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
0160-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
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1年10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新的实际,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了新阐述。
学习“七一”讲话,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需要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指明了方向。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职工人数急剧增长,成员构成日趋多样;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知识技术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方式、劳动关系逐渐市场化、契约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确立,同时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工人阶级内部分层明显,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还是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党还要不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地体现在它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在当今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主要是指以现代科技为龙头构成的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生产力。
在我国,与这样的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其他职工群众虽然大多与传统产业相联系,但传统产业已经和正在受到现代科技的渗透、改造和提升,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传统产业了。
因此,工人阶级仍然是与先进生产力联系最紧密的阶级,仍然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同样也要接受市场的选择。
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几点认识
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几点认识文章作者:王晓生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感到,要全面准确地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化认识。
一、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发现并论证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范畴,在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有力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起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前者创造价值,后者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实现价值。
生产性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活劳动,资本家正是通过活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这就是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面临的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面临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结合新的实际,作出正确的回答。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必然选择。
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目前我国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因而分配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除按劳分配外,要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虽然在我国分配领域存在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但并没有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没有产生两极分化。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公平和效率,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学习十六大精神 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学习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篇章。
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是新世纪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
没有伟大的理论便没有伟大的运动,没有伟大理论的武装也不会有一个伟大的党。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三个伟大理论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又一个灿烂篇章。
进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的建设也面临许多新课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防御风险能力,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时代性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篇章。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党的性质的认识。
在新的世纪,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我们这个已执政半个世纪的党经受住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成为一个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子 的 支 持 。 我 党 应 坚 持 与 时 俱 进 的 精 神 , 取 教 训 , 一 切 代 表 社 会 进 步 、 现 先 进 生 产 力 发 展 要 吸 把 体 求 的阶 层凝 聚到 党的周 围 , 固党 的执政 地位 。 巩
克 思 主 义 建 党 学 说 的 重 大 发 展 , 别 是 继 承 了 毛 泽 东 同 志 关 于 从 思 想 上 建 党 的 理 论 。 总 结 我 国 改 特 段 , 新 时期 党的建 设 的指 导思想 。我 们应 该认 真学 习并 全 面理解 江泽 民 同志 的这一 重要 思想 。 是
们 , 会使他 们对 党 的现行 政策 产生 怀疑 , 失 富 而思 进 的动力 , 时也会 对 整个社 会产 生影 响 , 就 丧 同
使 人  ̄ x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产 生 动 摇 。 以 , 持 党 的 政 策 连 续 性 , 须 把 符 合 党 员 条 件 的 f4 ] 所 保 必 新 阶 层 中 的 先 进 分 子 吸 收 到 党 内 来 , 育 他 们 , 造 他 们 , 而 扩 大 社 会 影 响 。 这 是 维 护 党 的威 信 教 改 进
的迫 切需要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种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蓬 勃 发 展 , 成 为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各 已 这 党 的 路 线 方 针 政 策 的 结 果 , 是 对 党 的 理 论 、 策 的 充 分 肯 定 。 展 多 种 所 有 制 经 济 是 由 社 会 主 义 也 政 发
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关系
摘要:通过分析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内涵,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理解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政党阶级性群众性辩证统一1概述世界上的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并为其服务,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
自有政党以来,就从未曾有过任何超阶级的政党,可以说,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的阶级性,但党同时也是广大群众政治诉求的工具,这也是内在的要求,因此具有广泛性的群众路线。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政党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阶级性,现在又强调的是群众性,还要要求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悖。
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就政党的社会工具性做过专门的论述,就需要人们对过去政党的政治诉求进行更多的研究。
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的党员,一提到政党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党的阶级属性,但是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属性———群众性。
正确理解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是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阶级性主要就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具有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认识和改变。
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突出强调的是政党的阶级性。
主要是表明“工人阶级只有从政治上组织成一个独立于一切其他政党并同一切其他政党相对立的党,才能取得胜利”。
列宁强调“党有着阶级的觉悟性、是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还强调不能把党和阶级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党变成超阶级的和非阶级的政党。
如此强调党的阶级属性,首先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处于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期,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阶级性才能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其次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晚于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工人阶级政党只有保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和独立性才能区别于其他政党。
党校学员个人小结
党校学员个人小结党校学员个人小结与时俱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刘于朋(华东师大法政学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这一论述,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经验的新总结,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阐明“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时指出,共产党的阶级实质的先进性是通过群众的广泛性实现的。
对于“吸收工人阶级之外的其他阶级的成员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的疑问,列宁的回答是,“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他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如何。
毛泽东同志也是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统一的。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此问题也有清醒的认识。
他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
由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在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
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他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要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持先进性。
正确认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件下 ,我们党要不断地巩固 自己的执政地位 ,科学地理解和坚持
党 的 阶级 性 与先 进 性 ,就 必须 按 照 “ 个代 表 ” 的要求 ,根据 经 三
济 发展 和 社 会进 步 的 实际 ,在坚 持 党 的工 人阶 级先 锋 队性 质 的同 时 ,不断 增 强 党 的阶 级基 础 和扩 大 党 的群 众基 础 ,不 断提 高党 的 社 会 影 响力 。这是 江 泽 民 同志在 讲 话 中 向全党 同志提 出 的一个 亟 须解 决 的重 大理 论 问题和 实 践问题 。
参 考文献 :
【 姜 罡 .我 国城 市 大气 污 染及其 防 治对 策 Ⅱ.许 昌师 专 学报 1 】 】
的 社 会力 量 去 完成 。最大 多 数人 的 利益 和 全社 会全 民族 的积极 性
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我们党要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和实现这一奋 成 员 。二 是农 民队伍 有 了新 变化 。随着 家 庭承 包责 任 制 的推 行 ,
城 农 民 工 、个 体 经 营 者 和 私 营企 业 主 。 三 是社 会 阶 层 有 了 新 变
不断 扩 大 党 的群 众基 础 是 党完 成历 史 使命 的必 然要求 。推进 现代 化 建设 、完 成祖 国统一 、维护 世 界 和平 与促 进 发展是 历 史 和 时代 赋 予 我们 党 的 三大历 史使 命 。党 的 十六 大 又提 出 了全 面建设 斗 目标 ,离不 开工 人 阶级 的先 锋 队作 用 ,离 不 开有 着共 同利益 的 阶级 基 础 ,同 时也 离 不开 广 泛 的群 众基 础 。伟 大 的事业 需 要伟 大
化 。在 社会 变革 中 ,出现 了一 些新 兴 的社 会 阶层 ,如 民营 科技 企
域 水 资源 利用 和水 量特 点 ,确定 河流 及水质 标准 。
正确认识新阶层始终坚持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中图分类号 : 6 . D2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一
、
和凝聚力。”
( ) 二 正确认识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 阶级基础 。 江泽 民同
志指出 , 我们 党从成立 之 日起 , 就把 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 政党, 为保持 自身 的先 进性奠定了坚实 的阶级基础 。 新的历史 条 件下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正经历着深刻 的变化 :职工人数急 剧增 长 , 成员构成 日趋多样 ; 体文化水平 有所提高 , 整 知识 技 术结构不断优化 ; 就业 方式 、 劳动关 系逐渐市场化 、 契约化 ; 与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思想观念 逐步确立 ,同时价值观 念趋 向多样化 ; 工人 阶级内部 分层明显 , 不同群体 之间收入差 距拉 大。这种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 的先进性 。工人阶级的 先进性 最根本地体现在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 的基 本力量。在 当今 时代 , 所谓先进 生产力 , 主要是指 以现代科 技为龙头构成 的作 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 的生产力 。 在我 国 , 与这样的生产 力 直 接 联 系 的 劳 动 者 恰 恰 是 工 人 阶 级 的 一部 分 。 正 如 马 克 思 主义 必 须 与 时俱 进 一 样 , 工人 阶 级 也 必 须 与 时 俱 进 , 能 始 终 才 保持 先进性 , 发挥先进作用 。 因此 , 新社会 阶层 的涌现 , 并不会 削弱或取 代工人 阶级的地位 。 ( ) 三 正确认识新 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基础 党的阶级 基础 与党的群众基础是相互依存 、 相互促进 的关系 。 阶级 基础 决定 着党的阶级 性 , 群众基础决 定着党的广泛代表性 , 者都 二 是党 的先进性 的体现。 在新世纪 , 把建设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事业胜利推 向前 进 ,完成带领全 国人 民实现 民族 复兴 的历史 重任 , 我们党就必须根据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 步的实际 , 不断扩 大党 的群 众基础 , 提高党 的社会影 响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是 历 史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 马 克 思 、 格 斯 指 出 : 历 史 活 动 是 恩 “ 群众 的事业 ,随着 历史 活动 的深入 ,必将 是群 众 队伍的 扩 大 。” 社会 主 义 社 会 是 历 史 活动 空 前 深 入 的 社 会 , 着社 会 主 随 义事业 的发展 , 群众队伍 的扩大 是一 种必然 的历史趋势 。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国出现 了一些新的经 济组织 和社会 阶层 , 这些新 经济组织和社会 阶层不但门类众多 、数量可观 ,而且作用 明 显, 潜力巨大 , 长迅速。我们党决不能丧失对这样一 支庞大 增 的队伍 的领导 和影响力 ,必须使这些新 的社会群体确立 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共同奋斗的政治认 同感 ,汇聚成振兴 中华 的浩荡洪流 。 二 、 持 党 的 工 人 阶级 先 锋 队性 质 . 极 慎 重 地 吸收 新 社 坚 积 会 阶 层 中 的优 秀 分 子 入 党
试论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
丁人阶级作为社会化大生产 的产物 , 是先进社会 生产力 的代表 , 是中国共产党 的阶级基础。随着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没事业的发展 , 国. 人阶 我 i [ - 级 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党 的阶级基础也在不断增强 。
一
个例证。正因为看到了阶级理论的负面作用 ,lJ X ,  ̄ 平
同志 才果 断地 提 出 以经 济建 没为 中心 。 从这 个层 面 J 二
说: 阶级理论如果为篡夺权力 者作伥 , 则害奠大焉!
二 、 何坚 持 党 的阶级 基 础 。 如 扩大 党 的群 众基 础
( ) 一 党的 阶级基 础 与群 众基 础
殖 民压迫 与内部封建专制以及蒋介石 的独裁。 我们让 优秀知识分子进入党的领导层 , 而不以其是否出身于
工农为依据的做法 ,团结 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保 证 了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 。从这个层面来说 , 坚持政
党的 阶级理论 , 莫 大焉 ! 利
【 人阶级先锋 队, 主要成看它的理论 和纲领是不是马 克思 主义的 ,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 的正确方 向 , 是不 是代表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 人将无产阶级政党 的群众 基础建立在追求 幸福 、 自 由、 解放 的最广大的
江泽 民同志 在庆 祝 中 国共产 党成 立 8 年 的讲 O周
会被争权夺利者滥用 , 借阶级之名清洗异 己, 最终必 然损害党 的事业。即便是在党掌握政权 以后 , 滥用 阶
级理 论 也有 可能 导致 重 大 的损 失 , 文化 大革 命 就是 一
话中指出:贯彻 ‘三 “ 二个代表 ’ 要求 ,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 工人阶级先锋 队的性 质 , 始终保持党 的先进性 , 同时 要根据经济成分和社会进步的实际 , 不断增强党的阶 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 力。在新时期 , ” 党的阶级理论与群众理论获得全新的 内涵 与外 延 。
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朱 坚 劲
江泽民同志在 “ 七一”讲话中指出: “ 我们必须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 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 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 社会影响力。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阶级、 群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为指导,依据新的实际,对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出的新阐述,也是以创新 精神解决新世纪党的建设重大问题而作出的科学论 述,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增强阶级基础 和扩大群众基础指明了方向。 确宣布自己是 “ 无产阶级的柱石,是无产阶级的头 脑。 ”此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虽曾被迫将 工作重点长期放在农村,但始终认为工人阶级是最有 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是中国最进 步的阶级,坚持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国 后,工人阶级状况发生一些重大变化,主要是队伍迅 速扩大,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文化水平普遍提 高,内部构成和劳动方式等有了很大变化,作为工人 阶级的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 “ 工人阶级”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深 化,外延正在扩大。就产业工人而言,现代产业工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层次多样、复杂。有 从事传统产业的,也有从事新兴产业的;有从事体力 劳动的,也有从事脑力劳动的,包括从事科技产业的 知识化工人、管理者,这些都展现了产业工人的进步 与现代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 “ 随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 断壮大,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 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尤其是产 业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部分职工遇到暂时的困难,下岗 转岗,但这些 “ 并没有、也根本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 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组 织,而且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 工人阶级需要党, 党也离不开工人阶级。 ” “ 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 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 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 级。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增强党的阶级 基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作者:杨煌来源:《中华魂》2019年第08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七十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在这次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强调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是不忘初心的体现,更是走向未来、永远前进的保证。
一、阶级基础是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在、群众基础是共产党的力量所系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共,这个当时执政74年、领导着一个超级大国和一支世界上强大的军队并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庞然大党,便轰然倒塌。
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麦德韦杰夫在其《苏联的最后一年》中曾描述了那时的窘境:当苏共人员离开中央办公大楼时,有成千上万苏联公民汇集到大楼前,把大楼围得水泄不通,“但他们不是来保卫党的,相反,他们兴高采烈,并争相向撤离的苏共干部吐唾沫、发嘘声,如果不是警察严密保护,撤离者受到伤害也不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为党抗争,苏共就这样在几乎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不光彩情形下瓦解了。
遥想当年,1917年11月7日晚,这个有着20万党员的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打响了第一炮,摧枯拉朽般地打垮了旧制度,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抵御住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干预,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政权,开启了人类历史迈向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同样是这个党,在有着200万党员时,面对来势凶猛横扫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军队,领导苏联人民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局,保卫了世界的和平和安宁。
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开创历史、叱咤风云的党,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关系新探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关系新探纛阶缀纂懿群藤爨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保持长期执政的一项战略策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扩大党的群众关系?这是基层党建T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_?践行一种方法:统筹兼顾众所周知,任何政党的执政都必须依托特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执政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但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阶段.我们党强调阶级基础.决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的阶级和阶层.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相辅相成的.就范围来说,阶级基础指的是工人阶级,而群众基础不仅包括lT人阶级.还包括农民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广大群众阶级基础决定党的阶级性质,群众基础则体现党的代表性和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不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并保持它的先进性,就是因为我们党总是能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调整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党正是在吸收大批工人,农民,军人人党的同时吸收了一大批其他各阶层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我们党才始终保持了它的战斗力和先进性. 总之.阶级基础是群众基础的核心.群众基础是阶级基础的拓展.要执好政,既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又要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二者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而要统筹兼顾.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着重提高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这是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肖赞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执政的基石.共产党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决定党的先进性的基本条件.政党的阶级性反映了其本质属性江泽民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这种先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党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同时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出发点和最终衡量标准.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坚持党的先进性, 既要表现在"三个代表"上,又要在组织建设上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自然必须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保证;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自然必须以T人群众,农民群众以霹其他社会阶层的广大群众作为自己的群众基础,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延展.因此,要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先进性,就必须在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扩大群众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重视工人阶级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人的思想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工人阶级提高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体系,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工人阶级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从生产第一线的产业lT人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实行倾斜政策, 即向生产,工作第一线倾斜,向高知识, ..'.2.1.年第8期下半月?总第464期0毒i 高技能群体倾斜,向35岁以下优秀青年倾斜,大量吸收工人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坚持吸收和培养并重,注重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军人党员中培养,选拔党的干部以及管理人才,政工人才和科技人才;要转变担心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会使我们党改变性质,变成"全民党"的观念,从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把他们中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 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加强对他们人党后的教育和管理.三符合一个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一战略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需实践去检验,"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看它能否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看它对党推动历史前进起多大的作用.实践证明,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丢掉政权的历史表明,在社会阶级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政党能否在巩固原有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同时,及时调整政策,赢得新兴阶层和群体的支持.直接关系到这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绝不会因为绝大多数党员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而改变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今天,我们党更不会因为从新的社会阶层吸收了一批优秀分子而失去阶级性和先进性,这将在今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证明.F参考文献:…1孟俭红.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新论o].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3 期.【2】肖飒.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4年5 月(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责任编辑,艾武。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简论
一
维普资讯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工人阶级从一开始就把命运和前途与人民群众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 起, 从_开始就在为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 工人阶级的政党只有代表人民的利益 , 它才 能存在和发展。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 才能顺利发展 下去 , 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体现 。离开 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党的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 之木, 就会最终导致失败。苏东剧变中各 国执政党失败的主要教训之一 , 就是各 国党严重脱离 人民群众 , 损害 了 民的利益 , 人 从而丧失了党在人民群众 中的威信 , 失去 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爱戴, 导致最终亡党。因此 . 在工人阶级政党发展 的历程中, 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是 坚 持党 的工人 阶级先锋 队性 质 , 保持党 的先进 性 的重 要问题 。 从党 的先进性 、党 的阶级基 础和党 的群众基 础 的关 系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 ,要保持 党 的先 进 性 . 坚持党 的阶级 基础 和党的群众 基础 的统一 。没有党 的阶级 基础 , 就 没有党 的产生 和 必须 也 发展 , 党的群众基础也就无从谈起 ; 同样可以讲, 没有党 的群众基础 ,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党 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无法体现。党的阶级基础和党 的群众基础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 统一体 , 是一个 事物 不可 分割 的 两个 方面 。 二、 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情况 中国共产党经过 8 O年的发展 , 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 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 , 的阶 党 级基 础也 发生 了一 些变化 , 主要 表现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 第一,我国工人 阶级队伍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首先是工人人数不断增 多。1 1 年五四运动前后, 99 全国产业工人大约已有 20 0 余万人 。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到 14 99 年底, 全国工人约 8 9 0 万人 , 20 年全 国工人总数已近 2 7 到 00 . 亿。其次, 分布更加广泛。除了 国有企业 的工人外 , 还有分布在 乡镇企 业 、民营企 业 、 营企 业 、 资企业 的工人 以及 出现 了 私 外
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
・
迎接 “ 十六大 ” 页 ・ 专
屋 韵
口
江泽 民 同志 在庆 祝 中 国共 产党 成 立 党 的 8 深 O年 的 历 史 经 验 , 统 、 面 、 刻 地 系 全 深
励 鼢 害
系 ,懂 得 在 现 实社 会 生 活 中如何 行 使 权 利 和履 行 义 务 的 关 系 。如何 处理 好 国家 、 体 、 人三者 利益 的关 系 , 集 个 脚踏 实地
地 为 实 现 党 在 现 阶 段 的 基 本 路 线 和 基 本 纲 领 而 不 懈 努 力 ,扎
扎实 实地 做 好现 阶段 的每一 项工 作 ,为实现 党 的最 高纲领 增 砖添 瓦 , 献力 量 , 就是说 , 们为共 产 主义 而奋 斗不 是渺 贡 也 我 茫的, 而是 能够 看得 见摸 得着 的 , 一个 共产 党 员 , 每 必须 严格
阐述 了 “ 三个 代表 ” 的思 想 , 强调 了“ 三个 代表 ” 我党 始终 站 是
在时 代前列 、保持 先进 性 的根 本体 现 和根本要 求 。这 一讲话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党 建 理 论 的 新 发 展 ,是 全 面 加 强 党 的 建 设 和 加 快 有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指 导 方 针 。
什 么 情 况 下 ,无 论 在 什 么 时 期 都 不 能 改 变 ,必 须 毫 不 动 摇 的
2 要 正 确 认 识 工 人 阶 级 自 己 的 历 史 使 命 与 现 实 任 务 之 . 间 的 关 系 。 江 泽 民 同 志 在 讲 话 中 重 提 并 强 调 “ 个 纲 领 ” 即 两 (
坚持 。这几 年我们 在 进行 教育 中, 往有 同志提 出 , 革开 放 往 改 以来 ,大批 的工人 陆续 下 岗 ,我们 应该 怎样 看待 工人 阶级 的 先进 性 ?工 人 阶级 是 否 已失去 了先进 性 ?通 过学 习 “ 一 ” 七 讲
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赵毅纯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3(026)002
【摘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疑虑,如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明确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把党变成"全民党",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赵毅纯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0
【相关文献】
1.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J], 凌海金
2.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特性、意义及二者之关系 [J], 阚和庆
3.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 [J], 丁毅;许卡佳
4.正确认识新阶层始终坚持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J], 张建一
5.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J],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040508
试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如何增强执政基础是中共自身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正是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江泽民同志曾在“七一”讲话中说到,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对党在新世纪执政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是科学认识党的性质与纲领,认识与解决其它问题的根本前提。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在新世纪里如何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行探讨:①增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②科学认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呈现出的新变化;③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思路;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和群众基础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执政及执政基础的概念政党是一定阶级和阶层的积极分子基于共同意志、共同利益,为取得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舞台上,执政党既有共产党,又有大量的非共产党。
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和各国政党政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相当数量国家的政党交替、政权更迭。
形成了当代世界政党政治风云变换的一道亮丽风景。
执政,可以有两种解释:①“掌握国家的政事。
《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②掌握国家政事的大臣:当政者”。
一则指事,二则指人。
而基础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是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基础,有浅基础、深基础等类型。
基础应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
②泛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③特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执政基础是指执掌国家政事的根本和起点,而执政基础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稳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执政基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可以从政党、国家、国际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从政党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作风基础、制度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七个方面;从国家层面看来,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有党际关系基础和国家安全基础两个方面”。
如何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基础
如何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基础
晨光
【期刊名称】《党建文汇:下半月版》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党的阶级基础与党的群众基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党的阶级基础是党所产生和依托的阶级力量。
它决定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着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党的群众基础是党所代表和依靠的广泛的社会力量,是党除了自己的阶级基础之外必须拥有的力量源泉。
阶级基础决定着党的阶级性,群众基础决定着党的广泛代表性,二者都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
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总页数】1页(P28)
【作者】晨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1
【相关文献】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J], 赖昭瑞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平发展问题 [J], 苏长和
3.全面认识和引领新的历史条件下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J], 赵丰
4.如何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基础 [J], 无
5.科学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剥削和阶级问题 [J], 廖丹青;陈文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定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的确定、领导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员学习了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体会一今天是我们此次党校培训的第一节党课,是由老师为我们教授的党的性质。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老师的引人入胜的讲解中很快就过去了,留给我们无穷的回味。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党的性质,是迄今为止对党的性质最完整的表述。
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性质,对于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但也并不等于说党只吸收工人出身的人入党,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备了党员条件,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一样可以入党。
现在,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思想上增加党性修养,更要注重联系实际,认真践行。
如何准确的理解把握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如何准确的理解把握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与其他政党、社会组织、群众团体质的区别性。
十七大党章对党的性质做了全面准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四个方面阐述了党的性质。
一、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这是我们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飞跃和深化,强调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两个方面对党的性质进行了确定。
党的阶级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先进性是指党必须由工人阶级和其它社会阶层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
1.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政党是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2.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我们党规定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民族性相统一的本质。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阶级先锋 队 的时
我们 党在坚持 党 的阶级基 础与 群众 基础相 结
曾 要 根据经 济发 展 和 社 会 进 步 的实 际 , 断增 强 党 合的过程 中 , 经有 过 三 次 极为 成 功 的实 践 。这 不 的阶级基 础 和扩 大 党 的群 众基 础 , 断提 高 党 的 三次实践 中的 每 一 次 , 对 党 的事 业 发 展 产生 了 不 都
维普资讯
20 O 2年 第 4卷 第 1 期 总第 5 4期
《 湖 学 院学 报 )人 文 社 会科 学 板 ) 巢 (
Junl C a o eeHu & S eS ora h&m eUg ( m o d)
N . ∞2 o 1 vd 4 2
G,ea Sr l m rl e a N。5 i 4
正 确 认 识 和 坚 持 党 的 阶级 基 础 与 群 众 基 础
丁 毅 许 卡 佳
合肥 202 ) 3 02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
摘要 : 正确认 识 和坚持 党 的脐援基础 卸 党 的群众 基 础 的重 要性 , 新 的历 史条 件 下, 在 要更 加注 重加 强 党的建设 , 持 党的先进 性 , 必须 断增 强 党 的阶级 基础 , 太 党 的群 保 就 扩
社会 影响 力 。这 是 江 泽 民同 志 “ 一 ” 话 中 的 巨大 的推 动作用 , ” 七 讲 带来 了党 的发展 和壮 大 。 重 要论断 。 …这 一重要 论 断 , 马 克思 主义理 论 创 是 建党 初 期 , 由于 受共 产国 际 和苏 联 经 验 的影 我们 党一度 比较看 重党 员的成 分 和 出身 , 强调 新 的重要 成 果 , 富 和发 展 了马 克思 主 义 的党 建 响 , 丰
并使之具体化和系统化 , 强调用无产 削弱 党 的领 导 能力 和社会 影 响力。江 泽 民 同志 的 建党的原则 , 阶级思想去 改造 和克 服党 内存在 的各 种非 无 产阶 这一 重要论 断 , 及时从 理论 上 、 治 上 回答 了这一 政
问题 。
一
级思 想 , 从而 形 成 了我 党着 重 从思 想 上 建党 的优
从 党 的 阶级 基 础 和 党的 群 众基 础 的 结 台 良传统 。
、
收 稿 1 :0 1 0—1 3期 2 1 —1 ] 8
作 者 简 介 : 、 毅 (9 9 】台 肥 市 人 , I丁 15 一 , 安徽 省 委 党 l 图 #馆 馆 员 忮
2 许卡住 (9 5 _ . 、 15 _ )安庆市人, 安徽省委党校 科研娃 副处长 。
分子》 《共产党) 、( 人发刊词》 等文章, 提出要“ 建设 步 , 国工人 阶级 队伍 不 断壮 大 。尤其 值 得 关 注 我
・
2 2
维普资讯
抗 日战争 爆 发 后 , 批 爱 国 的小 资产 阶级 知 进 性方 面 , 大 就必 须落实 、 固和增 强 中国共 产党 的 巩 识 分子 纷纷加 入 到 革 命 队 伍 中来 . 这对 党 的建 设 阶级 基 础 。党 的 阶级 基 础 动摇 了, 的 工人 阶 级 党 来 说 是一次更 为艰 巨严 峻 的考验 。党 的 瓦窑堡 会 先 锋 队 的性 质就 会发 生变化 。保 证党 的工 人 阶级 议 在批 评 了当时党 内长期 存 在着 的狭 隘 的关 门主 先 锋 队性 质 , 首先 就要 保证党 的 阶级基 础不 变 , 牢 义的 同时 , 出一 切 愿 意 为着 共 产 党 的 主 张而 奋 牢坚持 工人 阶级 是共 产党赖 以生 存和 发展 的生 命 指 斗 的人 , 问他 们 的阶级 出 身如何 , 不 都可 以加入 共 线 。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 和 社会 发 生 了重 我 产党 。毛泽东 同志还 及 时发 表 _《 量吸 收 知 识 大变化 。生产力 的迅速 发展 和经 济社会 的 巨大 进 r大
大党 的群众 基 础 , 还存 在一些 不 同 的认 识 和看 法 。 们党 的工人 阶 级 先锋 队性 质 。但 是 , 过 古 田会 经
延安整风 运 动 , 毛泽 东同志否 认 了那 种仅 凭 党 如果人 们 的思 想 在这 些 问题 上 长 期 不统 一 , 注 议 、 不 提 重增强 党 的 阶级 基础 和扩 大 党 的 群 众基 础 , 会 员的成分判 断 党 的性 质 的认 识 , 出 了从 思 想上 就
理论, 对于 新 时 期 党 的 建设 工 作 具 有极 大 的指 导 从工人 中发展 党员 。在 这 种 情况 下 , 建 设一 个 要 意义 既有广 泛群众性 又 有工人阶 级先进 性 的政党 是极
97年大 革命 失 败后 , 的 中心 党 应 当看 到 , 在科学技 术 突飞 猛进 , 业 结构 优 其艰 巨的任务 。 12 产 工作被 迫转移 到 农 村 , 冈 山 的革 命 实 践 使 毛泽 井 化升级 , 会主 义市场 经济 体制 逐步形 成 , 社 多种 经 济成分 同时 并 存 的形 势下 , 如何 保 持 党 的工 人 阶 东 同志成 功地 解 决 了 在农 民 中发 展党 员 的 问题 。 许 都 级先锋 队性 质 , 而 不 断增 强 党 的阶 级基 础 和 扩 当时 , 多人包 括 共产 国际的领 导人 , 曾怀 疑我 进
众基 础 , 以不 断提 高党 的领 导能 力和社会 影响 力。 关键词 : 中国共产党 ; 阶级基 础 ; 群众 基础 中图分 类号 : 2 1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 9 8 5 2 0 )1 0 2 3 D5 A 1 0 —0 3 《 0 2 0 —0 2 —0 “ 贯彻 ‘ 三个代 表 ’ 要求 , 我们 必 须坚 持党 的 工 上 坚持 党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