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电子教案 第六章 气体吸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吸收

9.1概述

利用不同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称为吸收; 能被溶解的组分——溶质A ; 不能被溶解的组分——惰性组分(载体)B ;

所用溶剂——吸收剂S 。吸收液)(A S +。

一.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

1.工业上的应用

(1) 原料气的净化:如煤气中的H 2S 除去。

(2) 有用组分的回收:如合成氨厂的放空气中用水回收氨。

(3) 某些产品的制取:将气体中需要的成份以指定的溶剂吸收出来,成为液态的产品或半

成品,如:从含HC l气体中盐酸

(4) 废气的治理:如含SO 2,NO ,NO 2等废气中,要除去这些有害成份。

2.吸收的分类 (1) 按性质划分

物理吸收:溶质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如水吸收CO 2,SO 2等。

化学吸收:溶质与溶剂或溶液中其它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如用NaOH 吸收 CO 2) (2) 温度是否变化

等温吸收:当溶剂用量很大,温升不明显时 非等温吸收:

(3) 被吸收组分数目分

单组分吸收:只吸收一种组分 多组分吸收

二.吸收过程的极限及方向

极限: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

方向或推动力:一相浓度与同另一相浓度呈平衡的该相浓度之差;

比如:溶质A 在气相中的分压为A P ,液相中溶质浓度为A c ,与A c 呈平衡的气相分压为

*

A

P ,则推动力为(*-A A P P )。

三.吸收的流程

流程说明:

1. 气液流向: ——逆流(推动力大)

2. 多塔吸收:单塔所需太高时,可分解成几个塔串联使用。

3. 加压吸收: 提高总压,可以提高传质推动力,同时提高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4. 脱吸(解吸)过程:吸收的逆过程。

油(A ) 水

四.吸收剂选择及要求

1.具有选择性:对溶质A的溶解度应尽可能大

2.不易挥发性:减少溶剂的损失及避免在气体中引入新的杂质 3.腐蚀性小:减少设备费和维修费 4.粘度低:以利于传质及输送

5.毒性小,不易燃,以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6.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再生

五.本章重点及学习方法

本章主要讨论单组分、等温、常压、物理吸收,以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章主要涉及设计型问题的计算以及操作型问题的分析,要注意掌握学习方法,活学活用。

9.2有关吸收的基本理论

一.平衡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长期或充分接触后,两相趋于平衡。此时溶质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服从某种确定的关系,即相平衡关系。

气相溶质分压称平衡分压(饱和分压)A P ;液相溶质浓度称平衡浓度(饱和浓度)*

A c ,又称溶解度或极限浓度。对单组分吸收(

B A +),组分数3=

C ,包括A 、B 和S ,相数

2=φ,气液两相,故自由度2+-=φC F =3,即平衡时),,(A A P P T F c =*,P 不太高时

影响小,可以忽略。因此),(A A P T F c =*

,T 一定,)(A A P F c =*或者

)(A A c f P '=*。 通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相平衡关系。

从以上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压力A P 下

***

*>>>2223O CO SO NH c c c c ;

随着温度T 的升高,氧气的溶解度下降,由此可见,加压、降温有利于吸收;升温、

2

O c

2

O P

A P

A c

减压有利于解析。

二.亨利定律

1.当总压不高,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溶质的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A A Ex P =* (1)

式中: *

A P ——溶质气体在溶液面上方的平衡分压;单位kpa ;

x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 E ——亨利系数;单位kpa

E 越大,说明在相同的液相摩尔分率下,气相的饱和分压越大,即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有:易溶气体的E <能溶气体的E <难溶气体的E 。另外,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E 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亨利定律还有另一种表达形式:

A A HP c =* 或者

H c P A

A =

* (2) 其中:H 溶解度系数,[*

A c ]/[A P ],kpa m kmol ./3。H 越大,说明在相同的气相分

压下,液相的饱和浓度越大,即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所以有:难溶气体的H <能溶气

体的H <易溶气体的H 。另外,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H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A P 和*A c : 气相溶质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饱和浓度;

A c 和*A

P :液相溶质的摩尔浓度和与之平衡的气相饱和分压。

因为(1)式中

c c x A

A =

,将其代入(2)可以得到:

A

A A A x H c H c x H c P ===*

所以

H c E = 式中溶液溶液

M c c c SL A ρ=+= 对于稀溶液:M 可以取溶剂S 的分子量,如对稀NH 3溶液,3

/1000m kg =ρ,

3

/5.55181000

18

m kmol c ==

ρ

3.气液浓度均用摩尔分率表示

A A

mx y =*

或者 m y x A

A =

* m —相平衡常数

A A

A Ex H c P ==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总压P ,可以得到:

A A x P E P P =* 即A A x P E y =* 令P E m =,则有A A mx y =*

*A y 和A x :气相溶质的摩尔分率和与之平衡的液相饱和摩尔分率; *A x 和A y :溶质的液相摩尔分率和与之平衡的气相饱和摩尔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