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施工方案开工前对线间距和涵洞长度进行澄清,涵节接头必须距轨道中心线至少2m。
基坑开挖前精确测出涵洞中心线,轴线允许偏差20mm,涵身长度+100/-50mm。
涵洞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根据基坑具体地质情况,必要时采用相关方式进行加固挡护。
人工支模和绑扎钢筋,混凝土由拌合站供应,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提升吊斗或采用混凝土泵车浇注,机械振捣。
用整体性模板或胶木模板,底板上搭设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浇筑顶板及边墙模板的的支撑,并通过竖向工字钢、对拉钢筋及底板预埋钢筋构成支撑体系。
涵身断面混凝土分两阶段进行施工,先浇筑底板,当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浇筑上部。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前先核对线路资料,各项标高及涵洞位臵,地形、地质情况等;并核对涵洞标高及位臵是否满足设计用途要求,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请变更。
1、基础施工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放坡坡率为1:1,挖掘机开挖至离基底10㎝时,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开挖时注意控制基坑边坡坡率和基底标高。
基坑排水采用沿基坑四周挖排水沟,设集水井,潜水泵抽水,且设臵备用潜水泵和发电机,以保证基底不浸水。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清理基坑,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分层进行基底换填,换填3:7灰土深度100cm,然后施做10cm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的施工缝不得与涵洞沉降缝位臵重合,应偏离不小于1m的距离。
2、涵身施工涵身模板采用大平面整体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条填塞,以保证模板的平整性和严密性,慎防漏浆影响混凝土内实外美的效果。
底板模板采用人工拼装,边墙及顶板模板可用吊车吊装就位。
模板也可采用φ16mm拉筋对拉,以槽钢做横、竖肋,并以方木和型钢作支撑对顶加固。
顶模放臵在支架纵横梁上,侧模用拉筋和钢管组成支撑。
高效脱模剂用毛刷涂刷均匀。
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支架材料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时,支架平面间距90×60cm,竖距1.2m,竖杆底部可设臵15×20cm方木作支垫,顶部可设臵15×20cm方木形成底模支撑体系。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1 消除安全隐患在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所有符合施工要求。
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整改,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 准备设备和材料根据施工方的要求,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框架涵的零件、支架、构架等。
确保现场设备齐全,材料到位,避免出现施工中断等情况。
1.3 现场平整对要安装框架涵的现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基础牢固,能够承受框架涵的重量。
同时,还需注意现场的排水情况和通风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框架涵施工过程2.1 组装框架涵零件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框架涵零件按照图纸或说明逐一组装,确保每个零件的位置和角度正确。
组装完成后进行整体校正,确保零件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2.2 安装支架和构架在组装框架涵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安装支架和构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支架和构架的过程中,要确保支架和构架的位置符合要求,并且能够承受框架涵的重量。
2.3 调整框架涵位置和角度在安装框架涵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
可以使用水平仪、角度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框架涵的平衡和协调。
2.4 连接桥面铺装层和框架涵连接桥面铺装层和框架涵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密封材料,以确保框架涵和铺装层之间的连接牢固、防水性能好。
2.5 检查施工质量在完成框架涵的安装和连接工作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
包括框架涵是否稳固、连接部位是否牢靠、密封性能是否良好等方面。
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三、施工后整理3.1 完成施工记录在施工完成后,需要维护施工记录。
将施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等方面。
3.2 现场清理在框架涵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垃圾、收拾设备等。
同时,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3.3 工序对框架涵的施工过程进行,从中找出优秀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并进行复盘和。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框架涵的施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组建施工队伍首先必须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熟悉框架工程施工及熟悉桥梁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作业人员。
同时,还需要设立各级施工管理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编制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在进行框架涵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图和施工方案。
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技术文件并组织工程技术交底会,确保所有执行人员都清楚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并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3. 确认原材料供应确认所需原材料是否到位,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材料进场时必须进行验收,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材料不能使用。
4. 进行施工设备和现场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和现场防护设施必须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施工期间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人的安全。
二、施工流程1. 基础的施工首先要对桥墩进行施工,确保桶体稳定安全。
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应按照验收材料的规范进行验收,并在进行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质量。
2. 底部立柱的施工桥墩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底部立柱的施工。
首先要对支撑模板进行加固,避免模板在浇筑时变形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接着将配钢筋放置在立柱定位点,并进行钢筋的绑扎和调整位置。
3. 立柱的浇筑在钢筋调整位置后,进行立柱底部的浇筑,按照设计要求逐层浇筑,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
4. 中板和横梁的安装立柱浇筑完成后,进行中板和横梁的安装,首先要对这两个配件进行精确的测量,并提前调试位置。
在确定位置后,将中板和横梁进行精确的拼装并进行固定,最后调整其水平度。
5. 筏板的安装在中板和横梁拼装固定好后,进行筏板的安装。
在安装前,应将配钢筋按要求放置在预制配钢筋梁中。
然后将筏板放置在预制配钢筋梁上,并进行钢筋的搭接和绑扎。
6. 筏板的浇筑筏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浇筑前应进行模板的加固和调整。
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好浇筑泥浆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
框架涵防水交底
3.沉降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
4.沉降缝的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五、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要求
涂刷部位:涵洞施工完成后在涵洞边墙外侧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1.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小于2.0mm.
2.涂刷应分2次进行,涂刷均匀,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min内用完,随配随用。
2、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均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3、现场电力线路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和使用。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注:驻地监理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4.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三、沉降缝施工要求
1. 橡胶止水带中间圆环部分位于沉降缝中心线上,施工时注意准确定位。涵洞沉降缝处对应的2cm宽度沉降缝,止水带布置宜用整根,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粘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设在沉降缝的平直位置,不得设在涵身边墙与顶底板转角处。
4.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抹面,抹刀应光滑,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
6.保护层应与防水层黏结牢固、结合紧密,并与周边混凝土密贴。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引言概述: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是指在建筑工程中,针对框架涵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交底,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明确了解施工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框架涵施工的准备工作、基础处理、施工工序、施工安全措施和交底要求。
正文内容:一、框架涵施工的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框架涵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工期安排和材料使用等。
2. 准备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及时调配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组织人员培训:对参与框架涵施工的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施工要求、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
二、基础处理1. 地基检查和处理:对涵洞地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进行处理,如加固、挖填等。
2. 基础之间的衔接:保证框架涵底部与基础之间的衔接严密,采取适当的密封措施,防止渗漏和损坏。
3. 加固措施:根据框架涵的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钢筋、加厚墙体等,以增加涵洞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施工工序1. 框架涵的模板搭设: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搭设框架涵的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对框架涵的钢筋进行绑扎,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连接牢固。
3. 混凝土浇筑: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4. 拆模处理: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拆模处理,确保模板的及时拆除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5. 后续工序:对于框架涵施工的后续工序,如防水、道路铺设等,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网和安全通道,防止人员和设备的意外伤害。
3. 堆料区设置:对框架涵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堆放和保护,降低堆料带来的安全隐患。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编号: SJ-HD-001 工程位臵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交底依据施工设计图、相关技术规范交底日期施工工班交底内容一、施工概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主体部分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
涵洞涵身下采用20cm厚C30混凝土封底,其下采用砂夹卵石换填至泥岩夹泥质砂岩层。
要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必须大于、等于0.15MPa。
二、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一。
(二)施工方法总体施工方案:底板、涵身和顶板各部位均采用组合钢模板立模,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撑,罐车运输砼进行现场泵送入模浇注,涵身分底板和墙身下部倒角一并浇筑、涵身上部和顶板钢筋砼一并浇筑的两次浇筑方式。
1、测量放样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全标段建立统一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坐标进行放样,准确标明基础的位臵、尺寸及基础的轴线位臵,并在框架涵四周线路纵横向放出十字桩,以便常规检查复核用。
高程控制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全标段建立精密水准控制测量网,水准点设于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处;两点高差以安臵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2、基坑开挖土质基坑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
主体涵身基坑与出入口基坑开挖可分步进行。
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 高度时,人工进行清理,避免扰动地基。
基础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坑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0.5m。
基坑四周应根据地质情况按坡度1:1进行放坡,防止坍塌,需要进行加强防护的可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在基坑底四周加设30cm×30cm排水沟,涵洞进出口各设一个2m×2m×1m的集水井,收集基坑内的地表水及地下水。
若基坑内有积水,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前应及时安排抽水,保持基底干燥。
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
集水井采用1:0.2水泥砂浆抹地和护壁。
涵洞防水层技术交底
涵洞防水层技术交底一、交底内容1、施工技术交底适用范围2、施工技术要求3、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卷材施工要求4、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侧面防水涂料施工要求5、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防水涂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6、保护层施工要求7、保护层的检查、验收标准8、施工注意事项9、安全措施10、环保、水保要求11、防水层、保护层构造图二、交底说明1、施工技术交底适用范围本施工技术交底适用于路基队管段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2、施工技术要求2-1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采用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采用防水涂料2-2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卷材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黏结剂2-3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侧面防水涂料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3、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卷材施工要求3-1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
施工前请现场施工员务必督促施工队伍将涵洞箱身顶面按要求处理好3-2准备好防水卷材、黏结剂、圆形防水材料搅拌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3-3防水卷材的搭接厚度均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前后两次的涂层应接好茬3-4对铺贴好的防水卷材应做好成品保护4、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侧面防水涂料施工要求4-1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湿润、无凹凸、无不平浮灰、油污、蜂窝及麻面。
施工前请现场施工员务必督促施工队伍将涵洞箱身顶面按要求处理好4-2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适用说明进行配比,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每次搅拌以30kg为宜,搅拌时间控制在3~5分钟,砂粒径控制在20~40mm为宜4-3聚氨酯防水涂料可选用喷涂或刮涂的施工方式,厚度2mm,分两次喷涂(刮涂)均匀,喷涂(刮涂)后应随即喷洒砂一层5、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防水卷材,箱身侧面防水涂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5-1防水涂料搅拌均匀、无楼刷现象5-2防水卷材粘贴密实,表明平整,无歪斜、无皱折、鼓泡、接口不严密或边缘翘起现象;6、保护层施工要求6-1 保护层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身顶面,采用C40纤维混凝土6-2 保护层要在防水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才能施工6-3 将石子、砂子、水泥倒入搅拌机预混1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的纤维网(连同纸袋一起加入),混合3~5分钟,均匀即可6-4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得空洞为止,然后抹平7、保护层的检查、验收标准7-1 外观无肉眼可见裂缝7-2 抗压强度≥23.0MPa;抗折强度≥6.0MPa;劈拉强度≥4.5MPa;抗渗标号≥128、施工注意事项8-1 防水层不得冒雨施工,夏季施工避开高温时间,四级以上的强风天气不得施工8-2 温度低于-10℃时不宜防水层施工,涂料应保存在常温的环境中8-3 涂料必须按易燃品有关规定贮存和运输,远离热源,杜绝曝晒。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②底板强度达到1.2Mpa后,绑扎侧墙钢筋,支立内模及顶板底模,绑扎顶板钢筋及安装外模,将墙身、顶板标高引到模板上,并做好标记,作为浇筑混凝土时的标志,检查模板尺寸、刚度、稳定性良好后灌注侧墙、顶板混凝土。灌注墙身竖向混凝土时,灌注速度不宜过快,采用分层浇筑法(同时两侧壁同时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 cm。顶板混凝土应一次灌注,首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后,然后再用平板振动器反复震动两遍,木抹找平。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用50振捣棒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为20~30s,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30cm,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3.涵身、出入口端墙及帽石施工
涵身可以根据沉落缝分段跳仓施工,也可通体施工,但是通体施工是一定要注意沉落缝的设置,是沉落缝要垂直水平闭环(可用对拉螺栓固定),砼浇筑时在沉落缝的两侧同时浇筑同高度砼,以免使沉落缝位移。
1模板和支撑
涵洞基础及涵身内外侧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表面整平、清理干净后刷新机油或色拉油脱模脱模剂,模板的接缝拼接严密并用胶带粘结平整,以增进砼外观质量。
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采用1:0.3放边坡,开挖时若发现基槽有坍塌现象,应加大坡比至1:0.5,基坑上坡脚3m范围内严禁堆土及放置重型设备。若基槽仍不稳定与工地主管联系,基坑内有水时,应在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集水坑,采用用泵抽水的方法排水,保证基坑内无水。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立即设置防护栏并设置标识牌挂于醒目位置。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书在施工地段,对光(电)缆位置要实行明示管理。
在光(电)缆位置中心线两侧各1.0米处喷洒石灰粉进行明示,特殊地段(如:光(电)缆预留地段、接续地段、上桥涵地段)根据光(电)缆埋设情况相应加宽。
同时在光(电)缆位置中心线上方拉0.5米高的尼龙警示米设“下有光(电)缆,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并要定期检米范围内的施工,严禁使用大型机械。
进入光(电)缆位置米范围内施工时,施工单位须会同设备管理单位研究和履行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之前现场准备好已经签订的施工配合协议和安全配合协议。
提前1日与工务段线路工区、车务段车站、通信段工区、电务段工区、供电段工区取得联系,递交配合通知单,落实各专业配合人员。
探明既有线设备具体位置。
顶进施工时,需在便梁施工区域内挖电缆探沟,根据现场电缆埋设深度,探沟应挖最少2m深。
制作角钢支架,安装在便梁外侧。
挖出电缆后用彩条布和PVC管包裹,安放在便梁角钢上,用铁丝固定,现场悬挂电缆警示牌。
见照片。
各作业队定期派人员接收电工培训,出现险情第一时间抽调得力干将进行处理。
各作业队完善险情汇报机制,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将信息汇报给项目经理。
桥梁、涵洞路基挖基施工前,请电务部门对埋设在地下的电缆进行现场勘察和位置走向确认,并用管线探测仪逐个检查,防止事故发生。
发现所在施工地点有电缆时,施工要特别小心,要挖探槽查明电缆走向及深度,对电缆走向不明时,应挖坑进行探察,现场要有施工队负责人进行现场监控指导。
救援队伍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施工抢险作业。
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安全作业技术交底书施工交底书技术交底书。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XX工程,位于XXXX地区,主要包括XXXX框架涵及其接线道路工程。
框架涵全长XX米,采用XX米分离式双向六车道设计,主体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基础采用灌注桩。
2.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了解框架涵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及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3.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及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布置,包括临时道路、排水、供电等。
3. 施工工艺及流程1.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基坑,保证基坑稳定、排水畅通。
2.桩基施工:采用灌注桩施工,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墩台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墩台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4.箱梁施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注意控制预应力张拉力及锚固长度。
5.接线道路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道路路基、路面施工。
6.附属工程施工:包括防水、排水、隔离带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4. 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把控,实行验收制度。
4.做好成品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部分造成损坏。
5. 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规定,禁止违章作业。
4.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防护,包括临时道路、排水、供电等。
6. 环境保护1.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环保工作。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的控制。
4.妥善处理废弃物,做到文明施工。
7. 工期保证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各阶段施工进度与总工期相符。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
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框架涵里程桩号DK212+819.91交底项目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日期三、施工工艺3.1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包括平面位置放线和标高测量控制。
首先按图纸设计放出框架涵中桩,然后用全站仪放出斜交(或正交)角度,得出框架涵纵向中心线,并且在框架涵一侧放出中线控制桩,最后根据平面基线和标高放出基坑上口开挖线,并撒上白灰线,将开挖值和有关要求交待给施工人员,经监理复查认可后进行开挖。
3.2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挖基过程中保持基坑排水设施的畅通,在基坑四周设汇水明沟,框架涵基坑内设集水井,抽排明水。
基坑开挖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分层开挖;要按基础设计的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坑壁放坡坡度约为1:0.5。
开挖距基底约30cm时,进行水准测量,做出开挖深度标识后,人工清槽。
开挖好的基坑,做到基底无浮土和其它杂物。
(2)基坑开挖尺寸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适当放宽,无水基坑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 ;有水基坑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并在基坑设计尺寸以外留出汇水井位置。
(3)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尽快进行自检、报检,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后续施工。
基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基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项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基本要求1、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壤,防止超挖,严禁用土回填。
2、边坡坡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平整,局部超挖崁补牢固,无裂纹。
3、基底不得浸水或冰冻。
4、基底上的淤泥必须清除干净。
其他不符合的杂物和旧桩必须清除。
5、基底必须置于同一土层上。
6、当发现基底地质不一样时,应该采用钻孔探测的方式进行检验。
基坑检查部位允许偏差(mm)检测方法工程名称框架涵里程桩号DK212+819.91交底项目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日期基底高程±50(土);+50,-100(石)水准仪测量纵横轴线50经纬仪测量,纵横各测1点开挖允许偏差基坑尺寸不小于施工图标示值尺量,每边各1点项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3基底处理本框架涵要求基底持力层承载力必须大于等于180KPa,根据设计图纸和涵洞基底承载力情况,如基坑开挖后基底持力层承载力与设计不符时及时联系监理及设计单位到现场确定变更方案,根据变更方案采取相应地基处理措施。
框架涵防水交底1224
⑵交底目的: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该项工程。
2.设计情况
⑴本框架涵为1-1.5x2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为排洪面设,设计流量Q1/100=0.96m³/s。
⑵环境作用等级为H1、Y1,施工前应作理化实验进行核对。框架涵箱身采用C35抗侵蚀性泥凝土,出入口翼墙及基础采用C35抗侵蚀性溉凝土。
⑵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增大。
⑶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在端头模板上,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固定止水带时不能在止水带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安装止水带时,沿墙身环线每隔0.5~1m安装一道卡筋并与涵身钢筋焊接,应用通长横向钢筋卡紧内侧止水带,通长钢筋与卡筋焊接牢固,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端头模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端头模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另一侧采用相同办法卡紧止水带。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安全技术交底书》表1309-1
安全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09-1
项目名称
自宜铁路ZYZQ-1标段安全技术交底书
第 1 页
共6页
交底编号
KJH-JD-001
工程名称
涵洞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施工图
施工部位
DK35+900框架涵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技术交底内容:
1.交底范围、目的
⑶沉降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
⑷沉降缝的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涵洞防水层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责任单位:编号:SJ03-02-IV—00
工程名称
大西客运专线
交底类别
框架涵防水层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本技术交底执行: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框构、涵洞防水体系构造图(叁桥通(2010)8066)》
一、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⑦卷材底面熔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亮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热融沥青.
⑧卷材铺贴到结构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热熔沥青,采用刮板抹平密封收口。
⑨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
⑶聚氨脂防水涂料的涂刷
⑷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保护层表面不得出现裂缝。
⑸止水带安装应准确,止水带应平整、无破损、无空鼓,搭接处性能指标不能低于设计要求,否则应更换止水带或重新施工沉降缝或施工缝。
⑹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在安装位置准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无破损,否则应更换或重新施工沉降缝。
⑺嵌缝膏施工应均匀、整齐,不可污染结构。
①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60mm。
②涵洞上的保护层横桥向每隔4m设置一道宽2—3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
③保护层施工时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倒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6、安全防护
⑴施工时用的材料和辅助材料,多属易燃物品,防水材料的运输、存放材料的仓库和施工现场必须严禁烟花,同时要配备消防器材.材料存放地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且远离火源.
(建筑工程管理)框架涵施工技术交底
将拌制好的混凝土,用吊车或人工搭溜槽将混凝土送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振捣,在振捣时严禁过振和漏振,二者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顶面高程。
基础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覆盖养生。拆模时间不要过早,其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在拆模时不受损伤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加强和背杠方木应平直,无油节,扭曲变形、有油节和腐烂的方木严禁用于涵洞模型加固。
所有模板均顺涵洞方向横向设置,涵身上部及顶部立模时上部第1层模板应向下延伸10cm,包已浇混凝土,且用在其下边10cm内均匀涂抹壹层0.5~1.0mm厚干净黄油,或贴双面胶防止上部混凝土浇筑时串浆污染下部已浇筑混凝土。
①浇筑混凝土前准备工作
A、模板和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且涂刷隔离剂。
B、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C、检验模板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高程、轴线。a、轴线不能超过允许偏差:15mm
b、表面平整度不能超过:5mm
c、顶面高程允许偏差:±20mm
d、相邻俩板表面高低差:2mm
6、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且做好检查记录。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俩端、中间各壹处
2
同壹排中受
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卷材搭接长度
-10
尺量检查
7)保护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分格缝平直
3
拉线尺量检查
5、沉降缝
主控项目
1)沉降缝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沉降缝位置、尺寸、构造形式和止水带的安装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编号:
工程名称
涵洞防水工程
交底类别
框架涵
1防水体系的组成:
1顶面: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C4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cm。
2侧墙:2mm厚聚氨脂防水涂料
3沉降缝防水:沉降缝防水采用止水带+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沉降缝外侧均设置50cm宽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防水层施工:
1)防水层和保护层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保护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断缝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桥面保护层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
4)防水层不得渗水。
一般项目
1)防水层的基层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
沉降缝填塞前,缝内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
沉降缝的表面质量达到缝宽均匀,缝深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
交底单位
工程部
交底人
审核/批准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时间
2)防水层的表面质量应达到涂层厚度一致,卷材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不得有滑移、翘边、起泡、损伤等现象。坡度平顺,排水通畅。
3)保护层的表面质量应达到与防水层粘贴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
4)防水层和保护层的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2%。
5)沥青胶结材料使用温度的允许偏差为-10℃。