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燃烧的条件”,是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的内容。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燃烧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基本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的技能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燃烧的现象,从而理解和掌握燃烧的条件。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铁丝、棉花球等。

2.实验药品:酒精、澄清石灰水等。

3.课件:燃烧的条件的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氧化反应、氧化剂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燃烧的概念和燃烧的现象,让学生对燃烧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燃烧的现象,从而理解和掌握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防火、灭火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实验目的】:1、 2、【实验用品】:【提出问题】:课题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1、用木条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现象是你认为此实验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该实验能达到目的吗?,你认为该如何改进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纸船烧水的实验中,现象是,该实验证明燃烧需要。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间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设计方案是:【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① ②③【反思交流】:①以上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②你有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③上述实验步骤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④如果将实验步骤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三、小试身手勇闯难关【典型例题】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必须是可燃物(2)燃烧必须要有氧气(3)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是1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磷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讨论并将下表补充完整.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a试管中气球的变化为[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他重新设计了图3装置,你认为图中气球的作用是[拓展与迁移]按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略浸入水面下(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多少呢?”你的预测是大约为理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探究创新】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已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下列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

实验二: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实验三: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细木条和煤块。

经过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得到燃烧的条件有:实验一:可燃物;实验二:空气或氧气;实验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2.如图所示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

(1)水中的白磷无法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

(2)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铜片上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有的物质不燃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讨论交流结合生产、生活的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1.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操作】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1、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2、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B.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C.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D. 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4、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PPT课件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PPT课件
烧杯内两支蜡烛哪支先灭?为什么?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11.10.2020
13
11.10.2020
14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11.10.2020
11.10.2020
10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11.10.2020
11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 的蜡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用桌面上的物品完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扣烧杯、沙 扑、盖灭、掐灯芯等。
11.10.2020
12
实践探究:
11.10.2020
6
实验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 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 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 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利要用 达桌到上可的燃物物品的来着验火证点燃?烧需
11.10.2020
7
实验探究三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 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 条件需要有氧气。
19
成语中的化学
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 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 此火不能熄灭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
11.10.2020
20
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
11.10.2020

(新)人教版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本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探究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参加到探究实验中,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拟从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及灭火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学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及实验结论的推导【教学难点】实验的标准操作【教学准备】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剪刀、水等。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了燃烧的一些相关知识,可能大家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今天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用实验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二、推进新课燃烧的条件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可观察到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起来了,而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可观察到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可以燃烧。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可观察到:刚开始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没有燃烧,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到达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点燃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不留空隙,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有答案】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酒精燃烧、水没有燃烧燃烧要有__________2.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并加热铜片的中部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先燃烧燃烧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______3.点燃一支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用一只烧杯罩住蜡烛罩上烧杯的蜡烛熄灭燃烧要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燃烧需要可燃物B.燃烧需要氧气C.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2.(2019秋南昌月考)如图,将白磷a和红磷c分别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不仅能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B.a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的压强,同时防止生成的白烟进入空气中3.(2019成都模拟改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80 ℃热水的烧杯中(烧杯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支试管中只有b试管中有白烟产生B.温度足够高时,c试管中红磷也能燃烧C.对比a和b两支试管说明CO2不支持燃烧D.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4.(2018广东改编)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棉球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木屑,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图1
感悟新知
实1-练
【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燃烧与 1 物质的关系
小木条燃烧,玻璃 是可燃物
棒没有燃烧
才能燃烧
感悟新知
实1-练
实验 设计意图 探究燃烧与
2 温度的关系
探究燃烧与 3 氧气的关系
实验现象
小木条燃烧,小 煤块没有燃烧
玻璃杯内蜡烛熄 灭了,玻璃杯外 蜡烛仍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
感悟新知
实1-练
【得出的结论】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_____有__可__燃__物_____、 ___与__氧__气__接__触_____ 、 _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 。
感悟新知
实1-练
解题秘方:本实验是采用对照法,通过不同的现象 得出结论。
感悟新知
实1-讲
实验拓展: 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长时间加热,蘸水的棉花也会
燃烧,因为棉花上的水吸收热量完全蒸发后,酒精燃烧 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起来。
感悟新知
考向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1-练
例1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感悟新知
实验 1 燃烧的条件
实1-讲
1.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
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剪刀、水等。
感悟新知
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1-讲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加深学生对于燃烧的了解与认识。

实验器材
•铜钢丝网
•蜡烛
•小木棍
•长颈三角瓶
•化学脊椎架
实验步骤
1.将铜钢丝网垂直安装在化学脊椎架上。

2.将蜡烛点燃,并将其固定在小木棍上。

3.将小木棍固定在铜钢丝网的正下方。

4.用一个长颈三角瓶盖住小木棍,并用胶水密封长颈三角瓶与铜钢丝网的接口。

5.待瓶内空气被点燃后,拿起整个实验器材观察。

实验原理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氧气、燃料和着火点。

本实验围绕这三个条件展开,实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节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被点燃时,产生的火焰会引燃烧瓶中的氧气。

如果火焰温度足够高,将可以自己保持着然后烧掉蜡烛外部的一部分空气。

当点燃木棍时,三角瓶内便充满了CO2气体,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定理,火焰在不含氧的环境下
是无法燃烧的。

废气中的CO2便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净化。

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是氧气、燃料和着火点。

本实验可以说明,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料才能够发生燃烧。

同时也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化学中的燃烧原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实验思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燃烧的三大条件对于燃料的燃烧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燃烧的现象,因此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与条件十分必要。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理解燃烧的条件;2、进一步熟悉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熟悉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设计实验方案;⑵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设计实验方案。

三、教学准备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灯、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回顾:⑴什么是燃烧?⑵燃烧需要哪些条件?2、引入前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燃烧的条件,今天将利用实验活动时间再次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实验过程。

(二)展示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理解燃烧的条件;2、进一步熟悉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三)质疑探究1、探究活动一⑴讨论:①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也就是燃烧受三个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时要用到什么方法?②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分别如何控制变量?⑵引导分析,得出结论:①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②可燃物:取相同状态、相同形状、相同量的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在相同的条件下点燃;与氧气接触:用相同的可燃物一个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一个没有空气或氧气的环境中点燃;温度达到着火点: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点燃。

2、探究活动二⑴阅读P实验内容1.,讨论:150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⑵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蘸水的棉花也燃烧。

加热时间长了,棉花上的水蒸发完后,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也会燃烧起来。

实验内容2.⑴,讨论: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步实验?⑶学生阅读P150⑷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证明乒乓球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实验内容2.⑵,讨论:⑸学生阅读P150①为什么乒乓球和滤纸碎片大小要相同?为什么乒乓球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一块铜片的两则,加热铜片的中部?②若将乒乓球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⑹引导分析,得出结论:①控制变量,只改变可燃物(改变着火点);②木屑先燃烧,煤粉后燃烧,说明可燃物质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九年级 全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目录
01 课堂检测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 、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剪刀、水。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课堂检测 1. 用如图7-S-1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观察到A处红磷 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D ) A.需要太阳光 B.需要与氧气接触 C.需要可燃物 D.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返回目录
2.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7-S-2所示的实 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返回目录
6. 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1) (2)
(3)
实验操作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 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 硬纸碎片、乒乓球碎片, 在铁片中间加热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 旋塞: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酒精___燃__烧___,蒸馏水 __不__燃__烧__
结论:酒精是可燃 物,水不是可燃物
返回目录
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7-S-3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80 ℃热水的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C ) A.三支试管中只有b试管中有白烟产生 B.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C.本实验设计能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 D.对比a和b两试管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19张PPT)

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19张PPT)

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色火焰;蘸有水的棉花不燃烧
2.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燃烧起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
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来

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3.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 乒乓球碎片很快燃烧起来,而滤纸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
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 碎片不燃烧
答案 A A中罩上烧杯的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熄灭,而烧杯外的蜡烛能 够正常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B中滤纸片和乒乓球片 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 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中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可得出 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D中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 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应选A。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5.(2018安徽中考)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 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7-3-2所示,通过 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
图7-3-2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 B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应减小,A错 误;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示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一氧 化碳,所以是发生了不完全燃烧,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蜡烛的 组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C错误;由图像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并没有耗 尽,D错误。
二、实验探究题 6.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说课稿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说课稿

《探究燃烧的条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户家初中的梁亚荣,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燃烧的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目标、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过程、实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学生八个基础实验中的第三个实验,前面已经完成了两个实验活动,因此课标对本实验的要求是: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

2、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因此,为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

难点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好奇心较强,对探究实验比较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操作。

但是学生通常只是按照课本要求盲目地做实验,缺乏选择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每组提供多种药品、仪器,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有创新的余地。

而且选用的实验用品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

所以我确定了如下实验目标三、实验目标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3.学生逐步养成实验创新的能力四、实验内容及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需要氧气(或空气)2. 教师演示改进后的燃烧条件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由于白磷有毒,所以该实验由教师演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并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主动建构燃烧的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自己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在实验中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为了有效的实施探究式教学。

我准备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课件。

下面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图片)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对自己看到的燃烧现象的图片,提出了很多猜想,我及时引导学生转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因为,课前了解他们对设计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有一定的难度。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探究 2
【实验操作】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
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 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燃烧了 【实验结论】 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实验操作】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 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 小),分别放在薄铜片的 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 观察现象。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 气
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问题与交流】
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 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时,两个棉花球都会 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上的酒精燃烧 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 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当蘸有水的棉花球上的水 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而使 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 需要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剪刀、水等。
实验探究 1
【实验操作】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 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 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 片没有燃烧,过一会乒乓球碎片也燃烧起来。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 3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17张PPT)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共17张PPT)

小组讨论
燃着的小木条竖直向上和火苗向下哪种更容易燃 烧,你是逆风跑还是顺风跑呢?
化学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就拿燃烧来 说,燃烧可以给人们带来光和热,但使 用不慎也会产生火灾。所以在今后化学 学习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充分利用化 学有利的一面,也要积极参与解决弊端。
燃烧的条件
结论: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动手实验一: 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石块和木炭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 上灼烧,观察现象 。
现象:木炭可以燃烧,而石块不可以燃烧
燃烧的条件
条件二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二
点燃两只相同的蜡烛,将其用大小不同的烧杯 同时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 观察实验现象;
练习: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 灯内燃着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没 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 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解析: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属于可燃物;灯罩没被点燃原因 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风将热量吹 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没被点燃;物质的 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答案:C
现象:小烧杯中蜡烛先熄灭
燃烧的条件
条件三
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实验三
将形状和大小相同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同时放在酒精灯 上灼烧,比较点燃的难易。
现象: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更容易点燃
小知识: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 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 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 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内容】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着了,蘸有水的棉花没有燃烧,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可燃物。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

①实验现象: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能燃烧。

②实验结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

①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然后滤纸碎片也燃烧起来。

②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取两支蜡烛放在桌面上并点燃,用一只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问题与交流】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蘸有水的棉花也燃烧起来;因为棉花上的水被蒸干后,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引起燃烧。

2.如果将实验步骤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煤粉的着火点比木屑高。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温度、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

实验突破1.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D)A.可燃物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和氧气D.氧气(或空气)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C)A.对比实验中a、c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对比实验中a、b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的“绿色化”3.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未被点燃的原因是(D)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4.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1.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2.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3.实验内容(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为;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碎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为;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

(3)将直立在桌面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的其中一支罩在烧杯下,观察现象。

现象为;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三是。

【针对训练】1.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2.如图是验证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高于240 ℃,红磷就一定能燃烧B.80 ℃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源,同时隔绝空气C.比较a、c,得出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3.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5.实验小组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进行探究实验。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A.酒精是液体
B.酒精挥发得太快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同一种可燃物,在冬天比在夏天更难以点燃,其主要原因是在
冬天时 A.可燃物的着火点冬天比夏天高
(D )
B.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比夏天低
C.可燃物的着火点冬天比夏天低
D.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到着火点需要更多热量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221.8.2 Monda y, August 02, 2021
3.燃烧条件与氧气有关 实验内容:用一只烧杯扣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上方。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蜡烛会 熄灭 。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 氧气或空气 。 易错易淆:在验证燃烧的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
量,如要探究温度的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 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等需相同,然后通 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的燃烧现象,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归类探究
类型 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2016·绍兴]下图所示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
(C )Βιβλιοθήκη 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解析】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所以装置中火柴头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 并达到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 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 到着火点。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 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析】 (1)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加入泡 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 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 烛逐渐熄灭;(3)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 到蜡烛熄灭,故A正确;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 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 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故B正确;蜡烛燃烧 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错误。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
我熄灭蜡烛的方法是: 破坏的条件是:
活动探究二:灭火的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隔离可燃物
氧气(空气) 温度到达着火点
隔绝氧气(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注:利用其中一个原理即可灭火
× 【判断正误】1、降低着火点。 ×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
不同的燃火烧需情要,氧选气用不不是同绝的对的灭!火方法
燃烧


不燃烧

对照说明燃烧需要明 燃温度到达着火点

不燃烧




讨论:如何使铜片上的气红磷燃烧起来呢?
如何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呢?
要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 点/℃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木炭 320-370
无烟煤 700-750
火灾类型
灭火方法
主要原理
炒菜时油锅着火 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酒精灯打翻着火 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灭火器
隔绝空气
森林大火
挖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 高压水枪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器
隔绝空气
镁、钠等活泼金属着火 沙土覆盖
隔绝空气
火场逃生
在下层空气层中行进, 不会被烟气所毒害。逃 生不宜向上,烟囱效应 会使你昏厥、死亡。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可燃物与氧气产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叫做燃烧。
失败

07-03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07-03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课班级:姓名:日期:2014年12月24日【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步骤】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现象是,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现象是。

(2)取一薄铜片放在三角架上,在左右两侧分别放入小块等在的纸片和乒乓球碎片,加热铜片的中部,现象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设计方案是:。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①②③。

[拓展训练]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必须是可燃物(2)燃烧必须要有氧气(3)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磷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讨论并将下表补充完整.[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他重新设计了图3装置,你认为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按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略浸入水面下(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多少呢?”你的预测是大约为理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杯内两支蜡烛哪支先灭?为什么?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2015/8/14 13
2015/8/14
14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Hale Waihona Puke 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2015/8/14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15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c

2015/8/14
16
2 .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015/8/14
17
3 .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 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2015/8/14
1
什么是燃烧?
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2015/8/14
2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要有可燃物; 2、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15/8/14 3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备用。 2、燃烧物取用时不要过大。 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 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 ,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015/8/14
18
学以至用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 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 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 。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 烧的原因是: 隔离可燃物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 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氧气
2015/8/14 6
实验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 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 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 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利用桌上的物品来验证燃烧需 思考: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15/8/14 7
实验探究三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 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 条件需要有氧气。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2015/8/14
10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2015/8/14 11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 的蜡烛。(利用桌面上的物品完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扣烧杯、沙 扑、盖灭、掐灯芯等。
2015/8/14 12
实践探究:
2015/8/14 19
成语中的化学
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 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 此火不能熄灭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
2015/8/14
20
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
2015/8/14
21
2015/8/14
4
实验探究一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 沾水的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 思考: 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2015/8/14 5
实验探究二
实验1: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 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乒乓球立即燃烧, 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结论: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2015/8/14
8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 气 着火点
2015/8/14
9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 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 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 着火点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