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基础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堂笔记作者介绍:朱维之(1905—1999)浙江苍南人。
中共党员、民盟成员。
1930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学习、进修,回国后在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曾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
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园,著作等身,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我会写:读dú(读书、朗读、默读)麻má(麻木、肉麻、麻烦)蚂mǎ(蚂蚱、蚂蟥、蚂蚁)蚁yǐ(工蚁、蚁穴、蚂蚁)短duǎn(短跑、缩短、长短、短暂)栽zāi(栽培、盆栽、移栽、栽种)梨lí(凤梨、梨园、梨子、鸭梨)寸cùn(一寸、英寸、三寸、尺寸)柔róu(柔美、柔和、温柔、柔顺)册cè(手册、注册、名册、画册)我会认:麻má(麻烦、苎麻)旋xuán (旋转)佩pèi (佩饰、佩戴)姿zī(姿势、身姿)态tài (态度、状态)笋sǔn (竹笋)寸cùn (尺寸)副fù(副手、副业)爽shuǎng (爽快、凉爽)多音字:旋xuán(回旋)xuàn(旋风)一阵旋风刮来,螺旋桨突然无法转动了。
近义词:高远一辽远沉思一深思遐想一畅想雄健一雄壮勇猛一英勇敬佩一佩服井然有序一井井有条超凡脱俗-超尘拔俗反义词:广阔一狭窄雄健-柔弱勇猛-懦弱敬佩-鄙视井然有序一杂乱无章理解词语:【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暑寒荣枯】夏天花草树木茂盛繁荣,冬天花草树木枯萎凋零,指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生有死。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第八单元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第八单元以下是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第八单元(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外国文学名著”为主题,选取了《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两部名著的节选,以及《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奇境》两部名著的梗概。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可以了解外国文学的丰富多彩,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二、课文分析1.《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本课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事,表现了他勇敢、坚韧、乐观的性格。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和乐观精神的重要性。
2.《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本课讲述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的一次冒险经历,表现了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友谊。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勇气、智慧和友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骑鹅旅行记》梗概本课介绍了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小说《骑鹅旅行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变成小人后骑着大白鹅在空中旅行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4.《爱丽丝漫游奇境》梗概本课介绍了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梦中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的事情。
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2. 难点: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四、学习方法与建议1. 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2. 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一、一、考试题型:1.选择题2.重组题 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二、考试范围:1.西方文学的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2.与古希腊文化密切相关的两种农作物是什么?橄榄、葡萄3.记住米隆与《掷铁饼者》4.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1.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文学成就: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史称“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抒情诗和寓言。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社会性质:希腊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全盛时期。
史称“古典时期”。
雅典的民主政治日臻成熟,在伯利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4—前429)达到了顶峰,故又称“雅典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其中,戏剧成就最大,文艺理论次之。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社会背景:希腊在经过古典时代的繁盛后,由于各城邦之间和各邦国内部的矛盾日趋激烈而逐渐走向衰落。
文学成就:米南德的新喜剧《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忒奥克里托斯的田园诗。
1.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2.6.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独唱抒情诗人,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被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奉为鼻祖。
她的名字成为英语中“Sapphic(女同性恋的)”的词源。
9.《伊索寓言》的概念10.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主要理论著作是《理想国》,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
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他的理论与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他的悲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关于悲剧的本质,他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关于悲剧的社会作用,他提出了“卡塔西斯说”。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有趣故事、传说或者作者的奇闻轶事,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心。
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推荐一些适合的外国文学作品,并提供阅读指导。
比如,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外国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学生对作品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很难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巴黎圣母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法国中世纪的历史、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以及宗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注重语言的分析与理解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来说,语言的差异是学生理解的一大障碍。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注重对作品语言的分析与理解。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课堂笔记
福师《大学语文(一)》第五章外国文学课堂笔记◆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主要掌握几篇外国文学作品,理解它们的内在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对比。
◆知识点整理《麦琪的礼物》1.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2.概括小说的主题:3.理解小说明写德拉、暗写杰姆这种“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这篇小说通过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金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
为了互赠礼物,德拉夫妇双方都卖掉了心爱的东西,想为对方锦上添花:德拉卖掉长发后为丈夫买了一付白金表链;杰姆卖掉金表后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的美丽发梳。
小说循着这两条线索来展开情节,一明写,一暗示,显得简炼而又清晰。
直到故事终结,明暗两条线索才汇合相交,真相大白,造成了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局,使人惊愕,但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作者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在描述德拉站在壁镜前决心卖掉自己的秀发时,她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开始时她因突然想到可以卖掉自己的头发换钱以解决圣诞节送礼的困境而兴奋,接着她因即将要失去自己心爱的秀发而惊骇、留恋、痛苦,到最后为了实现对丈夫的爱她又毅然作出了卖掉秀发的决定。
这一连串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描写德拉的外在动作和表情来显现的,写得含蓄细腻、生动传神而耐人寻味。
作品中用了不少夸张、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一、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作者是怎样塑造德拉的形象的?德拉具有怎样的优良品德?三、本文在情节安排是怎样运用“双线并行”的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本文在结局处理上有什么特点?五、举例说明本文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我的世界观”》1.“我的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2.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3.理解作者所说的宗教感情文章开头就明白宣告: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些其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的人,然后是为许多虽不相识,但他们的命运却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人。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1章 古代文学
02 第2章 中世纪文学
03
第3章 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
05 第5章 18世纪文学
04 第4章 17世纪文学
06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 学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18世纪文学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6.2 课后习题详 解
6.1 复习笔记
6.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7.2 课后习题详 解
7.1 复习笔记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目录
07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 学
09
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 学
08
第8章 19世纪后期文 学
010
第10章 20世纪后期 文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考 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师生参考。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 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 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 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并提供配套的名师讲堂和题库。朱维之所著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南开大 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外国文学史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外国文学史”专业考研参考书 目。作为该教材的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 校名师讲授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 了整理,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点拨,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 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外国文学史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重难点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 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 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 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4.归纳典型题,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 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 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要深深牢记:考研不同一般考试,概念题(名词解释)要当
三月桃花水的课堂笔记
三月桃花水的课堂笔记《三月桃花水》课堂笔记一、导入1. 介绍作者:刘湛秋,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任《诗刊》副主编。
他著有诗集《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等,散文诗集《蓝色的星星》、《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等,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屠格涅夫散文诗选》、《俄罗斯的童话》等。
2. 揭示课题:三月桃花水二、初读,理解文意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朗读,正音正字。
3. 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4. 齐读课文。
三、再读,理解结构1.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2. 交流讨论。
3. 总结: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总写三月桃花水的美妙;第二部分为第2-9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妙景致;第三部分为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四、细读,体会语言特点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2. 交流讨论。
3. 总结: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明镜”、“水彩画”等,形象地描绘了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致。
同时,文章语言还富有节奏感,如“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等句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品读,探究主题思想1. 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 交流讨论。
3. 总结:文章通过描绘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让美丽的大自然永驻人间。
外国现代文学(讲义+笔记)
外国现代文学(讲义)五、外国现代文学1.高尔基(前苏联)——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①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②长篇小说《母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开辟无产阶级文学新纪元)③散文诗《海燕》(又名《海燕之歌》)五、外国现代文学2.罗曼·罗兰(法)①《约翰·克利斯朵夫》②《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五、外国现代文学3.海明威(美)①“硬汉作家”②《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是绝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五、外国现代文学4.马尔克斯(哥伦比亚)①魔幻现实主义②《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五、外国现代文学5.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妇女解放的宣言书”《群鬼》《人民公敌》真题回顾1.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不愧为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A.《母亲》B.《百年孤独》C.《战争与和平》D.《羊脂球》2.下面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是()。
A.《母亲》B.《童年》C.《在人间》D.《我的大学》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形象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该剧是()A.社会支柱B.玩偶之家C.群鬼D.人民公敌外国近代文学·知识梳理作家国籍代表作高尔基:苏联;《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海燕》罗曼·罗兰:法;《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海明威:美;《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外国现代文学(笔记)【说在课前】各位同学欢迎来到粉笔课堂。
六上语文园地8课堂笔记
六上语文园地8课堂笔记以下是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8的课堂笔记,包括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生字生词、重点句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供您参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外国文学名著”展开,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点1. 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掌握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如先读序言、后记等了解作品背景,再读正文等。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4. 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三、生字生词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包括:搁浅、抵御、荒岛、救援、目击、野蛮、忠实、向导等。
四、重点句子1. 我从破船中拿下了食品和淡水,还有一些必需品,把它们运到这个一荒凉的岩石上,尽可能地好好安排一下,以便我在那里居住下来,并留了一些西班牙金币在石洞里。
2. 鲁滨逊在岛上居住了28年2个月零19天,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岛上有野蛮人出没,于是他帮助一个野蛮人回到了他的部落,并从那里获得了一个仆人。
3. 汤姆·索亚和他的朋友哈克贝利·芬恩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和奇怪的事情,包括墓地试胆、客栈历险和荒岛冒险等。
4. 在这些冒险中,汤姆·索亚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五、文章结构本单元的文章结构一般包括开头、发展和高潮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发展部分描述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高潮部分则达到故事的高潮,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六、中心思想本单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课堂笔记知识
外国文学一、外国文学史:第一时期:“荷马时代”主要组成:神话、史诗代表:赫西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间》——现存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第二时期:古典时期主要组成:戏剧、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第三时期:希腊化时期主要组成:新喜剧——米南德田园诗——忒俄克里托斯二、希腊(1)为什么希腊成为欧洲文明的发祥地?1.地属半岛,土地少,海上生活喜欢冒险,形成狂放不羁,自由奔放的性格2.奴隶制盛行,社会相对文明,奴隶主有部分闲人闲情从事文学的创作3.地处亚非欧交界,受到其邻近地区文化的影响,古埃及,巴比伦文明的影响(2)希腊神话的特点:1.希腊神话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走上了神人同行同性的道路2.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具备了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鲜明3.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3)希腊神话的影响:1.后来古希腊的一切文学艺术,如史诗、悲剧、绘画、雕塑等,大部分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2.古罗马神话几乎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神话,只是个别神话的名字的改变了,如宙斯成了米庇特阿芙洛狄忒成了维纳斯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大多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4.17世纪的古典主义悲剧,也有一部分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如拉辛的悲剧5.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如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6.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史诗的含义: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阿基琉斯的人物形象:他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形象,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他的行为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赫克托耳的形象:勇猛顽强,荣誉感强,性格较温和,更为理智,更顾全大局,具有更多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堂笔记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寓言、文言文和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形式和特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同时,这些作品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课文解析1.《寓言四则》本课包括《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西门豹治邺》和《女娲造人》四则寓言。
这些寓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给人以教育和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寓言,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了解寓言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文言文两则》本课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文言文。
这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其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三、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2. 难点: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形式和特点。
四、课堂笔记1.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在听讲过程中,要认真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便于课后复习和巩固。
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参与讨论。
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3. 熟读课文,掌握基本知识点。
外国文学(二)课堂笔记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十九世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流行于欧洲、而后波及美洲的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雨果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1)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以及革命后人们启蒙理想的破灭与对现实的不满;(2)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残酷现实;(3)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2、哲学基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3、文学渊源——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渊源,有十八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与法国卢梭的作品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简答题?)◆思想内容特征:1、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或留恋旧制度的立场出发,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述对人民的同情,设计理想社会的图景;2、讴歌自然,美化中世纪,宣传个性解放,反对文明对人性的束缚、压迫。
◆艺术特征:1、强调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2、崇尚主观抒情,注重表现人的内心感受;3、崇尚艺术想象,使用非凡的题材、离奇的情节与夸张、对照手法,塑造超凡的人物形象;4、重视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
三、各国浪漫主义文学概况90年代;·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写夜、死亡、遁世的作品多,有浓重的唯心色彩、宗教、哲理色彩和神秘怪诞色彩。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浪漫派(耶拿派)§史雷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创办《雅典娜神殿》,宣传与古典主义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①强调想象与情感;②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与艺术无目的论;③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和象征感。
§诺瓦利斯(1772-1801)·是耶拿派创作上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是《夜的颂歌》:①怀念死去的未婚妻,幻想在夜、在死亡后与之结合;②是耶拿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狄克(1773——1853)·贡献主要在改写中世纪民间故事和创立童话体小说方面;·代表作是《金发的爱克贝尔特》。
四年级语文下册2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2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笔记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4课。
该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大型客轮在海上航行中遭遇了冰山撞击而遇难的故事。
以下是对该课内容的相关参考笔记。
诺曼底号是一艘豪华的客轮,它是当时最大的一艘客船,拥有许多豪华设施。
它的外观威严庄重,装饰华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奢侈之船。
然而,尽管诺曼底号的设计是如此庞大而美丽,但是没有人能预料到它在海上航行中会遇到冰山。
风平浪静的大海中,诺曼底号沿着规定的航线缓缓航行着,乘客们在船上尽情享受着舒适和快乐。
船舱里的各种设施娱乐着乘客们,他们有的在舞厅中跳舞,有的在观景台上欣赏美景。
然而,当诺曼底号接近北极圈时,船长开始接到了冰山的预警,他们明白冰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障碍物,必须留意避开。
为了保证船上乘客的安全,船长在船身两侧放置了观察员,他们时刻注视着船前的海面,以发现任何冰山的踪迹。
然而,这一切的预防措施都没有阻止诺曼底号的悲剧的降临。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当乘客们尽情享受着船上的美食和音乐时,忽然间船身传来一声撞击声,整个船身剧烈的震动。
这声音犹如一个巨大的闷雷一般,唤醒了大家。
乘客们纷纷从餐桌上起身,急忙走到甲板上,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
一座巨大的冰山正挤压着庞大的船身,船身被撕裂了,不断涌进了大量的海水。
乘客们惊慌失措,船上的各种警报声此起彼伏。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种救生装备和设施开始投入使用,乘客们纷纷穿上救生衣,跳入冰冷的大海中,以寻求逃生的机会。
船上的生活艇也被迅速放下,乘客们在艇上聚集,等待着被救援。
然而,由于遇难地点较远,救援行动变得困难,只有部分乘客得以幸存。
整个事件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渺小。
诺曼底号的遇难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难悲剧之一,震惊了全世界。
通过这一事件,人们更加重视了航行安全和救援措施,对海上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中国外国文学名篇经典故事,揭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对生命的渴望。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可能包含以下内容,但可能因不同的教材版本和教师教学计划而有所不同:
一、字词积累
1. 生字: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包括它们的音、形、义。
2. 词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如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二、阅读理解
1. 课文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
2. 段落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3. 表达方式: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说明等。
三、写作训练
1.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立意等。
2. 写作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写作实践,如写日记、作文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口语交际
1. 表达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如演讲、朗诵等。
2. 口语实践: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口语实践,如讲故事、演讲等,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文化常识
1. 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代文学、历史等。
2. 世界文化常识: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世界文化常识,如外国文学、历史等。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的常见内容,但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师教学计划而有所不同。
建议学生在学习时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录和理解。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要给予平等的教育机会。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程外,还开展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素质教育尊重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像有的学生对绘画有天赋,学校就应提供相应的绘画课程和展示平台。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现在成绩不好或者有一些不良行为,也要相信他们可以改变和成长。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同时,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会犯错误,教师要包容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 学生是独特的人。
高中语文外国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外国文学名著阅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知识,如作者、作品背景、作品主题等。
(2)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1)掌握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知识。
(2)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难点:(1)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外国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本次课要学习的作品,如作者、作品背景等。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主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作品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2. 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材料3. 黑板、粉笔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下册的课堂笔记语文
六年级下册的课堂笔记语文语文,作为我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更是为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旅增添了不少精彩的篇章。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的课堂笔记。
在第一单元,我们走进了民风民俗的世界。
《北京的春节》一文,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
从腊月初八的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再到除夕的团圆饭、守岁,以及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各种活动,如拜年、逛庙会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作者老舍先生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每一个细节,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学习到了通过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描写节日场景和人物活动的好词好句。
《腊八粥》则通过孩子的视角,写出了对腊八粥的期待和喜爱。
文中对腊八粥的制作过程以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腊八粥的温馨场景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第二单元是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让我们认识了勇敢坚毅的鲁滨逊。
他在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生存了下来。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鲁滨逊的顽强意志,还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骑鹅旅行记(节选)》充满了奇幻色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的奇妙经历,引发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的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勇敢、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我们还掌握了如何写作品梗概,这对于我们今后阅读和介绍书籍都非常有帮助。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匆匆》这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时间。
文中大量的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那个星期天》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孩子在等待中的焦急和无奈。
比较文学课堂笔记
文学研究的相关课程:案例史论⬇️特点:交叉学科、理论性较强、非史的研究也非专:题类研究。
目标:理论准备、开拓视野、认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视角。
误区:比较文学不是文季比较第一讲理论构建与学术形成法国美国东渐形成更新亚洲波斯奈特及其《比较文学》波斯奈特(H.M.Posmet) 的《比较文学》(1855)年出生于比爱乐兰,学科的第一本专门著作。
第一编前言第二编氏族文学第三编城邦文学《比较文学》第四编世界文学将文学划分了形态第五编国家文学提出了文学是时代、种族、环境三要素的问题法国学派的成立特点:一,长期从事文学史研究,研究中奴易产生联会与比较。
二,朗松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方法论:要科学、不要审美、写历史要有历史感、差别感;研究文学中影响与被影响的问题;于是就带来了外国文学影响的合理与合法性。
如:佛教之于中国文学。
梵:第根与(比较文学论)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对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的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知识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拜托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法国学派➢历史科学(文学史的研究)➢与学科成立之前的比较文学执评划清了界限,即摆脱了审美判新。
r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多国文学作评的相互关系。
r三个联系点:放送者、到达者、传递者。
总体文学”概念的提出: 欧洲区域文学;总体上对文学规律进行研究;在总体上对文学规律进行研究,要导出的是理论抽象。
⬇️法国学派的纠正与思考:2影响研究”的问题与实证格不入⬇️“形象”研究⬇️形象学⬇️法国学派使得比较文学跨越了文学研究,使其作为一门学科确定起来。
比较文学的更新20世纪50年代:V美国的世界文化中心意识:V法国学派自身的问题;r美国这个国家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它很难做法国学派的研究。
一、美国学派挑战的立足点:强调文学的文学性,研究文学本身,引入审美价值判断。
丁香结课堂笔记新版
丁香结课堂笔记新版教材分析:《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
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和《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
理解词语:朦胧:不清楚;模糊。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参差:不整齐,不一致。
窥着: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愁怨:忧愁怨恨。
句子解析: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这段话主要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它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2.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为第1到3自然段,着力描摹丁香花。
其中,第1自然段写城里的开得繁茂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简洁地从花色、花香写城外丁香花的美丽芬芳,第3自然段细写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联系的三棵白丁香。
第二部分为第4到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
从古人“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中的丁香花,写到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最后从丁香结寄予的愁思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文豪: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荷马史诗(名词解释)人物出自那个作品一、荷马史诗与作者相传荷马史诗是盲诗人荷马根据公元前十二世纪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为时十年的战争,流传下来的短歌加工整理而成。
在流传过程中,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最后经过诗人荷马之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
关于“荷马问题”的争论:1:怀疑荷马其人的真实性2:动摇荷马对两部史诗的著作权。
争论的结果:1、历史上确有荷马其人。
2、两部史诗的形成与荷马确有关系。
确切地说荷马史诗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是民众的集体创造;荷马很有可能是原始史诗的收集者、加工者,或是当时演唱史诗的佼佼者。
二、荷马史诗的形成时间前9世纪,荷马生活的年代前6世纪,两部史诗有了文字记载前2世纪,鸭梨山大组织学者校订,有了定型的版本三、两部史诗及情节内容《伊利昂纪》原名《关于伊利昂城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原名《关于奥德修斯史诗》、《奥德赛》两部史诗叙述的都是关于特洛伊战争,但侧重点不同。
《伊利昂纪》重点写战争本身,两军交战;《奥德修纪》重点写海上漂泊,记录家庭遭遇。
关于战争的起因:“不和的金苹果”厄里斯(不和女神)典故“丽达的蛋”天后赫拉爱神阿弗洛狄忒智慧女神雅典娜金苹果判给爱神阿弗洛狄忒帕里斯海伦关于“木马计”奥德修斯《伊利昂纪》全诗24卷,15693行,约30万字。
《伊利昂纪》主要描写战争,并歌颂战争。
体现人与命运的抗争,歌颂英雄主义精神。
主题:“阿基琉斯的愤怒”情节及人物形象:阿基琉斯:骁勇善战,暴悍任性赫克托耳:集体主义,自我牺牲精神阿伽门侬帕特洛克罗斯典故:“阿基琉斯的脚后跟”(喻)致命的弱点。
《奥德修纪》全诗24卷12110行,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写奥德修斯海上漂流及与妻儿团聚的经过。
《奥德修纪》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搏斗,强调人有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情节:第一部分:写奥德修斯家中的情况。
第二部分:叙述奥德修斯漂流的情况。
第三部分:与妻儿团聚。
人物形象:奥德修斯(智多星)机智多谋。
典故:“帕涅罗帕的织物”:(喻)反来复去永无结果。
“哀杰阿斯”(喻)勇而无谋的人。
四、荷马史诗的思想价值马克思:“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泛地反映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它具有“永久的魅力”,反映了永不复返的“人类童年时代”,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
它通过一系列英雄人物的塑造,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和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两部史诗中,不论是写战争还是写人与大自然的斗争都贯穿着人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的观念——人本意识。
表现悲剧意识,体现人与命运的抗争五、荷马史诗的艺术手法1、布局谋篇上显示了很高的水平。
2、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3、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巧妙。
4、语言生动形象、质朴、清新、有力。
5、“荷马式”的比喻。
课堂讨论:1.你对“金苹果”象征意义的理解是什么?2.学完《荷马史诗》,你的人生感悟是什么?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价值,使它在抗争的炽烈的热点上闪耀出勇气、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华。
凡人中的精英不应回避生活的挑战,相反,他们有责任在赴汤蹈火的实践中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
希腊戏剧文体形式:戏剧诗体裁:喜剧和悲剧戏剧发生学:起源于民间祭祀神的仪式或歌舞戏剧本体论:戏剧是模仿表现手段:动作和对话关于“狄奥尼索斯”(巴克斯、巴萨柔斯)植物神和酒神常春藤葡萄藤一、悲剧悲剧产生:希腊悲剧起源“酒神颂歌”,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末繁荣于公元前5世纪。
“悲剧”一词希腊原义是“山羊之歌”也称“羊人剧”。
1、悲剧特点:开场→合唱队→戏剧场面→退场2、题材:取材于希腊神话和史诗3、主题:“命运悲剧”:以人的意志与命运的不可逆转为主要矛盾冲突4、“悲”的含义:亚里斯多德:“希腊悲剧不着意于悲,而重在严肃事件。
它通过主人公的意外不幸遭遇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情感,导致道德的净化。
5、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一、埃斯库罗斯1、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悲剧诗人,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
(名词解释)2、埃斯库罗斯的戏剧创作:一生写90部悲笑剧,留下来7部完整的悲剧。
《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俄瑞斯特斯》、《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3、《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人物形象:普罗米修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宙斯河神使神主题:歌颂普罗米修斯为正义事业勇于斗争的崇高精神。
4、埃斯库罗斯悲剧的特点:1、主题崇高,气势宏伟,诗句瑰丽,抒情气氛浓烈。
2、悲剧结构简单,人物性格单纯少有发展变化。
3、独白和抒情诗在剧中所占比重较大。
5、贡献:1、首创三联剧的形式2、增加第二个演员3、使用面具、道具和布景增加戏剧效果。
二、索福克勒斯1、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
被称为“悲剧艺术的荷马”。
2、索福克勒斯的戏剧创作:他一生写有120部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七部。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写的是人与命运的抗争。
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3、《俄狄浦斯王》: (名词解释情节:“杀父娶母”“斯芬克斯之谜”主题艺术成就:表现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显示了人精神的神圣和崇高;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俄底浦斯形象:受命运惩罚和控制的受难者,苦难命运的首先反抗者和集中承受者。
4、贡献:1采用第三个演员;2加强戏剧对白与动作;3矛盾冲突尖锐、集中;4结构精巧、紧凑,布局巧妙5、由“斯芬克斯之谜”你会想到什么?“斯芬克斯之谜”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开始,它提出了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
但无论是谜面还是谜底,都只是抽象地概括了作为整体人的生命体态特征,并没有定义人的其他属性。
赫西俄德在《神谱》中,通过众多神和人的故事,对人的产生、生老病死、善与恶、命运与人生价值等问题做了哲理性思考。
尽管他对人生持一种悲观的命定论,但却是西方最初人学思想的形象化阐释。
6、“那咯索斯之死”:说的是那咯索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因得不到所爱的对象憔悴而死。
在此神话中,希腊人对“人是什么?”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为人不是孤芳自赏的水仙花,不是自我的镜像,而是在自己追求的外在对象的身上看到自我的形象。
由此,我们知道,古希腊文学是人对自身的最早的观照与探询。
三、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年)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走向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
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
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创作:相传他写有92部悲笑剧,但流传下来的只有17部。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和《美狄亚》。
贡献:1 内容上的革新 2 写实手法和心理描写《美狄亚》:1、题材:源于“伊阿宋”的英雄传说。
2、情节及人物形象:伊阿宋、美狄亚3、艺术成就:(1)、语言明晰流畅,说理性强。
(2)、善于运用色彩缤纷的饰词,使文本具有绘画语言的魅力。
(3)、生动、细腻的心理刻画,被看成欧洲“心理戏剧之鼻祖”。
4、思考题:如何看待美狄亚的杀子?如何概括美狄亚的性格?如何理解美狄亚的爱情与复仇?二、喜剧喜剧起源于祭祀活动最后的狂欢游行及滑稽戏的演出。
即秋季收获时的谢神歌舞。
程式:开场——进场——对驳场——插曲——返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
但“坏”不是指恶而言,而指丑而言克拉提诺斯欧彼利斯阿里斯多芬(前446—前385年)恩格斯称他为“喜剧之父”和“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他一生写有44部喜剧,现存11部,《阿卡奈人》和《鸟》是其代表作。
喜剧的特点:采用夸张的、闹剧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讽刺社会上不合理现象。
思考题:1、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奥林匹斯神系”;2、希腊神话的艺术价值3、《荷马史诗》及其思想价值4、《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5、希腊戏剧的主要成就(三大悲剧家、一大喜剧家对希腊戏剧的贡献)6、如何理解美狄亚的爱情与复仇?7、使希腊艺术具有不朽魅力的原因是什么?古罗马文学第一时期:(公元前240——公元前30)早期文学神话(维纳斯)戏剧(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第二时期:(公元前100——公元17)黄金时代诗歌古罗马三诗人(奥古斯都三诗人):维吉尔《爱涅阿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贺拉斯《歌集》和《诗艺》奥维德《变形记》第三时期:(公元17——130)白银时代悲剧(塞内卡)小说(阿普列尤斯《金驴记》)中世纪文学指公元5世纪到13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基本完成了“两希文化”的交融,从而奠定西方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基石。
两希文化指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圣经》,特指《旧约》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包括“新旧约”天主教、东正教的圣经除“新旧约”外,还有《次经》若干卷。
天主教:十字架东正教:圣母玛利亚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各主要国家相继产生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近代国家。
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产生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学,这种新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被看做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
人文主义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戏剧和小说。
莎士比亚的戏剧把人文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西班牙戏剧:洛卜·德·维迦——“西班牙的凤凰”代表作:《羊泉村》小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代表小说最高成就《堂吉诃德》(名词解释)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
创作尝试:抒情诗,讽刺诗,戏剧和小说悲剧《奴曼西亚》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小说集》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情节内容:堂吉诃德和仆人桑丘游侠冒险的故事。
第一阶段:读骑士小说—想当骑士—选心上人(杜尔西内娅—行侠—遭痛打—被缚回。
第二阶段:与桑丘结伴出行—参加婚宴—救人—做客—遇公爵夫妇—受捉弄—被“白月骑士”打败—回—病—清醒○创作目的:“让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要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
●思想意义:首先,他通过堂吉诃德主仆二人的游侠,在对骑士理想和骑士制度进行嘲笑的同时,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社会现实的描写也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了地主贵族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