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单元检测:必修3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单元评估检测: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答案带解析
单元评估检测(九)必修3 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2021·长郡模拟〕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宏大变化,这说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理论的产物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资料的消费就是文化的消费2.目前,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食品消费与文化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两者相辅相成。
这说明〔〕①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剧烈②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文化影响着经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科技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立创新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此答复3、4题:3.材料说明〔〕①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开展,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开展,文化和政治互相交融④文化消费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尽管科技对我国经济开展的奉献率逐年攀升,但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程度。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应把文化建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中心任务B.全面引进兴旺国家的核心技术C.大力开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抚顺雷锋纪念馆除了继续以往传统的接待游客参观游览、赴全国各地开展雷锋事迹巡回报告、雷锋图片展等活动以外,还将利用馆内网站,尝试开通微博,运用新载体,畅谈雷锋精神。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6.2021年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发争议。
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儿并获得成功的经历。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单元评估检测: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答案带解析
单元评估检测(九)必修3 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9·长郡模拟)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2.目前||,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食品消费与文化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两者相辅相成||。
这说明()①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文化影响着经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科技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3、4题:3.材料说明()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尽管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但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应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B.全面引进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抚顺雷锋纪念馆除了继续以往传统的接待游客参观游览、赴全国各地开展雷锋事迹巡回报告、雷锋图片展等活动以外||,还将利用馆内网站||,尝试开通微博||,运用新载体||,畅谈雷锋精神||。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6.2019年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发争议||。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这()①是因为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③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不可分离④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重要条件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文化软实力不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④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创造重要条件③错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但不是不可分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选B2.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 主张“诚实守信” 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具有民族性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 主张“诚实守信” 这说明文化具有传承性③④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未体现文化具有民族性故选A3.“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材料表明()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欣赏艺术作品可以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①正确顾恺之创作《庐山图》展现庐山之美体现了文化由人所创造②正确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作者的精神世界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19年12月“文艺进校园”第十届广西校园戏剧节短剧交流展演“戏剧名师进校园”活动在南宁举行小品、相声、戏曲等表演受到年轻人欢迎而戏剧名家的精彩点评更是让现场掌声、笑声不断“戏剧名师进校园”这一活动属于()A. 政治现象B. 经济现象C. 文化现象D. 道德现象【答案】C【解析】“戏剧名师进校园”这一活动属于文化现象 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5.近日四川省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以文化强省建设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是基于()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提高文化软实力能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③治蜀兴川的发展进程取决于四川文化软实力的提升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以文化强省建设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是基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能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③说法错误四川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影响治蜀兴川的发展进程而不是决定④说法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基础和决定性力量故选A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适时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等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的欢迎这反映了()①借助恰当的物质载体有助于文化传承②文化的传承要以尊重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与时俱进就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后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适时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等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的欢迎这表明借助恰当的物质载体有助于文化传承也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不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尊重市场经济是文化的传承的前提③说法错误“与时俱进就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7.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教授在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上的致辞中指出在实践上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中推动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新空间这表明()①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在实践上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中推动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新空间这表明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故选A8.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二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材料说明()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解析】①④符合题意原始汉字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体现了文化来自于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③错误题目讲述的是文化的产生选项所述与题意无关故选D9.美化教室是一项班级文化建设工程其构想是通过美化教室的活动以及由班级标语、黑板报、名人名言等多种元素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促进同学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这种构想是基于()①文化对人具有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文化氛围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10.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20年国庆假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播并广受好评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③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④2020年11月中国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海洋最深处开展科研探索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从事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为加快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简述我国如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答案】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要弘扬载人深潜精神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要增强海洋科研能力为开发海洋资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提高我国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简述我国如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本题考查知识范围是“文化与综合国力” 属于微观知识考查题型设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文化与综合国力”包括哪些知识然后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材料中“从事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 体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要弘扬载人深潜精神为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我国具备了进入海洋最深处开展科研探索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可以看出通过增强海洋科研能力为开发海洋资源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提高我国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12.黄文秀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的山洪中不幸遇难 2019年10月10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意义【答案】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担当精神增强素质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解析】本题是意义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试题可以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回答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担当精神增强素质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13.(1)从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的角度分析当前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13.(2)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并解决好存在的问题【答案】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解析】【答案】①两点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也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抓主流②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我们既要看到稳中向好的总趋势是主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紧紧抓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个重点积极培育生态价值观【解析】14.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战旗村曾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滞后各种陈规陋习盛行为改变这一现状战旗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办国学课堂、创新“村+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形式开展“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今的战旗村“蝶变”成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范本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培育文明乡风能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动力【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热情和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②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带动经济发展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改变农民的陈规随习增强信心提升农民的积极性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提高衣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解析】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培育文明乡风能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动力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
(完整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测试题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7.下面的漫画告诉我们()。
A.要提高游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公德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读漫画《坐着说话不腰痛》。有人说:漫画中的两位男女青年是没有文化的。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B.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
C.人们的言谈表现
D.人们的行为表现
4.2010年6月15日,“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文化周”在上海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开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台湾人民创作的《白蛇传》《金锁记》等文学作品享誉中外。这说明()。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④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6.“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C.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
D.文化消费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7.一位中学生说,学习“八荣八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其次要不断深化对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理解,最后要从学习、课外活动等各种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认识体现的道理是()。
浙江省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判断题1.人们的核心文化素养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不可变性,会伴随人的一生。
( )提示:F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 ) 提示:T3.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亦是如此,这说明经济发展了文化跟着就发展起来。
( )提示:F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亦是如此,说明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但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4.在南宁民歌节上,歌舞《壮族老家》等节目让人们如痴如醉,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提示:T5.遥远的故乡始终是最美的晚霞与炊烟,弥漫在浪子心间,因为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 )提示:F 遥远的故乡始终是最美的晚霞与炊烟,弥漫在浪子心间,原因在于文化能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二、选择题6.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人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走进伟人的思想世界:放映电影、电视片,举办展览,召开研讨会、读书会和纪念大会……这体现( )①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②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④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 放映电影、电视片,举办展览,召开研讨会、读书会和纪念大会,表明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走进伟人的思想世界,要通过这些活动,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②正确。
③不符合题意。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表述不科学,排除。
7.商海淘沙,“老字号”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品牌价值。
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④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用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题干强调“老字号”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品牌价值,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也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用文化,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国家、民族的关系,①排除;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错误。
(浙江选考)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必修3)
(2)文化的特点 ①从文化的产生看: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 是人类___社__会__实__践___的产物。 ②从文化与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_文__化__活__动____、接受 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 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从文化的呈现形式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_物__质__活__动____,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__物__质__载__体____之中。
解析:选 A。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 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符 合题意。“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体现了人类 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说法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
5.(2019·杭州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央视节目《国家宝藏》邀请公 众人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纪录式综艺”的呈现手段, 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 同时,也了解了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人类创造文化的同 时也享受文化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大众传媒具 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文化的力量 (1)特点:作为一种___精__神__力__量___,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__物__质__力__量___,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 (2)表现: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 (1)在实际运用中把握文化的“多义性” ①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 成果和精神成果。②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③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是同经济、政治相区别、 相对应的。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教师备用题库必修3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2014浙江7月学考,11,2分)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
《文化生活》所说的文化则是( )A.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成果B.经济和政治以外的所有现象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和答案 C 《文化生活》中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项正确。
A项中包括物质成果,B项中包括纯自然的现象,它们都不属于文化。
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但不等于文化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和,D项错误。
2.(2016河北12月学考,29,2分)2016年6月26日,《正定隆兴寺》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千年古城正定举行。
特种邮票1套2枚,它是石家庄历史上首套以地方题材命名发行的邮票,对传承历史文化和展现古城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基础B.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C.文化是强大的物质力量D.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答案 D 题干反映发行邮票对传承历史文化和展现古城形象有重要意义,说明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D正确。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错误。
经济决定文化,B错误。
文化是精神力量,C错误。
3.(2017甘肃夏季学考,12,2分)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
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
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
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答案 C 村落是“乡韵”和精神家园的载体,城市化中农村被蚕食,村落在消失,也就造成“乡韵”的遗失,精神家园被毁,C正确。
A、D不合题意。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错误。
4.(2016山东12月学考,16,2分)文化与经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世纪的经济是文化经济。
(浙江选考)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20
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0课时)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含第一、二课内容)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答案T2.要把民俗经济打造成品读地方文脉的窗口,因为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 )解析要把民俗经济打造成品读地方文脉的窗口,正是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答案 F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突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 )解析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而不是相互影响。
答案 F4.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 )解析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答案 F5.游览泰山是一种精神享受,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解析游览泰山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答案 F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6.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④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题干强调艺术品是“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是指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故①④正确。
②③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答案 A7.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这说明( )A.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C.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D.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自然美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的,因此A观点错误;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B正确;材料未体现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未体现艺术修养的重要性,C、D不选。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必修3第一单元1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17(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T ) 2.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 T )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说明在动植物的世界中也存在文化现象。
( F )4.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 F )5.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 T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C.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D.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解析:选B。
题干强调的是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心情,反映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创造了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故选B项。
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7.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自然表现形式②《庐山图》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③《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④《庐山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题中《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说明《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同时说明《庐山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文化并不是艺术的自然表现形式,①观点错误;题中《庐山图》是对自然美的反映,并没有反映独特的地域文化,②与题意不符。
8.“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提升)必修3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检测提升(九)含答案
单元检测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1.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
材料表明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④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新型媒体属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家选择微信进行营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题肢②正确。
同时这也是文化创新的作用的体现,故题肢③正确。
题肢④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答案选A项。
答案:A2.为了更好地传承徽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
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解析:通过古民居保护工程传承文化,可见物质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
此题没有涉及文化的来源,故排除A项。
此题没有涉及文化的产生,排除C 项。
此题没有涉及文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排除D项。
答案:B3.“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这表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答案:B解析:侗族自治县将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高中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理知识体系明目标学法1.结合具体现象,明确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2.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中的作用。
3.理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4.理解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掌握科技创新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影响。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系统知识—学扎实]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与人类个体文化是一种素养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与物质载体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细解题点—考清楚]以相关文化活动为载体,考查文化的特点[典例](2013·海南高考)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主要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而不是看它是否古老,故排除;从悬棺岩画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故④正确。
2020届高三政治新课标一轮复习模块高考预测(必修3 文化生活) Word版含解析
模块高考预测(必修三文化生活) 预测一重视文化作用提升综合国力1.材料一近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继承中华文化的厚重遗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将是我们圆梦的有力引擎。
甲同学认为:只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就能实现中国梦;乙同学认为:只有秉持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述甲乙两同学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的作用。
主要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
第(2)问是评析类试题。
对于每一个观点都要辩证地分析其合理性。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科技的发展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各国越来越注重科技发展。
(2)①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所以,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②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单项选择题1.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和家团圆。
而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小孩子们翘首企盼圣诞老人的礼物。
材料告诉我们()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日展示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
这表明长城、金字塔()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正确’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态度,一种无益的心理自慰,也是一种学术浅薄。
”反对文化中心主义()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之分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中华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生动有力的见证。
两千多年前,通过丝绸古道传入中国的胡桃、胡椒、胡萝卜等,早已成为中国人喜爱的食物。
阿拉伯鼎盛时期的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在中国家喻户晓。
伊斯兰风格的音乐、舞蹈、服饰和建筑,在中国深受欢迎。
同样,中国古代文化和技术,也传到了阿拉伯国家。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造纸术,就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的。
六百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到达阿拉伯地区,成为传播友谊和知识的使者。
材料表明()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的传入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
2020版高考政治(浙江)新选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十课时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
江,23
2018· 04月浙 结合马家村的乡村文明建设,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文化
江,38(1)
考查文化的力量(综合题)
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力
的作用
量
2017· 04月浙 弘扬工匠精神,考查文化的 科学精神:科学判定文化 江,22 力量和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的意义(选择题Ⅰ)
知识通关·技能储备 方法突破·素养提升 易错提醒·定点清障
选择题Ⅰ)
知识通关·技能储备 方法突破·素养提升
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易错提醒·定点清障
2016· 04月浙 以青铜器引发的无限遐想, 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文化 ①理解: 江,22 文化的内 涵和特点 体味文化 ②理解: 文化的力 2015· 10月浙 考查文化的特点(选择题Ⅰ) 的特点 结合某县倡导的全民阅读的 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 影响,考查文化的特点、大 义的基本观点理解文化的 众传媒(选择题Ⅰ) 特点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知识通关·技能储备 方法突破·素养提升 易错提醒·定点清障
判一判: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解析 答案 考点二
)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社会实践,并非物质载体。 F 文化的力量
精神力量 。 1.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__________ 物质力量,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_______
社会实践 的产物。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__________
(2)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
文化知识教育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活动、接受______________
物质载体 之中。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__________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单元检测: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判断题 (正确的在右侧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纯自然的东西只有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被给予文化意义。
()答案 T2.人们的文化修养只好在实践和生活中形成。
()答案 T3.“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说明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答案 F“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说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4.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次序例外 ,反应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答案F 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次序例外,反应出文化影响人的思想方式。
5.“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F“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但优异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书本是矗立在时间的汪洋海洋中的灯塔,由于它总能赐予我们不停的精神动力。
()答案F 书本能成为“海洋中的灯塔”,重申阅读优异文化书本能为个人、社会发展供给方向保证而不是不停的精神动力。
二、选择题7.《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是模拟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
“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磬 ,是打猎生活的产物。
这说明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B.文化是平时生活的形象表达C.文化拥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活动答案 A 资料表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 切合题意 ;文化不只是是平时生活的形象表达,并且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 说法错误 ;资料重申文化的产生 ,不表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C与题意不符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 说法不确实。
正确选项为 A。
8.2018 年 5 月 5 日,国家博物馆展出了马克思的笔录本及亲笔署名的原版书本等宝贵文物 ,使观光者悄悄领会了马克思的平生、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地。
这表现出文化的特点有 ()① 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迫的②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受文化③ 文化的影响是深刻永久的④ 精神产品凝固在必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C经过展出对于马克思的文物 ,观光者领会了马克思的平生、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地 ,这说明精神产品凝固在必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也表示观光者在观光活动中享受了文化成就 , ②④正切实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纯自然的东西只有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被赋予文化意义。
()答案T2.人们的文化素养只能在实践和生活中形成。
()答案T3.“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说明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答案F“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说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4.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顺序例外,反映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答案F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顺序例外,反映出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5.“人的完善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F“人的完善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但优异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因为它总能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
()答案F书籍能成为“大海中的灯塔”,强调阅读优异文化书籍能为个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而不是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选择题7.《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模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
“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磬,是狩猎生活的产物。
这说明()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B.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答案A材料表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符合题意;文化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而且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的产生,不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C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说法不确凿。
正确选项为A。
8.2018年5月5日,国家博物馆展出了马克思的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原版书籍等珍贵文物,使参观者悄然领略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
这体现出文化的特点有()①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③文化的影响是深刻永远的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通过展出关于马克思的文物,参观者领略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这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也表明参观者在参观活动中享用了文化成果,②④正确切题。
①③不合题意。
9.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这表明()①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通过实践活动能透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塞罕坝精神是在林场的建设者们的实践中形成的,透过林场的建设者们的实践活动,可以感受他们的精神生活和追求,①④正确切题。
②中的“直接”说法错误。
优异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排除③。
10.170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可见()①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质②文化因广泛传播而具有强健生命力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共产党宣言》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说明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④正确。
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错误。
文化有强健生命力才会广泛传播,②存在因果关系倒置的错误。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有利于丰盛知识、增长才干,有利于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有利于提升民族自尊心、建设文明社会。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是影响人和社会的强健精神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题干强调了阅读对于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其原因在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是影响人和社会的强健精神力量,可以在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④符合题意。
优异文化能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①错误。
文化知识不是形成崇高道德的必要条件,③错误。
12.随着交通、通信的日益方便和城市化深入推进,我们既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享受到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在节假日到各地去品尝特色小吃,感受例外的饮食文化。
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A.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B.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共享C.传统文化是维系我们共同生活的纽带D.各地饮食方式带有独到的文化印记答案B题干反映了交通、通信的日益方便和城市化深入推进,便当了消费者感受例外的饮食文化,说明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共享,B 项正确切题。
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13.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中方特地安排了参观故宫、体验文物修复、欣赏京剧表演等活动,令特朗普印象深刻。
中方的特地安排()①意在通过文化给予政治以严重的影响②说明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③源于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是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增添严重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两国的和睦相处、沟通理解,在政治活动中有文化的参与,中方这样安排是要发挥文化对政治的影响,①符合题意;中方的特地安排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明了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故③符合题意;②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主旨;中方的特地安排并不是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增添严重见证,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B。
14.当前,我国着力推动“互联网+”行动,通过互联网+各产业、互联网+政务等,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严重意义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支撑③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④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互联网+各产业”“互联网+政务”反映了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接产业和政务,这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支撑作用的体现,也体现出文化对提升综合国力有严重意义,①②正确切题。
③不合题意。
④颠倒了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因果关系,说法错误。
15.在2017年的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依托科技创新的“新四大发明”让世界叹服,外国人直呼“想带回家!”这启示我们()A.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的严重支撑B.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C.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D.科学技术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答案C题干反映了我国依托科技创新的“新四大发明”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C正确切题。
A、B不合题意。
D中的“决定”说法有误。
16.余光中先生曾深情地说:“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这主要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刻永远的特点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优异文化能丰盛精神世界,健全人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厚土”,反映出中华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刻永远,①③正确切题。
②④不合题意。
17.《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
他回答说,自己并不是真的会相面,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并以此判断这个人的品行。
这告诉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是潜移默化的②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③都是消极被动的④大凡都是有形的、强制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通过一个人所交的朋友来认识这个人体现的道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①②正确。
人们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的过程,③说法错误。
文化对人的影响大凡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④说法错误。
18.工匠精神不是国外的专利品。
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精耕细作的文化传统,以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格物致知的志业追求,通过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玉雕漆器、唐代的彩陶丝织、宋代的木雕瓷器以及四大发明,展示了匠人执着追求、工于极致的精神专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
由此可见()①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明的差异②精致的制造工艺取决于严格认真的文化特质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④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题干展示了例外年代中国精致的物质文明成果,并指出这些成果展示了匠人精神和中国人的文化秉性,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③④正确切题。
①不合题意。
②中的“取决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19.近年来,福州市开展“大手拉小手”“我们的节日”“好故事”“社区主题板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盛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
这些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是()①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②在参与过程中影响市民的价值追求③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健的智力支持④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形式多样、内容丰盛的活动会营造一种优良的社会风尚,在活动中人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升素养,①符合题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有助于市民在参与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思想道德修养,③不符合题意;题中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公益活动,④中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20.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
由此可见,手写书信的有益内容()①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作为文化符号,可展现人的精神情怀③作为丰盛的物质载体,可丰盛人的精神世界④可传递情感,滋养人的心灵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说明书信内容作为文化符号,可展现人的精神情怀,能传递情感,滋养人的心灵世界,②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