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由于香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会探究香港文化的历史演化与传承,更深入地了解香港特有的文化风貌。
1. 文化的起源香港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这里已经被赤湾和西贡两个地方作为居住之地。
其后,随着唐朝的统一和宋朝的经济繁荣,香港成为了跨越南北两方的航海交通枢纽。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和交流网络。
2. 明清时期的文化融合在明清时期,香港的文化不断地受到其他的亚洲国家的影响,如荷属东印度、葡属马六甲、印度、马来西亚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融合和交流导致了香港文化的多元和独特性,也加速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3. 英国殖民时期的文化传承英国殖民时期,香港的文化开端走向多元化与现代化。
城市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复兴。
城市中出现了图书馆、剧院和艺术学校等公共机构,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卫理公会的带领下,香港成为了在亚洲最早的英式教育中心之一。
4. 香港的民间文化除了书院和学府以外,香港的民间文化也相当发达。
这里有着独特的西关文化和九龙城寨文化,其中西关文化体现了香港的特有性格,九龙城寨文化则是中港两地结合的产物。
同时,香港的歌舞、武术、杂技、戏曲等都有其独特的传承、表演方式和艺术风格。
5. 当代香港文化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开展了多项文化政策、建设文化场馆等举措,为当代的香港文化带来了新活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广流行音乐、推进时尚设计、推动艺术发展等等都为香港当代文化的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6. 文化传承的现状香港的文化不仅多元化,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但现实情况是,在现代的可怕市场竞争压力下,香港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止香港文化的消逝,香港各界也已经着手启动多项新举措,通过文化教育、文化礼仪、文化硬件建设等多种形式传承了香港的文化瑰宝。
香港文学简史(肖向明)
香港文学发展历程
香港文学是近代以来随着香港开埠,中华 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在这一特定区域、特 定时间里,不断与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学思潮交 会、冲撞、融合,经历了与内地文学的互相延 伸到独立品格的追寻,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 现代都市文化特征的中国文学的分支。它以衍 自母体又区别于母题的独特性,显示着独特的 价值和地位。
4、80年代多元化文学时期
三、50年代自立期
1、反共的“美元文化” (“绿背文化”) 代表作家及作品:张爱玲的《秧歌》、 《赤地之恋》
2、爱国进步文学 代表作家及作品:徐纡的《江湖行》、 曹聚仁的《酒店》、侣伦的《穷巷》
四、60年代现代主义传播期
1、背景 (1)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工商业发展, 各种观念的变化 (2)文学本身的发展需要:旧的文艺传统、 样式需要革新
在这一时期,香港文学运动又经历了两个不同 的时期:第一是开创期,第二是繁荣时期。 开创时期(1937.7-1939.3)在“辟荒”和启 蒙的基础上与大陆抗战文学运动相衔接。繁荣 时期(1939.3-1941.12)以中华全国抗敌协会 香港分会的成立为标志,香港文艺界统一战线 形成。
抗战后期,香港文学运动的明显变化是组织的建 立与健全,力量更充实,较前一阶段更具广度、 深度和力度。1939年3月26日中华全国抗敌协会 香港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香港文艺界统一战线 形成。一批新的报刊出版,如《华商报》、《时 代文艺》、《笔谈》、《大众生活》等。它们与 原有的进步文艺刊物一起,成为香港文坛具有压 倒优势的舆论阵地和文学舞台。
陈德锦、钟伟民等“新穗”诗人群;南来诗人犁 青、吴正、王一桃、傅天虹等。在散文方面,此 时学者散文蔚为大观,有余光中、思果、梁锡华、 黄维梁、也斯、黄国彬、董桥、戴天、潘铭燊; 还有南来家曾敏之、张文达、彦火、颜纯钩等。 香港文学再一次呈现了繁荣景象,在这一时期, 有一些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等更注意精神层面 的探索和艺术魅力的追求,如余光中、董桥、曾 敏之、刘以鬯、吴正、西西等。
探究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广东龙川
24《党史博采》│2019第05期香港沦陷于1941年,通过党中央统一部署,东江纵队将当时数百名滞留在香港的爱国人士与抗日文化名人营救出来。
根据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引,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同志、与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共同部署营救工作。
香港文化人大营救被茅盾称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而龙川县的重镇——老隆镇作为营救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在营救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一、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概况(一)历史背景1、香港沦陷,近千文化人被困香港太平洋战争于1941年12月爆发,同月25日日本攻克香港,当日军攻克香港之后,就将香港至九龙交通封锁,并实施宵禁,对抗日志士与爱国人士大肆搜捕,贴出告令,让香港的文化人士迅速到“大日本军指挥部”。
日本的“南支派遣军”特务机关“大东亚共荣圈”也在报纸上登出相关信息:“请邹韬奋、茅盾先生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还有文化特务在电影院特意打出幻灯“请梅兰芳、蔡楚生、司徒慧敏到半岛酒店会晤”。
②日军在占领香港之后为什么要搜捕文化人?曾任深圳“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员的黎金良说过:日军对中国侵略遵循着一个想法,不但在武力上让中国臣服,还要让中国在精神上臣服。
③据他了解,在1941年香港文化人主要是从重庆、上海、桂林等地到达香港。
当年,让对国民党仍然抱有幻想的人们惊醒,其中有一部分人由于揭穿了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导致受到迫害,从而举家搬迁至香港。
“皖南事变”后,了解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真面目,国民党元老如:何香凝、柳亚子等人联名至国民党中执委与蒋介石公开信,还有抗日文化人士茅盾等九人共同发表《我们对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这些活动让国民党顽固派与日伪更加仇视,此次“邀请”实则是不怀好意的“诱捕”。
在当时,数百名文化人士与爱国人士在港人员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的活动,日军在占领香港后将对外出口的交通、码头等进行封锁,同时实施宵禁,单靠自身的能力都很难逃出香港,只能坐以待毙。
20_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陆赴香港文人的家国想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陆赴香港文人的家国想象中国香港插画师Victo Ngai 作品。
该作品色彩与线条的应用极具个人风格,画面内容非常虚幻,就像是梦中的世界,夸张且不可思议!摘要: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作为多元兼容的“公共空间”、众声喧哗的“公共场域”,曾吸引部分大陆文人南下。
不管是主动南下还是被动离散,他们都携带着满满的中原文化行李。
两岸阻隔后,这些作家承受着心灵的地震和情感的落差。
尤其是生活在殖民地的环境,面对身份认同的焦虑,失语感和边缘感会潜滋暗长。
这时,象征文化中心的中原会在记忆中放大、变形、重组。
渗透在字里行间、荧屏之中或是舞台之上的家国想象满蘸着复杂情愫,负载着时代意绪。
关键词:大陆 香港 南来文人 家国想象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政治属性还是从文化场域而言,香港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部分大陆文人于“天地玄黄”之际选择南下香港,如徐訏、徐速、金庸、梁羽生、李辉英、司马长风、曹聚仁、岳枫、陶秦、张彻、易文等,他们或为躲避战火蔓延,或为逃离政治禁忌、趋利避害,或为延续笔墨生涯、寻觅创作新机。
然而,置身于香港复杂的政治文化场域中的他们,失落的灵魂无处安放,断裂的身份使他们陷入“自我认同的焦虑”。
在此背景下,负载着集体乡愁与民族忧思的母体文化想象,便氤氲在他们的作品中。
文/鹿义霞在香港电影史上,黄梅调电影是特别的单元。
这种独特的类型电影,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奇、稗官野史,糅合着电影元素与戏曲传统,浸透着传统文化的多重元素,成为离散者寻找自我“中国性”的心理慰藉。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邵氏以国语片抗击粤语片和西方电影,其中古装黄梅调电影成为其重要招牌,在中国港台和东南亚等地掀起盛况空前的“黄梅调热”。
这种电影类型的推出多源自南来影人。
李翰祥、陶秦、胡金铨等大多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在精神后院对文化母体充满念想,南来后更是怀念故园。
《貂蝉》《江山美人》《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杨贵妃》《武则天》《王昭君》等影片,将金碧辉煌的皇宫、诗情洋溢的江南小镇、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烟火十足的市井风情映现于银幕之上,形塑了“文化中国”这一“想象的共同体”。
20世纪30年代影人南下香港缘起考索(1934—1936)
第02期2019第12期20世纪30年代影人南下香港缘起考索(1934—1936)郑 睿在传统电影史书写中,通常把1937年抗战爆发后,上海电影力量分流赴港视为内地影人第一次南下;而将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多拨内地影人南移香港作为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南迁。
而实际上,早在1934—1937之间,内地影人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南下。
这一时期“天一”“联华”“艺华”等公司均南移香港成立分厂,邵醉翁、竺清贤、汤晓丹、苏怡、邵仁枚、侯曜、李应源、姜白谷等沪上电影人也紧随其后,“天一港厂”“南粤”“艺华港厂”等制片机构都在这一时间段建立,1932到1936年间,香港影业公司增加到50多家。
[1]得益于内地影人的第一次南下,香港电影进入了第一个勃兴期。
此次南下不仅拓展了中国电影的空间版图,也促使中国电影在文化向外延伸,可以说是早期影史上一次“走出去”尝试。
本文拟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考察1934—1937年间内地影人大规模南下的历史原因。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政治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官方对文化领域控制日渐加强,电影检查制度的逐步完善,均不利于电影业的继续拓展。
民族影业发展相对自由、相对稳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外部环境的多种压力的夹击之下,内地影人走投无路,不得不被动南移。
另一方面,从内在动因而言,此次南下的根本动因仍然是市场扩张的内在需求与经济驱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当是时,南洋市场是国产影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故我国影片制造商,十余年来无不以南洋方面之购片,为其大宗之收入也”[2]。
武侠神怪片更是广受南洋观众钟爱的类型,而1933年粤语声片《白金龙》的大卖,粤语声片在东南亚一带大热,一时供不应求。
可由于国民政府禁拍武侠神怪片、粤语声片,内地片商不得不退守本土电影市场,国产影片在南洋销路风光不再,渐渐失去南洋市场。
而此时香港地处“法外之地”,远离战火与电检制度,为处于困境中的上海片商提供一片理想之地。
影人南下在港制片,直接目的是赢得广阔的东南亚华侨市场,分走南洋电影市场一杯羹。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南渡北归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作者岳南老师耗时8年多的心血,翻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多次去实地考察采访,以纪实的手法、深厚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回顾抗战时期,不愿做亡国奴的知识界大师跟随国民政府转战迁徙,共赴国难艰苦卓绝的生活和学术历程,以此缅怀民国大师的铮铮风骨和文采风流。
全书煌煌120万字,分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被亚洲新闻周刊评为2011年度十大好书。
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民国无论是在北洋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礼遇都十分优渥。
当时高校知名教授的薪资是普通人家的几十倍,比政府部长的薪资还要高。
然而,倭寇入侵,狼烟遍地,时值我国力衰弱,失城丢地,一败再败,一退再退。
然侵略者的残暴与我抵抗的失败并未让我们屈服,国民政府首都一迁武汉、二迁重庆、后期重庆几欲不保、欲再迁西康,坚持抗战,矢志不渝,绝不言降。
在山河易色、民族大是大非面前,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拒绝做亡国奴,为了保存文化的火种,他们放弃优越体面的生活,不离故国,长途跋涉,转徙千里,与政府和百姓同赴国难,勇敢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坚持教育育人、学术抗战、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命脉。
其精神风骨,让人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群贤南渡,最后落脚西南,形成了重庆、成都、昆明、李庄四个学术中心。
在昆明,北大、清华、南开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大。
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上书: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所谓北伐,还我河山皆成虚愿。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因看不到抵抗的希望,国民政府汪、陈之流的大批政治精英和军队成建制地投降日寇,沦为汉奸,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而这些大师们虽然也曾一度悲观,但却没有一个人屈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刊 即 备 受 欢迎 。 量 达2 万 份 。 销 0
廖 承 志 面 对 复 杂 局 面 ,处 变 不惊 。他 经 常深 入 报 社 传 达 党 的
并 茅 《 商 报 》 刊 后 , 承 志 请 指 示 . 亲 自约 请 邹 韬 奋 、 盾 、 华 创 廖
港 。这 样 ,在 香 港 办 报 的 中 坚 力 邓 文 田 出 任 督 印 人 兼 总 经 理 , 邓 乔冠 华 、金 仲华 等 知 名 文 化 人 及 何 柳 量. 无疑 又得 到 了进 一步 的加 强 。 文 钊 、 长 江 为 副 总经 理 ( 际 日 范 实 宋 庆 龄 、 香 凝 、 亚 子 等 著 名 爱
响 的作 品 不 于万 分沉 痛 中暂 时停 刊 ” 。 邹 韬奋是 第二次 抵达 香港 。
然 而 . 于 《 商 报 》 持 抗 由 华 坚
当局办理 注 册登记 手 续 , 付2 0 版 .邹韬 奋 具 体 执 笔 民 主 运动 方 《 商 报》 缴 00 华 。 《 华商报》 又得以起死回生 …… 元 港 币的“ 金 ” 按 。尔 后 , 约请 邹韬 面 的社论 。在 此基础 上 ,华 商报 》 《 奋 、 长 江 、 衍 、 仲 华 、 冠 又成 立 了社 务 委 员 会 。 确 定 : 范 夏 金 乔 并 在 华 、 仲持 、 枣 ( 名 杨 朔 ) 恽 政 治 上 由廖承 志 予 以统 一领 导 。 胡 羊 原 、 逸 群 、 明 养等 , 商办 报 具 体 事 张 共
日思想 的综 合 性 文 艺 刊物 .由邹
韬奋 于 13 年 底 在上 海创 办 。 95 这在
斗 争方 式 的办 报方 针 。至 于 报 纸 经 济 》 等亦 陆 续 问世 ; 战 四 周 年 抗
的 名称 .廖承 志说 : 香 港 主 要 是 之 际 , 华 商 报 》 发 表 郭 沫若 、 “ 《 又 茅 当时 来 说 , 质 是 以 《 众 生 活 》 实 大
华 的基 础 。基 于这 样 的考 虑 . 张 闻 》 茅 盾 ) 以及 相 继 发 表 《 渣 》 然 而 .出 刊 仅 1 期 即 遭 遇 了 与 当 这 ( , 沉 6 ( 巴人 ) 《 乡》 艾 芜 )等较 有 影 年 《 活》 刊 同样 的结 局 , 不得 、故 ( 生 周 “
靠转 口贸 易 来 维持 其 繁 荣 的 经 济 盾 、 巴金 、 地 山 、 衍 、 风 、 许 夏 胡 许 的名 义 恢 复 了被 国 民党 政 府 先 期 的 .因而 商人 是港 英 当局 赖 以 支 广 平 等 人 署 名 的 《 世 界 作 家 扼 死 的《 致 生活》 周刊 。上海 的《 大众
- -干余份 …… ” 的影 响 力 ; 一方 面 , 国会 的 主 内 容 都 令人 耳 目一 新 ,其 文 之 所 量 由一 万份 降 N- 另 救
笔 无 催 要 负 责 人之 一 的邹 韬 奋 。 自上次 及 、 之 所 触 。 不使 人 亢 奋 , 离港 返 沪 续 办 《 活 日报 》 , 生 后 眼 人奋 进 。 下 亦 已随 内地 大 批 文 化 人撤 抵 香 ’
哥 、 比银 行 经理 邓 文 田 , 他们 命 张 友 渔 为总 主 笔 。廖 沫 沙 为 编 后 .立 即 委派 得 力 人 员从 南 洋赶 华 由 出任 一 名 “ 人 ” 并 出面 向 香 港 辑 部 主任 .并 确 定 夏 衍 负 责 文 艺 赴 香 港 开 办 印刷 公 司.专 门 承 印 法 。
,呼 吁 全 世 界 文 艺 界 团结 起 生活 》 紧紧 与 “ 代最 进 步 的运 持 其殖民主 义统治 的社会基 础 : 书》 时 换 句 话 说 . 香 港这 样 的商 埠 , 在 如 来 , 组织 反法 西 斯作 家 联 盟 ; 在 动— — 救 亡 运 动 联 结 在 一 起 ” 一 还 .
宜 . 确 定 了在 国 内坚 持抗 战 、 并 团 载形 式 .推 出 了 著 名 出版 家 和 文 相 呼 应 的刊 物 《 众 生 活 》 香 港 大 在 《 战以来 》接着 , 长江 的《 抗 ; 范 祖 国 十 年 》 干 家 驹 的 《 战 以 来 的 、 抗
这 是 一份 旨在 宣传 民 主 与抗
廖 承 志 在 得 到 周恩 来 的 电 报 常 工 作 由范 长 江 主 持 ) ;同时 , 分
国人 士 为 报 纸撰 稿 .努 力 扩 大 影 胞 的大 力 支持 。华 侨 领 袖 陈 嘉 庚
示 复后 。 开始付 诸 实施 。他 亲 自 即 别 任 命胡 仲 持 为 总 编 辑 ,陆浮 为 响 .广 泛 争取 海 外 华 侨 及 港 澳 同 后 , 出面 商 请 自己 的表 妹 夫 、香 港华 采访 部 主任 ( 兼 任 副 总 编辑 ) 又任 在 得 知 《 商 报 》 于 困境 的消 息 华 处 比 银 行 副 经 理 邓 文 钊 和 他 的 哥 张惠 通 为营 业部 主任 。不久 ,
结 、 步 , 国 外 反 对 对 曰妥 协 ; 进 在 批 判 “ 靖政 策 ” “ 方 慕 尼黑 ” 绥 和 东 阴谋 。 持“ 坚 有理 、 利 、 节 ” 有 有 的
=
14 年 5 7 .在 廖承 志 的 9 1 月1 日
《 商 报 》 创 刊 号起 即 以 连 积 极 支持 下 , 华 从 又一 份 与 《 商 报 》 华 化 人 邹 韬 奋 的 2 万 字 长 文— — 复刊 面 世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