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实习指导书
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实习指导书孙剑锋编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资源工程系岩土教研室二OO六年六月前言本次课程设计实习是在学完《水文地质学》、《工程岩土学》等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打好基础。
本次课程实习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内容讲授一天,资料整理、完成设计三天,一天时间考核。
本次实习的要求及目的是:1、学习野外水文地质编录的方法,掌握岩心描述的方法。
2、学习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掌握抽水试验资料的整理方法。
本次课程实习应提交的资料有:1、图表: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2、文字:抽水试验报告。
第一章 实习目的及要求《水文地质学》的课程实习是在学完《水文地质学》、《工程岩土学》等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打好基础。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鄂北岗地农业水文地质勘察的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出各含水层的水力参数,完成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熟悉野外抽水试验的基本工作方法。
本次实习应提交的资料有: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编写抽水试验报告。
第二章 实习的内容及方法一、抽水试验:(一)、抽水试验的目的: 1、确定含水层参数;2、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3、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等;4、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5、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二)、抽水试验的分类: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参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学实验指导书.doc
水文地质学实验指导书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刘思红编2012年5月目录实验一测定岩土的水理性质 (1)实验二观测岩土中毛细水的上升高度 (4)实验三达西渗流实验 (8)实验四绕坝渗流演示实验 (16)实验一测定岩土的水理性质一、实验目的松散岩土中的地下水主要是以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的形式存在。
结合水是由于松散岩土的颗粒表面均带有电荷,水分子又有偶极体,由于静电吸引,颗粒表面具有吸附水分子的能力,这部分被吸附的水就被称为结合水,由于颗粒表面的吸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的重力,此部分水束缚于颗粒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
毛细水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岩土细小孔隙或颗粒之间间隙中的水,前者称为孔角毛细水,后者称为触点毛细水,这部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也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
重力水是指距离岩土颗粒较远,存在于岩土较大孔隙中的水,这部份水自身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岩土颗粒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同时也大于毛细力的吸引力,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能够自由运动。
井、泉取用的地下水都属重力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对象。
测定岩土的容水度、持水度、给水度是水文地质专业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1.容水度(n)容水度是指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一般说来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裂隙率、岩溶率)相当。
但是对与具有膨胀性的粘土,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大于孔隙度。
2.给水度(μ)若使地下水面下降,则下降范围内饱水岩土中的水,将因重力作用而下移并部分地从原先赋存的空隙中释出,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重力水)的体积称给水度(岩石完全饱水后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给水度)。
3.持水度(s)地下水位下降时,一部分水(毛细水、结合水)由于毛细力和分子力的作用而仍然反抗重力保持于空隙中,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称作持水度。
水文学实验指导
图2.1 某一水文测站图
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 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位等。只观测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或 少数几项的测站,则按其主要观测项目而分别称为水位站、流量 站(也称水文站)、雨量站、蒸发站等。
根据测站的性质,河流水文测站又可分为:
(1)基本站:是水文主管部门为全国各地的水文情况而设 立的,是为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服务的。 (2)专用站:是为某种专门目的或用途由各部门自行设立 的。
wiPi
实验二 水文测站与站网(4学时)
内容提要 • 1.水文测站的内容和分类; • 2.水文站网的定义和布设原则; • 3.水文测站的设立; • 4.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 学习要求
• 掌握水文测站和站网的定义、布设原则和 内容以及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径。
一、水文测站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 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 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些指定的 地点称为水文测站(如图2.1)。
水文学实验指导
(西华师大地理科学专业) 许武成
实验实习一
降水资料的整理
(必做,3学时)
一、实验实习目的
• 1.掌握绘制降水过程线 • 2.掌握绘制降水累积曲线 • 3.理解并掌握面降水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降水过程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
Ⅰ 实验部分实验一、松散岩石孔隙度、持水度和给水度的测定岩石的空隙是地下水赋存的场所和运移的通道, 作为含水介质, 空隙的性状严格控制着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和运动特征。
在孔隙水研究中,首先要对岩石的孔隙度、持水度和给水度进行实际测定, 以了解岩层容水、持水和给水能力等方面的水文地质特征。
岩石的孔隙度是用以表征岩石容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岩石的持水度是用来表征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能力的指标; 岩石的给水度是表征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所释出或给出水量大小的指标。
岩石的给水度是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也是矿坑排水或疏干、建筑工程地基设计和施工等工作必需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实验, 使学生加深对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概念的理解, 掌握室内测定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和记录, 分析本次实验后面的相关问题, 写出实验报告书。
二、测定方法及原理 松散岩石的孔隙度、持水度与给水度测定方法, 通常有高柱仪法和加压法, 前者适用于砂和亚砂; 后者则用于粘土及亚粘土。
本实验为高柱仪法(图Ⅰ—1), 用以下两种方法均可求得其相应参数。
(一)、直接测定水量法根据定义, 只要测出装入高柱筒中 干试样的体积(V 干试样)、试样饱水时所 用水的体积(向供水瓶内加入的水和剩 余水的体积之差),即 :V 饱水=V 加水― V 剩水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试样排出水的体 积(V 排水), 则试样所保持的水体积(V 持水) 为:V 持水=V 饱水 ― V 排水据此, 就可求出相应的孔隙度(n)、 图Ⅰ—1 高柱仪测定装置 持水度(s r )和给水度(μ)。
1—高柱筒 2—橡胶管 3—橡皮塞 4—金属网 (二)、间接测定水量法 5—调流量管夹 6—接水桶 7—供水瓶先将干试样装入高柱筒, 并测出干试样体积(V 干试样), 倒出干试样, 并将干燥试样称量获得其总重量(W 干试样)后, 再装入高柱筒, 并加水饱和, 最后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流出, 直至排尽。
《水文地质学》实验大纲和指导书
水文地质学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水文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孔隙与水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1.加深理解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方法。
二、实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1.熟悉给水度仪并对仪器进行标定。
2.测定三种松散岩石试样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
学时安排:2学时。
三、实验课程考核完成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成绩。
四、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章至洁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验指导书:《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讲义》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1.了解达西实验装置。
2.根据达西公式: Q = KωΔH/ L = K Iω,测定不同试样的渗透系数K 。
式中:Q——渗透流量;ω——过水断面面积;ΔH ——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L ——渗透途径; I ——水力梯度。
学时安排:2学时。
三、实验课程考核完成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成绩。
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章至洁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验指导书:《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讲义》实验三潜水模拟演示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1.熟悉与潜水有关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潜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感性认识。
2.加深对流网概念的理解,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1.观察地表径流。
2.确定潜水面形状。
3.分析地下水分水岭的移动。
4.演示不同条件下的潜水流网。
学时安排:2学时。
三、实验课程考核完成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成绩。
四、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章至洁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验指导书:《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讲义》实验四承压水模拟演示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1.熟悉与承压水有关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承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的感性认识。
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新)
《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用)黄广龙编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步骤 (1)二、课程设计要点 (1)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四、主要关键技术的分析、解决和方案比较 (2)《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步骤1、认真复习“水文地质学”中的有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2、针对某具体的基坑工程进行降排水设计,通过计算进行降水方法的比选;确定最优的降排水设计方案。
3、整理计算资料,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
4、完成降水平面布置图(应包括基坑、井点或管井、观测井、泵组设置及排水布置位置等);降水区剖面图(包括水文地质剖面、降水孔及降水浸润曲线等);降水井及观测孔结构图;必要的设计说明。
二、课程设计要点1、根据场地要求及场地条件,确定经济技术合理的降水方案。
2、确定降水设计所需水文地质参数(含水层系数K,影响半径、含水层厚度H,基坑中心水位降深S)。
3、根据所需降深及水文地质参数、估算涌水量,计算单井出水量。
4、确定井数及布井方案。
5、验算各点降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降水井设计,根据上述要求确定井深结构(包括井深,过滤器及水泵类型等)。
8、每人上交一份不少于8000字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1)设计依据,任务来源,降水范围,深度和工期要求等。
(2)降排水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将水区的地形、水文、气象及周围环境状况。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岩性、结构,含水层类型、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动态特征等。
(4)降水方案设计计算:降水方法的选择;降水设计方案的计算与优化。
(5)降水施工技术要求:钻探施工技术要求;井点管结构设计要求;下管、填料、洗井要求;设备安装与管理要求;降水场地的供排水部署及要求。
(6)降水监测和管理:降水期间的水位、流量观测要求;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
(7)需要完成的图件:降水平面布置图(应包括基坑、井点或管井、观测井、泵组设置及排水布置位置等);降水区剖面图(包括水文地质剖面、降水孔及降水浸润曲线等);降水井及观测孔结构图;必要的设计说明。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指导01实验部分-2达西渗流实验
11实验二 达西渗流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稳定流渗流实验 , 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加深理解渗透流速 、水力梯度 、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 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1.了解达西实验装置与原理。
2.测定 3 种砂砾石试样的渗透系数。
3.设计性实验: 横卧变径式达西渗流实验。
三 、达西仪实验原理达西公式的表达式如下:Q =KA =KAI式中: Q 为渗透流量; K 为渗透系数; A 为过水断面面积; A H 为上 、下游过水断面的 水头差; L 为渗透途径; I 为水力梯度。
式中各项水力要素可以在实验中直接测量 , 利用达西定律即可求取试样的渗透系 数 ( K ) 。
四 、实验仪器和用品1.达西仪 ( 见图 I 2 1) 。
2.试样: ①砾石 ( 粒径为 5 -10 mm ); ②粗砂 ( 粒径为 0.6 -0.9 mm ); ③砂砾 混合 ( 试样①与试样②的混合样) 。
3.秒表。
4.量筒 ( 100 mL , 500 mL 各 1 个) 。
5.计算器。
6.水温计。
A HL实验部分12图 I2 1 达西仪装置图五、实验步骤1.测量仪器的几何参数 ( 实验教员准备) 。
分别测量过水断面的面积 ( A) , 测压管 a、b 、c的间距或渗透途径 ( L) , 记人表格 " 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记录表" 中。
2.调试仪器。
打开进水开关, 待水缓慢充满整个试样筒, 且出水管有水流出后, 慢慢拧动进水开关 , 调节进水量 , 使 a、c两测压管读数之差最大; 同时注意打开排气口 , 排尽试样中的气泡 , 使测压管 a、b 的水头差与测压管 b 、c的水头差相等 ( 实验教员准备 , 学生检查) 。
3.测定水头。
待 a、b 、c三个测压管的水位稳定后 , 读出a、c两个测压管的水头值 ( 分别记为H a 和H c) , 记人实验记录表中。
4.测定流量。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渗透试验一般规定1. 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粗粒土,变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采用的纯水,应在试验前用抽气法或煮沸法脱气。
试验时的水温宜高于试验室温度3~4℃。
3. 本试验以水温20℃为标准温度,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20T k k T 20ηη (1) 式中 k 20——标准温度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 );ηT ——T ℃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 );η20——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 )。
粘滞系数比ηT /η20查表1。
表1 水的动力粘滞系数、粘滞系数比、温度校正值续表 14. 根据计算的渗透系数,应取3~4个在允许差值范围内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样在该孔隙比下的渗透系数(允许差值不大于2×10-n)。
5. 当进行不同孔隙比下的渗透试验时,应以孔隙比为纵坐标,渗透系数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
常水头渗透试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掌握均匀砂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加深对岩石渗透系数的认识。
(2)了解达西实验装置,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从而提高对直线渗透定律的理解。
(3)渗透系数是进行井孔、矿坑涌水量及水库,渠道渗流量计算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二、实验方法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很多,在室内常用达西仪,戚姆仪及渗压仪等方法测定。
在野外常用井孔抽水,注水及试坑渗水、压水试验等方法,所得资料可靠精度高,但效率低,成本高。
本次实验采用达西仪测定岩石的渗透系数。
三、实验原理岩石渗透系数是定量描述岩石透水性能的物理指标,岩石空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则渗透系数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水量越多。
其物理含义是当水力坡度等于1时,渗透系数就等于渗透速度。
常水头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T QLkAHt(2)式中k T——水温为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Q——时间t秒内的渗出水量(cm3);L——两测压管中心间的距离(cm);A——试样的断面积(cm2);H——平均水位差(cm);t——时间(s)。
水文地质物探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物探实验指导书易兵薛建朱士吉林大学地探学院2006 年3月目录水文地质物探实验课的任务和要求 (1)实验一电阻率剖面法模型实验 (2)实验二电阻率测深法模型实验 (6)实验三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和处理.........................(9). 实验四电磁法实验 (11)水文地质物探实验课的任务和要求水文地质物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实验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加深对水文地质物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物探仪器的原理与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做物理模拟实验和野外实践打下基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学生做到:1.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预习是为做好实验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实验前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任务、有关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严谨求实实验时要求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认真记录观测数据,善于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曲线,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遵从实验教师的指导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如出现意外,要及时向老师汇报,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注意安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熟练实验室环境(水、电等)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
5.仪器的使用使用仪器前要事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老师及时处理,不得私自进行。
6.实验报告一个实验报告大体包括下列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简要原理、主要实验步骤的简要描述、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和分析结果,问题和讨论等。
实验一. 电阻率剖面法模型实验实验类别:验证、观测性实验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地点:地质宫108实验室,实验依据:《水文地质物探》教学大纲实验仪器:DWD-2A微机电测仪实验耗材:电池,导线,报告纸,鳄鱼夹,供电电极,测量电极,铜模型,计算器,铅笔,橡皮,小刀,直尺,厘米纸。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DWD-2A微机电测仪面板结构和操作。
水文学试验指导
wiPi
实验二 水文测站与站网(4学时)
内容提要 • 1.水文测站的内容和分类; • 2.水文站网的定义和布设原则; • 3.水文测站的设立; • 4.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 学习要求
• 掌握水文测站和站网的定义、布设原则和 内容以及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径。
一、水文测站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 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 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些指定的 地点称为水文测站(如图2.1)。
图1.2
算术平均法
(2)泰森多边形法
如区域内的观测点分布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匀,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
平均降水量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用不同的雨量站代
表不同面积区域的降水量。操作步骤如下(图1.3): 步骤1:连接各相邻雨量站 步骤2:作垂直平分线 步骤3:连接各垂直平分线交点 步骤4:计算
步骤1:连接各相邻雨量站 步骤2:作垂直平分线 步骤3:连接各垂直平分线交点 步骤4:计算
Pi
3.4 5 7.5 0.5 11.5 14.1 8.5 1.1 1.1 14.5
wiPi
Pi
81.1 60 33.5 21.5 46.5 65.9 45.7 36.8 28.1 40.9
wiPi
Pi
9.7 11 21.3 9.7 15 17 9.8 7.8 12.7 9.4
wiPi
Pi
1.4 0.7 0.9 1.8 1.7 1.6 0.2 0.9 0.8 0.7
图1.1
降水量累积曲线
3. 面降水的计算
对于一个固定区域内的平均降水量,常采用算术平均法、泰 森多边形法(垂直平分法)、等雨量线法和客观运行法(距 离平方倒数法)进行计算,其主要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和紧密联系现用教材内容及实验室条件编写的。
它适用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实验部分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含水率、密度和比重)的测定; 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和野外测定、溶滤实验(含水质简分析)。
同时配备有各相应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实验前能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整个过程, 避免了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目录实验一岩石物理性质测定 (3)1.土的含水率实验 (3)2土的密度实验 (6)3土粒比重实验 (15)实验二渗透试验 (22)实验三渗水试验(野外) (34)实验四溶滤实验(含水质简分析) (40)实验一 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岩石的物理性质测定是指岩石的含水率、密度,比重的测定。
1.土的含水率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学会测定岩石含水率、密度,比重的方法,并利用这些实验结果推算: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干密度等岩石的物理指标,达到全面认识岩石物理性质的要求。
二、实验方法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
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三、实验原理含水率的测定:在温度为100~105℃的长时间烘烤下,岩石中的水分完全被蒸发,岩石减轻的质量与完全烘干后岩石的质量之比值,即为岩石的含水率。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001dm m ω=-⨯()100 (1)式中dm ——干土质量(g );m ——湿土质量(g )。
四、实验仪器1.烘箱:采用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称量1000g ,最小分度值0.1g ;3.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铝盒 五、实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 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 ,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三
θ
━ lgm
lgH
二、卡明斯基仪测定法
1、原理
该法是根据弯液面力能产生 一定负压力, 使供水中的静水压 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其压差所 支持的毛细水柱高度即为被动的 毛细力支持的下降水柱高度, 用连 通管等压面原理就可进行测定。
2、测定装置
滤网
固
定
调
铁
流
架
量
子
阀
铁 架 子
观察时间各种粒度成分砂毛细上升高度cmlgtlgh滤网铁夹子mm测定累计时间毛细上升cm备注201911
较小, 而细砂、粘土, 由于孔隙直 径较小, 毛细水上升高度则较大。
岩石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对于 研究包气带水运动、大气降水入 渗补给地下水、农田灌溉、盐碱 地改良、地下水污染及工程建筑 地基处理设计与稳定性评价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9. 11
演示结束,谢谢!
3、实验数据记
数
(分)
各种粒度成分砂毛细上升高度(cm) 极细砂 细 砂 中 砂 粗 砂
4、实验数据整理
将记录表中数据, 在同一座标 纸上分别绘出粗砂、中砂、细砂 和极细砂的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 间关系曲线。该曲线可用如下经 验式表示:
Hn =m
t
上式中, n一般大于2, m随土 质而异。可利用作图分析方法分 别确定三条曲线的实用经验式。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gt = nlgH ― lgm
显然上式为一线性方程, 将所测的t 和H 取对数, 然后在双对数纸上作其关系曲线, 其 直线的斜率为n, 截距为–lgm。取其反对数 就可求出m来。
lgt
lgt2 ━ lgt1 n = tg θ =
lgH2 ━ lgH1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2.秒表。
3.量筒(100ml,500ml各一个)。
4.直尺。
5.计算器。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三:饱水带地下水渗流实验 -达西实验
达西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试样;2—进水开关;3—出水管;4—测压管;5—仪器架;6—排气管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三:饱水带地下水渗流实验 -达西实验
➢ 三、实验原理
4.按所布置A的垂B线及测点位置逐步进行测量。例如:把毕托管放
到槽底,同时测读固定毕托管测杆标尺上的读数,稍待稳定后, 再测读比压计上的读数 , 这就完成了第1个测点的工作。然 后将毕托管依次提升,直至水面下2厘米那一点为止。 5.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按一定的比例在坐标纸上点 绘垂线上流速分布图。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1—装样筛;2—筛板;3—试样筒;4—透水 石;5—固定连接板;6—试样筒底部漏斗; 7—弹 簧 夹 ;8— 硬 塑 料管 ;9— 滴 定 管; 10—三通管
1—H为三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距离; 2—三通管液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6.重复上述3、4、5步骤,测定另两种试样的孔隙度和给水度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 六、注意事项
1.防止仪器底部漏斗有气泡。 2.自下往上饱和试样过程要缓慢,以避免砂样中残留气泡。 3.测量水体积,要注意读数精确。
➢ 七、实验成果
完成实验成果(表2-1)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体积法和差值法。 体积法适用于碎石、砾和砂等粗粒岩土。差值法适用于砂、粉砂
水文地质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孔隙与水实验二达西渗流实验实验三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实验规则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了解内客、步骤及有关原理、方法。
2.实验中听从教师指导。
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验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好仪器和样品。
实事求是地整理原始资料,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一孔隙与水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给水度仪并对仪器进行标定。
2.测定三种松散岩石试样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
三、实验仪器和用品1.给水度仪见图。
2.十二指肠减压器,用以抽吸气体。
3.量筒(25m1)和胶头滴管。
4.松散岩石试样:砾石(粒径为5—10mm,大小均匀,磨圆好);砂(粒径为0.25一0.50mm);砂砾混合样(把上述砂样完全充填进砾石样的孔隙中得到的一种新试样)。
四、实验步骤1.调整出水管,使得侧管与隔离板上平面水平。
2.打开A、B开关,从进水管进水,让漏斗和隔离板充满水(出水管有水排出即可)。
3.孔隙度测量:关闭A、B开关,砂样筒装砂并量体积V。
打开A开关,给砂样筒补水,直到砂样饱和为至,记录进水量V1,即为砂样中孔隙的体积。
孔隙度(n )=))1V V 砂样体积(孔隙体积(4.给水度测量: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饱和砂样的重力水会从出水管流出,水流停止即可。
出水量V2即为排出的重力水。
给水度() =))2V V 砂样体积(重力水(5.持水度:孔隙度与给水度之差。
6.重复上述步骤,做另外两种砂样。
五、实验成果1.完成实验报告表(表1-1)。
2.思考题:(1)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退水结束后,试样中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与粒径和分选性的关系。
表1-1 孔隙与水实验报告表报告人:班级:同组成员:实验日期:年月日5实验二 达西渗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2.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指导02实习部分
实习部分+++++++++++++++++++++++++++++++++++++++实习一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一、实习目的1.熟悉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编制方法。
2.初步学会阅读和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图。
二、实习内容1.根据有关资料 , 在附图一上编制沙河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 ( 水位等高距2 m, 取偶数) 。
2.用箭头标出AB、CD两处的潜水流向 , 并计算水力梯度的近似值。
3.根据平面图上的资料 , 在附图一A A'剖面图上绘出潜水位线及潜水流向。
4.阅读沙河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 , 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所作潜水等水位线图及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总结影响潜水面形状与潜水流向的因素。
2) 畜牧场要打一口饮水井, 请在图上标出井位, 并简要说明布井依据。
实习二编制承压水等测压水位线图一、实习目的1.掌握绘制承压水等测压水位线图和承压水顶板等值线图的基本方法。
2.培养阅读承压水等测压水位线图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利用已有资料 ( 附图二) 完成龙泉镇地区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等测压水位线图的绘制。
等测压水位线间距取10 m。
在附图二的A A'剖面上绘出中寒武统含水层的测压水位线并标明地下水流向。
2.绘制龙泉镇地区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顶板等高线图, 所需资料见附图二。
底板等高线间距取20 m。
3.在龙泉镇地区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等测压水位线图上圈出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的自溢区。
4.读《龙泉镇地区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等测压水位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1) 试分析中寒武统承压含水层的补给区、排泄区、承压区和自溢区 , 在A A'剖面图上分别表示出来。
2) 如果龙泉镇计划打一口自流井 , 井打在哪个位置为宜? 井打多深可见水? 承压水的静止水位是多少? 承压水头是多少?实习三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及其应用一、实习目的结合实例分析, 进一步理解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 学习运用达西定律分析、认识问题。
二、实习内容以下内容可以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 集思广益。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指导01实验部分-7多源汇流动系统设计与演示
实验七多源汇地下水流动系统设计与演示一、实验仪器简介多级次地下水流动系统演示仪, 包括槽体、降水装置、排泄管、示踪管及观测装置。
槽体内部中空上端开口连有降水装置, 降水装置包括降水管、进水管和排气管, 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阀门, 槽体内部设有排泄管。
槽体的侧面布有示踪孔和观测孔, 在观测孔处设置所述观测装置 , 观测装置包括有观测管和测压板 ( 见图 I7 1) 。
图 I7 1 多级次地下水流动系统演示仪仪器的主要功能: ①使用3 个降水装置并用阀门调节降水量, 形象地再现地下水3个不同级次流动系统以及流动系统规模和数量的变化; ②可以设置不同的条件观察和认识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点, 理解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物理机理; ③再现托特关于二维均质各向同性小型潜水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中会出现的局部、中间、区域3 种不同级次的流动系统。
二、实验用品与仪器部件说明1.多级次地下水流动系统仪。
砂槽主体是 1 个 100 cm文50 cm文10 cm的槽体 , 顶板留空 , 内置模拟砂粒介质( 必要时可分别模拟渗透性不同的地层) 。
降水系统为3 个独立的降水装置, 且在其进水口处安装转置流量计用来调节和测49实验部分量降水量, 并设有降水装置排气口。
上游源、中游源和下游源降水装置独立控制补给强度。
排泄系统为3 个横穿仪器槽体、周边均匀布孔的有机玻璃管, 为防止排泄管漏砂, 管外包有纱网。
3 个排泄点Q1 、Q2 、Q3 从上游到下游 ( 仪器从左至右) 依次降低。
示踪系统为 29 个内部加了纱网外径套有铜管组成的示踪点, 示踪点外套有中空橡皮头 ( 见图 I7 1 ) , 以便刺人供给示踪剂。
注人示踪剂 ( 本次实验示踪剂为红墨水) , 可示踪地下水流线。
观测系统由砂槽正面 4 排 21 个测压点、侧面 8 个测压点 ( 其结构与示踪点相同) 以及测压板构成, 测压点按行排列编号。
2.计量降水流量计或抽水蠕动泵。
3.量筒与秒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和紧密联系现用教材内容及实验室条件编写的。
它适用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实验部分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含水率、密度和比重)的测定; 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和野外测定、溶滤实验(含水质简分析)。
同时配备有各相应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实验前能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整个过程, 避免了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目录实验一岩石物理性质测定 (3)1.土的含水率实验 (3)2土的密度实验 (6)3土粒比重实验 (15)实验二渗透试验 (22)实验三渗水试验(野外) (34)实验四溶滤实验(含水质简分析) (40)实验一 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岩石的物理性质测定是指岩石的含水率、密度,比重的测定。
1.土的含水率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学会测定岩石含水率、密度,比重的方法,并利用这些实验结果推算: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干密度等岩石的物理指标,达到全面认识岩石物理性质的要求。
二、实验方法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
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三、实验原理含水率的测定:在温度为100~105℃的长时间烘烤下,岩石中的水分完全被蒸发,岩石减轻的质量与完全烘干后岩石的质量之比值,即为岩石的含水率。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001dm m ω=-⨯()100 (1)式中dm ——干土质量(g );m ——湿土质量(g )。
四、实验仪器1.烘箱:采用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称量1000g ,最小分度值0.1g ;3.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铝盒 五、实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 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 ,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 ,对砂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
六、注意事项1.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切取200~500g 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搪瓷盘中,称盘和试样质量,准确至0.1g 。
2.待冻土试样融化后,调成均匀糊状(土太湿时,多余的水分让其自然蒸发或用吸球吸出,但不得将土粒带出;土太干时,可适当加水),称土糊和盘质量,准确至0.1g 。
从糊状土中取样测定含水率,其试验步骤和计算按本标准第3、4条进行。
3.层状和网状冻土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1h 210.011100m m ⎡⎤=+-⨯⎢⎥⎣⎦ωω (2)式中 ω——含水率(%);1m ——冻土试样质量(g); 2m ——糊状试样质量(g); hω——糊状试样的含水率(%)。
4.本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40%时为1%;当含水率等于、大于40%时为2%,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不大于3%。
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七、实验成果1.含水率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1。
表1 含水率试验记录工程名称试验者工程编号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2 土的密度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一般土的天然密度在1.6~2.2g /cm 3,密度是了解土体结构密实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换算其他土体物理性质指标的基础。
二、实验方法环刀法(房屋建筑工程);适用于细粒土。
灌砂法(市政公路及道桥);其他方法:电动取土器法、水银排开法、蜡制法、密度湿度计法等;对土样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可用蜡封法。
下面主要介绍环刀法三、实验原理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g/cm 3表示。
土的密度一般是指土的湿密度。
此外,还有土的干密度、土的饱和密度和土的有效密度;1.试样的湿密度,应按下式计算:0m V ρ=(3)式中 0ρ——试样的湿密度(g/cm 3),准确到0.01g/cm 3。
0m ——湿土质量(g )。
V ——试样体积(cm 3) 2.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10.01=+d ρρω (4)四、实验仪器1. 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如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cm ,壁厚1.5mm ;2. 精度为0.01g 的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 ;3. 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五、实验步骤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六、注意事项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七、实验成果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2。
表2 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工程名称试验者工程编号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补充材料蜡封法测土的密度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易破裂土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土。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蜡封设备:应附熔蜡加热器。
(2)天平: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0.1g ;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
3. 蜡封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从原状土样中,切取体积不小于30 cm 3的代表性试样,清除表面浮土及尖锐棱角,系上细线,称试样质量,准确至0.01g 。
(2)持线将试样缓缓浸入刚过熔点的蜡液中,浸没后立即提出,检查试样周围的蜡膜,当有气泡时应用针刺破,再用蜡液补平,冷却后称蜡封试样质量。
(3)将蜡封试样挂在天平的一端,浸没于盛有纯水的烧杯中,称蜡封试样在纯水中的质量,并测定纯水的温度。
(4)取出试样,擦干蜡面上的水分,再称蜡封试样质量。
当浸水后试样质量增加时,应另取试样重做试验。
4.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nm n nwn m m m m =---wTρρρ(5)式中 n m ——蜡封试样质量(g );nw m ——蜡封试样在纯水中的质量(g); w Tρ——纯水在T ℃时的密度(g/cm 3);n ρ—— 蜡的密度(g/cm 3)。
5. 试样的干密度,应按式(4)计算。
6. 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 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7. 蜡封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3。
表3 密度试验记录(蜡封法)工程名称试验者工程编号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灌水法测土的密度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秤: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3. 灌水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表4。
表4 试坑尺寸(mm)(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g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
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 ,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4. 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12p V H H =-×w A -0V (6)式中 p V ——试坑体积(cm 3);1H ——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 2H ——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 ); w A ——储水筒断面积(2cm );0V ——套环体积(cm3)。
5.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m p pV =ρ(7)式中 p 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6. 灌水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表5。
表5 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灌砂法测土的密度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图1)。
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mm,尾部有孔径为13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图1 密度测定器1—底盘;2—灌砂漏斗;3—螺纹接头;4—容砂瓶;5—阀门(2)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3.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 ,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 ,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4. 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2wrr r V m =r1-m /ρ(8)式中 Vr ——容砂瓶容积(mL );m 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 m 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 3),查表6。
表6 水的密度5. 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1s rs r rm m V -=ρ (9)式中 ρs ——标准砂的密度(g/cm 3);m rs ——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6. 灌砂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灌水法试验步骤的1~3挖好规定的试坑尺寸,并称试样质量。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
(3)将密度测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