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委:巢宗祺张伟忠孟宪军孟宪滨单波王金池于立国张华清赵春凤毕淑娟邵艳侠
主编:巢宗祺张伟忠
执行主编:张伟忠单波
美编:孟宪滨
卷首语
亲爱的老师们,远程研修已是第五天,日程过半,在这场网络研修的盛宴中,大家都开始有些“沉醉不知归路”了。
长清实验中学的董丽丽老师说:我仿佛听到研修平台上传来了“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的悦耳声音,看到了一个个“颓然乎其间”的快乐身影。
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高峰学习体验”!从“知之者”到“好之者”到“乐之者”,我们已不知不觉步入“藕花深处”,与志同道合者同赏美景、共享美味。
回顾过去的五天,你有哪些收获?展望未来的五天,你又想收获什么?我们不妨根据张厅长的提示来小结一下:“什么是有收获,我有三个标准:一是能不能解决一两个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二是能不能收集更多的教育教学案例,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三是能不能与专家、与同行们就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能不能在研修中在网上结交更多的教学‘同道’,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探索找到志同道合者。
”
“行百里者半九十”,老师们,我们的行程刚好过去一半,请盘点一下收成,整理一下行囊;回味一路风景,带着一份期待,短暂的休整后,再携智慧与阳光,到网络深处冲浪。
专家视点
热门的“打造”
国家课程专家巢宗祺
近些年我们的媒体上出现一个热门词
——“打造”。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各单位
的计划、总结,似乎都十分钟情于它。
例
如:
打造建材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门槛最低的参与平台
打造某某的后花园打造医药强县、矿产大县、物流大县
打造脱口秀节目打造精品游戏
打造中国**第一品牌打造平民娱乐风暴
打造职场生存资本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快乐人生致力打造的‚性感、时尚‛的猫文化
(以上语例均摘自有关媒体)《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是:
打造:①制造(多指金属器物),打造农具,打造船
只。
②比喻创造或造就,打造著名品牌,打造企业形
象,打造优秀人才。
1979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打造”的第一个义项。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2004年版)“打造”列了四个义项:
①用手工制造(多指金属器物),打造农具。
②创建;
营造(环境、局面等),打造和谐的氛围。
③培育(人
才、队伍等),培育百万软件人才。
④创立(多用于抽
象事物),打造城市形象。
为什么近来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个词,使它的比喻义项一时间成为热门用法?
“打造”一词之所以成为热门,当然有它的客观条件,一方面,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的词语也会应社会的需要,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不光是金属物品,其他很多
东西也都可以“打造”,例如,
运用克隆技术打造动植物,
相貌一般的女子可以打造成
美女——至少美女的躯壳似
乎已经部分装修成功;用推
土机、挖掘机解构旧城市,
再用打桩机、起重机加上钢筋水泥打造“现代化新城”;娱乐圈用各种手段打造明星,教育界计划打造一批批“名师”,如此等等。
另一方面,这个词的热门化,还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的主观心态,一是急于成功,希望像干铁匠活儿,在锤打中就能立见产品;二是唯“物”主义,把所追求的一切目标都“物质化”;三是具有高度“有为”的精神,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技术手段充满自信。
“打造”与“制造”“建造”“创造”“营造”“塑造”相比,更能显示力度、速度和动感,更能体现人的意志、理念和
气派,更能展示被打造物从无到有的过程。
我们国家多年来被称为“制造大国”,但“制造”还需要按照既有的标准进行操作,“打造”有时可以抛开既有标准,采用自制标准,从而可以“无中生有”。
眼下我们的同胞正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地打造着想得到的一切,包括一流城市、一流学校,包括一流文化、一流人才和大师,等等,不但要打造机体和外壳,还想要打造灵魂、打造光环。
打造,一靠现代科技手
段和大把的金钱;二靠包
装,编一个动听的故事,以
数据打造,或者打造数据,
实际上包装、炒作、调控舆
论等也都属于“打造”的技
术手段。
诸多明星、偶像、
名著、神药、奇迹似乎就是
这样打造出来的。
在这全国上下高调、亢奋地进入“打造时代”的时候,我们要静心发问:文化、大师真的可以打造吗?语文教师的品格、修养和专长能打造吗?学生的真才实学、语文素养是打造出来的吗?世上有没有不可打造的东西?
团队之声
对话: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省课程团队孟宪滨
一
教学,即对话;这是课程改革的
应有之义,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两千多年前,孔子没有工作单位,
没有月薪、职称以及各种荣誉证书、
名师称号,更没有那么多科研项目、
会议和行政事务,却对教育如醉如痴、
情有独钟,一生陶醉在‚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论语》里处处回应着这些穿透时空的声音。
对话,是他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于是他与学生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互相获取对方的知识和信息,体验彼此的心境和感受,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学相长。
二
教与学,如果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第一,‚教‛第二。
周勇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中说,孔子的一生,是教的一生,更是学的一生,或者说他教的过程正是他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学
习的过程。
孔子一生在学,老了还在学《易》,而令人感动的是孔子的学不再是为了教,而是一种自我的陶冶。
也许我们还没有办法得到像孔子与教学那样柏拉图式
的爱情,那么我们至少可以
像孔子那样在大自然中因为
学得快乐而活得饱满。
这种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也没有
利益驱使的行为。
作为一名
老师,只有自己站得高,才能把学生往高处带。
要想站得高,还要不断地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只有把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作为人生乐趣的人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这种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与任何行政的、外在的要求无关,因而才会更加沉潜、持久,更具永恒的生命力。
三
教学相长,还应有‚教‛(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义。
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着许多人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是曲解、误解,怎么办?抱怨、愤懑,辩论、争吵,说服、改变……恐怕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最好办法是不要急着去改变别人,自己先做起来,等到你把新的、好的、符合规律的东西真正‚立‛起来了,那些负面的东西会自然改变的。
与其在起点上争论不休,不如举着旗臶,走在前面,给人方向,示人目标,让别人在内心的反复权衡中迎头赶
上,恐为时不晚!
可怕的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是不是该走、要不要走、想不想走‛的问题上转来转去、思来想去,结果呢?我们的青春逝去、思维枯竭、情感冷漠、思想荒凉了。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经历了这种转变和提升的教育人生,才不会倦怠。
四
因着光纤的存在,教者之间、教者与专家之间的互动愈来愈快捷方便,跨越时空的虽虚拟却实在的对话成为家常。
网络研修已经走进教者的日常生活,教育的空间在无限拉长。
网络架起一座信息的桥:足不出户,尽收大千;网络架起一座情感的桥:空间虽远,心灵益迩;网络架起一座思想的桥:碰撞交流,思想频呈。
不知大家留意没有,我
们每期简报的压题图都和
桥有关,其用意不言而喻。
这些画大多数都是吴冠中
先生所画。
他每到一地总要
寻桥,‚桥,多么美!‘小桥
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
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
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
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这网络研修的平台不正是沟通人与人的信息、情感和思想的桥吗?
于是,教学相长的意义在行进的时代注入了新的泉水。
让语文课堂浸润成一阕典雅的乐曲
省课程团队邵艳侠
《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因此,语言文字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必行,而许多课文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与音乐巧妙结合的舞台与契机。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做了一些尝试。
一、开场奏乐,渐入佳境趣味生
采用一种注入音乐灵性的开场白,往往能起到抛砖引玉创造氛围的作用。
曲在此而意在彼,新课前播放相关的乐曲,目的是为了‚引出‛,它只是一折‚垫戏‛,起烘云托月之效,曲已是‚百尺竿头‛,意却要‚更进一步‛。
学习林嗣环脍炙人口的《口技》时,我精选了《百鸟朝凤》中
群鸟朝贺一段乐曲,一杆唢呐,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
我就势导入:刚才的这一段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唢呐‛,‚是呀,小小一杆唢呐就把群鸟欢腾争鸣之声摹拟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技艺实在高超。
今天,我们要来听一种无须借助任何乐器,仅凭一张嘴,就能摹拟天籁之音的绝活——口技。
‛一时间,学生被‚荡漾‛起来,踊跃地投入这节课的学习中。
讲授《云南的歌会》时,我预见到学生们对于我国西南边陲的
风土人情不甚了解,所以,为了激发
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当地
的民间文化,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一
些个性鲜明、民族色彩浓郁的典型云
南民歌,如《马铃响来玉鸟唱》《猜
调》《小河淌水》等,上课时,我在导入的过程中播放了这些歌曲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异地风情。
没想到的是,课堂上老师激情昂扬,学生兴致勃勃,犹如在风和日丽、浓绿浅红中聆听那陶冶性情的天籁之音一般。
学生被那一场场精彩歌会陶醉了,欲罢不能,欲弃不得!
二、朗读伴乐,身临其境感慨深
在阅读教学中,选一首与课文表达的感情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朗读者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学生在文字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谈及文言文的
学习时,就一个字——‚愁‛。
愁朗诵、愁翻译、愁理解。
针对这种现状,我又搬出了音乐这道大餐,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平湖秋月》,古朴典
雅的语言,配上古色古香的音
乐,使学生几乎忘记了古文的
艰涩,忘记了学古文时的痛苦
难挨,悠悠一篇古文,在音乐
的奏响中,像一幅幅渐展渐开
的山水卷轴一般,那么清晰地投射到学生的心海,音乐为古文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幽的‚独绝‛意境。
人若臵身其间,无不为这‚绝美‛的氛围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
于是,学生们大声地朗读着、品味着,不觉吟诵起来,文言文竟也学得轻松美丽!
三、结语鸣乐,余音缥缈收获多
一节课的结尾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结尾部分精彩,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深度的共鸣。
我曾经尝试用音乐结尾,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是作者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行文自然、质朴,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
我自信地认为,这样的文章一定会令学生感慨良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却表现得有些倦怠,提出胡适的母亲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
当,学生竟然说多亏自己的母亲不像胡适的母亲。
我这才认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学生对母爱的
不理解,这不仅仅是文本
教学的失败。
第二课时,
我做了种种引导,孩子们
渐渐走进文章,在下课前
我播放了张强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当悠扬、真挚、深情地音乐响起后,学生逐渐地低下了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教室里回荡起张强的一声声含泪的呼唤时,教室里传来了低低的啜泣声,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当音乐停止时,全班同学都低垂着头,教室里只有低低的抽泣声。
在批改学生当天的日记时,我眼睛一次又一次地湿润了。
事实再一次证实:在恰当的时候播放一首能与课文高度匹配的乐曲,常常能把老师不容易讲清楚的东西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使用音乐对语文老师也是一种考验。
首先,教师要懂一点音乐,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其次,要注意音乐与文本的匹配,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和音乐联姻,只有二者真正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才能使语言的美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形成一种‚大美学教育‛。
作业选粹
“诱”又何妨?
——摭谈名著阅读激趣
青岛市中心聋校程颖
爱上长篇可不是容易的事。
必得动一番脑筋,使几个计谋。
诸位看官,今次小女子俺就借来十八般武艺,和那帮刁蛮小子们过过招。
一、威逼不成,利诱又何妨!
长篇名著,尤其是古典名著难读难懂,强逼他们阅读肯定是异常痛苦,读不出味道不说,从此以后痛恨读书,损失可就惨重了。
常言道:投其所好,引其上道。
想一想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啥?
诱饵之一:电影、电视。
《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最近在荧屏上闹得正欢啊。
又是新版又是旧版的,网上报纸上的评论也是满天飞,热闹非凡啊。
首先这是一种好现象,看出人们对古典越来越重视了。
孩子们既然喜欢看电视,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们看吧,但是可不白看啊,原著好还是电视好?人物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得给我说出个一二三来才算过关。
诱饵之二:帅哥美女。
自古以来,美女、英雄就有着无与伦比的杀伤力。
那好办啊,“金陵十二钗”个个美若天仙。
诸葛亮、周瑜、曹操个个是一等一的“神童”、“天才”,通古博今,智勇双全。
哪天把那窗帘一拉,门儿虚掩。
视频、幻灯齐上阵,再加上偶的三寸不烂之舌极尽渲染,当然少不了暗中和得意弟子内外串通。
于是乎,不等
俺的大戏落幕,孩子们已然心往神驰,想入非非。
哈哈,乖乖入网吧。
诱饵之三:也来个pk。
不是喜欢《哈利波特》吗?我可告诉你们,哈利波特远远不如我们的《西游记》想象丰富,耐人寻味。
不信?那好,今儿就来个《哈利波特》pk《西游记》。
孰优孰劣谁胜谁负暂且不管,要想pk必先了悟啊,得了吧小子们,先读书去吧,读完了再来跟我神侃。
诱饵之四:蜜枣战术。
一日午中,春暖花开,窗外下起了濛濛细雨。
孩子们在教室内埋头苦读。
看着他们,我突然生出一阵怜悯之心。
忙忙碌碌的日子是否让他们像我一样忽略了身边很多美好的瞬间。
于是让他们停笔抬头,布置作业:“孩儿们,到校园里去走走,把你认为最美的东西带回来给大家。
”孩儿们满心欢喜的去了,满心欢喜地回来,佩佩说:“哦,老师,难忘的浪漫之旅”。
嘿嘿,乳臭小儿哪能体会她老师的良苦用心。
“孩儿们,你们可知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人是谁吗?是林黛玉。
她的《咏白海棠》‘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梨蕊,借梅花’清丽婉约,风流别致。
她的‘冷月葬诗魂’直让人摒心静气,见之忘俗。
而最浪漫的事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葬花,数来数去,这怎么也算千古第一雅了,浪漫气质,无人能及。
”话到这里,孩儿们已然对林妹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
又一日早课:昨夜花朝,是林妹妹的生日,想起林妹妹的《葬花吟》,禁不住和诗两首:
其一
年年风里看落花,翩翩蝶舞寄年华。
苦意留春春不住,飘来飘去
落谁家?
其二
山坡羊雨夜兼怀黛玉
泪痕未干,烛心已残,锦帕凝丝千万端。
雨阑珊,意缠绵,花落飘渺天地间。
风过芭蕉呜声咽。
聚,泪纷乱;散,香杳然。
孩儿们,老师的大作出来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啦。
一番撩拨,有那心急的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
二、抛砖引玉,墙内开花墙外香
因为喜欢曹文轩,所以就把《孤独之旅》上得千回百转,如梦如幻。
果然,小孩子们欣欣然上钩了。
于是班里人手一本《草房子》,由《草房子》又恋上了曹文轩,然后又牵扯上了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如此如此,十本百本无穷匮矣。
如此如此,读书读书无穷尽矣。
虽然不是名著,但是也是适合小家伙们阅读的精神大餐,何乐而不为?
三、搬弄是非,挑起事端
书里的人物形象颇多是有争议的。
“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黛玉和宝钗你更喜欢谁?”“诸葛亮的一生是不是虚伪的一生?”时不时地抛出几个小砖头,挑起事端,看我的弟子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更有甚者,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又一次心内窃喜。
也并不需要分个胜负,战出个结果,因为这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
茶余饭后,不再寂寞。
过程岂不比结果更重要?辩吧辩吧辩吧,我且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嘿嘿。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一次,班里卫生区老是有人乱扔纸屑,班里为此扣分不少,孩子们倍感委屈,只能和卫生检察员争辩。
可是人家卫生检查员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这可让孩子们犯了难。
班长过来求救,我如此这般,对他耳语一番,他兴高采烈地走了,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虚心求教:“哪里来的技巧?”偶得意的说:“《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左手恩,右手威,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代霸业。
你虽然也是班长,但是需要学向他学习当领导的技巧啊。
”班长宝贝似的走了,偶望着他的背影得意地一笑,因为偶知道,擒贼擒王,这个小家伙一呼百应,班里且得有一阵《三国》热了。
阅读名著任重道远,以上此种皆为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至于后续工作,且听下回分解。
指导教师崔玲玲
程老师的文章语言诙谐、幽默、风趣。
文中的“一诱一抛”、“一挑一出”无不体现着老师的睿智聪慧。
学生在这种轻松而又充满诱惑的氛围下怎能不喜欢上名著呢?
省课程团队王金池
才气,幽默,睿智!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多多,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巧设计。
责任心如此,不只名著阅读会成效显著吧。
邻家有女初长成
——我和学生读名著
平度市张舍镇张舍中学王素苹
曾经,我为学生竟然不知道关羽是三国里的人物而悲哀,也为他们没有读过一部完整的名著而大发雷霆。
更有甚者,居然有人问,吕不韦是吕布的父亲吧?我是不是要嘲笑他们呢?扪心自问,我为学生做过什么呢?只有茫然罢了。
名著之于学生们,是板着脸孔的长者,亲近不得,让他们不寒而栗。
试问,一个无法跟你沟通的人,你会对他敞开心扉吗?不会的!如果我们教师冠以名著道貌岸然的深奥模样,是会把学生吓跑的。
首先,要打消学生心头的障碍,名著没有那么难读,要知道,成功没有那么难,更何况是读一本书呢,真有那么难吗?
我痴迷文学是从初中开始的。
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曾在很多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小说、散文都有。
他经常用很有磁性的声音给我们读长篇小说,往往并不一次读完,翻到哪儿读哪儿,读到哪儿算哪儿,自习课下了,一段文字往往是没有结尾,期盼着下次老师再接着读完,却是没了下文。
下次再读,又换了新内容。
我们便自己找了书来读,日积月累,也读了那些看起来艰涩难懂的书,现在想想,还怪有味的。
真要感谢老师的“无心”插柳,柳竟成荫了。
名著里的那些人物,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邻家有女初长成”,似乎只是蓦然回首的功夫,“她”就在那里亭亭玉立了。
我告诉学生,名著和我们正在读的课本没有一点区别,它是对你
最炽热的朋友,不信,你们用手挠挠它,它保准乐得咯咯笑。
名著没笑,学生乐了。
好,我们就去挠挠它。
带着一种玩乐的心理,他们轻松地读完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鲁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骆驼祥子》、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很多经典名著。
我也学自己的初中老师的做法,自习课读文章。
有时从一篇文章的中间读,有时又只读个开头,有时也会“无心插柳”一会,没头没脑地抛出个问题:“你们说,三国里的典韦用的是哪种兵器来,是双刀还是双锤来?”于是,学生炸了锅,有说,双刀吧?有的马上反对,是锤,锤!有的不出声,做冥思苦想状。
有个爱冲动的小男生最好笑,站起来作总结发言,我说是用双锤,我都研究三国好几遍了,你们不要再以讹传讹了,这样很不利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
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并没让学生信服。
第二天,有很多学生找到我说典韦的兵器,有的是从网上查的,还把兵器的样子画下来;有的是翻了半宿《三国演义》。
那段时间,学生们经常讨论三国里的人物使用的兵器,我就望着他们一脸的灿烂。
后来连《水浒》里那些好汉的兵器也让他们研究了个透。
哈哈,我的阴谋得逞了,可学生们居然没有抱怨我的。
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激情万丈地学习,奖励就是要我在自习课上读文章给他们听。
偶尔的,我也会在课前留出三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他读的好书分享给大家。
我的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出一批“书虫”、“书痴”。
有一个男生,他的读书故事在当时广为笑传,有同学在日记里写到他,说他是
超级懒蛋,凳子仿佛长在他的屁股上,连下课都不愿离开他,除非他要去厕所。
我问,怎么回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曰:看书。
这次没人再笑他,全是敬佩的眼光砸向他。
他是我们那一届的中考冠军。
你看,名著可不就是邻家那个温婉可亲的女孩,悄悄地,她就出落成大姑娘了。
指导教师李健
不虚浮不矫饰,举四两而拨千斤,王老师用清新秀丽的语言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省课程团队毕淑娟
在和学生轻轻松松“玩”名著呢!有这样幽默风趣的老师,学生不喜欢名著都很难!邻家有“师”初长成,那就是平度的王素苹老师了!相信您会慢慢地出落成一位“名师”的!
务“实”与务“虚”
青岛第二十一中学杨枫
名著,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份难以下咽的文化大餐。
要不要教名著,怎么组织名著阅读的教学,摆在老师们面前的是无数争论不休的议题。
下面,我谈谈一点认识。
务“实”:考试面前“新秀才”的无奈
我们名著阅读教学有着实际存在且回避不了的问题。
名著阅读,考试要考查,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想要过考试关,学生必须学,老师必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