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新课标III)(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

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

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

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

”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高考全国3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高考全国3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A.B.C.D..A. B.C. D.—实质”。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需要紧扣材料排除。这启示我们要加
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此类试题的解法。这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比重很大,其考查的是“现
。(7分)
第(2)问“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关键是转化成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就很容易作答了。做此
题要做到“两个结合”结合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
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贫穷儿童、流浪者、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等信
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
,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
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解析版)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解析版)
29.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含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 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28.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宋代官府强调重农抑商,而苏辙则强调舍农工商贾而为士、郑至道则强调士农工商皆本业。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较为增强,故C正确;这一情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的国策,故B错误;“四民社会地位相同”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

2021年高考真题——全国III卷(解析版)

2021年高考真题——全国III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 递减B. 先减后增C. 先增后减D. 递增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水体营养盐B. 太阳辐射C. 水体含沙量D. 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25.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

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26.“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A.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D.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27.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表l史实和结论之问逻辑关系正确的是表128.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废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

”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29.读图5,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战国以前发掘的古墓中,可以明显看到黄河流域铁器实物出土较多,反映了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D项正确;AC项明显错误,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战国以前,铁制农具在黄河流域使用普遍,但是在西南地区并非如此,故排除;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B项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

关于古代生产工具的相关内容: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

我国原始社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工具比较原始;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与此同时,春秋以后,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

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析】【分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宋代的宰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其父辈或者是祖辈并无任何任职的情况,完全是由下层发展而来,因此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为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新课标III)(解析版)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新课标III)(解析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解析版)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

(解析版)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才能测试〔历史〕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一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二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阐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聚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好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表达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好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消费者的利益,其成就表达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察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察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历、重实用〞的特点。

此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根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21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叙内容不一乃至怪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碰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进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必然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解析】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记叙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

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乃至怪诞”矛盾;史学高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必然”(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朝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朝“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严重,必然致使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

(土地是必然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

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

A、C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开与题干冲突。

答案:D26.明代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那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腹地域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别造成远程贸易兴盛【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

B、C从材料中无法表现,且与史实不符。

材料可以表现岭南地域物产丰硕、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数量,无法直接表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排除A项。

2021全国Ⅲ卷高考文综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1全国Ⅲ卷高考文综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1全国Ⅲ卷高考文综真题及参考答案66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

图 1 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据此完成 1—3 题。

图 1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图 2 显示 2021 年我国西部某市 50 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 岁。

据此完成 4—6 题。

图 2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__1~20__5 年B.1991~1995 年 C.1981~1985 年 D.1971~1975 年 5.造成该市20~24 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6.推测2021~ 2030 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 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图 3 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

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

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

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

”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 副本 - 副本

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 副本 - 副本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

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

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

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

”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历史-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历史-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 B D D A B B C C D A B 24.A【解析】秦王看重韩非子,主要是因为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适应了秦国集权政治和实现统一的需要,即符合秦王的统治策略,故A项正确。

秦国具备统一六国的军事基础与赏识韩非子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秦王重用韩非子主要是因为其思想适应加强集权、实现统一的需要,故C项错误。

D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

25.B【解析】A项观点错误,汉代统治者当然意识到外戚之弊。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外戚之所以在汉代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在统治阶层看来,实现专权的是个别外戚,而非外戚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外戚参政是有利于加强君主统治的,故B项正确。

丞相对皇权是一种制约,而“娘家人”外戚在汉代是丞相的最佳人选之一,所以不能依靠其抑制相权,故C项错误。

作者说的是“阶级”而非“天命观”,故D项错误。

26.D【解析】观察图片所反映的服饰特征以及小字介绍可知,北魏服饰有汉化的特征,南朝服饰有鲜卑化的迹象,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推动了服饰变迁,故选D项。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服饰变化,并不能以此推及北魏汉化改革彻底,故排除A项。

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

C项说法不准确且角度片面。

27.D【解析】商税条例的制定及“商税院”的设立等使税务征收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这一政策是符合商业发展规律需要的,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故D项正确。

设立税务机构,制定税则,税赋不能轻易修正,不是针对地方豪强势力,而是对国民全体,A项“旨在”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扭转了”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

28.A【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广东、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六省中,广东的留学生人数最多,因为广东地处东南沿海,较早开辟了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的思想较其他地区要开放,故A项正确。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8.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9.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全国卷Ⅲ)2021年高考文综压轴卷(含解析)

(全国卷Ⅲ)2021年高考文综压轴卷(含解析)

(全国卷Ⅲ)2021年高考文综压轴卷(含解析)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祝考生在本次考试和高考中取得最满意的成绩!第I卷(选择题,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

2021年,距离杭州城区40多千米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

据此,完成1~3题。

1.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A.德清地价高涨 B.杭州政策支持C.德清交通闭塞 D.杭州集群效应2.下列引进的产业项目最可能被安置在德清县莫干园区的是A.通航飞机设计 B.尖端钢材制造C.土特产品加工 D.电商货品仓库3.莫干园区对杭州城市建设的影响有A.产业优化升级 B.增加就业机会C.加剧空气污染 D.降低土地效益栓皮栎的树皮(软木)厚8~9 cm,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是一种目前没有任何工业或工艺能够复制的天然完美原材料。

树皮剥后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两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

栓皮栎林对适生地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葡萄牙是栓皮栎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栓皮栎主要分布在其南部地区,至今仍采用原始的人工软木采剥方法,工人采剥时需小心翼翼。

读葡萄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4~6题。

4.推测该地栓皮栎A.树根浅,叶片大且松软 B.树根浅,叶片小且硬实C.树根深,叶片大且松软 D.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5.葡萄牙至今仍采用原始方法人工采剥树皮,主要原因是人工采剥A.产量较低 B.浪费较少 C.难度较小 D.劳动力充足6.与用材林相比,葡萄牙发展栓皮栎产业最大的环境效益是A.增加绿地面积 B.提供木材资源C.稳定植被覆盖 D.提升空气质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北方地区作为燃煤集中供暖区。

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答案+评分标准+评分细则)

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答案+评分标准+评分细则)

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答案+评分标准+评分细则41.【参考答案】(1)原因:逃避战乱、灾荒;躲避苛政;为巩固统治,国家强制移民;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需要;人地矛盾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海外贸易的吸引。

(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积极方面:移民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增强王朝统治力量,有利于政权的稳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建设;海外移民能改善个体生存环境,也客观上为中外文化交流和迁入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4分,答出两点即可)消极方面:使移民背井离乡,被动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大量的人口迁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迁入地的政治生态,影响社会稳定。

(3分)(2)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移民主体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移民数量大;移民种类多;移民大多受教育程度高;新移民居住区域相对集中;大量非法移民存在。

(6分,答出三点即可)因素:移民增加美国城市公共生活的压力;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加剧了种族矛盾和族际冲突,对美国社会安全和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宗教信仰的摩擦和冲突;捍卫美国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6分,答出三点即可)【评分细则】【学生若答下列内容,可以按照此标准赋分】42.【参考答案】示例一观点:材料认为欧洲是世界现代化的引领者,这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

(2分)论述: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最先完成了现代化转型,但这决不意味着其就是世界现代化的引领者。

以中国为例,早在明朝中后期,旧制度就已经走向衰落,现代化因素也已出现,表现为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上以李贽为代表的早期民主思想的出现,政治上市民阶层的扩大。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其也参与到了中国业已出现的现代化进程中来。

中国的现代化源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变化,西方只是参与到了这一进程之中,绝不是引导者。

精品解析: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 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

2.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

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 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 监察体系的改进C. 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 察举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

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3.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的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 书写笔画繁杂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唐代著名草书书法家,其中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

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

这说明当时书写气象的开放性和灵动性,B正确;A是楷书的特征,排除;材料与书写笔画的繁杂性无关,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张旭书法的开放性,内敛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

故选B。

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权势强大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 社会经济凋敝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答案】A【解析】【详解】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

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 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 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须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

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由清帝指派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有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者体现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

故选B。

7.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A.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 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 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 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企业账面利润难以维持生产,说明通货膨胀严重,这些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中国的工矿企业虽然有利润,但是难以维持生产,出现了囤积原料为主,生产为辅的局面,C正确;题干未提及商业繁荣情况,不能得出商业繁荣带动工业生产,排除A;当时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反映的是生产遭到破坏而非恢复,排除B;1940年中后期不存在军阀混战局面,排除D。

8.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这反映出A.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1983 年,四家百货商场与主管部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承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A项正确;此时国企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C项错误;我国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

9.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

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

这反映出,当时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受到加尔文在瑞士宗教改革影响,法国的逃难者涌向日内瓦,其中这些人将技术和资金投入到日内瓦的钟表业,促进了瑞士钟表业的繁荣,这说明当时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日内瓦的经济发展,D正确;宗教改革虽然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但是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A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城市的生活面貌主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排除。

故选D。

10.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

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主张A. 赋予各州主权B. 恢复邦联制度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

而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本州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扩大联邦政府的同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

11.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A. 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 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C. 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 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答案】A【解析】【详解】后印象派绘画作品重视写意,强调变形和夸张,大多线条粗狂,色彩明快,强烈抒发个性,揭示主观世界,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故选择A项;现实主义美术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追求色彩和形状的逼真,强化直观印象的作用,这显然与《第一步》不符,排除B项;《第一步》不是素描,排除C项;追求“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的是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排除D项。

12.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

这种状况A.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亚非拉国家为了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动地位而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在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上,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因此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作出了贡献,故选择B项,世界多极化目前还是一种趋势,排除A项;“遏制了”过于绝对,七八十年代美苏冷战,正进行军备竞赛,排除C项;“改变了”与当时两极格局的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