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疾病CT诊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右叶多发脓肿 增强后期
(五)肝囊肿
先天性囊肿为多发性,常与肾、胰囊肿 合并发生,约50%伴肾囊肿。囊肿呈圆 形,大小各有不同,囊壁很薄,囊内充 满澄清液体,囊内可有出血或并发感染。 患者一般无症状,当囊肿巨大时可有上 腹胀痛,肝区不适,消化不良,恶心等 症状。
CT表现:
①平扫: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阴影,呈 低密度,CT值0-15Hu,边缘锐利,清 晰,光滑。 ②增强:肝囊肿的壁可轻度增强,而囊 液不增强,与囊性肿瘤鉴别,肿瘤则壁 厚,不规则,呈多囊性,增强扫描瘤壁 明显增强。 多囊肝: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常 伴多囊肾。
脂肪肝
五、常见胆道系统疾病CT表现
一、胆囊炎与胆石症
胆囊炎分为急、慢性两种,可由细菌感 染,胰液反流等引起。 在胆计淤滞和胆道感染等因素作用下, 胆汁中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和钙 盐析出,凝集而形成结石,多为胆囊和 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常合并有胆石症。
急性胆囊炎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疼痛, 阵发性绞痛,伴畏寒,高热、恶心、 呕吐,查体murphy’s征(+)。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症状反复、突然 发作的右上腹绞痛,向后背和右肩胛 下部放散。
★脾大的诊断:
CT横断面若以1根肋骨或肋间隙作为 1个肋单元,在一个层面上脾的长度以5 个肋单元为正常标准,大于5个肋单元 者可考虑为脾大,诊断中还应结合脾的 宽度和厚度分析。
正常脾脏CT解剖
正常脾脏CT解剖
正常脾脏CT解剖
(五)正常肾上腺及肾的CT解剖
1、肾上腺 正常肾上腺位于肾周间隙上 端,CT扫描示呈倒Y形,倒V形,线形 等,右侧以倒V形和线形多见,左侧以 倒Y及V形多见。
好发于胆囊底部、体部,少数见于胆 囊颈部,常有肝脏转移及腹膜后淋巴 结转移。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黄疸、 消化不良、消瘦、肝大和上腹部包块。
CT表现:胆囊癌分三型:
1、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 漫性不规则增厚,内缘凹凸不平。增强 后有明显强化,此型常有邻近肝实质侵 犯,表现为胆囊周围肝实质低密度区。 2、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较小肿 块,由胆囊壁突向腔内,局部胆囊壁增 厚。增强后明显强化。
结节型: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表现为 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多规则,有包膜, 呈低密度边带。 弥漫型:CT看不到具体肿块,只见肝脏 弥漫性肿大,肝边缘多不规则,密度显 示不均匀,不易诊断。
②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必须做增强扫描。 动脉期病灶明显快速强化,呈高密度影, 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影。 ③转移:可见门脉及下腔静脉癌栓,肝 门淋巴肿大及远处转移。
★CT表现: ①肝脏各叶比例失调。 ②肝脏密度减低,(腹部脏器中肝脏的 CT值最高,若低于脾脏密度则认为肝 脏密度减低)。 ③脾大(>5个肋单元)。
④肝门增宽和胆囊移位。 ⑤静脉曲张:常见于肝门和胃周围,一 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索形软组织影。 ⑥腹水,肝脾外周一圈低密度影。
肝硬化伴脾肿大
(七)脂肪肝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肝区疼 痛,因肿瘤侵犯肝包膜,膈肌,腹膜所 致。低热、乏力、消化不良、恶心,常 伴有血性胸、腹水、黄疸,晚期可有恶 病质。
★CT表现:
①平扫:不同类型肝癌的CT表现 肿块型:呈大块影,常占据肝的大部分, 可达到肝脏的边缘,密度多不均匀,常 有分叶,不规则,癌瘤的中央坏死区还 可呈低密度,巨大的肿瘤可以是单个肿 块,也可由多个肿块融合而来。
正常胆道CT解剖
正常胆道CT解剖
(三)正常胰腺CT解剖
胰腺位于腹膜后肾旁前间隙,为凸面向 前的条带状结构。 CT上胰腺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4555Hu。老年人胰腺密度可稍不均匀,边 缘亦可呈波浪状。 胰腺的大小对诊断胰腺有无病变有重要 意义。Haertel等认为,胰头部最大径为 3.0cm,体部为2.5cm,尾部为2.0cm, 可用于初步评估。
脂肪肝为机体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肝代谢 障碍,正常肝脏含脂质<5%。 根据指肪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弥漫性和 局限性脂肪肝。 多数病人无症状,因胖人多患脂肪肝, 可有肥胖的症状。
CT表现:
①平扫:肝大小形态正常,局限性或弥 漫性密度减低,如肝的密度在下降16Hu 以上时则为脂肪肝,肝血管影变模糊。 ②增强:增强后血管显影特别清晰,分 布如树枝状,无推移包绕改变,肝脂肪 浸润区强化不明显。
CT表现:
①平扫:呈圆形阴影,多发性,大小多 不等,边缘略清楚,多为低密度,有的 呈囊性,CT值>囊肿。
②增强:病灶边缘强化,强化程度不一, 大部分仍低于正常肝实质。当病变周围 有环状或半环状更低密度影时,称之为 “牛眼征”,此征对转移瘤的诊断有较 高持异性。
肝多发转移瘤 平扫
肝多发转移瘤 增强动脉期
CT表现:
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饱满、壁肥厚 >3mm,边缘模糊,周围呈现的环形低 密度影,70—90%合并胆石症。 慢性胆囊炎:壁增厚,胆囊缩小。
胆石症CT表现:
①可见肝内、外胆管或胆囊内单发或多 发,圆形、多边形或泥沙状高密影,其 位置可随体位变换而改变,与占位性病 变不同。 ②结石以上层面胆管扩张(肝内胆管直 径>5mm,肝外胆管直径>10mm)。
CT表现:
①平扫:肝内可见一低密度环形阴影, 壁较厚,腔内充满脓液,CT值脓液>囊 肿>水,边缘不规则。脓腔内有积气, 呈黑色影,为其特征,并有液平面,慢 性者壁增厚。 ②增强:炎症部多有血供,呈环带状增 强,CT值50—70Hu,脓肿部无血供, 故不增强。
肝右叶多发脓肿 平扫
肝右叶多发脓肿 增强早期
腹部疾病CT诊断
一、概述
腹部的脏器较多,包括有:肝脏、胆 管、胆囊、肾、十二指肠、空、回肠、 结肠、胰腺、脾脏、肾上腺、肾脏 、输 尿管等。
二、腹部CT技术
(一)腹部CT前准备 1、检查前6小时禁食,可饮水。 2、病人在3天内不可做胃肠造影,以免 钡剂残留,干扰CT影像。 3、为抑制肠管蠕动,可给与副交感神 经阻滞剂;为减少肠内气体,可给予缓 泻剂,于扫描前排便,必要时清洁灌肠。
③若结石位于扩张的胆管中央,周围环 绕低密度胆汁,称之为“靶征”;若结 石紧贴于扩张胆管的一侧壁,胆汁呈偏 心状围绕结石,则形成“新月征”。 ④部分胆管结石的密度较低,不易显示, 应注意有无胆管扩张并测其CT。
急性胆囊炎并胆石症 平扫
胆石症 平扫
胆石症 增强
(二)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男女之 比为1:3-5,多伴胆囊结石。绝大部份 为腺癌,极少数为鳞癌。
正常胰腺CT解剖
正常胰腺CT解剖
(四)正常脾的CT解剖
脾位于左膈下,其内侧与胃、肾及胰腺 相比邻,可有压迹而呈微波状或分叶状 CT平扫示脾密度均匀,正常CT值平均 为(45±22)Hu,增强扫描动脉期脾可 明显强化,是高密度,但密度不均匀, 于40秒后CT值升至最高值,之后缓慢下 降,而密度逐渐均匀。
3、肿块型:胆囊窝较大软组织影,有 明显强化,常伴肝脏转移,周围组织器 管侵犯,肝门、胰头周围及腹主动脉旁 淋巴转移。肝门区胆道受侵或肿大淋巴 结压迫可出现肝内管扩张。
六、常见胰腺疾病CT表现
(二)腹部CT增强扫描的作用
1、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可疑病灶。 2、根据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病灶性质, 如肝血管瘤与肝癌鉴别。 3、显示肝内血管解剖,区分血管断面, 小结节病灶,胆管。 4、显示肝门结构:肝动脉、门静脉、胆 总管。
(三)造影方法
常用的造影方法有: 1、口服造影剂 检查前20分开始服下。 2、静脉注入造影剂 于肘静脉注入,可 在注射中做同步扫描、动态扫描。 3、血管CT摄影 肝脏病变常采用。 4、胆道造影 用于单独使胆系显影, 诊断胆系疾病,如肿瘤,结石。
正常肝脏CT解剖
正常肝脏CT解剖
正常肝脏CT解剖
正常肝脏CT解剖
(二)正常胆道CT解剖
1、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2、胆囊:胆囊的形状及位置变异较大, CT扫描示胆囊位于肝右叶和左叶内侧段 之间肝门下的胆囊窝内,胆囊腔CT值约 0—20Hu,胆囊壁厚薄均匀一致,正常 厚度为1—2mm,>3.5mm可疑为异常, >5mm则为病理性增厚。
1、肝实质 平扫示正常肝实质的密度比腹部其他 实质性脏器(胰、脾、肾)稍高,CT 值为50-70Hu,平均比脾高5-10Hu。 增强扫描示肝实质均匀强化。
2、肝血管 肝内有三套血管系统:即肝静脉,肝门 静脉及肝动脉,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 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肝静脉期是 高密度影。 在CT上肝静脉可做为肝段划分的标记: 肝右静脉位于右叶前段和后段之间,肝 中静脉位于左叶和右叶之间,左肝静脉 位于左叶内侧段和外侧段之间。
肝癌平扫
肝癌增强早期
肝癌增强晚期
(三)肝转移瘤
也称为转移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仅次 于肝细胞癌,肝转移癌的转移途径主要 有:①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②肝 门部淋巴结转移;③经门静脉转移;④ 经肝动脉转移,如肺癌。肝转移瘤以血 型转移多见,故转移癌多为多发。临床 症状除原有肿瘤症状外,可出现肝大, 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AFP 多阴性。
肝多发转移瘤 增强静脉期
(四)肝脓肿
肝脓肿为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一种为细菌性肝脓肿,因外伤或细菌经血行 感染,如大肠杆菌,细菌通过肝动脉到达肝 脏,还可来自胆道感染到达肝脏形成脓肿。 另一种为阿米巴肝脓肿,为阿米巴原虫的感 染,脓肿壁较厚,脓肿中央有脓液,并可产 生气体,多为单房,少数为多房。 患者可表现肝大、肝区疼痛,发热、乏力, 食欲不振等。
肝血管瘤是肝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女性,男、 女约为1:4.5-5,年龄为30-60岁。肿瘤 小者可无症状,增大后可有肝区不适, 压迫疼痛,若压迫胃,有消化不良,食 欲不振等。
★CT表现:
①平扫一般呈均匀低密度,亦可有分隔, 较大的病变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 ②病变大小可为5—60mm或更大,呈圆 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但无假包膜显 示,多为单发,亦可有2—3个者 。
多囊肝多囊肾
多 囊 肝 多 囊 肾
(六)肝硬化
在我国肝硬化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 肝硬化主要为肝组织损害,肝结缔组织 增生,结节形成,肝功能受损。早期肝 脏可增大,之后肝脏缩小,同时引起门 脉高压。
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 期,代偿期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 不振,上腹痛等;失代偿期为脾大和 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建立, 以及腹水形成。
(四)CT扫描方法
按腹部常规扫描,上自膈顶下至髂骨嵴, 层厚、层距10mm;但对胰腺、肾上腺 需薄层扫描,可取5mm,胆管胰管扫描 可取3mm。 腹部CT照片均为腹窗 WW 300Hu WL 50Hu。 一般为平扫,如需增强则 需拍另一套片子。
三、腹部正常CT解剖
(一)正常肝脏CT解剖 肝脏正常解剖:肝脏大部分在 膈下右季肋部,左叶越过中线到左 季肋部。
2、肾 肾位于腹膜后间隙,肾周有大 量脂肪组织。 CT示:平扫肾实质密度均匀一致, CT值为40—50Hu,不能分辨肾皮质 和髓质,增强扫描肾实质密度明显升 高。
正常肾上腺CT解剖
正常肾上腺CT解剖
正常肾脏CT解剖
正常肾脏CT解剖
正常肾脏CT解剖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四、常见肝脏疾病的CT表现
(一)肝血管瘤
(二)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占肝癌的 90%以上,另外还有胆管细胞癌、混合 型肝癌。其中以肝细胞癌最多见,好发 于30-60岁,男性多见,男:女≈3:1。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 密切相关,也与黄曲酶毒素有关。
原发性肝癌从形态上可分为三型: 肿块型:约占80%,多>5cm,大者可占 半个肝脏,肿块的邻近多有小的卫星癌 灶。 结节型:占1/5,可单个或多个结节。 弥漫型:肝癌病灶小,呈弥漫分布,较 少见。
③增强扫描:早期肿瘤边缘呈明显的 不连续的结节状强化,强化区域进行 性向中心扩展,造影剂的充盈与排泄 均较缓慢,此点可与肝癌的充盈快, 快排泄正好相反,此可作为两者的鉴 别。
肝右叶血管瘤 平扫
肝右叶血管瘤 增强早期
肝右叶血管瘤 增强后期
肝右叶血管瘤 延迟扫描
肝右叶血管瘤 平 扫 表 现 门 静 脉 期 动 脉 期 延 迟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