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高老师
每个人在上学期间会遇到很多老师,你能在离开学校几十年后,记起所有教过你的老师的名字,说明你是一个好学生。

如果,其中一位老师叫你刻骨铭心的记住了他,说明这位老师就是你心中偶像老师。

高风老师,就是我心中偶像老师。

1971年我步入高中课堂,开学的第一天第一堂课,高老师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我叫高风,乃开封汴梁人士。

是你们的班主任。

当时我就蒙了怎么他来当我们的班主任?因为,初中时就知道高老师是军人出身,走路时总是迈着军人的方步目不斜视地走直线,他是我们这一届50班的班主任老师。

50班的队列在我们这一届走到最好最整齐,放学时其他班的同学像放羊似得一窝蜂地走出校园,而50班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园,因此,高老师以管理严格、军阀作风著称。

我打心眼儿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班主任。

新的高中学习生活在一种似乎压抑的心情中开始了。

高老师除了是我们的班主任外,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但是,他并没有给我们上几堂课,就去忙活学校小工厂的事了,班务交给了班委来打理。

班委的主要成员基本上是他从初中那个班带过来的,虽然他不经常到班里来,班里的学习秩序井井有条,显得是那样的平静。

但是,这样的平静没有多久就被高老师打破了。

当时的小工厂正是创业初期,没有工人。

课余时间同学们到工厂劳动就成了常事,这也符合毛主席说的: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
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在小工厂里高老师对我们每个同学按工种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例如,钳工的站姿、持锯弓、拿榔头的姿势、车床的工作原理、磨车刀、磨钻头等等。

另外,在小工厂车间的管理上,交接班的卫生、各种工具的摆放全部按照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些都对我参加工作以后参与的企业管理工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我在鹤壁粮食局饲料公司工作期间,在公司先后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定置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是我所在的公司一跃成为了河南省饲料企业的标杆,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粮食厅领导的一致好评,公司也被授予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

再后来小工厂有了初步的成效,高老师有购置了十几把气枪,并且还在枪头上按上了刺刀。

就这样,我们的学习、劳动、练兵的高中生活开始了。

每天早晨五点半我们十个男生准时来到学校,持枪站队部队出身的高老师就是我们的教官,按照一个标准军人的要求严格地训练我们。

从队列、持枪、射击姿势,拼刺动作再到单兵作战,战术配合、穿越障碍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刻苦训练,这样的训练一直持续了两个学年。

为此,市文教局还专门组织了全市的学校到一中观摩了防空实战的演练临,我们十个人还为他们进行了队列、行进、射击等军事动作表演。

近高中毕业时,高老师曾经这样对我们说:你们如果能到部队,不用通过新兵训练,就是一个合格的老兵了。

当时,我并不理解高老师为什么这么自信。

在十几年前去高老师家做客,才知道高老师是在38
军当得兵,转业时他是全军示范排的排长。

再回想高老师的那段话就不难理解了,我想当过兵的李亚东同学对高老师这句话的理解比我们其他同学要深刻的多。

我们在军训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护校和保护学校地理园的任务。

学校地理园里面有很多杏树和其他果树,每年的果树虽然结了不少果实,但是从来都保不住,不等成熟就被同学们摘完了。

自从我们参与看管这些果树后,地理园的果树那一年大丰收,全校每个班每个同学都分到了十几个杏。

放暑假时,我们白天参加学校工厂的劳动,夜间住在教室里,轮流巡逻担负起了护校的工作。

当然,学校里也给我们一定的补助。

记得1972年的中秋节的晚上,高老师来到我们的教室里,手里那里一叠一元的钱和两包水果糖,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是中秋节,我和一起大家就在这教室里过个中秋节吧。

每个人发两块钱,这钱早在几天前就该发给大家了,我去找李校长,他说学校财务现在没钱。

这点事还是难不住我的,我每月工资60多元,这不我今天取出来一部分,现发给大家。

另外,这里有两包水果糖,请大家随便吃吧!高老师叫我们吃糖。

这时就看我们是个同学,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好意思去讲台上拿糖吃。

这时高老师看出了这里的端倪,于是说:糖块就放在这里,我先走了。

说完随转身走出教室。

高老师刚走片刻,我们几个一拥而上开始了抢糖块大战。

正当我们抢的热闹的时候,高老师突然推门走了进来。

抢糖大战哑然而止,局面好不尴尬。

这时平时不言苟笑的高老师笑了,他笑的是那样的开心,我刚才叫你们吃糖你们谁也不动手,我还没一走你们就抢起来了。

好吧,我走了
你们在这里吃糖吧。

学校工厂在高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工作下,一天天地壮大起来,车床、刨床、钻床、滚齿机、专用的洗槽机、倒角机等一应俱全,小工厂开始承接市标准件厂的紧固螺栓的代加工的活。

我们开边学习边劳动,学校的各个班级轮流到小工厂才加劳动,我们班的同学自然成了其他班同学的师傅。

在小工厂干活,不仅使我们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小工厂的劳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除了可以领到一些把生活补贴外,我们的书本费、学费都实行了免费。

另外,每个月学校还免费为同学们包场电影。

鹤壁一中小工厂成为了当时鹤壁市文教局的一个标杆。

1973年5月我们接到了下乡的通知。

临出发前,高老师建议学校给我们每个下乡的同学每人买了一顶草帽和一个洗脸盆。

当时有些同学要求每人再发一个军用挎包,高老师欣然答应,我和学校协商一下吧。

你们安心下乡,等买好了挎包给你们送去。

下乡后挎包的事情石沉大海,很多同学认为高老师在欺骗我们。

现在想想并不是高老师欺骗我们,应该是学校这一关没有过。

1973年5月21日,我们高一班和高二班下乡的同学在毛主席像前乘上大卡车,在一片锣鼓的喧嚣中,开始了我们下乡驴之旅。

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有见过高老师。

再见到高老师是1988年的事了,当时高老师已经是鹤壁市二轻局局长了。

那天我和邢建设樊鸿书一天晚上相约到了高老师家。

当时高老师住在高中家属院,我们一进门高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落座
后高老师一一询问了我们的工作情况,谈话期间曾先后有两个人来找高老师,第一个人是他们局下属企业的一个领导,高老师就没有让他进院子的门,对他说现在不是工作时间,有什么事明天办公室找我。

第二个人是他们局下属企业的一个老工人,高老师却非常热情地把他让到了家里,并把这位老工人让坐在高老师做的沙发的位置上,沏茶倒水热情之至。

老工人落座后,高老师问明他是哪个单位的和来意后,便从桌子上拿了个笔记本认真地记录起那位老工人的讲述。

听完那位老工人讲述后,高老师非常认真地对他说:你放心吧!你反应的问题我会很快落实解决。

打那以后,又和我公司的书记(一中22班的校友)一起去过高老师家几次。

二轻局下属企业有好几个企业领导都是咱们一中的校友,从他们那里听到了高老师的一些故事。

故事一:夜访贫困职工。

高老师上任初期,二轻局的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属于苦难企业。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高老师经常利用夜间到困难企业家属院进行走访,从最基层了解困难企业的症结所在,临近年关时,挨家挨户地走访困难职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度过年关。

故事二:高老师有个习惯,经常利于夜间在不打扰企业领导的前提下,到企业看看。

有一次,他来到棉纺厂的机加工维修车间。

看到一部车床上的工人正坐在椅子上睡觉。

高老师没有叫醒他,而是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了这个工人的身上,拿起放在工具箱上的图纸,开动车床干起活来。

第二天一上班,高老师便打通了棉纺厂厂长的电话,对那个厂长说:把昨晚的事和那个厂长说了一下,然后,对那个厂长说,
你不要惩罚睡觉的那个工人,你现在就起草一个文件把维修车间的主任给我撤了,如果你不撤他,我就撤你。

故事三:市里的一个副市长到二轻局视察工作,中午在宾馆就餐。

这样的场合一般情况高老师从不参加,这次是个例外。

当快吃完饭时,高老师叫来服务员问:这桌饭菜多少钱。

问吧高老师便从口袋里拿出钱。

往桌子上一放,这是我的饭钱。

在座的领导和陪同人员面面相观,每个人把自己的饭钱都拿了出来。

后来河南日报报道了高老师的事迹,题目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其中有一个词我记得清楚就是比喻高老师是黑脸局长。

2000年我下岗后,这是高老师已经退居二线了,由于我和高老师住的地方不远,经常在街上碰面,我们交谈的次数很多,同时我也时常到他家坐坐。

2011年前后高老师老区的楼房拆迁改造,他搬到了新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前几天看到他和同学的合影,我看到高老师真的老了。

我衷心地祝愿高老师健康长寿。

志平
2016年2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