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读者阅读的“马太效应”探析
论马太效应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
染数 字 化图 书馆 建设 , 这样 一 来 , 图书馆 实 质 上还 是 最多 就是利 用 了一些 先进 的技 术 设备 还要 加 给他 , 叫他 有余 ; 有 的 , 没 连他 所有 的也 要夺 过 传 统 的图书馆 . 来 ” 马太效应 就是美 国著名社 会学家 罗伯特 ・ 莫顿在 诸 如 网络和 计算 机 等 . 高 了工作 效 率 而 已 , 不是 提 并
决 定 了图书馆 的馆 藏建设 不 可能做 到 “ 大而 全 ” 而一 . 般 的 购书 都是 依 据 “ 保证 重 点 . 顾 一 般 ” 则 . 重 兼 原 ‘ ‘ 点” 就是 指学校 的重 点学科 、 点专 业 、 重 重点课 题 和重
无 所 不 在 的马 太 效应 对 高校 图书 馆 工作 的各个 方 面都有 广泛而 深远 的影响 21 图书馆 建设和发 展 中的 马太 效应 . 马 太效 应作 为一 种运行 机 制 和基本 原则 , 是倡 导 和 实行公 平竞争 的 。高校 图书馆 作为学 校的信息 资源
化 图书 馆 。不可 否认 . 在数 字化 、 现 网络化 、 信息 化图 书馆这 些提 法甚 嚣尘 上 . 的确是 今后 图 书馆建设 和 也
突 出馆藏特 色 。作 为三 峡库 区腹 心 的一所 普通 高校 . 重 庆三 峡 学 院对三 峡 的研 究 较多 .也形 成 一 定 的规
收 稿 日期 :0 6 0 — 9 20 — 4 2
发 挥 信息 的作 用 . 管 是 对学 校 , 是对 企 事业 单 位 没有 注意到 不同层 次 的读 者需 求 . 不 还 导致 人藏 的 图书 借 的发展都 是很 重要 的 但 是 目前 很多学 校图书馆 都没 阅率 低 , 为一种摆 设 。 使 资源 不能 很好 地利 用 i 成 致 造 有 考虑 到 自己实 际情 况 . 目地跟 风 , 盲 主要体 现在 : 一 成资源的浪费 。 重点得到 了保证 . 般就没有得 到很 但一 方 面 . 在 很 多 领导 开 V 就是 网络 社会 . 建 立数 字 好的兼顾 。 现 I 要 因此 , 行馆藏建设 时 , 在进 要结合 自身实 际 ,
高校图书馆读者不良阅读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从 部分读者在选 中了一些 图书后 , 又发现 值 的图书条码互 换 ,获取高 价值 的图 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 ,
严 了更想要 的书 , 于是随手将原先挑选 的 书 , 至撕掉磁条盗走 图书来 达到 自己 制度上约束大学生读者的不 良行为 。 甚 图书扔在 了空余 的书架上 , 出现 了严重 独 占的 目的 ; 的读者发现某本 书刊上 格 的管理手段 ,是促 进 图书馆 良好发 有
( ) 自占有心理 二 独
书刊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 部分读者进入
有些学生对于好书 、 采取 置 读者的不 良行为 借 书处忘拿 代书板 或者拿 了代 书板却 喜爱 , 为管理和保护好藏书 , 高校图书馆 不使 用 , 书刊不能 正确 归位 ; 导致 还有 换条码 的方式 , 将高价值 的图书 与低 价
形式
( ) 一 污损 图书
高校图书馆加强新 生入学教育 , 向
新生宣 传 、 推荐优 秀书刊 , 绍查 阅文 介
有 的读者 为图 自己方便 , 在书上涂 图书馆正常的阅览秩序。 写、 圈点 、 画 , 勾 尤其 是习题册 , 的读 有 者直接在 书上作答 ; 有些大学生随意将 书 刊中喜爱 的 图片 、 照片 、 内容等 撕下 ( ) 一 仿效心理
读者的喜爱 , 常常是座无虚席 。但有 的
使得 一些后来 的同学只能“ 望座兴 叹” 。 这种 抢 占座位 的不 良行 为 , 严重影 响了 二、 良阅读行为的心理分析 不
三、 高校 图书馆 防止大学 生读 者不
( ) 一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读者不 良阅读行为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 读者人不 在 , 书却 “ 占着 ” 位置 , 良行为发生的对策
程 中, 不愿动笔摘抄或花钱复印就将 自 也知道 是不对 的 , 人家能 做的 , 以 未然的 目的 。 但 所 并且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
马太效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马太效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黄 婕/海南大学摘 要: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在高等教育中,马太效益造成很大的弊端,本文在分析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的: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高校间发展情况不均衡、各大高校教师发展不均衡、各大高校学生间发展不平衡等不良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马太效应 高等教育 影响;对策一、马太效应的含义马太效应是指社会中那些本身就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能力差的人过的越来越差,本身就拥有很多的人,得到的越多,而原本就获得很少的人,得到的越来越少的一种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首次提出用这个马太效应一次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学者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
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属于那些已经出名的学者。
”①二、马太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马太效应在高等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马太效应会造成我国各大地区高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尤其是西部高校,它相比东部数量不足、规模过小,并且东西部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在数量上,仅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北京共有高校73所,辽宁70所,江苏94所;而西部的贵州高校有34所,西藏仅有4所高校,青海12所,宁夏12所,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间的差距明显;在质量上,西部地区所拥有的985、211高校数量和研究生学位点的数量也远远小于东部地区。
2017年我国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充分显示了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在“双一流”大学A类名单中,北京地区8所大学,上海4所,而陕西、兰州等地分别仅有2所和1所。
我国教育水平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高等教育的水平也较高。
中国经济的“马太效应”分析
中国经济的“马太效应”分析中国经济的“马太效应”分析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减少结构性失业。
要通过运用税收政策影响投资方向来防止地区差异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
如给予落后地区中的一些重要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以投资抵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提高资本积累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采掘业、矿产业这些利用自然资源较多的,同时吸收劳动力较多的中西部地区的重点产业,给予减免资源税,增加增值税抵扣项目的优惠,减轻其税收负担等。
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及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考虑把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发展瓶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形成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借鉴国外经验,以税收减免的方式,或者财政专款设立小企业基金,或者通过财政补贴的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支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内外需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即使走出眼下困境后,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存在大量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在一定时期内,这部分人员具有较强的就业需求。
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程度地吸纳其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探析
作 用又有 消极 作 用的社 会心 理现象 。 职 业教育 中“ 马太效 应” 的表现
一
、
1 .在教 师的教 学 方面表现 为宠好 弃差 。近几 年 来, 随着 全 国高校招 生规模 的不断扩 大 , 等职业 教 高 育得 到了空 前 的发展 。 然而 , 收 的学 生有 相 当一部 招 分是普 通 高校 录取 落榜 的学 生 ,这些 学生 的基 础知 识 和 整体 素质普 遍较 低 , 择职 业教 育实属 无奈 。 选 面 对这样 的情 势 , 业教 育 的教学管 理 、 职 教学 服务 所遇 到 的困难 就更 多 , 出 的劳动也 更加 艰辛 。 付 尤其 是工 作在 一线 的教 师试 图从教 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 教学手 段 、 生情感 等诸 多方 面去 适应 差异 较大 的学生 , 师 但 取 得 的效 果并 不 明显 。于 是他 们把精 力 和希望 放 在 了勤学好 问的个 别学 生身 上 ,课堂 上教 师提 问 的对 象 只是 这些极 少 数 的学生 ,发言也 成 了这些学 生 的
圣墓最 |
CEGEJoU HNRNIY A
服偏 见 , 对全 体学 生一 视 同仁 。 要想 尽办法 调 动每一 个学 生的学 习积 极性 , 挖掘 他们 的潜 能 。 各种 政治 在 生活 中要 为不 同个 性特 点 和特长 的学 生设 立 相应 的 奖项 , 可能 多 的让某个 方 面有优 势 , 对 以前有进 尽 相 步 的学生 也能 得到 相应 的荣誉 , 验 到成功 的喜悦 , 体 促使 他们 的个 性得 以充 分 自由地发 展 ,真正 使每 一 个学 生学 会认 知 , 会做 事 , 学 学会 做人 , 学会 生存 。 2 .改 变教 学 策略 ,适 应 时代 发展 要 求。教 师的 教 学策 略要在 教 案 中绘 就 , 教学 过程 中实 现 。 在 无数 事 实证 明 ,具有 能够 正确 处 理好 教 与学关 系 的教学 策略 , 能营 造 出和谐 的课 堂氛 围 , 就 产生好 的教 学效 果 。 当前而 言 , 国 的大多数 教师 在制订 教 学策 略 就 我 时, 往往 把重 点放 在 自己如何 教 的层 面上 , 忽视如 而 何让 学 生实实 在 在 的参 与课 堂 活动 的始 终 。大多数 教师 在备课 时 , 常把注 意 力放在 如何讲 授知 识上 , 常 更 多思 考 地 是从 上 课 开 始 到结 束 自己要 写 些 什 么 , 写在 什 么位置 , 说些 什 么 , 要 什么 时候说 等教 师 的行 为上 。而对 于如 何才 能够 在课 堂上 让学 生参 与 知识 获 取 的全程考 虑较 少 , 些地方 让学 生独 立思 考 , 哪 哪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作者:鞠雪楠金洁莹等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第04期摘要:马太效应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
近年来,关注马太效应的探讨逐渐扩展至高等教育学的诸多领域,但是目前研究成果尚不成熟。
在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研究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该文以欧洲高等教育研究(“第四十一席”现象)及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教育背景与教育公平)为例,刻画出马太效应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最后,探讨了高等教育研究中马太效应的抵消机制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马太效应;高等教育;教育公平;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基于对美国诺贝尔获奖者的访谈,以及相关学者的日记、信件、笔记、学术文章乃至个人传记中收集资料,默顿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与对回报(Reward)和交流(Communication)系统的研究相结合,描述了马太效应的普遍存在性。
具体而言,马太效应可被描述为:“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学者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
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属于那些已经出名的学者。
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由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自马太效应面世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围绕马太效应的探讨逐渐扩展至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研究对象也由发达国家扩展至发展中国家。
然而,现有文献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梳理。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研究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及其影响进行综述,辅以欧美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并探讨高等教育研究中马太效应的抵消机制和应对策略。
(一)高等教育学界中马太效应的体现形式受到马太效应的支配和控制,高等教育学界会像社会分层一样形成一个精英阶层,其主要表现为:第一,论文发表数量过度集中在某些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研究者群体中;第二,文献或论文过度集中在某些学术期刊或某类高等教育研究学派的背景下发表;第三,高等教育研究中某类论文发表的时间愈发集中,研究主题过度在某一时期内受到过度的关注。
教育公平视野下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及应对
教育公平视野下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及应对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分偏爱,冷落、歧视成绩不理想、有问题的学生。
这种只重视和培养少数优生、忽视和放弃后进生的作法,会对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防止马太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负面效应和隐性影响。
马太效应学校教育对策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教育公平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更包括教育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
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
但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歧视和变相剥夺教育公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马太效应的影响就是最明显的表现。
一、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镜头一:“六一”国际儿童节,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满面春风,手里捧着“三好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一叠奖状;而学困生两手空空,望着这位成绩学生手里的奖状,眼里流露出既羡慕又嫉妒的目光……镜头二:课堂上,一位学困生频频举手,为了引起老师注意,他甚至把手举过头。
然而,整节课老师没提问过他一次;而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这节课共被提问了七次,其中两次是他没举手老师指名要他回答……镜头三:这是一道难题,平时成绩并不好的××苦思冥想终于做出,看看平时成绩优异的同桌还皱着眉头,××得意地教了他的同桌。
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了,××得意地翻开作业,他的作业本上老师写着:“要独立思考!”而他同桌的作业本上写着:“祝贺你又一次攻破了难题!望继续努力!”从上面镜头可以看出,马太效应在一些学校有极强的负面影响。
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倍受老师青睐;而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校受到冷落、歧视。
他们的一些小缺点被放大,看成大错误,即使他们有所进步,偶然获得好成绩,老师、同学也是以怀疑的态度对待他们。
他们在学校一无所长,甚至连自尊心都被剥夺了。
史楠-200402031-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史楠学号:200402031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此术语后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马太效应其实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和追求更完美的一种社会现象。
科技界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高度竞争、科学研究资源的局限和科研人员能力上的客观差别。
物质投资成为大科学时代社会承认的重要内容,甚至决定科学家的科研实力。
那些业绩优秀者不仅得到声誉,还能得到先进设备和大量经费;相反,竞争劣势者不仅重创自信和研究热情,还丧失了科研的物质条件。
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马太效应”
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马太效应”[摘要]无所不在的“马态效应”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更多显现出其消极的一面。
文章从“马太效应”对领导决策的影响、对教师心态的影响、对科研管理者的影响、对外围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并阐述“马态效应”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克服“马太效应”消极影响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马太效应一、“马太效应”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其实质上就是优势积累效应。
该名称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寓言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虽然起源于科学评价与奖励的一个比喻,但是却真实地概括了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心理反应,以致产生行动的惯性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均可以找到注脚。
“马太效应”在科学领域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它一方面对有限的科研资源进行着优化配置,促使稀缺的资源能为优秀的科研人员所用,从而保证科研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使科研资源过多地集中在优势人员当中,使弱势人员赖以发展的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一方面,促使科学共同体内部分层分类加大加速,使权威的树立迅速有效,形成的显著错落分化格局催生着竞争的加剧,从而有力地促进科学活动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优势人员在资源高度集聚后形成垄断,不珍惜不努力,甚至产生“学术霸权”行为,利用资源的掌控力和学术的影响力阻碍科学研究的全面兴起和科研新生代的快速成长。
二、“马太效应”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影响无所不在的“马太效应”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
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的重要承载地,在其工作中存在着“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现象。
在高校图书馆中,“鲶鱼效应”指的是部分读者占据了绝大部分资源和关注度,导致其他读者资源被忽视;而“马太效应”则是资源越少的读者越难获得资源,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这两种效应都给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任务。
通过加强资源共享、优化服务机制、加强读者教育等多种途径可以逐步解决“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带来的问题。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图书馆工作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工作、鲶鱼效应、马太效应、影响、解决、总结、展望、发展1. 引言1.1 概述高校图书馆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机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职责。
其在支持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当代大学教育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馆藏的管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用户服务的提升以及学术研究支持等方面。
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图书馆管理者也需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益。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这两种效应对图书馆的运作和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将分别介绍和探讨这两种效应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表现和影响。
.1.2 介绍“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这两个概念。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鲶鱼效应”是指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当引入一只“大鱼”(或称鲶鱼)时,会引发其他小鱼的迁移和聚集,从而导致整个空间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均衡分配的现象。
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分析与对策
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分析与对策【[摘要]:在大学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只有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规律,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有目的的选择第二课堂的读物,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校园内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资源,拓展知识面,使馆藏文献做到”各有所用”,使读者做到”各有所需”。
图书馆亘古不变的主题是服务,无论怎样求新求变,”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人永恒的座右铭。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层次、学术性的服务机构,读者的需求是其工作的动力,读者的方便是其改革的目标。
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明确努力方向:为服务创新和改革找到一条思路--了解读者需求、让读者满意并由读者评价服务质量。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阅读类型;读者服务;测评大学图书馆是在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读者服务工作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窗口,是衡量图书馆工作的尺码,它代表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水平,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提高质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大学图书馆服务应遵循五大原则:开放原则、方便原则、平等原则、创新原则和满意原则。
一.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分析在大学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纸质文献资料的读者一般表现出以下几种阅读特征。
(1)盲目跟从型这类读者前往图书馆往往是跟从他人或教师指定作业为完成任务而来的,一般属于被动地利用图书馆类型。
盲目跟从型读者的阅读行为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占很大的比例,他们的心理特征是接近心理、方便心理和省时心理。
例如有些同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每学期至少阅读教学参考书10册的要求,而被动地跑几趟图书馆随意地借借还还了事,表而上看似乎这些同学完成了老师学校布置的任务,图书馆的利用率也提高了,但实际上图书馆的藏书并未得到真正的利用,反而影响了那些真正需要阅读的同学需求。
(2)知识拓展型这类读者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或对阅读的兴趣以丰富生活、满足精神追求的需要。
简析“马太效应”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
简析“马太效应”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作者:毛王芳赵晋飞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马太效应”的内容和在高校中的表现出发,认为“马太效应”在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认真、理性分析高校大学生中的“马太效应”,对于我们正视其双面性,寻找途径克服其负面作用都会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马太效应”大学生负面影响一、“马太效应”及其在高校中的表现(一)“马太效应”的内容及其特点在罗伯特·莫顿看来,“马太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一种隐性调节机制,在无形中对个体、组织、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二,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任何人也无法避免受其影响;第三,它体现了“优势积累”原理,谁先获得这种优势,谁就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第四,它也体现了“稀缺要素”的重要性。
“马太效应”直接关系到个人学业、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它为成功者走向更大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也为失败者超越失败指明了方向。
(二)“马太效应”在高校中的表现第一,体现在学生干部培养和党员组织发展方面。
在高校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往往能受到辅导员和老师的肯定。
同时,党组织也会关注和考察这些大学生,其入党的几率就会增大。
第二,体现在优秀、先进及各项奖学金评比方面。
各高校在评选优秀、先进及奖学金方面,绝大多数都明确规定了只有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参评。
第三,体现在学习和实践活动机会的争取方面。
当辅导员、老师有只针对少数学生的讲座、座谈、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学习机会时,自然会首先考虑学习成绩优异、有过相关经验的学生。
同样,工作能力强、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去组织、筹划社会活动或外出实践,被推荐实习或就业的可能性能也较大。
二、“马太效应”对大学生的负作用(一)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心理创伤首先,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辅导员、老师只关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成长却忽视了大部分大学生的需要,这种情况就漠视了他们的努力,个人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使得这些学生在组织中缺乏存在感。
国内高校读者阅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国内高校读者阅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一)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
近年来,国家通过发布各项政策和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改革。
实施“互联网+”大规模教育建设,加快建设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互
联网+”教学体系,实现“互联网+”教育内容开放、课程开放、学习开放、认证开放的目标。
这就要求国内高校读者适应新的阅读行为,把“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互联网+”教育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
(二)加强智慧教育的阅读行为
智慧教育把“教育+信息技术”和“教育+新媒体”有机融合,充分利
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图像识别等新型媒体手段,构建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手段结合的智能课堂。
国内高校读者要适应智能教育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读者阅读
新信息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形成更加有效的阅读行为。
(三)拓展社交媒体阅读行为
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实现学习互动的重要窗口。
国
内高校读者应积极拓展社交媒体阅读行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更新
知识,实时跟踪社会新闻,形成正确的阅读行为,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探析
他们 加入 中国共产党。
在情理之中 了。 同样 , 一个扭曲的心理则会拒绝接受正面马太效
其次 , 在各项先进 、 优秀以及奖学金 的评 比和奖励方面 。各 应 的青睐。 这样 , 他就会因屡屡丢失进入正面发展轨道的机会而 校在制定各项评优 、 评奖学金 以及奖励办法时 , 都明确规定只有 平庸无为。
教师对后进生 的爱 , 最根本 的表现 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和综合素质鉴定 的一个前 提条件 。在这样 的 放弃严格要求 的溺爱相对立。
毋庸讳言 , 教师对后进生常常缺乏执 要求 下 , 各种荣誉称 号 、 先进表彰都集 中在 3 %左右 的成绩优 就是对后进生 的积极期待 。 0
秀 、 现 突 出 的学 生 身 上 。 表
学生评价体制中最重要 的和非常有市场的依据就是偏 重传统 的
一
、
智力标准 。 人的智力及 其发展趋势表现在多方面 , 各个方面的智 以学习成绩来判定智力高低是不科学的。浅见使我们评价体制 中不能正确对待 或看不到受教育者身上深藏 的发展潜力 和发展
“ 马太效应” 一说最早 由美 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默顿提出。 他 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在每个人身上发展是不平衡的。显然 , 只
首先 , 在选拔培养学 生干部组织发展方 面 , 成绩优秀 、 表现 () 3 形成的基 础条件—— 个体心理素质。在班级中 , 我们也
中, 也存在着 “ 马太效应 ” 具体体现就是 “ 。 好学生好对待 , 学生 会发现马太效应失灵 的个例。有些 同学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明 差 显处于后进行列 , 但却没有掉进负面马太效应的怪 圈。 他们表现 良好 , 在某些 方面还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 负面马太效应之所 以不
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
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从高校图书馆的职业特点出发,论述了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的意义。
提出如何抑制馆员的职业倦怠,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其工作热情,以及网络环境下如何扬长避短,放大图书馆的馆藏优势,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读者服务质量等在运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标签:“鲶鱼效应”;图书馆管理;“马太效应”一、“鲶鱼效应”聪明的挪威人捕到沙丁鱼后,为了提高沙丁鱼的存活率,使之能卖到一个好价钱,在沙丁鱼槽里放入一条鲶鱼。
鱼槽里的沙丁鱼因为这个异类的存在格外紧张,不停地游来游去,所以能鲜活地回到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由鱼及人,这种“鲶鱼效应”在世界上许多著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知识层次较高的读者群服务的部门,是否也可以导入“鲶鱼效应”来调动馆员的工作激情,发挥其潜能呢?(一)营造竞争环境,抑制职业倦怠,使“鱼”活起来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
鲶鱼,除了生性好动,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
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天性来保证沙丁鱼活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图书馆存在着类似的三种人:作为管理者的“渔夫”,作为中坚骨干的“鲶鱼”以及一味追求稳定,不求上进的“沙丁鱼”。
如何把握“鲶鱼效应”的内在机理,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引入竞争的概念,建立一套公平、务实、高效、创新的人员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教辅单位”,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低,馆员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中付出的劳动往往被忽视,得不到读者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导致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有失落感,存在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缺乏工作兴趣和热情,产生职业倦怠。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孙兴敏;王焕景
【期刊名称】《新世纪图书馆》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论文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实际出发,指出当前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着“马太效应”现象,探究“马太效应”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学科服务工作中“马太效应”消极影响的举措,如: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联盟建设,促进资源层与服务层的共享,等等。
【总页数】5页(P17-20,25)
【作者】孙兴敏;王焕景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日照,276826;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2.62
【相关文献】
1.论马太效应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 [J], 秦远福
2.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J], 陈中文
3.学科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讨 [J], 崔守强
4.学科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讨 [J], 崔守强
5.以用户为中心,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 [J], 张希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探析
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探析作者:杜丽宇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杜丽宇(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摘要:近年来,由于过多社会因素的干扰冲击,使大学生的经典阅读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现状和成因,并指出了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74-02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途径,使阅读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向。
大学生在这种趋向的影响下,阅读呈现出一种快餐化、通俗化的倾向。
他们热衷于流行阅读、时尚阅读、功利性阅读,远离经典阅读。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形成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学生们通过经典阅读,不仅能够净化他们的心灵,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大学生追求完美、独立自我,形成良好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既要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要抓好学生的人文素质。
近些年来,由于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学生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
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艰辛,而有的学生无视父母的劳动和艰辛。
在校期间,讲究吃喝玩乐,浪费父母的血汗钱,行为放纵,毫无节俭之心。
对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忽视人的精神塑造教育的后果。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是高校的使命,因此,必须关注大学生阅读。
一、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状况阅读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所以,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
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不能认真读书。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许多名人、伟人,都是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 得 颇 为 破 旧 的 书 感 兴 趣 , 为 这 种 书 必 定 是 认 在 一 个 时期 内争 相 传 阅 的 结 果 ; 另 外 一 些 书 而 就 很 长一 段 时 问 内无 人 问 津 。于 是 就 形 成 了越
1 高 校 图 书 馆 读 者 阅读 倾 向受 马 太 效 应 制 约
惯 性 行 为 的 表 现 , 指 成 功 导 致 成 功 , 成 累 积 意 形
识 、 鲜 猎 奇 等 方 面 的 图 书 资料 感 兴趣 。 们 经 新 我
常 可 以 发 现 这 样 一 个 现 象 : 生 们 经 常 会 对 被 学
优 势 。这 种 效 应 在 我 们 的 社 会 生 活 里 是 很 常 见 的 。如 “ 人 效 应 ” 明 星效 应 ” 名 牌 效 应 ” 都 名 “ “ 等 是很典 型的例证 。
而 产 生 的 “ 太 效 应 ” 马 。
欣赏等 。 因此 他 们 在 借 阅 图 书 上 有 自己 的 特点 ,
如 注 重 知 识 性 、 学 性 强 的 图 书 。 然 知 识 的 时 科 当 效性 更 令 他 们 看 重 。 我 们 知 道 , 一 个 观 点 和 思 想 出 现 时 , 不 当 并 能 明 显 反 映 事 物 的 发 展 规 律 , 当其 逐 步 发 展 而
机 , 而 可 以更 好 地 为 高 校 教 学 和 科 研 服务 。 从
《 经 ・马 太 福 音 》 有 一 句 话 是 “ 有 的 , 圣 里 凡 还 要 加 给 他 , 他 有 余 ; 有 的 , 他 所 有 的 也 叫 没 连
学 生 这 个 读 者 群 体 是 图 书馆 读 者 工 作 的 主 要对象 , 他们 人多 , 求 的 书籍 相 对 来 说 比较 集 需 中 。 们 的生 活 环 境 、 识 结 构 、 龄 特 点 、 业 他 知 年 专 需 求 决 定 了他 们 的 阅 读 需 求 既 广 泛 又 不 稳 定 。 他 们 主 要 对 本 专 业 的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 余 创 作 业
1 1 对 高 校 教 师 阅读 倾 向 的 借 , 越 供 越 就
不 引 人 注 目 。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 场 经 济 体 制 如 市
教师 是 高校教学 和科研 工作 的主要力 量 , 他 们 的 工 作 主 要 是 进 行 科 学 研 究 、 加 学 术 活 参 动 、 写 教 材 讲 义 、 课 参 考 、 学 提 高 与 课 外 编 备 自
阅 读 倾 向 的 心 理 定 势 。 表 面 上 看 符 合 社 会 潮
流 , 质 上却 受 控 于 背后 潜 藏 的 马 太 效 应 。 本
1 2 对 高 校 学 生 阅 读 倾 向 的 制 约 .
太效应是一种心理倾 向。 这一效应进行分析 , 对
其 目的 是 提 高 阅读 效 率 , 导 大 学 生 的 阅 读 动 引
维普资讯
3 O
科
技 文 献 信 息 管 理
20 年第3 02 期
高 校 读 者 阅读 的 “ 太 效 应 ’ 析 马 ’ 探
郑 莲 敏
( 波 大 学 图 书 馆 浙 江 宁 波 3 5 1 ) 宁 1 2 1
摘 要 分 析 了 “ 太 效 应 ” 读 者 的 阅 读 活动 的 影 响 , 出 了 从 实 际 出 发 , 展 导 读 工 作 消 马 对 提 开
除马 太效 应的 消极 影响 。
关 键 词 高 校 读 者 马 太 效 应 导 读 中图分 类号 G2 2 5
高 校 读 者 的 阅 读 往 往 会 受 到 多 种 因 素 的 制 约 与 影 响 , 生 种 种 的 效 应 。马 太 效 应 ” 是 其 产 ” 就
它 发 展 的轨 迹 。 此 可 以 了解 事 物 发展 规 律 , 据 判 断 学科 发 展 水 平 、 究 重 点 以及 取 得 的 成 果 , 研 追 踪 学 科 发 展 动 态 , 测 学 科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 校 预 高 教 师 既 可 能 就 此 内 容 著 书 立 说 , 其 文 献 流 推 为
2 阅读 倾 向受 马太 效 应 制 约 的 几 种 表 现
2 1 注 重 名 著 、 人 名 家 的 图 书 . 名
时 , 映 这 种 观 点 和思 想 的文 献 流 就 显 示 出 了 反
读 者 往 往 会 对 名 著 另 眼相 看 , 要 是 名 著 , 只
及 研 究 、 外 阅 读 欣 赏 、 乐 消 遣 、 庭 生 活 常 课 娱 家
要夺 过去 。17 ” 9 3年 美 国 著 名 社 会 科 学 家 罗 伯 特.默 顿 ( R.Met n 将 其 概 括 为“ 太 效 应 ” to ) 马 ( at e fc ) 马太 效 应 ” 人 类 社 会 中 M th wsEf t 。“ e 是
等 各 方 面 的 不 断 完 善 , 外 借 的 图 书 中经 济 类 在
的 图 书 一 增 再 增 ; 外 中 国 的 人 世 、 球 的 胜 另 足
利、 申奥 的 成 功 等 一 系 列 热 点 引 发 了 学 生 对 这 方 面 书 籍 的 特 别 关 注 , 此 类 问 题 为 主 题 词 进 以 行 检 索 的 骤 然 增 多 。这 就 是 阅读 中受 社 会 影 响
中的 一 种 。 马太 效 应 在 读 者 阅读 中 的作 用 和影
响 是 深 刻 而 广 泛 的 , 种 效 应 直 接 左 右 着 读 者 这 的阅读行为 。 的影响既是巨大的又是疲软的 , 它
波 助 澜 , 可 能追 随 这 种 “ 也 文献 流 ” 形 成 一 种 有 ,
既 是 难 以 回 避 的 又 是 可 以控 制 的 , 是 因 为 马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