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精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学业水平测试卷(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传感器”进行控制的家用电器日益普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调和电冰箱都使用了()A.压力传感器B.红外线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2.两百多年前,诺莱特让700个修道士手拉手做“电震”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装水的大玻璃罐起到了储存电荷的作用,其实装水的大玻璃罐相当于()A.变阻器B.电容器C.变压器D.传感器3.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方向相同,大小相等B.方向不同,大小不等C.方向不同,大小相等D.方向相同,大小不等4.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皮肤黝黑的原因是()A.与高原上人的生活习惯有关B.与高原上的风力过大有关C.与高原上紫外线辐射过强有关D.由遗传本身决定5.关于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7.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ef.已知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磁场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为零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8.如图,由干电池、导线和锉组成一个简易电路,当导线头在锉的表面滑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左边的电路()A.产生了恒定磁场,干扰了收音机B.产生了恒定电场,干扰了收音机C.产生了超声波,干扰了收音机D.产生了电磁波,干扰了收音机9.下列图示的实验仪器或装置中,属于切割磁感线导致电磁感应现象的是()10.某同学发现电动机铭牌上标注有“220 V50 Hz”等字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50 Hz表示电动机工作时交流电压的周期B.220 V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的瞬时值C.220 V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的有效值D.220 V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的最大值11.(多选)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为1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示数为20 2 VB.变压器输出端所接交流电压表示数为20 VC.变压器输出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0 HzD.变压器输出的交变电流频率为50 Hz12.欧洲冠军杯如火如荼地进行期间,世界各地球迷与电视为伴.我们用遥控器选择电视频道,是利用遥控器发射出的()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电流13.两圆环A、B同心放置且半径R A>R B,将一条形磁铁置于两环圆心处,且与圆环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则穿过A、B两圆环的磁通量的大小关系为()A.ΦA>ΦBB.ΦA=ΦBC.ΦA<ΦBD.无法确定14.(多选)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15.如图所示,当A、B两端接直流电源时,小灯泡________;当A、B两端接交流电源时,小灯泡__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16.小华家里的微波炉(800 W)和洗衣机(400 W)平均每天工作1 h,电视机(100 W)平均每天工作3 h,则上述用电器一个月的耗电量为________kW·h.若每kW·h电费为0.60元,则每月应交电费为________元(每月按30天计算).17.如图所示,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开关断开时,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表针不动;开关闭合时,磁铁静止在线圈中,电流表表针也不动;开关闭合时,将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表针发生偏转.由此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必须________,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________.18.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这种手电筒不用化学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就能发光,并且来回摇晃得越快,手电筒发光越强.这种手电筒所产生的电能是根据________现象获得的,其能量转化是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6分)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A、B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和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去C,则A、B球间的静电力应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一倍,则它们的静电力又为多大?20.(8分)如图所示,桌面上平放着一个单匝线圈,线圈中心上方一定高度处有一竖直的条形磁铁,此时线圈内的磁通量为0.05 Wb,把条形磁铁竖放在线圈内的桌面上时,线圈内的磁通量为0.15 Wb.当磁铁由上述高度保持竖直状态向下运动到桌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如何变化?若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0.5 s,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大?21.(8分)如图所示,小灯泡的规格为“2 V 4 W”,接在光滑水平导轨上,导轨相距0.1 m,电阻不计.金属棒ab垂直搁置在导轨上,电阻为1 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1 T 的匀强磁场中.求:(1)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ab的滑行速度多大?(2)拉动金属棒ab的外力功率多大?22.(10分)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有关问题:(1)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2)设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是1 μ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0 μs.显示器上呈现出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bc,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37900265]【解析】选D.电冰箱和空调都是通过温度来调节电路的,例如当冰箱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自动启动,而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制冷系统又会自动停止,冰箱的这种自动控制所应用的传感器就是温度传感器.2.[导学号37900266]【解析】选B.储存电荷的容器相当于电容器.3.[导学号37900267]【解析】选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也可以说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题图可以看出a处电场线疏,b处电场线密,所以电场强度大小不等,而电场强度方向与电场线切线方向一致,显然a、b两点对应电场强度方向不同,所以选B项.4.[导学号37900268]【解析】选C.高原上紫外线辐射比平原上强很多,而紫外线对皮肤的生理作用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和黝黑,故选项C正确.5.[导学号37900269]【解析】选A.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可用安培定则:手握螺线管,四指指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螺线管的N极,据此判断只有A项正确.6.[导学号37900270]【解析】选C.电动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的具体应用,所以只有C选项符合.7.[导学号37900271]【解析】选C.由安培定则知,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线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所以直导线在圆的直径正上方时,穿过圆面的磁通量必为零.可借助于剖面图来理解,如图所示为题图从右向左看的图形,下方线段表示圆面截面,上方“⊙”表示电流向外,画出部分磁感线如图所示,显然,磁感线从左侧穿入面,又从右侧穿出面,故磁通量始终为零.8.[导学号37900272] D9.[导学号37900273] 【解析】选C.A 项电磁炉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B 项是电流的磁效应.C 项是利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D 项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0.[导学号37900274] 【解析】选C.50 Hz 是电动机工作时交流电压的频率,220 V 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交流电压的有效值.11.[导学号37900275] 【解析】选BD.由图象知,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最大值为 U m =200 2 V ,有效值为U 1=U m2=200 V 由U 1∶U 2=n 1∶n 2得U 2=n 2n 1U 1=110×200 V =20 V ,故选项B 正确.由图象知T =0.02 s ,所以f =1T=50 Hz ,选项D 正确.12.[导学号37900276] 【解析】选A.遥控器发射的是电磁波.13.[导学号37900277] 【解析】选C.由于磁感线是闭合的,磁体内部集中了全部磁感线,方向由S 指向N ,与磁体外部所有的磁感线的条数之和相等.而磁通量应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净条数.这样,由于S B <S A ,穿过A 、B 两个面向上的磁感线(即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条数相等,而向下的磁感线(即磁铁外部的磁感线)穿过环B 的较少,其代数和反而大,故ΦB >ΦA .14.[导学号37900278] 【解析】选AC.金属管A 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 接负极,B 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被吸到B 上得到电子又成为分子,而电子在向正极A 运动过程中,遇上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被吸附到正极A ,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面漏斗.15.[导学号37900279] 【解析】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答案】不发光 发光 16.[导学号37900280] 45 2717.[导学号37900281]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必须闭合,且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答案】闭合 变化18.[导学号37900282]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该手电筒的主要构造是磁铁和线圈,当来回摇晃手电筒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摇晃得越快,线圈运动越快,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故其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电磁感应 机械19.[导学号37900283] 【解析】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相距r ,那么F =k q 2r 2,是引力.用球C 接触球A 后,A 、C 带电荷量均为q2;再用球C 与球B 接触后,电荷又重新平均分配.q ′B =q ′C =12⎝⎛⎭⎫q 2-q =-q4 移去球C ,A 、B 间的静电力为 F ′=k q 2·q 4r 2=18·kq 2r 2=18F ,仍为引力,再把A 、B 间距从r 增大到2r ,F ″=k q 2·q4(2r )2=132F .【答案】18F 132F20.[导学号37900284] 【解析】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 E =ΔΦΔt =0.15-0.050.5 V =0.2 V .【答案】变大 0.2 V21.[导学号37900285] 【解析】要求小灯泡正常发光,灯两端电压应等于其额定值2 V .这个电压是由金属棒滑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提供的.金属棒移动时,外力的功率转化为全电路上的电功率.(1)根据小灯泡的规格得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阻分别为 I =P U =2 A ,R =U 2P=1 Ω. 设金属棒滑行速度为v ,它产生的感应电流为 I ′=BL vR +r,式中r 为棒的电阻. 由I ′=I ,即I =BL v R +r得v =I (R +r )BL =40 m/s.(2)根据能的转换,外力的机械功率等于整个电路中的电功率,所以拉动ab 做切割运动的外力的功率为P 机=P 电=I 2(R +r )=22×(1+1) W =8 W. 【答案】(1)40 m/s (2)8 W22.[导学号37900286] 【解析】(1)由v =λf 可得:λ1=vf1=3×108200×106m=1.5 m,λ2=vf2=3×1081 000×106m=0.3 m故波长范围是0.3 m~1.5 m.(2)由ab=bc可知,电磁波从发射到返回所用时间为50 μs.设雷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x,电磁波往返的时间为t=50 μs由2x=ct得x=ct/2=3.0×108×50×10-6×12m=7.5×103 m.【答案】(1)0.3 m~1.5 m(2)7.5×103 m。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2022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3摩擦力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2022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3摩擦力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三)[全员参与·基础练]1.下列现象中,哪些物体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A.同学们在操场的跑道上跑步熬炼身体时的脚B.同学们在饮水机上接水时手拿着的水杯C.渐渐行驶在校内内的汽车的轮胎D.同学们考试过程中写字时的钢笔笔尖【解析】A、B、C选项中,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D选项中,钢笔笔尖在写字过程中相对纸面滑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答案】 D2.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肯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行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肯定为零【解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之间没有关系,既可以相同,可以相反,也可以有任意夹角,但肯定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A对,B、C 错;静止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比如用力推桌子而桌子没动,说明有静摩擦力平衡了推力,D错.【答案】 A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B.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总是成对地消灭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解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就受到了静摩擦力作用,所以A错误;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肯定是成对消灭的,C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之间没有正比关系,D错误.【答案】 C4.(多选)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3-3-11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3-11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解析】对于选项A,以甲、乙、丙三者整体为争辩对象,此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方向水平向左,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以甲为争辩对象,甲不受摩擦力,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乙对丙的摩擦力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 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AC5.(2022·武汉二中高一检测)如图3-3-12所示,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物体保持静止,关于物体受力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图3-3-12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摩擦力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 N直接计算D.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解析】由于物体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推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A错,B对.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能由F =μF N计算,C错.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推力四个力的作用,D错.【答案】 B6.如图3-3-13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当皮带不动时,要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则()图3-3-13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解析】两种状况下,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均受传送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μmg,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得F1=F2=f=μmg,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 A7.(2021·万州高一检测)如图3-3-14所示,水平传送带上放一物体,当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当传送带向右的速度变为2v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则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3-14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Δx′<Δx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Δx′>ΔxC.弹簧伸长量不变,即Δx′=ΔxD.无法比较Δx和Δx′的大小【解析】两种状况下m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左匀速运动,m均受传送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均为f=μmg,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F1=F2=f=μmg,又F1=F2,即kΔx=kΔx′,故Δx′=Δx,正确的选项为C.【答案】 C8.用劲度系数k=490 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 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 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9.8 N/kg) 【解析】设木板质量为m,弹簧原长为L0,由题意知k(L1-L0)=μmg,①k(L2-L0)=μ(m+Δm)g,②解得①②两式得μ=(l2-l2)kΔmg代入数据μ=0.02×4905×9.8=0.2.【答案】0.2[超越自我·提升练]9.(多选)(2022·福州一中高一检测)如图3-3-15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3-3-15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上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上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下【解析】对A分析,假设A、B间光滑,则A相对B向下运动,故A相对B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下,由相对运动知,B相对A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上,假设B与斜面间光滑,则B相对斜面对下滑动,故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下,所以B、D正确.【答案】BD10.木板甲、乙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将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3-3-16所示,力F作用后()图3-3-16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解析】由题意可得木块乙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μF N=0.25×60 N=15 N,弹簧的弹力F弹=kx=400×0.02 N=8 N,木块乙受到向右的力F弹+F=9 N<F max,故木块乙仍静止.由平衡条件可得木块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 f乙=F弹+F=9 N,故C正确,D错误;木块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μF N'=0.25×50 N=12.5 N,弹簧的弹力F弹=8 N<F max',故甲仍静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 f甲=F弹=8 N,故A、B错误.【答案】 C11.如图3-3-17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图3-3-17【解析】以木块1为争辩对象,它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μF N=μm1g,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弹簧弹力T=F=μm1g,而依据胡克定律T=k(d-L)所以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μm1gk+L.【答案】μm1gk+L12.(2022·衡水高一检测)如图3-3-18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假如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 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当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图3-3-18【解析】未放上木块B时,F N=G A=20 N,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 f1=μF N=μA G A=0.4×20 N=8 N依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F f1=8 N加上木块B后,F′N=G A+G B=20 N+10 N=30 N,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f1=μA F′N=μA(G A+G B)=0.4×30 N=12 N,故拉力F′=F′f1=12 N由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受到的摩擦力F f2=0.【答案】8 N12 N0。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2008年9月27日,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进行了25分23秒的舱外活动,成功返回轨道舱中。

在翟志刚舱外活动期间,飞船飞过了9 165千米,因此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关于翟志刚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说翟志刚是“走得最快"的人,是以飞船为参考系B.说翟志刚是“走得最快”的人,是以地心为参考系C。

舱外活动时间“25分23秒",指的是时刻D.舱外活动时间“25分23秒”,指的是时间2.据报道,到2011年底,由英国汽车工程师所设计的超音速汽车”侦探犬”即将正式开始试行(如图所示)。

”侦探犬”汽车号称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汽车,能够在短短的40 s内从静止加速到1 609 km/h的速度。

而一架飞机在跑道上从静止开始起飞,速度增加到300 km/h需要30 s,由此可知”侦探犬”汽车的平均加速度与飞机起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之比约为( )A.4∶1B.4∶3 C。

3∶1 D。

16∶33.如图,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不等于0,则关于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3 B 。

4 C.5 D.64。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1F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2F ,空中作业时工人与玻璃的水平距离为定值,则 ( )A.1sin mgF α= B.2F G =cotC.在空中统一位置作业,当桶中的水不断减少1F ,与2F 同时减少D.若缓慢增加悬绳的长度1F ,减小2F ,增大5。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书综合测评(含答案及解析).docx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书综合测评(含答案及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同步精选练习全书综合测评(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C.滑板运动员B.太阳D.步行的人【答案]C【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所以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故C正确,A、B、D错误.2.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一次某运动员采用如图所示的高抛发球,他紧贴台面将球向上抛出,球竖直上升1.5m后下落,在距离台面0.3 m处被球拍击中,则在这一过程中,乒乓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1.5m 1.2 m0.3 mA. 1.5 m,0.3 m C. 2.7 m,1.8 mB. 2.7 m, 0.3 m D. 1.8 m,0.3 m【答案】B【解析】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乒乓球经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是2.7 m.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乒乓球的位移是0.3 m.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 A X时间心.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心,用警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労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案】A 【解析】瞬时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当d—0时,&■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Ax越小,心也就越小,A项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不能减小B 项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间更长,C项错误;增大气垫Ay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不一定能使労更接近瞬时速度,D项错误.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述运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答案]D【解析】加速度和速度均为矢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是增大的;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是减小的,速度变大或变小与加速度的变大或变小没有关系,故A、B 不符合题意;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5.(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G : 6/2=2 : 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T1 : ~2^1 : 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I : X2=2 : 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i : a2^l : 2【答案】BC【解析】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m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两次的平均速度之比V 1 : »2=号:号=1:1,所以选项B正确;根据知,两次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 2,所以选项A、D错误;根据x=T f可知,两次位移之比为2: 1,所以选项C正确.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两段曲线均为四分之一圆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在巾时刻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在七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C.两物体在f3时刻相距最远,血时刻相遇D.0~?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因两段曲线均为四分之一圆弧,由题图知在h时刻曲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与直线斜率相等, 即两者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A项错误;两物体均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B项错误;甲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乙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巾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两物体在0〜巾时间内图线与f轴所围面积相等,即两物体在巾时刻相遇, 在0〜巾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项正确,D项错误.7.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同步训练 (配人教版) 期末达标检测卷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同步训练 (配人教版) 期末达标检测卷

期末达标检测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B.“一节课40分钟”中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C.所有体积很小的物体都能视为质点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以地面为参考系【答案】A2.图中物体受力示意图正确的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挡板水平向右的弹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故A错误;球棒受重力、左端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右侧接触点垂直棒向上的支持力,故B错误;球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右球对其没有弹力,否则不会静止的,故C正确;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及竖直面的弹力,故D错误.3.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 .0 N,1 NB .2 N,1 NC .1 N,1 ND .1 N,2 N【答案】C【解析】图甲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1 N 的拉力保持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1 N ,示数也为1 N ,同理,乙图中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1 N ,示数也应为1 N.4.如图所示,Ⅰ、Ⅱ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 .甲、乙两小球做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 .两球在t =8 s 时相距最远C .两球在t =2 s 时刻速度相同D .两球在t =8 s 时相遇 【答案】D【解析】甲、乙两小球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ΔvΔt ,解得a 甲=-10 m/s 2,a乙=203 m/s 2,故A 错误;从零时刻到两小球速度相等,乙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甲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它们的间距在增大,直到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由图像可知,该时间点在4~6 s 之间,故B 错误;两球在t =2 s 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20 m/s 、-20 m/s ,所以它们的速率相等,方向相反,故C 错误;甲物体8 s 内的总面积为零即总位移为零,说明甲物体又回到出发点,乙物体前2 s 内静止,后6 s 内的总位移为零,说明乙物体也回到了出发点,又因为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所以两物体此时相遇,并且相距最近,故D 正确.5.如图为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 m 的斜面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在斜面的末端,此过程约历时4 s .在战车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战车在运动过程中导师处于失重状态B .战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始终不变C .战车在倾斜导轨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运动的平均速度 【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导师战车”沿斜面的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的过程中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加速度,车处于失重状态;当车减速时,车有向上的分加速度,车处于超重状态.故A 错误.由题可知,“导师战车”沿斜面的方向先加速后减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车受到的合外力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故B 错误.“导师战车”沿斜面的方向先加速后减速.故C 错误.车的位移是10 m ,时间是4 s ,所以可以求出平均速度v -=x t =104 m/s=2.5 m/s.故D 正确.6.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到最大速度v m ,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C .a 1、a 2必须是一定的D .a 1、a 2必须满足a 1a 2a 1+a 2=vt【答案】A【解析】当物体匀速通过A 、B 两点时,x =v t .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 、B 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 =v m 2t 1+v m 2t 2=v m2t ,解得v m =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故A 正确,B 、C 错误.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 =v m a 1+v ma 2,而v m =2v ,代入得t =2v a 1+2v a 2,整理得a 1a 2a 1+a 2=2vt.故D 错误.7.如图,16段光滑圆弧轨道竖直放置,轨道的最低点刚好与水平面相切,质量分别为M和m 的小球用柔软轻绳连接,m 竖直悬挂,M 在圆弧轨道内部,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已知α=30°,则圆弧对M 的支持力为( )A .2mgB .mgC .33mg D .233mg【答案】A【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正弦定理可知,F N sin 45°=mgsin 30°,解得F N =2mg ,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经20 s 后乙开始返回B .第50 s 末,乙在甲的前面C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 s 末和40 s 末D .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 s 末和60 s 末 【答案】BD【解析】乙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没有返回,故A 错误;在第50 s 末,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可知乙在甲前面,故B 正确;由图线可知,在20 s 末和60 s 末,甲、乙两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位移相等,甲、乙相遇,故C 错误,D 正确.9.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小球从B 点开始压缩弹簧,到达最低点C ,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B、C之间C.小球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答案】BC【解析】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与B接触后,小球的重力先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逐渐减小,当小球的重力等于弹力时,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继续向下运动时,小球的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逐渐增大,所以从B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B、C正确,A、D错误.10.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答案】AB【解析】由v-t图像可知,小物块先向左减速到零,然后再向右加速到v1,之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由于v2>v1,所以相对地面来说,小物块向左减速阶段的位移大于向右加速运动阶段的位移.t1时刻,小物块离A点的距离最大,A正确;t2时刻二者相对位移最大,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的加速度不变,摩擦力不变,C错误;t2~t3时间内小物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1.(9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的位置,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的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结点位置重合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距离要短一些【答案】(1)2.60F′(2)C【解析】(1)甲图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 N,则读数为2.60 N;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的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沿AO方向拉橡皮筋,使得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的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重合.(2)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是为了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两绳的长度不必相等,故A错误;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只要使两弹簧秤拉力的合力与一只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就行,两弹簧秤的拉力不需要相等,故B错误;为了保证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拉至同一位置,故C正确;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距离要远一些,这样引起的拉力方向的误差会小些,故D错误.12.(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中,需要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中,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应让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B.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D .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如图乙为研究“在外力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像,横坐标m 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1)平衡摩擦力 (2)AD (3)bk【解析】(1)实验时,为使绳子的拉力就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要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起,目的是平衡摩擦力.(2)设小车的质量为M ,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为m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1g -F =m 1a ,F =Ma ,联立解得F =Mm 1g M +m 1=m 1g 1+m 1M ,知当砝码(包括砝码盘)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总重力,所以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包括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 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时,都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B 错误;由于补偿阻力之后有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与重物的质量无关,所以不用再次补偿阻力,故C 错误;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故D 正确.(3)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 )a ,变形得1a =1F m +M F ,在1a -m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1F ,则k =1F ,图像的截距为M F =b ,可得M =Fb =bk.13.(1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 kg 的木板B 静止在水平面上.某时刻物块A (可视为质点)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滑上木板,初速度v 0=4 m/s.此后A 和B 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求:(1)A 与B 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 的质量.【答案】(1)0.2 (2)0.1 (3)6 kg【解析】(1)由题图可知,A 在0~1 s 内的加速度 a 1=v 1-v 0t 1=-2 m/s 2,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 =ma 1, 解得μ1=0.2.(2)由题图知,A 、B 在1~3 s 内的加速度 a 3=v 3-v 1t 2=-1 m/s 2,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m )gμ2=(M +m )a 3, 解得μ2=0.1.(3)由题图可知B 在0~1 s 内的加速度a 2=v 1-v ′0t 1=2 m/s 2,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μ2(M +m )g =Ma 2, 代入数据解得m =6 kg.14.(18分)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θ=30°,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如果用与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 拉木块,则木块刚好匀速上滑,求:(1)拉力F 的大小?(2)此时水平面对木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多大?【答案】(1)32mg (2)f =34mg F N =14mg +Mg 【解析】(1)物体在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 mg sin θ=μmg cos θ, 即μ=tan θ=33.施加拉力时,以斜面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y 方向:F N +F sin θ=mg cos θ. ① x 方向:F cos θ=mg sin θ+μF N . ②解得F =mg sin θ+μmg cos θμsin θ+cos θ=32mg .(2)取木块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合力为零,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可得f =F cos 2θ=34mg , F N =(m +M )g -F sin 2θ=14mg +Mg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期末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期末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期末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安徽宿州高一期末)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C.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物体的质量2.(2020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三个图像表示A、B、C、D、E、F六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B.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C.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D.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3.(2020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

细绳OA、OB、OC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OA、OB夹角是90°,绳OC与竖直杆夹角为60°,绳CD水平,如果绳CD的拉力等于100N,那么OA、OB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A.50NB.100NC.100√63N D.100√33N4.(2020湖南株洲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测小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全过程,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

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14mg B.13mg C.12mg D.mg5.(2020四川凉山高三第一次诊断)A 、B 两物体同时同地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B 在直线上做往返运动B.物体A 做加速度增大的曲线运动C.A 、B 两物体在0~1 s 运动过程中距离越来越近D.B 物体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3∶26.(2020湖南株洲高三教学检测)如图,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力F 作用下匀速擦拭黑板。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10)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10)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专题二相互作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墙壁对物体的弹力B.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两个力,重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物体对地球的引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封闭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力为G0的小蜜蜂,其在箱子内匀速爬行.则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等于G B.大于G+G0C.小于G+G0D.等于G+G03.如图所示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关于主动轮上M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和从动轮上N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下,向上B.向下,向下C.向上,向下D.向上,向上4.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绳和滑轮的重力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A.F3>F1=F2B.F3=F1>F2C.F1=F2=F3D.F1>F2=F35.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D.以上结论都不对6.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 B.3C.4 D.57.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C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并不是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B.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与万有引力有关C.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D.施力物体一定是受力物体9.下列有关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10.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1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质量为m ,处于拉伸状态的轻弹簧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拉力F =kt ,在F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物块受弹簧拉力F T 、地面的支持力F N 、地面的摩擦力F f 的大小说法错误的是( )A .F T =Fsin θB .F N =G -Ftan θC .F f =μ⎝⎛⎭⎫G -F tan θ D .F N 、F T 均不变12.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 .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 .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13.(10分)(1)某同学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A .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测力计弹力的大小和方向.B .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①在步骤C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②在步骤D中,合力F′=________N.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 kg,金属板B的质量m′=0.5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放大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 f=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取g=10 m/s2)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木块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p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木块c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中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多少?(g取10 m/s2,不计滑轮的摩擦)15.(10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上,一个原长为L(L<2R)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大圆环顶点A,另一端与小环相连,小环在大圆环上可无摩擦地滑动.环静止于B点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试求:(1)小环在B点时,大圆环对它的支持力F N的大小;(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B=1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10 kg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 37°=0.6,cos 37°=0.8)(1)绳上张力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145]解析:选B.球形物体虽与墙接触,但它们之间无弹力作用,故物体只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两个力,故选B.2.[导学号27630146]解析:选D.箱子和小蜜蜂压在地面上,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G+G0,选项D正确.3.[导学号27630147]解析:选B.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之间的传动关系:主动轮先转,带动皮带运转,皮带又带动从动轮运转.在主动轮上的M点,主动轮相对于皮带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皮带给主动轮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主动轮给皮带一个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拉动皮带运动.在从动轮上的N点,从动轮相对传送带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则皮带给从动轮一个向下的静摩擦力,从动轮在该静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故选项B正确.4.[导学号27630148]解析:选B.由平衡条件可知F1=G,F2=G cos 30°=32G,F3=G,故选项B正确.5.[导学号27630149]解析:选D.取木块及m1和m2整体为研究对象,一个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是不可能相对地面有运动趋势的,故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无摩擦力.6.[导学号27630150] C7.[导学号27630151]解析:选A.物体A、B、C一起做匀速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应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与F达到二力平衡,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对地面有向左的摩擦力;以A为研究对象,C对A应有向右的摩擦力与F达到二力平衡,而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以B为研究对象,C对B不应该有摩擦力,因为如果有摩擦力的话,找不到它的平衡力.综上,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8.[导学号27630152]解析:选CD.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选项A错误;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中只有重力与万有引力有关,选项B错误;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有四种,即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选项C正确;由力的相互作用特点可知,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选项D 正确.9.[导学号27630153]解析:选BC.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四个: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四者缺一不可.由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所受压力垂直,C选项正确.如擦黑板时,黑板是静止的,但相对黑板擦是运动的,也受滑动摩擦力,所以关键是“相对运动”,D选项错误.故选BC.10.[导学号27630154]解析:选CD.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情况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11.[导学号27630155]解析:选ABC.弹簧长度不变,弹簧拉力大小不变,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受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 N、F T均不变,选项D正确;当F<F T·sin θ时,物块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左,F+F f=F T·sin θ,当F>F T·sin θ时,物块受静摩擦力方向向右,F=F T·sin θ+F f,即F T≠Fsin θ,所以F N≠G-Ftan θ,选项A、B错误;由于是静摩擦力,选项C错误.12.[导学号27630156]解析:选BCD.由题意可知,题图乙中反映的是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因此可知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有关,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选项A错误,B正确;由胡克定律可计算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选项C 正确;由题图乙中的图线可知,D 正确.13.解析:(1)[导学号27630157] ①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 ,在步骤C 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00 N.②根据力的大小可以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在题图乙上由已知的两个力作出平行四边形,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与标度1 N 的长度进行比较,可求出F ′的大小为(5.2±0.2) N.③如果F ′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F 近似相等,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导学号27630158] 由题图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为0.1 N ,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应读为2.50 N .再由F f =μF N =μmg 可得μ=F fmg=0.25.答案:(1)①3.00 ②5.2±0.2 ③F ′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F 近似相等 (2)2.50 0.25 14.[导学号27630159] 解析:开始时弹簧q 处于压缩状态,由胡克定律可知,压缩了2 cm ,(2分)木块c 刚好离开水平地面,弹簧q 中拉力为10 N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q 伸长了2 cm(2分) 此时弹簧p 中拉力为20 N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p 伸长了4 cm (3分) 该过程中弹簧p 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2 cm +2 cm +4 cm =8 cm. (3分)答案:8 cm15.[导学号27630160] 解析:(1)如图,灰色的力三角形和△OAB 相似,因为△OAB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F N =G .(4分)(2)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AB OA =F G(2分) 而由数学知识可知AB =2R cos θ (1分) 所以F =2G cos θ;(1分) 由胡克定律可得k =F Δx =2G cos θ2R cos θ-L .(2分)答案:(1)G (2)2G cos θ2R cos θ-L16.[导学号27630161] 解析:(1)对货箱A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 货箱平衡可得F N1=m A g+T sin θ(2分) F1=T cos θ(2分) F1=μ1F N1(2分) 联立解得T=100 N.(1分)(2)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B物体平衡可得F N2=m B g+F N1(2分) F2=μ2F N2(2分) 则F=F1+F2=200 N.(1分) 答案:(1)100 N(2)200 N。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质点是常见的物理模型,下列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中,正确的是()A.研究门的转动时,门可当作质点B.研究钟表上分针转动时,分针可当作质点C.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可当作质点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不可当作质点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3.2015年9月3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加此次阅兵的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图为加、受油机梯队保持在预对接状态,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C.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C.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D.研究自行车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5.据报道,台风“帕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25 m/s.请指出文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时间t 2内( )A .A 和B 的平均速度相等 B .B 和C 的平均速度相等 C .B 的平均速度最大D .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 v -t 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由a =ΔvΔt 可知(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9.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所用的最少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 s 和15.5 s .在这段加速时间里,两种型号的汽车相比( )A .甲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B .两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C .甲车的加速度大D .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C、D、E四点分别用时1 s、2 s、3 s、4 s.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B.它在ABC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C.它在ABCDE段的平均速度是0.75 m/sD.它在A点的速度是1 m/s1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和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1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在8 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 m/sB.物体在8 s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C.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20 mD.第2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斜向右上方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逆时针运动2 s,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这段运动过程中:(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14.(10分)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如图所示的这款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1)求此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 2,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15.(10分)某质点从A 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 s 向东运动了20 m 到达B 点,在B 点停了2 s 后又向西运动,又经过5 s 前进了60 m ,到达A 点西侧的C 点,如图所示.求:(1)总路程; (2)全程的平均速度.16.(14分)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并求出其加速度.(1)第1 s内;(2)第1 s末到第3 s末;(3)第4 s内.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001]解析:选C.研究门的转动时,由于门上各个点离轴的远近不同,故运动有差异,门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研究钟表上分针转动时,参考A的解释,分针不可当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的整体运动情况基本一致,汽车可当作质点,故C正确;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由于月地距离远大于月球本身,故月球可当作质点,故D错误.2.[导学号27630002]解析:选C.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加速度都有方向,均为矢量,C选项正确.3.[导学号27630003]解析:选D.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考系,故C错误,D正确.4.[导学号27630004]解析:选C.路程是标量,它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才相等,选项A错误;位移是矢量,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选项B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C正确;研究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时,可以把自行车视为质点,故选项D错误.5.[导学号27630005]解析:选A.根据题中信息推知,台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是指台风向西北方向运动的平均速度.25 m/s的速度是台风登陆时近中心的瞬时速度.因此,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均错.6.[导学号27630006]解析:选B.A、C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x-t图象为曲线,表明B 的速度不断变化,在时间t 2内,A 的位移最大,B 、C 位移相等,所以A 的平均速度最大,B 和C 的平均速度相等.7.[导学号27630007] 解析:选A.甲速度为正,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速度为负,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同,相同时间内位移方向不同,A 正确,B 、C 错误;若乙在甲正方向一侧,则两者距离减小,D 错误.8.[导学号27630008] CD9.[导学号27630009] 解析:选BC.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都是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初、末速度相同,则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都是100 km/h ,A 错误,B 正确;由加速度定义式a =ΔvΔt得甲车加速度大,C 正确,D 错误.10.[导学号27630010] 解析:选AC.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x AB t 1=1 m 1 s=1 m/s ,选项A 正确;ABC 段的平均速度:v ABC =x AC t 2= 5 m 2 s =52 m/s ,选项B 错误;ABCDE 段的平均速度:v ABCDE =x AE t 4=3 m4 s=0.75 m/s ,故选项C 正确;在A 点的速度是0,选项D 错误. 11.[导学号27630011] 解析:选AB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者之间无论是大小还是方向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 、D 两选项是可能的.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C 选项不可能.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即速率,速度变化可能是速度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也可能是速度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还可能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故B 选项可能.故选ABD.12.[导学号27630012] 解析:选BC.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在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20 m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A 错误,C 正确;6~8 s 内,v -t 图线斜率最大,物体运动加速度最大,由a =ΔvΔt 知,此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B 正确;整个运动过程,物体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v -t 图线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D 错误.13.[导学号27630013] 解析:(1)质点的路程 s =34×2πr =34×2×3.14×0.2 m =0.94 m (3分) 位移x =r 2+r 2=2r =2×0.2 m =0.28 m . (3分) (2)平均速度:v =x t =0.28 m 2 s=0.14 m/s.(2分)答案:(1)0.94 m 0.28 m ,方向从A 指向B (2)0.14 m/s 14.[导学号27630014] 解析:(1)末速度v t =100 km/h =1003.6m/s ≈27.78 m/s (3分)平均加速度a =v t -v 0t =27.78-04.2m/s 2≈6.61 m/s 2.(3分) (2)所需时间t ′=v t -v 0a ′=27.78-03s =9.26 s . (4分)答案:(1)6.61 m/s 2 (2)9.26 s15.[导学号27630015] 解析:(1)全过程的总路程 s =(20+60) m =80 m .(3分)(2)设向东为正方向,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初位置为A 点,末位置为C 点,则位移x =20 m -60 m =-40 m (2分) 所用的总时间为t =t 1+t 2+t 3=10 s (2分) 则平均速度v =x t =-4010 m/s =-4 m/s(2分) 负号表示v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1分)答案:(1)80 m (2)4 m/s ,方向向西16.[导学号27630016] 解析:(1)在第1 s 内物体的v -t 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 t =0时,v 0=0 t =1 s 时,v 1=4 m/s则加速度为a 1=v 1-v 0t =4-01m/s 2=4 m/s 2(2分) 故第1 s 内质点由静止开始沿正方向做加速度为4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 (2)由图象知在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时间内,加速度a 2=v 2-v 1t =0-42 m/s 2=-2 m/s 2a 2<0表明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反.(2分)故质点在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的时间内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 ,末速度为0,加速度为-2 m/s 2.(2分)(3)在第4 s 内,v 2=0,v 3=-2 m/s.故加速度a 3=v 3-v 2t =-2-01m/s 2=-2 m/s 2(2分) 质点在第4 s 内沿负方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 m/s 2. (2分) 答案:见解析。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自由落体运动B .不是自由落体运动C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自由落体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解析】由于该物体的初速度v 0≠0,不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故该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但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正确.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 0和t 0~2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得,a 1=v 0t 0,a 2=-2v 0-v 0t 0=-3v 0t 0,⎪⎪⎪⎪a 1a 2=13,选项A 错误.x 1x 2=v 02t 02v 02×23t 0-v 02×13t 0=11,选项B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v -1=v -2=v 02,选项CD 错误.3.A 、B 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由A 、B 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A 、B 两物体自同一时刻向不同方向运动C .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为5 m/s 2D .A 、B 两物体在A 出发后4 s 时,相距20 m【答案】D【解析】由v -t 图象可知,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 比A 晚出发2 s ,选项AB 错误;图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v -t 图象可知,a A =5 m/s 2,a B =10 m/s 2,选项C 错误;A 、B 两物体在A 物体出发后4 s 时,x A =40 m ,x B =20 m ,两物体相距20 m ,选项D 正确.4.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答案】BCD【解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题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选项A错误,B 正确;由Δs =aT 2知a =d T 2,选项C 正确;v 3=3d +4d 2T =7d 2T,选项D 正确. 5.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 t t -t 0B.v t t +t 0C.v t t -12t 0D.v t t +12t 0 【答案】C【解析】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过程中,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总位移大小为12v 0t 0,根据题意有v t =12v 0t 0+v 0(t -t 0),解得:v 0= v t t -12t 0,选项C 正确. 6.一物体以初速度v 0=20 m/s 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 0=30 m 时,速度减为10 m/s ,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 )A .40 mB .50 mC .32 mD .60 m【答案】A【解析】根据v 2-v 20=2ax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为a =⎝⎛⎭⎫v 022-v 202x 0=102-2022×30m/s 2=-5 m/s 2,物体到达斜面顶部时速度为0,则斜面长度L =0-v 202a =40 m ,选项A 正确,选项BCD 错误.7.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t =0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斜虚线为t =4 s 时对应图象中的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t =2 s 处,由此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2 m/s 2 B.12m/s 2 C.32 m/s 2 D.23m/s 2 【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t =4 s 时图象的切线斜率为该时刻的速度,则v =2 m/s ,故加速度a =v t =12m/s 2,B 正确. 8.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且A 、B 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 2,则( )A .t 1>t 2B .t 1<t 2C .v 1∶v 2=1∶2D .v 1∶v 2=1∶3【答案】C【解析】A 垫片下落用时t 1等于B 垫片开始下落L 用时,B 垫片再下落3L 用时t 2,由于t 1、t 2时间内B 下落的位移满足1∶3的关系,故t 1=t 2,v 1∶v 2=1∶2,所以只有C 正确.9.A 、B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 .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答案】A【解析】在v —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两条线的交点为二者速度相等的时刻,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故A 正确.10.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 s ,前进了15 m ,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A .1 m/sB .1.5 m/sC .3 m/sD .8 m/s【答案】C【解析】设汽车最大速度为v ,匀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 1,位移为s 1;匀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 2,位移为s 2.由题意知:v 2=2a 1s 1,v 2=2a 2s 2,s 1+s 2=15 m ,v a 1+v a 2=10 s ,联立以上四式可得v =3 m/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11题6分、12题6分、13题11分、14题11分、15题13分、16题13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11.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 =50 g 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①实验操作:________,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 1=2.60 cm ,x 2=4.14 cm ,x 3=5.69 cm ,x 4=7.22 cm ,x 5=8.75 cm ,x 6=10.29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 =0.02 s ,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_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____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②(x 4+x 5+x 6)-(x 1+x 2+x 3)36T 29.60 (2)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采用频闪照相法)【解析】(1)①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②由逐差法求解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x 4+x 5+x 6)-(x 1+x 2+x 3)9×4T 2=(x 4+x 5+x 6)-(x 1+x 2+x 3)36T 2=9.60 m/s 2. (2)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是因为重锤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过大或者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可以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采用频闪照相法).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 Hz 时,仍按50 Hz 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0.34 0.4 偏大【解析】T =0.1 s ,v D =x CE 2T =0.0682×0.1 m/s =0.34 m/s ,v B =x AC 2T =0.26 m/s ,a =v D -v B 2T=0.4 m/s 2.交流电实际频率变小时,T 较真实值偏小,则测量的加速度较真实值偏大.13.如图所示,小球以6 m/s 的速度由足够长的斜面中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小球的速度大小何时达到3 m/s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答案】1.5 s 或4.5 s【解析】小球先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6 m/s 逐渐减小为零,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取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0=6 m/s ,a =-2 m/s 2,小球的速度大小为3 m/s 有两种情况:向上滑时v 1=3 m/s ,向下滑时v 2=-3 m/s.由公式v =v 0+at 得t =v -v 0a ,所以t 1=v 1-v 0a =3-6-2s =1.5 s ,t 2=v 2-v 0a =-3-6-2s =4.5 s. 14.同一高度有A ,B 两个球,A 球自由下落5 m 后,B 球以12 m/s 的速度竖直投下.(取g =10 m/s 2)问:(1)B 球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A 球?(2)从B 球投下时算起到B 球追上A 球时,A ,B 两球下落的高度各为多少?【答案】(1)2.5 s (2)56.25 m 61.25 m【解析】(1)设B 球经时间t 追上A 球,A 球先运动的时间为t ′,由h =12gt ′2,得t ′=2h g =1 s ,所以,A 球运动时间为(t +1),当B 球追上A 球时有12g (t +1)2=v B t +gt 22,解得t =2.5 s.(2)从B 球投下起到追上A 球时,B 球下落的高度为x B =v B t +12gt 2=61.25 m ,则A 球下落的高度为x A =x B -5 m =56.25 m.15.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 1,运动时间为t 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 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 .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 2和时间t 2.【解】第一、二阶段结束时飞机运动速度分别为:v 1=a 1t 1,v 0=v 1+a 2t 2运动距离分别为:s 1=12a 1t 21,s 2=v 1t 2+12a 2t 22 总距离为s =s 1+s 2解得:a 2=v 20-a 21t 212s -a 1t 21,t 2=2s -a 1t 21v 0+a 1t 116.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热点之一.某日,一轿车A 因故障恰停在某隧道内离隧道入口50 m 的位置.此时另一轿车B 正以v 0=90 km/h 的速度匀速向隧道口驶来,轿车B 到达隧道口时驾驶员才发现停在前方的轿车A 并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1=0.57 s ,轿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开始踏下制动踏板到实际制动)t 2=0.03 s ,轿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a =7.5 m/s 2.问:(1)轿车B 是否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 相撞?(2)若会相撞,撞前轿车B 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若不会相撞,停止时轿车B 与轿车A 的距离是多少?【解】(1)轿车B在实际制动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发生的位移为s1,由题意可知:s1=v0(t1+t2)=15 m实际制动后,轿车B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s2,有v20=2as2则s2=41.7 m,轿车A离隧道口的距离为d=50 m,因s1+s2>d,故轿车B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设撞前轿车B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v20-v2=2a(d-s1)解得v=10 m/s。

【严选】人教版高中同步测试卷物理必修2(十三) 含解析

【严选】人教版高中同步测试卷物理必修2(十三) 含解析

严选人教版物理学习资料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A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A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A置于光滑水平面,物体B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B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时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圆锥摆运动时,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3.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当抛出速度为v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A.当v1>v2时,α1>α2B.当v1>v2时,α1<α2C.无论v1、v2大小如何,均有α1=α2D.α1、α2的关系与斜面倾角θ有关4.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1≠0,若这时B的速度为v2,则()A.v2=v1B.v2>v1C.v2≠0 D.v2=05.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块随圆盘一起转动(俯视为逆时针).某段时间内圆盘转速不断增大,但橡皮块仍相对圆盘静止,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块所受合力F的方向的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6.(2016·高考全国卷甲)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7.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 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sin 37°=0.60,cos 37°=0.80.则()A.物体的质量m=0.67 kg 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 C.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8 m/s2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10 J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L 的悬绳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2处有一颗钉子,把悬线拉直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如图所示,当悬线碰到钉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机械能减少B .小球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大C .小球角速度突然减小D .悬线张力突然增大9.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在地球和月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小,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的惯性比在月球表面时的惯性大B .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比在月球表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长C .落回抛出点时,月球表面物体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小D .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它们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等 10.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 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一辆质量为m 的赛车通过AB 线经弯道到达A ′B ′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 ′为圆心的半圆,OO ′=r .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 max .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A .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B .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C .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D .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1.如图所示,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 .小球的加速度在ab 段不变,在bc 段先减小后增大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 .小球在b 点时速度最大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2.“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是通过长征三号丙火箭直接将卫星由绕地轨道送入200~38×104km的椭圆奔月轨道,减少了多次变轨的麻烦,从而及早进入绕月圆形轨道,则在“嫦娥奔月”过程中()A.离开地球时,地球的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接近月球时月球引力做正功,卫星动能减小B.开始在200 km椭圆轨道近地点时,卫星有最大动能C.在进入不同高度的绕月轨道时,离月球越近,运动的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大D.在某个绕月圆形轨道上,如果发现卫星高度偏高,可以通过向前加速实现纠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0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的重物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下落时的实际加速度a=__________m/s2,a__________g(选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小物块A的质量为m=1 kg,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水平面光滑.坡道总长度L=1 m,倾角为37°,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无机械能损失,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g=10 m/s2.求:(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15.(10分)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它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全都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16.(14分)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 s~10 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 s后小车的功率P=9 W保持不变,小车的质量为1.0 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2)小车在0~10 s内位移的大小.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94770195]C2.[导学号94770196][解析]选C.甲图中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A 机械能不守恒,A 错;乙图中物体B 除受重力外,还受弹力,弹力对B 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但从能量特点看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错;丙图中绳子张力对A 做负功,对B 做正功,代数和为零,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C 对;丁图中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守恒,D 错.3.[导学号94770197] [解析]选C.物体从斜面某点水平抛出后落到斜面上,物体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θ,即tan θ=y x =12gt 2v 0t =gt2v 0,物体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tan φ=v y v x =gtv 0,故可得tan φ=2tan θ,只要小球落到斜面上,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就总是θ,则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总是φ,故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就总是相等,与v 1、v 2的大小无关,C 选项正确.4.[导学号94770198] D5.[导学号94770199] [解析]选C.橡皮块做加速圆周运动,合力不指向圆心,但一定指向圆周的内侧.由于做加速圆周运动,动能不断增加,故合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故选C.6.[导学号94770200] [解析]选C.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L =12m v 2,v =2gL ,绳长L 越长,小球到最低点时的速度越大,A 项错误;由于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由E k =12m v 2可知,不能确定两球动能的大小关系,B 项错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 v 2L ,求得F =3mg ,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因此C 项正确;由a =v 2L =2g 可知,两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 项错误.7.[导学号94770201] [解析]选D.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α+μmg cos α)·h m /sin α=0-E 1,摩擦生热μmg cos α·h m /sin α=E 1-E 2(E 2为物体处于最高点时的机械能),解得m =1 kg ,μ=0.50,故A 、B 错误;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g sin α+μg cos α=10 m/s 2,故C 错误;上升过程中的摩擦生热为E 1-E 2=20 J ,下降过程摩擦生热也应为20 J ,故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 =50 J -40 J =10 J ,D 正确.8.[导学号94770202] BD9.[导学号94770203] [解析]选CD.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惯性相同,A 错误;由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比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小,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v 0/g 2比在月球表面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v 0/g 1短,B 错误;应用动能定理可知落回抛出点时速度相同,月球上重力小、做功的瞬时功率小,C 正确;由于抛出时动能相同,到最高点时的动能都为0,应用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做功相同、重力势能变化量相同,D 正确.10.[导学号94770204] [解析]选ACD.由几何关系可得,路线①、②、③赛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πr +2r )、(2πr +2r )和2πr ,可知路线①的路程最短,选项A 正确;圆周运动时的最大速率对应着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的情形,即μmg =m v 2R ,可得最大速率v =μgR ,则知②和③的速率相等,且大于①的速率,选项B 错误;根据t =sv ,可得①、②、③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π+2)r μgr ,t 2=2r (π+1)2μgr ,t 3=2r π2μgr ,其中t 3最小,可知路线③所用时间最短,选项C 正确;在圆弧轨道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 =ma 向,a 向=μg ,可知三条路线上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μg ,选项D 正确.11.[导学号94770205] [解析]选AD.在ab 段,小球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不变,bc 段,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根据a =mg -Fm 知,加速度逐渐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重力等于弹力后,随着小球继续下落,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a =F -mgm知,加速度逐渐增大,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可知bc 段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 正确.小球在下降的过程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势能随时间不是均匀减小,故B 错误.由A 选项分析知,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 之间,故C 错误.从开始下落到c 点,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能量守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D 正确.12.[导学号94770206] [解析]选BC.卫星接近月球时,月球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A 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卫星由远地点到近地点过程中,万有引力一直做正功;经过近地点后,万有引力做负功,故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B 项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卫星离中心天体越近,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大,C 项正确;若卫星高度偏高,加速后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增大,D 项错误.13.[导学号94770207] [解析](1)由题意知重物由O 点运动至C 点,下落的高度为h C=77.76 cm =0.777 6 m ,m =1.00 kg ,g =9.80 m/s 2,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 p =mgh C =1.00×9.80×0.777 6 J =7.62 J .重物经过C 点时的速度v C =BD 2T =OD -OB2T ,又因为T =0.02s 、OD =85.73 cm =0.857 3 m 、OB =70.18 cm =0.701 8 m ,所以v C =0.857 3-0.701 82×0.02 m/s=3.89 m/s ,故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v 2C =12×1.00×3.892J =7.57 J. (2)根据CD -AB =2aT 2,CD =OD -OC ,AB =OB -OA ,代入数据得a =9.75 m/s 2<g .实验中重物受空气阻力,纸带受限位孔或打点计时器振针的阻力作用,导致a <g .[答案](1)7.62 7.57 (2)9.75 小于 重物受空气阻力,纸带受限位孔或打点计时器振针的阻力14.[导学号94770208] [解析](1)在物块A 由静止滑到O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 37°·L =12m v 2(2分)解得:v =2gh (1-μcot θ) =2×10×(1×0.6)×(1-0.5×43) m/s =2 m/s.(1分) (2)在水平滑道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v 2=E pm (1分)代入数据解得: E pm =12×1×22 J =2 J .(1分) (3)设物块A 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物块被弹回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 1-μmg cos θ·h 1sin 37° =0-12m v 2(2分) 解得:h 1=0.12 m .(1分) [答案](1)2 m/s (2)2 J (3)0.12 m15.[导学号94770209] [解析]设侦察卫星的周期为T 1,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的轨道半径r =R +h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R +h )2=m (R+h )4π2T 21.(2分) 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近似等于地球的万有引力, 即mg =G MmR2.(2分) 解得侦察卫星的周期为T 1=2πR(R +h )3g, (2分)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 ,则卫星绕行一周,地球自转的角度为θ=2πT 1T .(2分) 摄像机应拍摄赤道圆周的弧长为θ角所对应的圆周弧长,应为 s =θ·R =2πT 1T ·R =2πR T ·2πR(R +h )3g=4π2T (R +h )3g. (2分)[答案]4π2T(R +h )3g16.[导学号94770210] [解析](1)由图象知,前两秒的末速度为v 1=3 m/s ,最大速度为v m =6 m/s根据 P =F v ,当 F =F f 时,v =v m (3分) 解得阻力F f =P v m =96N =1.5 N .(2分)(2)前2 s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1,由运动学公式得x 1=v 12t 1=32×2 m =3 m ,(3分)2 s ~10 s 内,时间为t 2,根据动能定理 Pt 2-F f x 2=12m v 2m -12m v 21(4分) 代入数据解得x 2=39 m(1分) 0~10 s 内位移x =x 1+x 2=42 m . (1分) [答案](1)1.5 N (2)42 m。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二)第二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0.5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A.1.25 s B.2.5 sC.3 s D.6 s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2 s、3 s、4 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2 m、3 m、4 m.有关其前4 s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B.该运动可能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 m/sD.该运动一定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汽车以5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4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A.4 m B.36 mC.6.25 m D.以上选项都不对4.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的长度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也为L的桥梁,车头驶上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v1·v2 B.v21+v22C.2v22+v21D.2v22-v21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T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第3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3 m,在第3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3 m/s.则()A.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B.物体在第1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0.6 m/sC.时间间隔T=1 sD.物体在第1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0.6 m6.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刹车后()A.汽车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9 m/s B.汽车在2 s末的速度为7 m/sC.汽车在第1 s内的位移为15 m D.汽车在4 s内的位移为24 m7.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2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2+1)∶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末通过C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6 s到达B点时停止.已知AB长3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 m/s B.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 m/sC.通过AC段的位移为12 m D.汽车在AC、CB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9.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做曲线运动C.B质点前4 s做减速运动,后4 s也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 s末相遇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下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6时间内,虚线表示的是匀速运动11.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B.2 s前甲比乙速度大,2 s后乙比甲速度大C.在4 s时乙追上甲D.在第4 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12.一个以v0=5 m/s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6 m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A.1 s B.2 sC.3 s D.6 s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9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自制装置来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将小车放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A端,用细线将小车和托盘跨过滑轮连在一起,放开小车,使其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在没有打点计时器的情况下,该活动小组为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应选择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与________(填“米尺”“天平”“秒表”“白纸”“弹簧测力计”或“橡皮筋”).(2)为减小实验误差,活动小组从学校实验室借来了打点计时器,按照正确的测量步骤对小车的加速度进行了重新测量,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v B=________m/s.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9分)汽车以v 0=10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 s 速度变为6 m/s ,求:(1)刹车后2 s 内前进的距离和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8 s 内前进的距离.15.(10分)假设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10 s 速度减为一半,滑行了450 m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多大?着陆后30 s 滑行的距离是多少?16.(14分)一辆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大小为 v 0=108 km/h ,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求:(1)汽车关闭油门后 t 1=10 s 内滑行的距离;(2)关闭油门后汽车发生位移 x =80 m 所经历的时间 t 2.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017] 解析:选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可知v 0=0.5 m/s ,a =2 m/s 2,所以t =v t -v 0a =3-0.52s =1.25 s ,A 对.2.[导学号27630018] 解析:选 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2+3+44m/s =2.5 m/s ,选项A 正确;根据Δs =at 2可知该运动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也可能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 错误;若骑自行车的人做的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即路程)之比应为1∶3∶5∶7,选项B 错误.3.[导学号27630019] 解析:选C.汽车刹车后最终静止,应先求汽车运动的最长时间,由v =v 0+at ,得t =v -v 0a =0-5-2 s =2.5 s ,有x =v 0t +12at 2=[5×2.5+12×(-2)×2.52]m =6.25m ,即刹车后汽车运动2.5 s 内的位移即4 s 内的位移.4.[导学号27630020] 解析:选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 22-v 21=2aL ,v 2-v 22=2aL ,联立解得:v =2v 22-v 21,选项D 正确.5.[导学号27630021] 解析:选D.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 1∶x 3=1∶5,故x 1=x 35=3 m 5=0.6 m ,选项D 正确;由题意知,12a (3T )2-12a (2T )2=3 m ,a ·3T =3 m/s ,解得:T =1.2 s ,a =56 m/s 2,选项A 、C 错误;物体在第1个T 时间末的瞬时速度v 1=aT =56m/s 2×1.2 s =1 m/s ,选项B 错误.6.[导学号27630022] 解析:选C.汽车刹车时间为t 0=3 s ,刹车位移为x 0=182×3 m=27 m ,D 错;根据位移x =v 0t -12at 2可知第1 s 内的位移x 1=15 m ,平均速度v =151 m/s=15 m/s ,A 错、C 对;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汽车在2 s 末的速度v 2=(18-6×2)m/s =6 m/s ,B 错.7.[导学号27630023] 解析:选D.v 2B =2ax AB ,v 2C =2ax AC ,故v B ∶v C =x AB ∶x AC =1∶2,A 、B 错;t AB ∶t AC =v B a ∶v Ca =1∶2,而t BC =t AC -t AB ,故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 t AB ∶t BC =1∶(2-1).8.[导学号27630024] 解析:选BCD.设汽车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v ,根据x =v t =v 0+v2t 得x AC =v t 12,x CB =v t 22,由x AB =x AC +x CB =v2(t 1+t 2)=30 m ,得汽车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v =6 m/s ,选项B 正确;x AC =v t 12=12 m ,x CB =v t 22=18 m ,选项C 正确;由v =x t =124 m/s=186m/s =3 m/s 知汽车在AC 与CB 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选项D 正确. 9.[导学号27630025] 解析:选ACD.A 质点的速度v =x t =80 m4 s =20 m/s ,位移—时间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项A 正确;质点B 做直线运动,最终回到出发点,选项B 错误;质点B 前4 s 和后4 s 的位移—时间图线斜率均逐渐减小,做减速运动,选项C 正确;A 、B 两质点在4 s 末的位移相同均为80 m ,所以在4 s 末相遇,故选项D 正确.10.[导学号27630026] 解析:选BD.由于 v -t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在 t 1时刻,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故虚线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故A 错误.在0~t 1时间内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虚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实线反映的运动在0~t 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小于虚线反映的运动在0~t 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 正确.在 t 1~t 2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小于实线围成的面积,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故C 错误.在 t 3~t 6时间内,虚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即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反映的是匀速运动,故D 正确.11.[导学号27630027] 解析:选ABC.由所给图线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对.前2 s 乙的速度小于10 m/s ,2 s 后大于10 m/s ,B 对.4 s 内甲、乙质点的位移均为40 m ,乙追上甲,C 对.第4 s 内甲、乙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 m/s 、17.5 m/s ,D 错.12.[导学号27630028] 解析:选BCD.当位移方向与v 0同向时, 由x =v 0t +12at 2得:5t +12(-2)t 2=6解得:t 1=2 s ,t 2=3 s当位移与v 0反向时,5t +12(-2)t 2=-6解得:t 3=6 s ,故选BCD.13.[导学号27630029] 解析:(1)用米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附近的一小段长度;用秒表分别测出小车经过A 、B 两点附近一小段长度所用的时间,以及小车经过AB 段时所用时间.(2)T =1f=0.02 s ,t =5T =0.1 s ,v A =s 1+s 22t =(7.50+9.10)×10-2 m 2×0.1 s =0.83 m/s ,v B =s 2+s 32t =(9.10+10.70)×10-2 m 2×0.1 s =0.99 m/s ,a =v B -v A t =0.99 m/s -0.83 m/s 0.1 s =1.60 m/s 2.答案:(1)米尺 秒表 (2)1.60 0.9914.[导学号27630030] 解析:(1)2 s 内:x =v 0+v t2t =16 m ,(2分) a =v t -v 0t =-2 m/s 2.(2分)(2)由公式a =v t -v 0t 得,停止运动需要时间t m =5 s ,(2分) 所以8 s 前已经停止运动,由v 2t -v 20=2ax ,(2分) 得x =25 m .(1分)答案:(1)16 m 2 m/s 2 (2)25 m15.[导学号27630031] 解析:设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v 0,减速10 s , 滑行距离 s =v 0+0.5v 02 t ,解得 v 0=60 m/s(3分)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v 0-0.5v 0t =3 m/s 2(2分)飞机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 t 0=v 0a=20 s(2分)由 v 2-v 20=2(-a )x 得着陆后30 s 滑行的距离是 x =-v 20-2a =-602-6 m =600 m . (3分)答案:60 m/s 600 m16.[导学号27630032] 解析:首先要求出汽车的刹车时间 t 0,再与题中给出的时间 t 1进行比较,若t 1<t 0时,就按题中给出的时间计算,若 t 1>t 0,就按刹车时间 t 0计算.(1)由于 v 0=30 m/s ,a =-5 m/s 2,由 v =v 0+at ,可知汽车的刹车时间 t 0为 t 0=v -v 0a =0-30 m/s-5 m/s 2=6 s (3分)由于 t 0<t 1,所以刹车后10 s 内滑行的距离即为汽车停止运动时滑行的距离 x =v 0t 0+12at 20=30×6 m +12×(-5)×62m =90 m . (4分) (2)设从刹车到滑行80 m 所经历的时间为 t 2,由位移公式x ′=v 0t 2+12at 22,(2分)代入数据得80 m =30 m/s ×t 2-12×5 m/s 2×t 22 (1分) 解得t 2=4 s ,t 2′=8 s(刹车停止后不能反向运动,故舍去) (3分) 故所用时间为 t 2=4 s . (1分) 答案:(1)90 m (2)4 s。

高中物理_人教版必修一_33_牛顿第三定律_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高中物理_人教版必修一_33_牛顿第三定律_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3.3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 在2020年的春节晚会上,杂技《绽放》表演了花样飞天,如图是女演员举起男演员的一个场景,两位杂技演员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小于两演员的重力之和B.水平地面对女演员的支持力由地面形变产生C.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作用力大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作用力小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作用力2. 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C.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3.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因速度快、惊险刺激而深受观众喜爱.在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始终以如图所示的姿态加速下滑.关于运动员与雪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雪道的压力大于雪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运动员对雪道的压力等于雪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C.运动员对雪道的压力小于雪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D.运动员对雪道的压力与雪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方向相同4. 为了缓解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学校往往会在高考前夕举行拔河比赛,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激情迎考,如图所示。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把拔河比赛简化为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拔河”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B.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C.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5.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现任007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的护卫下从直升飞机上一跃而下,空降伦敦碗。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期中综合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期中综合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期中综合检测卷对应学生用书P7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则位移就是路程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答案 D解析 位移是矢量,其方向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不是质点的运动方向,故A错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不是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质点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路程不同,但只要初末两点的位置相同,则位移是相同的,故D正确。

2.如图所示,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

假定水滴从5 m高的屋檐上无初速滴落,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取g=10m/s2)( )A.6 m/s B.8 m/sC.10 m/s D.12 m/s答案 C解析 由v 2=2gh ,得v ==10 m/s 。

故C 正确。

2gh3.如图所示是描述一个小球从水平桌面正上方的一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后,最终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则图线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A .位移B .路程C .速度D .速度的变化率答案 A解析 路程是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故B 错误;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最终等于零,故C 错误;速度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在空中运动时等于g ,故D 错误;只有A 正确。

4.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答案 D解析 ==,即 m/s =,v x t v 0+v 2505v 0+15 m/s 2得v 0=5 m/s ,所以D 正确。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水平测试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水平测试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水平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加速度C.路程D.时间答案 B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速率、路程和时间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正确,A、C、D错误。

2.金丽温高铁的开通,大幅缩短了沿线各城市的时空距离,金华到温州线路全长188千米,从丽水乘坐动车到杭州只需要1小时34分,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小时34分是指时刻B.全长188千米指位移C.300 km/h指瞬时速度D.300 km/h指平均速度答案 C解析1小时34分是时间间隔,A错误;全长188千米是轨迹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最高时速可达300 km/h,指瞬时速度,C正确、D错误。

3.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解析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会减小,A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可知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B错误;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虽然有加速度,但是速度减小,故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会增大,C错误;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例如高速飞行的子弹,速度很大,加速度却几乎为零,D正确。

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4)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4)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四单元三种常见性质的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歼20战机是中国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2.如图所示,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3.一个弹簧挂30 N的重物时,弹簧伸长1.2 cm,若改挂100 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为20 cm,则弹簧的原长为()A.12 cm B.14 cmC.15 cm D.16 cm4.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5.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D.由公式μ=FF N可以看出,μ与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6.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7.一物体由圆锥和与它底面相同的半球组成(如图所示),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外力拉它做图中所示三种情况的运动.比较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f2>f3B.f3>f2>f1C.f1=f2=f3D.f3=f2>f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拉力F的作用,弹簧伸长了10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B.弹簧所受的合力为20 N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200 N/m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9.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位置,并保持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物块P的受力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可能只受一个力B.P可能只受二个力C.P可能只受三个力D.P可能只受四个力10.如图所示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速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B.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C.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C.B受到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12.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力F作用瞬间()A.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B.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C.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D.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 N13.(10分)某同学通过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若弹簧的弹力用F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总长度用L表示,表中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10 m/s2)(1)x的关系图象;甲(2)根据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N/m.(4)某同学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其他步骤都正确,则作出的图象可能是图乙的哪一个()乙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轻质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下端悬挂一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L1=15 cm,再悬挂2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L2=25 cm.设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 g,g取10 m/s2,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及原长L0.15.(10分)如图所示,一重为2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一大小为F=8 N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若突然将外力F的方向改为水平向左,大小变为16 N,求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6.(12分)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 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 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 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 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049]解析:选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指向地心,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C错误.任何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 错误.故选B.2.[导学号27630050]解析:选D.木棒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故弹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垂直,木棒的上端与台阶的一点接触,故弹力的方向和木棒垂直,故D项正确.3.[导学号27630051]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30=0.012k,100=k(0.20-l0),联立可解得l0=16 cm.4.[导学号27630052]解析:选A.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A正确.5.[导学号27630053]解析:选C.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如果有相对运动趋势,它们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选项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选项C正确;μ与材料类别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F和F N无关,选项D错误.6.[导学号27630054] 解析:选A.若v 1=v 2,则A 、B 相对静止,故A 对;若v 1>v 2,则A 相对B 向右运动,故B 对A 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 、D 错;若v 1<v 2,则A 相对B 向左运动,故B 受到A 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C 错.7.[导学号27630055] 解析:选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无关.由f =μN 知,三种情况下摩擦力相等,选项C 正确.8.[导学号27630056] 解析:选AC.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受到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的拉力F 均为20 N ,合力为零,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由F =kx 得k =F x =20 N 10×10-2 m =200 N/m ,弹簧的劲度系数k 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与外力无关,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9.[导学号27630057] 解析:选BD.当浮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时,小物块P 所受的二力平衡,此时只受二个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小物块与AB 间有弹力,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则此时受四个力的作用,则正确的选项为B 、D.10.[导学号27630058] 解析:选AD.在AB 段,物体相对皮带向下滑动,受到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A 正确,B 错误;在BC 段,物体相对皮带有向下滑的趋势,受到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C 错误,D 正确.故选AD.11.[导学号27630059] 解析:选BCD.对A 物体,由于A 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B 对A 的摩擦力必与F 等大反向,A 错误、B 正确;对B 物体,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与A 对B 的摩擦力反向,故B 受到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 正确;对A 、B 整体分析,由于A 、B 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地面对B 有滑动摩擦力,且水平向右,D 正确.故选BCD.12.[导学号27630060] 解析:选AD.弹簧弹力大小F 弹=kx =400×0.02 N =8 N ,所以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F f A =F 弹=8 N ,C 错误,D 正确;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F f B =F弹+F =8 N +1 N =9 N ,A 正确,B 错误.故选AD.13.[导学号27630061] 解析:(1)如图所示.所得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实验中最后一点要舍弃.(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x 成正比. (3)由图象可知,该直线的斜率为25,即弹簧的劲度系数k =25 N/m.(4)若将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设弹簧原长为L 0,则x =L 0时,F =0,其图线不过原点,即弹力F 与弹簧总长度x 的关系式应为F =k (x -L 0),故选项C 正确.答案:见解析14.[导学号27630062] 解析:由题意得 挂上1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1=L 1-L 0①(1分)挂上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2=L 2-L 0②(1分) 由重力等于弹力得:mg =kx 1③ (3分) 3mg =kx 2④(3分) 由①②③④得:k =20 N/m ,L 0=0.1 m . (2分) 答案:20 N/m 0.1 m15.[导学号27630063]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F =8 N ,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4分) (2)动摩擦因数μ=F f F N =820=0.4.(3分) (3)外力突然改为水平向左时,物体仍在向右运动,对水平面的压力没有变,故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与外力改变前相同.(3分)答案:(1)8 N 水平向左 (2)0.4 (3)8 N 水平向左16.[导学号27630064] 解析:(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 Δx =mg (3分) 所以有k =mg Δx =0.2×102×10-3 N/m =1 000 N/m.(3分)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 Δx ′=μmg(3分) 得μ=k Δx ′mg =1 000×2.4×10-30.8×10=0.3.(3分)答案:(1)1 000 N/m (2)0.3。

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3)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三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2.一辆农用“小四轮”由于漏油,当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若每隔1 s漏下一滴,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从而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以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均匀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以认为保持不变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3.某人骑自行车以6 m/s的初速度沿直线蹬车匀加速下坡,测得他到坡底的速度为10 m/s,则此人运动到坡面中点的速度为()A.8.25 m/s B.8 m/sC.7 m/s D.9 m/s4.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A的路程最小C.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三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5.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 s 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6.(创新题)两个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7.一辆摩托车与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表是每隔1秒记录的两车的速度值.若两车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 =4 s 开始计时,经过Δt =1417 s 两车的速度相等B .摩托车的速度变化快C .在0~4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较大D .摩托车的位移在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 -t 图象中描述错误的是(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 -t 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D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10.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 .t =20 s 时,乙追上了甲C .在t =20 s 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 =20 s 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 .t =20 s 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 2C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D .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2.一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 =10 m/s 2,则小球( )A .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 .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13.(10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16世纪末,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究,他探究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2)由于条件所限,伽利略无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准确实验研究.现在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打点计时器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打开电源,后释放重物,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几条纸带并在其中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取出若干计数点,其中每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该同学已测得图中标出的数据s1、s2、s3、s4、s5,并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f.需要计算重力加速度和打各点时的速度,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__(用f、s2、s5表示),计算打计数点5时重物速度的公式是v5=__________(用f、s3、s4、s5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 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5.(10分)为了测量某高楼的高度,某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根长为l 的绳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绳上端无初速度释放使其自由落下,另一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间隔Δt ,即可根据l 、Δt 、g 得出楼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1)从原理上讲,这个方案是否正确? (2)从实际测量来看,你估计最大困难是什么?(3)若测得l =10 m ,Δt =0.4 s ,g =10 m/s 2,估算楼高为多少?16.(12分)减速带是交叉路口上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在某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如图),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5 m/s 从小区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90 m 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10 m/s 的速度骑电动车匀速通过减速带(电动车始终匀速),而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 m/s 通过减速带(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减速到5 m/s 后立即以2.5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033] 解析:选D.由x =v 0t +12at 2知:x 与v 0、a 都有关系,选项A 、B 均错误;由x =v 0+v2·t 知:x 还与v 0有关,选项C 错误;由x =v t 知:在t 一定时,x 与v 成正比,故选项D 正确.2.[导学号27630034] 解析:选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均匀增大时,根据Δx =aT 2=恒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B 正确.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做加速运动,但是不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减小,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故D 错误.3.[导学号27630035] 解析:选A.根据题中信息,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102-62)m 2/s 2=2ax ,v 2-62m 2/s 2=ax ,解得v 2=68(m/s)2,v =8.25 m/s ,故选项A 正确.4.[导学号27630036] 解析:选C.由图象可知B 做匀速直线运动,A 、C 做变速直线运动,但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又因为所用时间也相同,所以三质点的平均速度也相等,由于A 质点的路程最大,所以A 质点的平均速率最大.故选C.5.[导学号27630037] 解析:选B.由题中车身总长为4.5 m ,从题图中可以读出每一个格表示约1.5 m ,每一小格表示0.3 m ,则第一次和第二次拍摄小车之间行进的距离为x 1=8×1.5 m =12.0 m ,第二次和第三次拍摄之间小车行进的距离为x 2=(13×1.5+3×0.3) m =20.4 m .由公式Δx =at 2得a =Δx t 2=20.4-12.022m/s 2≈2 m/s 2.故选B. 6.[导学号27630038] 解析:选C.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同,所以v -t 图象的斜率相同,因高度不同,由h =12gt 2,v =gt 知,下落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不同,所以图象的起点横坐标和终点纵坐标应不同,故选C.7.[导学号27630039] 解析:选A.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 摩=Δv Δt =-0.51 m/s 2=-0.5 m/s 2;汽车的加速度为a 汽=Δv Δt =1.21 m/s 2=1.2 m/s 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故B 错误;在0~4 s内: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v 摩=18.0+16.02 m/s =17 m/s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 汽=14.6+9.82m/s =12.2 m/s ,故C 错误;摩托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在减小,但位移在增大,故D 错误;从t =4 s 开始计时,经过Δt :摩托车速度为v =v 0+a 摩Δt =16.0 m/s -0.5×1417 m/s =26517 m/s ,汽车速度为v ′=v 0+a 汽Δt =14.6 m/s +1.2×1417 m/s =26517m/s ,故A 正确;故选A.8.[导学号27630040] 解析:选BCD.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 、曝光时间为t ,由题图可知下面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 =4st .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t 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 3=7s 2t ,t 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 4=9s2t ,则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 正确,B 、C 、D 错误.9.[导学号27630041] 解析:选ABC.由图象可知,t =0时甲的位置为x =x 0,乙的位置为x =0,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 0,A 正确;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甲<v 乙,B 正确;甲从t =0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0~t 1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故甲比乙早出发的时间为t 1,C 正确;甲图线的斜率为负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表明乙向正方向运动,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错误.故选ABC.10.[导学号27630042] 解析:选CD.从题图可知开始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但是乙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是可以追上甲的,A 项错误;t =20 s 时,图象中甲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乙的,即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乙没有追上甲,B 项错误;在t =20 s 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 =20 s 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 项正确;乙在追上甲之前,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对应的时刻为t =20 s ,D 项正确.11.[导学号27630043] 解析:选BCD.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而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A 错误,D 正确;由a =Δx T 2知a =dT 2,B 正确,v 3=3d +4d 2T =7d 2T ,C 正确.12.[导学号27630044] 解析:选ABC.由题图可知,在0~0.5 s 内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说明小球在自由下落,且以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5 m/s ,此后速度反向,说明小球与地面相碰后向上弹起,其初速度大小为3 m/s ,故选项A 、B 正确;小球在0.5~0.8 s 内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以弹起的高度为H =v ′22g=0.45m ,选项C 正确,D 错误.故选ABC.13.[导学号27630045] 解析:(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究,他探究的主要过程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选项B 正确.(2)由x n -x m =(n -m )gt 2得:g =s 5-s 2(5-2)t 2t =5f ,则g =s 5-s 23·⎝⎛⎭⎫5f 2=s 5-s 275f 2. v 3=s 4+s 32t ,v 4=s 4+s 52t .v 4=v 3+v 52,则v 5=2v 4-v 3=2·s 4+s 52t -s 4+s 32t =2s 5+s 4-s 32t =2s 5+s 4-s 310f .答案:(1)B (2)s 5-s 275f 2 2s 5+s 4-s 310f14.[导学号27630046] 解析:(1)设 t =10 s 、40 s 、60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 1、v 2、v 3.由题图知0~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 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1=2×10 m/s =20 m/s.①(1分)由题图知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 v 2=20 m/s.②(1分) 由题图知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 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3=(20-1×20)m/s =0 m/s.③(1分) 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 v -t 图线,如图所示.(3分)(2)由v -t 图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 =30+602×20 m =900 m .(4分)答案:见解析15.[导学号27630047] 解析:(1)如图所示,设楼高为h ,从绳无初速释放开始计时,设绳下端的A 球和上端的B 球先后落地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有12gt 21=h -l (1分) 12gt 22=h (1分) 故Δt =t 2-t 1=2h g- 2(h -l )g(2分)所以只要测得l 、Δt 、g ,就可计算出楼房的高度h .故这个方案从原理上讲是正确的.(1分) (2)由于两个重球先后落地时间间隔较短,Δt 的测量比较困难. (2分)(3)将l =10 m ,Δt =0.4 s ,g =10 m/s 2代入可得h =36.45 m . (3分)答案:见解析16.[导学号27630048] 解析:设警察初速度为v 1=25 m/s ,到达减速带时速度为v 2=5 m/s ,开始时警察距离减速带为x 0=90 m ,则警察到达减速带的时间为t 1=x 0v =x 0v 1+v 22=6 s(2分)在这段时间内逃犯前进的距离为x 1=v t 1=60 m(1分)警察到达减速带之后再以加速度a =2.5 m/s 2加速前进,当警察再次达到最大速度v 1=25 m/s 时,所用时间为t 2,根据速度公式:v 1=v 2+at 2(1分) 代入数据解得t 2=8 s(1分)在这8 s 内,警察前进的距离为 x 2=v 2t 2+12at 22=120 m(2分) 与此同时,逃犯前进的距离为x 3=v t 2=80 m(1分) 此后警察以最大速度v 1=25 m/s 前进,设经过t 3时间警察追上逃犯, 则:x 1+x 3+v t 3=x 2+v 1t 3 (2分) 整理得到t 3=43s(1分) 即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所需要的时间为 t =t 1+t 2+t 3=463s ≈15.33 s . (1分) 答案:15.33 s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质点是常见的物理模型,下列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门的转动时,门可当作质点 B .研究钟表上分针转动时,分针可当作质点 C .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可当作质点 D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不可当作质点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3.2015年9月3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加此次阅兵的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图为加、受油机梯队保持在预对接状态,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C.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C.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D.研究自行车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5.据报道,台风“帕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以15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25 m/s.请指出文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时间t2内()A.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B.B和C的平均速度相等C.B的平均速度最大D.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由a =ΔvΔt 可知(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9.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所用的最少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 s 和15.5 s .在这段加速时间里,两种型号的汽车相比( )A .甲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B .两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C .甲车的加速度大D .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 、C 、D 、E 四点分别用时1 s 、2 s 、3 s 、4 s .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在AB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B .它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C .它在ABCDE 段的平均速度是0.75 m/sD .它在A 点的速度是1 m/s1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 A .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 B .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物体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和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 1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物体在8 s 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 m/sB .物体在8 s 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C .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20 mD .第2 s 末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斜向右上方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 点出发,沿半径为r =20 cm 的圆周逆时针运动2 s ,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这段运动过程中:(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14.(10分)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如图所示的这款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km/h只需4.2 s.(1)求此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15.(10分)某质点从A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 s向东运动了20 m到达B点,在B 点停了2 s后又向西运动,又经过5 s前进了60 m,到达A点西侧的C点,如图所示.求:(1)总路程;(2)全程的平均速度.16.(14分)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并求出其加速度.(1)第1 s内;(2)第1 s末到第3 s末;(3)第4 s内.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001] 解析:选C.研究门的转动时,由于门上各个点离轴的远近不同,故运动有差异,门不能看作质点,故A 错误;研究钟表上分针转动时,参考A 的解释,分针不可当作质点,故B 错误;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的整体运动情况基本一致,汽车可当作质点,故C 正确;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由于月地距离远大于月球本身,故月球可当作质点,故D 错误.2.[导学号27630002] 解析:选C.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加速度都有方向,均为矢量,C 选项正确.3.[导学号27630003] 解析:选D.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故A 错误;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 错误;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考系,故C 错误,D 正确.4.[导学号27630004] 解析:选C.路程是标量,它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才相等,选项A 错误;位移是矢量,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选项B 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C 正确;研究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时,可以把自行车视为质点,故选项D 错误.5.[导学号27630005] 解析:选A.根据题中信息推知,台风“以15 km/h 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是指台风向西北方向运动的平均速度.25 m/s 的速度是台风登陆时近中心的瞬时速度.因此,选项A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6.[导学号27630006] 解析:选B.A 、C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的x -t 图象为曲线,表明B 的速度不断变化,在时间t 2内,A 的位移最大,B 、C 位移相等,所以A 的平均速度最大,B 和C 的平均速度相等.7.[导学号27630007] 解析:选A.甲速度为正,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速度为负,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同,相同时间内位移方向不同,A 正确,B 、C 错误;若乙在甲正方向一侧,则两者距离减小,D 错误.8.[导学号27630008] CD9.[导学号27630009] 解析:选BC.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都是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初、末速度相同,则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都是100 km/h ,A 错误,B 正确;由加速度定义式a =ΔvΔt得甲车加速度大,C 正确,D 错误.10.[导学号27630010] 解析:选AC.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x AB t 1=1 m 1 s=1 m/s ,选项A 正确;ABC 段的平均速度:v ABC =x AC t 2= 5 m 2 s =52 m/s ,选项B 错误;ABCDE 段的平均速度:v ABCDE =x AE t 4=3 m4 s=0.75 m/s ,故选项C 正确;在A 点的速度是0,选项D 错误. 11.[导学号27630011] 解析:选AB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者之间无论是大小还是方向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 、D 两选项是可能的.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C 选项不可能.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即速率,速度变化可能是速度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也可能是速度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还可能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故B 选项可能.故选ABD.12.[导学号27630012] 解析:选BC.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可知在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20 m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A 错误,C 正确;6~8 s 内,v -t 图线斜率最大,物体运动加速度最大,由a =ΔvΔt 知,此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B 正确;整个运动过程,物体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v -t 图线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D 错误.13.[导学号27630013] 解析:(1)质点的路程 s =34×2πr =34×2×3.14×0.2 m =0.94 m (3分) 位移x =r 2+r 2=2r =2×0.2 m =0.28 m . (3分) (2)平均速度:v =x t =0.28 m 2 s=0.14 m/s.(2分)答案:(1)0.94 m 0.28 m ,方向从A 指向B (2)0.14 m/s 14.[导学号27630014] 解析:(1)末速度v t =100 km/h =1003.6m/s ≈27.78 m/s (3分) 平均加速度a =v t -v 0t =27.78-04.2m/s 2≈6.61 m/s 2.(3分) (2)所需时间t ′=v t -v 0a ′=27.78-03s =9.26 s . (4分) 答案:(1)6.61 m/s 2 (2)9.26 s15.[导学号27630015] 解析:(1)全过程的总路程 s =(20+60) m =80 m .(3分)(2)设向东为正方向,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初位置为A 点,末位置为C 点,则位移x =20 m -60 m =-40 m (2分) 所用的总时间为t =t 1+t 2+t 3=10 s(2分)则平均速度v =x t =-4010 m/s =-4 m/s(2分) 负号表示v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1分)答案:(1)80 m (2)4 m/s ,方向向西16.[导学号27630016] 解析:(1)在第1 s 内物体的v -t 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t =0时,v 0=0 t =1 s 时,v 1=4 m/s则加速度为a 1=v 1-v 0t =4-01m/s 2=4 m/s 2(2分) 故第1 s 内质点由静止开始沿正方向做加速度为4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 (2)由图象知在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时间内,加速度a 2=v 2-v 1t =0-42 m/s 2=-2 m/s 2a 2<0表明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反.(2分)故质点在从第1 s 末到第3 s 末的时间内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 ,末速度为0,加速度为-2 m/s 2.(2分)(3)在第4 s 内,v 2=0,v 3=-2 m/s.故加速度a 3=v 3-v 2t =-2-01m/s 2=-2 m/s 2(2分) 质点在第4 s 内沿负方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 m/s 2. (2分) 答案:见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电学元件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 )A .电容器B .保险丝C .电烤箱D .电饭煲2.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 .电暖器B .录音机C .电话D .电饭锅3.下列定律或定则中,用来描述能量的是( )A .库仑定律B .焦耳定律C .右手螺旋定则D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4.下列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是( )A .电冰箱B .电风扇C .电暖器D .电视机5.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最初是( )用实验直接得到的.A .库仑B .安培C .欧姆D .焦耳6.下列器件,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热水器B .电饭堡C .电热毯D .电容器7.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 、B 并联在电路中,A 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B 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 ,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 A :Q B =2:1B.Q A :Q B =1:2C.Q A :Q B =1:1D.Q A :Q B =4:18.用某种金属制成粗细均匀的导线,通以一定大小的恒定电流,过一段时间后,导线升高的温度( )A .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B .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C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D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B .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220V ,40W”C .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多D .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10.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 .电热毯B .收音机C .电话机D .电磁炉11.通过电阻R 的电流强度为I 时,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 ,若电阻为2R ,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 )A .4QB .2QC .D .12.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l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D.13.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了相同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的热量,结果是()A.电风扇最多B.电烙铁最多C.日光灯最多D.一样多14.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Q,若电阻为 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D.15.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A.横截面积小的地方B.横截面积大的地方C.同时熔断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16.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电器或设备都可看作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下列电器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电饭煲B.电风扇C.发电机D.汽油机17.某电阻的阻值为5Ω,通过的电流为2A,则它在10s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A.100J B.200J C.20J D.2J全国高一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电学元件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A.电容器B.保险丝C.电烤箱D.电饭煲【答案】A【解析】利用电流热效应就是通电后发热,利用热量进行工作.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可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保险丝、电烤箱、电饭煲.电容器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利用电流热效应就是通电后发热,利用热量进行工作.知道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2.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暖器B.录音机C.电话D.电饭锅【答案】AD【解析】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解:A、电暖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正确.B、录音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将声信号变成磁信号,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错误.C、电话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磁效应原理,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错误.D、电饭锅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基本原理的了解情况,基础题3.下列定律或定则中,用来描述能量的是()A.库仑定律B.焦耳定律C.右手螺旋定则D.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答案】B【解析】库仑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明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解:A、库仑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故A错误;B、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故B正确;C、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故C错误;D、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明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定律和定则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抓住各个定律或定则的内容;4.下列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是()A.电冰箱B.电风扇C.电暖器D.电视机【答案】C【解析】(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2)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3)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解:A、电冰箱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B、电风扇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C、电暖气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的,故C正确;D、电视机也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5.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最初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A.库仑B.安培C.欧姆D.焦耳【答案】D【解析】电流有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焦耳定律描述热效应.解: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即:Q=I2Rt这个规律最初是由焦耳通过实验总结的;故选:D点评:对于物理学史要了解,可以帮助物理知识的理解,注意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热量求解.6.下列器件,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热水器B.电饭堡C.电热毯D.电容器【解析】(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生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是电流的化学效应.解: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纯电阻电路,电热水器、电饭堡及电热毯均是纯电阻电路,而电容器不是电阻,不发热,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本题选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故选:D .点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工作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这是判断的关键.7.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 、B 并联在电路中,A 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B 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 ,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 A :Q B =2:1B.Q A :Q B =1:2C.Q A :Q B =1:1D.Q A :Q B =4:1【答案】B【解析】根据电阻定律,求出A 、B 电阻丝的电阻比,电阻丝A 、B 并联,电压相等,根据Q=求出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解: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 、B ,A 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B 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 ,根据电阻定律,知R A :R B =2:1,电阻丝A 、B 并联,电压相等,根据Q=,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 A :Q B =1:2.故B 正确,A 、C 、D 错误.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焦耳定律Q=I 2Rt ,在纯电阻中,公式可以转化为.8.用某种金属制成粗细均匀的导线,通以一定大小的恒定电流,过一段时间后,导线升高的温度( )A .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B .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C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D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答案】D【解析】导线由于发热而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关,电阻又与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根据Q=cm △t ,升高的温度又与质量有关,质量又与长度、横截面积的乘积有关,从而可推导出升高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解:根据Q=I 2Rt ,电阻R=ρ,联立两式,Q=I 2tρ,电流I 与时间t 一定,电热与成正比.又电热Q=cm △t ,△t=,m 与lS 成正比,即m=k 1lS ,Q 与成正比,即Q=k 2,则△t=,所以升高的温度△t 与S 2成反比.故A 、B 、C 错,D 对.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电热的两公式:Q=I 2Rt ,Q=cm △t 以及电阻的决定式R=ρ.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B .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220V ,40W”C .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多D .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答案】C【解析】根据热量的公式即可知道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解:A .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 .故A 对B .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220V ,40W”.故B 对C .根据电热的公式Q=I 2Rt ,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少.故C 错.D .电饭锅、电水壶等家用电器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故D 对.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热的公式以及常见的物理常识.10.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 .电热毯B .收音机C .电话机D .电磁炉【解析】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解:A、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正确.B、收音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不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C、电话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不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D、电磁炉是通过涡流产生热效应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基本原理的了解情况,基础题.11.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D.【答案】C【解析】根据Q=I2Rt去求电阻变为2R,电流强度变为,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解:根据Q=I2Rt得,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时间不变,则热量变为原来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焦耳定律热量的公式Q=I2Rt.12.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l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D.【答案】D【解析】根据Q=I2Rt去求电阻变为2R,电流强度变为,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解:根据Q=I2Rt得,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时间不变,则热量变为原来的.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焦耳定律热量的公式Q=I2Rt.13.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了相同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的热量,结果是()A.电风扇最多B.电烙铁最多C.日光灯最多D.一样多【答案】B【解析】电烙铁是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电风扇、日光灯消耗的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转化,分析三种用电器产生的热量大小.解: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等,而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日光灯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光能,电烙铁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产生的热量电烙铁最多.故选B点评:本题中电风扇、日光灯正常工作时是非纯电阻电路,抓住能量如何转化是关键.基本题.14.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Q,若电阻为 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D.【答案】C【解析】根据Q=I2Rt去求电阻变为2R,电流强度变为,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解:根据Q=I2Rt得,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时间不变,则热量变为原来的,即.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焦耳定律热量的公式Q=I2Rt.15.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A.横截面积小的地方B.横截面积大的地方C.同时熔断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在长度相同的地方,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再根据焦耳定律不难判断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解:通过熔丝的电流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和电阻定律R=可知,在长度L相同的地方,横截面积越小电阻R越大,则产生的热量就越多,就越容易烧断,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物理课程的目的之一.16.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电器或设备都可看作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下列电器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电饭煲B.电风扇C.发电机D.汽油机【答案】B【解析】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汽油机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A、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C、发电机是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汽油机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能量转换器可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分析能量如何转化,简单的方法是减小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17.某电阻的阻值为5Ω,通过的电流为2A,则它在10s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A.100J B.200J C.20J D.2J【答案】B【解析】知道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根据Q=I2Rt求出电流产生的热量.解:由焦耳定律:Q=I2Rt=22×5×10J=200J,故B正确故选:B.点评:这是焦耳定律的直接应用,是最基础的题目,适合初学者.。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同步检测卷(三)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同步检测卷(三)及解析

高中同步检测卷(三)第三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2.一辆农用“小四轮”由于漏油,当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若每隔1 漏下一滴,一位同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从而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以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均匀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以认为保持不变.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3.某人骑自行车以6 /的初速度沿直线蹬车匀加速下坡,测得他到坡底的速度为10 /,则此人运动到坡面中点的速度为( )A.825 / B.8 /.7 / D.9 /4.A、B、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A的路程最小.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三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5.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 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A.1 /2B.2 /2.3 /2D.4 /26.(创新题)两个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7.一辆摩托车与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表是每隔1秒记录的两车的速度值.若两车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B.摩托车的速度变快.在0~4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较大D.摩托车的位移在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图象中描述错误的是(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110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20 时,乙追上了甲.在=20 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20 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20 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2.如图所示,一个可看做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相连接的半圆弧轨道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共线,则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A.R-r,R+r B.2R,2πRC.2R-2r,2R+2r D.2R-2r,πR+πr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 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 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5.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A.1 m B.1.25 mC.0.4 m D.1.5 m6.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8 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103 m/s 2 B.203 m/s 2 C .5 m/s 2D.53m/s 2 7.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单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据此定义加速度a =ΔvΔt ,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由此可定义加速度b =ΔvΔx (俗称另类加速度).现在有一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如果用a 表示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的加速度,b 表示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a 恒定,则b 恒定B .如果a 恒定,则b 越来越小C .如果b 恒定,则a 越来越大D .如果b 恒定,则a 越来越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 .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我国选手张京霞以2小时29分47秒获得女子组全程冠军,这里2小时29分47秒表示时刻C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D .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10.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1,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以a 2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 1、t 1和x 2、t 2.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x 1x 2=a 2a 1B.x 1t 1=x 2t 2=x 1+x 2t 1+t 2C.a 1a 2=t 1t 2D .v =x 1+x 2t 1+t 211.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 =10 m/s 2)( )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 <t BC <t CD B .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 C .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 AB ∶x BC ∶x CD =1∶3∶5 D .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4∶912.如图所示,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13.(10分)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甲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乙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2)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3)根据v-t图象可知,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m/s(保留3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滑雪运动员以v0=2 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t=5 s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60 m.求:(1)滑雪运动员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2)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3)滑雪运动员5 s末的速度大小.15.(12分)跳伞运动员从350 m的高空离开直升飞机,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设打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 m/s,求他下落的总时间及自由下落的距离.(g=10 m/s2)16.(12分)下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请根据表格计算:(1)(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在表格中填上B、C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 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过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 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 s,请问他能在50 m内停下来吗?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195]解析:选C.质点的引入是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是一种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2.[导学号27630196]解析:选D.位移是指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大小为2R -2r ;路程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为πR +πr .故选D.3.[导学号27630197] 解析:选D.运动状态指速度,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能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故A 错误;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指速度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故B 错误;速度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一定越大,故D 正确.4.[导学号27630198] 解析:选C.第一节车厢的长度x 1=12at 21,则列车的长度x 总=12at 2总,时间是3倍关系,则位移是9倍关系,故C 正确.故选C.5.[导学号27630199] 解析:选B.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 =x /t =5 m/s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 =v 22g=1.25 m ,故选B.6.[导学号27630200] 解析:选B.在v -t 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为203m/s 2,选B.7.[导学号27630201] 解析:选D.如果a 恒定,如左图,Δv 一定,Δx 越来越小,由b =ΔvΔx 得另类加速度b 越来越大;如果b 恒定,如右图,Δv 一定,Δx 不变,则a 越来越小;故选D.8.[导学号27630202] 解析:选CD.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A 错误;2小时29分47秒对应的是全过程的路程,故应指时间间隔,B 错误;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C 正确;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 正确. 故选CD.9.[导学号27630203] 解析:选AD.由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A 对,B 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2 m/s 2,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从而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10.[导学号27630204] 解析:选AB.由题给信息可知v 2=2a 1x 1=2a 2x 2,故x 1x 2=a 2a 1,选项A 正确.因全程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均等于零,因此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有x 1t 1=x 2t 2=x 1+x 2t 1+t 2=0+v2,选项B 正确,选项D 错误.由v =a 1t 1=a 2t 2可知,选项C 错误.11.[导学号27630205] 解析:选BC.由题目描述的物理情景可知:光源为间歇发光,发光间隔可由h =12gt 2求出.则0.1=12×10×t 2得t =0.1 2 s ,A 错B 对,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C 对D 错.12.[导学号27630206] 解析:选BC.x -t 图象反映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尽管图线1是曲线,但是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移不是均匀增加,并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A 错误;可以看出t 1时刻x -t 图象中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此时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而t 2时刻则反映物体位移开始减小,即物体开始反向运动,B 正确;v -t 图象反映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显然0至t 3时间内物体4的位移大于物体3的位移,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C 正确;t 4时刻表示物体4的速度开始减小不是表示反向运动,D 错误.13.[导学号27630207] 解析:(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知,v 6=x 57t 57=0.570 m/s.(2)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3)根据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得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0=0.310 m/s 根据v -t 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所以小车加速度 a =ΔvΔt=0.43 m/s 2.答案:(1)0.570 (2)见解析图 (3)0.308~0.312(保留3位有效数字) 0.42~0.44(保留2位有效数字)14.[导学号27630208] 解析:(1)运动员在t =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 =60 m ,由公式v =xt得5 s 内的平均速度v =605m/s =12 m/s.(2分)(2)由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得加速度a =2(x -v 0t )t2=4 m/s 2. (3分) (3)由v =v 0+at 得运动员5 s 末的速度v =22 m/s. (3分)答案:(1)12 m/s (2)4 m/s 2 (3)22 m/s15.[导学号27630209] 解析:根据题意,设跳伞运动员打开伞瞬间的速度为v 1,则v 1既是打开伞前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又是打开伞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所以有v 21=2gh 1(1分) v 22-v 21=2ah 2(1分) h 1+h 2=H(1分)将v 2=4 m/s ,a =-2 m/s 2,H =350 m代入解得v 21=1 180(m/s)2,v 1=34.4 m/s(3分) h 1=v 212g =1 18020 m =59 m(2分) 所以t 总=t 1+t 2=v 1g +v 2-v 1a(2分) 代入数据解得t 总=18.6 s . (2分)答案:18.6 s 59 m16.[导学号27630210]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驾驶员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 =s 1v 1=s Av 3①(1分) 解得:s A =v 3v 1·s 1=8040×10 m =20 m .(1分)(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相同,则: x 1=v 212a(1分) x B =v 232a(1分) 解以上两式得:x B =v 23v 21·x 1=802402×10 m =40 m(1分) L C =s A +x B =20 m +40 m =60 m . (1分) (3)解①式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t =s 1v 1=10403.6s =0.9 s (1分) 喝了酒的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t ′=t +0.1 s =(0.9+0.1)s =1.0 s(1分)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 =v t ′=723.6×1.0 m =20 m(1分) 刹车距离:x =v 2v 21·x 1=722402×10 m =32.4 m(1分) 停车距离:L =s +x =(20+32.4) m =52.4 m>50 m (1分) 故汽车不能在50 m 内停下来.(1分)答案:(1)20 (2)40 60 (3)不能在50 m 内停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