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学
生理学基础知识人体呼吸系统
生理学基础知识人体呼吸系统人体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承担着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调节机制以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呼吸肌组成。
1. 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它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异物和加湿的功能。
随着空气通过鼻腔,进入咽部,再通过喉部进入气管,最终分支成支气管。
2. 呼吸肌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呼吸系统的主要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控制肺部的容积。
肋间肌位于胸腔内,通过收缩和放松,使胸腔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使肺部膨胀和收缩。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气体交换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当人体吸入空气时,氧气进入肺泡,并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氧气进入血液,供给各组织和器官使用,而二氧化碳则由血液带到肺部,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二、呼吸的调节机制呼吸的调节主要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肌和化学感受器。
1. 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的控制中枢主要位于延髓和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放松,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2. 呼吸肌呼吸肌的收缩和放松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膈神经和肋间神经支配调节。
膈肌的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带动肺部膨胀,实现吸气;而膈肌的放松则使胸腔容积减小,推出肺部空气,实现呼气。
3.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主要位于主动脉和脑干血管周围的动脉壁上。
它们对血液中的氧气浓度、CO2浓度和pH值进行监测,当这些指标发生变化时,化学感受器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调节呼吸功能,以使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适宜的水平。
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气喘。
2. 肺炎肺炎是肺组织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
肺炎通常伴随着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基础呼吸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它通过供氧和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维持了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
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呼吸着空气,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基础呢?本文将带你深入探究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基础,从呼吸的过程到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体呼吸的奥秘。
一、呼吸的过程呼吸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内呼吸和外呼吸。
内呼吸指的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氧气与营养物质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而外呼吸则是指肺部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
1.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氧气从空气中进入人体,而二氧化碳则从人体排出到空气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器官的运动完成的,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首先,氧气通过鼻孔进入鼻腔,经过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和黏液层,被加热、湿润和净化。
然后,氧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经过支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部的末梢细支气管上,氧气进一步进入肺泡中,与血液中的红细胞接触,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之间的扩散作用,将氧气传递给血液。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经过相反的过程排出,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的动作从肺部排出体外。
2. 内呼吸内呼吸是指细胞内氧气与营养物质的代谢作用,产生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外呼吸阶段,氧气已经被传递到了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与各个组织和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进入细胞,参与到能量产生的代谢过程中,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输送到血液中,达到呼吸器官进行排出。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鼻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通过毛细血管和黏液层净化、加热和湿润空气。
此外,鼻腔还含有嗅觉感受器官,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气味。
2. 喉咙喉咙是气体通道的一部分,它连接鼻腔和气管,并参与语音的产生。
当我们说话时,通过喉咙的振动,空气经过声带形成声音。
3.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将空气从喉咙输送到肺部的管道,它分支为左右两支支气管。
支气管在肺部进一步分支,形成越来越小的细支气管,在肺泡内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 生理学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
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进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图5-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的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第一节肺通气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呼吸道是沟通肺泡与外界的通道;肺泡是肺泡气与血液气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而胸廓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则是实验通气的动力。
一、呼吸道的主要功能呼吸首(气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下呼吸道)。
随着呼吸道的不断分支,其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气道数目增多,口径减小,总横断面积增大,管壁变薄,这些变化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一)调节气道阻力通过调节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和呼吸功(详见肺通气原理)。
(二)保护功能环境气温、湿度均不恒定,而且可含尘粒和有害气体,这些都交危害机体健康。
但是,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入加温、湿润、过滤、清洁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
1.加温湿润作用主要在鼻和咽,而气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较小。
一般情况下,外界空气的温度和温度都较肺同为低。
由于鼻、咽粘膜有丰富的血流,并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气在达气管时已被加温和被水蒸气所饱和,变为温暖而湿润的气体进入肺泡。
如果外界气温高于体温,则通过呼吸道血流的作用,也可以使吸入气的温度下降到体温水平。
呼吸系统生理学
(一)吸气和呼气的发生
1、吸气过程的发生:平静呼吸时,主要的吸气 肌群收缩。
2、呼气过程的发生:平和呼吸时,呼气动作是 被动的。当动物用力呼气(主动)时,除了吸气 肌群的舒张外,还有呼气肌群的参与。
(二)胸内负压及其意义
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过程,胸内压始终是低于大气压, 因此,通常将胸内压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保证呼吸时肺泡张缩。
②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 回流。
脏层胸膜 壁层胸膜
负压降低中心静脉压, 促进回流; ③利于呕吐和反刍。
胸膜腔
图27
091
(三)呼吸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1.呼吸式:三种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正常家畜)
2.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3.呼吸音:呼吸运动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及出入 肺泡(只能)时产生的声音。
奋→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吸气中枢兴奋→吸气。 意义 • 肺张反射有利防止吸气过深过长,加速由吸气向
呼气转换。 • 肺缩反射有利阻止呼气过深,防止肺过度萎缩。
(二)体液调节
CO2浓度增高、缺氧、H+浓度增高 中枢(主)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肺通气增加
• 好哭的小孩为达到一定目的,嚎啕大哭,哭声强度 节节攀升,突然一下子没有了声音,连呼吸也嘎然 而至,这一幕让家长好生紧张。你说为什么呢?
吸气中枢兴奋----呼气中枢抑制 → 吸气运动 呼气中枢兴奋----吸气中枢抑制 → 呼气运动
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调整呼吸的节律性和深度
3、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使呼吸变慢、加快或暂时停止。
4、反射调节Biblioteka 肺牵张反射 • 肺吸气扩张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牵张感受器
生理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考纲分析及考分预测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肌,胸内负压,肺泡活性物质;基本肺容积:肺活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和肺牵张反射对呼吸的调节。
概述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包括三个过程:一、肺通气1.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
2.胸膜腔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都低于大气压故简称胸内负压。
1)行成原理:①胸膜腔密闭。
(气胸时负压消失)②胸廓的发育大于肺的发育。
③肺是弹性组织被牵张时有回缩力。
2)胸腔负压=肺内压-肺回缩力=0-肺回缩力可见胸腔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决定的。
3)生理意义(1)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2)促进V血和L液的回流。
(3)维持气管和纵隔的位置。
3.肺通气的阻力(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2)生理作用:1)降低肺弹性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固尔苏)2)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3)防止肺泡内的液体积聚而发生肺水肿。
二、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一)基本肺容积(1)潮气量(2)补吸气量(3)补呼气量(4)残气量(余气量)(二)肺容量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
2.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所尽力呼出的气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多少。
4.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指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前3秒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83%、96%、99%)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较理想的动态指标。
5.肺总量=肺活量+残气量。
(三)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1.肺(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肺的通气效率。
2.(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3.肺泡(有效)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并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生理学第章呼吸系统
O2=1.5% CO2=5%
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①量大 ②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精选ppt
一、 O2的运输 (一) H b 与O2 的可逆性结合
1.结合形式:
PO2↑ (氧合)
PO2↓ (氧离)
2.结合特征 1)快速、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的影响
2)是氧合 oxygenation 反应,
血红蛋白两对α、β肽链与O2结合能力可互 相促成结合或解离(释放)。 肺部,PO2升高促结合;组织,PO2下降促释 放。
精选ppt
(二)氧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
表示血液PO2 与Hb氧饱和 度关系的曲线。 呈“S形。
精选ppt
1.上段60-100mmHg : 坡度较平。 表明:PO2变化大时,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90%~98%
精选ppt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速率
P 温度 溶解度 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 √分子量
△P•T•A•S D∝
d•√MW 精选ppt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海平面各呼吸气体的分压(Kpa)
大气 吸入气 呼出气
O2 CO2 H2
FEV1/FVC% 80 % 3) 意义: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FEV1/FVC%是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用指 标,也常用于鉴别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病。
精选ppt
(二)肺通气量 lung ventilation volume 1.每分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呼吸频率 Tidal Volume×respiratory frequency
呼吸生理学重点归纳
呼吸生理学重点归纳1. 呼吸系统构成呼吸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和喉头-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脚趾myrtle:呼吸肌肉:代表各种肌肉(如膈肌和肋间肌)负责呼吸运动。
2.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顺利換气Process:呼吸系统从外部吸入氧气(吸入)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出)。
- 鼻和喉部过程:当我们吸气时,空气通过鼻腔和喉咙进入气管。
- 气管和支气管过程:气管负责将空气传输到肺部,而支气管则将空气引入肺的不同区域。
- 肺部和肺泡过程: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气体交换。
- 膈肌运动:膈肌是呼吸运动的关键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推动呼吸过程。
3. 呼吸调节呼吸调节主要通过控制呼吸中枢来实现,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桥脑部分。
主要的调节机制包括:- 中枢化学感受器: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并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 周围化学感受器:分布在大血管和动脉周围,对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敏感,通过神经信号传达给呼吸中枢。
- 伸展感受器:分布在肺部,对肺部充气程度变化敏感,通过神经信号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
4. 呼吸的生理效应正常呼吸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氧气供应:呼吸系统将氧气输送到体内,维持身体正常的氧气供应。
- 二氧化碳排出:呼吸系统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维持酸碱平衡。
- pH调节: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系统可以维持正常的血液酸碱平衡。
- 循环系统支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紧密相连,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 温度调节:呼吸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汽散发热量,对体温调节起到一定作用。
5. 常见呼吸问题一些常见的呼吸问题包括:-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 肺炎:肺炎是肺组织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疲劳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症状包括气促、咳嗽、咳痰等。
医学生理学--呼吸系统
妊娠22-24 w 肺Ⅱ型细胞开始合成 妊娠25~30 w肺泡腔内开始出现 分娩时(40 w )肺泡腔内达高峰
故早产儿易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P=
2T r
式中: P :肺泡液 - 气界面的压 强( N/m2 ), T :肺泡液 - 气界 面的表面张力系数(即单位长度 的表面张力, N/m ); r :肺泡 半径(m)。
运动时,由于肺毛细 血管开放的数量和开 放程度增加,有效扩 散面积也大大增加。
3、通气与血流比值的影响※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V/Q=4.2/5.0=0.84
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肺泡无效腔增大
整个肺脏的V/Q=0.84,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但因肺
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
平静呼吸特点
吸气——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引起——主动
呼气——膈肌、肋间外肌舒张引起——被动
用力呼吸 机体活动时或异常情况下引起深 而快的呼吸,也称深呼吸 吸气: 吸气肌、辅助吸气肌收缩 呼气: 吸气肌、辅助吸气肌舒张 呼气肌收缩
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运动
(二) 呼吸运动形式
a、胸式呼吸:肋间外肌 收缩舒张为主的呼吸运动。 见于肥胖、妊娠、腹 腔巨大肿块、严重腹水等
意义:机体在安静状态下血液Hb对组织的供氧情况。
下段:15~40mmHg 坡度更陡 表明: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 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的氧供。
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作用于胸腔内其他 器官,如腔静脉和胸 导管等,有利于静脉 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胸膜腔内的测定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和细胞,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1. 鼻腔和喉咙呼吸过程始于鼻孔。
鼻腔内有细长的气道,被细毛和黏液覆盖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灰尘。
空气通过鼻腔后进入到喉咙。
2. 喉(喉框)喉是一个由软骨组成的管状结构,位于声带之上。
它包含会厌、会厌骨和杓状软骨等组织,负责将空气引导进入气管。
3. 气管和支气管树气管是一条管状结构,连接喉与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属于呼吸系统的下部,由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组成,最终分支至肺泡。
4. 肺和肺泡肺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一,分为肺叶,其内又包含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通过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接触,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学1.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吸气是通过肺部扩张,降低气压,使空气进入呼吸道。
呼气则是通过肺部收缩,增加气压,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肺活量和换气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努力下吸气和呼气的能力。
静息状态下的换气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肺部的气体量。
肺活量和换气量的变化会受到年龄、性别和体格等因素的影响。
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身体各组织。
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中通过血液进入到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
4. 呼吸控制中枢呼吸控制中枢位于大脑干的呼吸中枢和延髓中枢。
它们通过感受体的信号和化学反应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和酸碱平衡是呼吸中枢的重要调节因素。
5. 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呼吸系统通过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和纤毛系统来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此外,肺泡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也参与抵御入侵病原体。
总结: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是我们理解人体的重要部分。
通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吸过程的机制和重要性。
生理学呼吸系统
27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
的发生。
02
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 系统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
03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避免吸烟
喉腔
连接咽和气管的通道,内有声带,是发音器官。
喉肌
控制声带的开闭和音调的高低。
2024/1/27
10
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气管
连接喉和肺的管道,内有 环状软骨支撑,保持气道 通畅。
2024/1/27
支气管
气管分支进入肺的部分, 将空气输送到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
气管支气管黏膜
分泌黏液,捕获并排出吸 入的尘埃和病原体。
2024/1/27
25
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1 2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鼻塞、 咳嗽、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和 抗病毒药物。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治疗 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鼻腔清洗、药物治疗等。
3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为喉痛、声音嘶哑。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喉部保湿、药物治疗等。
气体交换的生理意义
2024/1/27
维持生命活动
01
通过气体交换,机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细胞代谢
和生命活动。
维持酸碱平衡
02
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性或碱性物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
三、基本肺容积、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1. 潮气量 (TV) 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吸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
2. 补吸气量 (IRV) 平静吸气末,再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3. 补呼气量(EVR) 平静呼气末,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 参加呼吸运动的吸气肌 • 主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 • 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 和腹肌
呼吸运动
呼吸肌
吸气
肋间外肌收缩
呼气
膈肌收缩
胸廓
前后径、左 右径加大
上下径加大
扩大
肺 扩张
肺的容积 增大 肺内气压 下降
结果 外界气体进肺
呼吸运动
吸气
呼气
呼吸肌 肋间外肌舒张 膈肌舒张
胸廓
前后径、左 右径缩小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其流动的阻力。
• (一)肺通气的动力 • 气体进出肺是由气压差导致的。 •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于呼吸运动.
• 1.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组成; 下壁由向前突起的钟罩样隔肌封闭。
•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 为呼吸运动。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营
1、呼吸系统由
和组
成,前者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
有
的作用。
2、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 的结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3、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肺泡壁 C.肺泡
B.毛细血管 D.肺气管
• 二、肺通气原理 •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 由于气体的扩散和分压不同达成的。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呼吸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理功能之一,它通过呼吸系统实现。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新鲜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呼吸系统的生理学,以了解呼吸如何发生以及与人体其他系统的关联。
1. 呼吸机制呼吸的机制包括两个过程:吸气和呼气。
吸气是通过肺部的扩张来吸入氧气,而呼气则是通过肺部的收缩将废气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由呼吸中枢和肌肉运动共同调节的。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桥脑部分,它对呼吸频率和深度进行调控。
当氧气水平下降或二氧化碳水平升高时,呼吸中枢会向骨骼肌发送指令,促使呼吸加快和加深。
这个过程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是自动进行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意识控制呼吸。
2. 肺的结构与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由支气管和气泡组成。
支气管将气体从气管输送到肺组织内,而气泡则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结构与功能使其成为高效的气体交换器。
肺组织具有大量的小气泡称为肺泡,它们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内部是薄膜覆盖的毛细血管网络,通过这些薄膜,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释放到肺泡中,最后被呼出体外。
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正常情况下,氧气浓度在肺泡高,而血液中氧气浓度较低。
这个浓度差使氧气跨越薄膜进入血液。
相反地,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浓度高于肺泡,因此二氧化碳会跨越薄膜进入肺泡,并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这个气体交换过程是被其他生理系统调节的。
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激活化学感受器,并通过神经和激素传递信号到呼吸中枢和相应的肌肉来调节呼吸。
4. 呼吸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紧密相连,它们一起维持人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肺部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循环系统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提供所需能量。
呼吸系统还与代谢系统相关,它帮助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
通过排出呼出的二氧化碳,呼吸系统可以防止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累积,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膜的通透性
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屏障。其 通透性受膜的厚度、面积和气体扩散系数等因素影 响。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较氧气复杂,涉及物 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因此,影响二氧化碳 运输的因素也较多,如血浆pH值、红细胞内碳酸酐 酶活性等。
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质量
血红蛋白是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载体,其含量和质 量直接影响氧气的运输效率。
血液pH值
血液pH值的变化会影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 当血液pH值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降低, 有利于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供给组织细胞利 用。
05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
呼吸中枢及其作用机制
呼吸中枢的定位
位于延髓和脑桥,是控制呼吸运 动的基本中枢。
呼吸中枢的作用
通过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外周和 中枢的化学、神经信号,产生和调 节呼吸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肌和呼吸道平滑肌的支配作用不同,可影响呼吸运动的强度和速度。例如,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可引起呼吸减慢变浅。
06
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生理 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病理生理改变
持续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呼吸是人类生命中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研究人类呼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肺部、呼吸道以及与呼吸相关的其他重要器官。
本文将深入探讨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以增进对这一关键生理机能的理解。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在探讨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1. 鼻腔与鼻咽部:呼吸系统的起点,是由鼻孔和鼻腔组成。
鼻腔内覆满黏膜,具有过滤、湿润和加温空气的功能。
2. 咽喉部:呼吸道与消化道的交汇处。
它包括咽部的上、中、下三部分,当空气通过咽喉部时,将被引导至气管。
3. 气管:位于咽喉部后方,是一个长度约10-12厘米的管道,连接喉部与气管。
气管内壁覆有纤毛和黏液,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粘液。
4. 支气管: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支气管的内部逐渐分支,形成更为细小的支气管,最终进入到肺的细支气管。
5. 肺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的内部有成千上万的肺泡,用于气体交换。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学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后,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呼吸系统的生理学。
1. 呼吸过程(1)吸气:吸气是呼吸过程中的第一步。
当胸腔扩大时,肺泡内的压力降低,使外界空气流入呼吸道,进而到达肺泡。
(2)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由血液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肺泡壁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血气屏障上。
(3)呼气:呼气是将肺内的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
当呼吸肌肌肉放松时,胸腔收缩,使肺内压力升高,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
2. 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是指位于脑干的一个控制呼吸节律和强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它对呼吸肌的收缩和放松进行调节,以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调节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高度敏感性,当氧气浓度下降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会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增加氧气供应和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气体的交换和维持身体的恒定内环境。
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气体的进出、气体的清洁、气体交换和声音的产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主要通道,它具有细长的形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在空气通过时清洁并加湿。
咽喉是鼻腔和口腔的交接处,同时也是食物和空气的交叉通道。
喉连接咽腔和气管,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气管是连接喉与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帮助清除吸入的粉尘和微生物。
支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它们进一步分布到两侧的肺组织中。
肺是呼吸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左右两个,分别位于胸腔的两侧。
肺内有呼吸道细支气管,最终分支到肺泡。
二、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指的是空气从外部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到达肺泡,氧气会经过气体交换的过程进入血液循环。
内呼吸则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1. 外呼吸外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通气、气体交换和呼吸循环。
通气是指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的过程。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排出到肺泡中。
呼吸循环则是指氧气通过心脏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进行排出。
2. 内呼吸内呼吸发生在细胞水平上,氧气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细胞内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再通过外呼吸的过程排出体外。
三、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化学调节来实现。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延髓和脊髓中的呼吸中枢控制呼吸肌肉的收缩。
周围神经系统则在感知到呼吸系统有异常情况时进行反射作用。
化学调节是指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调节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调节呼吸系统是人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负责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还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体温的调节以及声音的产生等。
为了保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机制来维持呼吸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生理学调节,包括呼吸的基本机制、主要调节因素以及呼吸系统在运动、高原以及疾病状态下的调节。
呼吸的基本机制呼吸的基本机制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气体交换和气流调节。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扩散,实现了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流调节则包括气道阻力的调节和肺的可膨胀性的调节,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和肺泡的适当通气。
主要调节因素呼吸的主要调节因素包括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
神经调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来调节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通过感受来自呼吸肌和化学感受器的输入信号,产生呼吸的神经冲动,控制呼吸肌的收缩和松弛。
周围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呼吸系统的刺激和调节受体的活动来改变呼吸模式。
化学调节主要由动脉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及pH值的变化所引起,这些变化通过化学感受器和控制中枢呼吸中枢的神经传递系统来调节呼吸。
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调节。
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活动增加,体内代谢产物增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呼吸中枢被刺激,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满足增加的氧需求和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
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稀薄,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来增加氧气的摄取,以适应较低的氧气含量。
在疾病状态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部感染,呼吸系统会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如呼吸困难、呼吸节律紊乱等,需要进一步的医学干预。
总结呼吸系统的生理学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调节因素的协同作用。
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机制,通过对呼吸节律和深度的调节来维持呼吸的平衡。
在运动、高原和疾病状态下,呼吸系统会根据特定的需求发生相应的调节。
医学呼吸系统生理学
血液运输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 输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组织换气
在组织细胞处,氧气从血液进入组 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进入 血液。
肺通气与肺换气的生理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
肺通气和肺换气为机体提供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细胞正常
代谢和生命活动。
调节酸碱平衡
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维持 血液中酸碱平衡。
可逆性气流受限
哮喘发作时,气道平滑肌收缩、粘液栓形成和气道炎症共同作用 ,导致可逆性气流受限。
呼吸衰竭的生理学基础
通气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原 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异常。
换气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 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导致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 血症。
医学呼吸系统生理学
汇报人:XX 2024-01-21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过程与机制 • 肺通气与肺换气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 • 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肺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具有呼吸功 能。
呼吸肌
包括肋间肌、膈肌等,是实现呼 吸运动的肌肉。
体液调节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1 2 3
化学感受器调节
血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变化可刺激外周化 学感受器,如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以及中枢化 学感受器,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激素调节
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通过作用于 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影响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 。
血液pH值调节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调节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与调节呼吸是人体生命维持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气体的交换,保持了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原理以及调节机制。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其中,鼻腔通过滤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加热空气,起到防御作用。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是声音形成的重要器官。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阻止异物进入支气管。
支气管分为大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直到细支气管,最后进入肺组织。
二、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吸气和呼气。
在吸气过程中,肺的容积增大,气压比外部气压低,使空气进入肺部。
而在呼气过程中,肺的容积减小,气压比外部气压高,使空气从肺部排出。
三、呼吸的调节1.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来调节呼吸。
迷走神经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呼吸更加缓慢和深沉。
而交感神经的刺激则可以提高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呼吸更加快速和浅表。
2.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干和延髓,它们通过感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来调节呼吸。
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或氧气浓度降低时,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来增加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化学反射调节化学反射是呼吸调节的关键机制之一。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化学感受器会被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引起呼吸的调整。
同样,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化学感受器也会被刺激,调节呼吸以增加氧气的摄入。
四、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原理1.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中扩散到肺泡,而氧气从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进入血红蛋白中。
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血液中氧气主要通过结合血红蛋白来运输。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它们在毛细血管中流动到达组织,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
而二氧化碳主要以溶解在血浆中的形式运输,一小部分也与血红蛋白结合。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和适应性
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和适应性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身体提供氧气,并清除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通过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我们可以实现吸入新鲜空气,并将其输送到肺部。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主要生理学功能以及其适应性的重要性。
一、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气体交换。
氧气从外部环境(空气)通过呼吸器官进入肺部,经过肺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气体交换,将氧气转运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血液中,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和器官的代谢产物中释放出来,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最终从呼吸器官排出体外。
二、调节酸碱平衡呼吸系统还参与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
当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积聚在体内时,会导致体液呈酸性,而呼吸系统通过调控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调节体液的酸碱度。
当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时,呼吸系统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加速二氧化碳的排除;而当二氧化碳排出过少时,呼吸系统减少呼吸频率和深度,从而使体内二氧化碳积聚,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三、呼吸调节中枢呼吸系统还包括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称为呼吸调节中枢。
呼吸调节中枢位于大脑干的延髓部分,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它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敏感,并通过向肺部和呼吸肌发送指令来调节呼吸。
当血氧浓度降低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调节中枢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并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的适应性在不同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海拔适应性在高海拔地区,氧气浓度较低,呼吸系统可以通过产生更多红细胞以及增加肺泡表面积来适应这种环境。
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人体可以更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而通过增加肺泡表面积,可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提高氧气吸收和二氧化碳排出的效率。
二、体育锻炼适应性在剧烈运动期间,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气体交换过程呼吸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过程,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带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了人体正常的氧气供应和废物排泄。
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完成呼吸过程。
呼吸生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气体交换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呼吸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气体交换,并维持细胞内外气体的平衡。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等器官。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首要通道,通过空气进出口的调节,保证气体在进入肺部之前被加热、湿润和净化。
喉部和气管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空气并阻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部的路径,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和积聚物。
肺组织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由肺泡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关键部位。
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当我们吸气时,膈肌和肋骨肌会收缩,使胸腔内的容积增加,从而造成气压降低。
气压差使得外部空气被吸入呼吸道,经过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同时,体内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带到肺泡,经过呼出的过程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中,呼吸系统充当了气体交换的桥梁,维持了血液的气体平衡。
二、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是呼吸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发生在肺组织的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而二氧化碳则通过相反的过程,从组织和器官经过血液循环带到肺泡,最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气体交换过程的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肺泡和毛细血管的面积和结构、气体的分压差以及呼吸频率和深度等。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大量存在和高度联系,可以使气体更快速、高效地交换。
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驱动力,氧气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呈现高浓度差,而二氧化碳则呈现相反的分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常用:1秒用力呼气量(FEV1) 5. 肺总量:1+2+3+4
肺活量的测定
(三)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潮气量×频率
2.最大随意通气量(自学)
3.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表 面 张 力
球形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是向中心的, 倾向于使肺泡缩小,产生弹性阻力
呼吸膜、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上皮C:Ⅰ型
呼吸膜:毛细血管内皮C
毛细血管肌膜
组织间隙
1 μm
肺泡上皮基膜
肺泡上皮C
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
Ⅱ型
二软脂酰卵磷脂
(分泌C)
肺泡气液交界面的表面张力
2.非弹性阻力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是指肺内气体的容积
1. 潮气量: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成人:400~500 ml
2.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 再尽力吸入的气量。 (吸气储备量)正常成人:1500~1800 ml
3.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出的气量。 (呼气储备量)正常成人:1000~1500 ml
定义:在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并随流速加快而增 加,故为动态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
(1)气道阻力
定义:由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气体分 子与呼吸道壁之间的摩擦所产生阻力 。
分布:鼻、声门、直径2 mm以上细支气管、气管 等部位。
(2)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气流速度↑→阻力↑
气流形式
肋间外肌 膈肌
吸气肌
肋间内肌
呼气肌
腹部 肌群
呼吸肌
肋间 外肌
肋 间 内 肌
(1)呼吸运动过程
1)吸气:平静呼吸,由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完成 2)呼气:平静呼吸,由膈肌、肋间外肌舒张完成
吸气
呼气
P9
呼吸运动引起的胸廓容积变化
吸气
呼气
X射线下的肺呼吸时容积改变
(2)呼吸运动形式
平静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活动为主 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外呼吸 肺通气:肺泡
(肺呼吸) 肺换气:肺泡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外界大气 肺毛细血管血液
内呼吸 组织换气:组织中毛细血管血液 细胞
(细胞呼吸) 细胞内的有氧代谢 生化范畴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 中运输
细胞呼吸
呼吸过程示意图
层流→阻力↓ 湍流→阻力↑
管径大小
(呼吸性细 支气管)
1)气道的跨壁压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
放射状牵引作用
3)神经系统对气道
吸气,交感神经兴奋, 平滑肌舒张,阻力↓
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 的调节
呼气,副交感神经兴奋, 平滑肌收缩,阻力↑
4)化学因素
思考题
• 为什么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 困难?
4. 残气量:用全力呼气后,肺内所留的气体量。 (余气量) 正常成人:1000~1500 ml
肺容积和肺容量示意图
(二)肺容量:是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
联合气量。
1.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1+2 2.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3+4 3.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
方法:人工呼吸机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有节律性地挤压胸廓的负压通气
P10
3.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
胸膜脏、壁两 层在肺根处互相反 折移行,在两肺周 围分别形成两个互 不相通、完全封闭 的腔。
(1)胸膜腔特点:
潜在腔隙 少量浆液 润滑作用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两层胸膜贴附
气胸: 胸膜破裂,胸膜腔与大
气相通,空气将立即进入 胸膜腔内,形成气胸。
成人: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婴幼儿:腹式呼吸为主 妊娠后期:胸式呼吸为主
2. 肺内压
定义:指肺泡内的压力。 (1)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初:< 大气压 肺内压 吸气 末:= 大气压
呼气 初:> 大气压 末:= 大气压
(2)人工呼吸的原理
定义:人为地造成肺内压和大气之间的压 力差来维持肺通气。
前提:呼吸道通畅
(2)胸膜腔内压及其测定:
胸膜腔
胸内压 < 大气压 胸内负压
(3)胸膜腔负压的形成:
生长速度:胸廓>肺
(4)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而张缩, 保证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胸腔淋巴液和静脉血 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概念:弹性组织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所产 生的对抗变形的力。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鼻 咽
呼吸道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支气管树
导管部: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肺泡
肺 的 内 部 结 构
支气管树:
1、导管部 2、呼吸部 (肺泡)
肺泡
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
肺泡囊
呼吸性细支气管
呼吸部: 呼吸系统概貌
第二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8000
3200
•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
第三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肺泡 血液 组织换气:血液 组织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动力:气体的分压差 方式:扩散
• 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
• 每分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频率 (次/分钟)
16
潮气量 (ml)
500Βιβλιοθήκη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ml/min) (ml/min)
8000
5600
8
1000
8000
6800
32
250
度量指标:顺应性
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 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肺组织: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弹性回缩力 肺泡内:液-气界面所产生的表面张力
(2)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表面活性物质: 降低弹性阻力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防止肺水肿
(3)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直接动力: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吸气 呼气
原动力:胸廓运动,即呼吸运动
1. 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概念: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吸气肌:隔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肌
斜角肌 辅助吸气肌群
胸锁乳突肌
胸廓示意图
斜角肌 胸锁乳突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