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别的意象
在古代诗词作品中,离别,总是被当作反复歌咏的主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玄宗的凄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三变的缠绵;“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是朱淑真的幽怨;“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是唐婉的酸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或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
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别的时间。
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
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
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
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
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
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
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二、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
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
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尽管我们很难统计当时的别歌曲子,但是从“渭城”“折柳”在唐诗中出现的频度,可以窥见歌别的流行程度。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
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关(白居易)
聚宴送行的人,怀着离愁别恨,依着乐曲节拍和声调,边唱歌辞,边传柳条,此情此景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许浑历来为选家钟爱的《谢亭送别》也是一个例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又叫谢公亭,为谢眺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加之后来诗人在此不断的歌咏,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
愁了。
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句子便取其离别之意。
南浦,即古南浦郡,其水滨常为古人送别之处。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如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三,在离别的景物上,古人常常描写柳枝、杨花或柳絮、春草、月亮,由于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诗歌意象如今已成了离别的代称。
“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再者,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一切顺遂。
杨巨源“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春草”也是这样一种意象,它经常被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
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王维《山中送别》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句均有对“春草”这一意象的涉及。
四、水。
一是眼泪,一是酒水。
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可以说是五味俱全。
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
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当然,“寒蝉”“夕阳”“秋雨”“阳关”“古道”“月亮”“酒”等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举隅,柳树,灞桥,歧路,疏钟,绿草,芳草,杯酒,踏歌,阳关,阳关三叠,叠唱,马鞭,秋风,帆篷,残月,夕阳,古道,落花,飘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