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A(g)+3B(g)2C(g)+2D(s),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2mol/(L·s)B.v(B)=0.2mol/(L·s)C.v(C)=0.3mol/(L·s)D.v(D)=0.4mol/(L·s)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推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u质量减少B.Zn用作负极C.电子由Cu并经导线流向Zn D.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3.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原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中,分别表示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的是①Br2+2e-=2Br-②2Br--2e-=Br2 ③Zn-2e-=Zn2+④Zn2++2e-=ZnA.②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③4.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图甲实验产生气泡的快慢能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B.用图乙装置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可测定反应产生相同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C.图乙实验中,如t s内针筒收集到V mL气体,则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tmL/sD.为检查图乙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推进一定距离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5.一定温度下,将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NH3与CO2的质量比保持不变C.2v(NH3)=v(CO2)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6.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 kJ·mol-1C.已知:S(s)+O2(g)=SO2(g)ΔH1=-Q1 kJ·mol-1,S(g)+O2(g)=SO2(g)ΔH2=-Q2 kJ·moI-1,则Q1<Q2D.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 kJ·mol-1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将A 与D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电流从A流向D,无明显变化,若将B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D>C>A>B B.D>A>B>C C.D>B>A>C D.B>A>D>C 8.分析下表中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化学键H—H Cl—Cl H—Cl键能/(kJ·mol-1)436243431A.H—Cl键断裂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31 kJ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D.H2、Cl2、HCl三种分子的稳定性最强的是Cl29.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8kJ/mol,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模拟(表示O2,表示SO2,表示催化剂)。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课时基本概念一课过知识点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2.焓变、反应热(1)焓(H)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ΔH=Q p。

(5)反应热、活化能图示①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②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3)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还有发光、放电等。

②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③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 +O 2=====点燃CO 2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知识点二燃烧热、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2.中和热(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测定①装置②计算公式(以50 mL 0.5 mol·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反应为例)ΔH =-0.418(t 2-t 1)0.025 kJ·mol -1t 1——起始温度,t 2——终止温度。

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2Z (g)。

已知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Y2为0.2mol·L-1B.Z为0.3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答案】B【详解】A.若Y2为0.2mol·L-1,Y2减少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1mol·L-1,则X2的浓度0,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A;B.若Z为0.3mol·L-1,Z增加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05mol·L-1、消耗Y20.05mol·L-1,则平衡时X2的浓度为0.05mol·L-1、Y2的浓度为0.25mol·L-1,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故选B;C.若X2为0.2mol·L-1,X2增加0.1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Z 0.2mol·L-1,则Z的浓度0,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C;D.若Z为0.4mol·L-1,Z增加0.2mol·L-1,根据方程式,消耗X2 0.1mol·L-1、消耗Y2 0.1mol·L-1,则平衡时X2的浓度为0、Y2的浓度为0.2mol·L-1,可逆反应不可能彻底进行,故不选D;选B。

2.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答案】C【分析】镁、过氧化氢和海水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被还原为OH-,溶液pH增大,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不变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的标志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2.可逆反应3H2+N2高温、高压催化剂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3.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

如果反应前后浓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FeSO4)=0.5mol/(L·min)D.v(H2)=0.5mol/(L·min)4.用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5.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推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u质量减少B.Zn用作负极C.电子由Cu并经导线流向Zn D.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观察现象证明其中含有K+B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中存在平衡:3+-2+22Fe+2I2Fe+I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CuSO4作反应的催化剂D蒸发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制备无水AlCl3A.A B.B C.C D.D7.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2MgO·B2O3)、镁硅酸盐(2MgO·SiO2)及少量Al2O3、FeO等杂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一、选择题1.在密闭的锥形瓶里发生下列变化:①浓硫酸溶于水②酸碱溶液混合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生石灰溶于水,其中能使U形管(如图所示)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C【分析】U形管(如图所示)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则表明锥形瓶内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发生了膨胀。

【详解】①浓硫酸溶于水时释放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但未发生化学反应;②酸碱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且放出热量;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且放出热量;④固体NaOH溶于水,虽然放出热量,但未发生化学反应;⑤生石灰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放出热量;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答案:B【分析】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为便于比较,我们将各物质表示的速率都转化为C物质表示的速率。

【详解】A.v(A)=0.5mol/(L·s),v(C)=0.75mol/(L·s);B.v(B)=0.3mol/(L·s),v(C)=0.9mol/(L·s);C.v(C)=0.8mol/(L·s);D.v(D)=1mol/(L·s),v(C)=0.75mol/(L·s);比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v(C)=0.9mol/(L·s)时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3.实验室用锌和2 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 mol·L-1CuSO4溶液答案:B【详解】A.用锌粉代替锌粒,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 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增大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故B符合题意;C. 给硫酸溶液加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D. 滴加几滴2 mol·L-1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锌铜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不变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的标志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答案:D【详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盐酸的浓度变稀,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变小,故A错误;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的标志不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故C错误;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相对保持不变,外界条件不变,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故D正确;故选D。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答案:B【分析】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为便于比较,我们将各物质表示的速率都转化为C物质表示的速率。

【详解】A.v(A)=0.5mol/(L·s),v(C)=0.75mol/(L·s);B.v(B)=0.3mol/(L·s),v(C)=0.9mol/(L·s);C.v(C)=0.8mol/(L·s);D.v(D)=1mol/(L·s),v(C)=0.75mol/(L·s);比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v(C)=0.9mol/(L·s)时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习题(答案解析)(3)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习题(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2.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A为阴极,Li+被氧化C.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a Ni x Co y Mn z O2+aLi++ae-=LiNi x Co y Mn z O23.实验室用锌和2 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 mol·L-1硫酸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 mol·L-1CuSO4溶液4.已知:①S(g) +O2(g)= SO2(g) △H1②S(s)+O2(g)=SO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全部为热能B.相同条件下,1 mol S(s) 比l mol S(g) 燃烧更剧烈C.两个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H1<△H2<0D.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都比生成物的总键能小5.对丙烷进行溴代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结果:2CH3CH2CH3+Br2127−−−−→光,℃CH3CH2CH2Br(3%)+CH3CHBrCH3(97%)+2HBr已知:正丙基结构简式CH3CH2CH2-、异丙基结构简式(CH3)2CH-,反应机理中链转移决速步为RH+Br·→R·+HBr,其反应势能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原子、离子、分子产生变化等等。

而这些变化所伴随的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类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有两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指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升高,即温度增加。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化学反应。

例如,硝酸和钠水合物的反应:2NaNO3 · 3H2O + 2Na → 4NaOH +2NO↑ + O2↑ + 3H2O在此反应中,硝酸和钠水合物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指是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降低,即温度减少。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力学反应。

例如,火柴燃烧的反应式为:C10H14N2O + 8O2 → 10CO2 + 7H2O + N2在此反应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远大于反应物吸收的热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反应物之间的转化、转移时,始终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反应前的能量总量等于反应后的能量总量。

这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之和,等于化学反应前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成为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伴随的热能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热效应通常用焓(enthalpy)的变化ΔH表示。

焓是热力学中的一种物理量,它和热量是密切相关的。

(1)焓的定义焓是指一个物质在常压下的总能量,包括其内部能量和外部力的作用。

简单来说,焓是一个物质在恒定压力下的热力学函数。

(2)热效应的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测定总热量的变化值,来确定其吸热或放热量的大小。

热效应的测定具体分为两种方式:热量测定法和物理方法。

热量测定法是指测定反应容器内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从而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性质的变化(如电势、重量等)来确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注意:足够的空气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通入量要适当,否则 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造成浪费。扩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 面,工业上常采用固体燃料粉碎或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的方法, 从而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
(4)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 目前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蕴藏有限且不能再生, 终将枯竭,且从开采、 运输、 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
和热内。
二、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如果是1g物质完全
燃烧的反应热,就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2)对燃烧热的理解 ①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并且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其ΔΗ为“-” 或 ΔΗ<0。 ②25℃,101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 果该物质在燃烧时能生成多种燃烧产物,则应该生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 CO(g)属于不完全燃烧,所以 C的燃烧热应该是生成CO2时的热效应。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燃烧热是以员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 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 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
(2)计算方法
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计算求解。
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
③计算准确。
(3)进行反应热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 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 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高二 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二 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返回
本课结束
(2)在298 K时,取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 下进行反应。理论上(假设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 则Q1的数值为_9_3__ kJ。
解析 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2 346 kJ-2 253 kJ=93 kJ。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__A___(填 字母)。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图像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常以图像题的形式出现,在相关图像的平 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能出现的物理量有物质的量、浓度、压强、时间等。这 类问题要按照“一看、二想、三判断”这三个步骤来分析解答。 (1)“一看”——看图像 ①看面:理解各坐标轴所代表量的意义及曲线所示的是哪些量之间的关系。 ②看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突变和渐变、小变和大变;理解曲线 “平”与“陡”即斜率大小的意义;理解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归纳出规律。若 图中有拐点,可按照先拐先平的规律,即较早出现拐点的曲线所表示的反应 先达到平衡,对应的温度高、压强大。
A.Q1>Q2
B.Q1<Q2
C.Q1=Q2
你作出此选择的原因是_该__反__应__为__可__逆__反__应__,__在__密__闭__容__器__中__反__应__达__到__平__衡__时__,_
_1_m__o_l _N_2_和_3__m_o_l_H_2_不__能__完__全__反__应__生__成_2__m_o_l_N__H_3,__因__而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小__于__9_3_k_J_。
2NH3(g) 是
解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 程,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N2(g)+3H2(g) 2NH3(g) 的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共吸收的能量为945 kJ+3×436 kJ=2 253 kJ,形成化学 键共放出的能量为2×3×391 kJ=2 346 kJ,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025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1讲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025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1讲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21讲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 考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自主小练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锌铜原电池中,Cu 2+移向Zn 电极。

( × )[提示] Zn 电极为负极,Cu 2+移向正极。

(2)锌铜原电池中,盐桥可以换成导线。

( × )[提示] 盐桥是离子导体,导线是电子导体。

(3)原电池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 × )[提示] 原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还转化为热能等。

(4)电子能通过熔融的电解质移向正极。

( × )[提示] 电子不能通过离子导体。

(5)电极反应式遵循质量、电子转移和电荷守恒。

( √ )[提示] 电极反应式遵循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

(6)锌铜原电池中,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因此有电流产生。

( × )[提示] 电子不经过电解质溶液。

(7)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时,活动性强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 × )(8)一般来说,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

( √ )(9)实验室制备H 2时,用粗锌(含Cu 等)代替纯锌与盐酸反应效果更好。

( √ )(10)CaO +H 2O===Ca(OH)2能自发进行,且放出大量的热,故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 × )(11)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 )[提示]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移向负极。

(12)某原电池反应为Cu +2AgNO 3===Cu(NO 3)2+2Ag ,装置中的盐桥内可以是含琼脂的KCl 饱和溶液。

( × )[提示] 琼脂中的Cl -会进入AgNO 3溶液和Ag +反应。

(13)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 )[提示] 氧化反应是失去电子的反应,因此在原电池中一定为负极上的反应。

(14)Mg-Al-稀H 2SO 4组成的原电池中,Mg 作负极,Mg-Al-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Mg 作正极。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第六章考点一: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所有燃烧 ①铵盐与强碱反应②中和反应 ②C 与H 2O 、CO 2的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水反应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H 2、CO 、C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⑤缓慢氧化考点二:化学反应过程热量变化(1)微观角度(键能):放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2)宏观角度(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注意: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②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总反应: Zn + 2H + = Zn 2+ + H 2↑e -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能量 反应进程 吸收能量 能量释放能量反应进程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稀硫酸负极:Zn 正极:Cu 现象:不断溶解 反应:氧化反应 电极方程式:Zn -2e - = Zn 2+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方程式:2H + + 2e - = H 2↑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碳棒)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3.氢氧燃料电池:(1)酸性燃料电池:负极:2H2-4e-= 4H+ 正极:O2 +4e- + 4H+= 2H2O(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总反应:2H2 + O2 =2H2O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练习: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5(s)放出的热量相同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NaOH和HCl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炸药爆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铝热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⑥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⑦盐酸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A.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⑦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2NH3中,每生成2mol NH3,()A.放出92 kJ热量B.吸收92 kJ热量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5.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答案解析)(1)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探究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A.用KMnO4表示溶液褪色时间段反应速率,v(实验3)≈1.5×10-3 mol·L-1·min-1B.a<12.7,b>6.7C.用H2C2O4表示该反应速率,v(实验1)大于v(实验3)D.通常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均会加快反应速率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A B.B C.C D.D3.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分两步基元反应:H2O2+I- →H2O+IO- 慢 H2O2+IO- → H2O+O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v (H2O2)=v (H2O)=v (O2) B.IO-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C.反应活化能为98 kJ·mol-1D.反应速率由IO-浓度决定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 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熔点高,没能熔化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有气体产生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 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A.A B.B C.C D.D5.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及答案

(3)c(HI)= c(I2) 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3)错误;
(4)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始终满足 υ(H2)=υ(I2)=0.5υ(HI)中,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故(4)错误;
(5)c(H2)∶c(I2)∶c(HI)=2∶1∶1 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5)错误;
(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量不变,说明是平衡状态,故正确;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 2HI(g) 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2)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 键断裂
(3)c(HI)= c(I2) (4)反应速率 υ(H2)=υ(I2)=0.5υ(HI)
D.甲烷在 O2 中的燃烧反应
A.铝片与稀 H2SO4 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 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H<0,A 不符合题意;
B. Ba(OH)2 8H2O 与 NH4Cl 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
有发生变化,故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 C.灼热的木炭与 CO2 反应产生 CO,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符合题意; D.甲烷在 O2 中的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 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5.反应 2SO2+O2 2SO3 经一段时间后,SO3 的浓度增加了 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 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4mo1/(L.s),则这段时间为( )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不变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的标志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N2、H2、NH3共存B.N2与NH3的浓度相等C.容器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4.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CO2(g)+N2(g)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2可知ΔH=ΔH1+ΔH2=ΔE2-ΔE1B.反应中加入Pt2O+可使反应的焓变减小C.由图2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1molN2O和1molCO的总能量小于1molCO2和1molN2的总能量5.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 / s02468n(SO3) / mol00.81.4 1.8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O2) = 0.4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小于10%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 ()32n SOn O减小【答案】C【详解】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当n(SO3)=1.8mol,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SO3)=0.8mol÷2L÷2s=0.2mol·L-1·s-1,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v(O2)=0.5v(SO3)=0.5×0.2mol·L-1·s-1=0.1mol·L-1·s-1,故A错误;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与压强、物质浓度都无关,故B错误;C.原平衡,SO2的转化率为1.8mol÷2mol×100%=90%。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时,将建立等效平衡,SO3的转化率等于10%,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充入4 molSO3,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SO3的转化率减小,应小于10%,故C正确;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1molO2,相当于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 ()32n SOn O增大,故D错误。

高中课本习题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课本习题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 )。

A.水电站B.核电站C.氢氧燃料电池D.地热电站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有能量的变化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的引发是否需要加热与反应吸热、放热无关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3.在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

A.Zn-2e-=Zn2+B.Cu-2e-=Cu2+C.2H++2e-=H2↑D.Cu2++2e-=Cu4.已知X+Y=M+N是放热反应。

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能放出能量,故不必加热就能发生5.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在以下两种情况下:①生成液态水;②生成水蒸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多B.反应②放出的热量多C.①和②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比较2个反应放出的热量6.下列环境条件中造成埋在地下的铸铁(含碳和铁)管道,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受到腐蚀最严重的是(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B.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C.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D.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8.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是( )。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9.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相同的B.可逆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时间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B.食物放在冰箱中可以减缓变质的速率C.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D.2 mol SO2与1 mol O2混合一定能生成2 mol SO31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锌片极为Zn+2OH--2e-=ZnO+H2O;石墨极为O2+2H2O+4e-=4OH-。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第三中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第三中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第三中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物电解质的量不断减少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CO32--4e-=3CO2↑C.电极X为负极,O2-向X极迁移D.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比煤燃烧发电的能量效率高【答案】A【详解】A、氧化物电解质的量不会减少,在电极Y上O2得到电子生成O2-不断在补充,故A错误;B、由原理图分析可知,其负极反应式为C+2CO32--4e-=3CO2↑,即B正确;C、原电池内部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C正确;D、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是把化学直接转化为电能,而煤燃烧发电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其中能量损耗较大,所以D正确。

正确答案为A。

2.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6分钟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答案】A【详解】A.该曲线斜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即二氧化碳产生速率,由图可知,2~4min内斜率较大,因此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故A项结论错误;B.同A项原理可知,反应4~6min平均反应速率最小,故B项结论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min 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速率最快,2~4min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故C项结论正确;D.反应4min后,温度较高,但此时反应速率降低,是因为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项结论正确;综上所述,结论错误的是A项,故答案为A。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下列措施对改变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A.在工业合成氨3H2(g)+N2(g)⇌2NH3(g)反应中,温度和容器容积一定时,增加氮气的量,能增大反应速率B.CaCO3与稀盐酸反应,加入NaCl溶液,不会改变反应速率C.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加入KCl固体,将加快反应速率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改用98%的浓硫酸将加快H2的生成速率答案:A解析:A.在工业合成氨3H2(g)+N2(g)⇌2NH3(g)反应中,温度和容器容积一定时,增加氮气的量,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B.CaCO3与稀盐酸反应,加入NaCl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溶液中H+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C.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质为Ba2++SO42-=BaSO4↓,加入KCl固体,不影响离子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改用98%的浓硫酸,将生成SO2气体,不会生成H2,D错误;答案选A。

2、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答案:C解析:A.Na2O2与人呼出的H2O、CO2都能反应生成O2,O2又可以供给人呼吸,A运用了相应化学原理,选项A不合题意;B.SO2具有还原性可做抗氧化剂,防止葡萄酒中还原性物质被氧化,且能杀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菌,做防腐剂,B运用了相应化学原理,选项B不合题意;C.高铁酸钾利用其强氧化性消杀,之后生成的铁离子水解再吸附悬浮物,(敲黑板:高铁酸钾净水有氧化、消毒、吸附、凝絮、除臭、脱色、环保等多项技能于一身,是目前性能最好的水处理剂,其他处理剂与其无法比拟)铁盐用于水处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吸附净化,不能消杀,与其强氧化性无关,C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选项C符合题意;D.与其他金属相比,单位质量的锂可释放更多电子(7克锂可释放1mol电子,人小本领大!),比能量高,选项D不合题意;答案选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市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H2能在Cl2中燃烧生成 HCl,HCl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2和Cl2。

图为H2、Cl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 1 放热B.过程 2 吸热C.过程 3 放热D.过程 4 放热【答案】C【详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放热,图中过程1是吸热过程,过程2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C。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 mol·L-1B.c(Y2)=0.5 mol·L-1C.c(X2)=0.2 mol·L-1D.c(Y2)=0.6 mol·L-1【答案】B【详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 0 0.4若反应逆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2 0.6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c(Y2)<0.6,0<c(Z)<0.4,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B。

【点晴】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

3.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耗掉8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则1mol无水乙醇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A.10Q B.10Q~5Q C.大于10Q D.5Q【答案】C【详解】n(NaOH)=0.05L×8mol/L=0.4mol,则由CO2~2NaOH~Na2CO3,可知n(CO2)=0.2mol,则n(C2H6O)=0.5×n(CO2)=0.1mol,放出的热量为Q,所以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Q,由CO2~NaOH~NaHCO3可知,n(CO2)=0.4mol,则n(C2H6O)=0.5×n(CO2)=0.2mol,放出的热量为Q,所以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Q,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则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介于5Q~10Q之间,所以选项C不符合;故答案选C。

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外电路的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极逐渐溶解,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d B.a>c>d>b C.c>a>d>b D.b>d>c>a【答案】B【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金属活泼性,负极强于正极;根据电极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金属活泼性,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活泼;根据电流流向判断金属活泼性,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活泼。

【详解】a、b相连时,a为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a>b;c、a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c上发生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a上发生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金属活动性a>c;c、d相连时,电流由d经导线流向c,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c作负极d作正极,金属活动性c>d,b、d相连时,d极逐渐溶解,,即b是正极,d是负极,活泼性d>b,所以a、b、c、d4块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故选:B。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 +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B.SO2为 0.25mol/LC.SO2、SO3均为0.15mol/LD.SO3为0.4mol/L【答案】B【分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若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3 mol/L、0mol/L,若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mol/L、0.1mol/L、0.4mol/L,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小于最大浓度,以此来解答。

【详解】A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2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故A错误;B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2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大于0,则可能为0.25mol/L,故B正确;C项、SO3、SO2浓度均为0.2mol/L,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能是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大,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减小,SO3、SO2浓度不会均为0.15mol/L,故C错误;D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3的浓度一定小于0.4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可逆反应,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为不完全转化性,学会利用极限转化的思想来分析物质的最大浓度,但实际浓度一定小于最大浓度是解答关键。

6.如图a为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X、Y、Z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若从t2开始,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物质Z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t1内X与Y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3∶2B.该反应中Z一定为产物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压强或催化剂【答案】C【分析】t1~t2阶段、t2~t3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t2~t3阶段与t4~t5阶段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说明分别是使用了催化剂和加压,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0~t1时,X减少0.09mol/L,Y增大0.06mol/L,所以Z一定是生成物,且生成0.03mol/L,t3~t4阶段改变的条件只能是降低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 0~t 1min 内X 与Y 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即为:(0.15-0.06)mol/L ∶(0.11-0.05)mol/L=3∶2,故A 正确;B. 由上述分析可知,Z 一定是生成物,故B 正确;C. 由上述分析可知,t 3~t 4阶段改变的条件只能是降低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故C 错误;D. t 1~t 2阶段、t 2~t 3阶段与t 4~t 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t 2~t 3阶段与t 4~t 5阶段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说明分别是使用了催化剂和加压,也说明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D 正确; 答案选C 。

7.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C…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CO→CO 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 .“CO 2 ⇌ H 2CO 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答案】C 【详解】A . C 和CO 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 错误;B . “CO→CO 2”的反应可以是222CO O 2CO 点燃,是化合反应,也可以是2CO+CuOCu+CO 高温,也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 错误;C . 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C 正确;D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CO 2 ⇌ H 2CO 3”的反应不可用酚酞试剂验证,故D 错误; 故选C 。

8.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燃烧热/kJ·mol -化合物燃烧热/kJ·mol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C【详解】A.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60.8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H=-3121.6kJ/mol,故A错误;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的燃烧热比正丁烷的燃烧热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为正丁烷<异丁烷,故B错误;C.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则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2-甲基丁烷,即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KJ/mol左右,且大于3531.3KJ/mol,故C正确;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热越少,即n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氢的数目越大燃烧放热越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C。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B【详解】A.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正确;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吸热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反应类型判断的考查。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