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总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会计是适应( )和( )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2.会计的特点是( ),即对( )的管理。

3.会计的职能可以有很多,但其基本职能应当概括为( )与( )。

4.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以( )作为最终目标。

5.会计监督的依据有( )和( )两种。

6.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 )和( )。

7.广义地解释权益概念,应包括( )和( )。

8.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一般可以分为( )和( )。

9.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 )和( )。

10.收入一般导致企业( )的增加或( )的减少,当然也导致()的增加。

11.资产一旦投入使用,就从资产形态转变为( )形态。

12.会计主体就是界定( )。

13.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 )、( )和( )。

14. ( )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

15.会计核算应采用( )作为记账基础。

16.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 )的所有权。

17.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是( )。

18.( )、( )和( )反映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

19.( )要求企业将各项营业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入账。

20.( )要求企业在期末结账时,将本期应收未收的收入和应付未付的费用记入账簿。

21.会计恒等式是( )。

22.以( )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包含着( )前提(假设)。

23.会计上计算利润时应持( )态度,在有多种核算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避免导致企业虚增利润的做法,这就是( )原则,亦称为( )。

24.会计与( )、( )等各方面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25.( )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26.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 )进行反映。

27.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

28.一切费用都可以视为( )。

29.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等额增加时,会计等式( )。

第一章 总论-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第一章 总论-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详细描述:例题:1.某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物流服务上下游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当前集团总部管理层的素质较高,集团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较好。

据此判断,该集团最适宜的财务管理体制类型是()。

A.集权型B.分权型C.自主型D.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正确答案:A解析:因为企业集团已初步形成上下游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且当前集团总部管理层的素质较高,集团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较好,所以最适宜该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类型是集权型。

2.下列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比较适合于采用相对集中的体制模式B.较高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的集中财权C.直接持有所属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股份,才有可能实施集权模式D.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比较适合于采用相对集中的体制模式正确答案:A,B解析: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反之则相反。

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

A选项正确。

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

B选项正确。

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但企业对所属单位持有股份低于50%时,还可以提高其他方式持有表决权,比如协议,或其他方式控制董事会都可以享有控制权。

C选项不正确。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业务联系并不密切,不适合采用相对集中的体制模式。

D选项不正确。

所以选项A、B正确。

3.关于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B.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C.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D.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正确答案:B,D解析:本题考核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
提取现金偿还供货商欠款1万元。
** 在利润没支有付归人集员计工算资以80前00,元所。有者权益的记录仍维持原数额,但资产 的记录已经设变备动和。门面折旧费用1200元。
第四节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 量要求。
前提 条件
4)相关性原则
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 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 决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 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传统会计的定义:
会:加总计算,岁会 计:零星计算,日计
现代会计的定义:
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 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 并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 价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四大特点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经济活动要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计算和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 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 可比。”是对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在使用会计 核算处理方法、会计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一贯性原则
也称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 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 得随意改变。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 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会计主体
会计信息反映特定单位。 作用: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 务范围。
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

第一章 总 论 一、市场管理法的概念 (一)市场的含义 市场是

第一章 总 论 一、市场管理法的概念 (一)市场的含义 市场是





值得说明的是市场管理法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 互相配合,共同实现政府对市场交易干预的目的 维护市场秩序和公 平交易。 (二)市场管理法的作用 市场管理法的作用是指通过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所达到的客观效果 1.保障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通过3个内在机制和1个外在机制实现的。所谓外 在机制即宏观调控机制;所谓3个内在机制是指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 和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又是优胜劣汰的评 价机制。 确保竞争机制就要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 2.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管理法的基本作用就是建立公平竞争的交易规则和维护交易秩 序,而市场交易秩序的基本要求就是市场经济中各种关系的稳定性(随 机行为和短期行为最小化)、结构的有序性(市场组织的规模和产业分 布合理)、行为的规则性(市场主体按照既定的规则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见性(市场主体可以在决策时事先获 得利益预期)、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
三、市场管理法的基本原则



市场管理法的基本原则即市场管理法的基本精神和总的指导思想 (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机会均等和过程公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价值目的的基本内涵; 效率一般指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总称。 市场管理法追求公平,也追求效率并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市场管 理法通过确保市场进退的自由和否定不公平竞争行为,确保实现效率所 必要的起点均等和过程公正,并以此来鼓励合法经营、诚实劳动,推动 经济增长,实现效率目标。同时,市场管理法肯定由于市场主体经营素 质和能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别,并视之为一种结果公平。 (二)规则与自由相结合的原则 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主要表现在市场进退、微观经营决策和契约自 由等方面。规则即国家权力对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规范和制约,可称市 场规制。 (三)授权与控权并重原则 授权即授予政府以管理、规制市场行为的权力;控权是对上述权力 的控制和制约。 市场管理法的三原则密切相联。通过授权与控权实现规制与自由, 通过规制与自由实现公平与效率。其中,授权与控权是手段,规制与自 由是初级目标、公平与效率是终极目标。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 总论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 总论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总论高频考点:1.法律关系①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②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③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2.法律事实①准确理解法律事实的概念②准确辨别事件与行为③熟悉法律行为的六种分类标准3.法的形式及效力①不同法的形式的名称②依据制定机关判断法的形式③法的效力等级问题4.经济仲裁①仲裁的适用范围②仲裁协议的综合性考点③仲裁裁决结果的综合性考点5.诉讼管辖①不同纠纷解决的管辖权综合问题②特殊地域管辖的辨别③专属管辖6.诉讼时效①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②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③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7.行政复议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②行政复议机关③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8.法律责任①不同类型法律责任的辨别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③主刑与附加刑知识点:法律关系1.考点频率:★★★2.难度:低3.题型:选择、判断一、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价款1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B.汽车C.18万元价款D.买卖合同『正确答案』A【例题·单选题】张某从一家电脑专卖店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方该买卖的法律关系中,笔记本电脑属于()。

A.法律关系的主体B.法律关系的客体C.法律关系的事实D.法律关系的内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初级考试中,买卖关系中,买卖的物品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年龄条件辨认自己行为能力性质完全≥18周岁无障碍成年人≥16周岁,劳动收入无障碍未成年人限制8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成年人无<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辨认成年人8周岁~18周岁不能辨认未成年人【例题·多选题】下列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赵某,16周岁,在某超市上班B.王某,15周岁,辍学在家赋闲C.张某,20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D.李某,10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在民法上,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选项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1章 总论

第1章 总论

从会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1.会计首先是一种经济计算。 它要对经济过程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 尺度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计算。 经济计算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人力、物 力、财力)、经济关系(等价交换、所有 权、分配、信贷、结算等)和经济过程 (投入、产出、收入、成本、效率等)所 进行的数量计算的总称。经济计算既包括 对经济现象静态状况的存量计算,也包括 对期动态状况的流量计算,既包括事前的 计划计算,也包括事后的实际计算。

货币的币值不变,即假定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或 者有变动也可不予考虑。
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 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 为可能。
(二)会计的一般原则
1、会计核算的记录原则
企业财务会计记 账采取借贷记账法
两 个 方 面
使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Accounting postulate)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Measuring Unit)是指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 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 计量单位,记录与核 算会计主体的业务经 营情况及其资金运动 状况。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 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1.会计方法
2.会计方法体系
3.会计核算方法
是指对会计核算 的内容进行连续、系 统、全面、综合地记 录和计算所应用的基 本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 1、填制和审核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 3、复式记账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8 第一章 总论
2、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主要是以国家 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纪律和会计 信息为依据,对将进行和已经进行的经 济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督。
3、两者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 督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前提), 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保障)。
9 第一章 总论
18 第一章 总论
(二)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 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1、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指会 计核算和监督谁的经济活动,它规定了会计核 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
19 第一章 总论
30 第一章 总论
3、相关性原则
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 管理的需要。
会计应尽可能满足各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如投资者要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以决定是 否投资或继续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了解企业 的偿债能力,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税务部门 要了解企业的盈利及生产经营情况,以决定为企 业的纳税情况是否合理等等 。会计核算就要为各 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要面向社会,要满足所有 方面的要求。
(3)可验证:指有可靠的依据以复查数据
的来源及信息的提供过程。
28 第一章 总论
2、可比性原则
a.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 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 的会计事项时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 可比的会计信息。
这里的可比,是指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 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该原则要求 不同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核 算方法与程序进行,所有企业单位的会计核 算必须建立在相互可以比较的基础上,使其 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便于比较、分析、汇总, 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高等学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第四节 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等相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算货款。
【例1.4】27日,公司收到购货单位租用的包装物租金1 200元,但按合同约 定,所租用包装物于7月交货。 【例1.5】29日,公司以库存现金预付了下半年的报纸杂志费200元。 【例1.6】30日,公司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价款6 000元,但与卖方约定款 项在7月份支付。
高等学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二)债权人
债权人主要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向企业提供商品 或劳务的供应商。
(三)政府及其经济监管部门
(四)企业经营管理者
高等学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第四节 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真实性 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 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可靠、内容完整。 (二) 有用性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 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 (三)可理解性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应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即相同的经济业务在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要用相同的 会计方法来处理。

《管理学》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管理学》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本课程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第三章 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 管理决策 第五章 计划与战略 第六章 组织 第七章 领导 第八章 激励 第九章 沟通 第十章 控制
2020/5/11
.
1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一、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二、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三、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
13
赫伯特·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
2020/5/11
.
14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组织理论之父”
管理就是协调活动。
2020/5/11
.
15
美国管理协会:
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2020/5/11
.
16
2、管理的定义的归纳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 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包含四层含义:
2020/5/11
.
11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
泰勒(1856-1915)美国人, “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 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
2020/5/11
.
12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 “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
2020/5/11
元化战略期间,别的企业搞“独生子”,海尔走低
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
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 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3. 国际化战略阶段——在1998年至今的国际化战
略阶段,别的企业认为海尔走出去是“不在国内吃
肉,偏要到国外喝汤”;而海尔坚持“先难后易”、 “出口创牌”的战略,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 框架。

第一章 总论-法律关系三要素

第一章 总论-法律关系三要素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基础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详细描述:1.主体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1)公民(自然人):最常见的法律关系主体。

【注意】包括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

(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 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包括无国籍人) 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 (1)权利即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3)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4)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例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荣誉称号B.经济管理行为C.非营利组织D.人身正确答案:C解析:选项C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2.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自然人B.商品C.法人D.行为正确答案:A,C解析:选项BD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3.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3.客体客体的特征: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

(1)物 ①自然物:土地、矿藏等 ②人造物:建筑、机器等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一般等价物) 【注意】物可以有形态也可以没有形态。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智力成果):著作、发明等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等(荣誉权) (3)行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①生产经营行为; ②经济管理行为; 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4)人身(部分或整体) 【注意1】活人的整个身体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注意2】人身权利不能滥用。

A.某市财政局B.某研究院C.某学术团体D.个体工商户杨某正确答案:A,B,C,D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公民;(2)机构和组织(法人);(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润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概念: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留存收益 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基础
3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5 第五节 会计计量属性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 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二)普遍认同的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质:一种管理活动


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


的 内
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三、会计目标和信息使用者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 境地或标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 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空间范围
会计
会计假设
主体
时间范围
会计 分期
货币 计量

第一章 总论-利益冲突的协调

第一章 总论-利益冲突的协调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利益冲突的协调● 详细描述:(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及协调(二)债权人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协调矛盾的表现协调方式例题:1.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

下列各项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

A.解聘总经理B.强化内部人控制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正确答案:B解析: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的方法包括:解聘、接收和激励。

所以选项A、C、D都是正确的。

2.解聘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解聘是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措施,接收才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3.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来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以,该表述不正确。

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 2.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

1.限制性借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

4.下列各项中,会降低原有债权价值的是()。

A.改善经营环境B.扩大赊销比重C.举借新债D.发行新股正确答案:C解析:举借新债会相应增加偿债风险,从而致使原有债权价值下降,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5.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C.债权人停止借款D.债权人收回借款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协调方式。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税收分配凭借政治权力为主,财产权力为辅。

()×2.税收的“三性”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志。

()√3.累进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等级与征税对象的数额等级同方向变动,所以在级距临界点附近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征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

()×4.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称为定额税率。

()×5.我国的增值税实行的是一次课征制。

()×6.税目是征税对象在应税内容上的具体化,它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7.税率是应纳税额占征税对象数额的比例,也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8.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和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因此各种税在其税法中都应规定纳税人的纳税期限。

√9.起征点是指达到或超过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达不到的不征税;而免征额是指达到和超过的,可按扣除其该数额后的余额计税。

()√10.区别一种财政收入是税还是非税,不仅要看它的名称,还要看它是否具有无偿性。

()×11.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称为定额税率。

()×12.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免税形式叫税基式减免。

()×1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

()√14.向税务机关缴纳或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人。

()×15.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16.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17.尽管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机关不同,但它们的法律效率是相同的。

()×18.我国现行税收实体法体系的各个税种,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和个人。

()×19.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税收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规章不得与税收行政法规相抵触,否则无效。

()√20.税收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等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第一章 总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8个)

第一章 总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8个)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8个) ● 详细描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在财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

如果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

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 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总论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法律基础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性。

3.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至少两个】、内容、客体。

a、主体。

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b、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C、客体。

物,非物质财富,行为,人身。

【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其特征是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4.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灾害,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6.法的分类7.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大体可以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民法商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法律部门、刑法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2.仲裁和民事诉讼适用于横向关系(平等民事主体)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或裁或审】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适用于纵向关系(不平等主体)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4.不能提请仲裁的情景:a、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b、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5.下列争议不适用于《仲裁法》:a、劳动争议的仲裁;b、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6.仲裁的基本原则:自愿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

7.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8.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9.仲裁协议的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题目)第一章总论1

(题目)第一章总论1

第一章总论——法律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这体现了法的()。

A.国家意志性B.强制性C.规范性D.普遍约束性2.小张和甲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小张向银行借款10万元,银行当日交付借款,小张一年后归还利息和本金共11万元。

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借款合同B.利息和本金11万元C.借款10万元D.小张和甲银行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C.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成立时产生,至终止时消灭D.只有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权利能力4.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制造设备的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制造的该设备B.甲乙双方C.乙方承接制造设备的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5.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的是()。

A.地震B.爆发战争C.纵火D.行政命令6.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

A.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B.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D.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7.下列法律行为的分类表述正确的是()。

A.按照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B.按照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C.按照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分为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D.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分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的是()。

A.宪法B.自治法规C.法律D.判决书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C.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0.下列关于适用法的效力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第一章 总论-法律责任

第一章 总论-法律责任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基础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法律责任● 详细描述:(一)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解释】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行政责任 1.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注意】“责令限期改正”属于行政命令不属于行政处罚。

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三)刑事责任 1.主刑: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3年)、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1年)、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 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意】“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责任;“罚金;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

例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停止侵害B.返还财产C.支付违约金D.罚款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责任的种类。

罚款属于行政责任的范围。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责任范围的是()。

A.开除B.罚金C.责令停产D.吊销执照正确答案:B解析:罚金属于刑事责任附加刑,罚款属于行政责任。

3.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A.返还财产B.没收非法财物C.赔偿损失D.罚款正确答案:A,C解析:选项BD属于行政责任。

4.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

5.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A.10年以下B.1年以上6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3年以上20年以下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
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
2013-9-13
34
新编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部分
Statistics
ABE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2013-9-13 29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B.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2013-9-13
30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B A.社会总产值
3.统计学
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 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2013-9-13
9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三者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过程 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理论与 实践的关系。
2013-9-13
10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013-9-13
26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
位是( B)。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013-9-13
35
新编统计学
ABCD E
Statistics
2.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ABCD E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2013-9-13 36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2013-9-13 38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CD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2013-9-13
ACD

39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BDE
示。( × )
2013-9-13
24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7.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 √ 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 √ 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2013-9-13
25
新编统计学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Statistics
C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2013-9-13 37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4. 在工业普查中(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 量关系.
2013-9-13
11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统计模型法 归纳推断法
统计学
2013-9-13 12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统计学
2013-9-13 40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ACD )
2013-9-13
41
四、思考题部分
见教材P17
统计学
2013-9-13
27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3.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013-9-13
28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 B 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 B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所确定的研 究对象的全体。
是构成统计总 体的基本单位。
2013-9-13
13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二、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品质标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 是标志在各 单位的具体 表现。
统计学
2013-9-13 14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2013-9-13
2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一章 总 论
2013-9-13
3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了解统计的含义及产生和 发展过程。 ② 熟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③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④ 了解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 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2013-9-13
31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B
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
征的,(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2013-9-13
2013-9-13
4
新编统计学
本章主要内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Statistics
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2013-9-13
5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含义 1. 统计工作
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 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的活动过程。
32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8.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
A
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2013-9-13
33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9.离散变量可以(
B
)。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2013-9-13
6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2013-9-13 7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2.统计资料
是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 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 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 总称。
2013-9-13
8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
(统计研究---我国的人口与就业)
2013-9-13
17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4)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2.统计指标体系 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总 体,说明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 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案例: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统计分析) /
Statistics
主讲人:罗洪群
2013-9-13
1
新编统计学
框架体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总论 统计数据的收集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抽样估计 假设检验 相关与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指数
Statistics
统计学
2013-9-13 18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四、变量与变量值
变量的取值
可变的标志和指标就是变量。 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
不能用小数表示
可以用小数表示
统计学
2013-9-13 19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用Excel 进行统计分析
2013-9-13 20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三、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 (1)统计指标的概念
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范畴和具体数值。
2013-9-13
统计学
15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2)统计指标的特点
可量性
综合性
2013-9-13
16
新编统计学 Statistics

(3)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凡是反映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 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数量 指标。 凡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和 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 4.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
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
2013-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