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
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调查
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调查敬爱的老师:您好!工作辛苦了!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协助我的工作。
其次,我要申明两点:1、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任何他人和组织都无权知道您的结果。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您个人的统计结果或相关建议,可以通过个人的方式与研究者联系。
2、希望您能如实准确地填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实践具有真正指导意义的理论。
这不是测验也不是考察,您在填写时不必紧张,也不必过多思考,只需凭第一感觉快速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就行了。
1. 性别 [单选题] *○男○女2. 年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教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化程度 [单选题] *○本科○专科○硕士5. 所教年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任教科目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是否是班主任 [单选题] *○是○否8. 婚姻状况 [单选题] *○已婚○未婚○离异9. 我担心我会失去爱人的爱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比较不赞成○有点不赞成○不确定○有点赞成○比较赞成○非常赞成10. 我常常担心我的爱人并不真心爱我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1. 我很担心我的夫妻关系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2. 当我向爱人表露我对他她的感受时,我担心他/她不会有同样的感受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3. 爱人有时会毫无缘由地改变他/她对我的感情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4. 得不到爱人给予我所需要的爱和支持,我会发疯的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5. 我不愿意在爱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单选题] *赞成○1○2○3○4○5○6○7成16. 与爱人亲近,我感到很舒服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7. 一旦爱人想与我非常亲近,我就会感到不舒服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8. 对我来说,与爱人亲近并不困难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19. 我能与爱人深入地谈论一些事情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0. 依赖爱人,让我感觉很舒服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1. 与爱人保持深厚的感情对我来说很容易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2. 当爱人对我过于亲近时,我会感到紧张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3. 如果爱人不在眼前,我就会担心他/她会喜欢上别人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4. 我有想与他人非常亲近的欲望,有时会把人吓跑 [单选题] *赞成○1○2○3○4○5○6○7成25. 我发现很难让自己依赖爱人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6. 我感到依赖爱人很容易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7. 我的爱人非常懂得我及我的需要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8. 我常常担心我的爱人会不愿意与我呆在一起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29. 我常希望爱人对我的感情同我对她/他的感情一样强烈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0. 我极少担心爱人会离我而去 [单选题] *非常不满意○1○2○3○4○5○6○7非常赞成31. 我担心爱人关心我的程度没有我关心他她的程度深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2. 我的爱人使我不自信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3. 与爱人分享我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我会感觉很舒服 [单选题] *赞成○1○2○3○4○5○6○7成34. 我发现与爱人亲近是一件较容易的事情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5. 我发现爱人并不愿意像我所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6. 我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爱人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7. 向爱人敞开心扉,我会感觉不舒服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8. 我担心自己达不到他人的标准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39. 我不愿意与爱人过于亲近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40. 我并不经常担心被爱人抛弃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41. 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求助于爱人是很有用的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42. 只有在我生气的时候,爱人似乎才会在乎我 [单选题] *赞成○1○2○3○4○5○6○7成43. 我担心一旦爱人了解了我,他/她会不喜欢真实的我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44. 我常常与爱人一起讨论我的问题和担忧 [单选题] *非常不赞成○1○2○3○4○5○6○7非常赞成45. 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46. 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47. 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48. 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49. 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50. 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51.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52. 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 [单选题] *53. 我确实时常感到毫无用处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54. 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单选题] *很不符合○1○2○3○4非常符合以下问题旨在了解您对自己学生的总的看法和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一直被教育界关注,师生互动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师生互动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更是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研究背景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研究,探讨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师生互动的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师生互动,也可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缺乏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影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影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因素及对策作者:唐学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3期【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并不尽如人意。
本论文就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以及如何构建有效师生互动课堂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01-02在新课改面前,如何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
可见教师积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互动并不尽如人意。
一、师生互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形式过于单调,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多,生生间互动少。
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见。
师生互动多是认知互动,很少有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缺少思想和心灵的深层互动。
师生互动不平衡,教师多是以课堂的主宰者出现,学生的思路由教师的教学思路控制,属于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很少有师生及生生的多边型互动,学生学习知识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
二、影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新与旧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一个有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会想办法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
1.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统一体,只有教师的组织意识,而没有学生的学习动机,无论如何是互动不起来的。
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师因素分析
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师因素分析一、师生互动的内涵及特征(一)师生互动的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师生互动特指师生发生在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
(二)师生互动的特征1.教育性。
在师生互动中,无论是师生的身份还是互动的目的、内容和互动发生的途径、情景等,均体现出明显的教育性特征。
2.交互性和连续性。
在师生互动中,一方面,教师的行为对儿童有很大影响,儿童往往是依据教师的要求等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另一方面,儿童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很大影响,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
同时,师生间的这种影响不是一时的、间断的,而是连续的、循环的。
3.网络性。
师生互动不仅仅限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对教育中的其他人及其互动产生影响。
4.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
就表现形态而言,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组织化特征。
教师与儿童的互动通常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与预期目标,是为完成特定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的。
5.非一一对应性。
与亲子互动不同,师生互动在更多的时候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一个教师与多个儿童之间的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非一一对应性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
6.系统性和综合性。
师生互动决不仅仅是师生双方交往或各自个性、特征的总和,而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包含多种成份在内的综合网络系统。
二、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师主观因素(一)教师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男女教师具有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男教师在知识广度和深度、思维逻辑性和创新性、讲课时的幽默感和激情等个性化因素方面比女教师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女教师在知识把握和传授、教学语言的运用、教态等教学基本功方面则有更好的表现。
不同年龄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差异同样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和期待,而且通过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影响教师的课堂互动等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
学生普遍认为青年教师语言比较优美、情感丰富、思路敏捷,紧跟时代潮流,善于运用课件,中老年教师则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善于落实知识点。
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
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师成人依恋、关系预期
与师生互动风格的理论关系
柳珺珺;江光荣
【期刊名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7)001
【摘要】师生互动风格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人际行为特点和态度特点.教师成人依恋的焦虑和回避维度分别对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性"和"亲和性"维度有显著影响,师生关系预期的"自我"维度和"学生"维度也分别对师生互动风格的两个维度发生直接影响.同时,师生关系预期的"自我"和"学生"维度,在教师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对其师生互动风格两个维度的影响申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教师成人依恋、师生关系预期对师生互动风格影响的路径模型.【总页数】5页(P116-120)
【作者】柳珺珺;江光荣
【作者单位】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武汉,43006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1
【相关文献】
1.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 [J], 王甲娜;闫冠宇;王烈
2.成人依恋风格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 吴庆云
3.90后成人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 黄雅洁;张伟
4.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与宿舍人际关系研究 [J], 李梅子
5.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儿童抑郁焦虑的影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哪些因素会影响师生关系
哪些因素会影响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师生之间的互信和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师生关系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1.个人因素:师生双方的性格、价值观、教育理念等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师生之间存在个性冲突、价值观差异或教育观念不合,都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2.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资源、教育政策等。
如果学校存在高压教育、竞争过度、文化冲突等问题,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匹配,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困扰。
例如,教师过于强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学生习惯于互动式学习,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4.信任和尊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过分指责或对学生有偏见,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怀疑和抵触。
同样,如果学生对教师缺乏尊重和敬意,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5.互动和沟通: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支持。
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
6.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的认同和尊重。
如果教师的知识水平不够或教学能力不强,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疑虑,从而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7.性别、种族和文化差异:性别、种族和文化差异都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理解障碍和沟通困难。
教师应该重视个体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背景和经验,创造一个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
教育学家如何研究师生互动
教育学家如何研究师生互动一、引言师生互动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知识、经验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研究师生互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师生互动的构成要素师生互动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和行为互动。
情感互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体现,通过互相的关注、赞扬、鼓励和信任,建立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认知互动:师生之间的认知互动是在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教师的举止表现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行为互动:师生之间的行为互动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活动,通过互相的帮助、支持和分享,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研究师生互动的方法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师生互动的现状和问题。
这种方法对于了解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认知和行为互动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2、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文本资料、录像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师生互动的过程和特点。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认知互动和行为互动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对于情感互动的研究比较困难。
3、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即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四、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1、心理因素学生们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学生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主学习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他们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2、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文化在师生互动中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等都会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摘要】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文献,探讨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影响。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包括师生之间的沟通、互信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等。
为改善师生关系,可采取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师生互信的机制等策略。
师生关系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影响机制及其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表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研究综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改善策略、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
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状况往往反映出学校文化和教学氛围的健康程度。
传统上,师生之间被赋予明确的角色和权力关系,师为教,生为学,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上下级、权威与服从的特点。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师生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师生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传授与接受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动、合作与共同成长的关系。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师生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师生之间的互动,分析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以及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从而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亢晓梅摘要:班级课堂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
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
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两组类型:第一组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第二组有控制服从型、控制反制型和相互磋商型。
王家瑾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了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模型:正向互动型和反向互动型。
关键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划分比较研究在班级课堂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互动行为,师生互动行为是其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有多种类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为的规律,以便为提高师生课堂行为的有效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有必要对丰富多彩的互动现象进行分类研究。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
一、国外关于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研究在西方教育社会学中,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这一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速度很快,在互动类型的分析方面呈现出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多学科方法相结合研究的特点,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仅介绍和分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类型。
1.艾雪黎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英国学者艾雪黎(B.J.Ashley)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
[1]教师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把社会文化价值与规范灌输在所有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代表,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仅仅作为教师备课时想象的对象、上课时灌输的对象而存在。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探析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探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然而,要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并不容易,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对师生互动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教师应该担负起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的责任,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和需求。
当教师以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师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融洽。
而如果教师过于严厉或者漠视学生的声音,就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阻碍了互动的实现。
其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对课堂的讨论和提问冷淡置之,那么师生互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方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此外,课堂中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对师生互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和谐且舒适的课堂环境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布局和组织活动,营造出一个互动的学习空间。
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和微笑等也能够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
最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教学内容。
同时,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有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教学环境和氛围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富有互动的课堂。
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近年来,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备受关注,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师生互动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师生互动行为是指师生之间通过言语、动作和眼神等方式进行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意见,而学生则参与讨论、提出质疑、解答问题等。
师生互动行为的特征包括双向性、互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等。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环境因素。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技巧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师生互动行为的展现和质量。
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也会对师生互动行为产生影响。
课堂环境因素如课堂氛围、课堂管理、教学设备等也会对师生互动行为产生影响。
针对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师生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感知和评价。
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现状和特点。
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录像回放等方法,对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可以了解师生互动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还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因素对师生互动行为的影响。
通过操纵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环境因素,可以了解这些因素对师生互动行为的作用机制。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因素对师生互动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提高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现象。
这种互动关系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发展的支持,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师生互动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因此,师生互动是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关键。
其次,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师生互动的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等。
从教师角色来看,教师需充分理解学生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服务,掌握课堂活动的节奏和管理课堂时机。
从学生角色来看,学生则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保持专注,遵守课堂纪律。
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教学环境角度来看,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并且对师生互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影响因素,如何提高师生互动呢?首先,教师需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合理利用教学媒介,提高教学效率,如录制课程视频、采用网络教学等方式。
其次,学生需要尊重教师,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还需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反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
最后,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应注重教师角色的调整和提升,加强教育教学场所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水平,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综上所述,师生互动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因素也能左右师生互动的质量。
教育现状下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现状下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在当今教育现状下,师生关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学生的发展、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元化的教育环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都对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影响师生关系的各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
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一重要议题。
### 教师的角色与专业素养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其与学生的互动质量。
具备扎实知识背景和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探索学科知识。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情感需求的敏感度,都能够极大地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开放的沟通渠道,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积极倾听学生意见并给予反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因素:个体差异与心理状态在构建师生关系时,学生个体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性格、学习风格及兴趣爱好。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及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以识别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心理健康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学习表现。
当教师能够关注并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时,这种关怀会建立起更为稳固的师生关系。
通过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开展亲子沟通工作坊等形式,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还能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 家庭背景与社会支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影响。
一方面,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期望的合理性、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对教师及教育环境的反应。
例如,支持性强、宽容度高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更自信且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学生。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归因及路径探索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归因及路径探索一、问题归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问题,比如师生互动不够频繁、学生表现不活跃、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等等。
那么,这些问题的出现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归因。
师生互动不够频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师生双方对互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的。
在一些教育教学理念比较守旧的学校里,师生之间的互动可能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就可能会有一种被动的相处方式,导致师生互动不够频繁。
学生表现不活跃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引起的。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难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活跃,可能是因为他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是因为总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的。
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是由于师生双方在沟通方式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的。
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可能会采用一些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语言,或者是用一些命令式的语气来和学生交流,这样就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
二、路径探索既然我们已经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探索,以期能够改善师生互动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重视师生互动,让师生双方都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让老师们了解并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评比制度来激励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师生互动,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体现。
要解决学生表现不活跃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兴趣所在,然后通过相应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对课程更加感兴趣。
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实践,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探讨高校课堂中如何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整个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某高校进行,样本包含了150名学生和30名教师。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果:首先,教师的互动行为对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积极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聆听、倾听和鼓励、反馈等互动行为对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积极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当教师没有进行积极的互动时,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积极性都会下降。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其次,学生的个人因素对课堂互动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性别、年级、课程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课堂互动的表现。
例如,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而男性学生更喜欢通过讨论小组等方式进行互动。
另外,年级越高的学生对课堂互动也越积极。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背景,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
最后,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
课堂环境可以通过增加多媒体设施、优化座位布局等方式来改善。
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
例如,采用鼓励提问、讨论或者案例分析等交互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于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需要注意自身的互动行为,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和质量。
基于成人依恋类型浅谈如何构建师生关系
基于成人依恋类型浅谈如何构建师生关系-社会科学论文基于成人依恋类型浅谈如何构建师生关系吴文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在当今教育大力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的要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教师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文从成人依恋的类型出发,阐述了成人依恋的概念和类型的同时提出加强对教师成人依恋类型的评价,利用团辅手段对教师成人依恋类型进行干预两点对策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 关键词]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师生关系一、成人依恋的概念教师成人依恋属于成人依恋里的一个范畴,因此搞清楚成人依恋的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成人早期依恋经验关系到其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形成个体内部独特的心理表征或心理工作模式,并对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以及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教师成人依恋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师生互动和交往时教师所表现出的人格特点。
二、成人依恋的类型最早Main将成人依恋模式分为三类:回避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
其中安全型是健康的成人依恋类型,在人际交往中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人也是值得去信任的。
而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均属于不健康的成人依恋类型,具有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较低,对待人际关系较为冷漠,常常处于难以相信他人的状态中,对亲密关系的建立往往采取逃避态度。
有着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依恋模式的成年人则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着神经质的投入,一方面希望与他人亲密,然而另一方面害怕对方疏远自己。
而后Bartholomew和Horowitz对成人依恋的类型进行进一步细化,将三种类型发展为四种:安全型、冷漠型、专注型和害怕型。
上述所说的两种分类方法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成人依恋类型分类方法,虽然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如,但未被广泛运用。
师生情感互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师生情感互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师生情感互动则是
师生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互动能够影响教育
过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力、学科选择等方面。
因此,对于师生情感互动的研究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项热点研究。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师生情感互动的影响因素、机制及其对学生成绩的
影响,能够为促进优质教育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应用的指导。
3. 研究内容
(1)师生情感互动的概念、特点与理论基础;
(2)师生情感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3)师生情感互动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研究;
(4)结合实际情况,“实证-建模-验证”研究框架的构建。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通过实
验设计验证相关假设,建立师生情感互动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解释模型。
5. 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以师生情感互动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和相
关机制,旨在为完善优质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倡议。
预期将生
成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方案,以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教育常规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研究
教育常规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模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有效的师生互动对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为此,本文将从师生互动模式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师生互动模式可以被视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反应。
这种互动不仅涉及知识的传递,更深层次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动模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直接互动、间接互动、同伴互动等,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直接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反馈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
这种模式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在小组讨论或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间接互动则指学生通过书面作业、项目报告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是在课堂的即时交流中表达自己,而是在完成任务后向教师寻求反馈。
这种模式通常要求教师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并帮助学生分析和改进他们的工作。
虽然这种互动速度相对较慢,但它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使得师生关注点能够集中在特定的任务上。
同伴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增进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
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互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技能。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通过设计合作性学习活动来促进同学们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影响师生互动模式的因素有许多,包括课堂环境、教学内容、教师素养以及学生特质等。
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提升师生间的互动质量。
如果教室布置得宜,且具有良好的氛围,学生将更容易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师生互动的质量和形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本文将从师生互动的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生互动的定义和重要性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交流和互动行为。
它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是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师生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2.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水平和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3.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师生互动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从教师的角度和s学生的角度分别分析。
1.教师因素。
教师是师生互动的主体,其态度、行为和技能对师生互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便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教师应树立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态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2.学生因素。
学生是师生互动中的被动参与者,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师生互动的质量起到一定的影响。
学生应具备积极参与的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
此外,学生还应尊重教师的权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要求。
三、优化师生互动的策略要优化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开展自由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各个 研究 者 的理 论构 思不 同 , 形成 了不 同的师 生互 动风 格模 式 , 主要 有 三种 :e r—Wu bs L ay b l 二
格 的影 响 。 过对 国内外 现有 理论 和 研究 的文献 综述 研 究 , 出 了有 关教 师成 人 依 恋 、 通 提 师生 关 系预 期 和 师生互 动风 格之 间关 系 的理论模 型 。
一
风 格 .
在关 于教 师与学 生人 际互 动 的关 系研 究 中 , 了表达 “ 师 如何 与学 生进 行互 动 ” 一思 想 , 用 了 为 教 这 使
维 模 式… 。。Sc l o m n ao — ece cm u i tn三 维 模 式 I Hs o cigse的 五维 模 式 [ 其 1。、oi m u i tn Tahr o m nc i 。 ac ci ao i —hn h I a 、 4 】 。
中得 到 国 内外 公 认 且 应 用 最 广 泛 的是 L ay Wu bs二 维模 式 : 别 以“ 配一顺 从 ” 影 响 性 ) “ er — b l 分 支 ( 和 友 善一 敌对 ” 亲 和性 ) 两个 维度 为纵 、 轴 , 师生互 动风 格分 为 8类 : 导 的 、 助/ 善 的 、 ( 这 横 将 领 帮 友 理解 的 、 学
2教 师 之 师 生 关 系预 期 .
“ 师生 关 系 预期 ” 根 据 B lwn的关 系 图式 理论 和 H l s的人 际 预期 理 论 【 出 的一 个 心理 变 是 ad i o me 6 I 提 量。 具体涵 义为 : 师在 与学生 的互动 中 , 教 如教 学活 动 , 形成 的有 关师生 互动关 系 的 图式 。 构成 了教 师在 它
生负 责 自由的 、 缺乏 主见 的 、 满 的 、 不 训诫 的 、 严格 的… Wubl根据 这一 模式 专 门设 计 了量表 《 生互 。 bes 师 动风格 问卷 》T eQ etnar 0 ece n rco )简称 Q I (h usoni nTahr tatn , i e Ie i T。
师成 人 依 恋、 生 关 系预 期 对 师 生 互 动风 格 影 响 的 路 径 模 型 。 师
[ 关键词 ] 师; 教 成人依 恋; 师生关 系预期 ; 师生互动风格
[ 中图分类号 ] 4 1 [ C4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 79 2 1 ) 1 0 1— 5 0 14 9 (0 0 0 — 16 0
21 年 1 00 月
湖 北 大学 学 报 ( 学社 会 科学 版 ) 哲
J un l fHu e U ies y P i sp ya dS ca S in e o ra b i nv ri ( hl o h n o il ce c ) o t o
J n,0 0 a . 1 2
VoI 7 No 1 . . 3
第3 7卷 第 1 期
师生互动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 —
教 师 成 人 依 恋 、 系预 期 与 师 生 互 动 风 格 的 理 论 关 系 关 柳 琚 琚 , 光 荣 江
(. 1 湖北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湖北 武汉 40 6 ;. 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LI 武汉 4 07 ) 30 2 2 华  ̄ I : 3 0 9 [ 摘 要 ] 生互动风格是教 师在 与学生互动 时所表现 出来的人 际行为特点和态度特点。 师成人依 恋的焦 师 教
虑和回避维度分别对师生互动风格 的“ 影响性 ” “ 和 亲和性 ” 维度 有显著影响 , 生关 系预 期的“ 师 自我 ” 维度 和“ 学
生” 维度 也 分 别 对 师 生 互 动风 格 的 两 个 维 度 发 生 直接 影 响 。 同时 , 生 关 系预 期 的 “ 师 自我 ” “ 生 ” 和 学 维度 , 教 师 在 成人 依 恋的 两个 维 度 对 其 师 生 互动 风 格 两个 维 度 的 影 响 中起 到 中介 作 用 。 因此 , 上 述 推 论 的 基 础上 可 以形 成 教 在
一
些 不 同的表述 , 大致可 分为两 大类 , 类侧重 “ 为” “ tresn lec e e ai ” “ ah r o m — 一 行 如 i e roa tah r h v r 、t c e m u n p b o e c
nctnbhvo”一 类 侧重 “ 型 ”如 “ ahrcm u i tns l” “ece itresnl o ui tn i i eai ; ao r 类 , t ce o m nc i te 、t hrnepr a cmm nc i e ao y a o ao s l”这实 际上 都是 教 师对 待学 生 的态度 和人 际互 动行 为 的归 纳 和分类 。 te, y 因此 , 光荣 教授 将其 表述 为 江
大量研 究表 明 , 论是从 班级 水平 还是 个体 水平 来看 , 师 之师 生互 动风 格对 学 生 的影 响 都是全 面 不 教 而深刻 的。 但是 就 师生互 动 风格 本 身受 什 么影 响却 少 有研 究 。 今为 止 , 关 师生 互 动风 格影 响 因素 的 迄 有
研究 主要 是考察 与 教师有 关 的人 口统 计 变量 对 其师 生互 动 风格 的影 响 , 如性 别 、 龄 、 年 教龄 、 目、 校 科 学 类别 、 城市 归属 等 。 结果 发现 , 每种个 人 变 量与 师生 互 动风 格 的关 系都 比较 弱 。 于此 , 文致 力 于从 心 鉴 本 理 变量 中寻 找师生 互动 风格 的影 响 因素 , 着重 考察 教 师成人 依 恋 、 师生 关 系预期 两 个变 量对 师生 互动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