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犯罪惩治与预防
法律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
法律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恶意诽谤,作为一种危害社会秩序和个人声誉的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个人权益,法律对于恶意诽谤行为有一系列的处理规范和制度。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如何处理恶意诽谤行为,以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恶意诽谤的定义恶意诽谤是指以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和诽谤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声誉和形象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的行为。
恶意诽谤行为经常会损害被诽谤人的声誉,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恶意诽谤的危害恶意诽谤行为不仅对个人的名誉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社会蔓延的恶劣风气。
恶意诽谤行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个人声誉和名誉,导致精神痛苦和财产损失;2.破坏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导致社会不信任;3.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评价体系,干扰社会的正常运转。
三、法律对恶意诽谤的处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平稳发展,法律对于恶意诽谤行为有一系列的处理办法和程序。
下面将介绍最常见的三种处理方式:1.刑事责任追究恶意诽谤行为涉及到人身攻击和侵犯他人权益,因此刑事追究是最严厉的处罚手段。
根据法律规定,恶意诽谤行为可能触犯“诽谤罪”,对于刑事诽谤行为,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有权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2.民事诉讼维权被恶意诽谤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的途径可以包括公证、调解等,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恶意诽谤者的侵权行为,并获得经济赔偿和名誉恢复。
3.行政处罚和行政救济恶意诽谤行为也属于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相关行政机关也有权对恶意诽谤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当受害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救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防范恶意诽谤的建议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处理恶意诽谤行为之外,个人也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减少被恶意诽谤的可能性:1.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2.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3.避免参与恶意攻击和谣言传播,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4.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恶意诽谤行为,保护自身权益。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网络诽谤犯罪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虚假、歪曲、侮辱他人的信息,以达到诽谤、中伤、恶意抹黑他人之目的的违法行为。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传播广泛性,网络诽谤犯罪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往往更为严重和长久,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制来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我国对网络诽谤犯罪进行了法律规制,主要涉及刑法和互联网管理法规。
刑法对网络诽谤犯罪有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和文学创作被释放犯罪记录在案第253条之规定,网络诽谤犯罪分为两种形式:以公开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公布或者制作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些规定明确了网络诽谤犯罪的性质和处罚标准,为司法机关打击该类犯罪行为提供了依据。
互联网管理法规也对网络诽谤犯罪进行规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或者恶意篡改、删除他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诚信保护支持法》也规定了加大对网络谣言、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在维护网络诚信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网络诽谤犯罪提起诉讼的程序也得到了法律规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或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全措施,如要求被告删除不实信息、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
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使得打击网络诽谤犯罪的难度增加,很多时候无法追踪到实施者,进而无法进行处罚。
相关实施细则的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的不足也会影响到打击网络诽谤犯罪的效果。
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犯罪成本,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做好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细化。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置措施有哪些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置措施有哪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如同病毒一般迅速传播,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扰乱社会秩序到损害个人名誉,从误导公众认知到破坏市场环境,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觑。
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法律对于网络谣言的处置有着明确而严格的措施。
首先,行政法律处置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行政机关在发现网络谣言后,会进行调查核实。
如果确认属于违法行为,将依法对造谣者给予行政处罚。
这一措施能够迅速制止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民事法律处置也是重要的一环。
当网络谣言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时,受害者有权依据《民法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例如,如果某人在网络上散布关于他人的虚假谣言,导致其名誉受损,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造谣者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权益。
再者,刑事法律处置是最为严厉的手段。
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网络谣言,可能会触犯刑法。
比如,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此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那么,在法律实践中,如何认定网络谣言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信息的真实性,即所传播的内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
如果是毫无根据的虚构或者歪曲事实,就很可能构成谣言。
其次是传播的意图,是故意传播还是无意为之。
网络诽谤行为刑法规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网络诽谤行为刑法规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诽谤行为也随之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虽然我国《刑法》对网络诽谤的规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对策。
一、网络诽谤行为刑法规制的困境1.隐匿性强,难以查证网络诽谤的行为通常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匿名性和隐蔽性非常强,这使得网络诽谤的行为者很难被查证。
正因为网络诽谤的匿名性,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时常发生,而且受害者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肇事者。
2.证据收集难度大,需要依赖技术手段网络诽谤行为的证据也较为难以收集,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手段辅助挖掘。
比如,一些造谣者会利用诸如虚拟身份、匿名IP、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就需要通过信息安全技术来获取证据。
而且,即使获取到了证据,还需要进行真伪鉴别和验证,加重了工作难度。
3.赔偿标准低、调解难度大网络诽谤行为的赔偿标准较低,而且赔偿一般采用调解方式,这就给受害人的损失赔偿带来了很大的不公平性。
因为很多损害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受害人的名誉和心理健康,赔偿标准低就会使得受害人难以得到公正的赔偿。
二、网络诽谤行为刑法规制的对策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网络诽谤行为,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规定和实施体系。
有关部门需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网络行为的管理和获证工作。
同时,应当加大对网络诽谤的打击力度,对网络诽谤行为进行高压打击,降低其危害性。
2.加强证据收集技术的研发为了有效打击网络诽谤行为,需要加强证据收集技术研发,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究网络数据挖掘、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从而更好地收集证据及证明网络诽谤行为的真实情况。
3.加强受害者的维权保护为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和利益,应当加强受害者的维权保护。
既要提高受害者维权的门槛,又要完善赔偿制度,让受害人有一个安心的环境。
三、案例分析1.某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关于某知名企业造谣的消息,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网络诽谤犯罪惩治与预防
誉也 难 以恢复 。
对 于 网络诽 谤罪的认 定 中应 该着重 考 虑传 播手 段对 社会 公 众 所产 生的危 害程度 , 其危 害情节 严重与 否应 该根据 不实 言论所
例如 在某 知名论 坛 曾经 出现 过 “ 原配 ” 发帖 声讨 “ 小三” 的帖 传播 的方 式加 以 区分 ,主观 故 意跟 客观 故意 都是 诽谤 的构 成要
防措施 迫在 眉睫 。
一
度 远远 大于 线下 的诽 谤罪 。《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刑 法》 第2 4 6 条 对
诽 谤 罪做 了规 定, 诽 谤罪是指 故 意捏造 并 散布虚 构 的事实 , 侮辱
、
网络诽 谤犯 罪 的社 会危 害
网络 诽谤 更 多的是 以捏 造事 实 ,损害 他人 名誉 与利 益 为 目
子, 帖子 里声 情并 茂 的描 述 了“ 小三” 是如 何勾 引 自己丈 夫 , 如何 件 , 对诽 谤 言论 的散播 也存 在客 观偶 然性 , 其 传 播的 载体可 以是 破坏 自己家庭 的行 为 , 这 让很 多深受 “ 小三 ” 危害 的“ 原配” 引起共 不特 定 的人 , 也 可 以是某个 组织 , 在 网络 上进 行 传播 , 像 是微 博、 鸣, 纷纷转 帖 、 回帖声讨所 谓 的“ 小三 ” , 好事 者甚至 根据帖 子描述 微信 、 MS N、 各大 论坛 散布 主观捏 造 的对他 人名 誉等 造成 损害 的 进 行人 肉搜 索 , 给现 实 中的“ 小三 ” 的工作 生活 带来 极大 的 困扰 ,
如何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与防范
如何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与防范网络谣言在当今社会中愈发猖獗,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谣言,加强打击与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加强技术手段和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与防范。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与防范,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网络谣言的立法力度,明确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并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司法审判力度。
此外,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治理制度,设立网络谣言举报平台,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打击网络谣言活动中来。
二、加强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加强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也是防范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媒体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管理,坚决杜绝传播网络谣言。
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让公众获取到全面客观的信息,增强识别和抵制谣言的能力。
三、加强技术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技术手段也是打击网络谣言的重要方式。
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出更加高效精准的谣言识别技术和防控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辨别和封堵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提高网络防护能力,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渗透。
四、提升个人信息素养提升个人信息素养也是防范网络谣言的关键。
公众要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对网络谣言进行甄别和辨析,不盲目转发和信任不确凿的信息。
公众要保持理性思考,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不轻易受谣言的影响。
同时,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参与传播和制造网络谣言的行为。
总结起来,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与防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加强技术手段和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步构建起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打击与防范,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关于惩治诽谤立法执法问题调报告
关于惩治诽谤立法执法问题调报告根据中宣部组织开展惩治诽谤立法执法问题研究,我局进行了调研,并总结如下:一、当前用行政手段惩治造谣、诽谤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有两大难点与问题:一、现在对诽谤案件当中,影响级坏,但又无法处理的就是对国家机关、团体进行诽谤与侮辱行为无法处理,该条款当中只确定了对自然人的诽谤与侮辱,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心存恶意的人公然在网络上对党政机关进行的侮辱、诽谤行为,点击率极高,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影响也极坏,但因其被害方不是自然人,其无法处理;二、该条款中规定是公然进行,我们在日常办理案件当中经常遇到,并且也非常多的情况是一对一,或者只有二、三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人格侮辱与诽谤行为,并且特别是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进行的污辱与诽谤行为时,还特别容易出现暴力犯罪,甚至是命案,因此这也是我们工作中很难处理的问题。
二、这些年公安机关惩治造谣诽谤的典型安例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验教训:在我局处理的激情性质暴力犯罪与违法案件当中,因诽谤与侮辱行为所引起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大多数,因此对诽谤与侮辱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不但是净化社会环境所面对的问题,同样也是减少与降低暴力犯罪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当中,骂人或者造谣都是轻微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不被社会所重视,实其不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群众素质的不段提高,我们对这种无社会公德的行为,不应再认为是轻微的破坏社会公德问题,而应当重视起来。
三、针对今后加强诽谤惩治工作、应当改进和完善立法及执法工作,现提出如下建议:(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二项规定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的要件进行相应修改为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包括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委会等组织),取消公然与他人限制性条款;(二)、将侮辱、诽谤罪从不告不理案件当中取消,不再列为自诉案件,对于此因案件,公民自诉取证是对被害人维权行为的不尊重,因为现在案件取证,我们公力机关都知道很难,可想而知,如果让公民自己去取证,难度之大,可以想象;(三)对多次违反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二项行为的人,应加大处罚力度,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诽谤
主要特点
网络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对网络诽谤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 价值冲突。实践中在认定上存在很大分歧,因此,如何通过具体情节确切认定,确定罪与非罪,乃至归责都至关 重要。
维权方法
陕西首例网络诽谤案庭审现场1、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 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
2、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 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
对于一个对言论自由有较多限制、新闻媒体较多为政党服务的政府来说,互联网上的诽谤无疑是一个恐怖的 东西。持不同政见者如果想向他们的祖国传播诽谤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容易地办到,而且能够远距离做到。 受到诽谤的政府官员甚至难以找到诽谤的来源。传统媒介信息主要由官方提供,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政府官 员本人在互联网上成为人人可以评论的对象。
互联网的出现将影响传统诽谤法的许多方面,尤其是跨国诉讼问题。互联网比传统出版和广播技术的普及和 便利,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极大地改善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网络交流可以轻易跨越国界,比如居住在美国的被告,可能将诽谤信息传到英国,如果被告在诽谤诉讼有利 于原告的管辖区(英国)答辩,那么被告就可能要收敛一下他们的言论以遵从原告国家对言论有较多限制的法律。 理论上,遭受互联网诽谤的原告,可以在有利于自己的管辖区(英国)内,对处于有利于被告的管辖区(如美国) 的诽谤者提起诉讼。
所以一般来说网络诽谤的责任承担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诽谤言论的作者;另一部分是诽谤言论的传播 者。编造诽谤言论者,自然会被起诉诽谤,那些只是用手指轻轻一按,通过电子邮件把这些言论转而传递出去的 人,也可以被起诉诽谤。
如果发现有谣言在传播,应该如何制止和处理
如果发现有谣言在传播,应该如何制止和处理
面对谣言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制止和处理:
1. 及时澄清事实: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应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内容,确保公众获取准确的信息。
这有助于防止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减少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2. 依法追究责任:对于编造、散布谣言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通过法律的制裁,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对其他潜在的谣言制造者起到警示作用。
3.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媒体和社交平台应加强对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提高公众对信息真伪和来源的判断能力。
公众应学会辨别谣言,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
4. 强化监管和惩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传播媒介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和惩处措施。
对于故意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秩序。
5. 建立辟谣机制: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交平台应建立联合辟谣机制,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对谣言进行辟谣和澄清。
这有助于减少谣言的传播范围,防止其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总之,制止和处理谣言的传播需要政府、媒体、社交平台和公众共同努力。
通过及时澄清事实、依法追究责任、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强化监管和惩处以及建立辟
谣机制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谣言的挑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信任机制。
如何预防网络暴力事件
如何预防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暴力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对他人施加言语、文字、图片等形式的侮辱、恐吓、诽谤等攻击性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暴力事件逐渐增多,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要预防网络暴力事件,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明确网络暴力的界定、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大对网络暴力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形成有威慑力的司法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平台责任,加强对用户言论的审核和处理,及时删除违法有害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
二、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针对网络暴力事件,应加强相关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和法律意识。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不参与和传播网络暴力行为。
同时,社会各界应推动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建设,倡导文明网络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媒体也应加强自律,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网络暴力事件,不制造、不传播恶意谣言和攻击性言论,传递正能量和理性声音。
三、强化技术手段和平台管理技术手段是预防网络暴力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网络平台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建立智能识别和过滤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暴力信息。
同时,加强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审核,限制匿名发言,提高用户发言的可追溯性和责任意识。
此外,网络平台应加强用户举报渠道的建设,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网络环境的维护,及时反馈和处理用户举报信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治理机制。
四、加强社区和家庭监管家庭和社区在预防网络暴力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重视子女的网络行为,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社区应加强对网络暴力事件的宣传和预防,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居民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警惕。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法律规制网络诽谤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不实、恶意的攻击、诋毁、诽谤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诽谤的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还可能波及到被诽谤人的家人、朋友和社会形象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诽谤犯罪,我国法律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我国《刑法》对网络诽谤犯罪实行了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明知是虚假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处或者并处管制、拘留。
该条规定颇具操作性,明确了网络诽谤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必须是虚假事实,并且行为人需要具备明知虚假事实的故意犯罪心态。
因此,在判断网络诽谤犯罪时,需要对有关网络内容进行严格的分析和审查,以确保定性属实。
另外,该条规定规定了具体的刑罚,对网络诽谤犯罪形成了有力的威慑力。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诽谤犯罪的规制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诽谤行为亦有明确规制。
该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对其提供的信息内容负责,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如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规定从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角度,明确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更加强调了网络诽谤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性,及时地防止网络诽谤行为的发生和持续。
三、相关案例分析网络诽谤罪是一种比较新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相关案例。
比如,2012年某网民在网上发布“杭州喜来登酒店女艺人宿舍随意出入,艺人整容酒店保密等信息”,造成了不良影响。
该网民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的刑罚,并处罚金。
此案中,行为人先是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虚假信息,进而诋毁了酒店和艺人的形象,给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涉及网络诽谤行为时,行为人的故意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属实,是关键的判断点。
防止恶意诽谤措施
防止恶意诽谤措施恶意诽谤是指故意发布虚假、诽谤性言论,以达到诽谤他人的目的。
由于网络的普及,恶意诽谤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利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防止恶意诽谤的措施。
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1.合理设置隐私设置:在社交网络和其他线上平台上,用户应积极设置合理的隐私设置,仅向授予信任的人群展示个人信息。
2.谨慎发布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时,用户要审慎选择发布的内容,避免过多透露敏感信息。
3.谨防恶意软件:用户应确保电脑和移动设备安装了最新版本的安全软件,并及时更新,以防止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泄漏个人信息。
二、提高网络素养1.警惕虚假信息:用户应具备鉴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不盲目相信不经证实的内容,主动查证信息的真实性。
2.合理评估信息价值:用户在看到不实信息后,应保持冷静,理性评估该信息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响,不随意转发。
3.积极参与正向网络文化:用户应积极参与正向的网络活动,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传播正能量,建设健康网络环境。
三、加强法律意识1.了解法律法规:用户应对网络诽谤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知晓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2.及时举报恶意诽谤:如果遭受恶意诽谤,用户应及时向相关平台或有关部门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
3.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在遭受严重恶意诽谤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司法救济。
四、建立良好的网络声誉1.提高个人形象:用户应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通过言行举止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避免引起他人误解和恶意攻击。
2.及时回应不实信息:如果遭受恶意诽谤,用户可以及时回应,澄清事实,尽量避免诽谤言论对自己的声誉造成更大的伤害。
3.主动建立信任:用户应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增加信任度,避免受到恶意诽谤。
通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网络素养、加强法律意识以及建立良好的网络声誉,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抵御恶意诽谤的侵害。
如何应对恶意诽谤
如何应对恶意诽谤恶意诽谤是指他人出于不良动机而散布虚假、恶毒的言论或信息,旨在损害他人的名誉或信誉。
遭受到恶意诽谤可能会对个人及其社交、职业生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应对恶意诽谤,并保护个人的权益。
1. 保持冷静遭受恶意诽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
过度情绪化的反应可能会加剧纷争,并使得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反而,应该冷静地评估情况,并制定应对策略。
2. 收集证据为了进行有效的辩护,需要收集恶意诽谤行为的证据。
包括截屏、录音、文字记录等。
这些证据能够帮助你证明言论的虚假性,并揭示对方的不良动机。
同时,与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记录,以备后用。
3.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诽谤行为严重且对个人造成实质损害,可以寻求法律帮助。
请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和程序。
律师能够帮助你起草正式的声明,并协助你采取法律措施,以维护个人名誉和权益。
4. 发布正面信息积极应对恶意诽谤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发布正面信息来平衡负面言论对个人形象的影响。
可以撰写真实、客观的自述文章、博客或公开信,向公众表明真相,减轻恶意诽谤的影响。
同时,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线上讨论,展示正面的形象和价值观。
5. 维护个人隐私遭受恶意诽谤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
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限制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不公开个人信息和日常活动,避免提供给无关人员。
6. 考虑传媒介入如果恶意诽谤事件对个人声誉产生较大影响,考虑通过传媒介入来纠正不实言论。
将情况告知媒体,并邀请他们对事件进行报道。
但是,在选择传媒介入时,要谨慎选择媒体,确保公正性和权威性。
总结:恶意诽谤是一种具有潜在危害性的行为,对个人产生直接影响。
要有效应对恶意诽谤,需要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发布正面信息,维护个人隐私,并考虑传媒介入。
同时,还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和良好的心态,以应对挑战和困境,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网络诽谤公安机关如何预防?
网络诽谤公安机关如何预防?我们大家都知道,网络诽谤是指通过网络等渠道,在各大媒体平台散播谣言,恶意损害他人的人格以及尊严。
为此,公安部门调整方针对策,积极应对此类事件,设立网警,加强宣传,引导市民文明上网,保护网民的网上信息。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有哪些措施吧?▲预防方法一、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网民有言论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已的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网民在网络上遨游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网络暴力”案的判决,就有很好的法治教育作用。
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与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
要防治网络诽谤,应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
中国现行法律里面有许多与名誉权有关的规定,这些规定散见于前述的法规中。
但是就公民隐私权的立法抑或是公民个人信息立法尚是一片空白,特别是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上,中国基本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而在首例“网络暴力”案就是因为网民对他人如住址、电话、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传播,致使一些诽谤性的语言攻击能准确地瞄准被传播者。
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形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在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环节中。
世界上国家或地区已经有超过50个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通过限制公权力的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已经是通用做法,这方面中国尚处于落后地步,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有效遏制网络诽谤行为。
三、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中国互联网协会曾于2002年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然而,该公约规定:中国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接受该公约的自律规则,均可以申请加入本公约;本公约成员单位也可以退出本公约。
实际上该协会也就200来个会员单位,为数甚少。
2003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坚决抵制“有害信息”,但参与者只有30来个,这个数量是中国互联网的冰山一角。
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打击方法
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打击方法网络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现象,具有迅速传播、广泛影响和极易引发社会恐慌等特点。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打击网络谣言。
本文将探讨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打击方法,旨在提供对网络谣言进行防范和应对的指导。
一、加强信息真实性审核机制网络谣言多源于信息的不准确、虚假甚至故意歪曲,因此,加强信息真实性审核机制是打击网络谣言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网络信息审核部门的建设:增加专业审核人员,提高岗位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核流程,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2. 引入技术手段辅助审核: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
3. 增加用户举报渠道和鼓励制度:建立用户举报平台,鼓励并奖励用户积极参与虚假信息的举报,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舆论引导和公共关系管理网络谣言往往能够得到大规模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度的影响。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舆论引导:媒体、政府和社会机构要主动引导公众对网络谣言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舆论对谣言的辨别能力。
2. 加强公共关系管理:及时回应、澄清网络谣言,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公众互动,增加公众的信任和参与度。
3. 提高媒体责任意识: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准确、准时地传递信息。
三、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网络谣言的传播缘于公众对谣言的接受度和相信程度。
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是提高公众对网络谣言认知和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学校开展网络谣言防范教育:将网络谣言防范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认知和辨别能力的培养。
2. 社会组织开展网络谣言防范培训:组织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网络谣言防范培训,提高公众对网络谣言的防范能力。
3.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微博等,广泛宣传网络谣言的危害,提高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警惕性。
网络安全法与网络犯罪了解网络犯罪的法律打击和预防措施
网络安全法与网络犯罪了解网络犯罪的法律打击和预防措施网络安全法与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中国也不例外,在201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这部法律旨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网络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网络犯罪的定义及分类网络犯罪是指在信息网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违法犯罪分子对他人的财产、信息、人身等权益进行侵害和非法盗取的行为。
根据其具体的犯罪行为和手段可以将网络犯罪分为以下几类:1. 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攻击: 黑客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植入恶意软件等方式,在受害者的计算机或网络系统中植入病毒或恶意代码,通过操控或破坏系统来达到其非法目的。
2. 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使用各种欺骗手段在网络上进行的非法活动。
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包括虚假销售、假冒网站、网络赌博等,通过欺骗他人财物来实现非法获利。
3. 网络盗窃和侵入: 黑客通过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获取他人的机密信息或敏感文件,进行非法窃取和利用。
4. 网络版权侵权: 在网络上以侵犯版权作品的形式传播和复制他人的作品,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5. 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 在网络上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诽谤他人,影响他人的名誉和声誉。
二、网络安全法的法律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犯罪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该法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 对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其他破坏性程序,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非法获取、删除、篡改、增加网络数据等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以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 网络安全保护的责任: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和恶意程序的侵害,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3. 网络数据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网络运营者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并严禁出售、泄露或者非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名誉侵权问题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名誉侵权问题网络诽谤和名誉侵权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一个不实的言论很容易就会对个人或机构的声誉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应对网络诽谤名誉侵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以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法律保护与维权策略1. 寻求法律援助:当遭受网络诽谤行为时,受害者可寻求法律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
2. 提供证据:在应对网络诽谤时,准备好充足的证据将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收集存档涉及诽谤言论的网页截图、言论发布者信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以备未来维权之需。
3. 发布声明:针对不实言论,受害者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发布权威声明,澄清事实真相,申明立场,以维护自己的声誉。
这一声明应该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并传播到尽可能多的受众中。
4. 起诉侵权者:若上述措施无法解决问题,受害者可以选择启动诉讼程序,对网络侵权者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预防网络诽谤与名誉侵权的策略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己对网络信息安全与隐私的认知,确保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到位。
不泄露个人重要信息,避免给不法分子查找“犯罪材料”的机会。
2. 避免争议与冲突:在网络交流和争论中,尽量保持理性,避免陷入无谓的冲突。
倡导积极健康的言论环境,尊重他人的观点。
3. 防范网络钓鱼和诽谤:谨慎对待陌生人的信息和言论,切勿随意相信和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
通过查证事实、搭建良好口碑等方式,预防网络诽谤行为。
4. 提高自身声誉与形象:建立良好的个人声誉与形象,维护良好的在线口碑。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供责任明晰的服务,树立公信力和形象。
5. 合理利用网络监管与平台机制:了解网络平台的规则与流程,积极向网络平台投诉、举报违规言论和行为,引导广大网民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
结语面对日益严重的网络诽谤和名誉侵权问题,个人和机构应该增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防止网络暴力
如何防止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或工具进行的侮辱、威胁、诽谤或虚假陷害的行为。
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困扰。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提供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
一、个人角度1.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同时,在使用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等平台时,要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个人账号被他人恶意盗取。
2.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言论时,要尽量避免敏感话题或过激言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攻击。
同时,在遇到网络暴力时,要学会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避免陷入情绪困扰。
3.限制朋友圈和关注范围此外,我们可以限制个人朋友圈和关注范围。
只添加熟悉的亲友和可靠的来源,并对于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要保持警惕,谨慎添加。
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关注一些有实力和正能量的主页和账号,避免接触对自己有害的信息和影响。
二、社会角度1.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社会力量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尤其是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设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划定和处罚,严厉打击网络暴力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推进网络素养教育此外,我们还应该推进网络素养教育。
通过开展网络文明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和警惕性,增强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3.改善网络管理和监管机制最后,我们还需要改善网络管理和监管机制。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规范其内容审核和用户管理制度,严禁传播暴力、低俗、不良信息。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暴力行为,保障公众的正常网络使用环境。
诽谤罪案例
诽谤罪案例
(最新版)
目录
1.诽谤罪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2.诽谤罪的案例分析
3.诽谤罪的处罚和预防
正文
一、诽谤罪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一是故意捏造虚假信息;二是散布虚假信息;三是损害他人名誉;四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二、诽谤罪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网络红人在微博上散布虚假言论,称某明星涉嫌违法乱纪行为。
后经调查证实,该言论纯属虚构。
法院审理认为,该网络红人构成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案例二:某公司在内部邮件中散布虚假信息,称竞争对手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该邮件被员工转发至外部邮箱,导致竞争对手名誉受损。
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构成诽谤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三、诽谤罪的处罚和预防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于诽谤罪的预防,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法制观念,不散布未经核实的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诽谤行为时及时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社会舆论监督,对网络上的诽谤行为进行及时揭露和批评,共同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探究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治理途径
探究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治理途径网络语言暴力犯罪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仇恨言论、侮辱、诽谤、恐吓等骚扰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何治理网络语言暴力犯罪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究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治理途径。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九)》等,旨在加强网络监管和惩治网络语言暴力犯罪。
要想真正有效治理网络语言暴力犯罪,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概念的定义和界定,并且加重对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惩罚力度。
第二,加强执法力度。
目前,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刑事追诉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网络语言暴力犯罪往往发生在虚拟空间中,难以确定犯罪主体的真实身份;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传播速度极快,难以及时追踪。
要想加强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执法力度,需要增加技术手段,提高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能力,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强教育宣传。
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根源在于人们的心理问题和道德败坏。
加强教育宣传,从源头上预防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学生们正确对待互联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引导公众形成抵制网络暴力的共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四,建立举报机制和惩罚机制。
为了更好地治理网络语言暴力犯罪,我们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举报机制和惩罚机制。
一方面,需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举报网络语言暴力犯罪行为,如果举报属实,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要加大对网络语言暴力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罪行得到应有的制裁,遏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治理网络语言暴力犯罪,需要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建立举报机制和惩罚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网络语言暴力犯罪的合力,才能有效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诽谤犯罪惩治与预防作者:张静孔令歆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4期摘要网络诽谤罪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它以网络为载体,是近几年开始在网络上涌起的新名词,其特点是传播的速度快,波及的范围广,具有不可控性等。
由于网络诽谤犯罪的形式变化多端,网络载体形式多样化,我国目前对于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尚不健全,这也就决定了单纯依靠事后司法处置并不能完全消除网络诽谤犯罪的恶劣影响,还应该加强预防措施,完善各种干预机制。
关键词网络诽谤罪司法处置预防措施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立项课题《网络诽谤犯罪认定及其对策》(2012D009)。
作者简介:张静、孔令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76-02网络信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诽谤对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难以认定跟消除的,司法处置不是万能的,加强预防措施迫在眉睫。
一、网络诽谤犯罪的社会危害网络诽谤更多的是以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与利益为目的,其对受害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难以消除。
网络上的诽谤的主体往往很难界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的东西,诽谤者往往也会隐匿自己的身份,利用虚拟的ID等捏造事实,利用网络为载体,通过以帖子、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以假乱真,并且在微博、各大论坛、网站进行具有恶意的人身攻击性的诽谤行为,由于网民的数量的庞大,所以也就决定了其恶意攻击的诽谤言论的迅速传播,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作者”的身份的真假难以认定,其言论的乱真,很多情况下甚至能引起网民的共鸣,所以很多网民都会“不分青红皂白”纷纷转载、评论、发帖、回帖声讨或者声援,甚至是“人肉搜索”,这就使得诽谤言论的传播簸箕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导致被害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收集证据来澄清,很多情况下即使是澄清事实之后,由于诽谤言论还在传播,对于受害人的名誉也难以恢复。
例如在某知名论坛曾经出现过“原配”发帖声讨“小三”的帖子,帖子里声情并茂的描述了“小三”是如何勾引自己丈夫,如何破坏自己家庭的行为,这让很多深受“小三”危害的“原配”引起共鸣,纷纷转帖、回帖声讨所谓的“小三”,好事者甚至根据帖子描述进行人肉搜索,给现实中的“小三”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损害了其名誉。
事实上所谓的“原配”跟“小三”是同事,仅仅是因为两个人平时的一点小摩擦,使“原配”怀恨在心,于是就导演了一幕“原配”发帖声讨“小三”的闹剧。
事后虽然对事件进行了澄清,但是还会有很多人去关注这个事件,依然在影响着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其名誉上的损害并没有消除。
二、网络诽谤犯罪的司法处置问题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利用网络传播、散布诽谤他人的行为时有发生,对社会公众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网络诽谤不同于其他的诽谤,相比较而言网络诽谤罪认定的标准以及难度远远大于线下的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对诽谤罪做了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侮辱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对于利用网络诽谤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构成侵权的,应该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对于信息点击量达五千以上,被转发五百次以上就可以判刑。
(一)诽谤罪的认定诽谤罪的一般主体的诽谤行为人一般需年满16周岁,而不满16周岁的公民的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担当责任。
网络是一种虚拟的东西,由于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喜爱,截止目前我国网民的总数已达5.38亿之多,然而对于诽谤主体的认定往往是最棘手的问题。
最基本的一种情况,是诽谤者以危害他人合法利益为目的,在网络上捏造大量的不实信息恶意诋毁受害人,例如在天涯论坛、微博、博客发布明显的带有诽谤色彩的言论,必然是已经构成诽谤罪。
对于网络诽谤罪的认定中应该着重考虑传播手段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其危害情节严重与否应该根据不实言论所传播的方式加以区分,主观故意跟客观故意都是诽谤的构成要件,对诽谤言论的散播也存在客观偶然性,其传播的载体可以是不特定的人,也可以是某个组织,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像是微博、微信、MSN、各大论坛散布主观捏造的对他人名誉等造成损害的不实言论,但前提是诽谤的直接故意,而作为诽谤言论的传播者或者网络服务商等来讲,其明知道言论是虚假的、恶意捏造的,但为了某种目的对其视若罔闻,也可以被认定为构成诽谤罪。
例如一些娱乐性质的网站。
为了提高点击率转载、散播一些明星的被人PS过的不雅照,甚至是将不实的帖子推动送到其网站首页来吸引网民,明知道其言论可能会对明星的名誉造成损害,但却乐此不疲。
(二)虚假诽谤言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否要以同罪论处刑法上对于诽谤罪的惩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对于虚假诽谤言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否要以同罪论处,一直以来也在困扰着司法部门,一般的公民很难辨认出网络言论的真实性,仅仅是处于对弱者的同情,或者本着对事件好奇的心态转发传播,一般这种情况不会被认定为犯罪,但是对于一些恶意的对不实言论进行事实的篡改、夸大传播者,则不能简单的进行认定。
例如,在网络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篇报道,内容图文并茂的讲述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的重任,每天为父亲烧水做饭,擦身体,换药等等,而其祖父母却不管不顾,报道一出来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在网络上迅速的传播开来,甚至被各大知名电视台、报纸转载,大家在敬佩同情三岁小女孩的同时,也在声讨小女孩的祖父母,而且把小女孩的事迹当做正面教材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甚至几千里之外的好心人都辗转前去送爱心,在很短的时间内捐助的物资达几十万之多,但是事后却被爆出这一报道纯属恶意炒作,事实是捏造的,小女孩的父亲跟本人都承认这仅仅是背后的始作俑者为了自己出名的一种手段,照片内容纯属摆拍,同时也对小女孩的祖父母造成了名誉上的损害。
而这一虚假事件在客观事实上来讲并没有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事件的传播者也是处于善意的目的进行转载,所以转发者不能认定为犯罪,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仅仅是受道义上的谴责。
(三)网络诽谤犯罪的管辖权我国刑事案件中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为辅,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发生地与网络诽谤的发生地(网络服务器设备终端)并不属于同一管辖地,那么假如受害人提起诉讼,其诽谤犯罪的关系地域就很难界定。
而且在虚拟的网络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以网络诽谤犯罪的具体真实的地址也很辨认其真实性,IP地址可以是静止的固定的地址,也可以是动态的不固定的地址,其诽谤者的IP地址可以是在山东,也可以是在广东,甚至是利用国外的代理服务器,这就增加的其诉讼的难度。
如前几年在网络上发生的“武平县公务员钟兆洪虐待且饿死九旬老母”的事件,不仅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更是引发全国各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帖子图文并茂的描述了武平县公务员钟兆洪是如何虐待并饿死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的,但事实是因为与其侄女有纠纷,其侄女为了恶意报复叔叔,在论坛上恶意捏造诋毁钟兆洪的事实,目的就是为了报复自己的叔叔。
钟兆洪在福建省,但是诽谤帖子的登载地却是在广东深圳,钟兆洪在其居住地福建省提起速诉讼,但是当地法院却认为诽谤言论登载地的网络设备终端在广东,依照“属地原则”福建省对其没有管辖权为由,驳回钟兆洪的上诉。
三、网络诽谤犯罪的预防措施(一)加大对网络环境的政府监管机制最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水军,俗称“五毛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利用网络的漏洞以盈利为目的进行不实的甚至带有诽谤言论的传播,所以加大对网络环境的政府干预机制很有必要。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我国对于网络诽谤罪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一些不法分子有利可乘,打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明确法律的标尺,确定量刑原则,用法律的手段对网民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约束,并规定其责任和义务,使得有法可依。
此外还需要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配合和相互支持,完善举报机制,适时对网民进行惩处和奖励,力争达到全民监督的氛围。
例如论坛可以明确规定,对于哪一类的文章,这里的文章指的是带有诽谤性质的文章,网络服务提供商必须在多长时间内予以屏蔽或者删除,并对网民解释清楚删除的原因,或者在其本论坛明确指定发布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其网友必须遵守等。
(二)加强公民的网络道德文明建设任何的违法犯罪活动都以人为主体,加强加大对网络文明的宣传和教育很有必要,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公民文明的使用网络资源,从思想上对公民进行启迪教育,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绿色健康的网络氛围;使其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帮助人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学习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自觉遵守,规范人们的行为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
(三)加强互联网队伍的建设以及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本身对于网络诽谤的不可预见性,互联网的技术领域尚待加强创新,其不单单是指网络环境的整治,网络监测处理机制不应只限于某些高精尖的领域。
利用技术手段对于网络的监测软件进行创新,加强网络防火墙的设置,保证网络安全。
例如一些大型的论坛可以设置发帖审核限制,设定敏感词、网络关键字等,一旦有带有诽谤等性质的不实信息发布就会自动被网络防火墙拦截,或者自动进入审核,只有通过管理员审核无误之后才能发布出来,这样就有效的肃清净化了该论坛的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相关的法律的滞后性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网络诽谤犯罪的形式手段的变化多端,对于证据的收集,范围以及情节的界定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对于网络诽谤犯罪的司法认定,所以说司法惩治并不能完全消除网络盘诽谤的犯罪的恶劣影响,还应该与事前预防相结合,真正做到从本源上肃清网络诽谤犯罪。
参考文献:[1]鲁晓明.论网络侵权案件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时代法学.2010(3).[2]陈磊.网络诽谤:刑法规制的基准.法制与社会.2010(6).[3]彭清燕.网络诽谤罪立案管辖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