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1、什么叫舆论监督?有几种常见形式?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形式:1)批评:比较常见,《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每周质量报告》《道德观察》(漏油事件、女体盛宴等)《焦点访谈》1994开办,1996批评报道75%2)建议:伴随批评。
2、什么叫名誉?名誉有哪些特征?名誉:关于公民或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的一种社会评价。
积极性、公众性、客观性、主流社会性3、什么是名誉权?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名誉权: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名誉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行使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侮辱:指行为人以暴力、语言或文字等形式贬低他人名誉、毁损他人人格的行为。
侮辱的表现形式:(1)暴力侮辱:强行施暴(2)语言侮辱:嘲笑谩骂(3)文字侮辱:大字报等诽谤:指故意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诽谤的表现形式:(1)语言诽谤(2)文字诽谤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指名道姓、含沙射影、大部分可以确认。
3、损害事实的存在名誉、精神、财产受损4、行为人过错故意过错;过失过错;4、什么叫隐私权?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有哪些?隐私权:个人是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名誉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1)履行舆论监督职能(2)公正评论(3)权威的消息来源:发表或引用国家权威机关的观点等内容,以此为依靠。
比如官方文件、专家论点等。
(4)公共人物和公共兴趣公共人物指较多在社会公众面前出现的人物。
比普通人对社会有更大影响。
社会对他们监督多,他们隐私少。
公共兴趣指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事件产生的兴趣。
公众有知情权。
(5)合理使用法律许可的范围(6)当事人同意主观善意、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新闻自由,负责任地传播信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新闻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
2.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
3.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4. 我国新闻行业的监管机制和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新闻职业道德,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行业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2. 讲解新闻法规:阐述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新闻行业的法律环境。
3. 讲解新闻职业道德:介绍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4. 案例分析:选取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巩固程度。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案例库:收集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教案一:新闻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第1-2周)2. 教案二: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第3-4周)3. 教案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第5-6周)4. 教案四:我国新闻行业的监管机制和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第7-8周)5. 教案五: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新闻职业道德,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第9-10周)五、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案例。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复习资料1. 新闻法规新闻法规是指规范新闻行业从业者行为和维护新闻秩序的法律法规。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守新闻法规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1 新闻从业者职责新闻从业者在报道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职责:- 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 - 尊重真实、尊重事实、尊重公平 - 尊重个人隐私和人身安全 - 防止不实言论、造谣和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1.2 依法采访原则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 依法采访,不得非法侵入他人的生活私密空间 - 尊重采访对象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 采访涉及未成年人的事情时要遵守法律规定1.3 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在报道过程中,新闻从业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一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面临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
因此,新闻从业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
2. 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作为舆论引导者,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高度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
2.1 客观、公正、中立新闻从业者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报道事实,并且保持公正和中立。
不应该因为个人立场或利益关系而歪曲事实的真相。
2.2 尊重个人隐私新闻从业者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2.3 避免错误和不实报道新闻从业者应该在报道过程中避免错误和不实报道的情况发生。
如果发现报道错误,应该及时进行修正和澄清。
2.4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尊重并维护良好的新闻秩序。
不得进行虚假报道、诽谤、诬告、造谣等行为。
3. 结语新闻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只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新闻行业才能保持健康发展,更好地履行舆论监督和信息传播的角色。
希望每一位新闻从业者都能牢记这些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做好自己的工作。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1(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新闻法制之本?为什么新闻自由权力不得滥用?)在社会本义社会,法制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因此,新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以新闻自由为本。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力,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2(改革开放后。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取得了那些成果?)120世纪70年代未,制定一部社会主义新闻法的呼声在新闻界出现21979年5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在校庆学术报告会上发表论文,率先提出制定新闻法问题3,1986年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试行稿》起草完毕4,1988年1月根据国务院的意见,北京,上海分别设立新闻法起草小组,各起草一部新闻法草案。
9.20日,中国新闻法制中心在北京成立。
3【我国现行的新闻出版法规有那些?对报纸的创办,出版与经营的管理作出了哪些规定?】1990.12.25日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和1997.1.2日由李鹏总理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国务院令》第210号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创办实行批准登记制1.有符合宪法规定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2有确定的并与主办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工作业务一致的专业分工范围和编辑方针3有确定的,能切实担负领导责任的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4有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专业要求,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总编辑和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记者组成的编辑部5有与所办报纸规模相适应的创办资金,办公场所,出版与印刷条件和维持正常出版所需的正当可靠的资金本源【出版根据《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规定。
报纸经有关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后即可出版【经营,《报纸管理暂行》等法规也作有规定,其中开展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活动,是新闻体制改革后出台的有关报业经营法规的重要内容。
4【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法规有哪些?对广播电视业的管理做出了哪些规定?】1.1984.3.28日广播电视部发布的《关于市,县建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暂行规定》2.1993.10.5日国务院发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管理规定》3.31994.2.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的《有线电视管理规定》4.1997.8.11日日国务院第228号发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根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当对全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实行统一规划,并实行分组建设和开发。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doc 51页)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2,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 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 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 传播活动义务的资格。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 播从业人员;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1.宪法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不仅规定了国家 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等根本问题,还为各种法律、 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来源。 对新闻事业所 作的原则性的规定,是新闻法规的主要 渊源和新闻立法的法律依据。
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 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概 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题
(1)问题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 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专 门法律?即:要不要制定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 法》?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 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新闻传播行为和智力成果。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内容与类型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 新闻传播权利与义务。新闻传播权利,是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 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 障。新闻传播义务,是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 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笔记 精品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第一编:基础认知部分基础认知部分之一(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媒介的正功能一、信息功能二、舆论功能三、娱乐功能四、服务功能基础认知部分之二(信息自由流动原则)新闻传播的基石:信息自由流动信息合法、自由的流动是传媒发展的依据与方向信息自由流动原则得到了主要的世界性和地区性人权宣言和公约的确认。
其间是漫长且苦难的争取:——1789 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第 11 条:“自由地交流意见和见解是每个人最为宝贵的权利”,每个公民都“在对违法滥用权利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有言论、著作和发表的自由”。
——1791 年,美国《权利法案(宪法怱正案)》:“议会不得通过任何……限制言论或出版自由的法律”。
——1946 年,联合国第 59 号决议:“信息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所信仰的各种自由的检验标准”。
——1948 年 12 月,《世界人权宣言》第 19 条:“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通过任何媒体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1987 年,34 国的专业组织、人员通过《自由新闻宪章》:“停止直接或间接的新闻检查”;“防止对独立新闻机构,特别是在获得信息、利用传播手段和税收方面的歧视做法”;“允许消息的自由流动,允许新闻工作者及其设备自由穿越国境”;“不以发放许可敃的形式限制新闻工作”;“确保记者受到法律的保护,保敃记者战争期间被视为平民”。
政府对媒体信息传播的管理方式事前限制(Prior Restraint):政府在信息传播之前通过许可敃制度或节目审查制度(Program Censorship)对媒体传播内容加以限制,决定允许该节目播出、怱改后播出及限制、禁止该节目播出。
事后惩罚(Subsequent Punishment):事先不对媒体播出内容进行审查,但若播出内容违法法规和政令,则对媒体进行相应的惩罚。
强制近用(Forced Access):政府通过法令等强制媒介传播某些特定内容的节目,如政令发布、公益节目等。
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
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1.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记者容易出现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情况:(1)受贿⾏贿-----新闻⼯作者在业务活动中利⽤⼯作之便收受贿赂,是新闻队伍中的⼀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以权谋私的突出表现,同时也是⼀种犯罪⾏为——收受贿赂罪。
(2)⾮法出版-----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法出版罪,主要是指⾮法印刷、出售报纸或新闻期刊等出版物,从中牟取暴利的⼀种违法犯罪⾏为。
其犯罪主体既可能是报社及其从业⼈员,也可能是社会上的其他单位和⼈员。
(3)敲诈勒索。
2.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1.接受劳务费、误餐费等形式的红包、礼⾦、有价证券,获取各类消费、好处,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公正采访和报道的礼品;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告、发⾏)或赞助;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提供钱、物、等好处;4.参加被采访单位、个⼈安排的在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5.利⽤发布新闻报道谋求外单位住房、房屋装修、制作家俱、旅游邀请、以及占⽤对⽅交通⼯具;6.向被采访单位提出为个⼈或亲友谋私利提供便利条件3.关于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作⽤?(1)保障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常进⾏,是新闻⼯作者完成新闻宣传报道任务的必要保证。
(2)对不良的传播⾏为进⾏制裁,规范新闻传播活动,促使新闻⼯作者不得滥⽤这⼀⾃由的权利,必须在法律、法规内的范围内活动。
(3) 保护新闻⾃由、维护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并赋予新闻⼯作者⼀些为更好从事新闻传播所需的职业特权。
(4)是进⾏新闻新闻职业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段,可以⽤来维护推⾏新闻职业道德。
4.在新闻实践当中,新闻媒介通常有哪些竞争?(采访、发⾏)(1)掌握报道时机的竞争,即⼈们常说的“抢新闻”(2)发掘信息资源的竞争(3)开发⾃⾝潜⼒的竞争在经营管理上,⼀是提⾼发⾏量或收视(听)率的竞争。
⼆是争取⼴告业务的竞争5.对新闻事业的法律调控有哪些⽅⾯?①通过宪法、法律、⾏政法规等规范性⽂件及相关条⽂对新闻传播⾏为进⾏直接控制。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第一章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法的概念: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的特征:(1)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体现。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4)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5)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区别:(1)新闻法制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出现,一般表现在国家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权利义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新闻职业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表现为舆论、各种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公约等抽象原则和信条,不设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2)新闻法规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新闻职业道德以义务为本位,侧重于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履行的义务。
(3)新闻法制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对他人的利益或公共利益产生影响的新闻行为和新闻关系;而新闻职业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按照一定的准则行动。
(4)新闻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多表现为对一定行为的禁止和惩罚,以他律为主要特点,具有国家强制性;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则多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劝阻和示范,以其对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念影响的程度,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即以自律为主要特点。
我国新闻法规的基本原则:(重点) (1)宪法原则(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新闻自由:是公民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获取、表达、传播各种信息和意见,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政治权利。
新闻法制核心问题:言论出版自由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新闻法制模式:一是依法保障新闻自由;二是依法限制滥用新闻自由;三是新闻界本身的自律。
依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一是公共利益原则;二是较少限制手段原则;三是事后限制原则;四是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五是法律规定明确、限制精明原则;六是绝对禁止原则;七是特别权衡原则;八是时间、地点、方式限制原则;九是危险倾向和有害倾向原则。
01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PPT课件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题 (2)主张一
保障新闻自由权利、规定新闻从业 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反问:谁的权利?公民还是 媒介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 概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 问题
(3)主张二
规定新闻媒体应该报道什 么、不该报道什么。
反问:如何规定?怎样与 现有法规协调?
•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例如,香港 的《诽谤条例》等。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7.法律解释 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和行政解释三种。立法解释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作出;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检查 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解释由国 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等根据行政机关作出。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2法律 一是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定;二是一般法律,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三是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所作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 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含有为 数甚多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制的一般 概念
(二)有关新闻传播法的一个问 题 (4)主张三 规定新闻媒体的创建与运作。 反问:行业特点?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二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的各种表现 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约等。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 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释、国 际条约与协定等。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类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 传播主管机关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新闻传播机构 与社会公众(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提供服务与 接受服务的关系;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传播工作者之间聘 用合同关系。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2008-12-20 20:441.什么是新闻法制?其特点是什么?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类关系的法制制度。
特点:①新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②新闻法制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
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新闻法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而对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
④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要求严格的他律,也要求主动地自律,两者需要辩证统一。
2.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基本原则:①宪法原则。
②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③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
1.言论自由: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实现交流,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2.出版自由: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3.什么是国家秘密?我国新闻工作实行哪些保密制度?1.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私密”三级。
3.实行保密制度:一是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实行自审与送审现结合的制度);二是通过内参反映涉及国家秘密;三是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四是新闻发布制度。
4.试述“曾格案”在美国新闻法发展中的意义。
答:曾格案1733年,约翰.彼得.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在报纸上批评当时的总督威廉.科斯比允许法国军舰侦查南部海湾的防御工事,科斯比以“对政府进行无耻的中伤,恶毒谩骂和煽动性责难”的罪名对他提起诉讼,并遭逮捕。
1735年8月4日,法庭开始审理此案。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考点
第一章1.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 p14新闻传播法规即广义的的新闻传播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部法律。
渊源:是新闻传播法规的各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例等。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释、国际条例与协定等。
2.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P18言论自由“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3.媒介审判极其负面影响P58媒介审判是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犯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情绪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
负面影响:a, 亵渎了法治原则。
媒介审判虽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司法程序,但能够制造和引导一种“众情激奋”的舆论氛围。
B,导致新闻传播体角色错位。
媒介审判使新闻传播媒介超越报道新闻、提供信息、引导舆论的职能,转而担任“民间审判”的角色,对自己拥有的权利的无限放大,干预了正常的司法程序。
防范:客观真实不煽风点火不添油加醋;理性不偏不倚,忠实记录历史;公正平衡给原告双方同等说话的机会,甚至给与罪犯嫌疑人发言或为自己辩驳的机会,维护司法尊严,在法治原则下监督司法。
第三章1 . 新闻传播媒体实行的制度:批准登记制2.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实行的制度批准登记制的意义及其内容p60内容:对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创办报刊的报批部门做了行政级别区分,中央单位创办正式报刊,由报刊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地方单位创办正式报刊,由报刊主管部门向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并报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国内统一刊号的结构形式为: CN 报刊登记号 /分类号。
意义:a,确保媒体切实遵守《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发挥积极的功能b,便于对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规模、总体布局、资源配置进行调整。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2.思想条件:近现代新闻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新闻自由理论: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基本人权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3.政治条件: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法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 .二、我国古代新闻信息管制制度的基本特征:“言禁"、“书禁”和”“报禁”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1、宪法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最高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第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它决定着人们的信仰自由、思想、信息交流和人身自由。
4、“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5、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四、社会主义新闻法规产生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
五、英国新闻传播法制起源于1215年的《大宪章》对表达自由的保护。
六、1586年伊丽莎白颁布“星法院法令",确立了各项审查制度,其核心是特许制.七、、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1)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的法律主要以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为主,司法机关的判例不作为法律渊源;海洋法系的法律渊源主要以法院的判例为主,兼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2)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的法律主要以法典的形式出现,一部法典对该法律部门所包含的规范做统一系统的规定。
海洋法系的法律主要是单行法,很少制定法典.3)法官的权限不同。
大陆法系的法官只能依据现有的法律审判案件,法官自己不能创造法律.海洋法系的法官除了依据现有法律和判例审判案件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创造新的法律。
4)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庭审中采用纠问制.海洋法系采用当事人主义,法官只是居中裁判;还有陪审团制度,陪审团负责判断事实,而法官负责法律适用。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一、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新闻传播法?广义: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狭义: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的法律。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在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等。
1、宪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与批准的、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大部分称“条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者,也属于行政法规之列。
4、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其他直属机构根据现行的法律与法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规定、命令、指示、规章等。
5、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由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其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规章是由上述各类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四、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交流实现、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体现。
既包括公民有通过报纸和新闻期刊等出版物表到思想见解的权利,也包括公民通过广播电视等出版手段发表意见的权利,还包括公民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各种信息,表达并传播各种思想见解,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答案
1、法:法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人们权力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两大法系:大陆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和海洋法系(以判例形式出现的普通法)。
3、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六部分):国际条约和公约、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和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
4、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和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法律。
5、“言禁”、“书禁”、“报禁”:言禁: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思想、言论归罪。
之后还有“偶语弃市”“诽谤者族”等法令。
书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令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禁书法令。
之后还有明清两代的文字狱,国家对文字的禁限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报禁:为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宋代建立了统一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并专门成立了管理各州进奏院业务活动的“都进奏院”,稍后不久,确立了发报前审查制度——定本制度。
6、新闻法“四权”理念:知晓权、隐私权、隐匿权、更正与答辩权。
7、“水门事件”: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8、“深喉”:一般是指事件背后所发出的更深层次的声音。
为了公众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作证,新闻调查的新闻工作者通常称他们为“深喉”。
9、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10、新闻法律主体和客体:主体:指在新闻法律关系中享有新闻活动权和承担新闻活动义务的人和组织。
包括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国家主管机关、自然人和法人。
客体:即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024版媒体与新闻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
案例分析: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训
案例一
某新闻记者为追求轰动效应,未经核实就发布虚假新闻,导 致社会舆论哗然。该记者因此受到严厉惩处,职业生涯受到 严重影响。
教训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 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新闻,否则将承担严重的立场和原则,发布有违社会公 德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和批评。
案例分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
案例一
某报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款 并吊销营业执照。该案例表明, 新闻媒体在发布广告时必须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
某电视台因播出涉黄节目被责令 停播整顿。该案例表明,新闻媒 体在播出节目时必须遵守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不得传播淫秽色情
等违法信息。
案例三
某网站因泄露用户隐私信息被处 以巨额罚款。该案例表明,新闻 媒体在收集、使用用户信息时必 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
隐私权不受侵犯。
02 社会责任在媒体与新闻行 业中的重要性
媒体与新闻行业的社会责任内涵
01
02
03
04
传播真实信息
媒体与新闻行业有责任确保所 传播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避免虚假报道和误导公众。
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纠正错误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机构和从业者应自觉接受社会各 界的监督,对于报道中的错误和疏漏, 应及时进行更正和说明。
建立完善的纠错机制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新闻机构和从业者应积极与公众进行 沟通和互动,了解公众需求和意见, 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和水平。
新闻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纠错机制,对 于报道中的错误和失实之处,应主动 进行更正和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客观:保持中立立场,不 偏袒任何一方,客观报道 事实
公正:尊重事实,不歧视、 不偏见,公正对待所有新 闻事件
尊重隐私:保护个人隐私, 不侵犯他人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新闻 传播法规,不传播违法信 息
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尊重和维护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尊重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得侵犯其个人隐私 尊重新闻当事人的肖像权,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 尊重新闻当事人的名誉权,不得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 尊重新闻当事人的知情权,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新 闻伦理、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等
培训方式:线上线 下相结合,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培训对象:新闻从 业人员,包括记者 、编辑、主持人等
培训效果:提高新闻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和职业道德意识
建立健全新闻行业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
建立新闻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建立新闻行业监督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处 加强新闻行业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新闻监督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新闻传播法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新闻传播法规是 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 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作用:新闻传播法规 旨在规范新闻传播行 为,保护公民的合法 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和公共利益。
内容:新闻传播法规 包括新闻出版、广播 电视、网络传播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
新闻传播者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报道中要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更不能传播虚假信息。 新闻传播者应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防止信息污染,维护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共2题,共9分)
1、《报纸出版管理规定》与《》,经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公布后,自年月日起施行。
(4分)
2、哈钦斯委员会又名。
该委员会于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传媒的“ 理论”奠基的总报告《》。
(4分)
3、“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 这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的名言。
(1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6题,共12分)
请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写明“√”、“×”。
1、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因此,可与其他非广告信息不做区别。
()
2、引进版动画读物选题,必须向新闻出版署备案。
()
3、在战争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不惧风险,必要时可自行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
()
4、出版党史类书籍,需做重大选题向新闻出版署备案。
()
5、出版反映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摄影画册,必须图片精美,制作精良,无需做重大选题向新闻出版署备案。
()
6、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
()
一、填空题
1、期刊出版管理规定,2005 年12 月1 日
2、新闻自由委员会,1947年,社会责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4、罗伯特•卡帕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