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现代印象

合集下载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邰玉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小说家以及自白派诗人的代表。

她将自身熟悉的事物融入作品,以此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与绝望。

而《爸爸》这首诗就是典型的西尔维娅将自己从小生活在父亲的专制之下、心灵身体倍受折磨的生活经历融入的诗歌,其中还掺杂了对父亲爱恨交织的情感。

而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女儿对父亲这种复杂的情感,以便更好地赏析这首诗歌。

关键词:西尔维娅•普拉斯;女性主义;《爸爸》作者简介:邰玉萍(1992.8-),甘肃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80-02一、引言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擅长自白式诗歌,是自白派诗人中最年轻、也是最早自杀的女诗人,被人钦佩却也饱受争议。

其作品主题大多围绕自然、死亡、爱情、父权、自我、女性主义等。

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无处诉说,诗人只能在诗歌中自白。

在诗歌中她可以完全释放自我、逃避现实,在生与死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1]《爸爸》写于西尔维娅自杀的前三个月,在这首诗中,西尔维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恨,也描写了丈夫的无情残忍。

在诗中,父亲和丈夫已不单单是家庭角色的代表,更是“男性”的代表,父亲好比残暴的纳粹分子,丈夫则是吸血僵尸,分别欺压着自己的女儿和妻子。

西尔维娅通过这首诗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遭遇,来唤醒人们对女性卑微地位的认识,以便增强社会提高女性地位的意识。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爸爸》当时的社会已被男权主义腐蚀,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并遭受极不公平的待遇,作为一位深受其害的女性,西尔维娅意识到女性不应该就这样接受命运,应该奋起反抗。

身为女性,西尔维娅寻求不到任何途径来释放自己的不满与反抗,她只能将亲身经历融入文学作品来宣泄委屈与愤怒、寻求慰藉并唤醒社会,希望社会能意识到女性的悲惨,给予女性该有的尊严。

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神秘主义意象

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神秘主义意象

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神秘主义意象作者:闫达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20期摘要:普拉斯的作品晦涩庞杂,往往在学界引发诸多讨论。

她对神秘主义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直大胆使用诸多负载神秘感的意象,而这一点却极易被忽视。

本文通过对其作品中这些意象的研究,试图解释普拉斯和神秘主义的关系,并重新诠释诗人普拉斯。

关键词:西尔维娅·普拉斯;神秘主义;意象;自白派;美国诗歌一、普拉斯简介作为美国“自白派”的代表诗人,普拉斯用直白和大胆的诗句、短暂而激荡的生命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

31岁时,年轻、漂亮、才华横溢的普拉斯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为她烙上了“厄运诗人”(The doomed poets)的印记,也使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

普拉斯在其诗作中直接而饱含热情地讴歌死亡、自杀、黑暗与毁灭,将死亡视为生命的“胜利”、自己的归宿甚至一门她自己独善其中的艺术。

普拉斯对死亡的向往和痴迷,揭示了其曲折跌宕的人生旅途中的獨特审美价值观和非正常的心理状态。

普拉斯以“疯狂”为傲,把其当作热血沸腾的信仰。

作为诗人的普拉斯,就如同她晦涩阴暗的诗作一样,可以有无数种解读。

神秘主义是普拉斯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时是她独特世界观的源泉,从这个角度来诠释普拉斯,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逆于常规的尝试,也将让读者看到文字和意象背后那个为世人所知、却又无比陌生的普拉斯。

二、神秘主义诗歌的思考诗歌与神秘主义,二者之间颇有渊源。

任何国家、地区的诗歌作品,总会有相当多的篇幅处理和讨论神秘主义问题。

“召唤神灵的咒语、祭神所用的供品”,在很多人印象里,神秘主义诗歌就像这类事物远远脱离日常生活。

然而,很多经典的神秘主义诗作却极富现实感,好似以简单的图形勾画出的天地万物。

这些诗歌牢固地扎根于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心理的近距离观察,从不把自己的诗作当成让人费解的“智慧的金砖”,而是喜欢经由对现实的不断描绘把它们升华到意识形态层面。

浅析死亡主题在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中的体现和意义

浅析死亡主题在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中的体现和意义

浅析死亡主题在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中的体现和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死亡主题的研究,来揭示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深层的文学及社会意义。

简述研究背景后,本文首先介绍了诗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她生命中发生的几件悲剧事件,解释了为什么她对死亡主题如此执着的原因。

其次,剖析了她的作品之一《钟形罩》,结果使我们能从诗歌中看出她由于对所处时代的男权社会的鄙夷和无奈,进而使死亡成为了她整篇诗歌的主题;再次,通过分析诗人的杰作之一《爱丽尔》,展现出普拉斯的死亡诠释的艺术性。

它通过扭曲生动准确的生活图像来扩大和改变人们对外部世界认知,然后进入纯粹的死亡描述。

最后,评述了普拉斯在诗集中的死亡主题对后人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死亡主题,自白派诗作,阴郁,1.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对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白诗的研究在英语国家,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白诗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时才大受欢迎。

爱德华·布彻的关于普拉斯的长篇传记是《西尔维亚·普拉斯:方法与疯狂》。

这本书主要论述了普拉斯一生中重要的人物。

布彻将他们与普拉斯的某些背景作品联系起来,使人们更容易阅读这些作品。

琳达·瓦格纳拓宽了这一研究领域,出版了《西尔维亚·普拉斯:一个痛苦的传记》。

她在书中提供了性别和文学背景。

后来,安妮·史蒂文森完成了名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一生》的专著。

她以公正的态度看待普拉斯的死亡主题。

深刻地表达出她对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同情。

在中国,在诗歌的方式上,很多学者倾向于研究诗歌的意义或韵律,但这次我想从死亡这个主题来做一些研究。

虽然有人对这部分的评论有所涉猎,但研究内容相对较少。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新的窗口让人们更全面的了解美国晚期资本主义文化。

2.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成长经历以及她生命中发生的几件悲剧事件(1)父亲的去世。

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拉撒路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拉撒路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74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作《拉撒路夫人》中的女性意识觉醒黄莹莹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西尔维娅•普拉斯作为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人物,创作了诸多自传式文学作品,其中诗歌《拉撒路夫人》有十足的代表性,以“死亡”和“再生”为主题,象征意蕴浓厚。

借助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本文揭示了《拉撒路夫人》中展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并得出结论:在当代社会,作为新青年,我们应当响应文学经典号召,不遗余力为推进平权事业做贡献,不贴标签、不抱偏见。

关键词:西尔维娅•普拉斯;《拉撒路夫人》;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平权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一生创作颇丰,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她生前出版的两部作品:诗集《巨人及其他诗歌》和长篇小说《钟形罩》。

尽管在文坛上大放异彩,但现实生活中的普拉斯却屡屡受挫,自童年得知父亲死讯后,她日渐颓靡,此后作品大多也以阴郁和黑暗为基调。

《拉撒路夫人》一诗是普拉斯的“死亡”及“再生”系列作品中十分具有感召力的一部,本文用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切入该作,探析普拉斯的女性意识觉醒。

一、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到后期,不断受到诸如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及其他思潮的影响,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首先,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大家开始关注那些被扭曲了的标签化女性形象概念。

该阶段的批判对象如弗洛伊德对女性气质的代表性定义——“阳具嫉妒”(phallus envy),即女性进入性启蒙阶段后,会发觉到自己与男性有所不同,对自己没有的东西产生羡慕之情。

[1]这个阶段代表作如凯特•米利特(Kate Milett)的《性别政治》(Sexual Politic )。

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大家开始回归女性文学传统,系统化地审视各个时期的女性作品,用全新的角度解读经典,聚焦于语言文学本身。

现代女诗人诗歌

现代女诗人诗歌

现代女诗人诗歌
现代女诗人创作了大量多样化和深刻的诗歌作品,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声音参与到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中。

以下是几位著名的现代女诗人及其诗歌的简要介绍:
1.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美国诗人,以其坦率表达内心挣扎和情感痛苦的诗作而闻名。

她的诗集《爱丽尔》(Ariel)被认为是她文学成就的巅峰之作,其中包含了著名的诗篇《爸爸》(Daddy)。

普拉斯的诗歌经常探讨死亡、抑郁和女性身份等主题。

2. 奥黛丽·洛德(Audre Lorde):美国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她的诗歌充满激情,关注种族、性别和社会正义问题。

她的诗集《新的声音》(New York Head Shop and Museum)和《巧克力索菲亚的诗》(Chosen Poems: Old and New)展现了她对个人和政治抗争的深刻见解。

3. 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美国诗人,以其自然观察力和精神探索著称。

她的诗集《美国原野》(American Primitive)获得了普利策奖,她的作品简洁而深邃,常常描绘自然世界的美与和谐。

4. 艾莉森·希尔曼(Alison Lurie):虽然主要以小说闻名,但她也撰写了许多诗歌,反映了她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智慧。

她的诗集《真实和想象的朋友》(Reality and Imagination, Friends)展示了她在诗歌上的造诣。

这些女诗人用她们的词汇和想象力,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对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评论。

她们的作品持续影响着当代诗歌的发展,并激励着新一代的女诗人和读者。

新媒体视野下的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新媒体视野下的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传播力研究新媒体视野下的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肖之芳山东艺术学院摘要: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它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代表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她在诗歌中直白地表达女性的心理感受,用诗歌无情鞭挞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将女性与男性放在对立的两个阵营,公然对抗男权社会,张扬自我。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中所表达出的对女性独立解放的渴望,在现今社会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就从新媒体的角度,分析了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新媒体视野;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女性形象西尔维娅·普拉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中充满对女性当代社会地位的不满和控诉,她通过自己失败的婚姻和悲惨的经历,明白了当代社会女性的真实地位,她的女性独立意识已经被唤醒,于是她在诗歌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甚至颠覆传统的女性形象,将男权社会带给她的痛苦折磨通通利用诗歌咆哮出来。

她将所有肮脏破碎的东西都写进诗里,将男权社会的糟粕一一清理出来公之于众,极尽刻薄,极尽深刻,极具破坏力。

尽管最后,她选择用死亡结束了一生,可死亡只能代表她肉体的消亡,却阻止不了着她灵魂的再生,她用惨烈且无声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存的探索和生命的注解。

新媒体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这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新媒体的各类形象在传播中也对受众有着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女性形象再一次被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女性在家庭、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被新媒体放大,展现出新时期的女性形象。

而西尔维娅·普拉斯寄于诗歌中的对于女性地位的抗争,就算放在现今社会中,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文从新媒体视角,探究分析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独立自我与价值在当今社会,从新媒体的视野去分析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也会为她诗里完整而独立的女性意识感到震撼。

隐喻的诗篇——评西尔维娅·普拉斯《晨歌》

隐喻的诗篇——评西尔维娅·普拉斯《晨歌》

名作评鉴陈德福,男,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日照市新营中学,主要从事中西美学、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多篇论文发表在《星星》《名作欣赏》《现代语文》等。

隐喻的诗篇——评西尔维娅•普拉斯《晨歌》晨 歌[美]西尔维娅·普拉斯爱使你走动像一只肥胖的金表。

接生婆拍打你的脚掌,你赤裸的哭喊便在万物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的声音呼应着,渲染你的来临。

新的雕像在通风良好的博物馆里,你的赤裸笼罩着我们的安全。

我们石墙般茫然站立诗歌理论我不是你的母亲一如乌云洒下一面镜子映照自己,缓缓地消逝于风的摆布。

整个晚上你蛾般的呼吸扑烁于全然粉红的玫瑰花间。

我醒来听着:远方的潮汐在耳中涌动。

一有哭声,我便从床上踉跄而起,笨重如牛穿着维多利亚式的睡袍,满身花纹。

你猫般纯净的小嘴张开。

窗格子泛白且吞噬其单调的星辰。

现在你试唱满手的音符;清晰的母音升起一如气球。

(张芬龄 译)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晨歌》开篇便以“陌生化”的笔触将爱托出,以一个新奇的比喻把读者引入爱的秘境。

“金表”隐喻孩子的降生自有辉煌神圣的一面,但诗歌也并不一味追寻“神性”。

“肥胖”显示为爱的滞重在诗人的无意识中流淌,它以世俗化将神性带入人世间,诗歌似乎在神性和世俗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语言的惯性持续发酵。

接下来,接生婆的拍打、孩童名作评鉴赤裸的哭喊都构成世俗影像的一部分,而第一节的尾句“便在万物占有一席之地”又高扬起神性的光辉。

诗歌的第二节继续追寻隐喻的踪迹,叠合而成的意象链将作者彼时的经历、感觉、体验串连,作者驱遣这些意象将自己永远留存在文字中,读者也身临其境并深受感染。

譬如“新的雕像在通风良好的博物馆里”,隐喻了一个崭新的生命获得了众人的关注,生命的来临总是伴随神圣和庄严而来。

“你的赤裸笼罩着我们的安全”,则隐喻新生命给予一个母亲内心的温暖。

“我们”又在瞬间对于眼前的一切有“霎时的远离”,“我”打量这个世界,世界似乎变得陌生,它并不使我们全然兴奋,敏感脆弱的自己似乎还没准备好就被卷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人在其中如“石墙”般茫然而又显得有些仓惶。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本文导读:西尔维娅·普拉斯(为我们所熟悉,首先是作为一位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就被介绍进来,并对国内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普拉斯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她8岁时父亲去世,她和弟弟由母亲抚养大。

1955年,普拉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史密斯女子学院,之后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在那里,她遇到了后来成为桂冠诗人的特德·休斯(1930—1998),两人于1956年6月结为连理。

在与休斯育有一子一女后,两人婚姻出现裂痕并于1962年9月分居,普拉斯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1963年2月11日,她在伦敦的寓所自杀。

童年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

她的父母均为教师,八岁那年她父亲去世。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死亡,也是她一生的转折点。

当母亲告诉她父亲的死讯时,她决然地说:“我不再与上帝通话了”。

之后,她不断在诗中歌吟死亡,也曾多次试图自杀:“死去是一种艺术/和其他事情一样/我尤善此道”。

“我又做了一次/每十年当中/我要安排此事”。

“看,黑暗从爆裂中渗出/我不能容纳这些,我容不了我的生命”。

“从灰烬中/我披着红发升起/像呼吸空气般地吞噬男人”,“像猫一样可死九次”。

“这女子已臻于完美/她死去的/身体带着成就的微笑”。

大学在大学期间她学业出众,每门功课都是优等,获得多项奖学金。

大学二年级时因出色的写作才能被纽约时装杂志《小姐》选中应邀担任该杂志的客座编辑。

一个月的纽约生活如同梦幻一般,豪华的宴会,漂亮的时装,与仰慕的作家共同创作。

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陷入在精神分裂的磨难中,直至进入麦克林精神病院被进行电疗。

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就是描写这一段经历。

这部小说如同她的诗一样,是她的精神自传。

走出自白,迈向广博--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国内研究述评

走出自白,迈向广博--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国内研究述评
娅 ・ 普拉 斯 的“ 自 白诗 ” 》 [ 3 是 目前 国 内 能找 到 的 最
早 研 究普 拉斯 诗 歌 的论 文 。在 这 篇 文 章 中, 他将 普 拉斯 的诗 歌创 作分 为三 个时期 并详 细地 介绍 了各 个 阶段 的诗 歌特 点 。2 0 0 0年 到 现在 , 普 拉 斯研 究 的 成 果渐 丰 , 开始 并逐 步 深入 对 其 具 体 的 诗歌 文 本 的 分 析 以及 主题意 义和 艺术 特色 的探讨 。依 据研 究角 度 的不 同 , 笔者将 相 关学 术 研 究 分 为 主题 思 想 和 艺 术 特色 研究 两类 。
作者简 介 : 李彩云 ( 1 9 8 9 一) , 女, 福建福 州人 , 福建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院硕士研 究生, 从事英 美文学研究 。
1 0 4
湛江 师范 学院 学报 ( 哲 Βιβλιοθήκη 社 会科 学) 第3 5卷
的创始 人 洛 威 尔在 普 拉 斯 的 诗作 《 爱 丽儿 》 上 的序 言: “ 所 有 的 诗 …… 都 涉 及 个 人 的事 , 带 有 自白性
… o o .
女性 的定位 以及 用诗 歌证 明 自己的存在 与追 求 。邹

国内普拉 斯研 究起 步 晚 , 1 9 8 0年代 才 见 她 的诗 歌 翻译 。 1 9 8 7年 赵 琼 和 岛 子 译 的《 美 国 自 白派 诗 选》 收录 了她 的 2 8首 诗 歌口 ] 4 n 。 , 这 是 国 内现 存 的 对其 诗作 做得 最早 最完 整 的翻译 。颇 为遗 憾 的是她 的译 作在 国 内并 未 随 着 时 间 的推 移 得 到 长 足 的发 展 。到 目前 为止 , 国 内尚 无普 拉 斯 诗 歌 系 统 的 翻译 版本 , 其译 作 还仅 散 见 在 美 国诗 歌 或 英 美 现 代 诗歌 类 的选集 以及 学界 学者 们发 表 的评论 性文 章上 。在 诗歌 研究 方 面 , 虽 还 未 见 普拉 斯 诗 歌 研 究 的全本 专 著, 但所 幸 的是 近 3 O 年 普 拉斯诗 歌研 究 的学 术论 文 不 断增 多 。1 9 8 0到 1 9 9 0年 代 的文 章 主 要是 概 述 她

毁灭与重生——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毁灭与重生——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普拉斯%重生%意象%死亡 中图分类号C) 4+&&文献标识码>
&&西尔维娅4普拉斯是推动美国自白派诗歌达到 巅峰的重要作家$也是 !"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诗坛 上最有才华的一位诗人* 如果说美国自白派诗歌的 最大特点是对自我生命的执着发现$那么普拉斯则 以敏感尖锐的视角糅合悖郁冰冷的文字被称为具有 +海妖般阴冷和女巫般感觉经验, 的自白派诗人的 典型$被誉为+改变了当代诗歌方向, 的人* 由于她 对死亡的执着抒写并亲自实践$ 又被文学界称为 +死亡艺术家,* 在普拉斯短暂的人生时光里$一共 写了 !"" 多首诗$+" 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的未 完稿* 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其诗集一 出版便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其诗题材广泛$爱情' 婚姻'亲情'政治'战争'死亡等都是她诗歌涉猎的内 容$然而她最受人关注的主要还是其关于死亡主题 的诗歌$这些诗歌在她后期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 从诗歌表面看$普拉斯似乎在用歇斯底里的叙事风 格表达着西方社会里的种种异化$如凶暴'疯狂'恐 怖'食人等$用毫无顾忌的内容宣泄着自己对死亡的 沉迷$是个有着病态倾向的神经质诗人* 然而仔细 品读考察$却发现这些诗歌都表达着对死亡的复杂 矛盾情感$表达着作者自己对新生命的渴望$对重生 的渴望* 本文拟从其诗歌的主题意象出发$探讨普
文章编号#'+) 0!#")!"#$"# 0""%$ 0"%
毁灭与重生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亓燕燕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 பைடு நூலகம்)""!%"

行吟的诗魂: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行吟的诗魂: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行吟的诗魂: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赵蔚榕(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摘 要] 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白诗歌表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政治意识。

哥特文学的特征是恐怖和神秘,而普拉斯将死亡视为一种艺术。

受到前人和同辈诗人的影响,普拉斯借鉴了哥特文学传统,以自白式话语,营造诗歌中的暗恐氛围,书写恐怖叙事,向父权社会和残暴的社会政治表达无法言说的自我。

[关键词] 西尔维娅·普拉斯; 哥特文学; 恐怖; 诗歌; 继承与超越[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9-0083-02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自出版至今一直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普拉斯将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包括自杀经历和她与英国诗人泰德·休斯的情感纠葛等融入诗歌创作中,用诗歌表达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人生体验。

同时,普拉斯也关注社会、历史、政治问题,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书写被压抑的女性自我。

在她的诗歌中,不可忽视的是以女性自白话语描绘的在黑暗、紧张、恐怖的世界中痛苦挣扎的社会边缘人。

普拉斯的哥特式书写体现了诗歌强烈的暗恐性(the Uncanny)。

继承了传统哥特文学的特点,在哥特式自白中,普拉斯用其独特的诗歌艺术表达了被压抑的自我,激发他者的反抗。

一、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创作与哥特文学传统哥特文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悬疑,常以幽森的古堡、神秘的荒野为背景,借助凶杀、复仇、幽灵、疯癫等一系列哥特元素,营造恐怖气氛,带给读者以审美体验。

根植于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哥特文学通过描写暴力与恐怖,揭露社会政治、文化意识等问题。

从最初因通俗文学而畅销,到之后被大批作家盲目追随,而导致哥特作品的语言粗糙、情节固化,哥特文学曾一度不被批评界认可。

随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哥特风格的借鉴,到维多利亚时期哥特文学走过低潮,产生了《呼啸山庄》《白衣女人》等名篇。

西尔维娅·普拉斯:戏精鼻祖,还是天才作家?

西尔维娅·普拉斯:戏精鼻祖,还是天才作家?

西尔维娅·普拉斯:戏精鼻祖,还是天才作家?人们,或星星悲哀地注视着我,我令他们失望了。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西尔维娅·普拉斯,一位被誉为天才的美国诗人、小说家,智商大概有160。

学术界认为,她和詹姆斯·赖特等人的作品,曾为美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带来新的方向。

1早年生活一瞥普拉斯1932年10月27日生于波士顿,其母奥雷里娅·朔贝尔·普拉斯(Aurelia Schober Plath),奥地利裔美国人,是第二代移民;其父奥托·普拉斯(Otto Plath)是德国人,昆虫学家,曾在波士顿大学担任生物学教授,出版过一本关于熊蜂的书籍。

1940年11月5日,普拉斯过完8岁生日刚满一周,她的父亲去世了。

这件事给她带来了巨大打击,父亲死亡的阴影几乎笼罩了她的一生。

同样是在8岁这年,普拉斯已经开始发表诗作。

随后几年,她陆续在地方报刊发表了多首作品。

热爱写作的她,11岁便开始写日记。

除了写作,她很早就展现出绘画天分,1947年还凭借画作得过奖。

她为爱人泰德·休斯画的肖像,也广为流传。

泰德·休斯肖像,西尔维娅·普拉斯画于1956年婚后不久2与休斯相恋普拉斯和休斯的旷世之恋,一直是文坛内外津津乐道的话题。

两位优秀诗人的结合,原被认为是天造地设,人人称羡。

1956年,休斯和剑桥大学的5位朋友创办了文学杂志《圣伯特弗评论》(St. Botolph’s Review)。

杂志只办了一期,但他的收获倒不小:2月25日,在杂志创刊仪式上,他结识了西尔维亚·普拉斯。

当时的普拉斯,名气还很一般。

自那次意义非凡的会面之后,出现了很多描写休斯与普拉斯关系的文字。

一般都认为:两人在被介绍给对方的那一刻起,就深深被对方吸引。

几个月后,1956年6月16日,两人在英国伦敦结婚,随后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市度了蜜月。

休斯曾这样回忆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每天都写诗。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句 玻璃杯

西尔维娅·普拉斯诗句 玻璃杯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一位20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她以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威廉斯学院毕业后,她曾在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居住,并在那里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她的诗歌以其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语言的敏锐运用而著称,被誉为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中,普拉斯的一句诗句“站在玻璃杯的边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这句诗句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由和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句诗句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1. 诗句的意象这句诗句中的“玻璃杯”是一个非常有意象美感的形象。

玻璃作为一种易碎而坚硬的材质,脆弱和坚韧并存。

站在玻璃杯的边缘,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坚毅和勇敢。

这种对比和张力使得这个意象富有诗意和张力。

2. 诗句的抽象意义“站在玻璃杯的边缘”不仅仅是一种描述,更是一种抽象的意义的表达。

它暗示了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命运中所处的境遇。

生活就像站在玻璃杯的边缘,脆弱而坚强,危险而挑战。

这句诗句通过玻璃杯的形象,表达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种种矛盾和挣扎。

而站在玻璃杯的边缘,则是诗人对于生命中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深刻观察和体悟。

3. 诗句的情感表达普拉斯的诗歌一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

这句诗句也不例外,它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思考。

站在玻璃杯的边缘意味着面对生活和命运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对于自由和冒险的追求。

诗人通过这句诗句,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热爱,以及对自由和勇气的追求。

普拉斯的诗句“站在玻璃杯的边缘”是一句意蕴深刻、抽象美感强烈的诗句。

从意象、抽象意义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解读这句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体验。

这句诗句不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和表达。

它透过玻璃杯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和自由的深邃观察和思考。

这样的诗句,不仅仅是诗歌作品中的精华,更是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反映主题的镜子——论西尔维亚·普拉斯《隐喻》的诗歌用词

反映主题的镜子——论西尔维亚·普拉斯《隐喻》的诗歌用词

反映主题的镜子——论西尔维亚·普拉斯《隐喻》的诗歌用词诗歌是一种极具意蕴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不仅处处充满诗情画意,而且也对丰富文学内容具有表现力。

西尔维亚普拉斯就是一个这样的诗人,她的诗歌《隐喻》便是一首充满隐喻意蕴的作品。

《隐喻》的语汇十分简洁有力,以一个大概的思路和主要脉络来描述一个诗歌的主题。

普拉斯在此诗歌中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语素,以深入解释主题。

该诗歌以一个古老的镜子为主题,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尤其是一种溯游的记忆。

用镜子照映出来的每一份记忆都像一面镜子,能够使过去不断地展现出来。

普拉斯则将它们编织在一起,以一种自然而轻松的语气来表达主题,这种形式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普拉斯给出的这些隐喻意蕴,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题。

此外,普拉斯还通过状语从句,适当的重复使用词语,使得整体的叙述更加有条理,而且更具情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诗的内容贯穿了普拉斯的一生。

无论是谈及故乡的情怀,还是窥探古老文明的记忆,她都充分挖掘了语言中的寓意,为文字增添了诗意的激情。

普拉斯的这首《隐喻》,就仿佛一面以时间为镜子的台阶,在不断地把远古与现今交织在一起。

该诗歌的最后一节,普拉斯穿插了多种形式,用句子连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一段以“我望见多面镜子/反射出昔日的记忆,也预示着我拥有的财富”为题,传达出的只是历史的深刻,也意味着从过去到今天的变化。

这正是普拉斯所要表达的思想: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应当以一颗深沉而珍视,也以一颗宽恕而理解。

最后,普拉斯在诗歌结尾处,用一句“镜子上的回忆与今天的梦想和谐共存”来结束。

若以诗歌本身为镜子,这句话可以被更深层次地理解,那就是只有穿越时空的隐喻,才能真正把过去和现在结合起来。

总之,普拉斯的《隐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诗歌,它反映出普拉斯对于往昔文明的怀念,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的无尽思考,以及对于追溯记忆的深沉感伤。

该诗的语言极具力量,以及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隐喻,使得一份流逝的记忆,不断地在时光中闪烁。

羊皮圈读后感

羊皮圈读后感

羊皮圈读后感《羊皮圈》读后感。

《羊皮圈》是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美国南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的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读完《羊皮圈》后,我深受其感染,不禁感慨万分。

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讲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活困境。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矛盾都描写得非常细腻。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展现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主题是家族、爱情、友情和人性,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引人深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性,她在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的坚韧、勇敢和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的坚持和勇气让人感到钦佩,也给人以启发。

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是非常动人的。

家族成员之间的爱恨情仇、友情和亲情都描写得非常细腻。

作者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和碰撞,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小说中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和震撼,让人深刻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小说的语言也是非常优美的,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作者的语言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小说的情节也是扣人心弦的,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情节的发展,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羊皮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读完《羊皮圈》后,我深受其感染,不禁感慨万分。

这部小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我相信,《羊皮圈》会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它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小说欣赏西?普拉斯【美国】:绿石头

小说欣赏西?普拉斯【美国】:绿石头

小说欣赏西•普拉斯【美国】:绿石头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美国著名诗人,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普拉斯与英国桂冠诗人特德·休斯的婚恋、他们之间的纠葛,乃至她最后的自杀,都曾成为一时的话题,为后人议论纷纷。

主要作品有诗歌集《巨人及其他诗歌》(1960)、《爱丽尔》(1965)、《涉水》(1971)、《冬树》(1971)等,长篇小说《钟形罩》(1963)。

《绿石头》有很强的自传性。

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的回忆清丽而流畅,应该是普拉斯内心为焦虑所噬咬之前的作品吧。

绿石头孙仲旭|译黄色的巴士在铺鹅卵石的街上嘎嘎作响地颠簸着开,手提箱碰着戴维的腿。

“你肯定知道在哪儿下车吗?”他担心地问苏珊。

“当然。

”苏珊回答道,接着她忘了该对弟弟保持冷冷的优越态度,脱口说道:“我能闻到空气里的盐。

你看,房子中间!”她从溅了泥巴的车窗指出去,戴维也望向她注视的方向。

一点儿没错!在拥挤的城市居民楼之间,有一道隐约的蓝色。

那些脏乎乎的楼房正面全是一样,像舞台布景,但在其后,大海在六月温暖的太阳光下闪耀着,那匆匆的一瞥是个保证——提前看到了即将看到的。

因为戴维和苏珊在回归他们的童年。

五年前搬走后,这是他们头一次回到故乡。

戴维带劲儿地皱了皱被晒伤的鼻子。

清新的、带有咸味的微风吹拂着,记忆纷至沓来。

他笑了。

“记得我们挖到中国的那一次吗?”苏珊的眼睛模糊了。

记得?她当然记得。

曾有一个长满草的后院,里面有个花坛,他们常在那儿玩。

几个漫长的上午,他们在院内一角用小锹和小铲挖土。

她记得手上有潮湿泥土的感觉,正在变干,还粘到了手上。

几个大人来问过他们:“你们要挖到哪儿?中国吗?”然后就笑着走了。

“要是我们挖得功夫到家就能,你知道。

”戴维曾经高明地说。

“不,除非你永永远远挖下去,要挖那么久。

”苏珊回答道。

“那我们看午饭前能挖多深。

”“他们那里会是颠倒的。

”苏珊沉思着大声说。

挖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前景唤起了她的兴趣。

“我们挖下去会挖到东西。

【中年原创杂文】西尔维娅.普拉斯:一只疯狂而易碎的花瓶(阿末)

【中年原创杂文】西尔维娅.普拉斯:一只疯狂而易碎的花瓶(阿末)

【中年原创杂文】西尔维娅.普拉斯:一只疯狂而易碎的花瓶(阿末)沉睡的精灵音乐:纯音乐 - 轻音乐特选系列-悠悠四季中年原创文学270期西尔维娅.普拉斯一只疯狂而易碎的花瓶作者:阿末编辑:雪悦雨桐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有时是一个难以伺候的妻子,就如身为妻子,她更多时候又似个诗人一样。

这两种身份的交叉和游离经常被她处理得相当糟糕,一地鸡毛。

写作之于她,几乎始终只与内心发生的颤动相关,将其镀成一面尖锐的镜子,与自己高高的身影相对。

在那个狭窄的角落里,她不时地拼命绞着自己的双手,对着神经的墙壁抓喊。

而墙壁往往犹如一层薄薄的窗纸,被她用刀子一次又一次地划开,捅破,直至找到属于自己的诗行和声音。

一见钟情的西尔维娅和休斯相遇得太早了。

一般说来两位诗人可以同居,但别让他们过早地结为夫妻。

有一种病人天生带有更为猛烈的病菌,他们往往不是疯子,便是诗人。

如果要给后者一个家庭的话,最好等到他们活到六十岁,若他们确能活到花甲之年并有结婚兴趣的话。

人都有一段充满危机的时期或是危险的时刻,那会儿他们需要一束火炬将自己烧透,然后继续活着或者死去。

这种更年在诗人尤其漫长。

过早的婚姻毁掉他们的幸福从不含糊,诗歌的毁坏亦不在话下。

普拉斯的诗是以死亡为衬里的黑暗的艺术。

命运的白银。

这样惨烈的手艺当然很难找到对手。

从少年时代起她就一直在与死神较劲儿,内心始终汹涌着你看不见的那种毁灭性的洪流。

诗歌中的张力与生命的脆弱恰成反比,看似强大的存在往往不堪一击。

自杀的诗人是个在尘世中永远也长不大的金发婴儿,是地狱门前开出的小小白花,是时代或宿命神龛下的低微祭品。

在这个没落而喧闹的世界上,我心目中的诗人早已经哑默且病入沉疴。

应该有一把呜咽的紫铜小号为他们的殡葬伴奏。

持久的伤害或影响几乎都是童年时期留下的。

女孩像父亲常常被认为有福的,普拉斯有一点暗恋她早逝的父亲。

她这颗叛逆的病树恰恰渴求着父亲强有力的剪刀来修剪枝叶,但在她八岁那年,父亲却撒手尘寰,留下了拂之不去的长长的阴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尔维娅 ・ 普拉斯创作 的现代 印象
张宏 儿
( 江 纺 织服 装 职 业技 术 学 院 人 文 分 院 , 浙 江 宁 波 35 1 ) 浙 12 1
摘 要:对 自白派诗人 西尔维娅 ・ 普拉斯 的创作 已有很 多论说 。现从 “ ‘ }经验 ’书写 ‘ 爪J 以 爪I 生 非 } 生’的现 代 意识 ” “ 存在主义的生命哲 学” “ 色幽默 的诗意再现”三个层面来论说 西尔维娅 ・ 黑 普拉斯创作 的现代 主义印象。以此为普拉斯创作的 已有研 究成果作些绵薄的补 充。
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此人们又一度把 “ 自白派” 当作精 神分裂 的代 名词 。 样 片面地评 判 “ 这 自白
派”诗人 ,显然是有 失偏 颇 的。所 幸许 多的评 论 者通 过 深人 解读 诗 人 的作 品 ,尽 力 给普 拉 斯 等
误 ”论 ,其 内核就是 在评价 作 品时 ,不能 依据作 家 的生活 和观点 , 也不 能凭借 这些 推测 出来 的创
“ 文学就是人学” 相悖论 的, 一切艺术与创作者
的个性 分不 开 的 , 甚至 是 以个 性取 胜 的 , 每一位 作家创 作 的背后 肯定有 与 时代 共性 的东西 , 我们 可 以把 之作 为 “ 群体 ”的现象 来研 究 , 是作 家 但 的个性 生 活体验 与其作 品有着 丝丝 缕缕 的联 系 ,
关 键 词 :现 代 意 识 ;存 在 主 义 ;黑 色幽默 中 图分 类 号 :I0 . 16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5 2 2 1 )0 —0 2 0 1 14( 0 0 5 0 6—0 5
西尔 维娅 ・ 普拉斯 ( y iPa , 92 16 ) Sl a l h 1 3— 9 3 v t
表 白私密 的过失 ,以求得 心灵 的释放 。再 者 ,这
些 诗人 入 诗 的题 材往 往 涉及 精 神 崩溃 、绝 望 焦 虑 、流产 、 变态 、家庭 纠结等 ,大都 源 自诗 人 性 自我 的生活体 验 , 而上述代 表性 的几位 诗人 中有
三位 更 是 在创 作最 辉 煌 的 时候 以决 绝 的方 式 结
“ 个性 化 ”的研究 也是尤 为重 要 的 。
甚 至 认 为他 们 的创 作 风格 是 与艾 略 特 为首 的现 代 派背 道而驰 的 , 这样 的定论 未免 过于狭 隘 , 甚 至会 陷入 自相矛 盾 的尴 尬 。 者尝试 着反其 道 而 笔
收 稿 日期 :00—0 —3 21 3 0
理 论 的影 响 下新 批评 理 论 派 派生 出 了 “ 图谬 意
伯特 ・ 洛威尔 、 安妮 ・ 塞克斯顿等诗人一时沸腾
了美 国诗坛 。 “ 自白派 ” ( o fsi 意为 “ cnes n) o 招
供” “ 忏悔 ”等 ,所 以提及 “ 自白派 ”诗 人 ,人 们很 自然 想 到此 派诗 人 们创 作 的 目的在 于通 过
第 2 3卷 第 5期 21 0 人
J OURNAL OF NI NGB UN VE I ( I ER O I RSTY L B AL ART S EDII ) T ON
Vo _ 3No5 l2 . Sp 00 e .2 1
的美 国女 诗人 。在她去 世后 的 四十多年 间 , 一直
是英 美文 坛 的持 续焦点 。 普拉 斯 在 美 国诗 歌 领域 里 被 界定 的身份 是 “ 自白派 ”诗人 ,与 同时期 的约翰 ・ 伯里曼 、罗

以 “ 性经验 ”书写 “ 个 非个性 ”的现 代
意识
“ 个性 化”说 ( 非 又称 “ 非人格 化 ” “ 个 非 性 化 ”) 英美 新批评 派奠 基人艾 略特 提 出的诗 是 歌 理论 , 强调 诗人 的创作 不应受 到个人 的某 一 他 情感 的驱 使 , 而要 表达 时代 的共 鸣 , “ 诗歌并 不 是 放纵感 情 , 而是 逃避感情 , 诗歌不 是表 现个性 , 而是 逃避 个性 ” “ 这 是新批 评派 理论 的原则 , 。” “ 诗人 要 不 断 的放 弃 自己 ,以求 更 有 价值 的 东 西, 一个艺 术家 的进步 意味着 继续 不断 的 自我牺 牲, 继续 不断 的个性 消灭 ” …¨ ’ “ 。 在 非个 性化 ”
作者简介 : 张宏儿 ( 9 2一) ,浙江奉化人 ,浙江纺织服装 职业技术学 院讲师 。 17 ,女
第 5期
张宏儿 : 西尔维娅 ・ 普拉斯 创作 的现代印象
2 7
当人 们 以 “ 个性 化 ”的准绳 去 审度 “ 非 自白 派 ”诗人 的创作 的时候 ,就往 往定 论 为 :他们 的 诗 作是 诗人 个体 化体 验 的 自白 。 实 , 拉斯 她 确 普 把 月经 、怀 孕 、 欲 、婚姻 、亲 情等 女性 个体 的 性 生 活体验 分 行书 写 , 乎 与艾 略特 主张 的 “ 个 似 非
分析 “ 爸爸 ”在这 里不 是单 纯 的能指 ,而是父 权 社 会 的一个 符 号 ,一个缩 影 ,普 拉斯 把 “ 爸 ” 爸 想象成 是 法西斯 的代表 , 同时 赋予 了专制 、 就 强 暴 的男 性象 征 。诗歌 中普 拉斯 让 “ 爸爸 ”处 于失 语 的状 态 ,而用 强势 的第 一人称 “ ”作为叙 述 我

行之 ,从 “ ‘ 性经 验 ’ 以 个 书写 ‘ 个性 ’的现 非 代意识 ” “ 在主 义的生命 哲学 ” “ 存 黑色幽 默 的 诗意再 现 ” 三个 层 面来论说 普拉斯 创作 的现代 主
义印象 。

直是英 美文学 界 的热 门话 题 。 她被 认为是 继伊
丽莎 白 ・ 晓普 与 艾 米 莉 ・ 毕 狄金 森 之后 最 重要
作 意图去 分析作 品 。 但是 这样 的原则 在强 调文 学 艺术 的社会 责任— 一 陇世济 世意识 的同时 , 与 也
“ 自白派” 诗人给予公正的评说。 但是很少有论
者把 自白派 诗人 的创 作放 在更 广 阔的视 域 来研
究, 在评论 的流程 中还是走 不 出 “ 自白” 的囹 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