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计科数据库原理3-2
数据库原理理论知识点总结
一、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具有持久化的特性,可以供多个用户共享和使用。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操作的设计和数据管理的设计等方面,而数据库的管理则包括数据的存储、索引、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数据库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方面。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它具有数据的持久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方面,同时还包括事务的管理、并发控制、恢复和安全性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还具有多用户和多任务的特性,可以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应用。
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数据库设计是指按照数据库的应用要求和使用方式来组织和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内容和操作方法。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数据结构的设计原则、关系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数据完整性的设计原则等方面。
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的冗余和一致性等问题,以及数据库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一种用来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具有数据的存储、索引、检索、更新、删除、备份和恢复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具有并发控制、事务管理、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可以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应用。
五、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审核性等方面。
数据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用户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密码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包括数据的加密、审计和恢复等功能。
数据库的完整性主要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约束等方面,同时还包括数据的唯一性和约束性等功能。
六、数据库性能和优化数据库的性能和优化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数据库的存储、索引、检索、更新、删除、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数据库系统概论chp3-2
要查询经过计算的列,在select之后的目标列的 格式为:SELECT <目标列表达式>
例1:显示学生的姓名及出生年份 SELECT Sname 姓名, 2017 – Sage 出生年份
FROM Student
<目标列表达式>不仅可以为表达式,还可以是字符串常量, 函数。
数据库原理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问题
1. 模式的作用是什么?它和用户有什么关联? 2. SQL Server2008在删除模式时的默认级联选
项是什么? 3.在创建数据表时添加约束有几种方法?
3.3.3 索引的建立与删除
在应用系统中,尤其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对 数据查询及处理速度已成为衡量应用系统成败的 标准。而采用索引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通常是最 普遍采用的优化方法。
注意:当自定义的标题中含有空格时,必须用单引号将标题括起来。
例2:查询数据表Student中所有学生的学号及年龄,结果 中各列的标题分别指定为学 号、年 龄;
SELECT Sno as ‘学 号’ , Sage as ‘年 龄’ FROM Student
(4)替换查询结果中的数据 在对表进行查询时,有时对所查询的某些列希望得
使用索引:当使用索引访问建有索引的表内数据 时,系统会通过遍历索引树结构来查找行的存储 位置,效率非常高。
索引的作用
通过创建唯一索引,可以增强数据记录的唯一性。 可以大大加快数据检索速度。 可以加速表与表之间的连接,这一点在实现数据 的参照完整性方面有特别的意义。 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使用索引可以在检索数据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 器,提高系统性能。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查询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数据库原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它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方法和数据操作功能。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和约束条件进行抽象和描述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基于二维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
关系模型中的表格被称为关系,其中的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5.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将现实世界的需求转化为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结构、完整性、冗余和性能等因素。
6.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
7.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索引通过建立数据和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定位数据所在的位置。
8.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一组操作被视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到初始状态。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征,可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9.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数据泄露和破坏的能力。
数据库安全性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方面。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数据保护等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以上是对《数据库原理》的部分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查询语言、索引、事务、安全性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丁宝康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
丁宝康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内容简介《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教材。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关系模式设计理论、关系运算、SQL语言、数据库管理、SQL 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Power Builder9.0简介及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内容丰富,概念阐述细致清楚。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中编写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自学考试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查看全部>>目录第1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1.1 人工管理阶段1.1.2 文件系统阶段1.1.3 数据库阶段1.1.4 高级数据库阶段1.2 数据描述1.2.1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2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3 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4 数据联系的描述1.3 数据抽象的级别1.3.1 数据抽象的过程1.3.2 概念模型1.3.3 逻辑模型1.3.4 外部模型1.3.5 内部模型1.3.6 三层模式和两级映像1.3.7 高度的数据独立性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4.1 DBMS的工作模式1.4.2 DBMS的主要功能1.5 数据库系统(DBS)1.5.1 DBS的组成1.5.2 DBS的全局结构1.5.3 DBS的效益小结习题1第2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2.1 数据库系统生存期2.1.l规划阶段2.1.2 需求分析阶段2.1.3 概念设计阶段2.1.4 逻辑设计阶段2.1.5 物理设计阶段2.1.6 数据库的实现2.1.7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2.2 ER模型的基本概念2.2.1 ER模型的基本元素2.2.2 属性的分类2.2.3 联系的设计2.2.4 ER模型的操作2.2.5 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2.3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2.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2.3.2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2.3.3 三类完整性规则2.4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2.4.1 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2.4.2 采用ER模型的逻辑设计步骤2.5 ER模型实例分析2.5.1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及转换2.5.2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2.5.3 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2.5.4 公司车队信息系统的ER模型2.6 增强的ER模型2.6.1 弱实体与强实体2.6.2 子类实体与超类实体小结习题2第3章关系模式设计理论3.1 关系模式的设计准则3.1.1 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3.1.2 关系模式的非形式化设计准则3.2 函数依赖3.2.1 函数依赖的定义3.2.2 FD的逻辑蕴涵3.2.3 FD的推理规则3.2.4 FD和关键码的联系3.2.5 属性集的闭包3.2.6 FD集的最小依赖集3.3 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3.3.1 关系模式的分解3.3.2 无损分解3.3.3 模式分解的优缺点3.3.4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3.3.5 保持FD的分解3.3.6 模式分解与模式等价问题3.4 范式3.4.1 第一范式(1NF)3.4.2 第二范式(2NF)3.4.3 第三范式(3NF)3.4.4 BCNF3.4.5 分解成BCNF模式集的分解算法3.4.6 分解成3NF模式集的合成算法3.4.7 模式设计方法小结3.5 多值依赖和第四范式3.5.1 多值依赖3.5.2 关于FD和MVD的推理规则集3.5.3 第四范式(4NF)小结习题3第4章关系运算4.1 关系代数4.1.1 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4.1.2 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4.1.3 关系代数运算的应用实例4.1.4 关系代数的两个扩充操作4.2 关系演算4.2.1 元组关系演算4.2.2 域关系演算4.2.3 关系运算的安全约束和等价性4.3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4.3.1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问题4.3.2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小结习题4第5章SQL语言5.1 SQL简介5.1.1 SQL发展史5.1.2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5.1.3 SQL的组成5.1.4 SQL的特点5.2 SQL的数据定义5.2.1 SQL模式的创建和撤销5.2.2 SQL的基本数据类型5.2.3 基本表的创建和撤销5.2.4 索引的创建和撤销5.3 SQL的数据查询5.3.1 SELECT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5.3.2 SELECT语句完整的结构5.3.3 数据查询中的限制和规定5.3.4 条件表达式中的比较操作5.3.5 嵌套查询的改进写法5.3.6 基本表的连接操作,5.4.数据更新5.4.1 数据插入5.4.2 数据删除5.4.3 数据修改5.5 视图5.5.1 视图的创建和撤销5.5.2 对视图的操作5.6 嵌入式SQL5.6.1 嵌入式SQL的实现方式5.6.2 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5.6.3 嵌入式SQL的使用技术5.6.4 动态SQL语句5.7 存储过程与SQUPSM5.7.1 数据库存储过程与函数5.7.2 SQUPSM小结习题5第6章数据库管理6.1 事务6.1.1 事务的定义6.1.2 事务的ACID性质6.2 数据库的恢复6.2.1 典型的恢复策略6.2.2 故障类型和恢复方法6.2.3 检查点技术6.2.4 SQL.对事务的支持6.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6.3.1 并发操作带来的三个问题6.3.2 封锁技术6.3.3 并发操作的调度6.3.4 SQL对并发处理的支持6.4 数据库的完整性6.4.1 完整性子系统6.4.2 SQL中的完整性约束6.4.3 SQ3L的触发器6.5 数据库的安全性6.5.1 安全性问题6.5.2 SQL中的安全性机制6.5.3 常用的安全性措施小结习题6第7章SQL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7.1 SQLServer2000概述7.1.1 SQLServel2000的结构和版本7.1.2 SQLServel2000的环境介绍7.1.3 工具介绍7.2 企业管理器7.2.1 数据库的操作7.2.2 表的操作7.2.3 索引7.2.4 视图7.2.5 存储过程7.2.6 触发器7.2.7 用户自定义函数7.2.8 备份恢复与导人导出……第8章Power Builder 9.0简介及应用第9章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数据库原理(完整)
数据库原理(完整)数据库原理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主要涉及数据的定义、存储、查询、更新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服务。
数据库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用于描述数据的结构和语义。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抽象为数据模型的过程,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关注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逻辑设计则将概念设计的结果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物理设计则关注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方式。
3. 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交互的工具,用于表达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查询语言有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和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
4. 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事务管理是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确保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
事务管理包括事务的并发控制、恢复和锁定机制等。
5. 数据库存储引擎:数据库存储引擎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负责数据存储和访问的组件,它决定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存储引擎有InnoDB、MyISAM、MongoDB等。
6. 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的能力。
它包括身份验证、授权、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方面。
7.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恢复数据库到特定状态的过程。
备份包括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恢复则包括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点恢复等。
数据库原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医疗、教育、政府、电子商务等各个行业。
掌握数据库原理,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为各类应用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服务。
数据库原理(完整)数据库原理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
是
读者编号
name
varchar
50
否
读者名称
sex
char
4
否
性别
type
varchar
50
否
读者类型
birthday
smalldatetime
4
否
生日
paperType
varchar
20
否
证件类型
paperNum
varchar
30
否
证件号码
tel
varchar
20
否
电话
varchar
图2-6图书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3.数据总体结构设计
3.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这个阶段不用考虑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类型、机器类型等问题。这阶段可用的工具很多。用的最多的是E-R图(Entity-Relation,实体-关系图),另外还有许多计算机辅助工具(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可以帮助进行设计。本系统采用了E-R图的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是描述数据实体关系的一种直观描述工具。这种图中有:
第一种转化是将实体转化为关系表。这种转化较简单,需要将实体的属性定义为表的属性即可。
第二种转化是联系的转化。即将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表格之间的关系,如外部键的定义。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人员管理数据库表格的组成之间的联系等等。该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结构合理,对一个人员建立多条记录。
数据库原理及技术
数据库原理及技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了数据的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等方面。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库承担着承载各种应用系统的重要角色,如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线交易系统、社交网络平台等。
数据库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等方面。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的一种抽象表示,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数据结构则是数据在存储介质中的组织方式,常用的有表、索引、视图和触发器等。
数据操作则是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常用的有SQL语言和存储过程等。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常用的有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等。
数据库技术主要涉及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设计和实现。
DBMS是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存储、访问和操作等功能。
常见的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和PostgreSQL等。
DBMS通过实现数据库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使得数据能够高效地存储和访问,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原理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应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升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效率。
此外,数据库原理和技术也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为各种数据驱动的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基础。
综上所述,数据库原理及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关乎着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研究和应用数据库原理和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070725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代码:02113008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2周2.课程性质:实践教学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6.教材与参考书目:王珊萨师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7.考核方式:设计答辩二、课程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实践课。
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知识设计计算机课题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包括:⑴通过调查研究和上机实习,收集和调查有关技术资料。
⑵掌握设计课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⑶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调试。
三、课程内容、时间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1、选题原则课程设计可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达到某一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进行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必须符合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课程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和拓展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2、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数据库相关的题目。
题目至少要包括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两部分。
数据库中应该含有多张表,表与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数据库原理介绍
数据库原理介绍
数据库原理是指在计算机科学中,对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数据库是指组织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集合,它提供了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方式。
数据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基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采用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表示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
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接口,使用户可以定义、操作和控制数据库中的数据。
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对数据库进行结构设计和规范化。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等,规范化是指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和依赖关系,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数据一致性。
4. 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用于加快数据检索速度的数据结构。
通过索引,可以将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有序存储,从而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
5. 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对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包括
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确保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数据库结构和查询语句等方式,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吞吐量。
常见的优化技术包括索引优化、查询重写和并发控制等。
综上所述,数据库原理涉及到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索引、数据库事务和数据库优化等方面,它是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据库的架构、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操作和查询、事务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对《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描述事物属性和关系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地、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DBMS、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组成的完整系统。
2.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基于关系理论,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形式。
-实体-关系模型:基于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
-层次模型:数据组织为树形结构。
-网状模型:数据组织为图形结构。
-对象模型:以对象为中心来描述数据。
3.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一组运算符和规则,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选择、投影、并、差、交、连接等。
-关系演算:基于数理逻辑的一种查询方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4.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确定数据库的整体结构和模式。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确定存储结构、访问路径、索引等。
5.数据库查询-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查询。
-查询优化:通过优化查询计划来提高查询效率。
6.事务处理-事务: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更新的基本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的特性。
-并发控制:用于处理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可能出现的并发不一致问题,包括锁、并发控制技术等。
7.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
-安全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
8.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备份:将数据库的副本存储在其他位置,以防止数据丢失。
-恢复:将备份的数据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包括崩溃恢复和事务恢复。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身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其他发展方向(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机器、并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CAD、CAE、计算机图形学、办公自动化以及软件开发环境等研究方向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理方法技术。
2、学会数据库使用、设计、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教学内容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结构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数据模型的组成、三级模式结构等。
教学重点: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模型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基本教学内容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2 关系操作2.3 关系的完整性2.4 关系代数(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模型的相关知识、关系代数运算。
教学重点: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代数教学难点: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基本教学内容3.1 SQL概述3.2 学生-课程数据库3.3 数据定义3.4 数据查询3.5 数据更新3.6 视图(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
教学重点: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教学难点:嵌套查询、视图的运用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一)基本教学内容4.1 计算机安全性概述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4.3 视图机制4.4 审计4.5 数据加密4.6 统计数据库安全性(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及相关的安全标准,掌握数据库系统中DAC授权机制,要会使用相应的SQL语句对用户进行授权和权力回收,了解其它安全机制。
计算机数据库(第七版)谢希仁著 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数据库(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能够存储大量数据的仓库。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纵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具有固定的列和行。
- 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以键值对或文档形式组织,灵活性较高。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 实体关系模型(ERM):用于描述数据库中实体之间的关系。
- 数据库设计过程:- 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的需求和目标,收集数据。
- 概念设计:设计ER模型,定义实体和关系。
- 逻辑设计:转换为关系模型,定义表格和键。
- 物理设计:选择存储结构和优化查询。
SQL语言-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用于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语言。
-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的语句。
- 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语句。
- 数据查询语言(DQL):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的语句。
数据库安全和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操作。
- 用户认证和授权: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数据库和执行操作。
- 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一致和可靠。
- 主键和外键:用于实施表间的关系和数据完整性。
数据库性能和优化- 数据库索引:提高查询性能的数据结构,加快数据检索速度。
- 查询优化:通过优化查询计划和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 数据库缓存和缓冲:减少磁盘IO,加快数据访问速度。
- 并发控制:处理并发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计算机数据库(第七版)谢希仁著》中关于数据库考试知识点的整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数据库技术的原理是指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技术。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集合,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负责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结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表格(类似电子表格)、树状结构、图状结构等。
数据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查询需求。
2. 数据模型:数据库技术使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来描述和组织数据。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最常用和广泛应用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使用行和列来表示实体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存储和访问:数据库使用不同的存储技术来存储数据。
常见的存储技术包括磁盘存储和内存存储。
磁盘存储是较为常见和常用的方式,数据库会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中,并通过索引等技术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4. 数据查询和操作: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查询语言和操作接口,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常见的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NoSQL数据库的查询语言。
5.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库技术通过事务管理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会使用不同的机制来保证事务的正确执行,例如锁机制、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
综上所述,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存储和访问、数据查询和操作,以及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管理。
这些原理共同构成了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基础,使之成为了当今信息管理和处理的重要工具。
数据库原理完整版
1.2.2 概念模型
1. 概念模型 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3.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1. 概念模型
• 概念模型的用途
–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 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 什么是数据管理
–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续)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
(3)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
(4) 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 实体型(Entity Type)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 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6) 实体集(Entity 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简单说DBMS就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应该 具有如下功能:
• 数据库定义功能 • 数据库操纵功能 • 数据库查询功能 • 数据库控制功能 • 数据库通讯功能
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员
• 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 •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 DBA的重要职责
性质: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 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 ,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 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 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计算机考研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考研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一种技术手段。
而数据库原理是研究数据库的内部机制和工作原理的学科。
在计算机考研中,数据库原理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考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模型、架构等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架构等方面,介绍计算机考研数据库原理。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指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进行存储、管理和组织。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和访问,它具有数据的持久性和独立性。
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组织,表格由多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存储一个属性的值,每一行则表示一个记录。
二、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组织方式的一个概念模型。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以表格的方式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
关系模型以实体-属性-关系的形式描述数据库中的数据,其中实体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属性表示实体的特征,关系表示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指通过软件来管理、存储和组织数据库的系统。
DBMS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并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查询功能。
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和Microsoft SQL Server等。
四、数据库的事务管理事务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操作组成的逻辑单位。
数据库中的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事务管理是保证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锁机制来管理并发访问数据库的过程。
五、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查询优化是数据库中提高查询性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查询优化通过选择合适的查询路径、建立索引、使用缓存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查询的执行效率。
在数据库考研中,查询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查询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政府、教育机构等,帮助用户高效地存储、访问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
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定义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的形式,每个表格被称为一个关系。
关系由多个属性组成,每个属性对应表格的一个列。
二、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表、索引和视图。
表是关系模型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行和列组成,每个行代表一个记录,每个列代表一个属性。
索引是一种高效地查找数据的数据结构,它基于一个或多个列的值创建,并加快了对数据的访问速度。
视图是数据库中的一个虚拟表格,它是基于一个或多个表的查询结果生成的。
三、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常用的数据操作语言包括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存储过程。
SQL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标准化查询语言,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
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定义的操作步骤,经过编译和存储后可以被反复调用。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势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定义数据的约束和关系,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错误。
2. 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数据库,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共享效益。
3. 数据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强大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等。
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恶意访问和意外损坏。
4. 数据的可扩展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和调整数据库的大小和性能。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有关概念1.数据2.数据库(DB)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桌面DBMSSQL ServerOracle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DB24.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开发工具应用系统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概念模型一、模型的三个世界1.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二、实体及属性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三、实体间的联系: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1:1联系1:n联系m:n联系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1:1联系1:n联系m:n联系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实体型:属性:联系: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
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
用E-R 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一、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含一对一)的实体关系。
③查找层次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较慢。
二、网状模型: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可以处理多对多的实体关系。
数据库原理3-2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3.3.1 单表查询
例:按出生日期先后查看全体女同学的姓名、出生日期。 按出生日期先后查看全体女同学的姓名、出生日期。 SELECT 姓名, 出生年月 姓名, FROM 学生 ‘女 WHERE 性别 = ‘女’ ORDER BY 出生年月 ASC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3.3.1 单表查询
例:统计全体同学的人数。 统计全体同学的人数。 SELECT COUNT (*) FROM 学生; 学生;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3.3.1 单表查询
例:统计全体女同学的人数。 统计全体女同学的人数。 SELECT COUNT (*) FROM 学生 ‘女 WHERE 性别 = ‘女’;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3.3.1 单表查询
例:按班级人数多少查看各班级的情况。 按班级人数多少查看各班级的情况。 SELECT 班级编号,班级名称, 班级人数, 班长姓名, 专业, 系编号 班级编号,班级名称, 班级人数, 班长姓名, 专业, FROM 班级 ORDER BY 班级人数 ASC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3.3.1 单表查询
教师情况。 例:查看教研室编号为“A10101” 教师情况。 查看教研室编号为“ 教师编号,姓名, 性别, 职务, SELECT 教师编号,姓名, 性别, 职务, 教研室编号 FROM 教师 WHERE 教研室编号=‘A10101’ ; 教研室编号=‘A10101’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 标准语言SQL
3.3 数据查询
数据库原理3-2
T-SQL中对数据表进行修改的语句是ALTER TABLE, 基本语法是:
例题
在表stu1中增加新字段“stuphone“; 修改表stu1中已有字段的属性:将字段名为 “SNAME”的字段长度由原来的8改为10;将字段名 为“STUDATE”的字段的数据类型由原来的datetime 改为smalldatetime;
本次课学习内容
管理数据表
界面方式创建、修改、删除表
命令方式创建、修改、删除表
管理表数据 添加、更新、删除
一、管理数据表
建立数据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建其中的数据表,即 决定数据库包括哪些表,每个表中包含哪些字段,每 个字段的数据类型等。 创建表的实质就是定义表结构及约束等属性,在创建 数据表之前,先要设计表,即确定表的名字、所包含 的各字段名、字段的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可为空值 等等,这些属性构成表结构。
例题
[例2] 向Student表增加“入学时间”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 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come DATE;
不论基本表中原来是否已有数据,新增加的列一律为
空值。
[例3] 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半字长整数。
ALTER TABLE Student alter column Sage SMALLINT;
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
界面方式下修改表 当创建了一个表后,随着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有时需 要对表结构、列的属性进行修改,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表可以 进行的修改操作有: 1) 更改表名 2) 增加字段、删除字段 3) 修改已有字段的属性(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数据表的完整语法格式为: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缺省值][NOT NULL]
[,列名 数据类型[缺省值][NOT NULL]]…. [,UNIQUE(列名[,列名]….)]
[,PRIMARY KEY(列名[,列名]…)]
[,FOREIGN KEY (列名[,列名]…)REFERENCES 表名(列名[,列名]…)] [,CKECK (条件)] )
主要内容:
常见数据类型
界面方式下创建及编辑数据表
命令方式下创建及编辑数据表
1、常见数据类型
1)整数型
2)字符型
(1)char[(n)] 定长字符数据类型,其中n定义字符型数据的长度,n在1到8000之间, 缺省为1。当表中的列定义为char(n)类型时,若实际要存储的串长度不足n 时,则在串的尾部添加空格以达到长度n,所以char(n)的长度为n。
总结
、修改、删除表
命令方式创建、修改、删除表
管理表数据
插入数据 更新数据 删除数据
例1:要求创建一个学生-课程数据库(名称为student)。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例2:要求在本地磁盘D创建一个学生-课程数据库(名称为 student1),只有一个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文件名称 分别为stu和stu_log,初始大小都为3MB,增长方式分别 为10%和1MB,数据文件最大为500MB,日志文件大小 不受限制。
所上课程(course_kc) 是否专业课(course_zy) 课时数(course_ks)
班级号(classe_number)
总人数(total_number)
3、命令方式下管理数据表
在T-SQL中,用于创建数据表的语句是CREATE TABLE,该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为:
(2)varchar[(n)] 变长字符数据类型,其中n的规定与定长字符型char中n完全相 同,但这里n表示的是字符串可达到的最大长度。varchar(n)的长度 为输入的字符串的实际字符个数,而不一定是n。
3)精确数值型
4)浮点型
5)日期时间类型
6)货币型
7)位型
2、界面方式下管理数据表
studept varchar(30) )
练习:以本章学生-课程数据库为例,创建学生-课程库 及以下内容:
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 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
2)命令方式修改数据库
主要内容: 增加或删除数据文件
改变数据文件的大小和增长方式
增加或删除日志文件 改变日志文件的大小和增长方式 增加或删除文件组
语法格式
Alter database database_name {add file <filespec>[,…n] [to filegroup filegroupname] |add log file <filespec>[,…n] |remove file logical_file_name [with delete] |modify file <filespec> |modify name=new_databasename |add filegroup filegroup_name |remove filegroup filegroup_name |modify filegroup filegroup_name }
3)命令方式删除数据库
语法格式: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组〉 例1:将数据库student删除,可使用下述语句。 DROP DATABASE student GO
练习题
1、创建一个Company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 逻辑名称为Company_data,物理文件为Company.mdf,
数据库原理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授课教师:王哲
复习上节课内容
1. SQL基础知识
概述、SQL特点、基础概念
2. SQL Server 2005基础知识
发展史、版本信息、安装环境、平台
3. SQL Server 2005体系结构
逻辑角度、物理角度
4. 界面方式下创建及管理数据库
参数说明: DEFAULT (缺省值):指定列的缺省值; NOT NULL:列值不能为空值; UNIQUE:取值唯一的列名; PRIMARY KEY:主关键字(主码)列名; FOREIGN KEY:外部码列名; REFERENCES:引用的外部码的表名和列名 CKECK :指定表级约束条件。
2MB增长。
例3:对数据库student增加数据文件student2,初始大 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按10%增长。 例4:删除新增的数据文件student2 例5:将数据库student的名字改为DB。
二、管理数据表
建立数据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建其中的数据表,即 决定数据库包括哪些表,每个表中包含哪些字段,每 个字段的数据类型等。 创建表的实质就是定义表结构及约束等属性,在创建 数据表之前,先要设计表,即确定表的名字、所包含 的各字段名、字段的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可为空值 等等,这些属性构成表结构。
CREATE DATABASE student1
ON ( NAME = stu,
FILENAME = 'D:\stu.mdf' ,
SIZE = 3MB , MAXSIZE = 500MB , FILEGROWTH = 10%) LOG ON ( NAME = stu_log, FILENAME = ‘D:\stu_log.ldf’ , SIZE = 1MB , MAXSIZE = unlimited,FILEGROWTH = 1MB )
创建数据表时使用默认值、约束
CREATE TABLE stu1
(stuid
CHAR(8) PRIMARY KEY,
stuname CHAR(8), stusex CHAR(2) default('男'),
stuage int check(stuage>=0 and stuage<=100) default 20,
界面方式下修改表 当创建了一个表后,随着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有时需 要对表结构、列的属性进行修改,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表可以 进行的修改操作有: 1) 更改表名 2) 增加字段、删除字段 3) 修改已有字段的属性(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
为空值)
界面方式下删除表
查看表属性
SQL Server 2005的数据表可分为用户表和系统表两种类型, 用户表是数据库用户创建的表,用于存放用户的数据,系统表 则是SQL Server 2005为实现数据库维护而创建的表,任何用 户都不应该直接修改系统表,否则会导致数据库无法使用。 在目录树窗口中选中数据库中的“表”项目,即可在内容窗口 中显示出该数据库包含的数据表。
/*指定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属性
[LOG ON file子句] /*指定日志文件属性*/
file子句
NAME=logical_file_name,
FILENAME=’os_file_name’
[,SIZE=size] [,MAXSIZE={max_size|UNLIMITED}] [,FILEGROWTH=grow_increment]) [,...n]
练习
在数据库teacher内创建: 教师基本情况表(jbqk):
教师编号(teacher_no) 教师姓名(teacher_name) 教师所在部门编号(department_no) 教师职称(teacher_grade)
教师上课情况表(skqk):
教师编号(teacher_no)
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为10%;
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Company_log,物理文件 名为Company.ldf,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0MB,
增长速度为1MB。
例2:修改数据库student现有数据文件的属性,将主数 据文件的最大大小改为50MB,增长方式改为每次
主要内容: 创建数据表
修改数据表
删除数据表
案例:以本章学生-课程数据库为例,创建以下内容 学生-课程模式 S-T :
学生表: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
课程表: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
练习1:在数据库student中创建stu_info表,表中包括:学 号、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地址、电话号码、邮编,所在 系代号,每月生活补贴等。
USE student CREATE TABLE stu_info ( 学号 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姓名 char(8) NOT NULL, 出生年月 datetime NULL, 性别 char(2) NOT NULL default('女'), 地址 char(20), 电话号码 char(12), 邮编 char(6), 系代号 tinyint, 每月生活补贴 money ) go
数据库属性(名称、大小、增长方式等)
本次课学习内容
命令方式下管理数据库 管理数据表
界面方式创建、修改、删除表
命令方式创建、修改、删除表
1、命令方式下管理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CREATE
修改数据库:ALTER 删除数据库:DROP
1)命令方式下创建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