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题目是《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只 写鲁迅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我”,海 婴,许广平。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 “我”课文中种种事件的见证者,通过 第一人称“我”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说 服力。至于海婴,许广平,他们是鲁迅 的家人,对他们与鲁迅生活琐事的描写, 使人物形象鲜活,完整。迅Leabharlann 他残酷地鞭笞着人的灵魂,也反对
任何形式的忍受,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
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认识萧红
萧 红 (1911—1942) , 原 名 张 乃 莹 , 黑 龙 江 呼 兰 县人。“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 他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 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陪客人
开玩笑、看电影
休闲娱乐
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深夜工作、病中工作 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吃鱼丸、包书
严谨、细致、认真
作业:
完成《回忆鲁迅先生》 作业纸。
读课文,概括文中关 于鲁迅先生的事情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作者一共选取了哪几方面来描写鲁迅 先生?这些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练习
1.下列红色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调羹(gēng)舀水(yǎo)弄堂(nòng)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油腻(nì) 干枯(kū)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里(gē)
4、“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 ...鲁迅 先生还是坐着”,“鲁迅先生的背影不 像夜里那样黑大”
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深夜坐着工 作的情景,表现了鲁迅先生就像一个 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的战斗, 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5、“鲁迅先生把海婴... ...‘他说不新 鲜... ...就抹杀是不对的。'”
致。
❖ 第十四部分:(64-67)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 康,忘我地工作。
细读感悟:
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 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鲁迅的笑
神情姿态 走路姿态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喜欢北方饭
性格随和、体恤他人
饮食起居 对萧红做的韭菜盒子吃地开心
读青年来信
待人接物 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 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鲁迅的严谨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 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 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 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 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7、文章交代“也住到北四川路来”, “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有何深 意?
一方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力,使我们 每夜饭后必到;另一方面也为描写鲁迅先生平 凡的生活,再现鲁迅先生鲜活生动、可敬可亲 的人物形象做铺垫。
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 上和青年在一起。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1936年10月19 日鲁迅在上海 逝世。广大群 众争相奔赴万 国殡仪馆瞻仰 遗容,中共中 央也来电吊唁。 22日,送葬群 众多达数万人。 鲁迅遗体覆盖 着上海民众所 献"民族魂"的 旗子,安葬于 虹桥万国公墓。
鲁迅遗容
1956 年, 鲁迅 墓迁 到上 海虹 口公 园, 由毛 泽东 题署 墓碑。
❖ “忧郁心境”是作者隐晦地告诉我们,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 让人压抑。
❖ “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是一语双关,暗含对光明的社会向 往。
❖ 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崭然的会意的笑,说明他们懂得作 者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也有同感。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 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精干敏捷的 性格特征和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勇 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
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 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3、“我”和朋友从鲁迅家出来,鲁迅先 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付车费的 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和朋友离开,是在深夜一点钟以 后,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又全然灭 掉了,这一嘱咐,一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 的细心,另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朋友 爱护和无微不致的关心。
文中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请找一找。
鲁迅说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才自己笑起来。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 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 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表 现了他的幽默感。
❖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鲁迅 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 心境的崭然会意的笑。
课内精读
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较深? 找出来,并赏析。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连烟卷都拿不住 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以笑开头有何作用?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坦白真诚的鲁迅形 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 “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里, 他不再是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而 是一位慈爱的长者,一个普通的可亲可爱的老 头,从而拉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使人感受 到鲁迅率真、质朴、毫不做作的性格特点。
❖ 第一部分:(1)概括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 其笑声“明朗”的特点。
❖ 第二部分:(2)概括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 其走路“轻捷”的特点。
❖ 第三部分:(3-13)概括鲁迅先生的待人、饮食情况。 ❖ 第四部分:(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 第五部分:(18-23)我和鲁迅先生一家对“天晴啦,
回忆 鲁迅先生
萧红
学习目标:
1. 了解生活化,具有人情味的鲁迅, 进而了解鲁迅的平凡和伟大。
2. 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 特征的写法,体会文章自然亲切、 平淡朴素的语言特色。
3. 理解作者对鲁迅的热爱、敬仰和 怀念之情。
鲁迅
关于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 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 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 播思想的武器。
参差
(chā) (chāi) (cī)
堵塞(sè)
. 塞 边塞(sài)
活塞(sāi)
xiào (学校)
校
转
ji ào (校对)
zhuàn (转椅) zhuǎn (转动)
1、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可敬的长者、可亲的朋友、有血有肉 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2、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吗?
sòu pōu chóu chú yāng yán 咳嗽 解剖 踌 躇 遭殃 筵会
qú
gēng hé
kāi
gēda
瞿秋白 调羹 阖眼睛 揩桌子 疙瘩
qián wěn lèi 虔诚 紊乱 肋膜
lüè
pōu
掠夺 解剖
差不多 (chà)
差别
差. 出差
太阳出来啦”的喜悦之情。 ❖ 第六部分:(24-26)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写得太
草率的态度。
❖ 第七部分:(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及校样 纸随随便便的态度。
❖ 第八部分:(31-34)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到晚。 ❖ 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电影时,鲁迅先生对
“我们”的照顾。
❖ 第十部分:(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 第十一部分:(43-54)鲁迅先生夜间写文章的情景。 ❖ 第十二部分:(55-60)鲁迅先生对海婴的信任。 ❖ 第十三部分:(61-63)鲁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认真细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
鲁迅
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野草》
(1881~1936)
关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
于 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
鲁
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 灵魂的伟大拷问 。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 传》、《小城三月》。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 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 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 合的伴侣。
萧红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 来到上海。
(1911—1942)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
鲁迅的笑
神情姿态 走路姿态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喜欢北方饭
性格随和、体恤他人
饮食起居 对萧红做的韭菜盒子吃地开心
读青年来信
待人接物 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 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陪客人
开玩笑、看电影
休闲娱乐
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深夜工作、病中工作 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吃鱼丸、包书
严谨、细致、认真
8、萧红在这篇回忆录中,倾注了自己对 鲁迅先生的无限深情,你从这些琐事的叙 述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崇敬、爱戴
文章主旨
❖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态、 待人接物、生活琐事、工作情况等细节的描 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平常生活,真实地再 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 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 敬仰之情。
2、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
❖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 爽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
❖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轻快),尤其 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 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 地走去。
❖ (3)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 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 (工夫 功 夫),他不管。
写作特色
1、语言朴实: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 琐事,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 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地鲁迅先生的崇 敬和爱戴之情。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 情绪体验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 活的本真状态,从而更便于凸显生活 中的鲁迅。
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等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