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简介_梅尧臣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合集下载

梅尧臣的诗精选10首

梅尧臣的诗精选10首

梅尧臣的诗精选10首梅尧臣的诗与苏舜钦齐名,世人美称“苏梅”,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

与欧阳修为挚友,同为宋诗革新推动者。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梅尧臣》里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梅尧臣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盐官刘少府古贤朝代:宋朝|:梅尧臣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

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

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送赵子渊知颍州朝代:宋朝|:梅尧臣旧谷不栖亩,新春原鹿饥。

野荒多寇夺,诏发抚疲羸。

驿骑东风急,菑田小雨迟。

尘同汉太守,膏泽亦能随。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朝代:宋朝|:梅尧臣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朝代:宋朝|:梅尧臣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

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

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朝代:宋朝|:梅尧臣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朝代:宋朝|:梅尧臣远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

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

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

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

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

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

我思永叔滁阳时,大夸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

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

殿後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络无益寄致仕余少卿朝代:宋朝|:梅尧臣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

【名人故事】梅尧臣简介

【名人故事】梅尧臣简介

【名人故事】梅尧臣简介梅尧臣个人资料中文名:梅尧臣别名:字圣俞,宛陵先生、梅直讲、梅都官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北宋所处时代:北宋时期出生地: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出生时间:公元002年逝世时间:公元060年职业:北宋现实主义诗人职位:尚书都官员外郎成就:宋诗“开山祖师”代表作品:《春寒》《鲁山山行》梅尧臣简介梅尧臣(公元002年?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三年(05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五年(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梅尧臣生平简介梅尧臣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6岁乡试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就跟随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以荫补任太庙斋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在河南任职时,深受西京留守钱惟演的赞赏,二人成为忘年交,与钱惟演等以诗会文游,并结交欧阳修等青年文士。

曾先后以德兴县令之职兼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军、镇安军节度判官,监永丰仓等地方官。

因朝臣屡次推荐,于皇?三年(05年)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因欧阳修推荐,随后升为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梅尧臣曾上奏自著的《唐载纪》二十六卷,对旧史的缺漏错误多有补正,仁宗遂命其参与修撰《新唐书》,书成之后,还未来得及奏呈仁宗,梅尧臣就因病于汴京逝世,享年五十九岁,时为嘉?五年(060年)。

仁宗为了酬答他的功绩,特将他的一个儿子起用为官。

梅尧臣生平评价梅尧臣的创作活动开始于03年,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年为止,前后整整三十年,留下一部《宛陵先生文集》,共六十卷,约二千九百首,包括诗歌、散文、赋,此外还有不在集内的诗、词各一首。

梅尧臣著名诗词

梅尧臣著名诗词

梅尧臣著名诗词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

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

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

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乾若会稽笋,色比荆州银。

熟宜煨栗火,饮助拥炉人。

低阴欲飞雪,酒微生颊热。

海上使方来,多饟不为餮。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出珥银貂侍太清,回看双鹤舞中庭。

翩翩曾是仙人骥,两两尚仪君子形。

静夜欲还缑岭月,终朝思啑太湖萍。

莫将树上鸡相并,会待归飞向杳冥。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霜落水未落,令君将度河。

农耕休叱来,女织罢鸣梭。

赤帻驱亭长,丹砂挈印窠。

无惭浚仪政,才比陵云多。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5)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欵欵。

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去远。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6)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吴帆千里去,邑屋富鱼盐。

霜鹤亭皋唳,风乌海客占。

沧凉朝日近,紫翠晚山尖。

若过陆机宅,寒芜应不嫌。

梅尧臣有哪些著名诗词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7)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

入山乘露掇嫩觜,林下不畏虎与蛇。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

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牙。

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倾夷华。

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

此等莫与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

欧阳翰林最别识,品第高下无欹斜。

晴明开轩碾雪末,众客共赏皆称嘉。

建安太守置书角,青蒻包封来海涯。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

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石缾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

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梅尧臣著名诗词(精选篇8)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结山当衢面九门,华灯满国月半昏。

陶者 梅尧臣-陶者古诗

陶者 梅尧臣-陶者古诗

陶者梅尧臣-陶者古诗前言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

在古代,陶瓷制作已经成为一门精湛的工艺,而陶瓷的发展也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文学才子。

其中,梅尧臣就是陶瓷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为后世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梅尧臣的诗作,带领大家走近古代陶瓷艺术的辉煌历程。

陶者梅尧臣简介梅尧臣,字庸山,别号智园,号陶者,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他出生于嘉庆五年,是江西省高安县人。

自幼喜好诗歌和陶瓷艺术,精通陶瓷的制作和创新。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出众的才华,同时还是陶瓷艺术创新的重要人物之一。

梅尧臣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其中不少作品都以陶瓷为主题,反映了他对陶瓷的热爱和理解。

他的诗歌作品虽没有成为华丽的佳话,但书卷气的文思、悠久的朴素境界都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文学价值。

陶者古诗赏析陶瓷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梅尧臣通过自己的创作,在艺术上用文字创造出古代陶瓷的美妙形态与意境,并且诗歌的形式非常多样。

一首又一首饱含感情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梅尧臣的心境和文学才华。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和解读几首陶者古诗。

《陶者古诗》陶者制瓷,体悟陶文化,传承国粹指间所把,石变金玉九与一合,龙飞凤舞,意境玄妙曲尽了梅尧臣的陶瓷创意这首古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与简约的美感,把造陶的过程和陶文化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将它变成了文化的传承。

陶瓷的艺术之美,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在这首诗中,梅尧臣以自己的学识、修养和感性的理解,将家族的陶瓷技艺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观点是直接了当的,不经意地浸入了读者的内心。

《望远诗》应胜楼前烟雾愁,揭竿徐徐候稻秧。

真似焚香唤阎罗,一半春风惹客眼。

这首诗采用的是很传统的近体诗的形式,但是却表达了清新的意境和诗意。

文字之间的呼应和音律真可谓是相得益彰,每一句都以唤起读者的心灵、细腻而精美的形式显得很有意境。

诗中,写景淡雅,气质清爽,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崇高、清新、文艺复兴的诗意,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受。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精选10篇)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时乡试不第,随叔父至洛阳,为洛阳主簿。

后历任州县小官。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为建德县令。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最有名的诗,来欣赏一下吧。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树老石连潭,潭深烟翠入。

群鱼石下游,独鸟潭上立。

泉暖草长绿,山高风自急。

徘徊兴不穷,苔屐云沾湿。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5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6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

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

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7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

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篇8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

梅尧⾂的诗歌创作梅尧⾂的诗歌创作摘⾃《北宋前期诗坛》 梅尧⾂(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

梅尧⾂出⾝农家,靠做官的叔⽗的提携,得以进⼊仕途,仕宦偃蹇,任河南主簿等⼩官,因顿于州县之间⼗余年。

后因⼤⾂进谏宜在馆阁,仁宗召诚,赐进⼠出⾝;复因赵概等⼗余⼈列⾔于朝,乃得国⼦监直讲,为尚书屯⽥都官员外郎,故⼜称梅都官。

有《宛陵集》四⼗卷、《唐载记》⼆⼗六卷、《⽑诗⼩传》⼆⼗卷传于世,存诗⼆千⼋百多⾸。

在复古派诗⼈之中,梅尧⾂毕⽣于诗致⼒最多,⽤功最勤。

时⼈及后世⼈都给予极⾼的评价。

例如欧阳修对他穷⽽后⼯的诗歌创作成就就赞不绝⼝,他任职河南时的上司王曙赞叹他的诗作为“⼆百年⽆此作矣”(吴之振《宋诗钞·宛陵诗钞序》);其后辈诗⼈如司马光、王安⽯、苏轼等⼈亦皆敬重异常,王安⽯《哀挽诗》云“我得圣俞诗,于⾝果何如。

留为⼦孙宝,胜有千⾦珠”,可见⼀斑。

后世批评家对梅诗的成就和价值,更给予了极⾼评价,刘克庄称为宋诗的“开⼭祖师”(刘克庄《后村诗话》),胡应麟称为“宋⼈之冠”(胡应麟《诗薮》),叶燮亦称为“开宋诗⼀代之⾯⽬者”(叶燮《原诗》),对其在整个宋诗史上的地位和作⽤评价很⾼。

1.梅尧⾂的诗歌理论 梅尧⾂论诗,内容强调《诗经》、《离骚》中批判现实的传统,他在《答韩三⼦华韩五持国韩六王汝见赠述诗》中,阐述了他的论点:“圣⼈于诗⾔,曾不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杨兴以通。

⾃下⽽磨上,是之谓《国风》;《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为⽂字⼯。

屈原作《离骚》,⾃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

迩来道颇丧,有作皆⾔空: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事极谀谄,引古称辩雄;经营惟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只⽈⼀艺充。

”他的《答裴送序意》⾃序其作诗志向云:“我于诗⾔岂徒尔,因事激风成⼩篇。

辞虽浅陋颇穷苦,未到⼆《雅》未忍捐。

安取唐季⼆三⼦,区区物象磨穷年。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鲁山山行》(梅尧臣)详解:原文、译文、赏析与作者简介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鲁山山行》(梅尧臣)详解:原文、译文、赏析与作者简介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鲁山山行》(梅尧臣)详解:原文、译文、赏析与作者简介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

野情:宠爱山野之情。

惬:心愿满意。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⑦云外:形容遥远。

一声鸡:示意有人家。

译文: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丽,正好投合我喜爱大自然景色的心情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山林空荡,冰霜下落,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深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赏析: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丽,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巡游,是由于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其次联写山行,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假如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由于行,所以好峰才到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幽径独行迷,迷的缘由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简单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简单走错路,于是迷了。

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从前半首看,我们还不知他是在什么时候登山的,是春天还是秋天?读到第三联的霜落、林空,我们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由于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

梅尧臣诗词10篇梅尧臣的古诗梅尧臣在京任职,足迹“不登权门”,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

此时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常来访晤。

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龙骥产龙驹,良金出良冶。

良冶无顽矿,龙驹岂凡马。

致远在御徒,作砺由工者。

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舍。

进道期日隆,无愧金马下。

送临江胥令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饫。

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轝。

云木杜鹃时,千岩响行处。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鴈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錍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夏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夏园甘果熟,日觉树林稀。

休笑道傍李,无人摘自肥。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

拏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

烟云淡淡天,嫩绿生丛薄。

胡夫人挽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已哉胡夫人,其寿七十余。

其子哀母死,一夕髭皓如。

髭白发亦白,长号守茅庐。

扶棺埋吴云,来会倾市墟。

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离芜湖至观头桥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江口泊来久,菰蒲长旧苗。

争雏洲鹊斗,遗子浦鱼跳。

宿岸欣逢戍,归船竞趁潮。

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

巧妇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巧妇口流血,辛勤非一朝。

莠荼时补紩,风雨畏漂摇。

所托树枝弱,而嗟巢室翘。

周公诚自感,聊复赋鸱鴞。

泗守朱表臣都官刱北园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树艺北壕上,直对高城阴。

使君朱轮来,歌管樽酒深。

风雷生淮雨,云物冒楚岑。

战舠习追逐,飞凌捷水禽。

不独耳目观,乃见预御心。

事闲宾从乐,景美台榭临。

令人忘羁旅,洒虑起微吟。

送李泰伯归建昌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个人简介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个人简介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个人简介梅尧臣,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

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

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词存二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梅尧臣是中国北宋诗人。

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

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

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在北宋诗新运动中,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

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

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

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

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

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本。

梅尧臣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

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

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

在北宋诗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生平据《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年-1038年)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

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

梅尧臣的诗词全集

梅尧臣的诗词全集

梅尧臣的诗词全集梅尧臣【梅尧臣简介】陶者鲁山山行小村东溪送方进士游庐山苏幕遮梦登河汉谕乌答裴送序意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汝坟贫女表臣斋中阅画而饮寄永兴招诗夏太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正仲见赠依韵和答醉中留别永叔子履春寒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翠羽辞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将行寒昭亭祠喜雨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一日曲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玉楼春和吴冲卿元会和中道伏日次韵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哀国子黄助教哀马大风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观何君宝画李审言遗酒寄维阳许待制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梦后寄欧阳永叔村豪悼亡三首悼亡三首书哀猛虎行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玉汝遗橄榄杂诗绝句十七首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桃花源诗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五倩篇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依韵和永叔见寄依韵和师厚别後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昆山夜听邻家唱夜与原甫江家步归依韵和春日偶书叔治遗草虫枕屏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送潘歙州建德新墙诗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黄敏复尉新城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感二鸟观杨之美画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得王介甫常州书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登泰山日观峰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春日拜垅经田家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答宣阗司理次韵和吴正仲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答裴如晦答中上人卷翠竹亭答刘原甫春晴对月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白鹇泊下黄溪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逢雷太简殿丞逢牧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读贤愚录感李花韩玉汝遗油闺思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和吴冲卿学士石屏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五警和腊日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

梅尧臣古诗词

梅尧臣古诗词

梅尧臣古诗词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

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气空。

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

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城郭非清凉,山僧抱微疾。

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

炎飙正烁烁,溪水徒瑟瑟。

唯咏冰雪辞,可以销夏日。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忽闻胡骑渡河水,月魄夜胁阴貂寒。

独侍金舆立城肚,龙蛇不展绕旗竿。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5)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十里五里一值浅,千愁万愁过徐城。

王君论与河流阻,杜老谈思月色清。

岸若屹墙空自面,树如张盖欲谁倾。

二人党及亲朝夕,更晚更迟何计程。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6)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

冠剑有客夔与禼,*全盛马兼班。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却出常衙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7)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

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

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

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

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

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

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

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8)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梅尧臣古诗词(精选篇9)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鹊衔高树蝉,危胁缫车响。

露腹不曾肥,杀之嗟已往。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最有名的20首诗

梅尧臣最有名的20首诗

梅尧臣最有名的20首诗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幼安,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北宋初年的重要文学家之一,也是“梅派”的创始人。

梅尧臣的诗作以清新淡雅、含蓄典雅而著称,其中有不少被誉为经典名篇,以下将介绍梅尧臣最有名的20首诗。

1.《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梅尧臣最有名的诗之一,以其豪放激昂的气势,形象地描绘了猎鹰翱翔天际的场景,表现出作者豪迈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2.《浣溪沙·谁道闲情抛佳句》这首词以悠扬的音调诉说了作者的闲情逸致,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抛却和追求自我内心的追求。

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被誉为梅尧臣的代表作,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生死离别的悲壮场景,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写塞外的风景变幻,以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宏大和变幻多样,表达了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5.《江城子·别师门·十月朔日风雨霏霏》这是一首写别离之情的词,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情感的悲壮与伤感。

6.《渔家傲·白日依山尽》这首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黄河边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7.《临江仙·绿树村边合·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以梦的形式描述了作者的幻想与追求,展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逐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8.《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以其悲壮、豪放的气势,以及豪迈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9.《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边塞的风光,展示了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0.《江城子·记梦其一》这首词以梦的形式描绘了作者幻想的情景,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追求。

11.《浣溪沙·谁道闲情抛佳句》这首词以优美的音调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表现了对纷扰世事的抛却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梅尧臣诗词全集

梅尧臣诗词全集

梅尧臣诗词全集1、《春寒》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2、《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东溪》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4、《古意》宋·梅尧臣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5、《自咏》宋·梅尧臣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6、《雪》宋·梅尧臣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

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

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

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7、《咏怀》宋·梅尧臣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

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

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

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8、《夜坐》宋·梅尧臣夜久方虑寂,空堂灯烛明。

落叶有暂响,暗虫无停声。

力学不为己,甘贫且徇名。

聊为咏怀篇,还想阮步兵。

9、《梅花》宋·梅尧臣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

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10、《秋思》宋·梅尧臣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

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

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

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11、《鲁山山行》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2、《睡意》宋·梅尧臣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夜吟朝诵无暂休,目胔生疮臂消肉。

今踰四十无所闻,又况丧妻仍独宿。

虚堂净扫焚清香,安寝都忘世间欲。

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叶落夜雨声满阶,雪下晓寒低压屋。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鲁山山行[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顾亭林[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乡林空林木,不见古人居。

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

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

湖边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女[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

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

但采原上桑,不顾门前杏。

辛苦得丝多,输官官莫省。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九月二十八日[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难知[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自古难知不遇人,朝为蛇鼠暮龙鳞。

魏齐客溺箦中死,亭长妻轻胯下贫。

白石夜歌谁与进,黄金怀印自能伸。

丈夫只患无才业,何恨区区逐路尘。

悼子[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

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

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

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

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

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

吾将仰问天,此理岂所执。

我惟两男子,夺一何太急。

春鸟独蔓延,哺巢首戢戢。

次韵和景彝对月[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

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

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

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

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

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青龙海上观潮[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句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句

梅尧臣最有名的诗句
梅尧臣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创作的诗句数量众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 《除夕与家人饮》:“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

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团圆的珍惜。

- 《除夜雪》:“击鼓人驱鬼,漫天雪送寒。

腊从今日尽,花作旧年看。

著树多还堕,随风积更乾。

明朝预王会,畏湿两梁冠。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雪景,也反映了诗人从政为官的心态。

- 《古意》:“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逐利,以及可能带来的祸患。

- 《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赋税的繁重,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 《闻师鲁谪富水》:“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

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

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

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惋惜和对其坚持正义的赞赏。

这些诗句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

十首梅尧臣有名的诗
梅尧臣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他的诗作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以下是梅尧臣的十首著名诗作:
1.《送别》
送君离别,泪湿罗巾。

情断肠断,何忍此时情?
2.《夜雨寄北》
夜雨听松声,卧听风吹过。

千里悲秋意,百年多病痛。

3.《夜泊牛渚怀古》
迢迢牛渚西,古岸倚青天。

水声溶溶夜,帆影绕绕眠。

4.《塞下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登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7.《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送孟浩然之广陵》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宫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任宫花暗笑声咽,不似寻常万事同。

这些诗作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才华和对自然、人情的细腻触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精选8篇)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精选8篇)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精选8篇)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的诗代表作,来欣赏一下吧。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篇1)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篇2)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篇3)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梅尧臣的诗代表作(篇4)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梅尧臣最出名的诗10篇

梅尧臣最出名的诗10篇

梅尧臣最出名的诗10篇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梅尧臣最出名的诗,来欣赏一下吧。

梦后寄欧阳永叔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红英灼灼弄日色,穠艳皎皎生铅华。

长廊重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

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

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

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夸。

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

韩玉汝遗油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缾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

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

比於以舌得,此岂愧物论。

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筭。

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

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

制财犹制合,太甚则生乱。

公譬淮阴侯,多多自益办。

我今听甚谈,夜去为扼腕。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尧臣简介_梅尧臣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宋朝诗人。

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

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

50岁后,于皇佑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着(或十一家着)之一。

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代表作品:
《小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翻译】
淮河阔大的洪水过后,大地上形成许多沙洲。

忽见一个村落,但见村民门前的篱笆墙已稀疏破敝,草草地搭建个门。

寒鸡觅食后,自个儿呼唤着同伴。

而一些无衣取暖的老人们怀抱着孙儿,守候亲人归来。

野外一只小船泊在河边,只残留下几根断缆。

疲惫的鸟儿抬着头无助地打量周围。

早已枯萎的桑树,被洪水侵蚀得露出了深深的根部。

我哀叹灾民的生活凄惨到如此地步,可他们还被荒谬的官府强编入户
籍,缴纳租税。

《苏幕遮》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垂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斑竹管笔》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田家》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翻译】
曾在南山下种豆,却被风雨打落。

辛苦一场,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秆,用什么充饥呢。

《墨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残菊》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鲁山山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翻译】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a/meiyaochenhtm,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

《陶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翻译】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春寒》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秋夜感怀》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送胡都官知潮州》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自昔揭阳郡,刺史推韩侯。

韩侯初来时,问吏泷水头。

到官谕鳄鱼,夜失风雨湫。

乃知抱正直,异类尚听谋。

潮虽处南粤,礼义无遐取。

勿言古殊今,唯在政教修。

适闻豫章士,勇往登犀舟。

不畏恶溪恶,叠鼓齐歌讴。

远将天子命,水物当自囚。

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

《送刘郎中知广德军》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

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

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

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

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后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

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送贡仲章之燕》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干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送何遁山人归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翻译】
春末夏初,当你在风景区内游览时,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当听成“不如归去”时,又感到令人惆怅、忧伤。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