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及答案解析课时提升作业 (9)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二)(1.2)(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运动的描述(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A项空气流动是宏观运动,B项机械运动是位置变化,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C项没有说相对于哪个物体,D项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故选D。
2.(2014·岳阳中考)如图所示,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
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书C.桌面D.桌面上静止的橡皮【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取。
对于正在运动的书,笔相对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书,故选B。
3.(2015·盐城亭湖新区实验期末)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老鹰和乌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相同,所以二者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故A正确,B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都是运动的,故C、D 错误。
【方法归纳】两步描述物体的运动(1)选定参照物。
(2)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4.(2014·嘉兴中考)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
全国2023年八年级上期物理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答案】B【解析】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故选B.(1)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选择题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A. 40°B. 50°C. 80°D. 100°【答案】B【解析】解: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时,则入射角为=4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40°=50°.故选B.选择题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 手影游戏B. 日食C. 小孔成像D. 水中倒影【答案】D(1)手影游戏中的影子,小孔成像,日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选择题如图所示,卢奇同学通过平面镜中看到了猫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猫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卢奇的眼睛,这事实说明()A. 光的漫反射B. 光的镜面反射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 平面镜成等大的像【答案】C【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可以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卢奇在平面镜中看到猫的眼睛时,猫也一定能看到卢奇的眼睛,综上所述,这是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故选C。
教室中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答案
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已知绳子吊放于 A、B两点处,若从 A点拉动绳子,则()A. 绳子在B点趋于定势B. B点上绳子趋于定势C. 在A点绳子处施加作用力D. B点处绳子力矩不变答案:A2. 质点的放射线型轨迹,如右图所示。
若该质点的动量和能量都保持定值,则 ( )A. 运动轨迹无限收敛B. 运动轨迹围绕原点不动C. 运动轨迹为圆D. 运动轨迹定向收敛答案:B3. 将砝码放置在轻载面上,尾角为α,下角为β,尾端(也即α端)施力 F,则 ( )A. β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B. β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C. α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D. α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答案: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零的直线运动的体的动量守恒B. 动量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是同一守恒定律D. 动能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答案:A5. 已知 A、B两点之间的矢量和,则()A. 首尾相接的线段也为矢量和B. 线段 AB的长度和矢量和的大小有关C. 线段 AB的长度与矢量和的方向有关D. 线段 AB长度与矢量和相关性为:越长,矢量和越大答案:C6. 从垂直至水平面的滑道上,球体降落,若其运动中对应的势能为 E 和 K,分别为垂直至水平面分割点处的总能量,则()A. E < KB. E = KC. E > KD. E 和 K不可得出结论答案:A7. 有下列假设:动量守恒在实验中是有效的;动量守恒使得能量守恒,则其中的正确结论有()A. 动量守恒使得能量守恒B. 能量守恒意味着动量守恒C. 动量可以转换成能量D. 动量守恒实验有效答案:D8. 某人站在山坡上,将铅球向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万有引力,球体会绕山坡滚动B. 铅球可以不受重力影响而直线行进C. 重力作用力未变,铅球的动量会随时间而变D. 重力对铅球的运动造成阻力答案:C9. 一台垂直于水平面的弹簧的上端安装有一物体,当从物体上施加有限的力,使其弹跳时,该弹簧( )A. 无需施加力就可承受物体的力B. 随物体位移而增大其力C. 无任何变化仍能承受物体的力D. 随物体位移而减小其力答案:B10. 请问力学是物理学的那个部分?( )A. 无穷小法B. 牛顿公式C. 能量守恒定律D. 动量定理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1. 动量定理可用来表示_______ 。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光的折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光的折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xx·天津中考)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变高了的池底的虚像;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扩大视野,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2.(xx·泸州中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
故选B。
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解析】选B。
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
故选B。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解析】选B。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④猜想假设⑤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 80 1.02 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的频率,进行分析比较③④②①⑤控制变量法.【解析】(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故选A. B. C;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短,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不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80和1.02;(2)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3)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为:③④②①⑤(4) 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 (1)A、B. C;A、D. F(或H、J);80;1.02;(2)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3)控制变量法.点睛:本题需要用好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3.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⑴琴声、歌声是通过传播到小红耳朵的;⑵小红能清楚的分辨出哪是提琴声、哪是小号声,原因是;⑶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大。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八透镜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八透镜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xx·徐州中考)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
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解析】选D。
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
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
故选D。
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B.bC.cD.d【解析】选B。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a、c、d、e为凸透镜,故选B。
3.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解析】选A。
此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电珠作为研究对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选A。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一点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透镜焦点的理解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A项说法正确。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故B项说法正确。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C 项说法错误。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故D项说法正确。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七声的利用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七声的利用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解析】选A。
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
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因为玻璃杯破了,所以主要是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
声音不仅仅在玻璃杯中传播,“吼王”吼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分贝数是指其响度,与频率无关。
故选A。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D。
本题考查声的利用。
超声波也是声,声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且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我们利用超声波传递的能量清洁牙齿,D对。
3.新年联欢会上,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
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解析】选C。
本题考查声能传递能量的实验。
鼓面振动发声,而且声波能通过空气传递能量。
鼓面的振动频率达不到20 000 Hz,不会产生超声波。
故选C。
4.(xx·广西北海合浦期末)下列事例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确定目标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体内的结石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D.利用超声波探测地下储存的石油【解析】选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及答案解析课时提升作业(九) 3.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九)温度(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4·漳州三中期末)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人体正常的体温D.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的温度【解析】选B。
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5℃左右;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的温度为36℃左右。
故选B。
2.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A.放入沸水中煮B.放入温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擦洗D.在酒精灯上烧【解析】选C。
用沸水煮的方法对器具进行消毒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但对体温计来说,我们不能忽略温度这个因素,因为沸水的温度已超过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体温计会被胀破,A错误;温开水虽能保证体温计不被胀破。
但又达不到消毒的目的,B错误;在酒精灯上烧会损坏体温计,D错误。
3.(2013·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173℃B.-100℃C.273℃D.100℃【解析】选A。
本题考查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由T=(t+273)K可得,t=(T-273)℃=(100-273)℃=-173℃。
【变式训练】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
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
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
八年级物理课时提升练习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2 - 课时提升作业(二)运动的描述................................................ - 3 - 课时提升作业(三)运动的快慢................................................ - 4 - 课时提升作业(四)测量平均速度.............................................. - 5 - 课时提升作业(五)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6 - 课时提升作业(六)声音的特性................................................ - 7 - 课时提升作业(七)声的利用.................................................. - 9 - 课时提升作业(八)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11 - 课时提升作业(九)温度................................................. - 13 - 课时提升作业(十)熔化和凝固............................................... - 15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汽化和液化............................................. - 17 -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升华和凝华............................................. - 19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三)光的直线传播........................................... - 21 - 课时提升作业(十四)光的反射............................................... - 23 -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平面镜成像............................................. - 25 -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光的折射............................................... - 28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光的色散............................................... - 31 - 课时提升作业(十八)透镜............................................... - 33 -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生活中的透镜........................................... - 35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36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眼睛和眼镜........................................... - 38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质量............................................. - 40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密度............................................. - 42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 44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 47 -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龙岩中考)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 mB.2.5 dmC.2.5 cmD.2.5 mm2.(郴州中考)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
初二物理提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提高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常数,其值为3×10^8 m/s,是光速的国际标准值。
2. 下列哪个物体的密度不是1 g/cm³?A. 水B. 酒精C. 铁D. 铜答案:C解析:水和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接近1 g/cm³。
而铁和铜的密度远大于1 g/cm³,铁的密度约为7.87 g/cm³,铜的密度约为8.96 g/cm³。
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成正比。
答案:压力解析:根据摩擦力的定义,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A)解析: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
三、计算题1.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5V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U=电流I×电阻R。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U=0.5A×10Ω=5V。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时间为3秒,求物体下落的高度。
答案:45米解析:自由下落的距离可以用公式h=1/2gt²计算,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h=1/2×9.8m/s²×(3s)²=44.1米,四舍五入为45米。
四、实验题1. 如何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弹簧秤,一个已知质量的物体,和一个装有水的容器。
(2)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记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3)将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熔化和凝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熔化和凝固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xx·凉山中考)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晶体熔化条件的了解。
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一达到熔点;二继续吸热。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温度相同,冰因不能吸收热量而不能继续熔化。
2.(xx·常州中考)xx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 1 064.6℃,铱的熔点是2 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 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 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 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 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解析】选B。
本题考查熔点的知识,知道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黄金的熔点是1 064.6℃,铱的熔点是2 443.0℃,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 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温度等于或高于2 443.0℃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当温度高于1 064.6℃而低于2 443.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冰的熔化过程B.蜡的熔化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熔化或凝固图像的分析。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密度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密度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B。
2.如表所示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3) 物质密度/(kg·m-3)纯水 1.0×103冰0.9×103煤油0.8×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铜8.9×103水银13.6×103铅11.3×103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解析】选C。
本题考查从密度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密度的理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干松木、铜、铅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故“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故“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这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下,密度不相等,故“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说法正确;由密度公式变形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密度大的,体积小,从表中可知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所以铅块的体积比铜块小,故“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说法错误。
故C选项正确,故选C。
3.(xx·天津中考)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m=60kg,密度约为ρ=1.0×103kg/m3,中学生的体积V===0.06m3=60dm3。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质量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质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4·白河一中期中)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C.你的质量D.你的钢笔【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体质量的估测。
先进行单位换算,把mg换算成同学们熟悉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些物体的质量。
1.5×104mg=15g,电脑质量明显比它大,课桌的质量更大,自己的质量比课桌的还大,只有钢笔合适,故选D。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熔化成铁水B.一块铜压成铜片C.国旗被带到“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D.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解析】选D。
“铁块熔化成铁水”,虽然它的状态变化了,但它所含铁的多少没有变化,故质量不变,A错;“一块铜压成铜片”,它的形状变化,但它所含铜的多少没有变化,故质量不变,B错;国旗虽然位置发生变化,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质量不变,C错;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铝被磨掉了,故圆柱体所含的铝比原来粗糙的铝锭少,故质量变小,D正确。
3.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解析】选C。
本题考查天平的调节。
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说明左盘质量较大,即右盘砝码质量不足,此时可将游码向右移一些。
在放物体后,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C。
【易错警示】天平的使用中,在测量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天平要放在水平台上,如果桌面不水平,可垫高;再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的平衡,而开始测量后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的位置进行调节。
4.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增加砝码D.在右盘减去砝码【解析】选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一) 1.1
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 )A.40μmB.40 mmC.40 cmD.4.0 mm【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估测。
鸡蛋的直径在4 cm左右,即40 mm,乒乓球的直径与鸡蛋的直径差不多,故选B。
2.(2014·呼伦贝尔中考)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B.1 cmC.1 dmD.1 m【解析】选A。
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 mm。
故选A。
【方法归纳】依据数据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两种方法(1)观察法:如观察数据25.91 cm中的个位数字5对应的是后面的单位cm,查出倒数第二位数字9对应的单位是cm的下一位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
(2)变换单位法:如将数据25.91 cm变为259.1 mm,此时个位是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 mB.1.75 mC.1.85 mD.1.95 m【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
“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 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 cm×7=175.70 cm=1.7570 m。
故选B。
4.(2014·遂宁中考)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 cmB.12.34 cmC.12.35 cmD.12.36 cm【解析】选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3.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3.4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升华和凝华(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12分后)1.(2021黔东南中考)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进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踢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解析】挑选b。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推论,化解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发生的冰花,就是室内温度较低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固变成的小冰晶,属凝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片消失,由固态轻易变为气态,属升华现象;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突遇冷凝结为的小冰晶,属凝华现象;炎热干燥的夏天,自来水管冒著“汗”,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凝固变成的小水滴,属液化现象;冬天,千里冰封,水变为了冰,出现的就是凝结现象。
故挑选b。
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的“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融b.汽化c.液化d.升华【解析】选d。
黑色碳粉为固体,激光照射时,碳粉吸热直接变为气态的碳蒸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为升华现象。
故选d。
3.(2021连云港中考)以下图中的物理现象属凝华的就是()【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凝华现象的判断。
凝华是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
春天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夏天薄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冬天冰雕渐小,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4.2021年1月,武汉利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消解雾霾。
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浮萍干冰,就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放热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并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大冰粒,冰粒上升过程中变为雨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
密度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2.如表所示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密度/(kg·m-3) 物质密度/(kg·m-3)
纯水 1.0×103冰0.9×103
0.5×103
煤油0.8×103干松
木
酒精0.8×103铜8.9×103
水银13.6×103铅11.3×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从密度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密度的理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干松木、铜、铅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故“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故“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这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下,密度不相等,故“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说法正确;由密度公式变形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密度大的,体积小,从表中可知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所以铅块的体积比铜块小,故“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说法错误。
故C选项正确,故选C。
3.(2013·天津中考)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30dm3 B.60dm3 C.100dm3 D.120dm3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m=60kg,密度约为ρ=1.0×103kg/m3,中学生的体积V===0.06m3=60dm3。
故选B。
4.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
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V甲=V乙,则m甲<m乙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利用图像法判断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所以该图像反映的是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图像,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该图像也是密度图像。
若V甲=V乙,则m甲>m乙,选项A错误;若m甲=m乙,则V甲<V乙,选项B错误。
在体积相同时,甲和乙的质量不同,则甲和乙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选项C正确;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甲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的密度比乙的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5.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密封在容器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其质量减小,由于气体总能充满它所在空间,故气体的体积不变,根据ρ=知,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
答案:不变变小
【易错警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但对于气体来说,由于气体分子运动较快,气体的体积始终是所在容器的容积,即同一气体的密度是不稳定的。
6.(2013·无锡中考)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
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其中密度
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甲的
密度是g/cm3。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由图像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4×103kg时,对应的体积V=2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2×103kg/m3=2g/cm3。
答案:甲 2
【方法归纳】运用图像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像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7.(2013·眉山中考)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cm3。
(冰密度为0.9×103kg/m3)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
冰的质量m=ρV=0.9×103kg/m3×100×10-6m3=0.09kg=90g;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质
量不变,故水的质量为90g,水的体积V水===0.09×10-3m3=90 cm3。
答案:90 90
三、实验探究题(7分)
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一位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V/cm3质量m/g
A 1 5 10
2 10 20
3 15 30
B 4 10 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
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中画出A物质的m-V图像,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g/cm3= kg/m3。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从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体积增大,质量也在增大。
所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越大;从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就增大几倍,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从表中数据2和4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体积相同,但是质量不相同。
(3)A物质的m-V图像利用描点法在图中画出直线。
由表中数据可知,A物质当体积是10cm3时,质量是20g;所以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2g/cm3=2×103kg/m3。
答案:(1)越大正比(2)不相同
(3)如图所示
2 2×103
四、计算题(11分)
9.(2014·哈尔滨香坊区期末)一个500mL
的矿泉水瓶正好可装满350g汽油,如图所
示,这种油罐车一次可运载汽油42t,某加油站地下油库的容积为185m3,求:
(1)汽油的密度是多大?
(2)若加油站油库处于无油状态,用图中的油罐车加满油库需要运来约几罐汽油?(取整数)
【解析】(1)ρ===0.7 g/cm3
(2)0.7g/cm3=0.7t/m3
V2===60 m3,n==≈3(罐)
或m总=ρV总=0.7t/m3×185m3=129.5t
n==≈3(罐)
答案:(1)0.7g/cm3(2)若油库无油,需要运来约3罐汽油。
【培优训练】
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
(1)艾力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艾力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三个木块的体积的数据见表,请根据乙图的示数,在表中填
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
木块第一个木
块第二个木
块
第三个木
块
木块的质量/g 9.45 13.40
木块的体积
/cm3
15.00 20.00 25.00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木头的密度是g/cm3(保留两位小数)。
【解题指南】
(1)使用前如何调节天平平衡?
(2)怎样利用天平读出木块的质量值?
(3)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计算密度值?
提示:(1)使用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若指针向右偏则向左调平衡螺母,若指针向左偏则向右调平衡螺母。
(2)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比较三个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解析】本题考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1)天平调平,指针指向右,则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2)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示数等于物体的质量,故m=10g+5g+2.50g=17.50g。
(3)从表中可看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第一个木块的密度ρ1===0.63g/cm3,第二个木块的密度ρ2
===0.67g/cm3,第三个木块的密度ρ
3,将三次实验结果加起来求平均值就是木3===0.7g/cm
头的密度ρ===0.67g/cm3。
答案:(1)左平衡螺母(2)17.50 (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4)0.67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