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精品8篇)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精品8篇)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篇1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个性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正因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个性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尔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里亚诺,而家族中各种个性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尔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礼貌的出现,繁衍与生存,感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尔孔多的乡村中。
把布莱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
在故事的结尾时。
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那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以前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百年孤独》是一部搞笑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
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
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
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篇2孤独的力量是可怕的。
书中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都在孤独中死去,他们的经历大致是相同的,在马孔多这一片土地上,没有进步,没有创新,每天重复上演同样的剧情,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注定是不快乐的。
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不断重复着的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第11课 百年孤独(节选) 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分值:30分)一、语言运用(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百年孤独》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一直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
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
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
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件逸事。
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对这本书的看法,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
这很有意思。
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有同样的想法,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一窍不通,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种话。
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
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
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自一种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扑面而来。
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对比、排比、比喻B.比喻、对偶、排比C.排比、夸张、借代D.借代、反复、比喻解析:选A。
通读语段可知,“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等内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坦然地说出这种话”等内容,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叙事风格”等内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B.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由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由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由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
“团史校史在我心”竞赛题库
“团史校史在我心”竞赛题库一、爱国运动和团史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____,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A.《新青年》B.《青年杂志》C. 《青春》2、1917年7月1日成立的五四时期历史最久、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分化最显的青年社团是。
AA. 少年中国学会B. 少年学会C. 青年学会3、1918年冬,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尔克斯研究会。
邀请几位教授参加,"它的对内活动是研究马克思学说,对外则是举办一些演讲会"。
CA. 张申府B. 陈独秀C. 李大钊4、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一期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专号》。
CA. 钱玄同B. 陈独秀C. 李大钊5、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于1920年8月诞生的。
BA. 北京B. 上海C. 广州6、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负责人是。
BA. 施存统B. 俞秀松C. 任弼时7、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诞生后,为了便于团结、培养进步青年,并且为输送青年苏俄学生做准备,于1920年9月在团的机关所在地创办了。
BA. 工学世界社B. 外国语学社C. 改造社8、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学生会办公室召开成立大会,宣告北京青年团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CA. 清华大学B. 北京师范大学C. 北京大学9、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是。
AA. 高君宇B. 邓中夏C. 刘仁静10、1920年11月7日,武汉的青年团早期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CA. 汉口B. 汉阳C. 武昌11、武汉的青年团早期组织负责人是。
CA. 恽代英B. 林育南C. 刘昌群12、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从1920年10月开始筹备,于1921年1月正式成立。
担任书记。
CA. 何叔衡B. 易礼容C. 毛泽东13、李大钊委派于1920年11月在天津建立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
AA. 张太雷B. 于方舟C. 马骏14、1920年11月下旬,广东早期青年团组织--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负责人是。
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1《百年孤独(节选)》 课件4
了解“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建村元老)
(吉普赛人、羊皮卷作者)
捆在大树下老死
(卖糖果勤俭持家女)
雨季后老死
马孔多河里淹死/发热病死在新加坡
(小萝莉)
被意外毒死
(上校)
大树下老死
(纸牌算命女)
摇椅上老死老死
(魁梧纹身男)
在家被枪杀
(食土女)
雨季后孤独老死
(意大利技师)
阿玛兰坦的高傲丽贝卡的野性雷梅黛丝的美丽雷纳塔·蕾梅黛丝的热情雷梅黛丝·莫科特的纯真善良
性格特质
乌尔苏拉夫妇的“创世记”有双重象征。既有对人类之初原始氏族母系社会女性对人类发展所起的启蒙性引导作用的象征;也象征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男女两性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男人开创世界时,女人援助;男人蛮干乱闯时,女人阻止;男人停止不前时,女人继承;男人退缩逃避时,女人支撑。马尔克斯认为“妇女是使世界不至毁灭的支柱,而男人则没法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但这里“创世纪”的寓言是对不切实际的男性的批判和对用实干苦干巧干而创立、引导与支撑世界或人类的女性的颂赞。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Daniel FC,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本文长。
方法论在最底下,如果心急可以先拉下去看。
)20 世纪备受推崇的小说,很多都是很难让人读下去的;相较之下,马尔克斯的作品,已经是比较业界良心了。
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抓本《喧哗与骚动》来看看,也可以去抓本《万有引力之虹》来读读;读完之后,您就会发现,马尔克斯老先生,是多么随和善良啊。
但我们作为一般的读者,读起《百年孤独》来,还是会觉得比较艰涩难懂。
如果要想能顺畅地完成阅读,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为什么这篇作品会构成阅读障碍。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一下外国文学史吧。
小说兴起的时候,文本的驱动力,是由情节提供的。
我们看《鲁滨逊漂流记》,首先,是鲁滨逊这个人进入到我们的视野;然后我们了解他做的事,知道了他的个人背景;接着,鲁滨逊遭遇灾难,我们跟随他的脚步,看他如何化解危机,解决问题;最后,陪伴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传统的小说与戏剧有着相同的血脉,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起因- 冲突- 高潮- 回落”的结构,驱动文本前进和发展。
有时,这种结构是偏于线性的,如卫斯理式的科幻;有时,这种结构则是环状的,如金庸所著的几部长篇。
有时候,这种血脉表现为另一种形式,它通过悬念,持续地提供文本以动力;并通过悬念的解开,制造出作品的高潮。
比如各类的侦探小说即是如此。
这种以情节为文本主要驱动力的小说,有效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不自觉地跟随文本的脚步进行阅读。
但以情节为驱动力的文本,面临的是一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读者为了追逐情节,找出悬念背后的真相,会在阅读中不可止遏地发足狂奔。
于是,文本中细节被忽略、被丢弃。
作品中着力表现的人物形象、个体特征在读者眼中,都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当读者终于面临作品的高潮,迎来作品的结局之后,就再也提不起精神,重新细品这部作品了。
如同把佛跳墙,捧给一个饥肠辘辘的食客。
果腹之后,不知真味。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读书笔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篇1在读《百年孤独》之前,外国文学对于我来说是不完整的。
相较于之前读过的欧洲文学和苏联文学,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姗姗来迟,但它不同于之前任何一种文学,《百年孤独》也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本书,它是那样震撼人心,那样不可思议,以至于不同人发出同样的感叹: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在只读完一遍这本书后就写读后笔记,说实话我有点无从下笔,因为我没怎么看懂,但他带给我和其他人差不多的冲击:他怎么想到这么写!我用惊奇的眼睛看这本书,看完用新的眼睛看世界。
有人说《百年孤独》的开篇就开创了小说史上的新篇章,“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话,将未来、现在、过去三个不同的时空状态牢牢地绑在一起,不同于常规小说的线性叙事,它由线到面,是一种圆形叙事。
读书过程显得异常艰难,先不说别的,就说人名,书中出现多个重复的人名,让人困惑。
不过后来想来,这不正是作者对百年孤独的倾力表达吗?他就是在写这个小镇仿佛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在整个岁月变迁中大家变得支离破碎,这个家族的孤独一直在延续,这几代人一直在重蹈覆辙,陷入恶性循环,经受着这个家族的百年孤独。
我想,没有这些重复的名字,作者写作的目的就丧失了一半。
几年后,面对《百年孤独》,林涛准会回想起初中语文老师和他们谈及《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确实,只记得当时老师向窗户眺望着说,他感到环境很恶劣、心情很复杂,脸上露出和万千读者相似的困惑。
一部小说叙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个世代的沉浮,写了一个家族百年的孤独,有着华丽详尽的描写,大量的人物以及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让人深陷其中。
在本书中,超自然现象或者能力,被作者以平淡的口吻描述,在虚拟小镇马孔多中发生的超自然事件与在现实中的哥伦比亚发生的事件相互交织,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吧。
拉丁美洲落后土壤上这些落后人们的精神根源在哪?就是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大学心得
百年孤独读后感大学心得百年孤独读后感大学心得(精选篇1)《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人,这本书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南美著作。
我要诚实的说,这本书读起来对我的吸引性似乎不大,以至于读到快一半的时候并没有品读出任何好的东西,如果我非要给自己一个慰藉,那就是在这几天的沉寂氛围中获得了熏陶。
似乎你不得不思索,读书除了启迪和思索外,有种无形的影响必然存在。
夜晚,突然间醒来,书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在我脑海来回回荡。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天马行空的思想,最终死在栗树下,乌尔苏拉为了显示晚年活力仍存隐瞒着自己的眼盲,奥利里亚诺?巴比伦拿着羊皮卷破译家族命运密码“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树上,最后一个正被蚂蚁吃掉”,奥利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制作小金鱼,蕾梅黛丝升空,还有最后一个猪尾巴男婴被蚂蚁吃掉和荒凉的布恩迪亚家族彻底在世界上消失。
那时透过对这些情形的感应,对孤独有了这样的一个明白,孤独好似产生于人内心深处无法与人诉说的诡秘和羞于与人诉说的秘密,而这两种状态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你的行为,进而构成与外界难以交流或不屑交流的巨大隔阂。
布恩迪亚家族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他们倍受心灵的折磨,同时又独自享受着那份孤独。
孤独是什么,也许是内心最深的秘密[lizhigushi]。
孤独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也根除不去的东西,它好似心灵的黑洞,甚至连自己都难以窥透。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独,都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不想与任何人诉说你的煎熬,在折磨中忍受着孤独,你又喜爱躲在无人的角落默默享受着这份孤独。
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一旦遇到悲凉的心境就需要有人出来安慰,正因你体会不到他的孤独,你那善意的劝解反而更加刺痛他孤独的感伤,使他倍感孤独,适宜的离开也是一种默默的关怀。
也许他需要一首悲伤的乐曲,也许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无非就是将他的孤独表达出来的艺术,而这期间只有他自己明白。
孤独期望与安静和黑暗为伍,但人却要面向阳光,否在会在无限的孤独里被黑洞吞噬。
课件1:第11课 百年孤独(节选)
3.从“很快便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 音乐钟”“布恩迪亚决定在街上种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欢,并且发现了能使树木 经久不衰的方法,但一直秘不示人”可以看出布恩迪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有着非凡的领导才能,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探索,保守。
4.“布恩迪亚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 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随着 对失忆各种可能症状的研究不断深入……于是他又逐一详加解释”从小说的 这些情节来看,布恩迪亚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1)强烈的责任心;(2)注重方式方法; (3)有着积极的探索精神和与失 忆症作斗争的决心。
(4)以至·以致
以至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 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 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还可 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 范围上的延伸
不指不好的结果
以致 P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 K
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台
多指不好的结果
2.易错识记 井然有序:井然,形容整齐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背井离乡: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综合素养实践】 在课文中,马孔多的人染上失眠症,而导致失忆,人们也在积极与失忆斗争,这 一情节有何寓意?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孤独演讲稿200字
百年孤独演讲稿200字
百年孤独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拉丁美洲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
作《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马孔多小镇的兴衰。
整部小说充满了神秘、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历史、宿命等深刻的思考。
首先,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手法让人印象深刻。
马尔克斯以神
秘的语言和离奇的事件,描绘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超乎现实的奇妙体验。
其次,小说深刻探讨了人性、历史和宿命等主题。
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以及历史的无常和宿命的束缚。
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抗拒。
最后,小说以其独特的寓意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的代表作品。
马尔克斯通过小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启发。
总之,《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文学巨著,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
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刻。
谢谢大家!。
2024年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感悟范文(四篇)
2024年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感悟范文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演进历程中,涌现了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均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哥伦比亚杰出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其对现实世界的魔幻性探索与叙述,创立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并因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初读《百年孤独》时,读者可能会发现作品中存在两处引人瞩目的特点:首先,书中叙述的故事多数带有荒诞不经的色彩;其次,作品中人名频繁重复出现,且相同怪事不断在家族中重演。
例如,现实中不可能出现持续四年多的降雨,老年神父不可能仅凭一口可可茶便漂浮空中,死者更不会因耐不住寂寞而重返人间。
然而,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均围绕这个家族展开。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延续百余年的家族中,男性成员的名字要么为阿尔卡迪奥,要么为奥雷里亚诺,而家族中各种奇异事件也在从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尔卡迪奥到最后的守护者奥雷里亚诺身上循环上演。
通过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与生活环境,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元素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以梦幻般的笔触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兴起、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兴起、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介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关乎拉美命运的重大事件,却将这些历史巨变浓缩于一个名为马尔孔多的小村庄中,使布莱恩迪亚家族的每个成员都与之紧密相连。
在故事的尾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里亚诺在阅读记载家族百年命运的羊皮卷后发出感慨:“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这一总结性的话语,正是作者借人物之口,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独到见解——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呈现出重复性,拉美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均陷入了停滞。
《百年孤独》虽无波澜壮阔的情节,其故事发展亦显晦涩难解,但读者在品味完这部作品后,深思之余,定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重复的洞察与对拉美孤独百年的深沉思考,进而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
2024年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感悟范文(二)近期,我完成了对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的阅读。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看完后书里的孤独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让人的心情倍感沉重。
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无疾而终的宿命以及每个人孤苦的内心挣扎都在我心中久居不散。
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不管作者是运用夸张还是想象,那种寓情于景的细致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不止一次的为乌尔苏拉的勇敢勤劳而心生敬畏;为布恩迪亚上校沉浮的人生与战争的宿命而唏嘘不已;为丽贝卡的食土情节与孤独终老而深深遗憾;为费尔南达的保守虚伪而啼笑皆非……马孔多一百多年来的风雨潇潇,实际上是一个无情的轮回。
有时候想想,如果生活真的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人类会不会活得更真实,更单纯,更可爱呢?总之,看完书觉得很可悲。
可能是我自己对拉美以及西班牙的文化不甚了解,加之初读此书,未能完全领略作者其中的奥义。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长篇小说。
全书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从迁居马贡多建址落户,到最后彻底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从最初的繁华一步步走向毁灭。
环境描写,有恢宏的战斗场面,有繁华的小镇景象,有家族内生活情景,镜头在各个场景中转换。
整个家族成员都是孤独的,病态的。
他们有的吃潮湿的土,发霉的墙灰,以此感受遥不可知的讯息;有的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比如洗澡,比如做工艺小金鱼,比如做裹尸布……整本书中处处弥漫着孤独,一个个人物在孤独中死去,或在与孤独的斗争中死去,家族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由于发疯在栗树下死去,乌苏拉,奥雷良诺上校,乌梅苔丝接连死去。
家族的戏剧性命运在几代人身上反复上演。
孤独,导致隔膜和丧失理智,带来愚昧,所以整个家族,整个镇子最终从地球消失。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
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阅读收获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阅读收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阅读收获1著名作家马尔克斯辞世,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举世哀悼。
在影视界曾经有个传闻,马尔克斯生前认为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只有好友黑泽明有资格导演,在黑泽明过世之后一直没有满意的人选。
如今这两位大师都离我们而去了,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记得我的马尔克斯阅读史是从高一年开始。
在那个开学季的秋天里,刚刚甩掉中考包袱的我们激情四射。
我在的高一九班又是年段里最活跃的班级,各项文娱活动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任数学课代表的我兼宣传委员。
当时校运动会刚刚结束,我写的几篇诗歌被莫名其妙地挂在学校的宣传栏上。
为了不负众望,当然要加强文笔训练。
于是我对文学的追求慢慢展开了。
你想想当每天有人在晃悠着念着你的诗歌,感觉是多么的奇妙。
我就是在此刺激之下,一跃而起,大补文学知识。
不发奋则已,一旦下定决心,则狂扫校图书馆。
我们班级刚好坐落在图书馆楼,一层,借书部是在三层。
每逢课间十分钟,我就上去扫荡。
图书馆管理员是两位女士,身材高挑的那位很严格,一板一眼的;矮胖的那位有点痴呆,总是斜着眼睛看着我们,讲话腔调奇怪,吐字不清晰,鼻音总是拉得老长。
她们二者的组合颇像女版的“胖瘦头陀”。
一天下午,我无意中发现了《百年孤独》,依稀记得是白色封皮,上面镌刻着浙江文艺出版社、黄锦炎译等字样。
原先那书是有书衣的,但是不知在哪一次借阅中被哪位粗枝大叶的读者弄丢了。
经“瘦头陀”阿姨办理登记后,伴随着急促的铃声我匆匆赶回到教室,把它塞入抽屉里,压在课本、练习册、试卷之上。
在无聊的英语课上,听着枯燥的语法分析,教英语的女老师又几乎不与我们互动,着实令人乏味。
于是我忍不住翻了翻它,孰料书中的那些故事就像“吉普赛人的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无法专心听课,恨不得马上躲到一旁一口气阅读完毕。
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没有阅读的欲望,有些小说看了开头就让人欲罢不能。
这部小说是属于后者。
一个作家写小说达到此境界,此生足矣。
11《百年孤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副本
11《百年孤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节选《课程标准解读》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教学目标】1. 梳理情节及其作用,赏析环境和主要人物。
2.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探究“孤独"的主旨意蕴,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教学重点】梳理情节及其作用,赏析环境和主要人物。
【教学难点】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探究“孤独”的主旨意蕴,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知识讲解】课前知识铺垫1.作者知识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
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
"(瑞典文学院评)2.背景知识《百年孤独》的写作背景从1830年到19世纪末,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了数十场内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这本书充满了历史事实,并通过英雄事业的传奇故事来突出这些事实。
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酷、人民的盲从和无知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它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以及加勒比海小镇马孔多百年来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一个世纪的变化。
3.《百年孤独》故事梗概《百年孤独》以虚构的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的是布思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晚年由于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了32次起义,但都被政府军镇压,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尔卡蒂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蕾梅黛丝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而消失;曾孙阿尔卡蒂奥第二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下车后遇到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六世孙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家族的第七代——后来被一群蚂蚁拖往蚁穴。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十一课《百年孤独(节选)》(教案)
《百年孤独》以的笔法描写了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在七代人的家族发展史中,该家族虽然人数众多,彼此关联,但是人人自闭,冷漠地面对世界。因为彼此的心灵不通,只能守着孤独。
(四)字音字词
广袤广袤()搁置()逾越()魁伟()跋涉()滑稽()
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分析魔幻和现实并存的情节,探究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分析概括小说人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作者介绍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1999年马尔克斯罹患淋巴癌,2012年患老年痴呆症。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井然有序:。
沉默寡言:。
全神贯注:。
目瞪口呆:。
(五)借导图熟悉内容(见课件)
三、合作学习
第11课《百年孤独(节选)》第2课时
第三单元11《百年孤独(节选)》教案预习任务1、查词典,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各段落的意思。
3、了解马尔克斯及其生活的时代。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马尔克斯生平及其作品,了解“魔幻现实主义”,积累文学常识;2.梳理主要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本文的象征意味,以及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
4.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鉴赏手法1.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明确如写外部文明对马孔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是魔幻化的,如奥雷里亚诺沉溺于金银艺实验,他能发表预言,又如丽贝卡的怪癖及失眠症和失忆症的蔓延等。
既有现实的影子,也有魔幻虚构的成分。
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营造了许多神秘气氛,增添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地域色彩。
2.小说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布恩迪亚家族象征着整个拉丁美洲,这个家族的兴衰象征着拉丁美洲的兴衰。
阿拉伯人沿商道进入马孔多,意味着文明对此地的冲击。
失忆症象征着人们对历史的遗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则象征着自欺欺人的历史教育。
马孔多居民遗忘了事物,遗忘了生活,也遗忘了历史,变得麻木不仁。
3.乌尔苏拉“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结合你对全书有关章节的了解,谈一谈“猪尾巴”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
明确①乌尔苏拉的一位姑妈嫁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一位叔父,生出的儿子就长有一条猪尾巴。
布恩迪亚家的第六代是梅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
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后来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
”然而,他身上竟长着一条猪尾巴。
小说中交代,这是布恩迪亚家族因近亲结婚而带来的遗传病,产下的婴儿可能会长猪尾巴。
《百孤独》里的教育
《百年孤独》里的教育启迪裴玉雪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
——马尔克斯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其中的某些情节还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有所启发。
一哥哥何赛•阿尔卡蒂奥十四岁,弟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六岁,父亲带他们见识了冰块。
吉卜赛人把冰块放在海盗藏宝箱里,说是所罗门王的宝藏,只有付费才能看。
箱子一打开,立刻冒出一股寒气。
小说中描写说“箱中只有一块巨大的透明物体,里面含有无数针芒,薄暮的光线在其间破碎,化作彩色的星辰。
”父亲也被惊得茫然无语,镇定下来后,鼓起勇气对儿子们说,这是世上最大的钻石。
吉卜赛人立刻说明是冰块。
哥哥不敢摸,小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伸手一摸,吓得立刻往回缩,惊讶的叫了一句:“它在烧。
”整个一个大冰块,映衬着周围环境的光芒,很是耀眼,连父亲都误以为是巨大的钻石呢。
六岁的弟弟伸手一摸,那强烈的冰冷的刺激让他缩回了小手,并惊叫说“它在烧”。
马尔克斯说那正是他初摸冰块时的感觉,他觉得它是热的。
这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正常的生理反应。
如果让他在冰块面前多呆一会儿,让他多抚摸几次,他是能够感觉到燃烧的热与冰块的冷是有区别的。
问题是,当我们听到小布恩迪亚第一次说“它在烧”时,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认知都会有一个过程的。
他们总会有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感知或许只是本能,我们不可指责挑剔。
而如果我们站在成人既有的经验立场上,就会责怪孩子的无知,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无知。
扩大一点说,对一个全新知识点的理解,一开始学生往往会不得要领,而无从认知,甚至得出自己感性的诸如“它在烧”的认识。
而我们的老师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他们想办法出对策。
切不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要求学生。
让学生多理解,多体会,多实践,学生就会有比较有鉴别,有体验有收获。
二小说中写到,有人用小刷子蘸了墨水,给房里的每件东西都写上名称:“桌”、“钟”、“们”、“墙”、“床”、“锅”。
然后到畜栏和田地里去,也给牲畜、家禽和植物标上名字:“牛”、“山羊”、“猪”、“鸡”、“木薯”、“香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陈晓明教授的课堂北大中文系旧址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编者的话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莘莘学子又将面临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大学课程跟中学课程有什么不同?专业性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讲些什么,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本期版面,我们呈现北京大学一堂文学课的精华片段——由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国外经典短篇小说精读”讨论课,本次讨论的是刚刚逝世的哥伦比亚文学大师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我只想来这儿打电话》。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们今天讨论马尔克斯的《我只想来这儿打电话》。
先由三位同学做主题报告,他们都做了准备。
然后大家来讨论。
现在先请丛治辰发言。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央党校文史部教师):这篇小说一个明显的主题是孤独。
这也是理解马尔克斯小说的一个关键词。
作家徐则臣在谈及《我只想来这儿打电话》时,指出这部看似与小说家一贯的“孤独”主题毫无相干的小说同样渗透着深刻的孤独感。
正是因为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因内在的孤独而陷于茫然和恐惧当中,杀人案件才得以最终发生。
就此而论,《我只是来打个电话》中的孤独显然要清楚得多,只是其孤独不是表现为茫然和恐惧,而是来自定见,因各有定见而无法沟通,难以信任。
精神病院对于玛利亚的粗暴诊断自不必说,魔术师丈夫同样因定见而陷于孤独,并使玛利亚陷于孤独。
这个可怜的男人不断地听说和亲历他的妻子的背叛,玛利亚从一个男人身边无端消失,继而出现在新的男人身边的故事,显然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因此他用臆测和嫉妒打造了自己的孤独堡垒,即便在听到玛利亚的声音,读到玛利亚的信件,甚至亲眼见到玛利亚的时候,都无法从自己的孤独幻象中摆脱出来。
他真正的孤独并不在于他意识到自己再次失去玛利亚时乘车在林荫大道上所感到的深刻痛苦——不得不说,这一笔描写真是厉害,如果换了别人,一定显得矫情幼稚。
可是在马尔克斯笔下,魔术师的痛苦如此真切,打动人心。
正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笔调一样,能将一段不真实的感情写得回肠荡气——也不在于他意识到玛利亚跟着一个20岁的青年私奔时的挠心醋意,而在于他永远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这个与他相爱的女人。
即使玛利亚从未发生意外,他也将终生牢记曾经的痛苦和潜在的危险,直到他对这个女人的爱褪色消逝——那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孤独。
也因此他如此轻易就接受了玛利亚确实已疯的事实:一方面,一个被监禁在古老修道院中的玛利亚再也不会让他担心背叛;另一方面,他其实早已认定玛利亚的水性杨花本身就是一种疯狂。
如果考虑到疯狂早早被视为一种需要驱逐之物,本身就与孤独具有某种同构性,我们当然可以认同魔术师对玛利亚的认定,而这恰恰说明,整部小说中最孤独之人乃是玛利亚。
一个女人的水性杨花,当然可能是本性使然,但或许更多乃是来自其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尽管小说中并未对玛利亚的感情生活有正面表述,但从玛利亚对精神病院院长的错误感知中足可窥其一斑。
在院长的慈祥和柔情下玛利亚放声大哭,“好像在爱之后的厌烦中她从没有能在萍水相逢的情人们面前这样哭过似的”,“这是她生来第一次奇迹般地得到一个男人的理解,而这个男人用整个心灵听她哭泣,却不想得到跟她睡觉的报偿”。
可以想见,这个曾经梦想当一名演员的美人儿遭遇到的是怎样的男性世界。
但玛利亚更深刻的孤独仍旧来自于定见,这种定见或许与她的开朗、坚强、八面玲珑,甚至与她在男性世界中无往而不利的女性资本有关。
她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不被理解,她断定可以以理性的沟通方式,与这个世界达成谅解。
但遗憾的是,这次她闯入的是马尔克斯的小说世界,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现实当中。
马尔克斯曾经谈及,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使之可信。
《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更重要的可能不是令人迷醉的时间感,而是马尔克斯将这样一种复杂和虚幻的时间讲述得如此笃定。
在《我只想来这儿打电话》当中,马尔克斯以同样笃定的方式进行叙述,将这样一件不可能之事描述得煞有介事,如同新闻报道一样坚实有力,冷酷地将他的人物推向绝境。
恰恰在这样一种将偶然视为常规,将不可能化为命定的语调当中,虚构与现实变得混淆不清。
对于理性世界而言,小说就是这个时代的疯狂之物,这就是为什么米兰·昆德拉总是强调要用《巨人传》中庞大固埃的大笑与狂喜,来反抗缺乏幽默感的冷硬世界。
在理性主义的古老修道院中,小说让我们掀开修道院坚固的砖瓦,从厚实的围墙上找到一丝缝隙,洞察这个世界秘而不宣的秘密,并获得隐秘的属于疯狂的快感。
陈晓明:治辰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
我觉得他不仅抓住了小说比较重要的内涵,而且谈出自己的见解,赋予小说新的特质。
小说文本分析意义何在呢?不仅是简单还原小说的内容,而且要重新点燃它。
所以美国当代批评家哈特曼说,文学批评是一次文学创作,本身也需要文学性,这个文学性是指重新去建构这个作品,虚构这个作品。
我觉得治辰的讲述重新发掘了这篇小说,同时也把马尔克斯的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那种流行性的对马尔克斯见解的一种批判。
他谈到小说写了疯狂和孤独,同时提醒大家仅仅注意到小说写了疯狂与孤独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小说是怎样把疯狂与孤独写得这样纯粹的。
这使我们回到小说的层面,不是把文学作品仅仅作为一种报告——那并没有体现出文学的含义,是作为一般的文本,不是独特性的文本。
比如说,书写孤独,社会学怎么写的,文学又是怎么写的。
治辰说到马尔克斯为什么能够把孤独与疯狂写得这么纯粹,是因为他有一种纯粹的气质。
我觉得作家本质上要赋予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独特性,要赋予它孤独性。
世界上所有的文学都是在写孤独,孤独是人类现代历史的一种过程,孤独是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标志。
我把小说分为成功与不成功,成功的小说就是写出了孤独感的小说,我这样把它绝对化。
有时候“绝对化”才是一种理论和思想的力量。
马尔克斯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纯粹,这是令人惊异的。
纯粹之美,这是刚刚治辰试图阐释的。
我希望大家关注这个问题。
另一个是魔幻气质。
这样一个写实的作品,以至于都被归到散文中去了。
我完全被暴雨之夜的故事惊呆了,这么逼真的故事让我感到如梦如幻,感到那么恐怖。
你们想象一下,在一个雨夜,一个女人披着毯子,随着一群精神病人走进一个古老的城堡式的房子。
这是什么景象?末日的景象。
人是怎样走向末日的?怎样得救?所以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走向末日和得救的故事。
小说里的得救是一种现实的得救,是获得一种肉身的自由,其实作者要探讨的还是灵魂怎么得救。
马尔克斯对世界是非常绝望的,在《百年孤独》最后,马孔多消失了,这是他对整个美洲大陆的绝望。
这个小说是这么写实,真正的魔幻恰恰是它就是这么写实。
维特根斯坦说,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是这样。
治辰在小说技术层面上谈了几点,他讲到笔调和节奏的问题。
比如,他说,马尔克斯把女主人公冷酷地推向绝境,我就会反复斟酌是冷酷好,还是冷静好?哪一个更准确?讲到笔调,马尔克斯为什么找这个笔调?只有笔调对了才有真实。
大的作家,笔调真实准确。
我欣赏余华的笔调,苏童早年的笔调太精彩了,我也非常喜欢格非从前小说的笔调。
作家都在不断地磨砺自己的笔调。
笔调决定了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你接近这个世界的方式。
治辰还引了米兰·昆德拉的说法:小说是这个时代的疯狂之物。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我们只能用概念来说话,用范畴来说话。
米兰·昆德拉可能是受到了福柯的影响,理性的疯狂最早来自福柯的博士论文《古典时代的疯狂史》。
治辰的阐释有知识谱系,这是可贵的。
沈秀英(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世界里,没有谁试着去理解谁,没有人耐心听对方讲话,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具体事务所困扰,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或者惯性的逻辑在思考。
每个人都是隔膜的、孤独的、疯狂的,他们组成一个巨大的机器,像饮了狂泉的人一样陷于疯狂中。
在这个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异化的,都丧失了本来的自我,“我”变成“非我”。
对玛利亚来说,她的自我丧失是从外界对自我的规训开始的。
玛利亚最初被关进精神病院时,她是不服从这里的秩序的。
她不理会教会规定的祈祷时间及愚蠢的惯常活动:早祷、赞祷、夕祷和占用大部分时间的教会的其他日课;她拒绝在院子里打球;拒绝在假花作坊里工作;拒绝女看守的骚扰……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外在于她的,“异”我的东西,她拒绝接受。
然而,这些并不因为她的拒绝而消失,而是不断地在压迫着她,挤压着她,惶惶中威胁着她,并且都在改造着她。
异化是一面洞悉社会的镜子。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这个疯狂、孤独、荒谬的世界是一张巨大的网,玛利亚是这张巨网的猎获物,无处逃遁,失去反抗的力量,在疯人院的秩序规则之下最终被规训成了一个丧失了存在感的疯子,人变成了“非”人。
这个故事是现实中无数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事中的一个,带着永恒的可能性。
它让现实变成一个诡异的寓言。
彭超(北京大学中文系直博生):玛利亚给丈夫打电话是为了请求救援。
那么,是否存在这种救赎的可能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小说的结尾告诉我们:玛利亚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里。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小说是怎样向读者展示这种救赎的不可能性的。
从人物身份与职业的设定来看,玛利亚的丈夫,艺名是萨图诺,职业是室内魔术师,不知道真实姓名是什么。
魔术,起源于宗教和信仰。
据说在古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的事情都是由神灵掌控,因而巫师就利用人们的心理制造神绩,让信众们确认自己的信仰,魔术也就随之诞生。
那么,宗教是否在小说中起到了救赎的作用呢?小说中有两处涉及宗教,一处是“最初,她不理会教会规定的祈祷时间及愚蠢的惯常活动……但是从第三个星期开始,她渐渐适应了修道院的生活”;另一处是“他瞥了一眼他放在他那禁欲主义者的写字台上的文件,最后说:唯一确实的是她的病情的严重性”。
前者是玛利亚刚刚来到精神病院的时候,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精神病院的生活;后者是精神病院的院长向玛利亚的丈夫介绍玛利亚的病情。
西班牙多数人信仰的是天主教,信仰圣母玛利亚,这与玛利亚同名,实在是反讽。
因为信仰天主教,所以他们将穆斯林人贬称为“摩尔人”。
但显然,这种来自宗教的力量并没有让玛利亚解脱出来,反而是压抑了玛利亚的内心和本性。
以魔术师为职业的丈夫自身,象征着另一重救赎的不可能性,即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偏见,本质上的孤独。
玛利亚与丈夫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并没有为她带来救赎的可能性,反而是进一步将她逼上绝境。
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小说将玛利亚设定为墨西哥人,曾经是多才多艺的演员;而西班牙在墨西哥实行了300年的殖民统治(1521-1821);马尔克斯于1967年从墨西哥前往西班牙,定居巴塞罗那。
在此之前,马尔克斯刚刚以《百年孤独》被评论界称之为“魔术师”,或者是以《百年孤独》中的一位人物来称呼,即“魔术师麦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