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情况调研报告-黑龙江职业学院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有效实现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职业教育集团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缓解实训教学资源紧缺、分布不平衡现状,促进职业院校校际之间和校企之间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职业教育集团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十家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状况调研基础上,梳理和归纳出目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在实训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对其形成原因分析,探讨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对策和途径,为黑龙江省职教集团乃至全国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对策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是职教集团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主要指校际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和校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其中校际共享是指集团成员学校之间相互使用对方实训基地资源,包括高职院校间、中职院校间及中高职院校间;校企共享指集团成员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彼此相互使用对方实训基地资源。

随着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迅速发展壮大(自2008年始,我省已先后已有10个职教教集团正式揭牌、参与单位达400多)。

虽然职教集团一直在致力于建立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努力创造条件,在资产使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努力实现“集团一体化”,做到以城市优质校带动乡镇职校,以强校带动弱校,最终促进集团内各职业院校的共同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现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建设和运行中,在领导意识、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共享机制建设和开放运行及效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仅给职教集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发展隐患,有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建设和发展的障碍。

下面以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对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在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思考和研究,以期能为今后职教集团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建设有所启示。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校企合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有利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合理匹配,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然而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利益难协调等问题。

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有利于为校企合作消除分歧,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育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教育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XU yanan1引言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的一种育人形式。

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并着重表示校企合作是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发展共同的责任[1]。

同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解决了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从院校中选取优秀毕业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互补,协作共赢。

随着校企合作的推广,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有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试图从多元主体的角度提出推进校企合作的策略,为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2.1校企合作的广度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是指校企合作涉及的范围与领域,包括合作的主体数量、专业的覆盖率、合作企业的性质分类等。

目前,校企合作存在合作企业数量少,合作企业性质单一,专业覆盖率不高等问题,并没有发挥出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

例如,学校所合作的民营企业大多经营零售批发类、房地产类、教育机构等适应经济发展的行业,而其他专业也难以寻找对口的企业,由此也体现当前的校企合作确实需要拓展范围和领域。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对10多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说明: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办学能取得双赢,浅层次合作办学形式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态,行业、政府对校企业合作的态度总体是支持的,但各地情况不一,绝大多数省、市政府并没有根据《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制订促进校企业合作的实施条例。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保障校企合作深度,中、高职院校希望政府或有关部门能出台校企合作的保障性政策,制定校企合作的激励性措施。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办学双赢保障性政策激励性措施一、导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得到迅猛发展,很快便与普通高等院校并驾齐驱,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为了引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的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实施工业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多年来,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究竟开展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中、高职院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国家“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组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情况予以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XXX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

XXX以建校即建城、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等规划理念,按照公共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公共技能实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功能定位,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地对14.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进行规划,计划引入10—15所中高职院校,建成12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生态化职业教育新城。

为推动职教基地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针对目前职教基地的现状,我对职教基地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职教基地入驻院校的部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访谈,对周边片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沟通访谈,并查阅了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职业教育园区”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企合作调研内容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起原方面,有部分企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职员,有部分企业选择应届中、高职毕业生有部分企业选择进城务工职员。

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职业道德素养、吃苦耐劳、专业技能、积极进取及自主研究意识与能力以及创1新本领。

3.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企业态度合作形式①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②为学生提供实机会③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④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⑤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⑥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⑦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和谈⑧为学校提供手艺撑持、专题讲座⑨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⑩开展校企文化交流非常愿意70%40%70%20%10%20%60%20%10%80%愿意不愿意30%40%20%50%40%20%40%70%30%20%20%10%30%50%60%10%60%4.在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企业希望政府提供按实工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宣传企业形象、给予相关荣誉称号及实物奖励等优惠政策。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以及效果评估。

首先介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实施方式,并探讨了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分析、发展现状、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效果评估、问题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建议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面向市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利益平衡,如何评估合作效果,确保合作内容符合实际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困难与挑战,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全面了解,进一步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越来越多支持和关注,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目录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3)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3)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 (3)二、做此调查的意义 (3)三、校企合作的内容及方式 (4)1、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4)2、其他学校与苏宁合作的内容: (4)3、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内容: (4)4、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方式: (5)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1、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存在的问题: (6)问题一: (6)问题二: (6)问题三: (7)五、解决方案 (7)方案一: (7)方案二: (7)方案三: (7)附:调查问卷 (7)一、校企合作的现状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1)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

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

从调查情况看,“订单班”培养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

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就目前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看:首先,缺少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师;其次,政府、学校缺少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三,学生对校企合作的企业缺乏认识,对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容了解的比较少。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议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中职教育。

本文提出校企合作在实际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式:提高学生素质,编制符合企业要求的教材,政府或者职教集团建立校企合作部门,以及采用多种校企合作方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教育;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与企业进行合作,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专业人才,改变以往的统一不变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良好的发展前景。

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一种“双赢”模式。

但是校企合作在实际进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与社会脱节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学校的旧的实训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而且理论教材也是多年没有更换,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这很大差距,致使学生的教育依然停滞,企业不愿合作,因为这些毕业学生不能符合他们的用工要求,如果招聘以后还要进行在职培训,这样会影响企业效益以及用工时间,加大了企业的投资运营周期。

二、层次要求不同各行业所要求的工种对专业的深度要求不同,对于财会专业、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制作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的实习生,根据各单位的情况一般需求量少,而且这些专业的实际操作难度大些,所以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般企业针对这些专业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对于电子专业、化工类基本操作工与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实习生,由于其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数量较多,开展校企合作则比较容易。

三、学校消息闭塞,不能积极并及时地寻找合作对象,依然依靠常规招生方式学校的业务来往单一,消息闭塞。

单靠就业部门联系的就业信息,远不能解决职业学校的发展问题,企业也不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等情况。

四、生源大幅下降,学生质量差一部分学生养尊处优,无吃苦耐劳精神,“普高热”还严重影响着职教的发展,上大学仍是整个社会公认的理想目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问题1.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更高,需要师资、教学场地、设备、耗材、资金等大量教育资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但实践中仍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的现象。

首先,企业的人才投入不足。

大多数企业基于生产秩序以及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在合作中只愿意投入有限的教学场地、设备、耗材和实习工资等硬性资源,而在委派高素质员工指导学生、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等柔性资源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企业不愿意承担员工的指导费用,更不愿看到员工受教育活动影响而分散精力并影响生产活动。

其次,学校教师教学延伸的投入不足。

一方面,学校将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指导寄希望于企业,存在甩包袱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地点分散、教学组织不便,学校对学生的辅导、答疑等教学指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2.企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有企业为学生配备了企业指导教师,但数量偏少,且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指导教师的工作高度自由化,教师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制度保障。

首先,企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企业指导教师大多为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学科知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其次,教师师德存在两极现象。

有些企业指导教师性格开朗、乐观豁达,热心教育事业,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徒感情,教学指导认真负责;有些企业指导教师因工作繁忙或性格内向孤僻等原因,与学生难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教育活动敷衍了事,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3.校企合作基础薄弱。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以人力资源为合作基础,企业希望获得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学校希望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但现有合作基础存在双方需求不均等及合作基础单一等问题,合作基础较薄弱,大多数合作靠人情关系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生机制还不牢固。

一是双方需求不均等。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情况调研报告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情况调研报告

理论研究T HEORY57OCCUPATION2015 08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情况调研报告文/张艳艳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实践的现实情况,从其结果分析发现,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学生的最大收获并不是专业技术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是社会经验的积累。

本文结合对相关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实习管理机构,进行质量监控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调研 管理机构课 题:本文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社会各界人士阐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争取社会对通识教育经费的资助力度,形成良性循环。

增强大学生对通识教育是培养素质综合、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的信心,让大学生认识到通识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识教育重要性,这样大学生才会更认真地对待第二课堂。

2.提高第二课堂师资力量激励通识教育代课教师运用教学实践经验参与第二课堂的建设,并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参与第二课堂建设老师的实际利益,这样才能切合实际、最大限度地挖掘有利于第二课堂建设的潜力。

还可以将第二课堂的代课质量和数量作为教师绩效成绩的一个参考标准。

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更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保证高校的教学水平。

高校管理者应该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使第二课堂得以有效开展,促使高校通识教育的更深层次发展。

3.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高校应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借鉴西方的课程设置,并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规整第二课堂优化通识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课程比例和质量,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地选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科书的种类,聘用不同教课风格的教师,丰富完善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充分和全面的教育,开拓大学生的视野。

此外,也可以开设课外兴趣课,注重大学生的兴趣发展,提高价值观念、锻炼思维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

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前不久召开的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都鼓励探索董事会、理事会制度,推进校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IVT),是一所为外资企业服务的新型股份制高职院,办学12年来,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化”三大办学特色。

毕业生80%成为外企生产线上的班组长和技术员,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这些办学成绩,得益于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董事会如何组建?如何运行?应该具有哪些职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一、董事会如何组建?IVT在1998年成立时,作为一所公办股份制学校,即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董事会。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规定,董事由政府领导、举办者、企业、高校、教职工代表联合组成。

董事每届任期四年,连续两次不参加董事会者作自动退出处理。

1999—2007年间,通过三次改制,逐渐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民办机制的股份制学校。

截止到2008年,先后有27家单位进入董事会。

董事会中,企业董事18家,占67%。

政府和高校9家,占33%。

企业董事中,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美国AMD、韩国三星等6个国家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77%,形成了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阵容,为校企合作搭建了稳定的体制平台。

二、董事会如何运行?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2名,中新双方各1名,负责董事会的运行。

闭会期间,由事业发展部充当秘书处,负责董事会的日常事务。

职业中专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职业中专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职业中专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在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问诊中等职业教育,我校近期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先后用15天左右的时间,分别对我校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校与多数教师、近10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座谈,对56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沟通访谈,其中包括参与我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并查阅了我校和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特色职业学校"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校企合作调研数据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一项〔可多选〕:有41家企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占73.2%;24家选择应届中职毕业生,占42.9%;23家选择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占41.1%;9家选择进城务工人员,占16.1%.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可多选〕,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54家,占96.4%;职业道德素养53家,占94.6%;吃苦耐劳51家,占91.1%;专业技能46家,占82.1%;选择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各43家,占76.8%;另有两家提出了创新能力.3.目前56家企业中,聘用中职毕业生的有36家,没有聘用的20家.在招聘员工时,与其他求职人员相比,更倾向中职生的哪些素质〔可多选〕一项中,选择职业道德素养的39家,占69.6%;吃苦耐劳精神35家,占62.5%;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35,占62.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29,占51.8%;专业技能水平27家,占48.2%;积极进取23家,占41.1%;专业基础知识的16家,占28.6%;仪表举止15,占26.8%;职业##书4 家,占7%.企业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意的7家,比较满意的37家,不满意的5家,弃选的7家.4.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中职学校需要改进〔可多选〕的选项中,选择加强与企业需求对接的39家,占69.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37家,占66.1%;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36家,占64.3%;更新专业理论教学的19家,占33.9%;改善专业设施设备13家,占23.2%;提高教师技能水平的10家,占17.9%;空选的2家.图标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49家企业进行了选择,6家空选,1家暂时无任何意向.企业不愿参与的原因,有部分企业认为自己无职业培养经验,无闲置设备,以及给企业营销增加负担和涉及行业##等.6.目前企业与职业学校已经开展的合作有〔可多选〕7.企业接收中职生顶岗实习实训做法一项中,17家空选.在其余39家企业中,选择①学生顶岗,师傅指导的13家,选择②学生旁观为主,师傅操作示范的13家,选择③接纳学生实习,随意安排的5家,选择④学生顶岗,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的1家;同时选择②③、①③的各3家,选择③④的1家."中职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哪种做法比较合理"一项中,选择①政府按人头划拨保险经费,由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的23家,②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保险,学生个人支付的15家,③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税前扣除的3家,①③共选的5家,①②共选的1家,1家提出了"按国家有关保险法律条例"进行处理,2家提出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空选的6家."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多选〕一项,认为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的31家,占55.4%;缺乏合作机制的27家,占48.2%;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的23家,占41.1%;缺乏合作平台的21家,占37.5%;缺乏系统保障机制的19家,占33.9%;企业无意识参加合作的10家,占17.9%;学校缺乏主动性的5家,占9%;空选的3家.10."如果要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希望政府提供哪些优惠政策"〔可多选〕一项中,选择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的40家,税收优惠的34家,以奖代补,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的29家,宣传企业形象方面提供帮助,给予相关荣誉称号的29家,还有2家企业提出了嘉奖,空选的4家.11.在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主要担忧〔可多选〕的是:选择学生安全的44家,学生管理36家,生产效益30家,实习劳动报酬23家,设备损耗10家,空选3家."在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服务或支持"〔可多选〕一项,选择用工优先的26家,解决员工培训的17家,专业技术支持的17家,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的17家,宣传企业品牌的17家,提升生产效益的15家,资源共享的12家,空选的5家.二、调研情况分析根据问卷的数据与实地访谈的情况,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看法和观点:1.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是应届中职毕业生,再次是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单就中职生而言,在工作中虽不如前者上手快,但起薪水平低,数量多,且易管理;相对后者而言,中职生有一定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在招聘员工的来源中占42.9%.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企业满意及比较满意率占78.6%,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所以,中职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2.与其他求职人员相比,企业更倾向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积极进取等素质.要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企业认为中职学校需要改进的前三项依次是:加强与企业需求对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养.3.关于目前中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被调研的企业普遍反映主要集中在品行、素养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多数企业认为,中职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自制力差,个人主动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批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需提高,心理承受力差.此外,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差,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有欠缺.4.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调研数据表明:55.4%的企业未参与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39.3%的企业仅是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基地;此外,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为学校师生做专题讲座各占10.7%,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向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等深层合作的企业不足10%.而且,企业接受中职生顶岗实习实训,基本上是学生顶岗、师傅指导或学生旁观为主、师傅操作示范,而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的仅为3.6%.5.校企合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的专业,如餐饮服务与管理、烹饪、数控、电子专业、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等,这些专业企业一次性可提供的岗位多,而且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太高.近几年,我校在维创电子器件代工企业及余姚星月磨具厂、晨鹰服装公司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近500人.2010年1月21日又与民营企业潢川阳光酒店签订了意向性联合办学协议.协议中双方约定,我校实训楼圆弧及北侧1-7层是我校与阳光酒店联合办学的场所,作为烹饪、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公关礼仪等相关专业的培训及实习训练基地.在与晨鹰服饰的合作中,我校免费为其提供服装生产车间及办公场所,晨鹰服饰免费为我校提供服装专业学生实习设备和实习场所并负责对甲方学员进行培训和实习指导.因此,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而且,学生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6.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主要集中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校企文化交流,为职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企业不愿意参与的是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企业不愿参与的原因,部分企业认为自己无职业培养经验,无闲置设备,以及给企业营销增加负担和涉及行业##等.7.关于中职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办法,虽然都是为学生办理保险,但企业更倾向于由政府划拨经费或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明确传递出企业规避风险的信息.8.对于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占居前三位的是:企业认为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缺乏合作机制,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要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71.4%的企业希望政府能够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60.7%的企业希望获得税收优惠,51.8%的企业希望能够以奖代补,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和在宣传企业形象方面提供帮助或给予相关荣誉称号.9.在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最主要的担忧是学生安全〔占78.6%〕和学生管理〔占64.3%〕,其次才是生产效益〔占53.6%〕.同时,企业最希望得到学校用工优先〔占46.4%〕的服务或支持,其次是解决员工培训,专业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宣传企业品牌,这些各占30.3%.三、调研结论1.校企合作在一定层面上得到了发展,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而且校企合作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中职学校热切期盼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企"冷"的根源在于:〔1〕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参与中职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没有培养学生的经验等.而事实上,从长远角度看,校企合作不仅不会增加企业负担,从人才适用性、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上来说,反而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本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责任和义务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并未得到足够的强化.而且在劳动资格准入制度实施之前,企业不需要为人才的成长成熟即教育支付培养成本,使用劳动力没有额外的代价.〔3〕学校除了提供劳动力外,很少能为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中职学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中职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入职初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可用但不好用,不能令企业十分满意.〔4〕现在的学生第三年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学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学生面临着到社会人的角色巨变,由此出现不适应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企业那么因为没有学校的参与而将学生作为员工而非实习生看待,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企业对中职生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怀疑和不积极态度.〔5〕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很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为学校投入实习实训设备的更少,不超过1%.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1〕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2〕学生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学校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安全、薪金待遇等都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在安全和管理方面不愿承担责任,监管难以到位,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校企合作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3〕企业对使用我们的学生表现出困惑和忧患: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心理承受力差,责任感不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①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过分强调待遇而从未考虑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能为企业做什么.②期望值过高,缺乏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过于美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弱化工作强度、强化工作待遇,于是当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现实与想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于是采取一走了之手段,很多学生还返回学校要求再次寻找工作机会,总幻想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③制度约束力不够.没有任何措施、制度约束学生随意走开的行为,所以纵容了学生的这一做法.④对专业没兴趣.许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愿、该行业收入情况、学费的多少而非发自学生内心兴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等因素,他们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心,难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四、对策与建议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2.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1〕加强学生做人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职教育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在调研中,被调研企业一致认同的是:任何人要想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技能水平不足企业可以培养,而责任感欠缺、态度不端正、吃苦精神不足那么是致命的缺陷.尤其是在今天,企业出售的并不单是产品,更主要的是服务,服务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2〕切实做好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工作.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期和适应期,而事实上顶岗实习已退行为变相的就业,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系列问题的产生,如企业反映的中职生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稳定性差、心理承受力差等诸多问题,固然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但在一定层面上,与其说是品行素养问题,不如说更多归于适应问题.如果在这一时期,学校监管到位、指导得力,随时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引导和化解,使学生依然保有归属感而非孤独无助感,那么很多问题是可以消泯于无形中的.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第三年的实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毕业证书.〔3〕加强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面向企业的能力培养,严格落实教师〔不仅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学校员工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学校员工文化也有别于企业文化,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但教师并不真正了解企业,对企业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空洞而苍白.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有能力的要顶岗实习,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对其有深层次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4〕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也应体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而在实际中,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仅限于政治课教师.此外,专业课重技术忽视素养,文化基础课日益被边缘化,其育人功能也日益被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实效性差,流于形式,所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多、最强烈的不是学生的技能问题,而是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综合职业能力问题.很多企业不愿接收中职毕业生,但在"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是否满意"一项调查中,12.5%的企业选择了满意,66.1%的企业选择了比较满意,仅有9%的企业选择不满意,12.5%的企业弃选,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职校生不笨,能力也未必低,只要顺利度过了角色转换和工作适应期,职业定位符合实际,就业心态平稳,能够塌下心来认真工作,企业对中职生还是认可和接受的.〔4〕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再仅是理念倡导,而且能真正落到实处.〔5〕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选修课、专业二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目前志愿者活动群体化,对学生品行培养和能力提升等作用有限,学校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谨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基本的准备. 二0一0年十二月。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本篇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企业在校企合作领域的情况,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展望。

二、企业背景2.1 企业概述本次调研的企业是一家在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内公司。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等。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并与多家知名高校进行密切合作。

2.2 校企合作背景该企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并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合作范围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双向交流等多个领域。

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公司还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校园招聘和实习项目,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校企合作情况3.1 人才培养该企业与多家高校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与高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并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该企业还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在学术和实践方面取得突出3.2 科研合作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

双方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共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通过科研合作,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科研资源。

3.3 双向交流为了促进校企交流,该企业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和培训活动,并邀请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

讲座内容涵盖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此外,企业还为高校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和校园招聘机会,为其提供了实践锻炼和就业机会。

四、校企合作评估以该企业为例的校企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对高校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百 家学模 式研 究
以 黑龙 江 职 业 学 院 酒 店 管 理 专业 为例
李庆 苏 徐英
黑龙江职业学 院 哈尔滨 1 5 0 0 8 0
技能 ; 长春 开元名都 大酒店 的前 台领班 、 餐饮领班 和客房领班 负责学生实操课程的讲解 ;而该酒店 的优秀管理者 到学校授 课, 负责个性化服务 、 素质养成部分的授课 。 校企双方互聘 , 酒 店优秀员工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 的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 员工 培训 , 提高员工 的素质 。通过校企双方 的互聘 , 使学生在教学 中获得技能训练 , 为企业生产服务产 品, 既解决 了实训材料费 校企合作 , 是学校与企业建立 的一种合作模 式 , 高 职院校 紧缺的矛 盾 , 又练就 了学生过硬的本领 , 真正实现在育人 中创 为培养出适合现代酒店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 取 收 、 在 创 收 中育 人 。 与企业合作的方式 , 有针对性 的为企业培养人 才 , 注重 人才的 3 . 校 内外 实 训 基 地 学生第一 学期 和第 二学期分别抽 出三周的时间在开元集 实用性与实效性 。 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 , 注重在 校学习与企业实践 , 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 、 信息共享 的“ 双赢 ” 团设 在我校 的人才培养基 地— —培训楼进 行全 日制工作 , 由 模式 。 学生充 当服务员 、 领班和经理进行管理和运营 , 在业余时间通 过讲 课 、 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 的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在课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酒 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端技能 型人 才 堂学 习的系统课程 , 到实训基地进行技能提升训练。 在此基础 的重要办学模 式。校企合作按合作 的程度可 以划分为三个层 上, 我校与开元酒店集团共建客房实训室 , 实训 室内的全部设 次: 一是浅层次合作 。学校专业方 向按企业所需确定 , 企业接 施 、 设备与开元酒店集团下的标准客房基本相 同, 均 由企业投 收学生顶岗实习。二是 中层次合作。组建企业订单班 , 成立 专 资建设 。 业 指导委员会 , 制订切实可行 的专业教学计划 。此外 , 校企 双 我 院现 已与多家 国际高星级酒店建立 了长期 的校企合作 包括万豪酒店集团 、 喜达屋 国际酒店集 团。而与国内著 方互建基 地、 互派师资 、 共 同进行科研课题 研究。三是深层次 关 系 , 合作 。企业 与学校相互渗透 , 校企双方建立利益共享 关系 , 实 名 的开元酒店集 团的合作最为深入 ,学生可 以 自由选择 在开 现“ 教学一科研一开发” 三位 一体 。 元集 团下 的任 意酒店进行实 习,实 习期 间可以与本 科学生一 现阶段 , 我 国高职教育功能观基本上是 比较单一 的 , 主要 样享有管理培训生和后备高管 的待遇 ,优 秀学 生在 实习期 间 着 眼于培养高技 能人才 , 校企合作也主要局 限于订单 培养 、 共 就可 以破格提升为见 习领班 。 建基 地 、 顶 岗实 习等 方面 , 合作 内容 比较 简单也不深 入 , 形式 4 . 开展 技术服务 和科研合作 也 比较单一 。 校企双方没有共 同组建合作组织 、 联合机构或管 我校 教师 承担 了 l O 、 l 1 、 1 2年东北 地 区开元集 团酒店英 理部 门 , 没有 固定的交流场所与互动合作平 台, 尤其缺乏共 同 语等级考试 的考官工作 。根据企业需要 , 发挥教学资源优势 , 的愿景 、 明确的合作章程等。 因此 , 对于酒 店管理专业而言 , 校 采用校 内办班 、 在企业 办班 等多种形式 , 为企业举办职工文化 企合作办学成 了眼下必须尽快解决好 的核心课题 。 因此 , 应当 科技教育 、岗位技能培训 ,将院校建成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基 进行深度校企合作 , 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 推进校企合作 地 。 迄今为止 , 我校 已进行 3 0 0多人次 的技能培训与高级服务 办学 、 合作育人 、 合作就业 、 合作发展。 员证书 的认证 。在此基础上 , 校企共 同编写教材 , 深入 到酒店 二、 多种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 录制教 学视频 , 进行校 内课题 立项 3 项、 集 团课题 结题 l 项, 黑 龙江职业 学 院酒 店管理专 业在办 学 的过程 中大 力推 用资金资助等方式推进技术 服务 和科研合作 。 行工学结合 、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等理念 以带动专业的调整与 三、 总结 建设 , 进行 人才培养 方案 、 课 程设置 、 教学方法 、 教学 内容 、 考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 核机制等方面 的改革 , 企业 与学校相互 渗透 , 校 企双方建立利 结 , 黑龙 江职业学 院构建 了具有鲜 明特色 的办学模式 , 突 出了 益共享关系 , 进 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 校企合作 的办学特色 , 深化教学 改革, 把校 企结合 的模式 真正 1 . 成 立“ 开元” 订 单 班 落到实处 , 不仅 可以为企业 的发展提供优质 的人 才资源 , 还可 黑 龙江职业 学 院与开元酒店 集 团通 过签定 长期合 作协 以帮助职业院校解决实训设 备不 足 、 专业师资培训渠道 不畅 、 议, 明确双 方各 自承担 的责任 和义务 , 确立学校 与企 业的长期 学生实习就业 缺少稳定基地 等方 面的问题 ,能有力推动和促 合作关系 。在校 内开办企业冠名班——“ 开元 ” 班, 这种 “ 人才 进职业院校彻 底改变以学校 为中心 、以课 堂为 中心的传统人 共育” 不仅 仅停 留于表面 , 从学生 的入学面试到人 才培养方案 才培养模式 ,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从而达到校 的设计再到“ 订单式 ” 课程 的开发和授课 , 企业进行全程参 与。 企共同发展. 知名度与效益双赢。 招生初期 ,学校与企业共 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设 置专业课 参考文献 : 程, 结合企业 的意见传授专业知识 和培训专业 技能 , 即企业需 『 1 1 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的实践 与探 索 《 经济研 要什么样的人,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走出去请进来, 把 究导刊》 吴 肖淮, 刘亢 , 张丽娟 2 0 1 1 年第 3 5 期 企业 的需求 作为学校 的追求 。有效利用企业技术 、 设备 、 场地 『 2 ] 浅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 业多元化校企 合作模式 《 职 等条件和情境 , 做好 “ 订单式” 课程开发工作 , 深入 到长春开元 业教育》宋佳佳 2 0 1 1 年 第o 5期 名都 大酒 店进行教学录像的拍摄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 员共 【 3 1 高校酒店 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 式探析 《 辽宁高职 同组成师资队伍 , 建立单独 的学生考核制度 。 “ 开元 ” 班的同学 学 报 》 第l 3卷 第 l期 到开元集团旗下的酒店进行实习 , 享 受企业专项奖学 金和学 f 4 1 企深度合作打造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 台—— 以武 汉商 费返 还等待遇 。 业服 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为例《 武 汉商务服务 学院学报》 2 币 资 共 建 薛兵旺 2 0 1 1 年 6月 黑龙江职 业学院 1 2级酒店 管理专业 技能课程 由 4位 校 本 文为 黑龙江 省高等 学校 教 改工程 项 目成 果项 目编 号 内教 师和 6位企业 人员共同授课 。校 内教师主讲理论 与实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职业中专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

在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

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问诊中等职业教育,我校近期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我们先后用15天左右的时间,分别对我校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我校与多数教师、近10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座谈,对56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沟通访谈,其中包括参与我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

并查阅了我校和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特色职业学校”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企合作调研数据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一项(可多选):有41家企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占73.2%;24家选择应届中职毕业生,占42.9%;23家选择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占41.1%;9家选择进城务工人员,占16.1%。

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可多选),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54家,占96.4%;职业道德素养53家,占94.6%;吃苦耐劳51家,占91.1%;专业技能46家,占82.1%;选择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各43家,占76.8%;另有两家提出了创新能力。

3.目前56家企业中,聘用中职毕业生的有36家,没有聘用的20家。

在招聘员工时,与其他求职人员相比,更倾向中职生的哪些素质(可多选)一项中,选择职业道德素养的39家,占69.6%;吃苦耐劳精神35家,占62.5%;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35,占62.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29,占51.8%;专业技能水平27家,占48.2%;积极进取23家,占41.1%;专业基础知识的16家,占28.6%;仪表举止15,占26.8%;职业资格证书4 家,占7%。

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黑龙江职业学院

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黑龙江职业学院

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黑龙江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中期验收汇报一、我省集团化办学概况(一)职教集团概况黑龙江省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职业院校的校校联盟和校企合作。

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全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17个(详见表1),其中省级职教集团 12个,地市职教集团5个。

覆盖了97所中职院校、27所高职、21所本科(含成人、职工大学和电大)、64个政府部门、445家企业、36个行业协会、35家科研机构等725个成员单位,惠及中、高职及本科学生183万人,各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化整合作用,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共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共同举办继续教育,共同组织技术改造与产品研发,初步实现了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就业,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对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表1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一览表(2014)(二)集团化办学项目基本情况为了保证黑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工作的进程和效果,根据《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整体推进工作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黑龙江职业学院为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黑龙江省集团化办学项目推进工作。

通过项目的研究,探索现代职教体系,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打开上升空间;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办学的运行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创新、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中高职衔接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推动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大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组确立了集团化办学项目采取项目与课题有机结合、项目引导课题、课题支撑项目的模式开展工作。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教融合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职业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模式不够灵活、优势和挑战不明确、成功因素缺乏等。

当前,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关于成效问题的研究更是少见。

本文旨在通过对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合作模式研究、优势和挑战的探讨、关键成功因素的总结以及成效评估的探讨,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的成效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1.2 研究意义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学生的培训和教育过程,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通过长期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起互信和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教育和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学校和企业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校企合作的成效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对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当前,产教融合模式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校企合作作为该模式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探索理事会制度来解决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黑龙江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为例,探讨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探索理事会制度来解决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以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服务转型升级的新需求。

1 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建设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各项工作需要通过理事会下设的工作机构来具体组织与落实,因此,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理事会组织机构的健全,应重点加强理事会组织机构建设。

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结构见下图。

1.1.1 常务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的职责是执行理事会决议;实施理事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向理事会提交职业教育发展议案;审议和接受新的成员单位;决定理事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主要内容。

1.1.2 理事会秘书处。

为理事会常设机构,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组织与落实。

为提高校企合作理事会秘书处工作效能,学院将理事会秘书处设在国家骨干建设办公室,能够进行有效组织、联络、沟通的功能与作用,有力保障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功能的发挥。

1.1.3 区域合作委员会,作为职教集团的分支机构,成为在区域中校企合作的平台。

1.1.4 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

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主要承担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合作研发。

1.1.5 专业项目合作董事会。

校企合作项目组织与实施机构。

1.1.6 信息管理办公室。

信息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对理事会成员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推进理事会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1.1.7 资产管理办公室。

资产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管理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资产等事宜。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对10多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情况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说明: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办学能取得双赢,浅层次合作办学形式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态,行业、政府对校企业合作的态度总体是支持的,但各地情况不一,绝大多数省、市政府并没有根据《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制订促进校企业合作的实施条例。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保障校企合作深度,中、高职院校希望政府或有关部门能出台校企合作的保障性政策,制定校企合作的激励性措施。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办学双赢保障性政策激励性措施一、导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得到迅猛发展,很快便与普通高等院校并驾齐驱,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为了引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走向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

职业教育既要从事学校教育,又要研究企业如何生产与工作。

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对接才能有实际的办学意义和价值。

同样,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目的也很明确,虽然各校的认识多元共存,但都大同小异,主要目的都聚焦于“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发展”。

对于合作办学的诉求与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于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有对企业员工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的意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情况调研报告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

校企合作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就难以科学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难以构建。

因此,如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是我们当前应当下大功夫去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难题。

针对当前形势,黑龙江省煤电化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研究课题,针对黑龙江省煤电化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情况展开了调研。

一、调查目的了解当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基本情况,推动集团化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长效机制。

二、调查对象黑龙江省煤电化职教集团合作企业单位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四、调研情况(一)、问卷调查情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集团先后两次开展了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两次校企合作调研共涉及集团内24家企业。

调查内容涉及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服务的需求情况,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的实训条件,以及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1、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非常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参与调研的企业中,57%的企业缺少矿山机电专业人才,37%的企业缺少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此外,煤炭深加工和利用、矿井通风安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煤化工、数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钻探等专业人才也十分紧缺。

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一项,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的企业占73.2%;80%的企业选择应届毕业生;选择进城务工人员的企业占16.1%。

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依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占96.4%;职业道德素养占94.6%;吃苦耐劳占91.1%;专业技能占82.1%;选择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占76.8%;还有少数企业提出了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不仅需要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尊重团队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企业共同进退。

2、企业需要学校提供的服务调研数据显示,企业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授课,优先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

参加调研的企业中,14%的企业需要学校对其员工进行在校培训;43%的企业需要学校为其提供科技信息和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还有57%的企业需要学校派出行业专家到企业现场授课并与其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煤矿企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强企道路。

要建设高产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不仅需要一流的装备、先进的技术、精细的管理,更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实用型、专业知识型人才。

因此,让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帮助解决企业在科技研发和科技攻关方面遇到的问题,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满足当前迅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3、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的条件参加调研的企业中,占比例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意派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可以为学生提供兼职,并愿意为学生优先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方便。

29%的企业愿意参与制定教学课程,提供教学大纲、课程重点,29%的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4%的企业可以参加教材制定与编写,为教师提供到一线的实习机会。

结合以上统计的数据,我们得出结论,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

职业院校学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企业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所以,职业院校学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目前,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

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主要集中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职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二)走访调研情况2013年2月,课题组开始深入企业走访,针对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及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企业需求,听取企业建议,具体调研情况如下:据统计,在企业招聘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占据了企业用人需求的72%;64%的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而非仅仅局限于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很多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接受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表示愿意合作;在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最为担心和顾虑的是学生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40%的企业担心投入人力、财力、精力,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并且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足也被32%的企业所顾虑,而非企业没有用人需求。

按照当前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实习基地模式;2、订单培养模式;3、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模式。

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如下:1、政府主导建设职教园区模式。

如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集团院校与双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设立双鸭山市职业教育工业园区,通过院校和企业协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在园区内企业顶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后直接为园区服务,实现“出口即入口”。

2、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模式。

校办企业既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又能对外承接生产经营任务,获得利润,还能转化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是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该模式目前正在筹划中。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紧跟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方向,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大致相符,先后经历了推荐就业、见习观摩、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到校企双方参与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一个由疏到亲、从浅到深的演变过程。

黑龙江省煤电化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均已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单靠学校自身培养不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很愿意借助企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但企业积极性不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判断:随着校企合作理念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分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职业院校自身的原因。

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未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

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

相当部分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的中长期规划,员工招聘短期行为多,“只想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责任;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对员工技能要求不高,对技能人才的缺失没有切肤之痛;部分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讲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权利和利润,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部分企业就算开展校企合作,也多是自发的联姻,远没达到自觉行为,合作层次也浅,多局限于学生见习、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很少上升到共同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高度。

三是政策方面的原因。

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一些法律规定的政策不完善。

五、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对策建议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工作建议。

1.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企业实际设立相关专业○2讲授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3建议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带着问题讲课○4建立企业与学校教师的热线电话,遇到问题方便及时解决○5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关系,企业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现场解决。

金德工贸有限公司希望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进行现场调研,共同开发适合煤炭生产的新产品,新设备。

学校为兼职教师提供便利条件,专心校企业合作项目的研发和项目实施。

昇平煤矿指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需要专业对口,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

能够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帮助和其他单位建立沟通机制,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帮助提供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

要使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还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二)切实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毕业证书。

(三)加强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面向企业的能力培养,严格落实教师(不仅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四)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

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职业态度,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度过工作适应期。

使学生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五)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

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六、总结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来看:在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双方的互动及资源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信只要经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校企合作就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