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信息安全专业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信息安全攻击和防御技术。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1. 密码学实验2. 网络攻防实验3.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4. 应用安全实验5. 安全审计实验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 密码学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常用密码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步骤:(1)实现对称加密算法(如DES、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的加解密过程。
(2)分析不同加密算法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1)成功实现了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加解密过程。
(2)掌握了不同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2. 网络攻防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网络攻击方法,掌握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实验步骤:(1)使用网络扫描工具(如Nmap)扫描目标主机。
(2)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如Metasploit)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扫描。
(3)针对发现的漏洞,进行攻击和防御实验。
实验结果:(1)成功扫描到目标主机,并发现其存在的漏洞。
(2)掌握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方法。
(3)学习了针对漏洞的防御措施。
3.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操作系统安全机制,掌握安全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1)分析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2)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如设置用户权限、安装安全补丁等。
实验结果:(1)掌握了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2)学会了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
4. 应用安全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应用层安全机制,掌握安全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1)分析Web应用安全机制。
(2)对Web应用进行安全配置,如使用HTTPS、防止SQL注入等。
实验结果:(1)掌握了Web应用安全机制。
(2)学会了Web应用安全配置方法。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2015学时:64学时学分:3学分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是当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支撑,它管理和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可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人员深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的必备知识,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主干课程。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具有分析现行操作系统和设计、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技术,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内容。
3、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剖析某个实用的操作系统(如UN1X或1inUX)的内核,使学生了解这种操作系统是如何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的,以及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主要内容: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特征和服务、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服务、操作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进程管理主要内容:前驱图和程序执行、进程的描述、进程控制、线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信号量机制、经典进程同步问题、进程通信。
重点:进程的描述、进程控制。
临界资源、临界区、软件解决互斥、硬件解决互斥、信号量机制、进程通信。
难点:进程控制。
进程同步问题。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主要内容:调度类型、调度算法、死锁的概念、原因、产生的必要条件、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死锁的检测与解除。
重点:调度类型、调度算法、死锁的概念、产生的必要条件、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死锁的预防和避免。
实验5、安装和配置vCenter Server
Ip地址配置完毕,将vCenter虚拟机加入实验三配置的域控
虚拟机入域
成功加入域之后,第一次登陆系统用域管理员登陆。
虚拟机入域
配置服务账户,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用户权限分配—作为服务登陆
配置服务账户
添加域管理员账户
配置服务账户
完成
配置服务账户
2、配置数据库ODBC源
在安装vCenter前,需要先为系统安装sqlclient,然后通过ODBC源配置数据库。
【注意事项】
1、vCenter虚拟机需要入域
2、系统需要关闭防火墙
3、系统需要安装SQLClient,用于连接Sql server2008 R2数据库服务器
安装vCenter Server
指定用户服务账户
安装vCenter Server
使用外部数据库
安装vCenter Server
配置端口默认
安装vCenter Server
安装
安装vCenter Server
安装进行中
安装vCenter Server
安装完成
安装vCenter Server
vCenter安装完成,通过浏览器登陆vCenter。
实验五 安装和配置vCenter Server
【实验名称】
安装和配置vCenter Server
【实验目的】
了解vCenter Server的体系结构,了解ESXi主机与vCenter Server的通信方式,掌握安装vCenter Server的安装部署。掌握使用vCenter Server对主机进行统一管理的配置
挂载vCenter程序镜像包
安装vCenter Server服务组件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第一篇: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实验环境】1、硬件 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1、端口扫描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2、漏洞扫描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实验背景知识】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2、NMAP使用方法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
象Windows 2K/XP 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
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half open), ftp proxy(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mas Tree, SYN sweep,1 和Null扫描。
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
Nmap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操作系统实验全(五个)
操作系统试验指导—.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占有中心地位。
其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提供各种强有力的系统服务,为用户创造既灵活又方便的使用环境。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实施技术,具有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实现、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二. 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操作系统质量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有重大的影响。
一个优良的操作系统能极大地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系统中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由于操作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内容比较繁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操作系统上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编制清晰、合理、可读性好的系统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具有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实验运行环境及上机前的准备实验运行环境: C语言编程环境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按实验指导书要求事先编好程序;●准备好需要输入的中间数据;●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计可能得到的运行结果。
四. 实验内容及安排实验内容包括进程调度、银行家算法、页式地址重定位模拟,LRU算法模拟和先来先服务算法五个实验。
每个实验介绍了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实验一、进程调度试验[目的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准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进程的概念;2、进程的状态和进程控制块;3、进程调度算法;二、进程调度1、进程的状态2、进程的结构——PCB进程都是由一系列操作(动作)所组成,通过这些操作来完成其任务。
实验五 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
实验五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1、实验目的1.通过对完整性规则的定义实现,熟悉了解kingbase中完整性保证的规则和实现方法,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
2.通过对安全性相关内容的定义,熟悉了解kingbase中安全性的内容和实现方法,加深对数据库安全性的理解2、实验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旗舰版(32位)。
数据库版本:MySQL 6.23、实验内容3.1完整性实验:(1)分别定义学生数据库中各基表的主键、外键,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和参照完整性约束;在create table 时已经定义了各个基表的主键。
因此,首先对每个基表删除主键,再添加主键。
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
如下图。
删除主键:添加主键:sc表中的cno和sno分别是course表和student表的外关键字。
下图为给sc表添加student和course的外键,实现参照完整性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tudent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course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主键和外键均添加成功,输入show create table 命令来查看各基表信息。
(2)分别向学生表、课程表插入具有相同学号和相同课程编号的学生数据和课程数据,验证其实体完整性约束;向课程表中插入课程号为C01的课程。
向学生表中插入学号为30201的学生。
由上面两个实验来看,分别对student和course表插入具有相同学号和相同课程号的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都显示sql语句错误信息为:Duplicate entry *** for key ‘PRIMARY’。
验证了实体完整性约束。
(3)向学生选课表中插入一条数据,课程编号是课程表中没有的,验证参照完整性约束;插入成绩信息是学号为31428(student中存在),课程号为C07(course中不存在)的学生成绩信息。
中山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课程教学大纲《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本科生总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开课学期:第五学期编写人员:丘静玉审核人员:印鉴编写日期:2006年4月一、教学目的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其他所有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必须依赖于操作系统的支持。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学科各相关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为学生较全面地建立起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它与硬件和其它软件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操作系统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执行的全过程,具有操作系统的整体概念。
2.能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调试和运行操作系统的主要算法和功能模块。
3.了解一个以上主流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熟练掌握应用。
4.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科的基本规律及研究方法,初步培养自我拓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过程,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能力。
二、教材选择1. 教学内容概述《操作系统原理》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其课程内容应包含《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2002》(简称CCC2002)里列举的知识体系:CS-OS1至8。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操作系统的几个基本功能展开:(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目标、功能、发展历史和类型、操作系统的主要成就以及现代操作系统的特点等。
(2) 处理器管理:在进程概念的基础上讨论进程描述、进程控制、进程同步和互斥、死锁、饿死、线程、处理器调度等问题。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 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2.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
实验内容:
1. 安装操作系统。
2. 进行基本配置。
3. 测试系统运行情况。
实验步骤:
1. 准备安装光盘或USB启动盘。
2. 将光盘或USB启动盘插入计算机,并启动计算机。
3. 按照提示选择安装语言和时区等信息。
4. 选择安装类型(新安装或升级)。
5. 选择安装目标磁盘。
6. 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7. 完成安装并进行基本配置(设置用户名、密码、网络等)。
实验结果:
1. 成功安装操作系统。
2. 完成基本配置。
3. 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分区和格式化时出现了错误提示,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同学,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继续学习和提高。
实验五Windows安全策略与审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题目实验五Windows安全策略与审计实验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理解操作系统系统构筑的安全防护体系(2)通过用户的一系列设置,掌握有效的系统安全策略二、实验内容以及步骤:(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Windows系统安全)1.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操作的审计策略:硬盘上新建一个名为“你的学号.vsd”文件,制定该文件的“删除”和“修改”的审计策略。
(1)实验操作者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运行“本地安全策略”;打开“本地安全设置”对话框,选择“本地策略|审核策略”,双击“审核对象访问”,选“成功”和“失败”,如图2.1.1-45所示。
图2.1.1-45审核对象访问窗口(2)在硬盘上新建一个名为“100503011005.vsd”文件,右键单击该文件,单击“属性”,然后单击“安全”选项卡。
如图2.1.1-46所示。
图2.1.1-46(3)单击“高级”,然后单击“审核”选项卡。
如图2.1.1-47所示。
图2.1.1-47(4)单击“添加”;在“输入要选择的对象名称”中,键入“Everyone”,然后单击“确定”。
如图2.1.1-48所示。
图2.1.1-48选择用户或组或者如图2.1.1-49所示,单击“高级”,选择“Everyone”如图2.1.1-50所示。
图2.1.1-49选择用户或组图2.1.1-50选择用户或组(5)在“测试保密.vsd的审核项目”对话框中,选择访问中的“删除”和“更改权限”的功能;如图2.1.1-51所示。
至此,对“测试保密.vsd”的审计设置完后,删除此文件。
如图2.1.1-52所示。
图2.1.1-52(6)右键单击桌面上“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在计算机管理中,选择“系统工具|事件查看器|安全性”,或在“开始|运行”中执行eventvwr.exe,应该能看到。
安装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流程。
2. 掌握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及安装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
3.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安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环境1. 实验机:某品牌电脑一台,CPU:Intel Core i5,内存:8GB,硬盘:1TB。
2. 操作系统:Windows 10。
3. 安装盘:Windows 10安装U盘。
三、实验内容1. 硬盘分区2. 格式化硬盘3. 安装操作系统4. 安装驱动程序5. 配置系统四、实验步骤1. 硬盘分区(1)打开电脑,进入BIOS设置,选择“硬盘驱动器”选项卡。
(2)选择要分区的硬盘,点击“硬盘分区”按钮。
(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区方案,例如: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4)设置每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例如:NTFS。
(5)完成分区设置后,点击“确定”保存更改。
2. 格式化硬盘(1)在硬盘分区完成后,选择要格式化的分区。
(2)点击“格式化”按钮,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和分配单元大小。
(3)点击“确定”开始格式化操作,等待完成。
3. 安装操作系统(1)将安装U盘插入电脑,重启电脑。
(2)进入BIOS设置,修改启动顺序,将U盘设置为第一启动设备。
(3)重启电脑,进入Windows 10安装界面。
(4)根据提示,选择安装语言、时间格式和键盘布局。
(5)点击“下一步”,选择安装类型,例如:自定义(高级)。
(6)选择要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点击“下一步”。
(7)等待安装过程完成,重启电脑。
4. 安装驱动程序(1)进入系统后,打开“设备管理器”。
(2)查找需要安装驱动程序的设备,右键点击并选择“更新驱动程序”。
(3)选择“自动搜索更新的驱动程序软件”,等待驱动程序安装完成。
5. 配置系统(1)进入“控制面板”,点击“系统和安全”。
(2)在“系统”选项中,可以查看电脑信息、更改桌面背景等。
(3)在“安全”选项中,可以设置用户账户、家长控制等。
五、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安装了Windows 10操作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程序安装和系统配置。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五%U00A0配置防火墙
实验五配置防火墙• 4.1 教学要求理解:防火墙的概念与功能、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与功能、入侵防御的概念与功能。
掌握:防火墙部署的结构类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了解:防火墙的应用场景、入侵检测的应用场景、网络防御技术的应用。
• 4.2教学实践本节介绍配置高级安全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
虽然有很多商业的防火墙软件可以对用户主机加以防护,但大多数情况下,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功能足够强大,可以支持用户基本的安全需要。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是基于状态的主机防火墙,可以对IPv4和IPv6流量按规则进行筛选过滤,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指定端口号、应用程序名称、服务名称或其他标准来对允许通过的业务流量进行配置。
(1)通过打开Windows控制面板里搜索“防火墙”,或者在“配置”功能里搜索“防火墙”,可以打开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功能,如图4-6所示。
点击“高级设置”按钮,可以进入到高级安全WindowsDefender防火墙功能。
图4-6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2)进入“高级安全的 Windows 防火墙”后,其窗口左侧提供了相关“高级安全的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的选项功能列表,包括“入站规则”、“出站规则”、“连接安全规则”和“监视”等功能,如图4-7所示。
图4-7 高级安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配置界面(3)通过出站规则限制特定的程序访问互联网。
在高级安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配置界面上,点击出站规则,在界面右侧选择“新建规则”,进入到“新建出站规则向导”功能,如图4-8所示。
图4-8选择新建出站规则的类型以限制QQ访问互联网为例,在没有进行限制前,QQ软件可以成功登陆。
现在通过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功能,把QQ软件的出站访问进行限制,即限制QQ主程序访问互联网,如图4-9所示,将QQ.exe的程序路径加入。
S实验五 交换机端口聚合及安全配置
实现功能
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
一、交换机端口聚合配置
【实验内容】
计 算 机 网 络 工 程 1、根据拓扑将主机和交换机进行连接(未形成环路); 2、测试主机之间可以相互ping通; 3、配置端口聚合; 4、测试(形成环路); 5、测试(断开任一链路)。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
二、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
【背景描述】
பைடு நூலகம்是一个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要求对网络进行严
计 算 机 网 络 工 程 【实验设备】
格控制。为了防止公司内部用户的IP地址冲突,防止 公司内部的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为每一位员工分配 了固定的IP地址,并且限制只允许公司员工主机可以 使用网络,不得随意连接其他主机。例如:某员工分 配的IP地址是172.16.1.55/24,主机MAC地址是00-061B-DE-13-B4。该主机连接在1台2126G上。
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
二、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
步骤2.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地址绑定
计 算 机 网 络 工 程 在主机上打开CMD命令窗口,执行ipconfig/all命令查 看IP和MAC地址信息。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开启交 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06.1bde.13b4 ip-address 172.16.1.55 !配置IP地址与 MAC地址的绑定 验证测试:查看交换机安全绑定配置 switch#show port-security address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
目录项目一Vmware虚拟机及sniffer抓包软件的使用项目二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项目三扫描和网络监听项目四后门与木马项目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案项目六防火墙技术项目一Vmware虚拟机及sniffer抓包软件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安装和使用vmware软件并能够熟练配置虚拟机。
2、学会使用sniffer软件抓取数据包。
二实验设备1、配置有vmware软件和sniffer软件的电脑多台。
2、局域网环境。
三实验学时4学时四实验内容1、安装vmware虚拟机。
2、配置vmware虚拟机。
1)在虚拟机中装操作系统,选择菜单栏“File”下的“New”菜单项,再选择子菜单“New Virtual Machine”。
2)有两种选择,选项“Typical”是典型安装,选项“Custom”是自定义安装,我们选择“Custom”安装方式。
点击按钮“下一步”。
3)进入选择操作系统界面,设置将来要安装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advanced sever. 点击按钮“下一步”.Used Bridged networking”,点击“下一步”。
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点击下一步。
7)选择虚拟磁盘所要安装的目录,最后完成。
3、测试vmware虚拟机和局域网中其他电脑的连通性。
1)设置虚拟机的ip(与主机ip在同一网段)。
2)用ping命令测试虚拟机在局域网的连通性。
4、使用sniffer抓包1)进入Sniffer主界面,抓包之前必须首先设置要抓取数据包的类型。
选择主菜单Capture下的Define Filter菜单2)在Address下拉列表中,选择抓包的类型是IP。
3)点击该窗口的Advanced选项卡,拖动滚动条找到IP项,将IP 和ICMP选中。
4)主机的DOS窗口中Ping虚拟机,点击开始键,出现的窗口选择Decode选项卡,可以看到数据包在两台计算机间的传递过程。
五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vmware软件和sniffer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要求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线、水晶头、压线钳等网络布线工具。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2019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管理工具:Wireshark、Sniffer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使用网络设备和网线,搭建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
2、 IP 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格式和表示方法。
学习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的 IP 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
3、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如VLAN 的创建与配置、端口的设置等。
进行交换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如查看端口状态、MAC 地址表等。
4、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选择算法。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命令,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 等)的配置。
进行路由器的网络连接和数据转发测试。
5、网络服务的配置与应用配置 DNS 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配置 DHCP 服务器,为网络中的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
配置 Web 服务器、FTP 服务器等,提供网络服务。
6、网络安全与管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配置防火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拓扑的构建、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线、水晶头等连接材料。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工具软件:Wireshark、Tracert 等。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尝试自行解决,若无法解决,可向教师请教。
4、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设备,关闭电源,清理实验台,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1、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2、使用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构建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包括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
3、为网络中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使其能够相互通信。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认识交换机的外观、端口类型和指示灯含义。
2、通过控制台端口(Console 口)连接交换机,使用命令行界面(CLI)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交换机名称、管理 IP 地址、VLAN 等。
3、学习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远程管理交换机。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RHCE实践实验环境搭建与配置方法
RHCE实践实验环境搭建与配置方法为了顺利通过RHCE考试,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搭建和配置实践实验环境。
这样可以使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RHCE实践实验环境的搭建与配置方法,帮助你顺利进行实践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实践实验环境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其次,准备一台支持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并安装一台稳定的Linux发行版,如CentOS。
此外,你还需要下载和安装VirtualBox或VMware等虚拟化软件。
二、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版本RHCE考试的要求是在指定的Linux版本上进行实践。
当前,RHCE实践实验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建议你选择最新的稳定版本进行搭建和配置。
在搭建实验环境之前,确保你已经下载了指定版本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
三、创建虚拟机使用虚拟化软件,你可以创建多个虚拟机来模拟不同的实践场景。
打开虚拟化软件,在菜单中选择"新建虚拟机",根据向导提示设置虚拟机的名称、硬件配置和存储等参数。
在创建虚拟机时,确保为每个虚拟机分配足够的内存和硬盘空间,以满足实践的需求。
四、安装操作系统创建完虚拟机后,你需要为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
在虚拟机启动之前,为虚拟机指定安装介质,这可以是光盘镜像文件或者操作系统的ISO镜像文件。
启动虚拟机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确保按照RHCE考试的要求进行分区和网络设置。
五、配置网络在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后,你需要配置虚拟机的网络。
RHCE考试要求你熟悉网络配置和管理,因此在实践实验环境中,你需要设置合适的网络环境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根据实验场景的要求,可以配置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DNS等网络参数。
六、安装和配置RHCE实践所需的软件RHCE考试涵盖了众多的主题和技术,你需要安装和配置相关的软件来满足实践的需求。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技术资料常州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姓名 xxx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 xxxxxx指导老师 xxx成绩实验时间2012年4月23日——2012年5月7日实验一 Windows XP 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及其使用;2) 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的内容和应用;3)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环境。
二实验环境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三背景知识Windows XP的“管理工具”中集成了许多系统管理工具,利用这些工具,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系统维护和管理功能。
这些工具都集中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选项下,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很容易地对它们操作和使用。
在默认情况下,只有一些常用工具——如服务、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数据源 (ODBC) 、性能和组件服务等——随Windows XP 系统的安装而安装。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为了帮助用户管理和监视系统,Windows XP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有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和性能监视等。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XP。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
在本地计算机“管理工具”组中,有哪些系统管理工具,基本功能是什么:1) 本地安全策略:查看和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用户权限和审核策略2) 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 IIS,Internet 和 Intranet 站点的 WEB服务器3) 服务:启动和停止服务4)计算机管理:管理磁盘以及使用其他系统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的计算机5)事件查看器:显示来自于 Windows 和其他程序的监视与排错消息6)数据源ODBC:添加、删除、以及配置 ODBC 数据源和驱动程序7)性能:显示系统性能图表以及配置数据日志和警报8)组件服务:配置和管理 COM+ 应用程序1. 计算机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可通过一个合并的桌面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它将几个Windows XP管理实用程序合并到一个控制台目录树中,使管理员可以轻松地访问特定计算机的管理属性和工具。
实验五 Linux 文件系统
实验五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网络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
1.2.1 Linux 文件系统
【实验目的】
熟悉Linux系统环境下文件管理相关操作命令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相关的安全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
Linux文件系统的安全主要是通过设置文件的权限来实现的。
每一个Linux的文件或目录都有3 组属性,分别定义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用户组号、其它人的使用权限(只读、可写、可执行、允许SUID、允许SGID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权限为SUID 和SGID的可执行文件,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会给进程赋予所有者的权限,如果被黑客发现并利用,就会给系统造成危害。
【实验环境】
Linux实验台
【实验内容】
通过chown命令修改文件所有权
去掉文件的SUID 和SGID属性
通过chattr命令修改文件系统属性
实验思考题:(1.2.1 “Linux文件系统实验”思考第二题)
1、叙述常用Linux 文件系统操作,详细观察并分析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最新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
最新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最新操作系统的架构和特性。
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配置方法。
3. 分析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Intel Core i7处理器,16GB RAM,256GB SSD。
- 软件环境:最新操作系统版本X.Y.Z,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
实验步骤:1. 安装最新操作系统X.Y.Z,记录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遇到的问题。
2. 配置系统环境,包括网络设置、显示设置、用户账户管理等。
3. 测试文件系统的性能,包括文件的创建、复制、删除和搜索操作。
4. 测试多任务处理能力,通过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来观察系统响应时间和资源分配情况。
5. 检验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防火墙设置和病毒防护功能。
6. 评估系统的稳定性,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记录是否有崩溃或异常行为发生。
7. 对系统进行基准测试,使用专业工具如SPEC CPU测试套件来评估系统性能。
实验结果:1. 安装过程中,系统顺利识别硬件并完成驱动安装,未遇到兼容性问题。
2. 系统配置简便,图形用户界面直观易用,网络配置通过向导快速完成。
3. 文件系统测试显示,读写速度达到预期标准,搜索操作响应迅速。
4. 多任务处理测试中,系统在开启多个资源密集型应用时仍保持流畅,未出现明显延迟。
5. 安全性测试表明,用户权限分级明确,防火墙和病毒防护均能有效工作。
6. 稳定性测试中,系统连续运行72小时无故障,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7. 基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性能较前一版本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多线程处理方面。
实验结论:最新操作系统X.Y.Z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系统的用户界面友好,配置和管理方便。
文件系统和多任务处理能力均达到预期目标,安全性和稳定性也符合最新的操作系统标准。
推荐对性能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进行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了解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和用途,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设置方法。
2、掌握Windows下审核策略的设置方法,了解审核策略的制定准则。
掌握查看器查看审核日志和审核事件的一般方法。
3、了解Windows的NTFS文件系统提供的对本地文件的安全保护功能,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一台装有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系统安全配置2、系统安全审核3、NTFS文件系统安全应用四、实验步骤:(一)系统安全配置实验【实验原理】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是整个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核心,其目的是从系统根源构成安全防护体系,通过用户和密码管理、共享设置、端口过滤、本地安全策略、外部工具使用等手段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安全策略。
Windows系统安装的默认配置是不安全的,因此,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应该进行一些设置,以便使系统更安全。
通过本地安全策略可以控制:访问计算机的用户用户名;授权用户使用计算机上的哪些资源;是否在事件日志中记录用户或组的操作。
其中与系统身份谁密切相关的密码策略用于管理域账户或本地用户账户。
【实验步骤】(1)设置密码策略。
在【本地安全策略】窗口中,选择【安设设置】|【账户策略】|【密码策略】,如图1所示。
图 1(2)设置密码复杂性。
双击窗口右侧【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弹出如图2所示对话框。
图 2对密码复杂性要求策略进行修改,该安全设置确定密码是否符合复杂性要求。
如启用该策略,则密码必须符合以下最低要求:不得明显包含用户账户名或用户全名的一部分;长度至少为六个字符;至少包含以下四种字符中的三种:英文大写字母(A~Z);英文小写字母(a~z); 10个基本数字(0~9);非字母字符(如,!$#%)。
密码策略设置后,在更改或创建密码时,会强制执行复杂性要求。
(3)修改密码长度。
双击右侧【密码长度最小值】,弹出如图3所示对话框。
图 3(4)修改密码最长存留期。
双击右侧【密码最长存留期】,弹出如图4所示对话框。
该安全设置确定系统要求用户更改密码之前可以使用该密码的时间。
可将密码的过程天数设置在1~999天之间,或将天数设置为为0,可指定密码永不过期。
如果密码最长使用期限在1~999之间,则密码最短使用期限必须小于密码最长使用期限。
如果密码最长使用期限设置为0,则密码最短使用期限可以是1~998天天之间的任何值。
使用密码每隔30~90天过期一次是最佳安全操作。
通过对密码的最长有效期进行修改,保证用户的密码到达有效期后必须更换密码。
图 4(5)修改密码最短存留期限。
方法同上。
(6)设置强制密码历史。
双击右侧【强制密码历史】,弹出如图5所示对话框。
为防止用户重新使用旧密码,该安全设置确定归纳法要个用户账户相关的密码的数量,该值必须为0~24之间的一个数值。
该策略通过确保旧密码不能继续使用,从而能够增强安全性。
图 5(7)为域中所有用户使用可还原的加密来存储密码。
双击右侧【为域中所有用户使用可还原的加密来存储密码】,弹出如图6所示对话框。
该安全设置确定操作系统是否使用可还原的加密来存储密码。
如果应用程序使用了要求知道用户密码才能进行身份验证的协议,则该策略可为它提供支持。
图 6(二)系统安全审核实验【实验原理】审核策略用于确定计算机的安全性事件日志记录了哪些安全事件。
能够审核的事件类型包括:对文件和文件夹的访问、登录以及退出登录、关闭以及重新启动计算机、对用户和组的改动。
对审核事件的成功或者事件的或者两者都审核。
跟踪成功事件可以决定用户对特定文件或者打印机访问,能够利用该信息计划资源。
跟踪失败事件以寻找可能出现的安全破坏。
安全审核的内容应该包括:(1)审核账户登录事件。
该审核用于确定是否对用户在计算机上登录或注销的每个实例进行审核。
如果定义了该策略设置,则可指定是否审核成功、失败或根本不审核此事件类型。
成功审核会在账户登录尝试成功时生成一个审核项,可用来确定哪个人成功登录到哪台计算机。
失败审核会在账户登录尝试失败时生成一个审核项,该审核项对于入侵检测十分有用,但此设置可能导致拒绝服务状态,因为攻击者可以生成数百万次登录失败,并将安全事件日志填满。
(2)审核账户管理。
该设置用于确定是否对计算机上的每个账户管理事件进行审核。
账户管理事件的示例包括:创建、修改或删除用户账户或组;重命名、禁用或启用用户账户;设置或修改密码。
在响应安全事件时,组织可以对创建、更改或删除账户的人员进行跟踪,这一点非常重要。
(3)审核登录事件。
该设置用于确定是否对用户在记录审核事件的计算机上登录、注销或建立网络连接的每个实例进行审核。
账户登录事件是在账户所在的位置生成的,而登录事件是在登录尝试发生的位置生成的。
成功审核会在账户登录尝试成功时生成一个审核项,该审核项的信息对于记账以及事件发生后的辩论十分有用,可用来确定哪个人成功登录到哪台计算机。
失败审核会在账户登录尝试失败时生成一个审核项,该审核项对于入侵检测十分有用,但此设置可能会导致拒绝服务状态。
(4)审核策略更改。
该设置用于确定是否对更改用户权限分配策略、审核策略或信任策略的每个事件进行审核。
如果定义了此策略设置,则可指定是否审核成功、审核失败或根本不审核此事件类型。
成功审核会在成功更改用户权限分配策略、审核策略或信任策略时生成一个审核项,该同的信息对于记账以及事件发生后的辩论十分有用,可用来确定谁在域或单个计算机上成功修改了策略。
失败审核会在对用户权限分配策略、审核策略或信任策略的更改失败时生成一个审核项。
(5)审核特权使用。
该审核设置用于确定是否对用户行使权限的每个实例进行审核。
如果定义了此策略设置,则可指定是否审核成功、失败此事件类型。
启用这些设置以后,生成的事件数量将十分庞大,并且验证以进行分类。
只有在已经计划好如何使用所生成的信息时,才应启用这些设置。
(6)审核过程追踪。
该审核设置用于确定是否审核事件的详细跟踪信息,如程序激活、进程退出、句柄复制和间接对象访问等。
启用该审核将生成大量事件,因此通常都城将其设置为无审核。
(7)审核系统事件。
该审核设置用于确定在用户重新启动或关闭计算机时,或者影响系统安全或安全事件发生时,是否进行审核。
同时启用系统事件的失败审核和成功审核,也仅记录极少数事件,并且所有这些事件都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在组织中的所有计算机上启用这些设置。
审核的结果一般都保存到系统的日志中,可以使用事件查看器查看安全日志文件的内容,以及在日志文件中特定的事件。
事件查看器有三种日志可以查看,应用程序日志包括程序的错误、警告和信息;安全日志包括被审核事件的成功或者失败信息,这是设置审核策略的结果;系统日志包括Windows产生的错误、警告和信息。
【实验步骤】1、设置审核策略。
(1)打开【本地安全设置】窗口。
单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审核策略】,弹出如图7所示的窗口。
图 7(2)设置相关策略。
双击右侧相关的策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要设置的审核操作,如图8所示。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图 82、审核对特定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
(1)打开【属性】对话框。
右击Windows文件夹,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属性】,弹出【属性】对话框。
(2)单击【安全】选项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审核】|【添加】,弹出如图9所示对话框。
图 9(3)在【输入要选择的对象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要审核的用户账户名,然后单击【确定】,弹出如图10所示对话框。
图 10(3)对要审核的事件进行编辑。
选中要审核的事件对应的复选框,定义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3、使用事件查看器。
(1)打开【事件查看器】窗口。
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单击【事件查看器】|【安全性】,弹出如图12所示的窗口。
图 12(2)查看日志的详细信息。
双击相应的日志事件。
(3)查看并筛选事件。
默认的事件查看器会显示所有的事件,为了更改日志中显示的内容,可以使用菜单【查看】|【筛选】命令来查找被审核的事件,或者使用菜单【查看】|【查找】命令来搜索特定的事件,如图13所示。
图 13(三)NTFS文件系统安全应用实验【实验步骤】1、数据保密性实验,设置只允许有访问权的用户打开设置属性的文件夹。
(1)以administrator账号登录到Windows 2003 Server。
(2)建立文件夹。
打开我的电脑,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如user),在user中建立一个user1文件夹。
为了保护这个文件夹不被其他用户使用,设置user1安全属性。
(3)设置访问权限。
右击user1,单击【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安全】选项卡,如图15所示。
图 15单击【高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取消【允许父项的继承权限传播到该对象和所有子对象,包括哪些在此明确定义的项目】复选框中的勾,弹出如图16所示对话框。
输入本地主机的IP地址,输入远程电脑的IP地址。
单击【下一步】图 16单击【复制】按钮,返回【user1的高级安全设置】对话框,单击【添加】按钮,弹出【选择用户或组】对话框。
输入允许使用该文件夹的用户的用户名(如zxl),如图17所示。
图 17单击【确定】按钮,弹出【user1的权限项目】对话框,单击【允许】列下的【完全控制】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单击【允许】列下的【完全控制】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所有窗口。
此时只允许zxl访问该文件夹。
2、数据加密实验。
(1)以administrator账号登录到Windows 2003 Server。
(2)建立文件夹。
打开我的电脑,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如user),在user中建立一个user2文件夹。
(3)创建文件。
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文件,并保存该文件。
(4)设置加密。
右击所建文件,选择【属性】,单击【高级】按钮,选中【加密内容来保护数据】复选框,单击【确定】,单击【确定】,单击【只加密文件】单选按钮,单击【确定】。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