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

合集下载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 能力。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原诗, 把握住原诗中与感情有关的诗句,然后通过对这些诗句的 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的
分析,找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 “ 情感
丰富”,明确此诗蕴含了不止一种感情。
踏莎行
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
候馆 ① 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② 。离愁渐远 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 ③ 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 ④ 尽处 是春山,行人⑤更在春山外。
【简介】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平阳尖》、
《江南曲》、《芳心苦》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注解】
①候馆:即旅舍、旅店。
丝迎风摇摆,青草散发着芳香,春风和煦温暖。孤独的行
人手握着远行马儿的辔头,慢慢离去。离别的悲愁,随着 路途的遥迢,渐渐远了,渐渐浓重起来,就像滔滔奔流的
春水一样,迢迢不断,无穷无尽。
恋人在家中思念我,仿佛柔肠寸寸断了,双眼注满了 盈盈的泪水。画楼太高,你可不要走近危阑倚阑远望啊! 那会使你多么伤心。你见到平坦开阔的草地尽头,那不过 是充满春意的青山。而你的恋人呢,却还远在青山那一边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
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他
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 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
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
易爆发的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 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奇特的想象,常 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 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 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 .翔.(xiáng)鸟获骋.(chěng ) 鹧.(shú)鸪 B .红藕.(yǒu ) 玉簟.(diàn) 罗裳.(cháng) C .锦.(jǐn )书须臾.(yú) 绸缪.(móu) D .柁.(duò) 杳.(yǎo )悠悠吹襟.(jǐn ) 【解析】 A 鹧:zhè;B 藕:ǒu ;D 襟:jīn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 .薄帷鉴.明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忧思独.伤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C .气变悟时易.以乱易.整,不武 D .有志不获骋.所以游目骋.怀【解析】两个“独”字都当“独自”讲。

A .鉴:①照,②以……为借鉴。

C .易:①变换,②替代。

D .骋:①驰骋,句中指大展宏图,②放开,敞开。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A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根据每首诗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五绝”和“七绝”。

B .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 .唐初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D .晚唐杜牧、李商隐,有“小李杜”之称,杜牧,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其爱情诗成就尤高,如《无题》诗等。

【解析】杜甫的“三吏”“三别”不是新乐府。

《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

《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
实现
总结
本诗思想情感:
有志不能酬的孤独、苦闷
情感表达特点: 隐晦曲折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本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悲悽

赏析 白日沦西阿河,素月出东岭。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 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 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 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 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晋书•阮籍传》)
阮籍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
初感
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忧思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夜不寐”
----心有忧思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
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 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诗人为什么会如此忧思?(知人论世)
• 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
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 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高中语文选修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含解析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 驰骋.(chěng)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 春殿.(diàn)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 倏.然(shū)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帷幕商榷文过饰非飞皇腾达B.缘分倦殆不经之谈老羞成怒C.坐落差池浮想联翩甘之如饴踌躇披星带月弥天大谎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50710007)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

孤鸿号.外野号:哀号。

B.荡荡空中景.景:景色。

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C.义士还家尽.锦衣尽:完毕。

红藕香残玉簟秋.秋:秋凉、凉意。

D.不眠知夕永.永:长久。

望影倏不见倏:疾速,忽然。

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4.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忧思独伤心B.只今惟有鹧鸪飞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念此怀悲凄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5.名句默写。

(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越王勾践破吴归,。

,只今惟有鹧鸪飞。

(3)。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4)花自飘零水自流。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2)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3)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414), 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杂诗十二首(其二)》写 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 寞。
“独善”与“不平” 陶渊明少年时代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 制度,其理想难以实现。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出仕,但终其一生, 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小官。三十九岁时,其 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 与淡泊。后来他辞去彭泽令,回归田园。回归田园使陶渊明获 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写于回归后 十年的本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夯实基础自主学 课堂内外话阅读
课堂探究破重难 课时作业
夯实基础自主学
夯基固本 熟记要点 自主学习 整合知识
1.作家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忧惧苦闷的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博览 群书,“尤好《庄》《老》”,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 礼法,“竹林七贤”之一。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 等。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 ②孤鸿.( hónɡ )
中夜、半夜 照
哀号
杂诗十二首(其二)
1.字音识记
①万里晖.( huī ) ②掷.人去( zhì )
③不获骋.( chěnɡ )
2.词语解释
(1)白日沦.西河:
落下
(2)荡荡空中景.: 通“影”,月光
(3
抛开
(5)有志不获骋.: 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
工致精巧的清愁吟咏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 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 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诚挚 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 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新课入门须知][知作者]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

“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越中览古》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4.《一剪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

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知背景]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 2.《杂诗十二首( 其一 )》中诗人为什么“终 晓不能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答:诗人由节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遭 遇,感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壮志未酬。这种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诗人满怀悲凄而又无法 排遣,所以直到天亮内心也不能平静。
• (4)《一剪梅》
• 选自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9年版 )。据后人考证,李清照和赵明诚 婚后并不幸福,赵明诚曾长期在外不归,身 边有小妾陪侍,故李清照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可想而知。
• (5)《今别离》
• 光绪十六年( 1890 ),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 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 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等新事物和东 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 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思妇游子题材融为 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的昌 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近 现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这里选的是第 一首,用韵和句意均从孟郊《车遥遥》诗来, 饶有新意。
•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越王回宫, 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
• 4.《越中览古》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 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有文化教养的家庭。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

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越中览古

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越中览古
此类诗往往题为“咏史”、“怀古”、
“览古”,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
物为题。
怀古诗主题:
• 1、登高游览,发昔盛今衰、时空流转、世事无常之叹 ——伤世 • 2、怀古伤己 ,抒志士壮志难酬之幽思 ——伤己 • 3、托古讽今、曲意讽谏, 起忧愤讽喻之劝 ——伤今(伤时) 这是常见的几种主题,当然也有评论古人、描写战场 、抒写个人见解。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述历史事件:勾践灭吴。
战士还家尽锦衣。 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 宫女如花满春殿, 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 只今惟有鹧鸪飞。 写眼前凄凉景象。
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分别有什么作用?
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 “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 和骄傲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好、 热闹、欢乐的气氛! 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冷落之境。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 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清风吹进房间,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 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 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知识讲解)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知识讲解)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知识讲解)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2、创作(1)阮籍的创作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之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嫉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Word版含答案 (1)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Word版含答案 (1)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上,又弥漫在山间。

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的山寺前。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飘流的动态。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的,即通过物来吟情的。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精品导学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精品导学

第3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王国维曾经把诗人分成“主观之诗人”和“客观之诗人”,他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但即便是最为纯粹的诗人,其主观之情也往往带有强烈的客观现实的影子。

我们学习这几首诗词,要注意结合作品中的描写,体悟诗人表达的感情,注意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体会作品的艺术成就。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是其代表作。

阮籍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他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年轻时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

但他所处的东晋社会,正是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高门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寒门庶族则遭到无理的压制。

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他的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杂诗十二首》即创作于此时,反映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哀。

陶渊明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后来,诗人李白游览越中,有感于此事而作《越中览古》。

李白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后来赵明诚因官外出,李清照对他无限思念而作了这首《一剪梅》,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李清照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

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著名文学家。

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高中语文课件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高中语文课件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1.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已经找到了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复苦 恼和忧愁,但《杂诗十二首(其二)》一诗中却流露出痛苦和矛盾,这 是为什么?
提示:陶渊明为官多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因此 他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 恬淡,实际上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 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实际上却饱含 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 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2.探寻背景。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 政治旋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生于 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 彩。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 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的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 来说,其意义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 自己已感到生命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 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自主预习
1234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1.字音识记。 薄帷.(wéi) 鹧.鸪(zhè)
玉簟.(diàn)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自主预习
1234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2.辨字组词。
缪 绸缪 (1)
谬 荒谬
骋 驰骋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共3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共31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二】 品味《杂诗十二首(其二)》的意象,揣摩对诗人思想 感情的表达的作用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对于表现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首诗先描写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 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 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时节的变换而觉察出四时更替,更 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 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备显诗人之孤独。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一】 理清《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的思路,赏析其抒情的 表达技巧。 诗人在诗中是如何层层表现其忧思的? 参考答案: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 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 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 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另外,这首诗还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起坐弹鸣琴”、月光徜徉、 清风吹拂衬托如磐黑夜的死寂、深重。茫茫夜色笼罩一切,象征政 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的重压,凸显诗人的忧伤和痛苦之 沉重。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越中览古》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做了鲜明的 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一剪梅》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 生活,下片抒情。全词抒发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对丈夫浓浓的 思念之情。 《今别离(其一)》 这首诗采用今古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 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新课入门须知][知作者]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

“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越中览古》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4.《一剪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

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知背景]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3.《越中览古》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果然把吴国消灭,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

4.《一剪梅》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深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是中国诗歌白话革命的先声,预示了诗歌意象更新与创造发展的时代方向。

他宦游海外的创作,明显地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对照传统诗歌的取象设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如《今别离》四首,分别写轮船、火车、电报、相片和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的情景,副题即标明了它们是“古人未有之物”。

“钟声”“轻气球”和“一刻既万周”的“转轮”,都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大旗。

[知常识]1.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

五言诗属于吸收汉族民歌的形式而成,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2.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名称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3.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它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一、字音识记1.不能寐.(mèi) 2.掷.人去(zhì)3.玉簟.秋(diàn) 4.罗裳.(chánɡ)5.绸缪..(chóu móu) 6.万钧柁.(tuó)二、词语释义1.夜中..不能寐 夜中:中夜,半夜2.薄帷鉴.明月 鉴:照3.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4.白日沦.西河 沦:落下5.荡荡空中景.景:通“影”,月光6.欲言无予和.和:音hè,应和7.日月掷.人去 掷:抛开8.有志不获骋.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9.红藕香残玉簟.秋 簟:竹席10.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空中11.一刻既.万周 既:已经12.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13.虽有万钧柁.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14.望影倏.不见 倏:疾速,忽然三、名句默写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3.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4.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5.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6.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7.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9.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0.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了解行文脉络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杂诗十二首》(其二)3.《越中览古》4.《一剪梅》明月鸿雁融情于景心头眉头5.《今别离》(其一)二、把握文章主旨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实为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抒发了诗人一种欲排遣而不能的绝望之情。

2.《杂诗十二首》(其二)这首诗写诗人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3.《越中览古》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4.《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是写给新婚不久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切盼丈夫早日归来,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5.《今别离》(其一)这首诗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知识。

一、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只是单纯的写景吗?请简要分析。

答:提示:这两句诗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着诗人的衣襟。

这似乎只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加高妙。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提示:这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是诗人自喻。

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悲慨无处诉说。

二、阅读《杂诗十二首》(其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3.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答:提示: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答:提示: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

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三、阅读《越中览古》,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5.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越王和将士们当时的心情、神态又是怎样的?答:提示:一、二两句写的是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凯旋而归的情景。

卧薪尝胆二十载,终于得雪前耻,勾践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全部给予奖赏,不穿铠甲穿锦衣(华丽的衣裳)。

“尽锦衣”三个字,淋漓尽致地将越王及其将士们凯旋归来时喜悦得意的神情烘托出来。

6.诗歌最后一句写历史还是写现实?诗人借此想表达什么情感?答:提示:最后一句是写眼前所见之景,说的是昔日的热闹繁华已经被现实的衰败凄凉取代,几只鹧鸪鸟在皇城废址上盘旋飞翔的情景寓意深刻,昔盛今衰的对比不免令人产生世事变幻、盛衰无常的慨叹。

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诗歌暗含了对勾践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嘲讽。

四、阅读《一剪梅》,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7.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谈谈你的理解。

答:提示: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从视觉嗅觉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从触觉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请作简要赏析。

答:提示:①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

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情感。

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五、阅读《今别离》(其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9.分析“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中的“倏”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提示:“倏”字写出了船行之速,离人远去之快,烘托出送行者怅然若失的心情。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古人与近代人在别离上的认识有什么不同?答:提示:主要运用了古今对比的写法来表现近代人对别离的新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