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第3课 蜡烛(共38张PPT)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这是苏联 卫国战争中的大型战役之一。
57600德国法西斯战俘被押送着经过莫斯科。 1944年6月17日。摄影:特拉赫曼。
诺 曼 底
苏 联 红
登 陆
军 攻 克
柏
林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 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课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 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 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 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 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 开 始 了 长 达
月 德 国 法 西 斯
兵
天临
的列
围宁
困格
战争期间法西斯共毁坏了1710座苏联城市 和7万多村庄。克拉斯诺格勒。1943年。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德 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150万人,3000 多辆坦克与3000多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苏军由防御转为反攻。 这是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对炮火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 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 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课文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 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 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 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 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3蜡烛(讲)(提升版,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蜡烛【学习要点】理解并体会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堂探讨☆要点一:理解并体会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
【探究活动】理解并体会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释疑】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讨论明确】找出课文中对炮火的描写并说明作用明确:本文在写环境时,最突出的就是德国人的炮火,达十处之多,但是并没有重复的。
如“德国人又开炮了”,“德国人还在开炮”,“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
这样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不仅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更表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课堂提升】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 (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人教版最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人教版最新1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桥之美(吴冠中)13苏州园林(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陈从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17奇妙的克隆(谈家祯)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20*落日的幻觉(黄天祥)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札记》)25杜甫诗三首(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杜甫)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背诵1长歌行汉乐府(郭茂倩)2野望(王绩)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5黄鹤楼(崔颢)6送友人(李白)7秋词(刘禹锡)8鲁山山行(梅尧臣)9浣溪沙(苏轼)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带*是略读课文1《新闻两则》鄂è:湖北省的简称。
豫yù: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íjì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最新文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知识点-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知识点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大家记得要收集整理好蜡烛的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语文蜡烛的作者简介西蒙诺夫(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1915~1979)苏联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他的诗歌《等着我吧……》和文章《蜡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作品《蜡烛》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等着我吧……》《打死他》《请你记住,阿廖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
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
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
战后到过美国。
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
还发表诗集《友与敌》(1948)。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
八年级语文蜡烛的重点字词1、读准字音烧灼zhuó 桥头堡bǎo地窖jiào 匍匐pú fú腋下yè 拂晓fú瓦砾lì 颤巍巍wēi鞠躬jū gōng 舀yǎo2、解释词语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32_熔化和凝固》2018年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3.2 熔化和凝固》2018年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演练1. 水结成冰是________现象,此过程要________热量;铁化成铁水是________现象,此过程要________热量。
2. 在玻璃、铁、铜、松香、海波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
3.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的目的是水________时要________热量,不至于菜窖里的温度降的太低,不会把蔬菜冻坏。
4. 下列不是熔化现象的是()A.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B.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D.炎热的夏天,马路变软了5. 在气温−20∘C的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此时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_______∘C,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_____∘C,湖底的水温为________∘C。
选择题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C的房间里,它将()A.继续熔化B.继续凝固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D.无法判断如图表示晶体凝固的图象是()A. B.C. D.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上升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过程不需要吸热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上升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晶体是透明的,非晶体是不透明的关于水在0∘C时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为固态B.只能为液态C.只能为固液共存状态D.可能为气态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的冰块多些,乙盆的冰块少些,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
则()A.甲盆水温度比乙盆水温度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C.乙盆水温度可能比甲盆水温度高D.不能判定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采用在水箱中加水进行冷却。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3 蜡烛(练)(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蜡烛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文玩核桃徐慧芬①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
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
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
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②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
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
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
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
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③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
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
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④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
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
这一瞧,傅三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⑤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
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
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
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
老人叫了声好。
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⑥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
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⑦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
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3.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偷袭(xí)手臂(bèi)珍藏(cáng)B.附近(fǔ)埋葬(zàng)掩护(yǎn)C.间歇(jiàn)地窖(jiào)匍匐(pú)D.瓦砾(lì)腋窝(yè)僵硬(yèng)⒉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的意思⑴精疲力竭:。
⑵名副其实:。
⑶永垂不朽:。
⒊对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破折号表示解释)B.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
(冒号表示解释)C.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括号表示补充说明)二、语言运用1.下列各句所用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环境描写)B.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动作描写)C.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动作描写)D.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出来。
“看呀!”那红军说。
(语言描写)2.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B.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C.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拂晓前,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三、课内阅读1.“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时测练 (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共30分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拂.晓( ) 地窖.( ) 瓦砾.( ) 匍匐..( ) 腋.窝( ) 偷xí( ) píng( )障 jū( )躬肃mù( ) 颤wē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3分)A.她已经精疲力竭....(有气无力)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B.毒胶囊、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告诉人们,我们需要名副其实....(名不副实)的产品质量。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名垂千古)。
D.红军的偷袭企图..(打算)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
3. (株洲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4.说说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3分)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5.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 )(2)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 )(3)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 )二、阅读杀光一个村子周海亮冰天雪地里,无辜的村民被驱赶到一个天然的椭圆形的大坑面前。
我们在村子里的干草堆里发现了这些。
上士用脚尖指指摆在面前的一排手榴弹,毫无疑问,村子里混有游击队员。
没有人说话,三四十个村民弓着腰,深低着头,微微颤抖着身体,眼睛瞅着脚尖。
谁是上士给他们三分钟时间。
机关枪早已准备好,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排成一排的人们。
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人教版2020
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人教版2020第一单元:一.积累使用1.dāng dí jiān xiù è suíjìng wén huáng yù2. (1). A B A A (2) .A B A B (3).A B B A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水平,纷纷败散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阻遏——阻止企图——图谋、打算4. C5. C6.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毛泽东新闻稿7.略二.阅读鉴赏(一)1.电头。
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
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
”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
”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
”大意:对这个事件的评论。
4.记叙和议论。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对的,但是也并不排斥议论,适当的议论能够对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堂练习册《芦花荡》答案一. 积累使用1. A2. (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3)末——抹(4)错——措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6. B7.撑奔着飘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fú)腋下(yè)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四、词语积累烧灼:烧、烫,使受伤。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穿越:通过;穿过。
目睹:亲眼看到。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耸立:高高地直立。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五、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
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六、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练习3蜡烛2新新
《蜡烛》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更()夫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点将。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①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②这样,她一小时,也许两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ú lì jiào jū chàn gēng2.A3.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练习4 (新版)新人教版
3 蜡烛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拂.晓()地窖.()瓦砾.()匍匐..()()腋.窝()2.填空。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蜡烛”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处对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肖像描写,都是透过老人的眼来写的,试着说出当时老妇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4.请运用下列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语言流畅、中心明确的话,词语的位置可以调换,相信你能行!拂晓肃穆鞠躬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①“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
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②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
窗户微开,他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
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③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
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
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
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⑤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
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
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⑥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
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的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祈求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3.蜡烛练习册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预习热身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匍匐..( ) 鞠.躬( ) 颤.巍巍( ) 更.夫( ) 腋.窝( ) 烧灼.( ) 肃穆.( )揣.测( ) 被迫.( ) 迫.击炮( ) 模.样( ) 模.范( )2.请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老妇人被这一振,耳朵也聋了。
( )(2)她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缰硬了的手臂弯过来。
( )(3)她已经筋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 )3.填空。
(1)《蜡烛》的作者是、(国家)作者。
蜡烛的象征意义是:(2)本文属于通讯,与消息相比,不仅有六个新闻要素,还有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
通讯分和,通讯得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等。
4.抄写名句,刷新文采。
青年时种下什么。
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曾经的友谊已经荡然无存....;这令我无比痛心。
B.他说活总是转弯抹角....。
从不直来直去。
C.这一恶性案件发生后,上级领导马上下达了限期破案的指令,公安机关立即倾巢而出....,设卡排查。
不久就抓获了几个主要的犯罪分子。
D.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前往了世界五大洲,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火炬传递活动。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
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B.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神情来表现的。
C.本文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地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
D.“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一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课内探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
鞠()躬颤()巍巍更()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
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
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
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点将。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①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②这样,她一小时,也许两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ú lì jiào jū chàn gēng
2.A
3.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
(1)穿过到理弯覆坐表现了老妇人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烘托老妇人不顾生死的崇高精神
(3)第①句把“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单独成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老妇人的敬意和哀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